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一、何为西洋管弦乐队
由不同西洋乐器演奏者混合编成,专门演奏交响乐曲与其它管弦乐曲的组织称为西洋管弦乐队。管弦乐队组成的规模韧性很强,变化较大,小到有20人左右组成的小管弦乐队,大到120多人组成的交响乐队,概括起来可分为小型室内乐队,中、大型的协奏曲乐队,歌剧舞剧乐队,交响乐团等。
二、西洋管弦乐队的编制以及各部分人员的配备
在中、大型的西洋管弦乐队中,一般有4个部分组成。①木管组:包括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英国管等乐器。②铜管组:包括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等乐器。③打击乐组:包括定音鼓、大鼓、小军鼓、铃鼓、三角铁、木琴、钟琴、响板、钹、锣、管钟等乐器。④弦乐组: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竖琴、钢琴等乐器。根据各组乐器的不同配置,管弦乐队又可分别称作四管编制,三管编制,双管编制的中、大型乐队,以及单管编制的小型乐队。以上分类主要根据木管组的变化来讲,比如双管编制的管弦乐队,木管组,长笛2人,双簧管2人,单簧管2人,大管2人。同类乐器成双的配置,故称作双管编制,同样,成单、成三,成四的配置,则称作单管,三管、四管的乐队编制。当然,由于编制的不同,其它组也要有所变化,请参照下图乐队编制表。表中的人员配备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可视实际情况有所增减,但一般出入不大,因为这是通过世界各国管弦乐队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编制规律,弦乐组的配置和下表不同或过多或过少都将破坏乐队的整体效果。过少,使乐队显得干枯、无弹性、音响单薄;过多,将使乐队浑浓,丧失色调透明度。木管组各乐器都有其强烈的个性,不但各自具备不同的音色,而且都起着独挡一面的作用,少一支木管乐器将丢掉一份音色。铜管组从配器的角度来看,就其音量来说2支圆号等于1支小号,或1支长号,或1支大号,它的配备比例失调,将使整个乐队的音量平衡受到破坏,降低整个乐队的表现力。
从管弦乐队内部4个组的人员配备比例来讲,它们分别占乐队总人数的比例为:木管组占15%,铜管组占15%,打击乐与竖琴等占10%,弦乐组占60%。
三、管弦乐队中各组的表现功能与首席演奏员
从整个木管组在管弦乐队中的表现功能来讲,由于它的幅度变化较小,所以适合于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与田园式的意境。就演奏上来讲,长笛和单簧管反应比较敏感、灵巧,富于柔韧性,擅长于演奏快速的经过句、琶音、分解和弦等,双簧管、大管灵活性稍差,更适合演奏较慢的歌唱性旋律。各类乐器都有首席演奏员,比如:首席长笛、首席单簧管、首席双簧管、首席大管,他们在乐队中演奏技术较好,常常在管弦乐队中担任独奏、重奏、协奏或复协奏以及木管四重奏等任务。比如:小提琴与单簧管的对位声部与乐队的协奏,大提琴与长笛的对位声部与乐队的协奏等,另外,由于在总谱上首席演奏员的声部常写在同类乐器的第一声部位置,从乐曲演奏上讲,技巧性强,难度大,所以有时候也常常用第一演奏的称呼,比如,第一长笛、第一双簧管、第一单簧管、第一大管。整个木管组有一个声部长,负责声部排练。铜管组的整体音色比较统一,当它们在管弦乐队中进行合奏时,如音区合适将长于表现一种气势磅礴,胜利凯旋,英勇斗争的光辉形象。在乐队的高潮和爆发点部位往往离不开铜管乐器组演奏,当他们利用中低音区暗淡、浑厚的音色演奏时,非常适合表达一些悲壮、葬礼的情绪。在演奏中,小号较灵活,擅长奏歌唱性旋律、进行曲节奏性音调以及灵活、快速的片段;圆号、长号,灵活性稍差,擅长演奏稍慢性质的音乐。另外这一组还有特殊的功能,比如圆号的堵塞音,小号的弱音器,长号的滑奏,都将产生一种特殊效果。这一组里也分别有首席小号、首席圆号、首席长号,有时按第一小号、第一圆号、第一长号来称呼,首席演奏员将担负本组内第一演奏任务。整个铜管组也有声部长,担任分部训练。打击乐器组,这一组是整个管弦乐队的重要部分,它的功能是增强整个乐队的节奏性,增大乐队气势,制造高潮。由于它有无音高的特殊音响,所以还有助于构成一定的场面意境,或模拟某种特殊音响效果,如雷声、雨声、钟声等,这一组里以定音鼓演奏员担任声部长。弦乐器组有着统一的、优美的、最接近人声的音色,它在乐队的功能上一般多演奏最富于歌唱性和表现力的旋律,它是整个管弦乐队的基础,在演奏的瞬间它的合奏可达到力度变化的极弱到极强进行,它的各种技巧演奏可表现任何情绪变化,色彩变幻,以及形象特征。尤其是小提琴声部,它是管弦乐队的“灵魂”,在演奏中一般分作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进行演奏,有时为了某种音乐需要,第一、二小提琴齐奏。当第一小提琴演奏高把位旋律时,为了和声里和弦的排列,第二小提琴低八度重复第一小提琴好象包腔奏;或者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大提琴参加和声织体演奏。另外整个弦乐组都有弱音器奏,泛音奏,滑奏,弓杆奏,拨奏等特殊手段,制造乐队中特殊效果。这组里的首席演奏员分别称第一小提琴首席,第二小提琴首席,中提琴首席,大提琴首席,贝大提琴首席,这里第一小提琴首席同时又是整个管弦乐队的副指挥,有时可代替乐队指挥进行乐队排练。这些首席有时独奏,有时和其他组首席演奏复调声部,有时他们一起在大乐队中演奏四重奏。这里每个首席都是声部长,他除带领自己声部排练外,另外还得标记统一的弓法和指法,尤其是在近现代的管弦乐作品中,作曲家把整组里每个声部都细分为2部到3部的声部进行,整个弦乐组分成15部、16部演奏来表现某些特定情景,这就更加需要首席们——声部长们去组织本声部精心分练。
四、管弦乐队的形成与发展
管弦乐队的形成与发展可以从17世纪说起,在17世纪以前,乐器基本上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与劳动中,如狩猎,战争,庆典祀祭,集合娱乐等场合。到了17世纪便形成了最原始的管弦乐队,它通常包括维奥尔琴,长笛,双簧管,木管号,长号,鼓和羽管键琴的集合演奏,无一定之规。到了18世纪,由于乐器性能有所改进,小提琴替代维奥尔琴而加入管弦乐队;羽管键琴或管风琴采用数字低音演奏;曼海姆乐派首先把单簧管引入管弦乐队。这样便形成了管弦乐队的雏型。在18世纪至19世纪,海顿和贝多芬在管弦乐队的应用上已基本完善了小、中型编制的管弦乐队。比如海顿所用管弦乐队,包括木管8人,铜管4人,定音鼓1人,弦乐若干约30人左右,去掉了羽管键琴的数字低音演奏。贝多芬所使用乐队包括,木管10人,铜管7人,定音鼓1人,弦乐若干,约50人左右。这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双管编制的管弦乐队。19世纪,柏辽兹,瓦格纳等人的作品,在管弦乐队的应用上,将编制扩大到了3管,4管并加入了踏板竖琴。到了19世纪末,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等人常用完善的有时是扩充的庞大3管,4管编制管弦乐队,来完成他们丰富多彩、奇异壮丽的交响乐作品。20世纪初,理查·施特劳斯,马勒将乐队发展为扩充4管,5管最大规模编制。以后的作曲家们,则又有了恢复使用小型管弦乐队的现象。综观以上,管弦乐队的形成与变化,基本上是沿着从小逐渐增大的脉络发展的。
第一节 室内乐队
一、何为室内乐队
适于房间及小型厅堂演奏,编制不大的管弦乐队称作室内乐队,它的规模一般在25人左右,主要是供达官贵族在厅堂斗室中欣赏音乐所用,这种小型的管弦乐队,主要以弦乐为主,加一些木管和铜管乐器,无一定界限。对现在来讲厅堂有时也扩展到大舞台上来了。比如在音乐会上或电视屏幕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为独唱或独奏演员伴奏所用乐队就是由25人左右组成的管弦乐队。
二、室内乐队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随着乐器的产生与演变,大约在11世纪以前的奴隶社会里,室内乐队就已经开始形成和发展,当时由于战争使俘虏变成了奴隶,奴隶做各种繁重的耕地、建筑等工作,另外,一部分奴隶通过一些音乐训练,便给部族强人进行表演,来满足部族强人们的消遣欲望。到奴隶制的古帝国时,出现了专门的音乐队伍,据考古,在埃及的帝王古墓金字塔的石壁雕刻上,已经可以看出当时演奏音乐的状况了,雕刻中的乐师有的站立演奏,有的怀抱各种大小不等呈弯月状的竖琴,有的吹长达一米的横笛,有的吹和古希腊相同的V型双管笛,有的吹长喇叭,有的打鼓,这大概就是古帝国王宫中室内乐队的组成吧。到了封建社会,这种室内乐队的演奏,不但专为王宫贵族消遣所用,而且还成了一种权势的炫耀,比如皇宫乐队的规模最大,声音最响。当然以后随着不同新乐器的出现和对各种乐器的改良,大约18世纪以前,皇宫乐队形成了不完全的中型管弦乐队编制,另外由于乐师们的音乐创作和演奏,有些音乐形式已经形成了各种风格的不同流派。一般的封建达官贵族,根据财势的不同,也拥有着大小不等的室内乐队,来专为他们进餐、贵族们沙龙聚会、沙龙舞会以及为他们的命名日进行演奏,当然演奏的都是些小体裁的音乐,比如小组曲、嬉游曲、连得勒舞曲、小夜曲等,象1783年莫扎特因贫困为达官贵族所写的嬉游曲《音乐趣谈》等作品,这首作品当时由一把中提琴,一把贝大提琴,两支圆号进行演奏。到了19世纪,室内乐队便多见于为独唱、独奏或小歌剧伴奏了。
三、室内乐与室内乐队
大约1805年前,室内乐的含义为除在教堂、剧场以及其它公共音乐会堂之外演奏的所有音乐,一般指在房间、家庭所演奏的音乐,这一点和室内乐队演奏的音乐形式基本相同,不过现在含义有所变化。室内乐泛指2、3、4或更多件乐器合奏的音乐,其中每件乐器单独担任一个声部演奏,而各声部的作用一律无主次之分,它的类别包括由两件乐器合奏的室内乐二重奏,由3件乐器合奏的室内乐三重奏,或分别由4、5、6、7、8件乐器合奏的室内乐四、五、六、七、八重奏。其中最重要的组合形式是弦乐四重奏,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组成。从演出形式来讲现在已经不存在什么室内室外了,现在的音乐会上往往有室内乐的弦乐四重奏演出。从室内乐弦乐四重奏的曲式结构来看,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为快速的奏鸣曲,第二乐章为慢速的浪漫曲或变奏曲,第三乐章为中速的小步舞曲或快速的谐谑曲,第四乐章为急速的奏鸣曲或回旋曲。担任四重奏的演奏员,必须有较好的音乐修养和演奏技术,方能在无指挥的情况下默契地完成演奏。
从海顿到现在的作曲家都喜欢,并写了大量的这种弦乐四重奏的室内乐,因为作曲家的各种探索,实验性的作曲新技法,都可以方便地通过弦乐四重演奏听到效果,并介绍给听众。弦乐四重奏作品如果和交响曲作品相比较,则显得更细腻、含蓄,而且更加能发挥每件乐器的技巧和表情的潜力,各声部的组合也更加炉火纯青。海顿一生写了83部弦乐四重奏,他的这些四重奏作品在当时,积极地推动了整个欧洲家庭音乐的广泛发展,他的好朋友文学家司汤达,曾把海顿早期的弦乐四重奏作品形象地比喻为四个人的谈话:“第一小提琴像是一位中年的健谈人,他总找话题来维持谈话。第二提琴是第一小提琴的好朋友,他竭力设法强调第一小提琴话的机智,很少表白自己,参加谈话时,只支持别人的意见而不提出自己的意见。大提琴是一位庄重的老人,有学问而好讲道理,他用最简单然而中肯的论断支持第一小提琴的意见。至于中提琴,则是一位善良而有些饶舌的妇人,她丝毫讲不出重要的意见,但是却经常插嘴。”这个比喻虽然风趣得近乎开玩笑,但它却给了我们一个提示,就是我们无论在写还是欣赏弦乐四重奏时,必须掌握每一件乐器各自的个性特点。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用弦乐四重奏的形式,写成了他的自传,整首作品,从头至尾感情细腻、层次鲜明地叙述了他那充满坎坷的生活历程:从童年在温馨的音乐氛围中度过,中期在布拉格学习期间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一直到最后爱妻琳娜在瑞典去世。这就是他的e小调第一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是一部具有较高价值的音乐回忆录。柴可夫斯基作曲的著名的《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的主题■,是根据一支动人的俄罗斯民歌——《孤寂的凡尼亚》改编而成的民歌风味主题,经过变奏手法处理,在乐曲中一再出现,描述了帝俄时代,喘息在专制政治之下人民的悲惨生活与难言的苦楚,琴声轻吟低回,如泣如诉,把低沉伤感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国作曲家们也写了不少的弦乐四重奏作品,其中作曲家吴祖强的弦乐四重奏作品,影响较大。他1956年在苏联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期间的毕业作品,1958年由苏联康密斯特四重奏乐团演出,并在电台录音广播,乐谱于1959年由苏联国家音乐出版社出版。全曲共四个乐章,部分乐章采用了内蒙民歌《拉骆驼》和《白色的羊群》的主题,所以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作曲技法上多处采用了复调手法,第三乐章是赋格曲,这首弦乐四重奏是我国较早的一首室内乐优秀作品。
第二节 歌剧、舞剧乐队
一,何为歌剧、舞剧乐队
为歌剧或舞剧伴奏的乐队称之为歌剧、舞剧乐队,它的西洋管弦乐队编制常常为双管或三管编制加扩充,扩充时,一般在增加合唱队的基础上再增几件管乐组乐器,或民族打击乐器等,比如柴可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所用乐队,就是在双管乐队的基础上,又扩增了2支小号。也有较少的歌剧、舞剧乐队用4管编制加合唱队,比如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便是在4管编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4架竖琴。
歌剧是在文学剧本的基础上,有演员的歌唱与表演,有时加入舞蹈,再配合以舞台灯光、布景、效果和乐队、合唱队,创造的综合艺术。舞剧,则是在文学剧本的基础上,有舞蹈演员的表演,以及舞台灯光、布景、效果乐队、合唱队的配合,创造的综合艺术。在这些综合艺术里,音乐往往放在第二位,然而乐队的要求是相当高的,比如技巧性,乐队演奏的交响性与戏剧性,所以许多好的歌剧、舞剧音乐片段,有些稍微加以改编,便可以由乐队独立进行演奏,甚至有些歌剧或舞剧已经不演出了,然而它的音乐至今还在音乐会上演出,比如比才的《卡门》序曲,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组曲,斯特拉文斯基的《春祭》,罗西尼的《塞维尔的理发师》等。
二、歌剧、舞剧乐队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歌剧、舞剧的形成与发展,歌剧、舞剧的乐队也在逐渐地变化和发展着。
1.歌剧及歌剧乐队的形成与发展
歌剧的先驱应该从古埃及的“神迹剧”,古希腊的“悲剧”、“喜剧”,以及教堂戏剧算起,一直到了16世纪末才有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作曲家佩里,根据里努契尼的的脚本,于1594年写出了歌剧《达芙妮》。它取材于古希腊故事,内容为歌颂爱情与艺术的力量,它创造了新颖的主调风格音乐,标志着世界上第一部歌剧在意大利诞生。然而第一个使歌剧戏剧化的却是17世纪创立了威尼斯歌剧乐派的作曲家蒙特威尔第,他把歌剧中的音乐形式定型化,在音乐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他利用序曲、重唱、间奏曲,以加强戏剧音乐的表现力与舞台气氛,他的第一部歌剧《奥菲欧》当时所用乐队为:
羽管琴 2架 古大提琴 3把
古低音提琴 2架 长号 4支
古小提琴 10把 携带式小风琴 1架
早期竖琴 1架 古长笛 1支
法国小型提琴 2把 古单簧管类乐器 1支
古吉他类乐器 2架
管风琴 2架 小号 3支
这大概就算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支歌剧乐队吧,它的编制达34人,乐器种类也不少,但在配置方面并未显出特定的规律,它们完全是一种偶然性的临时组合。继蒙特威而第以后,17世纪下半叶,意大利出现了那不勒斯乐派的阿·斯卡拉蒂,他重视歌剧音乐,将音乐逾越戏剧之上,使管弦乐队逐渐完善并分成四个声部。18世纪上半叶意大利作曲家波波拉·雷欧等的歌剧作品戏剧性日趋薄弱,仅因为演员的独唱技巧和华丽的舞台装饰,才得在欧洲流传,但地位仅限于娱乐耳目。18世纪下半叶,德国作曲家格鲁克提出了歌剧的革命,一扫当时意大利歌剧肤浅之风,这时莫扎特也在努力进行喜歌剧的改革,并获得了惊人成就,格,莫二氏同时获得成功,这时歌剧乐队已经形成双管乐队规模,从此欧洲歌剧名家辈出,歌剧的形式也日臻完善。19世纪是歌剧发展的黄金时代,在世界各国都出现了一大批著名歌剧作曲家和由他们创作的优秀作品,其中有法国的作曲家罗西尼,比才,古诺,德国的瓦格纳,捷克的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意大利的威尔第,普契尼,奥地利的奥芬巴赫,俄罗斯的格林卡,柴可夫斯基,里姆斯基·柯萨科夫,鲍罗丁,穆索尔斯基等人。在他们的作品中,韦伯的《自由射手》是第一个浪漫派歌剧,瓦格纳则对歌剧进行了广泛的改革,在主导动机的运用及和声、配器效果的新颖、丰富等方面,揭开了新的一页,他的歌剧乐队达到4管编制。20世纪的著名歌剧作曲家有理查·施特劳斯,贝尔格,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米约,巴比尔,奥尔夫,亨策,勃里顿等人,其中理查·施特劳斯继承了瓦格纳的风格,他的歌剧《玫瑰骑士》等都用了大型乐队编制,而这时期其他作曲家在歌剧里一般使用双管或3管的管弦乐队编制。贝尔格首先将无调性用入了他的歌剧《沃采克》。当然,20世纪我国也产生了不少的好歌剧,如1945年歌剧《白毛女》的问世,便是中国歌剧成型的标志,解放后又出现了《草原之歌》、《刘胡兰》、《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江姐》等有影响的作品。
2.舞剧及舞剧乐队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上第一部舞剧15世纪产生在意大利,是1489年由意大利的贝尔宫泽奥·博塔取材于古希腊神话编剧的《奥尔菲》,算一部真正的宫廷芭蕾,而后传入法国,在法国兴起。16世纪法国博若瓦叶为宫廷编了一部《皇后喜剧》芭蕾,17世纪,由于法国路易斯十四世酷爱舞蹈,于1661年在法国创办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培养舞蹈专门人才,当时宫廷作曲家有吕利,拉莫。吕利作曲的歌剧《爱神的胜利》,让第一批职业舞蹈演员参加了演出,拉莫的《殷勤的印度人》,在配器与和声上使舞剧音乐有了较大的进步。18世纪法国著名“芭蕾大师”让乔治·诺维尔所作《无益的谨慎》,废除了俗套的舞剧动作,取消了表演时的假面具。后来又有贝多芬作曲,多贝瓦尔、维加诺等人编剧的《普罗米修斯的创造物》,继承和发展了让乔治·诺维尔的理论。19世纪舞剧的发展有了较大的飞跃,这个时期出了不少的舞剧作曲家和优秀作品,比如法国的菲利普·塔里奥尼,亚当·德利勃,俄罗斯的柴可夫斯基,明库斯·格拉祖诺夫,他们作品有《仙女》、《吉塞尔》、《葛蓓莉娅》、《天鹅湖》、《唐吉诃德》、《雷蒙达》等,其中《仙女》标志着浪漫派芭蕾的诞生,这部舞剧作曲家菲利普·塔里奥尼的女儿在剧中首先使用脚尖技术。当然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音乐最为成功。20世纪著名的舞剧作曲家有斯特拉文斯基、法雅、拉威尔、普朗克、米约,普罗科菲耶夫等,著名的舞剧有《仙女们》、《玫瑰精》、《火鸟》、《达弗尼与克洛亚》、《牧神午后》、《春之祭》、《三角帽》等。他们改革舞剧中的僵化程式,在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后来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及圣·丹尼丝,创立了现代舞,同时也使新派作曲家的标新创奇作曲技法在现代舞里得到应用,所以20世纪是舞剧改革的世纪,从整个舞剧乐队的发展变化来看,基本上和歌剧乐队变化相同,也是从18世纪才正式采用双管编制。20世纪我国也出现了一批较好的舞剧,如《虎爷》、《宝塔牌坊》、《宝莲灯》、《鱼美人》、《小刀会》、《五朵红云》、《红色娘子军》、《丝路花雨》、《奔月》、《文成公主》等,他们的乐队应用,有的在民乐队里加进了西洋乐器,有的是西洋管弦乐队的双管编制加进了一些民族乐器。
三、歌剧、舞剧乐队的音乐表现
歌剧乐队的音乐表现是非常细致的,它除担任歌剧中的序曲、间奏、后奏、舞蹈场面音乐的器乐旋律演奏,对各种形象、各种情感进行表达外,还必须在乐队指挥的严格控制下,对歌剧演员的唱段,比如咏叹调,宣叙调,二重唱,三重唱,对唱与合唱,进行各种强弱快慢,符合人物情感变化的默契配合。所以对一个歌剧乐队的演奏员来讲,他的演奏技巧,音色,音乐修养,都必须相当好,才能完成自己的职责。作为一个歌剧的作曲家,他的歌剧能否久演不衰,是否经得起各种推敲和长期的演出实践,就要看他的音乐是否写得很形象,很细致,感情表达很逼真。好的歌剧片段不但在歌剧中演出,而且还单另拿出来演出,比如茶花女的《饮酒歌》、《苏萨宁的咏叹调》、《费加罗的咏叹调》。中国歌剧中,《洪湖水浪打浪》,《盼天下劳动人民都解放》,《红梅赞》,《绣红旗》,《杨白劳》……等,也是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优秀唱段。另外一些歌剧序曲,稍微经过改编,作为管弦乐队的合奏,也在音乐会上演出,比如《卡门序曲》,《费加罗婚礼序曲》《威廉退尔序曲》等。总之,一个歌剧乐队的音乐表现是相当丰富和严谨的。
对于一个演奏舞剧的乐队,由于受舞剧中舞蹈节奏的限制,所以和歌剧乐队相比,舞剧乐队的演奏显得机械了一些,对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来讲,在舞蹈呆板的节奏中,要写出各种形象,各种情感的变化,不是一个好的作曲家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一个好的舞剧音乐,同样也和一个好的歌剧音乐一样,不但在舞剧中演奏,而且还常拿到音乐会上演奏,比如《天鹅湖组曲》、《春之祭》、《达弗尼与克洛亚》、《水草舞》、《快乐的女战士》、《白毛女》等。另外有些舞剧片段也常在音乐会上演出,比如《四只小天鹅》、《糖果舞》、《珊瑚舞》、《红头绳》等。总之舞剧乐队的音乐表现也是非常丰富的,作为一个舞剧乐队的演奏员,也必须有好的演奏技术和好的节奏感,方能胜任,不然的话,如果舞剧在进行中,舞台上正在进行群众舞蹈的表演,乐池中乐队独奏提前或退后,那怕是半拍,都将使舞台上的群舞演员顿时大乱,影响整个演出。
第三节 协奏曲乐队
一、何为协奏曲乐队
顾名思义,演奏协奏曲的乐队称作协奏曲乐队,因协奏曲一般表现形式为一件乐器与乐队整体的协同演奏,所以在现在的舞台或影视屏幕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人操琴与乐队既有对比又相互交融的协作演出。一般常见的有钢琴担任独奏的钢琴协奏曲,小提琴担任独奏的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担任独奏的大提琴协奏曲。演奏协奏曲的乐队常见为长笛2人,双簧管2人,单簧管2人,大管2人,圆号2至4人,小号2人,打击乐若干,以及整个弦乐组参加的无长号、大号的基本双管编制管弦乐队。如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所用乐队。也有完全双管编制的管弦乐队,如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德沃夏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所用乐队。协奏曲在排练和演出中,乐队的整个席位基本上和交响乐团的席位排列相同,只是人少了一些,在指挥的左侧增加了独奏乐器的席位。协奏曲的整首作品通常包括三个乐章,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第二乐章多为抒情慢板,第三乐章常用回旋曲式或奏鸣曲式写成。第一乐章的后部有一个独奏乐器的华彩段,第二、三乐章有时也插入较短的华彩段。
另外,协奏曲还有其它种类的变化形式,如小协奏曲,大协奏曲,复协奏曲等。小协奏曲指一般单一乐章,规模不大的协奏曲,大协奏曲是指独奏乐器群体和管弦乐队的竞奏,如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复协奏曲是指2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的竞奏,如勃拉姆斯的《a小调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复协奏曲》等。所以乐队在演奏这些协奏曲时也要相应的有所变化。由于协奏曲的规模不太大,所以一般的交响乐队,歌剧、舞剧乐队也能进行排练和演出,因此也就不需要成立专门演奏协奏曲的乐团,在排练、演出协奏曲时,关键在于独奏乐器能够胜任,能完成高难度的演奏技巧。
二、协奏曲乐队的形成与发展
协奏曲乐队的发展变化随着协奏曲式的发展变化,历经了一个漫长阶段,才发展到现在的状况。16世纪,所谓协奏曲乐队,只不过是几件乐器为合唱队做一些简单伴奏而已。到了17世纪,协奏曲才有了一个飞跃的发展。古典的小提琴协奏曲从维尔瓦第开始,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当时在欧洲广泛流传,对巴赫及后来的音乐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大协奏曲由斯特拉德拉和科雷利首次尝试,复协奏曲由巴赫、亨德尔的作品开始。18世纪,协奏曲乐队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独奏部分的发展已具备了鲜明的个性和高度的技巧性,只不过华彩段即兴演奏不记谱,由独奏乐师随意发挥表演罢了。到了19世纪,从贝多芬开始,作曲家们不但把协奏曲华彩段的乐谱记下,对独奏乐器给予限制,而且还给管弦乐队增加了难度,注入了强动力感和交响性,另外,门德尔松第一个把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双呈示部变为了单呈示部。到20世纪,现代派的作曲家们,对协奏曲的应用又有了新的变化,比如把协奏曲的结构缩短,把乐队的规模变小等。
三、协奏曲乐队的音乐表现
协奏曲乐队的音乐表现是非常丰富的,它可以细致地表达各种情感,这种演奏形式也非常受人们欢迎,当我们一提到德沃夏克的著名协奏曲《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时,必然会立刻联想到在指挥身边的独奏席上,大提琴演奏家正在全神贯注的演奏副部主题,■……,多么动听的旋律,加之大提琴美妙音色的再创造,一下子把人们带到了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之中,同时又有些忧伤,这首大提琴协奏曲从它一出世到现在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又如柴可夫斯基著名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是献给他的一位钢琴家朋友的作品,初演于美国的波士顿时就大获成功,后又饮誉整个欧洲,每当我们听到这首作品序奏宽广、壮丽的主题■,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和煦的春风迎面吹来,灿烂的阳光铺满大地的境界。
在我国也有一些较好的协奏曲作品,如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协奏曲所表现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每当我们欣赏这首协奏曲时,都将得到一种美好的精神享受,其中协奏曲的引子部分,长笛甜美、明亮的音色奏出的散板音调,好像将人们带入到一个阳光灿烂、春到江南的意境中去了。紧接着一小段双簧管吹奏后,便引出了小提琴的主部主题旋律独奏■……这是一个表现爱情的主题,它用中国的六声调式写成,旋律优美动听,加上小提琴那美妙的音色和演奏家们的出色演奏,使人听后久久难以忘怀。由于作品创作的成功,后来也被改编成钢琴独奏曲进行演奏,又有些人根据民间故事配以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直接编成双人舞进行演出,还有些利用这部协奏曲的主题音调填词进行舞台演唱,都获得良好的效果。这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作品在国内受到人们普遍的欢迎,同时外国的一些音乐评论家也给予它极高的评价。又如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创作的由琵琶独奏的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表现了我国蒙古族两个小姑娘战胜暴风雪,保护集体羊群的故事。作品初演时由琵琶演奏家刘德海担任独奏,由于演奏家的出色演奏,加上运用了琵琶的绞弦手法和其它复杂的演奏技巧,结合管弦乐队的交响性协同演奏,逼真地刻化了草原英雄小姐妹与大自然博斗的情景,并把草原小姐妹热爱集体,勇于斗争的高尚品质,完美地呈献给人们。这部作品曾先后两次到美国进行演出,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普遍赞赏。
第四节 交响乐团
一、何为交响乐团
三管或四管以上编制的,专门演奏交响套曲、交响组曲、交响诗等交响音乐作品的大型西洋管弦乐队称为交响乐团。在西欧和美国都有一些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团,如德国的柏林爱乐乐团,英国的伦敦爱乐乐团,法国的巴黎交响乐团,奥地利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六管编制),美国的波士顿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等。这些名乐团中,有些曾应邀来到我国进行演出。我国目前也有一些大型交响乐团,如中央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新影乐团,中央广播交响乐团等。
这种大型的交响音乐团体,在排练和演出时一般采用下列方式进行,在演奏古典音乐作品,象巴赫、海顿、莫扎特及同时代音乐作品时,要削减编制,以保持古典音乐的演奏风格;在演奏浪漫派音乐作品,象贝多芬、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等及同时代音乐家的音乐作品时,大多采用加倍的木管组、圆号以及弦乐配器进行演奏,尤其是在乐曲的强奏部位时,必须加倍乐器来增加作品气势。
二、交响乐队的席位排列
交响乐是人类音乐文化的高级形式,所以交响乐队在演奏交响音乐时就非常需要一个质量较高的音响,然而交响乐团中包括了数10种不同类别的乐器,并且它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和个性,这样在写交响音乐作品时,不但需要作曲家对它们的编制即音色进行合理的调配,另外在排练和演出时,对它们的席位排列也需要考虑外表的美观,以及它们在演奏音乐时的配合与色彩协调,为此,世界上有好多的指挥家与乐器演奏家,经过将近一百多年的努力探索、实验,基本上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席位排列原则。比如,弦乐组是整个交响乐队的基础,它的音色给人以亲切感,所以一般席位排在舞台的前面,最靠近观众。木管组乐器种类较多,音色突出,所以需要分门别类的将其排列在弦乐组之后,乐队的中间部位。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音量宏大,并富有刺激性,所以他们排列在乐队的最后面或后侧面。竖琴和其它弹拨乐器经常排在乐队的左右侧。但有时候因作品的要求,比如一些近、现代派作曲家的作品演奏,另外也由于指挥家的个人偏好,乐队席位排列也有某种特殊安排。一般常见的交响乐队标准席位排列有两种,即欧洲式乐队席位排列和美国式乐队席位排列。
欧洲式席位排列,对演奏古典交响乐优越性较多,因为当时的作品构思,第Ⅰ小提琴和第Ⅱ小提琴常进行问答式对奏,加上它们的音色又是一致的,这样把它们分别排列在指挥的左右侧,容易取得区别它们的效果。再者,这样的排列法,第Ⅰ小提琴的“f”发音孔面朝观众,第Ⅱ小提琴的“f”发音孔背朝观众,演奏时容易主次分明,如果从外表来看,这样的排列法也比较对称美观。但如果让这种排列法的交响乐团去演奏近、现代作品,效果就会差些,因为近、现代作品第Ⅰ小提琴与第Ⅱ小提琴的构思基本统一在一个声部里,如果分两边,不但不好配合,而且指挥也难于照顾。
美国式乐队席位排列,在演奏浪漫派以及近、现代的交响乐作品时优越性较大,除以上所提到的指挥便于照顾小提琴Ⅰ和小提琴Ⅱ声部外,大提琴排在右前方,容易在演奏时,使乐队的低音声部也得到突出,这样大提琴与小提琴相呼应,能达到弦乐组的旋律、低音、和声三者层次清晰的效果,目前世界上好多交响乐团,都采取了这种美式乐队席位排列法,我国的中央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在排练演出时,也采取这种美式的席位排列。
三、交响乐队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人类交响乐的出现和发展,演奏交响乐的交响乐队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着,就整个交响乐队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大致可划分为形成与发展阶段、发展阶段、发展高峰阶段、现阶段等四个阶段。
1、形成与发展阶段
18世纪,维也纳乐派的三位伟大音乐家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写了大量的交响乐作品,为交响乐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海顿一生中写了104部交响乐,他的第一部交响乐写于1759年,也正式宣布了人类交响乐的诞生,紧接着海顿又在交响曲中废除了通奏低音,确定了短小动机和加入动力性展开的奏鸣性的发展原则,因此伟大的作曲家海顿可称为交响乐的创始人和奠基人。莫扎特一生写了49部交响乐,他的交响乐结构清晰严谨,思想感情深广,音乐语言平易近人,他为交响乐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贡献。贝多芬一生写出9部交响曲,他第一个把短笛应用于交响乐队,并在作品中第一个完成交响乐队的双管编制配备,促进了交响乐和交响乐队的发展。然而这些出现并非是偶然的,在交响乐还未产生之前,就已经有好多音乐家写出并演奏了近似交响乐的作品,为交响乐的出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斯卡拉蒂发明奏鸣曲式,大量的弦乐四重奏的出现,为交响乐的结构创造了条件;意大利作曲家萨马尔蒂尼把意大利歌剧快—慢—快三部结构的序曲从歌剧里分离出来;法国作曲家吕利把法国歌剧慢—快—慢三部结构的序曲从歌剧里分离出来搬上舞台演出,为交响乐的慢板引子和第一乐章快板乐章做了准备,尤其是德国曼海姆乐派宫廷乐队的音乐家们,写出并演奏了将近100首的近似交响乐的三乐章的管弦乐曲,为交响乐的产生起到了重大作用,并给予维也纳乐派很大的启示和影响,所以也可以这样讲,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先驱者正是那些风格新颖的曼海姆乐派的音乐家们。
然而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来看,无论格调、主题、旋律进行还是音型方面,都表现了弦乐四重奏的特征,尽管贝多芬在他的第五、第九交响乐中使用了更多的管乐,将钢琴的气势注入交响音乐,但在这位大师的交响音乐作品中,依然还有室内乐的格调。
2、交响乐与交响乐队的发展阶段
浪漫派作曲家们如韦伯、柏辽兹、瓦格纳等人,把交响乐队从贝多芬的双管编制扩大到了三管编制、四管编制。对交响乐和交响乐队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韦伯在他的作品中突破了四重奏的格调,增强了乐队的色彩和戏剧性。法国作曲家柏辽兹为追求交响乐的戏剧性,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他从乐器的灵魂出发,来构思他的作品,可称得上是一个将戏剧性的乐队效果用于交响乐曲的作曲家,同时他第一个把英国管和小单簧管引入交响乐队,美中不足的是,他对音乐技术最灿烂的花朵,可称之为作品中交响性的技法——复调,所用无几,然而只有真正应用意义深长的复调技术,才能使一首作品达到乐队音响效果的顶峰。瓦格纳天才地将交响乐中的戏剧性与交响性统一起来,从瓦格纳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极丰富的复调手法,以及将协奏曲中独奏乐器的高难度技术,用于乐队所有乐器之中,然而他的作品也有美中不足,例如过于追求乐队的华丽技巧,主导动机过多难于记忆等,正如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对他的评论:“作为一位作曲家,他无疑是19世纪后期出色人物之一,他富有巨大的音乐想象力,对整个音乐艺术也有着极大影响,他发现并创造了艺术的新形式,可以说他是一位天才,他可以同德国音乐历史中的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和舒曼相提并论,但我也深信他是一个选择错了艺术道路的天才,瓦格纳本应是一位伟大的交响音乐作曲家,而不应该是一位歌剧作家,假如他不把一生献给描写日耳曼神话的歌剧事业,而是从事于交响音乐的写作,那我们今天就很可能得到可以与贝多芬交响乐相比的不朽杰作了”。
3、交响乐队的发展高峰阶段
在瓦格纳之后,有些作曲家强调乐队的音响、色彩要从属于作品本身音乐语言的深刻性,力求以较简洁的乐队形式来表达自己丰富的音乐思想,倾向应用扩充了的双管编制的交响乐队,比如勃拉姆斯、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格里格等人。也有些作曲家倾向于对旧乐队配置形式进行革新,力图最大限度发挥交响乐队的音响与色彩表现力,深入探索各乐器间的多功能结合,并把乐队的音响视为音乐形象的直接工具,把大编制的乐队发展到了高峰阶段,代表作曲家有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勋伯格等人。马勒写于1906—1907年的降E大调第八交响曲——《千人交响乐》,于1910年由1000名乐师演出,作品的编制为扩充的五管乐队,并增加了8个声部的独唱,2个童声合唱队,4支小号和3支长号,使交响乐队从规模上达到了顶峰。然而在当今世界交响音乐创作中,最普遍使用的是三管编制的乐队,因为乐队编制小了,相对有管弦乐手法保守、音响色彩稍欠丰富的不足;乐队太大了,有臃肿、手法过于繁琐的弊病,倾向于三管编制的作曲家有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拉威尔,奥涅格,李斯特,欣德米特等人。
4、现阶段的交响乐队
现阶段由于标新创奇的新派作曲家们发展了多元性、多中心的五花八门的作曲技法,从而产生了犹如万花筒般的光怪陆离的作品,所以再谈几管编制的交响乐队,已经失去了意义,但从规模来讲,所用乐队要比马勒,理查·施特劳斯的乐队小得多了,同时也无规律可寻,这个时代的作曲家有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贝尔格,奥涅格,欣德米特,梅西昂,格什温,布里顿等人,他们代表了各种音乐流派,如新古典主义,新印象主义,序列主义,结构主义,12音音乐,无调性音乐,多调性音乐,先锋派音乐等,他们不但反对传统的调性控制,旋律与节奏的进行,而且就平常所用记谱法和乐音音高都有所改变,如微分音的应用等。就拿先锋派作曲家,波兰的潘德雷茨基的作品《献给广岛死难者的哀歌》来看,这是写给52件乐器的乐队作品,内容是反对原子战争,向无辜遭难的广岛受害者致哀,向屠杀人民的罪魁祸首抗议,但乐曲所用的表现手段,全是最新发明,从记谱法,演奏法,一直到乐队发出的实际音响,都极为抽象、奇异和独特。
四、交响乐团的音乐表现力
交响乐团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在指挥家指挥棒的控制下,当交响乐团里的四个组成部分的乐器,编织在一起,进行高超的表现时,适合各种复杂的形象塑造和情感抒发,它们不但可以表现历史性、哲理性、史诗性的重大题材,而且还能表达爱情的、故事性的题材,以及表现描述大自然的题材。比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由乐队全体奏出的■,表现了经过一番艰苦奋斗,终于取得胜利的喜悦和骄傲。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乐《悲怆》,由小提琴和中提琴声部加弱音器演奏旋律,圆号与木管组的低音区演奏衬托和声的第一乐章副部主题■,则用一种有些朦胧、虽然抒情但又有些冷淡的乐调,表现了梦中对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又如在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的第二乐章里,当大乐队中突然出现一支英国管独奏■时,我们不难体验到,这是一种对祖国和亲人怀念之情的表现,这支旋律有黑人音乐的音调,初演时在场的许多观众都感动得热泪沾巾,有些评论家把它看作是一切交响乐慢板乐章中最好、最动人的一个,当然,这也和当时那位英国管演奏家高超的吹奏表演是分不开的。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的引子里,当全体乐队奏完一个乐句后,乐队中突然出现了整个木管组交置法和弦演奏,那虚幻的木管音色吹奏,仿佛将人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好象有一个人正在讲故事,“从前呀……”。另外在交响乐作品中,有些作曲家为了某种情感的表达,不但在标准的乐队编制上扩充几件木管或铜管乐器,而且有时整组的给予续加,比如铜管组的加倍,有的加进民族打击乐,有的加进合唱队。例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在最后的乐章中,增加了一个大型合唱队来和交响乐队一起演唱《欢乐颂》,这是根据诗人席勒的诗谱写的乐曲,这首《欢乐颂》诗,有将近100人为它谱曲,唯有贝多芬在他的第九交响乐中表现得最完美,致使《欢乐颂》流传久远。在交响音乐会的演奏过程中,有时为了盛大的庆贺,或者渲染一种气氛,在大广场上或在较大的体育馆内,整个交响乐队成倍、成10倍的增加,共奏一首作品,比如1872年6月,在美国的波士顿举行的普法停战庆祝会上,有数千人参加演奏,仅小提琴就有300多人参加,还有大量的木管和铜管乐器参加演奏,其阵势的庞大宏伟是有史以来空前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由不同西洋乐器演奏者混合编成,专门演奏交响乐曲与其它管弦乐曲的组织称为西洋管弦乐队。管弦乐队组成的规模韧性很强,变化较大,小到有20人左右组成的小管弦乐队,大到120多人组成的交响乐队,概括起来可分为小型室内乐队,中、大型的协奏曲乐队,歌剧舞剧乐队,交响乐团等。
二、西洋管弦乐队的编制以及各部分人员的配备
在中、大型的西洋管弦乐队中,一般有4个部分组成。①木管组:包括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英国管等乐器。②铜管组:包括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等乐器。③打击乐组:包括定音鼓、大鼓、小军鼓、铃鼓、三角铁、木琴、钟琴、响板、钹、锣、管钟等乐器。④弦乐组: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竖琴、钢琴等乐器。根据各组乐器的不同配置,管弦乐队又可分别称作四管编制,三管编制,双管编制的中、大型乐队,以及单管编制的小型乐队。以上分类主要根据木管组的变化来讲,比如双管编制的管弦乐队,木管组,长笛2人,双簧管2人,单簧管2人,大管2人。同类乐器成双的配置,故称作双管编制,同样,成单、成三,成四的配置,则称作单管,三管、四管的乐队编制。当然,由于编制的不同,其它组也要有所变化,请参照下图乐队编制表。表中的人员配备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可视实际情况有所增减,但一般出入不大,因为这是通过世界各国管弦乐队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编制规律,弦乐组的配置和下表不同或过多或过少都将破坏乐队的整体效果。过少,使乐队显得干枯、无弹性、音响单薄;过多,将使乐队浑浓,丧失色调透明度。木管组各乐器都有其强烈的个性,不但各自具备不同的音色,而且都起着独挡一面的作用,少一支木管乐器将丢掉一份音色。铜管组从配器的角度来看,就其音量来说2支圆号等于1支小号,或1支长号,或1支大号,它的配备比例失调,将使整个乐队的音量平衡受到破坏,降低整个乐队的表现力。
从管弦乐队内部4个组的人员配备比例来讲,它们分别占乐队总人数的比例为:木管组占15%,铜管组占15%,打击乐与竖琴等占10%,弦乐组占60%。
三、管弦乐队中各组的表现功能与首席演奏员
从整个木管组在管弦乐队中的表现功能来讲,由于它的幅度变化较小,所以适合于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与田园式的意境。就演奏上来讲,长笛和单簧管反应比较敏感、灵巧,富于柔韧性,擅长于演奏快速的经过句、琶音、分解和弦等,双簧管、大管灵活性稍差,更适合演奏较慢的歌唱性旋律。各类乐器都有首席演奏员,比如:首席长笛、首席单簧管、首席双簧管、首席大管,他们在乐队中演奏技术较好,常常在管弦乐队中担任独奏、重奏、协奏或复协奏以及木管四重奏等任务。比如:小提琴与单簧管的对位声部与乐队的协奏,大提琴与长笛的对位声部与乐队的协奏等,另外,由于在总谱上首席演奏员的声部常写在同类乐器的第一声部位置,从乐曲演奏上讲,技巧性强,难度大,所以有时候也常常用第一演奏的称呼,比如,第一长笛、第一双簧管、第一单簧管、第一大管。整个木管组有一个声部长,负责声部排练。铜管组的整体音色比较统一,当它们在管弦乐队中进行合奏时,如音区合适将长于表现一种气势磅礴,胜利凯旋,英勇斗争的光辉形象。在乐队的高潮和爆发点部位往往离不开铜管乐器组演奏,当他们利用中低音区暗淡、浑厚的音色演奏时,非常适合表达一些悲壮、葬礼的情绪。在演奏中,小号较灵活,擅长奏歌唱性旋律、进行曲节奏性音调以及灵活、快速的片段;圆号、长号,灵活性稍差,擅长演奏稍慢性质的音乐。另外这一组还有特殊的功能,比如圆号的堵塞音,小号的弱音器,长号的滑奏,都将产生一种特殊效果。这一组里也分别有首席小号、首席圆号、首席长号,有时按第一小号、第一圆号、第一长号来称呼,首席演奏员将担负本组内第一演奏任务。整个铜管组也有声部长,担任分部训练。打击乐器组,这一组是整个管弦乐队的重要部分,它的功能是增强整个乐队的节奏性,增大乐队气势,制造高潮。由于它有无音高的特殊音响,所以还有助于构成一定的场面意境,或模拟某种特殊音响效果,如雷声、雨声、钟声等,这一组里以定音鼓演奏员担任声部长。弦乐器组有着统一的、优美的、最接近人声的音色,它在乐队的功能上一般多演奏最富于歌唱性和表现力的旋律,它是整个管弦乐队的基础,在演奏的瞬间它的合奏可达到力度变化的极弱到极强进行,它的各种技巧演奏可表现任何情绪变化,色彩变幻,以及形象特征。尤其是小提琴声部,它是管弦乐队的“灵魂”,在演奏中一般分作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进行演奏,有时为了某种音乐需要,第一、二小提琴齐奏。当第一小提琴演奏高把位旋律时,为了和声里和弦的排列,第二小提琴低八度重复第一小提琴好象包腔奏;或者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大提琴参加和声织体演奏。另外整个弦乐组都有弱音器奏,泛音奏,滑奏,弓杆奏,拨奏等特殊手段,制造乐队中特殊效果。这组里的首席演奏员分别称第一小提琴首席,第二小提琴首席,中提琴首席,大提琴首席,贝大提琴首席,这里第一小提琴首席同时又是整个管弦乐队的副指挥,有时可代替乐队指挥进行乐队排练。这些首席有时独奏,有时和其他组首席演奏复调声部,有时他们一起在大乐队中演奏四重奏。这里每个首席都是声部长,他除带领自己声部排练外,另外还得标记统一的弓法和指法,尤其是在近现代的管弦乐作品中,作曲家把整组里每个声部都细分为2部到3部的声部进行,整个弦乐组分成15部、16部演奏来表现某些特定情景,这就更加需要首席们——声部长们去组织本声部精心分练。
四、管弦乐队的形成与发展
管弦乐队的形成与发展可以从17世纪说起,在17世纪以前,乐器基本上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与劳动中,如狩猎,战争,庆典祀祭,集合娱乐等场合。到了17世纪便形成了最原始的管弦乐队,它通常包括维奥尔琴,长笛,双簧管,木管号,长号,鼓和羽管键琴的集合演奏,无一定之规。到了18世纪,由于乐器性能有所改进,小提琴替代维奥尔琴而加入管弦乐队;羽管键琴或管风琴采用数字低音演奏;曼海姆乐派首先把单簧管引入管弦乐队。这样便形成了管弦乐队的雏型。在18世纪至19世纪,海顿和贝多芬在管弦乐队的应用上已基本完善了小、中型编制的管弦乐队。比如海顿所用管弦乐队,包括木管8人,铜管4人,定音鼓1人,弦乐若干约30人左右,去掉了羽管键琴的数字低音演奏。贝多芬所使用乐队包括,木管10人,铜管7人,定音鼓1人,弦乐若干,约50人左右。这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双管编制的管弦乐队。19世纪,柏辽兹,瓦格纳等人的作品,在管弦乐队的应用上,将编制扩大到了3管,4管并加入了踏板竖琴。到了19世纪末,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等人常用完善的有时是扩充的庞大3管,4管编制管弦乐队,来完成他们丰富多彩、奇异壮丽的交响乐作品。20世纪初,理查·施特劳斯,马勒将乐队发展为扩充4管,5管最大规模编制。以后的作曲家们,则又有了恢复使用小型管弦乐队的现象。综观以上,管弦乐队的形成与变化,基本上是沿着从小逐渐增大的脉络发展的。
第一节 室内乐队
一、何为室内乐队
适于房间及小型厅堂演奏,编制不大的管弦乐队称作室内乐队,它的规模一般在25人左右,主要是供达官贵族在厅堂斗室中欣赏音乐所用,这种小型的管弦乐队,主要以弦乐为主,加一些木管和铜管乐器,无一定界限。对现在来讲厅堂有时也扩展到大舞台上来了。比如在音乐会上或电视屏幕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为独唱或独奏演员伴奏所用乐队就是由25人左右组成的管弦乐队。
二、室内乐队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随着乐器的产生与演变,大约在11世纪以前的奴隶社会里,室内乐队就已经开始形成和发展,当时由于战争使俘虏变成了奴隶,奴隶做各种繁重的耕地、建筑等工作,另外,一部分奴隶通过一些音乐训练,便给部族强人进行表演,来满足部族强人们的消遣欲望。到奴隶制的古帝国时,出现了专门的音乐队伍,据考古,在埃及的帝王古墓金字塔的石壁雕刻上,已经可以看出当时演奏音乐的状况了,雕刻中的乐师有的站立演奏,有的怀抱各种大小不等呈弯月状的竖琴,有的吹长达一米的横笛,有的吹和古希腊相同的V型双管笛,有的吹长喇叭,有的打鼓,这大概就是古帝国王宫中室内乐队的组成吧。到了封建社会,这种室内乐队的演奏,不但专为王宫贵族消遣所用,而且还成了一种权势的炫耀,比如皇宫乐队的规模最大,声音最响。当然以后随着不同新乐器的出现和对各种乐器的改良,大约18世纪以前,皇宫乐队形成了不完全的中型管弦乐队编制,另外由于乐师们的音乐创作和演奏,有些音乐形式已经形成了各种风格的不同流派。一般的封建达官贵族,根据财势的不同,也拥有着大小不等的室内乐队,来专为他们进餐、贵族们沙龙聚会、沙龙舞会以及为他们的命名日进行演奏,当然演奏的都是些小体裁的音乐,比如小组曲、嬉游曲、连得勒舞曲、小夜曲等,象1783年莫扎特因贫困为达官贵族所写的嬉游曲《音乐趣谈》等作品,这首作品当时由一把中提琴,一把贝大提琴,两支圆号进行演奏。到了19世纪,室内乐队便多见于为独唱、独奏或小歌剧伴奏了。
三、室内乐与室内乐队
大约1805年前,室内乐的含义为除在教堂、剧场以及其它公共音乐会堂之外演奏的所有音乐,一般指在房间、家庭所演奏的音乐,这一点和室内乐队演奏的音乐形式基本相同,不过现在含义有所变化。室内乐泛指2、3、4或更多件乐器合奏的音乐,其中每件乐器单独担任一个声部演奏,而各声部的作用一律无主次之分,它的类别包括由两件乐器合奏的室内乐二重奏,由3件乐器合奏的室内乐三重奏,或分别由4、5、6、7、8件乐器合奏的室内乐四、五、六、七、八重奏。其中最重要的组合形式是弦乐四重奏,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组成。从演出形式来讲现在已经不存在什么室内室外了,现在的音乐会上往往有室内乐的弦乐四重奏演出。从室内乐弦乐四重奏的曲式结构来看,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为快速的奏鸣曲,第二乐章为慢速的浪漫曲或变奏曲,第三乐章为中速的小步舞曲或快速的谐谑曲,第四乐章为急速的奏鸣曲或回旋曲。担任四重奏的演奏员,必须有较好的音乐修养和演奏技术,方能在无指挥的情况下默契地完成演奏。
从海顿到现在的作曲家都喜欢,并写了大量的这种弦乐四重奏的室内乐,因为作曲家的各种探索,实验性的作曲新技法,都可以方便地通过弦乐四重演奏听到效果,并介绍给听众。弦乐四重奏作品如果和交响曲作品相比较,则显得更细腻、含蓄,而且更加能发挥每件乐器的技巧和表情的潜力,各声部的组合也更加炉火纯青。海顿一生写了83部弦乐四重奏,他的这些四重奏作品在当时,积极地推动了整个欧洲家庭音乐的广泛发展,他的好朋友文学家司汤达,曾把海顿早期的弦乐四重奏作品形象地比喻为四个人的谈话:“第一小提琴像是一位中年的健谈人,他总找话题来维持谈话。第二提琴是第一小提琴的好朋友,他竭力设法强调第一小提琴话的机智,很少表白自己,参加谈话时,只支持别人的意见而不提出自己的意见。大提琴是一位庄重的老人,有学问而好讲道理,他用最简单然而中肯的论断支持第一小提琴的意见。至于中提琴,则是一位善良而有些饶舌的妇人,她丝毫讲不出重要的意见,但是却经常插嘴。”这个比喻虽然风趣得近乎开玩笑,但它却给了我们一个提示,就是我们无论在写还是欣赏弦乐四重奏时,必须掌握每一件乐器各自的个性特点。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用弦乐四重奏的形式,写成了他的自传,整首作品,从头至尾感情细腻、层次鲜明地叙述了他那充满坎坷的生活历程:从童年在温馨的音乐氛围中度过,中期在布拉格学习期间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一直到最后爱妻琳娜在瑞典去世。这就是他的e小调第一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是一部具有较高价值的音乐回忆录。柴可夫斯基作曲的著名的《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的主题■,是根据一支动人的俄罗斯民歌——《孤寂的凡尼亚》改编而成的民歌风味主题,经过变奏手法处理,在乐曲中一再出现,描述了帝俄时代,喘息在专制政治之下人民的悲惨生活与难言的苦楚,琴声轻吟低回,如泣如诉,把低沉伤感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国作曲家们也写了不少的弦乐四重奏作品,其中作曲家吴祖强的弦乐四重奏作品,影响较大。他1956年在苏联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期间的毕业作品,1958年由苏联康密斯特四重奏乐团演出,并在电台录音广播,乐谱于1959年由苏联国家音乐出版社出版。全曲共四个乐章,部分乐章采用了内蒙民歌《拉骆驼》和《白色的羊群》的主题,所以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作曲技法上多处采用了复调手法,第三乐章是赋格曲,这首弦乐四重奏是我国较早的一首室内乐优秀作品。
第二节 歌剧、舞剧乐队
一,何为歌剧、舞剧乐队
为歌剧或舞剧伴奏的乐队称之为歌剧、舞剧乐队,它的西洋管弦乐队编制常常为双管或三管编制加扩充,扩充时,一般在增加合唱队的基础上再增几件管乐组乐器,或民族打击乐器等,比如柴可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所用乐队,就是在双管乐队的基础上,又扩增了2支小号。也有较少的歌剧、舞剧乐队用4管编制加合唱队,比如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便是在4管编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4架竖琴。
歌剧是在文学剧本的基础上,有演员的歌唱与表演,有时加入舞蹈,再配合以舞台灯光、布景、效果和乐队、合唱队,创造的综合艺术。舞剧,则是在文学剧本的基础上,有舞蹈演员的表演,以及舞台灯光、布景、效果乐队、合唱队的配合,创造的综合艺术。在这些综合艺术里,音乐往往放在第二位,然而乐队的要求是相当高的,比如技巧性,乐队演奏的交响性与戏剧性,所以许多好的歌剧、舞剧音乐片段,有些稍微加以改编,便可以由乐队独立进行演奏,甚至有些歌剧或舞剧已经不演出了,然而它的音乐至今还在音乐会上演出,比如比才的《卡门》序曲,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组曲,斯特拉文斯基的《春祭》,罗西尼的《塞维尔的理发师》等。
二、歌剧、舞剧乐队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歌剧、舞剧的形成与发展,歌剧、舞剧的乐队也在逐渐地变化和发展着。
1.歌剧及歌剧乐队的形成与发展
歌剧的先驱应该从古埃及的“神迹剧”,古希腊的“悲剧”、“喜剧”,以及教堂戏剧算起,一直到了16世纪末才有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作曲家佩里,根据里努契尼的的脚本,于1594年写出了歌剧《达芙妮》。它取材于古希腊故事,内容为歌颂爱情与艺术的力量,它创造了新颖的主调风格音乐,标志着世界上第一部歌剧在意大利诞生。然而第一个使歌剧戏剧化的却是17世纪创立了威尼斯歌剧乐派的作曲家蒙特威尔第,他把歌剧中的音乐形式定型化,在音乐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他利用序曲、重唱、间奏曲,以加强戏剧音乐的表现力与舞台气氛,他的第一部歌剧《奥菲欧》当时所用乐队为:
羽管琴 2架 古大提琴 3把
古低音提琴 2架 长号 4支
古小提琴 10把 携带式小风琴 1架
早期竖琴 1架 古长笛 1支
法国小型提琴 2把 古单簧管类乐器 1支
古吉他类乐器 2架
管风琴 2架 小号 3支
这大概就算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支歌剧乐队吧,它的编制达34人,乐器种类也不少,但在配置方面并未显出特定的规律,它们完全是一种偶然性的临时组合。继蒙特威而第以后,17世纪下半叶,意大利出现了那不勒斯乐派的阿·斯卡拉蒂,他重视歌剧音乐,将音乐逾越戏剧之上,使管弦乐队逐渐完善并分成四个声部。18世纪上半叶意大利作曲家波波拉·雷欧等的歌剧作品戏剧性日趋薄弱,仅因为演员的独唱技巧和华丽的舞台装饰,才得在欧洲流传,但地位仅限于娱乐耳目。18世纪下半叶,德国作曲家格鲁克提出了歌剧的革命,一扫当时意大利歌剧肤浅之风,这时莫扎特也在努力进行喜歌剧的改革,并获得了惊人成就,格,莫二氏同时获得成功,这时歌剧乐队已经形成双管乐队规模,从此欧洲歌剧名家辈出,歌剧的形式也日臻完善。19世纪是歌剧发展的黄金时代,在世界各国都出现了一大批著名歌剧作曲家和由他们创作的优秀作品,其中有法国的作曲家罗西尼,比才,古诺,德国的瓦格纳,捷克的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意大利的威尔第,普契尼,奥地利的奥芬巴赫,俄罗斯的格林卡,柴可夫斯基,里姆斯基·柯萨科夫,鲍罗丁,穆索尔斯基等人。在他们的作品中,韦伯的《自由射手》是第一个浪漫派歌剧,瓦格纳则对歌剧进行了广泛的改革,在主导动机的运用及和声、配器效果的新颖、丰富等方面,揭开了新的一页,他的歌剧乐队达到4管编制。20世纪的著名歌剧作曲家有理查·施特劳斯,贝尔格,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米约,巴比尔,奥尔夫,亨策,勃里顿等人,其中理查·施特劳斯继承了瓦格纳的风格,他的歌剧《玫瑰骑士》等都用了大型乐队编制,而这时期其他作曲家在歌剧里一般使用双管或3管的管弦乐队编制。贝尔格首先将无调性用入了他的歌剧《沃采克》。当然,20世纪我国也产生了不少的好歌剧,如1945年歌剧《白毛女》的问世,便是中国歌剧成型的标志,解放后又出现了《草原之歌》、《刘胡兰》、《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江姐》等有影响的作品。
2.舞剧及舞剧乐队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上第一部舞剧15世纪产生在意大利,是1489年由意大利的贝尔宫泽奥·博塔取材于古希腊神话编剧的《奥尔菲》,算一部真正的宫廷芭蕾,而后传入法国,在法国兴起。16世纪法国博若瓦叶为宫廷编了一部《皇后喜剧》芭蕾,17世纪,由于法国路易斯十四世酷爱舞蹈,于1661年在法国创办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培养舞蹈专门人才,当时宫廷作曲家有吕利,拉莫。吕利作曲的歌剧《爱神的胜利》,让第一批职业舞蹈演员参加了演出,拉莫的《殷勤的印度人》,在配器与和声上使舞剧音乐有了较大的进步。18世纪法国著名“芭蕾大师”让乔治·诺维尔所作《无益的谨慎》,废除了俗套的舞剧动作,取消了表演时的假面具。后来又有贝多芬作曲,多贝瓦尔、维加诺等人编剧的《普罗米修斯的创造物》,继承和发展了让乔治·诺维尔的理论。19世纪舞剧的发展有了较大的飞跃,这个时期出了不少的舞剧作曲家和优秀作品,比如法国的菲利普·塔里奥尼,亚当·德利勃,俄罗斯的柴可夫斯基,明库斯·格拉祖诺夫,他们作品有《仙女》、《吉塞尔》、《葛蓓莉娅》、《天鹅湖》、《唐吉诃德》、《雷蒙达》等,其中《仙女》标志着浪漫派芭蕾的诞生,这部舞剧作曲家菲利普·塔里奥尼的女儿在剧中首先使用脚尖技术。当然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音乐最为成功。20世纪著名的舞剧作曲家有斯特拉文斯基、法雅、拉威尔、普朗克、米约,普罗科菲耶夫等,著名的舞剧有《仙女们》、《玫瑰精》、《火鸟》、《达弗尼与克洛亚》、《牧神午后》、《春之祭》、《三角帽》等。他们改革舞剧中的僵化程式,在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后来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及圣·丹尼丝,创立了现代舞,同时也使新派作曲家的标新创奇作曲技法在现代舞里得到应用,所以20世纪是舞剧改革的世纪,从整个舞剧乐队的发展变化来看,基本上和歌剧乐队变化相同,也是从18世纪才正式采用双管编制。20世纪我国也出现了一批较好的舞剧,如《虎爷》、《宝塔牌坊》、《宝莲灯》、《鱼美人》、《小刀会》、《五朵红云》、《红色娘子军》、《丝路花雨》、《奔月》、《文成公主》等,他们的乐队应用,有的在民乐队里加进了西洋乐器,有的是西洋管弦乐队的双管编制加进了一些民族乐器。
三、歌剧、舞剧乐队的音乐表现
歌剧乐队的音乐表现是非常细致的,它除担任歌剧中的序曲、间奏、后奏、舞蹈场面音乐的器乐旋律演奏,对各种形象、各种情感进行表达外,还必须在乐队指挥的严格控制下,对歌剧演员的唱段,比如咏叹调,宣叙调,二重唱,三重唱,对唱与合唱,进行各种强弱快慢,符合人物情感变化的默契配合。所以对一个歌剧乐队的演奏员来讲,他的演奏技巧,音色,音乐修养,都必须相当好,才能完成自己的职责。作为一个歌剧的作曲家,他的歌剧能否久演不衰,是否经得起各种推敲和长期的演出实践,就要看他的音乐是否写得很形象,很细致,感情表达很逼真。好的歌剧片段不但在歌剧中演出,而且还单另拿出来演出,比如茶花女的《饮酒歌》、《苏萨宁的咏叹调》、《费加罗的咏叹调》。中国歌剧中,《洪湖水浪打浪》,《盼天下劳动人民都解放》,《红梅赞》,《绣红旗》,《杨白劳》……等,也是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优秀唱段。另外一些歌剧序曲,稍微经过改编,作为管弦乐队的合奏,也在音乐会上演出,比如《卡门序曲》,《费加罗婚礼序曲》《威廉退尔序曲》等。总之,一个歌剧乐队的音乐表现是相当丰富和严谨的。
对于一个演奏舞剧的乐队,由于受舞剧中舞蹈节奏的限制,所以和歌剧乐队相比,舞剧乐队的演奏显得机械了一些,对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来讲,在舞蹈呆板的节奏中,要写出各种形象,各种情感的变化,不是一个好的作曲家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一个好的舞剧音乐,同样也和一个好的歌剧音乐一样,不但在舞剧中演奏,而且还常拿到音乐会上演奏,比如《天鹅湖组曲》、《春之祭》、《达弗尼与克洛亚》、《水草舞》、《快乐的女战士》、《白毛女》等。另外有些舞剧片段也常在音乐会上演出,比如《四只小天鹅》、《糖果舞》、《珊瑚舞》、《红头绳》等。总之舞剧乐队的音乐表现也是非常丰富的,作为一个舞剧乐队的演奏员,也必须有好的演奏技术和好的节奏感,方能胜任,不然的话,如果舞剧在进行中,舞台上正在进行群众舞蹈的表演,乐池中乐队独奏提前或退后,那怕是半拍,都将使舞台上的群舞演员顿时大乱,影响整个演出。
第三节 协奏曲乐队
一、何为协奏曲乐队
顾名思义,演奏协奏曲的乐队称作协奏曲乐队,因协奏曲一般表现形式为一件乐器与乐队整体的协同演奏,所以在现在的舞台或影视屏幕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人操琴与乐队既有对比又相互交融的协作演出。一般常见的有钢琴担任独奏的钢琴协奏曲,小提琴担任独奏的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担任独奏的大提琴协奏曲。演奏协奏曲的乐队常见为长笛2人,双簧管2人,单簧管2人,大管2人,圆号2至4人,小号2人,打击乐若干,以及整个弦乐组参加的无长号、大号的基本双管编制管弦乐队。如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所用乐队。也有完全双管编制的管弦乐队,如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德沃夏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所用乐队。协奏曲在排练和演出中,乐队的整个席位基本上和交响乐团的席位排列相同,只是人少了一些,在指挥的左侧增加了独奏乐器的席位。协奏曲的整首作品通常包括三个乐章,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第二乐章多为抒情慢板,第三乐章常用回旋曲式或奏鸣曲式写成。第一乐章的后部有一个独奏乐器的华彩段,第二、三乐章有时也插入较短的华彩段。
另外,协奏曲还有其它种类的变化形式,如小协奏曲,大协奏曲,复协奏曲等。小协奏曲指一般单一乐章,规模不大的协奏曲,大协奏曲是指独奏乐器群体和管弦乐队的竞奏,如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复协奏曲是指2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的竞奏,如勃拉姆斯的《a小调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复协奏曲》等。所以乐队在演奏这些协奏曲时也要相应的有所变化。由于协奏曲的规模不太大,所以一般的交响乐队,歌剧、舞剧乐队也能进行排练和演出,因此也就不需要成立专门演奏协奏曲的乐团,在排练、演出协奏曲时,关键在于独奏乐器能够胜任,能完成高难度的演奏技巧。
二、协奏曲乐队的形成与发展
协奏曲乐队的发展变化随着协奏曲式的发展变化,历经了一个漫长阶段,才发展到现在的状况。16世纪,所谓协奏曲乐队,只不过是几件乐器为合唱队做一些简单伴奏而已。到了17世纪,协奏曲才有了一个飞跃的发展。古典的小提琴协奏曲从维尔瓦第开始,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当时在欧洲广泛流传,对巴赫及后来的音乐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大协奏曲由斯特拉德拉和科雷利首次尝试,复协奏曲由巴赫、亨德尔的作品开始。18世纪,协奏曲乐队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独奏部分的发展已具备了鲜明的个性和高度的技巧性,只不过华彩段即兴演奏不记谱,由独奏乐师随意发挥表演罢了。到了19世纪,从贝多芬开始,作曲家们不但把协奏曲华彩段的乐谱记下,对独奏乐器给予限制,而且还给管弦乐队增加了难度,注入了强动力感和交响性,另外,门德尔松第一个把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双呈示部变为了单呈示部。到20世纪,现代派的作曲家们,对协奏曲的应用又有了新的变化,比如把协奏曲的结构缩短,把乐队的规模变小等。
三、协奏曲乐队的音乐表现
协奏曲乐队的音乐表现是非常丰富的,它可以细致地表达各种情感,这种演奏形式也非常受人们欢迎,当我们一提到德沃夏克的著名协奏曲《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时,必然会立刻联想到在指挥身边的独奏席上,大提琴演奏家正在全神贯注的演奏副部主题,■……,多么动听的旋律,加之大提琴美妙音色的再创造,一下子把人们带到了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之中,同时又有些忧伤,这首大提琴协奏曲从它一出世到现在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又如柴可夫斯基著名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是献给他的一位钢琴家朋友的作品,初演于美国的波士顿时就大获成功,后又饮誉整个欧洲,每当我们听到这首作品序奏宽广、壮丽的主题■,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和煦的春风迎面吹来,灿烂的阳光铺满大地的境界。
在我国也有一些较好的协奏曲作品,如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协奏曲所表现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每当我们欣赏这首协奏曲时,都将得到一种美好的精神享受,其中协奏曲的引子部分,长笛甜美、明亮的音色奏出的散板音调,好像将人们带入到一个阳光灿烂、春到江南的意境中去了。紧接着一小段双簧管吹奏后,便引出了小提琴的主部主题旋律独奏■……这是一个表现爱情的主题,它用中国的六声调式写成,旋律优美动听,加上小提琴那美妙的音色和演奏家们的出色演奏,使人听后久久难以忘怀。由于作品创作的成功,后来也被改编成钢琴独奏曲进行演奏,又有些人根据民间故事配以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直接编成双人舞进行演出,还有些利用这部协奏曲的主题音调填词进行舞台演唱,都获得良好的效果。这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作品在国内受到人们普遍的欢迎,同时外国的一些音乐评论家也给予它极高的评价。又如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创作的由琵琶独奏的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表现了我国蒙古族两个小姑娘战胜暴风雪,保护集体羊群的故事。作品初演时由琵琶演奏家刘德海担任独奏,由于演奏家的出色演奏,加上运用了琵琶的绞弦手法和其它复杂的演奏技巧,结合管弦乐队的交响性协同演奏,逼真地刻化了草原英雄小姐妹与大自然博斗的情景,并把草原小姐妹热爱集体,勇于斗争的高尚品质,完美地呈献给人们。这部作品曾先后两次到美国进行演出,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普遍赞赏。
第四节 交响乐团
一、何为交响乐团
三管或四管以上编制的,专门演奏交响套曲、交响组曲、交响诗等交响音乐作品的大型西洋管弦乐队称为交响乐团。在西欧和美国都有一些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团,如德国的柏林爱乐乐团,英国的伦敦爱乐乐团,法国的巴黎交响乐团,奥地利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六管编制),美国的波士顿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等。这些名乐团中,有些曾应邀来到我国进行演出。我国目前也有一些大型交响乐团,如中央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新影乐团,中央广播交响乐团等。
这种大型的交响音乐团体,在排练和演出时一般采用下列方式进行,在演奏古典音乐作品,象巴赫、海顿、莫扎特及同时代音乐作品时,要削减编制,以保持古典音乐的演奏风格;在演奏浪漫派音乐作品,象贝多芬、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等及同时代音乐家的音乐作品时,大多采用加倍的木管组、圆号以及弦乐配器进行演奏,尤其是在乐曲的强奏部位时,必须加倍乐器来增加作品气势。
二、交响乐队的席位排列
交响乐是人类音乐文化的高级形式,所以交响乐队在演奏交响音乐时就非常需要一个质量较高的音响,然而交响乐团中包括了数10种不同类别的乐器,并且它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和个性,这样在写交响音乐作品时,不但需要作曲家对它们的编制即音色进行合理的调配,另外在排练和演出时,对它们的席位排列也需要考虑外表的美观,以及它们在演奏音乐时的配合与色彩协调,为此,世界上有好多的指挥家与乐器演奏家,经过将近一百多年的努力探索、实验,基本上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席位排列原则。比如,弦乐组是整个交响乐队的基础,它的音色给人以亲切感,所以一般席位排在舞台的前面,最靠近观众。木管组乐器种类较多,音色突出,所以需要分门别类的将其排列在弦乐组之后,乐队的中间部位。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音量宏大,并富有刺激性,所以他们排列在乐队的最后面或后侧面。竖琴和其它弹拨乐器经常排在乐队的左右侧。但有时候因作品的要求,比如一些近、现代派作曲家的作品演奏,另外也由于指挥家的个人偏好,乐队席位排列也有某种特殊安排。一般常见的交响乐队标准席位排列有两种,即欧洲式乐队席位排列和美国式乐队席位排列。
欧洲式席位排列,对演奏古典交响乐优越性较多,因为当时的作品构思,第Ⅰ小提琴和第Ⅱ小提琴常进行问答式对奏,加上它们的音色又是一致的,这样把它们分别排列在指挥的左右侧,容易取得区别它们的效果。再者,这样的排列法,第Ⅰ小提琴的“f”发音孔面朝观众,第Ⅱ小提琴的“f”发音孔背朝观众,演奏时容易主次分明,如果从外表来看,这样的排列法也比较对称美观。但如果让这种排列法的交响乐团去演奏近、现代作品,效果就会差些,因为近、现代作品第Ⅰ小提琴与第Ⅱ小提琴的构思基本统一在一个声部里,如果分两边,不但不好配合,而且指挥也难于照顾。
美国式乐队席位排列,在演奏浪漫派以及近、现代的交响乐作品时优越性较大,除以上所提到的指挥便于照顾小提琴Ⅰ和小提琴Ⅱ声部外,大提琴排在右前方,容易在演奏时,使乐队的低音声部也得到突出,这样大提琴与小提琴相呼应,能达到弦乐组的旋律、低音、和声三者层次清晰的效果,目前世界上好多交响乐团,都采取了这种美式乐队席位排列法,我国的中央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在排练演出时,也采取这种美式的席位排列。
三、交响乐队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人类交响乐的出现和发展,演奏交响乐的交响乐队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着,就整个交响乐队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大致可划分为形成与发展阶段、发展阶段、发展高峰阶段、现阶段等四个阶段。
1、形成与发展阶段
18世纪,维也纳乐派的三位伟大音乐家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写了大量的交响乐作品,为交响乐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海顿一生中写了104部交响乐,他的第一部交响乐写于1759年,也正式宣布了人类交响乐的诞生,紧接着海顿又在交响曲中废除了通奏低音,确定了短小动机和加入动力性展开的奏鸣性的发展原则,因此伟大的作曲家海顿可称为交响乐的创始人和奠基人。莫扎特一生写了49部交响乐,他的交响乐结构清晰严谨,思想感情深广,音乐语言平易近人,他为交响乐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贡献。贝多芬一生写出9部交响曲,他第一个把短笛应用于交响乐队,并在作品中第一个完成交响乐队的双管编制配备,促进了交响乐和交响乐队的发展。然而这些出现并非是偶然的,在交响乐还未产生之前,就已经有好多音乐家写出并演奏了近似交响乐的作品,为交响乐的出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斯卡拉蒂发明奏鸣曲式,大量的弦乐四重奏的出现,为交响乐的结构创造了条件;意大利作曲家萨马尔蒂尼把意大利歌剧快—慢—快三部结构的序曲从歌剧里分离出来;法国作曲家吕利把法国歌剧慢—快—慢三部结构的序曲从歌剧里分离出来搬上舞台演出,为交响乐的慢板引子和第一乐章快板乐章做了准备,尤其是德国曼海姆乐派宫廷乐队的音乐家们,写出并演奏了将近100首的近似交响乐的三乐章的管弦乐曲,为交响乐的产生起到了重大作用,并给予维也纳乐派很大的启示和影响,所以也可以这样讲,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先驱者正是那些风格新颖的曼海姆乐派的音乐家们。
然而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来看,无论格调、主题、旋律进行还是音型方面,都表现了弦乐四重奏的特征,尽管贝多芬在他的第五、第九交响乐中使用了更多的管乐,将钢琴的气势注入交响音乐,但在这位大师的交响音乐作品中,依然还有室内乐的格调。
2、交响乐与交响乐队的发展阶段
浪漫派作曲家们如韦伯、柏辽兹、瓦格纳等人,把交响乐队从贝多芬的双管编制扩大到了三管编制、四管编制。对交响乐和交响乐队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韦伯在他的作品中突破了四重奏的格调,增强了乐队的色彩和戏剧性。法国作曲家柏辽兹为追求交响乐的戏剧性,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他从乐器的灵魂出发,来构思他的作品,可称得上是一个将戏剧性的乐队效果用于交响乐曲的作曲家,同时他第一个把英国管和小单簧管引入交响乐队,美中不足的是,他对音乐技术最灿烂的花朵,可称之为作品中交响性的技法——复调,所用无几,然而只有真正应用意义深长的复调技术,才能使一首作品达到乐队音响效果的顶峰。瓦格纳天才地将交响乐中的戏剧性与交响性统一起来,从瓦格纳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极丰富的复调手法,以及将协奏曲中独奏乐器的高难度技术,用于乐队所有乐器之中,然而他的作品也有美中不足,例如过于追求乐队的华丽技巧,主导动机过多难于记忆等,正如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对他的评论:“作为一位作曲家,他无疑是19世纪后期出色人物之一,他富有巨大的音乐想象力,对整个音乐艺术也有着极大影响,他发现并创造了艺术的新形式,可以说他是一位天才,他可以同德国音乐历史中的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和舒曼相提并论,但我也深信他是一个选择错了艺术道路的天才,瓦格纳本应是一位伟大的交响音乐作曲家,而不应该是一位歌剧作家,假如他不把一生献给描写日耳曼神话的歌剧事业,而是从事于交响音乐的写作,那我们今天就很可能得到可以与贝多芬交响乐相比的不朽杰作了”。
3、交响乐队的发展高峰阶段
在瓦格纳之后,有些作曲家强调乐队的音响、色彩要从属于作品本身音乐语言的深刻性,力求以较简洁的乐队形式来表达自己丰富的音乐思想,倾向应用扩充了的双管编制的交响乐队,比如勃拉姆斯、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格里格等人。也有些作曲家倾向于对旧乐队配置形式进行革新,力图最大限度发挥交响乐队的音响与色彩表现力,深入探索各乐器间的多功能结合,并把乐队的音响视为音乐形象的直接工具,把大编制的乐队发展到了高峰阶段,代表作曲家有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勋伯格等人。马勒写于1906—1907年的降E大调第八交响曲——《千人交响乐》,于1910年由1000名乐师演出,作品的编制为扩充的五管乐队,并增加了8个声部的独唱,2个童声合唱队,4支小号和3支长号,使交响乐队从规模上达到了顶峰。然而在当今世界交响音乐创作中,最普遍使用的是三管编制的乐队,因为乐队编制小了,相对有管弦乐手法保守、音响色彩稍欠丰富的不足;乐队太大了,有臃肿、手法过于繁琐的弊病,倾向于三管编制的作曲家有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拉威尔,奥涅格,李斯特,欣德米特等人。
4、现阶段的交响乐队
现阶段由于标新创奇的新派作曲家们发展了多元性、多中心的五花八门的作曲技法,从而产生了犹如万花筒般的光怪陆离的作品,所以再谈几管编制的交响乐队,已经失去了意义,但从规模来讲,所用乐队要比马勒,理查·施特劳斯的乐队小得多了,同时也无规律可寻,这个时代的作曲家有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贝尔格,奥涅格,欣德米特,梅西昂,格什温,布里顿等人,他们代表了各种音乐流派,如新古典主义,新印象主义,序列主义,结构主义,12音音乐,无调性音乐,多调性音乐,先锋派音乐等,他们不但反对传统的调性控制,旋律与节奏的进行,而且就平常所用记谱法和乐音音高都有所改变,如微分音的应用等。就拿先锋派作曲家,波兰的潘德雷茨基的作品《献给广岛死难者的哀歌》来看,这是写给52件乐器的乐队作品,内容是反对原子战争,向无辜遭难的广岛受害者致哀,向屠杀人民的罪魁祸首抗议,但乐曲所用的表现手段,全是最新发明,从记谱法,演奏法,一直到乐队发出的实际音响,都极为抽象、奇异和独特。
四、交响乐团的音乐表现力
交响乐团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在指挥家指挥棒的控制下,当交响乐团里的四个组成部分的乐器,编织在一起,进行高超的表现时,适合各种复杂的形象塑造和情感抒发,它们不但可以表现历史性、哲理性、史诗性的重大题材,而且还能表达爱情的、故事性的题材,以及表现描述大自然的题材。比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由乐队全体奏出的■,表现了经过一番艰苦奋斗,终于取得胜利的喜悦和骄傲。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乐《悲怆》,由小提琴和中提琴声部加弱音器演奏旋律,圆号与木管组的低音区演奏衬托和声的第一乐章副部主题■,则用一种有些朦胧、虽然抒情但又有些冷淡的乐调,表现了梦中对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又如在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的第二乐章里,当大乐队中突然出现一支英国管独奏■时,我们不难体验到,这是一种对祖国和亲人怀念之情的表现,这支旋律有黑人音乐的音调,初演时在场的许多观众都感动得热泪沾巾,有些评论家把它看作是一切交响乐慢板乐章中最好、最动人的一个,当然,这也和当时那位英国管演奏家高超的吹奏表演是分不开的。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的引子里,当全体乐队奏完一个乐句后,乐队中突然出现了整个木管组交置法和弦演奏,那虚幻的木管音色吹奏,仿佛将人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好象有一个人正在讲故事,“从前呀……”。另外在交响乐作品中,有些作曲家为了某种情感的表达,不但在标准的乐队编制上扩充几件木管或铜管乐器,而且有时整组的给予续加,比如铜管组的加倍,有的加进民族打击乐,有的加进合唱队。例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在最后的乐章中,增加了一个大型合唱队来和交响乐队一起演唱《欢乐颂》,这是根据诗人席勒的诗谱写的乐曲,这首《欢乐颂》诗,有将近100人为它谱曲,唯有贝多芬在他的第九交响乐中表现得最完美,致使《欢乐颂》流传久远。在交响音乐会的演奏过程中,有时为了盛大的庆贺,或者渲染一种气氛,在大广场上或在较大的体育馆内,整个交响乐队成倍、成10倍的增加,共奏一首作品,比如1872年6月,在美国的波士顿举行的普法停战庆祝会上,有数千人参加演奏,仅小提琴就有300多人参加,还有大量的木管和铜管乐器参加演奏,其阵势的庞大宏伟是有史以来空前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