×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林德验药记

麦哲伦完成首次环球航海,壮举惊人。他如果喜欢写文案,给自己标榜一个“史上第一”,确实不用觉得心虚。

 

不过,他这个“史上第一”的代价也高得出奇。不是说它花多少时间。耗时三年固然不短。但真正惨烈的是生命的损耗:特立尼达号出发的时候有270人。三年之后完成环球旅行回到西班牙时,总共只剩下18人。除了一部分是航海过程中因为跟人打架而丧命,绝大多数船员是死于坏血病。

 

为什么他们会患坏血病?因为他们缺乏维生素C。

 

为什么会缺乏维生素C?因为海上航行没有新鲜蔬菜,也没有新鲜水果。没有这两种食物,就没有维生素C的来源。

 

缺乏维生素C为什么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因为维生素C是参与人体合成胶原蛋白的关键成分。人一辈子不吃猪蹄没问题。人一辈子不吃胶原蛋白粉没问题。但是在有维生素片之前,人不吃新鲜蔬菜水果超过六个星期,身体里的胶原蛋白体系就开始崩溃,就会出现牙龈肿胀出血,然后牙齿松脱,然后是大面积皮下出血和关节疼痛僵直。如果一直拖延下去,最后就是死亡。

 

但是这个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医学知识。在麦哲伦那个年代,也就是15世纪的时候,没人知道坏血病是因为这个引起的。他们只知道出海的人,在海上呆了大约两个月之后,就会出现上面说的这些恐怖症状。

 

那个年代的船员不止一次讲述这样的离奇故事:在茫茫大海上看到一艘无目的飘泊的船。登船之后看到全体船员死亡。身上没有暴力伤痕,如果仔细看,可以看到尸体都有肿胀的牙龈和脱落的牙齿。

 

关于坏血病本身的观察已经很有历史了。希波克拉底在两千五百年前记载的一些疾病,从症状看应该就是坏血病。欧洲人在十字军东征期间,对坏血病有明确的记载。但是那时还没有化学分析技术,无法识别出具体是什么导致坏血病的,所以治疗的方法也就是盲目的尝试各种草药。偶尔有局部成功的案例,比如吃西洋菜或是柑橘肉之后症状好转,但是当时的病理学无非是四大体液平衡,或是元气流转,或是星相感应。这些理论有哲学美,但没能从偶尔成功的治疗案例里解析出真正的关键因素,于是也就没能形成系统的治疗方法。有个统计数据:在找到真正有效的坏血病治疗药物之前,英国海军舰队因为坏血病而死亡的水兵,比海军历次战斗里战死的水兵的总数还要多。

 

士兵不断减员,杀手却不知道是谁。这让英国海军很郁闷。

 

郁闷多年之后,终于有人试图挑战这个杀手了。

 

挑战的是当时英国海军里的一个军医,名叫做詹姆斯-林德(James Lind)。

 

1716年,也就是《康熙字典》编撰完毕的那一年,林德出生在苏格兰的爱丁堡。跟当时的其他外科医生一样,林德入行也是从学徒开始。23岁上,林德取得外科医生资格,之后到英国海军做军医。

 

既然在海军行医,寻找治疗坏血病的治疗方法,自然是林德的首要任务之一了。

 

当时欧洲医学界认为坏血病是一种腐败现象。什么引起这种“腐败”就不得而知。然后,当时的观点是认为,用带酸性的东西可以治疗坏血病。

 

身处那个年代,林德所学到的知识并不比同僚胜出多少。他比同僚多出来的是一种好奇心:他想验证一下酸性的东西是不是真的能治疗坏血病。

 

于是,1747年,一次出海的时候,31岁的林德设计了这么一个检验的方法。他把船上的坏血病人分成几个组,分别在他们的饮食里添加一些不同的辅食,然后观察病情的变化。哪一组的病人有好转,就说明他们吃的辅食是有治疗作用的。

 

实验是从出海之后两个月之后开始,因为船员和医生都知道,坏血病总是在个时间开始出现。

 

林德挑出12个症状最明显的船员,把他们分作6组,每组2人。这这12个人,每天吃的正餐都相同。不同的是他给每个组添的辅食。这六个组,每天的饮食里添加的辅食是这样的:

 

第一组:一升苹果酒

 

第二组:25滴硫酸,加入饮用水里

 

第三组:6勺醋

 

第四组:240毫升海水

 

第五组:两个橘子,一个柠檬

 

第六组:一种辣酱加大麦茶

 

这里面大部分东西都含酸。海水不含酸。林德选它或许是因为这东西对海员来说唾手可得,如果真能有用就太方便了。辣酱里含有一些醋。至于大麦茶就不知道林德是怎么选中的了。从现在我们对它的了解来说,大麦的维生素B含量颇高,对脚气病有好处。但是大麦里的维生素C含量基本是零,对坏血病是没有帮助的。当然,那时候大家都不知道坏血病到底由什么引起,也没有化学分析知识,那么有这些看似不沾边的选择混在里面也不是很奇怪。任何研究探索的早期,都不免有一些盲目尝试的成分。

 

实验做到第六天就不得不中断,因为船上没带这么多水果,到第六天橘子和柠檬都吃完了。不过,实验不能说是白做了。到第六天的时候,吃橘子柠檬的那两人,其中一位已经康复到可以正常工作,另一位也差不多完全康复。

 

其他组呢,只有第一组喝苹果酒的两个人略有好转。

 

林德把实验结果写成论文发表,但是并没有引起重视。主要原因是,他太局限于当时的“酸性”原理,用酸来解释橘子和柠檬的疗效,结果被人质疑:如果是因为酸性在起作用,为什么喝醋和硫酸的那两组没有疗效?

 

而且,他后来试图改进橘子疗法的时候,做出的努力适得其反。为了便于让海员携带,他把橘子榨汁,然后加热浓缩。糟糕的是,维生素C很怕热,一加热就被破坏了。所以他建议的喝浓缩橘汁的方法没有得到预期的疗效。

 

本来已经他都已经摸到了一条大鱼,只因为当时医学知识太原始,研究条件太落后,林德没能判断出橘子柠檬里真正起作用的成分,结果就让这条大鱼溜走了。

 

林德的实验没能马上确定柑橘是治疗坏血病的最佳“食疗”,但是他在医学史上却被列为一个重要人物。因为,他的这个实验,是历史上第一次尝试用系统方法检验药物疗效——并且做了完善的记录。

 

就可以查到的文字记录来看,在林德之前,遍观五大洲,就没有人尝试过用科学的方法检验药效。

 

当然,我们前面说林德采用了“系统方法”来检验药效,是相对于那个时代而言。跟后来的方法对比,他的方法还很原始粗糙,但是意义不减,因为他开启了“临床检验”的先河。

 

什么叫“系统方法”?就是说,要把各种能想到的排除伪疗效的手法全部运用到实验里。

 

怎么排除伪疗效?我们简单看一眼。

 

第一,他不是只用一个病人做治疗,而是同时用12个病人。在现代研究方法学里,这个概念叫做“大样本”。大样本的意义在于能够减少意外因素的干扰。如果只用一个病人,这个病人有可能是误诊,不是真的坏血病而只是口腔溃疡。如果是这种情况,你就算只给他喝白开水,过几天他的牙龈也就不肿了。但是这不能证明白开水可以治疗坏血病。或是这个病人患病不是因为吃不到水果,而是因为胃肠有问题,不能吸收维生素C。那么你给他吃多少橘子都不行,必须直接注射才可能解决问题。而这种情况并不能否定“橘子可以治疗坏血病”的结论。为了避免这些干扰情况,就需要找来多个坏血病人,同时治疗。毕竟这么多人,个个都误诊或是个个都有胃肠吸收问题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第二,实验对象分成若干个组,以便对比治疗效果。这就是“对照组”概念的雏形。传统医学认定一种新药有效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用对照组来排除伪疗效,只是把某种新药不断试用于某个病人身上,看到病情好转就认为是有效了。这些“疗效”,一旦用对照组来检验,绝大多数结论都会被推翻。治疗感冒大概是最常见的例子。让一位感冒病人吃大蒜,几天之后他的感冒好了,一个古代郎中就可以据此下结论,说大蒜治好了感冒。可是如果您用两组感冒病人,一组吃大蒜,一组不吃,您就会发现,两组病人其实都是3-5天感冒痊愈。这样的实验里,不吃大蒜的那个组,就叫做对照组。如果不用对照组检验,我们就很难排除伪疗效,比如人体自身康复功能或者安慰剂效果带来的伪疗效。

 

 

第三,这6组12个人,除了实验设计里要试用的六种待检验辅食不一样之外,其他的条件都尽量的一致:正餐的内容一样,生活起居规律一样。六个组里病人的病情轻重大致对等。唯一不一样的就是每天所提供的辅食。那么,如果疗效有区别,就只能用这些辅食来解释了。

 

第四,针对同样的一个实验目标(这里就是坏血病),用若干种不同的(但是根据现有理论,似乎是很有希望的)备选药物来进行“攻击”,对比变化,找出最有效的药物。这有点乱枪打鸟的味道,不过在对各种口口相传的“药物”疗效还一派朦胧的年代,这种做法可以说是最接近优化的做法,能相当高效地证明或是证伪一个假说。实际上,即使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做法仍然是探索新药的一种重要方法。如今药物研究的尖端技术之一,高通量筛选,其实就是大规模的排枪扫射。这种方法一天可以检验十万种待选药物成分。

 

林德的这个实验没有马上得到正确的结论。林德的实验方法,以现在的标准来看,也还很粗糙。但是他的这种以系统的科学的方法来检验药效假说的思路,启发了后人,于是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完善了这些检验原则,使得药效检验方法越来越可靠。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有这么几点:

 

  • 大样本:样本数足够大,才能排除个体差异导致的意外。比如要检验一种药是不是可以让人长高,如果只找一个人来试用,而这个人碰巧是发育之前的姚明,这样的实验结果就会得出错误结论。
  • 随机:样本选取应该随机。就是说,不能只挑选具备某种品质的实验对象。比如,如果要检验一种药是不是能让人有力气,然后选来做实验的人全部都是特种兵,这样的实验设计就毫无意义了。
  • 对照组:必须有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要检验的那个假说(比如橘子能治疗坏血病)需要区别对待(实验组吃橘子,对照组不吃),其他的条件都要尽量对等:性别分布相似,年龄相似,生活习惯相似,饮食相似,等等。
  • 量化:测试的标准必须是可以测量的。比如坏血病的检查,应该包括牙龈肿胀是几个毫米,甚至牙龈的颜色也可以用比色表来量化。能量化的检验才可能提供可靠的结论。无从量化的描述,比如“皮肤比以前更年轻了”,能让没有科学训练的老百姓动心,但是得不出可靠的结论。
  • 可重复性:真正科学的结论,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可以重复。谁号称一个验证得到了阳性结果,那么别人照着他描述的方法再做一遍,应该也能得出同样的结果。所以科学检验都必须有完整记录。拿不出实验记录,却断言“我们已经通过独家操作去掉了这种成分的毒性”,那只能是忽悠。

 

有不少说林德故事的文章,出于对他的敬意,把发现橘子可以治疗坏血病的功劳完全归功于林德。这个其实有点用力过猛。林德受当时错误医学理论的限制,并没能从他的实验里得出明确的结论。他自己也对实验结果的“不一致”感到困惑。他想不通为什么醋和硫酸不能有疗效。因为这种困惑,他当时并没有高调坚持自己的“橘子可以治疗坏血病”的观点。是后人重新实验之后,确认橘子就是能有这种功效,海军才重新注意到林德的发现,于是在他已经去世之后才给了他崇高的荣誉。

 

林德没能从那个实验里发现橘子的治疗价值,但是这个挫败无损于他的荣誉。他最大的功劳不是发现橘子的疗效,而是引领了科学检验药物疗效的方法。对于林德来说,没能证实橘子的治疗功效,大致相当于失去了一条鱼。而他开创了药物疗效的科学检验方法,可以说相当于找到了一种全新的打渔技术。林德当时没能用这种打渔技术打到那条大鱼,并不是说他的方法不对。他的挫败只是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而且他自己对这种全新打渔法也还没太熟练掌握。人类历史上无数革命性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研究方法,在刚刚诞生的时候都是很粗糙的。但是对于这些技术和方法来说,最珍贵的不是后来的发展和完善,而是当初有人能“想到这一点”。林德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想到的系统检验药物疗效的方法,让医学摆脱了个人感悟时代,走进了科学验证时代。这样的检验技术,让医学界能摒弃那些流传千年的无效古方,探索出真正有效的现代药物。

 

Sign in and Reply
Modif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笔耕枫下 / 林德验药记 +5
    • 感觉楼主是学医的
      • 描述太详细了是吧 :-)
        • 是好几期都是医疗领域的 可见你对这个领域情有独钟
      • 恭喜你猜对了,lz就是医生 +1
        • 好像是研究医理的
          • 哪来的小道消息?
            • 感觉啊
              • 你去他的伯克上看,都写着呐
                • 你还有他博客
                  • 北哥,你不知道有一个网站叫google吗?
                    • 哎。。。我已经摆脱不了肉联的思维定势了
                      • “肉联的思维定势” 是个啥?
                        • 就是啥事儿都肉联解决
                          • 嗯,生是肉联的人,死是肉联的死人。作为一个资深的肉联人,你无疑是合格的,我代表老大在此给予你一次真挚的口头表扬,希望你戒骄戒躁,将肉联的思维定势发扬光大!
                            • 请领导放心 我会站好最后一班岗 +1
                              • 定住,2040年来看
          • 主要写现代医学史人物。但要介绍这些人物的业绩,自然不免谈到医理
            • 继续保持下去 我们也科普扫盲下 +1
              • 尽力而为……
      • 早就猜到了。医学知识的宝库 +1
    • 特别喜欢这一篇,在一篇杂记中采用bullet。给生动活泼的体裁加注了严谨。手工点赞! +1
      • 既有文采,又有严谨的逻辑思辨归纳力,LZ确实棒呆!
      • 拱手
    • 网文太长了,缩短些,这里的人都5加了,读这么多科学实践过程没耐心 +3
      • 我确实比较话痨。以后切分一下吧 :-)
    • 这应该是奠定现代医学的方法论吧。
      • 然。因为人体有免疫系统,能让很多疾病自然痊愈;人有心理暗示,能让无效的治疗貌似(暂时)有效。所以治疗效果的判断特别需要排除这些干扰,于是方法学对医学研究尤其重要
    • 这位应该是现代临床试验的奠基人了吧。虽然临床试验依然经历了漫长痛苦的摸索过程,牺牲了多少人的尊严和生命才走到今天,但如果不是这位先驱,可能后来的路途会更曲折呢。
      • 没错。所以我认为他最大的贡献不是发现柑橘类对坏血病的疗效,而是奠定了药物疗效检验的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