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

体制的问题,媒体推波助澜。这周国内有家媒体虚假报道一个医院的几个医生坚持为一个心跳呼吸停止的病人做心肺复苏2小时把他又救活了,这种报道就是害死医生

https://mp.weixin.qq.com/s/p4zAjyed5VSQlEwOecAcag

外科医生开门三件事儿:查房,手术,骂媒体。

最近,央视和《人民日报》的一则“捧杀”式宣传,又让医疗圈炸了锅,医疗自媒体声讨无良媒体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至今依然群情激愤。

这篇宣传报道的题目叫做《20名医生15000次按压,150分钟后他们战胜了死神》,讲某医院对一个心跳停止的患者,在患者已经没有生命体征,家属也已经绝望的情况下,持续心脏按压150分钟,最终让患者恢复了心跳,挽救了患者生命。

这则报道出来后,医疗圈的炸锅完全是预料之中的。因为对一个无任何生命体征的患者进行不休止的心脏按压,持续抢救150分钟,是完全不符合临床常规的。而这种违背常规的宣传一旦形成社会影响,就会给公众造成极大的误解,导致群众产生严重的认知错误。让民众以为:只要医生 不放弃,就有可能创造奇迹。进而就会出现情绪激动的家属强迫医生违反医疗常规,进行远超正常时间的无意义抢救,导致大量的医疗资源浪费并引发大量的医疗冲突,甚至导致伤医事件和杀医事件。

换句话说,这样的宣传,完全就是一种对医疗行业的“捧杀”。这种宣传,严重违反科学常识,无限拔高患者期望值,暗示患者只要医生坚持不放弃就会有奇迹发生。这种宣传对医疗行业造成的巨大伤害,甚至比丢肾门和纱布门这样的“棒杀”还要恶劣的多。

但问题是,这种“捧杀”式宣传的板子,到底该打在谁身上?严重误导大众进而严重伤害正常医疗秩序的罪魁祸首,是不专业的媒体?还是我们那些名利熏心,热衷于自吹自擂的同行?

我做医生事件也不短了,说句掏心窝子话:我工作的头十年,经常觉得自己在创造奇迹。在我工作十年之后,我已经不在相信什么奇迹了。

你觉得那是奇迹,只是因为你自己无知和肤浅而已。

任何奇迹的背后,都有一个符合科学逻辑的解释。如果你这辈子很幸运的碰上一个现代医学解释不了的奇迹,那么恭喜你,你可以青史留名了。如果你能最终把这个奇迹解释清楚,让奇迹不再是奇迹,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得诺贝尔奖了。

这些年,我经常碰到一些人,甚至一些基层医院的医生,和我鼓吹他们创造的“奇迹”。甚至时不时有一些自信满满地江湖医生拿自己的烧伤神药要约战国内顶级烧伤专家。

其实,那些所谓的“奇迹”,在真正的专家眼中,绝大部分就是荒唐可笑的闹剧。极个别情况下,则是他们因为知识贫乏而不理解或者因为观察不仔细而未发现的正常病情变化而已。

回过头来说这个报道。

这个报道引起严重争议的原因在于:报道中病例的诊疗过程完全不符合诊疗常规,但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这就造成了一个极大的困扰:当患者拿这个“奇迹”来质问医生的时候,医生到底是要遵守诊疗常规,还是服从患者的要求去尝试创造“奇迹”?

如果150分钟依然无法创造奇迹,那医生是不是还要继续延长复苏时间?如果要延长的话,那么到底要按压到什么时候,医生才可以终止复苏?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得明确一点:这个案例到底是真正可以挑战现有诊疗常规的奇迹,还是一场不严谨的夸大宣传?

在室温下,心脏骤停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害,如果时间超过10分钟,即使病人抢救过来,也往往是脑死亡或者植物人。在黄金时期内给予及时规范的心脏按压,可以一定程度上维持循环,但其效果是有限的。如果循环长时间无法恢复,那么患者最终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美国国家急诊(救)医生协会建议:20分钟标准的高级生命支持治疗后患者没有任何反应的复苏努力可以终止。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放弃心肺复苏的时间一般设定为30分钟,持续复苏30分钟没有任何生命反应,则患者已经没有生还可能,复苏应该终止。

30分钟这个数值已经是出于万一的可能性而大大放宽后的,实际上,20分钟没有任何生命反应的话,患者就已经没有生还可能了。

这些建议和常规,不是凭空来的,而是无数专家依据海量案例统计得出的严谨科学的结论。

但是,注意一点:无论是美国建议的20分钟还是我们临床执行的30分钟,都有一个前提:没有任何生命反应。

如果病人在这期间出现了生命反应,包括心脏电生理反应和短暂心脏复跳,那30分钟倒计时就结束。

事实上,很多患者在抢救中,会出现种种的反复。经过复苏后心脏出现短暂电生理反应和心脏复跳等生命反应,然后又很快消失。经过继续抢救后又短暂再次出现,然后又消失。部分患者经过多次反复之后,才真正从死神手中逃脱。

在电视节目中,虽然节目一遍遍的强调和渲染病人已经没有任何生命反应。但无意中提了一句:患者期间出现微弱心电反应。

因此,我高度怀疑:患者并不是在150分钟后才出现生命反应,而是很早就有了--可能极其微弱并有反复的--生命反应。

或者说:这并不是一个违反医疗常规创造的奇迹,而是一个遵循医疗常规后获得的难能可贵但却绝谈不上神奇的结果。

当然,我也不排除,患者如媒体报道所宣扬的:医生违反正常诊疗常规,在没有任何生命反应的情况下抢救了150分钟,靠绝不放弃的精神最终战胜死神创造了奇迹。

如果是这样,那医生要做的,是将这个严重挑战现有诊疗规范,可能导致医学指南和教科书进行重大修改的案例,交由同行进行科学评议和讨论。

我们要根据抢救过程中的主观和客观记录来审查这个案例的可信度和真实性。要听取医生做出违反诊疗常规的医疗决策的考虑和理由。探讨救治成功的成功经验和理论解释。如果必要,对现有的医学理论和诊疗指南做出重大修改。

我重复一遍:如果当事医生真的认为这个案例挑战了现有医学理论和诊疗常规。那这个案例首先应该交给同行评议讨论。而不是在尚未得出明确的科学结论之前,就去媒体上宣传和吹嘘。

阿宝多年来一直尽心尽力为医疗行业维权,一直对造谣生事的谣媒恨之入骨。

但是,我也不得不说,我们某些医学的宣传部门,乃至我们的某些医学同行,热衷于名利,不肯脚踏实地,浮躁不堪,完全没有医生应有的严谨作风和谦虚精神。好不容易救治成功一个有难度的患者,就自吹自擂,进行严重夸大事实的虚假宣传-----尽管这个救治水平确实很高。

至于这样的宣传给医疗会造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会给医疗行业造成多大的伤害,会对正常医疗秩序造成何等的冲击和破坏。则完全不在这些猪油蒙了心的医院宣传部门和汲汲于名利的医务人员考虑范围之内。

至于那些义愤填膺对媒体开火的同行们,请别忘了:

把这样的“奇迹”提供给媒体的,是我们医院的宣传部门,在电视上得意洋洋侃侃而谈自己如何战胜死神创造奇迹的,也是我们自己的同行。

媒体不专业,你医生也不专业?媒体不懂,你医院也不懂?媒体没有节操,医务人员自己的节操又在哪里?

先正己,再正人。对这种“捧杀”式宣传,最该打板子的,并不是媒体。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金秋年华 / 前段时间有个人要加我微信,说他是我以前的病人,找了我很久,因为我以前救过他的命,现在他有钱了想要报答我。我和以前的同事讲这件事,同事说千万别和这样的人联系,病人是绝对不会想要报答医生的。他肯定是以前移植的肝脏坏死了现在来找我报复,吓得我赶紧拉黑他了。
    • 哇,外科医生啊,拜膜一下。
    • ”报答”成了”报复”~“这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2
      • 国内医患关系紧张,谁都不敢相信谁。去年12月国内一个大医院一个做肾移植的医生在门诊看病被一个病人砍了4刀,生命垂危。那个砍他的病人是十几年前在他手里做过肾移植的病人,十几年后肾坏死了去报复。所以现在医生一听到以前的病人来联系都吓死了。 +1
        • 我去,肾移植十几年坏死要报复?肾移植,能成活十几年,算不错的了。 +4
          • 可能买了保修延长? +1
        • 坏死了再换一个,何必砍人呢?不解
        • 所谓医患关系紧张,国家有意无意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可忽视。 +2
        •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医生,以前多让人尊敬的职业啊~是体制的问题还是人性的问题?~~btw, 对女医生印象特别好,圈子里好几个在国内做医生的朋友,虽然来加拿大有些转行做别的了~但是气质都好得很,做什么都很像样~:)
          • 我觉得主要是体制问题,国家也有意无意地挑动医患矛盾,好推卸自己的责任。 +2
          • 体制的问题,媒体推波助澜。这周国内有家媒体虚假报道一个医院的几个医生坚持为一个心跳呼吸停止的病人做心肺复苏2小时把他又救活了,这种报道就是害死医生 +1
            https://mp.weixin.qq.com/s/p4zAjyed5VSQlEwOecAcag

            外科医生开门三件事儿:查房,手术,骂媒体。

            最近,央视和《人民日报》的一则“捧杀”式宣传,又让医疗圈炸了锅,医疗自媒体声讨无良媒体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至今依然群情激愤。

            这篇宣传报道的题目叫做《20名医生15000次按压,150分钟后他们战胜了死神》,讲某医院对一个心跳停止的患者,在患者已经没有生命体征,家属也已经绝望的情况下,持续心脏按压150分钟,最终让患者恢复了心跳,挽救了患者生命。

            这则报道出来后,医疗圈的炸锅完全是预料之中的。因为对一个无任何生命体征的患者进行不休止的心脏按压,持续抢救150分钟,是完全不符合临床常规的。而这种违背常规的宣传一旦形成社会影响,就会给公众造成极大的误解,导致群众产生严重的认知错误。让民众以为:只要医生 不放弃,就有可能创造奇迹。进而就会出现情绪激动的家属强迫医生违反医疗常规,进行远超正常时间的无意义抢救,导致大量的医疗资源浪费并引发大量的医疗冲突,甚至导致伤医事件和杀医事件。

            换句话说,这样的宣传,完全就是一种对医疗行业的“捧杀”。这种宣传,严重违反科学常识,无限拔高患者期望值,暗示患者只要医生坚持不放弃就会有奇迹发生。这种宣传对医疗行业造成的巨大伤害,甚至比丢肾门和纱布门这样的“棒杀”还要恶劣的多。

            但问题是,这种“捧杀”式宣传的板子,到底该打在谁身上?严重误导大众进而严重伤害正常医疗秩序的罪魁祸首,是不专业的媒体?还是我们那些名利熏心,热衷于自吹自擂的同行?

            我做医生事件也不短了,说句掏心窝子话:我工作的头十年,经常觉得自己在创造奇迹。在我工作十年之后,我已经不在相信什么奇迹了。

            你觉得那是奇迹,只是因为你自己无知和肤浅而已。

            任何奇迹的背后,都有一个符合科学逻辑的解释。如果你这辈子很幸运的碰上一个现代医学解释不了的奇迹,那么恭喜你,你可以青史留名了。如果你能最终把这个奇迹解释清楚,让奇迹不再是奇迹,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得诺贝尔奖了。

            这些年,我经常碰到一些人,甚至一些基层医院的医生,和我鼓吹他们创造的“奇迹”。甚至时不时有一些自信满满地江湖医生拿自己的烧伤神药要约战国内顶级烧伤专家。

            其实,那些所谓的“奇迹”,在真正的专家眼中,绝大部分就是荒唐可笑的闹剧。极个别情况下,则是他们因为知识贫乏而不理解或者因为观察不仔细而未发现的正常病情变化而已。

            回过头来说这个报道。

            这个报道引起严重争议的原因在于:报道中病例的诊疗过程完全不符合诊疗常规,但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这就造成了一个极大的困扰:当患者拿这个“奇迹”来质问医生的时候,医生到底是要遵守诊疗常规,还是服从患者的要求去尝试创造“奇迹”?

            如果150分钟依然无法创造奇迹,那医生是不是还要继续延长复苏时间?如果要延长的话,那么到底要按压到什么时候,医生才可以终止复苏?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得明确一点:这个案例到底是真正可以挑战现有诊疗常规的奇迹,还是一场不严谨的夸大宣传?

            在室温下,心脏骤停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害,如果时间超过10分钟,即使病人抢救过来,也往往是脑死亡或者植物人。在黄金时期内给予及时规范的心脏按压,可以一定程度上维持循环,但其效果是有限的。如果循环长时间无法恢复,那么患者最终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美国国家急诊(救)医生协会建议:20分钟标准的高级生命支持治疗后患者没有任何反应的复苏努力可以终止。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放弃心肺复苏的时间一般设定为30分钟,持续复苏30分钟没有任何生命反应,则患者已经没有生还可能,复苏应该终止。

            30分钟这个数值已经是出于万一的可能性而大大放宽后的,实际上,20分钟没有任何生命反应的话,患者就已经没有生还可能了。

            这些建议和常规,不是凭空来的,而是无数专家依据海量案例统计得出的严谨科学的结论。

            但是,注意一点:无论是美国建议的20分钟还是我们临床执行的30分钟,都有一个前提:没有任何生命反应。

            如果病人在这期间出现了生命反应,包括心脏电生理反应和短暂心脏复跳,那30分钟倒计时就结束。

            事实上,很多患者在抢救中,会出现种种的反复。经过复苏后心脏出现短暂电生理反应和心脏复跳等生命反应,然后又很快消失。经过继续抢救后又短暂再次出现,然后又消失。部分患者经过多次反复之后,才真正从死神手中逃脱。

            在电视节目中,虽然节目一遍遍的强调和渲染病人已经没有任何生命反应。但无意中提了一句:患者期间出现微弱心电反应。

            因此,我高度怀疑:患者并不是在150分钟后才出现生命反应,而是很早就有了--可能极其微弱并有反复的--生命反应。

            或者说:这并不是一个违反医疗常规创造的奇迹,而是一个遵循医疗常规后获得的难能可贵但却绝谈不上神奇的结果。

            当然,我也不排除,患者如媒体报道所宣扬的:医生违反正常诊疗常规,在没有任何生命反应的情况下抢救了150分钟,靠绝不放弃的精神最终战胜死神创造了奇迹。

            如果是这样,那医生要做的,是将这个严重挑战现有诊疗规范,可能导致医学指南和教科书进行重大修改的案例,交由同行进行科学评议和讨论。

            我们要根据抢救过程中的主观和客观记录来审查这个案例的可信度和真实性。要听取医生做出违反诊疗常规的医疗决策的考虑和理由。探讨救治成功的成功经验和理论解释。如果必要,对现有的医学理论和诊疗指南做出重大修改。

            我重复一遍:如果当事医生真的认为这个案例挑战了现有医学理论和诊疗常规。那这个案例首先应该交给同行评议讨论。而不是在尚未得出明确的科学结论之前,就去媒体上宣传和吹嘘。

            阿宝多年来一直尽心尽力为医疗行业维权,一直对造谣生事的谣媒恨之入骨。

            但是,我也不得不说,我们某些医学的宣传部门,乃至我们的某些医学同行,热衷于名利,不肯脚踏实地,浮躁不堪,完全没有医生应有的严谨作风和谦虚精神。好不容易救治成功一个有难度的患者,就自吹自擂,进行严重夸大事实的虚假宣传-----尽管这个救治水平确实很高。

            至于这样的宣传给医疗会造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会给医疗行业造成多大的伤害,会对正常医疗秩序造成何等的冲击和破坏。则完全不在这些猪油蒙了心的医院宣传部门和汲汲于名利的医务人员考虑范围之内。

            至于那些义愤填膺对媒体开火的同行们,请别忘了:

            把这样的“奇迹”提供给媒体的,是我们医院的宣传部门,在电视上得意洋洋侃侃而谈自己如何战胜死神创造奇迹的,也是我们自己的同行。

            媒体不专业,你医生也不专业?媒体不懂,你医院也不懂?媒体没有节操,医务人员自己的节操又在哪里?

            先正己,再正人。对这种“捧杀”式宣传,最该打板子的,并不是媒体。

            • 难怪川普讨厌CNN~😆 +1
              • 嗯,撒谎上万次呢。
            • 朵朵你说说看滑铁卢那产妇大出血死亡是咋回事
              • 这个新闻我也看到了~没想到会是因为大出血没救过来~我私下里觉得说不定在中国就救过来了呢~ +1
                • 我认识的两个朋友的爸爸,我都是见过的,关系很近。同一年做心脏搭桥手术,一个在国内,ICU住了三天,活过来了,一个在多伦多,第二天宣布死亡,但手术成功。活过来的年纪还大5岁,有高血压啥的,又来了一次多伦多,恢复的不错。
                  • 我公公在加拿大做的心脏搭桥,一切都好~觉得吧,加拿大这里按常规办事,的确一丝不苟,但是碰到紧急情况和意外,按规章制度条例一步步来,还真就掉链子~有什么办法呢,法治社会按章行事依法办事咯~
              • 不知道细节,不好评论。这里的医生都是按照标准化程序操作,不会多做一分也不会少做一分。
                • 呵呵,俺现在皮夹里还留着一张当年急诊医生给开的小儿抗生素药方,是成人剂量的双倍,幸好被药医给截下了。。。其他奇遇不说也罢。
            • 体制是辅助的,主要还是人种问题,日本就不说了,同样战后的西德,甩出同样体制的西欧国家几条街
    • 哈哈哈哈!心情好些了没?
      • 好些了,谢谢小c.
    • 怕啥,远隔万里呢
      • 在这里不怕,在国内是真怕,怕病人报复孩子。
    • 让他微信转账就行了。
      • 不联系最好。本来就是工作,谁都不欠谁的。 +1
        • 无事不登三宝殿,肯定有事找你
    • 人家可能是想说:我要好~好~地报~答~你!
    • 施恩莫图报
      • 同意,不要再联系,医生就是要救人的。
        • 做好自己本分就是对社会最好的报答
    • 听起来很荒诞,但却是目前医患矛盾的现实。小心使得万年船,何况医生治病救人本来也不为图什么。
    • 你是手术衣?真悠闲。我见到的都是脚打后脑勺,忙的团团转的。再说你说的这话也不怎么像是个医生说的话,听着那么不负责任。 +3
    • 外科医生到加拿大来受苦?国内外科医生虽然狠忙但是日子是相当的好过。
      • 碰上这个要好好报答的,可就不像在海外这么容易躲了
    • 朵朵来加拿大太可惜了。国内的医生执照还有效吗?从来是没有一闪而过的想法,回国继续做医生?
      • 出国三年国内的医师注册证就无效了,我已经走了快10年了,前几年还有点犹豫不绝,如今再回国也不能行医了。
        • 外科医生来这太可惜,有过遗憾或悔不当初吗?其实就看你是否想回去,重新参加全国执业医生资格理论和操作的考试,那对你就是小菜一碟。在这找个医院observation一段时间,给自己镀镀金, 回去照样小日子不会差。
          • 留在这里主要还是为了孩子,等孩子上大学了也有可能回去,但是不会去当外科医生,年龄大了身体上吃不消,当个内科医生同时开一个实验室也可以过得不差。
            • 国内年龄歧视厉害,你回去只能去老同学的私营医院,大医院是不会要你了。过了这店就没这村了而且医院人际关系本来就相当的复杂。 +1
              • 回国最受不了的就是人际关系,我在国内工作了几年老是被同事们在背后嘲笑,我说的话和做的事总是让他们觉得我是250。可是我一到国外周围打交道的人无论是同事还是邻居,朋友都喜欢我。
                • 可能你不知道喜欢是什么样子吧,昨天还看你说想停职,同事也没那么喜欢你啊。国内大医院是讲本事生存的地方,你如果有技术本事,都会服你。医院云集各地精英医生。
                  • 大医院要服人靠的是文章和科研项目,而科研项目在国内靠的就是关系。你如果不在大医院工作,不知道里面的水浑,中国哪里还有靠技术就能服人的地方?
                    • 从小就是医生世家,好朋友好几个在医院做外科医生和中层干部,技术服人也是硬碰硬的地方,医院护士同事找哪个医生就是哪个医生水平高。
                      • 呵呵,病人眼中的医生技术高低和医院内部的评比是两回事 。现在的部级医院中青年医生想靠技术就能混出头那是不可能的。
            • 在国内从外科医生转去当内科医生要不要从住院医开始? 这里好像不能转专业,要从新match,从住院医开始重来。
              • 各个省医师注册要求不一样,注册证上标明了能行医的领域,但是各个医院有一些内部规则可以模糊过去,外科转内科不必重新做住院医生培训,但是做内科老总值班一年肯定是逃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