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唱的适合吉他的中文歌基本都是老的。很多也都多年不唱,忘掉了。这一首齐秦的《外面的世界》是中学时代我学吉他时的小里程碑,当时没少练,所以大部分还记得,现在再捡起来很容易。
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没有youtube, 也没有那么多高手能人教课,学吉他比现在难多了。主要靠自己摸索,和同学切磋,一般自己都有个歌本,收集了喜欢的歌,歌词标上和弦,平时有时间就练。流行起来的新歌,不是马上就能找到吉他配法,不像现在一搜guitar tab一大堆。为数不多的资源中,有刘天礼老师在电视上的民谣吉他讲座(也出了书)。印象最深的是刘老师那留着指甲的小胖手儿上下翻飞,什么伦巴节奏型,波尔卡 ,“嘭嘭嚓嚓嚓 嘭嚓 嚓嘭”。。。看得我眼花缭乱。过了入门阶段,后来随着自己的进步,越来越觉得刘老师技法虽然高超,但好像没听见那盘磁带里,齐秦,王杰,罗大佑他们的歌里有这样的弹法。于是开始follow 原版---“扒带子”。把原版带翻来覆去听,(把磁带都快听烂了,可怜那时候连个ipod都没有。),听出原版里吉他是怎么弹的,用的是什么和弦,和普通的和弦有什么变化,把这些都“扒”出来…这对耳朵是个很好的训练。 而这首《外面的世界》就是我扒带子的成果,虽然做不到和原版的吉他一模一样(原版是有两把琴),但也基本很象了。终于体会到原来用吉他配一首歌,不只是左手用对和弦,右手选择一个合适的节奏型一成不变就行了,这只是basic,再提高些的做法,是应该要尊重原版,对这首歌customize按照原版把每一小节的变化都弹出来。自弹了这首《外面的世界》之后,我觉得我的吉他水平上了一个台阶。从此,“扒带子”也成了吉他爱好上的长期“工作”。
三十年后再唱这首歌,已经完全是另一番感受。人生过半,身在“外面的世界”,经历了少少精彩与多多无奈之后,才更深刻地体会到,当年反复吟唱的歌词,竟然如此的正确与真实。 歌中还给你提出了hint, 好像还有需要回归之意。弹唱着这首老歌,仿佛自己又回到了那个纯真的年代,但又不只如此。我想,无论身在何处,我们的心似乎总有一种或多或少的渴望,渴望回归到那“最初”;如果自己是歌中的在外面世界里的“你”,那么,在耐心地等着我的,又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