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

之三 吕布与张飞 之四 最佳CEO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之三 吕布与张飞

吕布无疑是武将里的顶尖高手,弓马娴熟,膂力过人,武艺高强,但吕布轻狡反复,导致兵败殒身。其实吕布最致命的缺点是自信心不足,极其不足,甚至有自卑感。这和他的出身有关系。他明知自己天下无敌,但往往拿不出勇气,在取胜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他往往选择了退却。虎牢关战刘关张、濮阳战夏侯惇乐进诸将都是这样。这一点和张飞比有天壤之别。同是猛将的张飞,除了武艺高强,他最大的优点就是永远信心十足。不管与谁对阵,他都抱定必胜的信心,从不退却,甚至当他单枪匹马面对十万曹军时,他并无半点畏惧。据三国志卷三十六张飞本传记载:“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这种百分之一万的自信心简直称得上空前绝后,绝无仅有!张飞是一员充满烈火激情的战将,随时随地他都可以调来高昂的斗志,而这种激情又是那么可爱、亲切,使他的每一场战役都变得无比的精彩,令人兴奋。黑脸、黑衣、黑马,一阵黑风,简直酷毙了!后世尉迟恭也只勉强学得了三成。
回头讲吕布,熟读三国的人不难发现,吕布每次出战、转移,都要细细的安排好家眷。军队可以不要,妻妾不能丢下。不管在外面打赢打输,家总是要的,回到家里吕布决不会虐待妻妾。即使打进别人的巢,他也不轻易伤害别人的家眷(如刘备)。这种思想在吕布身上十分突出。因为盖世无双的温候吕布坚信:战争是男人之间的战争,不要把妇女同志扯进来。吕布堪称最顾家的将领。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吕布的家眷跟随吕布颠沛流离,却毫无怨言。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有几个人能像吕将军这样,把爱情摆在第一位,时刻不忘保护着我们女人柔弱的身心!
张桓候庙一定是男人立的,可惜却没有女人为吕温候立庙。

之四 最佳CEO

三个公司,三个大老板:曹操、刘备、孙权,如果你是职员,你愿意在谁手下干活?也许可以做个网上投票,但你先不要急着回答。因为问题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郭嘉被曹操叫去面试,出来后自言自语:“真吾主也。”因为他觉得曹操有实力,有前途。陈群原来在刘备手下干活,刘备溃逃,他没有跟去,最后跟了曹操,最大的可能性是曹操开出的薪水更具吸引力。可是曹操给关羽的待遇何止月薪百万(魏币),但关羽还是要去找刘备,为什么?曹操的资金显然要比刘备雄厚得多,而刘备东奔西跑,累累如丧家之犬,两袖清风,他能给出什么?如果你猜对了,可以大胆去创业了。是股份!股份比薪水更吸引人。这就是刘备的过人之处。终刘备之世,只有一个孟达投敌叛变,但孟达也是出于无奈,临跑之前还写了一封信给刘备,颇多疚辞,最后又倒戈了。还有一个黄权,不过情况特殊。那是火烧连营之后,黄权归途被陆逊切断,他又不愿投降东吴,只好去投了魏国。刘备可谓能得人死力者矣。刘备手下人才不多,缺少中层干部,但有一点恐怕无人能比,那就是:人尽其才。黄忠的余热就是被刘备挖掘出来的。魏延只是牙门将,但刘备一下提拔他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而魏延果然不负所望。还有家喻户晓的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恨不得一天上二十五个小时的班。在这个公司里,你有多少家伙,尽管亮出来。在这个公司里,很少有人偷懒。这是个股份合作制公司,董事长:刘备,最佳CEO。
但是,问题来了,体制先进、慧眼识人、人尽其才的蜀汉股份有限公司,规模、业绩仍然不如曹操,何故?如果你猜对了,可以去当议员。因为曹操的公司是国有大型企业。在公有制占主体的时代,国有大型企业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董事长曹操显然把这个企业视同自家开的店,在这一点上,他并没有比现代人强多少。罗贯中检举了很多曹董的违纪违法行为,皆因证据不足作罢,并且受到了某些著名人士的严厉批评。想想看,如果没有曹操,这个全国最大的国有企业早就七零八落、分崩离析了,如果没有曹操,这个连续亏损十二年的企业能扭亏为盈吗?正是因为曹董的苦心孤诣,并且先后重拳打击了袁绍、吕布、刘表等腐败分子,才没有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现在该说说孙权了。孙氏东吴是最早打下基业的。在改革初期,孙策就敏锐地感觉到,江东地区的房地产业潜伏着巨大的商机。如果以旧城改造的名义申请,那地价只有十分之一。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虽然如此,资金仍然是最大的问题,不过这难不倒孙策。他通过关系找到了时任淮南省长的袁术,送上传国玉玺,顺利拿到了第一笔贷款。在短短数年间,孙氏家族就垄断了江东的房地产业,成为东南第一富豪。现在,你应该知道孙氏公司是什么了吧。如果你猜不出,就睁大眼睛继续往下看。民营企业!所以你明白了,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异常发达是有历史传统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三国现代论之一 真实的关羽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在罗贯中罗大爷的笔下,关羽成了武圣。这当然是因为罗贯中佩服关羽。但罗大爷夸张的描写却引起了某些人的反感,纷纷站出来口诛笔伐,贬低关羽。近来尤甚。据我考察,贬低关羽的都是读过“书”、受过“教育”的人,在民间,关老爷依然备受恭拜。其实原因很简单:关羽的忠、义是一种朴素的思想,这种朴素的思想早已深深扎根于广大民众心间。那关羽的勇是不是徒有虚名呢?因为罗贯中移花接木,原意欲突出武圣的高大全形象,不想却授人以柄,大家于是纷纷撰文论证关羽的哪些战绩是假的,哪些是虚的,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怀疑关羽的武艺和战绩。看看现在三国演义的序言,毫不客气的讲,那是篇思想浅薄、诬罔视听、疑误后生的文章。序言里对关羽(还有曹操、刘备、诸葛亮)的评论既与三国演义唱反调,又没有考虑到三国志的史实,有时将小说与史实混为一谈,序言里充斥着迷惑人心的假左思想,虽然我们主要是反右,但也要警惕假左。我在三国人物论里将陆续谈到。题外说一句,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不要相信,那些文字更像写小说的。
    继续谈关羽。尽管罗贯中给关羽虚增了许多战绩,但有一点仍然是肯定的,那就是:三国武将里,关羽的战绩最好。这一点仅凭三国志记载就可以证明。临阵斩名将的武将只有两个:关羽白马杀颜良,围曹仁,水淹七军擒于禁、杀庞德;黄忠杀夏侯渊。马超、赵云、夏侯惇、许褚、典韦有这样的战绩吗,他们斩杀的大都是小兵小将。
    有一点我要强调,在那个年代,临阵杀一个无名小将容易,但要杀一个大将却并非易事。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举一个例子:袁尚手下大将郭援领兵侵犯河东,钟繇和马超联兵破之,马超的部将庞德亲斩郭援之首。就是这么一件事,在三国志里却多处宣扬,在钟繇传里写,在马超传里写,在张既传里写,在庞德传里更是不惜笔墨:“谭遣郭援、高干等略取河东,太祖使钟繇率关中诸将讨之。德随滕子超拒援、干于平阳,德为军锋,进攻援、干,大破之,亲斩援首。拜中郎将,封都亭候。”由此可见,临阵破敌斩将并非象小说里写的那样,砍瓜切菜一般。如果大家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关羽那时候为什么会“威震华夏”(三国志关羽本传语)了。
    我们先从正面来了解关羽的英勇。
    三国志关羽本传记载:“羽望见(颜)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这种如入无人之境的骁勇充分体现了关羽的冷峻和高傲。关羽攻打襄阳时,曹仁只能缩在城里固守。要知道,曹仁也是曹操的大将,封征南大将军,如果他没有一点真本事,曹操是不会重用他的,虽然是亲戚。曹仁本传里写曹仁将三百人挑战周瑜数千人:“矫等初见仁出,皆惧,及见仁还,乃叹曰:将军真天人也。三军服其勇。”曹天人碰到关天人,只有龟缩的份了。水淹七军,不仅显示了关羽的勇,而且显示了关羽的智。庞德勇猛大家都知道,但于禁呢?三国志张辽乐进于禁张合徐晃传的结尾评论这样写:“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最。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在曹家亲戚以外的将领中,这五个人最厉害。于禁也一直领兵独当一面,深受曹操赏识。而许褚、典韦是与李典、李通、吕虔、文聘、庞德同传。诛颜良、擒于禁、斩庞德,这样的骄人战绩,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我们再从侧面来了解关羽的英勇。
    魏国谋士程昱等人咸称关羽、张飞为“万人敌”,周瑜、吕蒙称关羽、张飞为“熊虎之将”。曹操对关羽则是“壮其为人”,爱敬有加。陈寿评价关羽、张飞为“世之虎臣”、“有国士之风”。三国志关羽本传裴松之注:徐晃赴救襄阳,临阵下马宣令:“得关云长人头,赏金千斤。”徐晃肯定是坏了脑子,不然怎么会相信他的手下会冒出比他更厉害的呢?因为徐晃明白自己干不过关羽,就幻想着有奇迹出现。当徐晃击退了关羽,“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会。”曹操还亲自为徐晃劝酒。东吴因为擒杀关羽而封侯者不计其数,吕蒙、陆逊、朱然、潘璋、马忠等等,真是:死了我一个,幸福千万家。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之二 老将黄忠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大凡言三国武将,必及吕布、马超、关羽、张飞、赵云、典韦、许褚等,似乎前几名总也排不上黄忠。大家也跟诸葛亮一样,觉得黄忠这把年纪,能忝列五虎大将之四,已经很不错了,还想咋样?估计黄老将军也不会想咋样,也就是我这样想了。黄老将军生平事略可考的也就是人生的最后八年(建安十七年至建安二十五年),这也是他老人家最辉煌的八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封黄忠为后将军,第二年,老将军即辞世。他老人家的一生,可以说是光辉清朗的一生,再无一点耿介和瑕疵。看官发话了:你如此不遗余力地推崇黄老将军,可有什么说头?看官勿急,且听我仔细道来。
      凡人之武力,与年龄有必然关系,此乃常识。黄老将军年逾古稀,仍然驰骋沙场,“勇毅冠三军”,不能不令人惊叹。由此可以想象,黄忠年轻时该是多么勇猛!顺带提一句,黄忠可从来没有靠什么宝物来提升武力。只是他年轻时未遇良主,英雄无用武之地,故未有壮举,大器晚成。
      我们要想知道黄老将军有多勇猛,首先要知道他的年龄。
      据三国志卷三十六黄忠本传记载,黄忠于建安二十四年斩杀夏侯渊,“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诸葛亮劝说刘备,怕关羽不悦,但刘备没听,“遂与羽等齐位”。三国志卷四十一费诗传说:“先主为汉中王,遣诗拜羽为前将军,羽闻黄忠为后将军,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当时关羽五十八岁,被五十八岁的人嫌老,按照正常的心理,估计黄忠当时年纪不下于七十岁。另外,黄忠“自霞萌受任,还攻刘璋”时是建安十七年,已称老将,刘备卒时六十三岁,尤未言老,可见当时黄忠至少有六十五岁。综上所述,大致可以确定黄忠卒时至少有七十三岁,姑且定为七十三岁。也就是说,黄忠斩杀夏侯渊时年已七十二岁!而且按照三国志黄忠本传记载,黄忠并非杀了夏侯渊个措手不及,而是“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震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三国志卷三十七法正传说:“渊将兵来争其地,。。。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可见当时夏侯渊并非在马下休息,那是罗贯中的小说描写,留给夏侯家族一个面子。正是黄忠斩杀夏侯渊和张飞宕渠击破张合这两次战役彻底锁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即使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黄忠与关羽战了个平手,那也是一场花甲老头与盛年壮汉之间的比斗!想想吧,你七十岁的时候能干些什么?呃!
      我替黄忠说:“要是在俺年轻的时候。。。哼!”
      现在我们感兴趣的是黄忠年轻时在干啥呢?可不能瞎猜。
      案三国志黄忠本传:“曹公克荆州,假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太守韩玄。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曹操克荆州时为建安十三年,黄忠六十一岁。曹操也没有看上他,这当然是因为黄忠太老了(这时我想到英明的刘备,慧眼识英才啊)。更早些,“荆州牧刘表以为中郎将,与表从子磬共守长沙攸县。”刘表执政荆州达十八年之久,荆州相对较安定,我可以较肯定的设想:黄忠的大半辈子都是在荆州度过的。本传说他有一个儿子,早没。可能他的妻子也较早去世,他后来也一直是一个人过。甚至可以讲,他有相当一段时期是呆在长沙攸县,与刘磬在一起。刘磬是刘表的侄子,与黄忠交情甚好,黄忠还向刘备推荐过他。
      现在我要说说刘磬这个人。三国志里只有一处讲了他的事迹。卷四十九太史慈传:“刘表从子磬,骁勇,数为寇于艾、西安诸县,(孙)策于是分海缗、建昌左右六县,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治(建首府的意思)海缗,并督诸将拒磬。磬遂绝迹不复为寇。”现在我们应该明白了,刘磬之所以骁勇,那肯定是因为有黄忠在身边,所以给东吴的边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其实刘磬和黄忠倒不一定是要抢东吴的地盘。而孙策、孙权只好派出太史慈这样的猛将(手下还配了一帮将领,当时孙策手下的猛将只有太史慈了)才得以保住边境。当时太史慈三十来岁,而黄忠已年过半百。我完全可以设想,当时黄忠和太史慈交过手,而且不止一次,应该打个平手。太史慈“猿臂善射,弦不虚发”;黄忠则是开二石弓,百步穿杨。两个人应该有经常比划比划。
      让我们列个时间表。
      中平元年,黄巾起义大爆发,黄忠三十七岁。显然,黄忠并没有参军打仗,黩立功名,不然以他的武艺,早就出头了。他已经过了二十几岁血气方刚的年龄,也成家立室了,不会想去打仗的。可能在这个时候,他为了躲避战乱,携家移居到荆州的。
      初平元年,董卓擅朝政,孙坚杀荆州刺史王睿,刘表继任刺史,黄忠四十三岁。
      初平三年,曹操破黄巾,黄忠四十五岁。
      现在,我们大致可以对黄忠的一生作简要的描述:
      黄忠,男,南阳人,姿容英俊,为人忠厚。他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妻子贤惠漂亮,儿子活泼可爱。两口子男耕女织,其乐融融。虽然经济拮据,但一家人很幸福。后来战火烧起,黄忠不得不背井离乡,带领全家逃亡来到安定的荆州,谋了一份武职。后来儿子不幸染病夭亡,两口子痛不欲生,其妻因伤心过度,加上身体虚弱,不久亦撒手而去。从此黄忠便没了快乐,人生失去了意义。看到黄忠这个样子,刘磬便经常邀他出去打猎,或骚扰东吴,以此散心。黄忠武艺高强,罕有敌手。他在战斗中才稍找回一点点感觉。但他出身平民,不受重用。贫乏无聊的日子一天天的过,黄忠早已心灰意懒,也准备就这样了此余生。一直到刘备发现了他,他已年逾花甲,白发苍苍。行将锈腐的宝刀终于在他人生的最后阶段,闪耀出熠熠逼人的光芒,为刘备奠定蜀汉立下赫赫战功。建安二十五年,老将军因病医治无效,在成都逝世,享年七十三岁。追封刚候。
      在我的心目中,黄老将军是纯粹的武将,是真正的勇夫。我把您摆在三国武将第一位。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之三 吕布与张飞 之四 最佳CEO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之三 吕布与张飞

      吕布无疑是武将里的顶尖高手,弓马娴熟,膂力过人,武艺高强,但吕布轻狡反复,导致兵败殒身。其实吕布最致命的缺点是自信心不足,极其不足,甚至有自卑感。这和他的出身有关系。他明知自己天下无敌,但往往拿不出勇气,在取胜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他往往选择了退却。虎牢关战刘关张、濮阳战夏侯惇乐进诸将都是这样。这一点和张飞比有天壤之别。同是猛将的张飞,除了武艺高强,他最大的优点就是永远信心十足。不管与谁对阵,他都抱定必胜的信心,从不退却,甚至当他单枪匹马面对十万曹军时,他并无半点畏惧。据三国志卷三十六张飞本传记载:“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这种百分之一万的自信心简直称得上空前绝后,绝无仅有!张飞是一员充满烈火激情的战将,随时随地他都可以调来高昂的斗志,而这种激情又是那么可爱、亲切,使他的每一场战役都变得无比的精彩,令人兴奋。黑脸、黑衣、黑马,一阵黑风,简直酷毙了!后世尉迟恭也只勉强学得了三成。
      回头讲吕布,熟读三国的人不难发现,吕布每次出战、转移,都要细细的安排好家眷。军队可以不要,妻妾不能丢下。不管在外面打赢打输,家总是要的,回到家里吕布决不会虐待妻妾。即使打进别人的巢,他也不轻易伤害别人的家眷(如刘备)。这种思想在吕布身上十分突出。因为盖世无双的温候吕布坚信:战争是男人之间的战争,不要把妇女同志扯进来。吕布堪称最顾家的将领。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吕布的家眷跟随吕布颠沛流离,却毫无怨言。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有几个人能像吕将军这样,把爱情摆在第一位,时刻不忘保护着我们女人柔弱的身心!
      张桓候庙一定是男人立的,可惜却没有女人为吕温候立庙。

      之四 最佳CEO

      三个公司,三个大老板:曹操、刘备、孙权,如果你是职员,你愿意在谁手下干活?也许可以做个网上投票,但你先不要急着回答。因为问题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郭嘉被曹操叫去面试,出来后自言自语:“真吾主也。”因为他觉得曹操有实力,有前途。陈群原来在刘备手下干活,刘备溃逃,他没有跟去,最后跟了曹操,最大的可能性是曹操开出的薪水更具吸引力。可是曹操给关羽的待遇何止月薪百万(魏币),但关羽还是要去找刘备,为什么?曹操的资金显然要比刘备雄厚得多,而刘备东奔西跑,累累如丧家之犬,两袖清风,他能给出什么?如果你猜对了,可以大胆去创业了。是股份!股份比薪水更吸引人。这就是刘备的过人之处。终刘备之世,只有一个孟达投敌叛变,但孟达也是出于无奈,临跑之前还写了一封信给刘备,颇多疚辞,最后又倒戈了。还有一个黄权,不过情况特殊。那是火烧连营之后,黄权归途被陆逊切断,他又不愿投降东吴,只好去投了魏国。刘备可谓能得人死力者矣。刘备手下人才不多,缺少中层干部,但有一点恐怕无人能比,那就是:人尽其才。黄忠的余热就是被刘备挖掘出来的。魏延只是牙门将,但刘备一下提拔他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而魏延果然不负所望。还有家喻户晓的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恨不得一天上二十五个小时的班。在这个公司里,你有多少家伙,尽管亮出来。在这个公司里,很少有人偷懒。这是个股份合作制公司,董事长:刘备,最佳CEO。
      但是,问题来了,体制先进、慧眼识人、人尽其才的蜀汉股份有限公司,规模、业绩仍然不如曹操,何故?如果你猜对了,可以去当议员。因为曹操的公司是国有大型企业。在公有制占主体的时代,国有大型企业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董事长曹操显然把这个企业视同自家开的店,在这一点上,他并没有比现代人强多少。罗贯中检举了很多曹董的违纪违法行为,皆因证据不足作罢,并且受到了某些著名人士的严厉批评。想想看,如果没有曹操,这个全国最大的国有企业早就七零八落、分崩离析了,如果没有曹操,这个连续亏损十二年的企业能扭亏为盈吗?正是因为曹董的苦心孤诣,并且先后重拳打击了袁绍、吕布、刘表等腐败分子,才没有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现在该说说孙权了。孙氏东吴是最早打下基业的。在改革初期,孙策就敏锐地感觉到,江东地区的房地产业潜伏着巨大的商机。如果以旧城改造的名义申请,那地价只有十分之一。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虽然如此,资金仍然是最大的问题,不过这难不倒孙策。他通过关系找到了时任淮南省长的袁术,送上传国玉玺,顺利拿到了第一笔贷款。在短短数年间,孙氏家族就垄断了江东的房地产业,成为东南第一富豪。现在,你应该知道孙氏公司是什么了吧。如果你猜不出,就睁大眼睛继续往下看。民营企业!所以你明白了,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异常发达是有历史传统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vega非要1u再up的,过分;))
        吕布坏就被坏在刺丁原上,刚出场就被定了型,还被张飞讥笑为3姓家奴;其实这个人物很可爱,也讲义气,还有就是上面讲的:顾家!血肉之躯、真实可及,不象关羽们已经神化了;觉得他的悲剧在于不该独立、不听陈宫之言,以及最后关头碰到大耳贼;;)
        • 还顶怎么样?
    • 三国现代论之五——猜谜论英雄 之六 徐庶的老母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三国现代论之五——猜谜论英雄
      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让刘备讲讲天下英雄是谁?我们没有这种机会了,换种方式吧。猜一个谜语,谜面:魏主妻妾。猜三国人物二。在公布谜底之前,我们先听听曹操的结论,曹操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曹操是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我讨厌“有争议”三个字。这是某些所谓的历史学家在政治动机下玩的把戏。戏曲里的曹操总是白脸,奸雄,不是好人。后来就有人为曹操翻案,肯定曹操的历史地位,拿曹操与刘备一比,总是把刘备比下去。理由很明朗:一是曹操的业绩大,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曹操是建安七子之一,是文学家,是诗人。曹操留给了我们几首可供摇头晃脑的上品古诗。刘备呢?屁诗没有。用某某人的话讲,孙权也好,刘备也好,携手联军,两心相照,一把火烧得曹操仓皇北逃,但“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之类的诗,却一句也做不出。这种世俗势利的比较方式不知蒙昧了多少善良的心灵和单纯的眼睛。当然了,如果你的爸爸留给你几篇著作(有版费收)、几件古董,甚至黄白之物、房产别墅,显然要比留给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之类的家训要实惠的多。当年的战争离我们已经非常遥远,远远不如“对酒当歌”来得亲近。当那些文人墨客吟咏着“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时候,他们早已经忘了,当年曹孟德是怎么杀掉祢衡、孔融和杨修之徒的。
      现在,让我们抛开那些臭诗(其实曹诗的确不错,只是被屎人烘臭了),来认认真真地对比一下曹操和刘备。
      陈寿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的父亲在徐州遇害,他认定是陶谦干的,就像布什认定九一一是拉灯干的,遂出兵徐州,“所过多所残戮。”罗贯中据此在三国演义中写:所过之处,鸡犬不留。陈寿写三国志小心翼翼,这里还是忍不住下笔重了点,可见当时曹操屠杀徐州的无辜百姓应不在少数,恐怕至少有几千人。要知道,当时全国的人口总数才一千多万。时间过去了一千多年,那几千具白骨早已无影无踪,而曹操写的诗却流传了下来。还有谁会去考证那些冤死的平头百姓,那是多么无聊的事啊。但我们却经常要念念“老马伏枥,志在千里”,如果你还会念“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就有文学女青年投来爱慕的眼光了。前不久有报纸报道,意大利前总理叫啥名字来的,因为十几年前的一宗谋杀案而被判处终身监禁。我们的曹阿瞒同志滥杀了几千无辜,却可以因为他的政治业绩和文学成就而免于历史批判。而这种观点,恰恰是出于现代人——肯定是现代人了,读读近代史就知道了。
      论谋略,论文学,刘备确实不如曹操。陈寿在先主传里这样写道: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竟利,且以避害云尔。我以为陈寿对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个人的评价当中,对刘备的评价写得最适当。曹操早年没有杀刘备,还有关羽,是有很多想法的。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识英雄,惜英雄。周瑜不也劝孙权除掉刘关张吗。象刘备这种人,其实曹操、孙权都不能容下他,只是时机未到,不好动手而已。因为后来也让刘备给跑了,所以就托为美辞。
      曹操、孙权、刘备,各占天时、地利、人和。刘备最可怜,没有资金,没有根据地,背着一个刘豫州的空衔头被人追着跑。经常跑都来不及,连妻子也丢弃了。但刘备有一个优点,每到一处,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厚树恩德,广收人心。在对待百姓、平民、士大夫、兵卒的态度上,应该讲,在三个人当中,刘备最具人权思想,难能可贵。仅凭这一条,我把刘备放在曹操之上。罗贯中未必一定要把蜀汉树为正统,但显然他对刘备的仁心是极为推崇的。古往今来,那些飞横跋扈、草菅人命的政治家还少吗。
      噫,人权、法治任重道远,望诸君勉之。
      现在公布谜底:刘备、曹操。


      之六 徐庶的老母

      三国志没有为徐庶立传,因为徐庶在魏国也没有干什么大事。如果徐庶在刘备手下干,那陈寿肯定得为他立传了。不是因为陈寿偏心,而是因为,如果徐庶在刘备手下干,那么徐庶的成就要大得多。问题是,徐庶为什么没有在刘备手下干活?这个问题显然太容易了。因为徐庶的母亲被曹军抓了。他对刘备说: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徐母并没有自杀,那是罗贯中张冠李戴,将王陵的母亲自杀之事套用于此。徐母很幸福。在战乱年代,他的儿子可以安全地呆在她身边。
      但我有疑问了:徐庶为什么不坚持留在革命阵营,而要放弃伟大的革命理想,只是为了救老母一命?难道他的老母比革命事业还重要吗?他完全可以忍住巨大的悲痛,甚至化悲痛为力量,而更拚命的杀敌。或者跟老母划清界限,保持又红又专的革命本色。
      但徐庶没有这样做,因为他的觉悟还很低,他没有受过共产主义教育。刘备更差,他还动员徐庶赶快回去,去哪里?去投靠曹操,与刘备为敌!这些人怎么搞的,简直不可理喻。说白了那是封建年代,思想觉悟落后,我们对他们不能苛求。
      傻的不只这两个人,还有曹操。三国志武帝纪记述了一件事:张邈背叛曹操,劫持了毕谌的母弟妻子,毕谌是曹操的别驾。曹操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在这种事上,你看曹操与刘备的做法何其一致,又与后代人的做法何其乖逆!曹操对此所作的解释是:“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但曹操毕竟不如刘备忠厚。毕谌当面保证不敢,出了门却私下逃跑了。
      还有一件事,曹操为父报仇,征讨徐州时,吕布偷袭了他的老巢。范城县令靳允的母弟妻子落在了吕布手里。但这回程昱却胁迫劝说靳允不顾家属安危,刺死吕布派来的将领,闭城固守。好在吕布并没有杀害他的家属。曹操回来后给程昱记功,并没有提拔靳允。这件事受到了徐众的强烈谴责:母,至亲也,于义应去。徐庶母为曹公所得,刘备乃遣庶归,欲为天下者恕人子之情也。允宜先救至亲,曹公亦宜遣允。徐众还举了一个例子:卫公子开方仕齐,积年不归,管仲认为卫公子不怀其亲,安能爱君,把他开除了。这个道理说简单了就是:不爱家的人是不可能爱国的,不爱亲人的人是不可能爱人民的。这个道理在近代,是倒过来讲的。罢,罢,虽然文明日益进步,而政治却越来越退步,不是个好东东。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之七 我也来排座次:未能免俗,聊复尔尔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三国武将排名次,不知有多少个版本,理由也有千万种。不管怎样排,我最反对的就是那种按照回合数来排名次的方法。这种排法象小学生做作业一样。按照回合数的比法,徐晃与颜良战二十合即败,但徐晃归顺曹操之前,与许褚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如此说许褚反不如颜良啦?但许褚与马超战两百多回合也分不出高低,那不是说,马超与颜良斗不出三十回合吗。马超与张飞挑灯夜战三百多回合未见高低,可见,张飞在颜良手下走不过三十回合,张飞与吕布大战一百多回合不分胜负,那就是说,吕布在颜良枪下也玩不出四十回合,就是这么一个天下无敌的颜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人相信,被关羽轻轻松松的象杀鸡一样给宰了。难道是“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还有,文丑与赵云战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负,但与关羽战不三合即力怯,如此说来,赵云岂不是连第三十名都排不上。可见,这种以回合论英雄的排法有多么幼稚,如果只是逗逗乐还说得过去,要不然深究下去,会排出神经病来。
      武将对阵,决定胜负有许多因素:武艺、膂力、智力、健康状况、士气(精神状态),还有运气、场地、步战与马战的区别。我们现在抛开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如健康、运气、场地等因素来评价一员武将的武力高低。我这里讲的武力是泛指,其实更准确地说,应该指一个武将的综合素质,为了叙述方便和通俗理解,我们就简称武力。
      有一点,我要先声明,论武力高低,不能排除智力的因素。智力产生于脑袋,一个人的反应、敏捷也离不开脑袋,甚至你要记住刀法、枪法招数也要靠脑袋,你说,你能撇开脑袋谈武力吗。那些在阵上打得你死我活的武将们不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脑袋,而取对方的首级吗?因此,如果离开智力论武力高低,等于是无源之水,但我们可以将智力局限于与武斗有关的影响,如反应、敏捷、小花招、假动作等等。关羽、黄忠和夏侯渊就经常用拖刀计杀人。
      现在,我们来看看决定武力的几种因素:
      一、身体。身高和体重是武将的生理基础。一个侏儒充其量只能成为武林怪杰,但永远不会在三国里成为大将。三国志里说乐进“容貌短小”,虽然乐进很努力,很拼命,但他的武力只能排在二流,没办法,这一条是父母给的,天生条件。
      二、膂力。古代讲的膂力主要指上身力气:背力、腰力、臂力、腕力等,也含有体力的意思。那时候的战场武斗需要骑马,少林腿功用不上。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里要形容一个人威猛,一般都要说“膂力过人”,可见膂力是决定武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典韦的膂力恐怕要数第一。关公的膂力也不错,毕竟青龙偃月刀有八十二斤重啊。
      三、武艺(结合兵器)。每个人使用的兵器不同,有些人为了达到心理震慑的作用,还特意挑一些稀奇古怪的兵器,取一个惊世骇俗的名字,后世尤甚。兵器不同,相应的用法和套路也不同,这要看个人的喜好和特点。一般来讲,兵器与人要达到取长补短和兵人合一的功效,才算好兵器。刀要重,动量大,把脑袋切下来越容易;枪要锐利,才好透心凉。有了好兵器,还要会舞弄,象吕布的方天画戟,大戟可以当枪使,小戟可以当刀用,如果没有一套招数很难摆弄的。好兵器加上娴熟的招法就是武艺高强了。
      四、弓马术:这一条常常被忽略了,但我要说明这一条非常重要。马术是三国武将的基本功。虽然是基本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练得好。我们应当注意到,有些人横尸疆场与马术不精无不关系。另外,有些人擅长步战,如典韦、甘宁,大部分人更擅长马战。弓箭术也很重要,虽然不是每员武将都要精通弓箭术,但弦无虚发已经成了武力的重要补充。在三国志里,讲武力高低,对于弓马娴熟的都要特别说明。如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称飞将。这里“飞”的含义就包含了弓马娴熟的因素。吕布不光武艺高强,他那辕门射戟的独门绝技恐怕也是别人不敢近身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韩当,他没有“膂力过人”,而是因为“便弓马,而为孙坚所宠”。可见,弓马术也是武力的重要考量因素。
      五、智慧。这里的智慧指与武斗相关的思维反应。我已经在上面讲过了,不再赘述。
      六、精神面貌。这里面也包括心理素质。我不得不考虑这一条。因为一个精神颓废的武将是没有资格参加排名的。精神力强的武将,他的即兴发挥将更加出色,他的武打动作也会更富于创造性。这方面,我特别欣赏张飞。
      七、战绩。有一个人自称天下无敌,可是他战绩平平,你会相信他吗?当然,这一条不是绝对的。战绩是武力评价的一个参考。
      以上七大因素是衡量一员武将武力高低的主要标准。我想根据这七条因素排武力高低应该是比较科学的。据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结论。
      特别强调的是:黄忠真正参加战斗时已经年过半百,所以在排名次时我不考虑他年轻时候的表现,而是按照在三国时期内的表现而定,其他人亦然。
      另外提一点,高手之间的差距往往是微乎其微的,很难辨别,除非用电脑模拟,斗个一千回合,直到两个人在地上爬,看谁还爬得动,就算赢。
      吕布当之无愧,排行榜冠军,因为他的各项能力都很突出,只有第六项美中不足。
      其他武将我建议按照超一流、一流、二流来分:
      超一流武将:黄忠,关羽,张飞、马超、赵云、孙策、太史慈、许褚、典韦、庞德
      一流武将:张辽、夏侯惇、魏延、孙坚、甘宁、颜良、文丑、曹彰。。。
      二流武将:。。。。算了,排这个太累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俺喜欢马超、赵云、典韦、许褚,敬庞德啊;吕布的武功基本是,神,没法和他玩
    • 之八——华佗的悲剧 之九——三国为什么没有战车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古语云:五十而不夭。按照这个准则,我们来看看三国时代有多少夭折的精英:
      孙氏父子,孙坚:37岁,孙策:26岁
      蜀国两谋士,庞统:37岁,法正:45岁
      马良:36岁,马谡:39岁
      霍峻:40岁
      东吴周郎:36岁
      东吴第一猛将太史慈:41岁
      锦马超:47岁
      魏国谋士郭嘉:38岁
      曹丕:40岁
      曹植:41岁
      会称大象的曹冲:13岁
      元龙豪气的陈登:39岁
      李典:36岁
      李通:42岁
      。。。。。。
      不胜枚举。
      这些人都可以说是三国时代的重要人物,李典是病死的,如果他活到50岁以上,成就应该会跟张辽差不多。孙策其实是可以救活的,如果孙策多活10年,恐怕曹操的成名路要坎坷得多,显然孙策比曹操要猛锐果敢得多,就当时的战局来看,似乎孙策更善于收拾,可惜了。法正也是病死的,什么病不得而知了,估计也就是肝炎、心脏病、癌症或急性炎症、破伤风之类的,在医学发达的今天,象法正、周瑜、郭嘉、曹丕、马超等人,多活个十年二十年的应不在话下。甚至可以大胆推论:如果他们生病的当时,有华佗在身边,这些人多活个十年二十年的也应该没有问题!再往前推想一步,如果这帮人多活几年的话,那么历史肯定要改写:如果曹丕得以寿终,恐怕不会有司马氏的晋朝;假如法正得以寿终,那么刘备不一定会兵败虢亭;按照曹操的想法,如果郭嘉不死,赤壁之战未必失败,即使战败,也不至于大败。
      可我们瞧瞧华佗的遭遇吧,除了关羽刮骨疗毒时夸奖了华佗几句,其他人都不以为然,末了还让曹操给杀了,连本青囊书都没得传下来。这帮人真的不懂医学的重要吗?看来不是假的。至少他们没有认识到象华佗这种人,完全有可能改变历史。象曹操这么英明的人,也愣是没有意识到医学的重要,甚至把华佗杀了,后来儿子曹冲夭折,才想起华佗,懊悔不已,最后自己也死于头风。也许那时的人更相信宿命。民谚曰:读书不成,算命医生。所以陈寿将华佗列入方技传,与算命的同传,而且净写一些没谱的事,状华佗之神而近乎妖。至于张仲景,正史里干脆就没有他。悲乎!
      在战争当中,如果有随军医生的话,对战斗力的恢复有很大的作用,这一点在现代战争中已经得到验证,野战医院已经成为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连吴国太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她认为于吉能医护将士,劝孙策不要杀他。可惜在古代,医学乃至整个科学都一直被统治者置于旁门左道、雕虫小技的地位,未加重视。也许,在一个政治永远高于一切的社会,科学才是宿命的。
      华佗,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医学家,第一个采用麻醉开刀手术的医学家!


      之九——三国为什么没有战车
      三国游戏英杰传里的兵种有:步兵、骑兵,还有战车,黄忠的兵种是战车,虽然兵种可以改,但我在玩游戏时,一直不愿改动黄忠的兵种。因为我觉得战车很酷,攻击力和防御力都比较高,攻守兼备,移动又快,可以讲,兼蓄步兵和骑兵之长。
      可是在三国演义里,我们找不到战车!那曾经在春秋战国时代叱咤风云的战车跑哪里去了?
      是战车造价昂贵,还是不好使?看来其中大有文章。
      战车不是到了三国才消失的,早在秦末汉初即已式微。此后的马车不再出现于战场,而主要成为人们交通的工具,而更普遍的交通工具是马。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还得从清朝说起。
      清朝已经没有马车了,就是皇上的御驾也只是摆摆样子,皇帝老儿并没有真的坐在里面,而是躺在特制的大轿里。权贵、富人出门主要是坐轿。八抬大轿,就是八个壮汉抬的轿。如果是高官巨富,就可以雇十六个人甚至更多,抬起来更稳或轮流抬。
      清朝之前呢?从晋朝至明朝,大概有这么一些主要交通工具:马、驴、马车、驴车、牛车、轿。如果从时间上考溯,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条发展线索:马车→马→牛车→轿。呜呼,庄子曰:每况愈下。此之谓也!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种发展呢?这里面的主要因素是乘坐的稳定性和舒适性。但坐马车为什么最不舒服呢?因为战国时代的马车都是两个轮子的!车身容易颠簸,前后起伏,古时路况不好,马跑得又快,人坐在马车上并不是一件受用的事情。孔老二坐着马车周游列国,是名副其实的颠沛流离。那种感觉,跟现在的破吉普都有天壤之别。
      有人会问了(三岁小孩也会),为什么马车不做成四个轮子的?其实这是个很自然也很简单的想法。做成四个轮子不就可以啦?是不是我们的祖先笨?也许答案不是否定的。
      怎么可能呢?我们的祖先有四大发明:造纸、指南针、活字印刷、火药。火药用来造鞭炮,指南针用来看风水,我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骨子里是热爱和平的民族。
      可是为什么没有人想到把马车造成四个轮子的?四个轮子的马车坐起来一定很舒服。这里有一个技术难题:两个轮子的马车可以转向,但四个轮子的马车怎么转向?现代已经没有人会为这个问题所困扰了,但在当时,这是个全新的技术问题。瑞典人在公元前四百年发现了前轮转向的机械结构,虽然很简单,但足以解决问题。可惜啊,如果当时中国有人也能发现,或者瑞典人的发现能够传播到中国,那么,历史就会大不一样:也许第一辆汽车就会诞生在中国!实际上,这个问题在整个中国科学史上都没有被解决!
      没有战车的战争仍然在继续,就像火药一直没有被用来制造枪炮一样,我们的祖先一直致力于把刀剑磨得更白更利一点。很多科学成果没有被应用在武器上,当权者也没有重视科学研究。所以我国古代战争的模式一直没有突破性的发展,兵种少、武器单调,过分依赖智谋、武力,一直到近代,西方列强、日本入侵中国,我们还在用中华武术和大刀片御敌。
      我一直在想:两千年的时间,怎么可能没有人发现四轮转向的问题?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之十 刘备的名字 之十一 阿斗精神(!)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之十 刘备的名字

      有一次某电视台选拔明星,在知识素质考核中有一道题目:左边写着刘备、张飞、曹操,右边写着翼德、孟德、玄德,请参赛者将姓名与字对号入座,结果那些唱歌象百灵鸟一样的漂亮妹妹和帅呆弟弟一个个瞠目结舌。不过话说回来,就是玄德再世,也未必能答对。你想,玄德能看懂繁体字“劉備”,但是否看得懂简体字“刘备”呢?依我之见,十有八九看不懂。这也只能怪玄德的父亲给他取了这么一个名,我翻遍了历史,没找到第二个叫“备”的。所以,到了“备战、备荒”的革命年代,如果“备”字还继续保留繁体写法,那将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对领袖语录的理解和传播,是对领袖的大不敬。因此有必要对“备”字进行劳动改造,使其脱胎换骨,承担起无产阶级专政新时期的重要任务。这就是有名的简化字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关羽和张飞在劫难逃。有着深厚封建迷信背景的关公家被扒去屋顶、卸下大门,拆掉房子,偌大的一个“關”字只剩下个“关”,曝露于风日之下,昔日的神秘感荡然无存。而张飞的“飛”字经过生物标本处理变成了“飞”,一看就觉得不象方块字。好在还有“厂”啊、“广”啊、“尸”啊、“户”啊,这些看起来轻飘飘、空洞洞、重心不稳随时都会倒下的行尸走肉如今满街都是,想来张将军也不至于寂寞。其他凡是亩产低于五千斤的、不老实缴税、违反计生国策、胆敢抗颜犯上的都要拆屋卸门,使其无所遁逃,自然就范。噫,无论什么年头,政治都不是好惹的东东。
      既然是革命,就难免有冤狱。不幸降临在长坂雄风、常山赵子龙身上。他的“雲”字横遭腰斩之祸,云雨分离,令人再也无法想入非非,从根本上杜绝了低级文化的流觞。可怜后人看到云字,再也想不起什么,不知道她曾经是多么风情万种、倾城倾国,现在,她只是一具木乃伊,一具只有下半身的木乃伊。可恨仓颉造字,略无先见之明。
      听说曹阿瞒同志在本次革命中全身而退,好生了得,只是不详何故。我也不好妄加猜度,因为写这些劳什子本来就有无病呻吟之俗,且有复古倒退之嫌,如今只要有票,谁还关心这个。况且,大家早已习惯了。我也只好再嘴硬一句:习惯了的东西不一定是好东西,就像我习惯了抽烟一样。如果王朗递给孔明一支烟,则天下之事,未可料也。


      之十一 阿斗精神
      袁术特别欣赏孙策,说:“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曹操与孙权对阵,不仅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氏兄弟如此豪杰,令人羡慕。相比之下,刘备生的阿斗既愚且呆,被陈寿斥为“昏聩之主”,留下千古笑柄。然而,将相有种,阿斗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与成分,只要刘备有儿子,这个人肯定要接刘备的班,只不过这个人是阿斗而已,他就是不想当蜀主也不行。这与后世的朝中无人不做官是一个道理:朝中有人,有关系,有背景,只好去当官。至于有没有本事,尚在其次。
      当官就当吧,能为民造福也是一件功德,所以当了官,要看他怎么做官。李鸿章李中堂说:“做官乃天下第一易事。”好大的口气!不过这话不假,颇耐推敲,试从阿斗讲起。
      确切的讲,阿斗当的是皇帝,一国之主,最大的官。但这难不倒阿斗,因为军政大事基本上由诸葛亮在操持,他只负责签字就行了。即使碰到个案,阿斗也是去问相父的,相父说咋办就咋办,阿斗用不着费脑筋,只要奉行无作为主义即可。这样的皇帝还不好当?所以北朝苻坚有王猛辅佐的时候,苻坚常说:当帝王多么轻松快活。当然,苻坚算是个英雄,而以阿斗的智力而言,才疏志短,无作为实乃上策。当然,阿斗不一定懂得如此这般为自己策划,他没有这个智力,而实际上,他就是不懂得做什么,也做不了什么。正因为如此,他才是我所理解的阿斗。大家都在为诸葛亮惋惜,其实阿斗妨碍诸葛亮什么了,诸葛亮想干啥就可以干啥,阿斗什么时候说了“不”字?碰到这样言听计从的主公,蜀国没有建设好,应该说诸葛亮负主要责任。假如阿斗真的不想碌碌无为,想干点什么,要么异想天开,决定投巨资在长江上游修建水库,等水满了放下去淹死东吴四十三郡,那才会让诸葛亮头疼嘞!换句话说,象阿斗这种人,能想出什么好主意?他想出来的主意哪怕不会误国害民,恐怕也会劳民伤财。他最好什么也不要想,老老实实当皇帝算了,乐得逍遥自在,莺歌燕舞,你说是不是?
      谁知阿斗却成了昏庸的代名词。
      而后世佩虎符、坐皋比、不愿承认才比阿斗者又何可胜数哉?那些峨大冠、拖长绅,对阿斗嗤之以鼻的人,又有几个真的比阿斗水平更高?偏偏他们志存高远,自恃文韬武略,处江湖之远则跑官要官买官,不忘政治抱负;居庙堂之高则好大喜功,大建形象工程、本专业工程,且美之名曰“为民办实事”,还力求大手笔、大动作、大作为,其为害有甚于阿斗者矣!
      由此观之,阿斗真可不惭矣。
      从今而后,请勿再笑阿斗!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之十二 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是个神机妙算的军师、统帅,他在草船借箭后对鲁肃讲了一番话:“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亮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公谨教我十日完办,工匠料物,都不应手,将这一件风流罪过,明白要杀我。我命系于天,公谨焉能害我哉!”这可以说是他本人的一次精彩自白。但是这位军事大师文人出身,用兵比较迷信计谋,每次打仗都非要设埋伏不可,然后派出一两员大将出去诱敌:“只许输,不许赢。”对这一点,赵云是照办,而魏延颇有微词。孔子曰:过犹不及。诸葛近之。
      但在三国志里,则是另一番情形。三国志里的攻坚战大都出自刘备之手。诸葛亮传曰:“成都平,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汉中战役主要由刘备指挥,法正为谋主。陈寿评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这个评价是比较恰当的。善于治戎的统帅,带出来的兵行军有度,号令严明,遇变不乱,但是锐利和速度不足。简单的说,就是防御力好,而攻击力不够理想。所以诸葛亮往往是攻而不克,反而在撤退时击败追敌,获得胜利。王双与张合就是在追击诸葛亮时被击毙的。因此完全可以相信诸葛亮的治军能力,严整而细致。在这一点上,治军略显粗糙的司马懿对诸葛亮深为佩服,赞曰:天下奇才也。司马懿也深谙兵法,所以每次诸葛亮撤退时,他都不主张追击。直到诸葛亮病死,司马懿才想去疯狂一把,结果还被姜维给唬了一回,留下“死诸葛走生仲达”的笑话。当然,诸葛亮主动出击也打过不少胜仗,如:从荆州与赵云“溯流而上,分定郡县”、平定南越、攻武都阴平两郡等,不过对手较弱。赤壁之战,联孙抗曹之方针主要应归功于诸葛亮。因此总体而言,虽然说诸葛亮的政治才能优于军事才能,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仍然可以跻身一流水平。中学历史书里画了两个三国人物的图像,一是曹操,旁书: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二是诸葛亮,旁书: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吾辈愚钝,当时不明白“杰出”与“著名”有何区别。现在想起来,“杰出”是盖棺论定,而“著名”算老几?臭名昭著、徒有虚名、名过其实的都可能是著名!这种误人子弟的教学内容在中学课本里多得很。如今屁大的官死后都能博得个“久经考验,卓越,优秀,伟大”之称号,何吝不以一词赐诸葛哉?厚今薄古,非所以教子孙后代也!
      诸葛亮的隆中对堪称古今中外战略思想的楷模之一。如果不是失荆州、关公败亡,诸葛亮差一点就成功了!但时势变易,战略思想也应该调整。所以我认为诸葛亮最大的败笔一不是街亭之战,二不是后继无人,而是他在刘备死后仍然沉溺于北定中原、恢复汉室的梦想,甚至脱离了隆中对的思想,变得一意孤行,穷兵黩武,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这一点上,他无法象鲁肃和司马懿那样以平常心对待改朝换代。鲁肃曾对孙权说:“昔高帝(刘邦)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齐桓公、晋文公辅周)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司马懿与诸葛亮在祁山对阵时曰:“汝乃南阳一耕夫,不识天数,强要相侵,理宜殄灭!如省心改过,宜即早回,各守疆界,以成鼎足之势,免致生灵涂炭,汝等皆得全生。”这番话,其实乃肺腑之言,于蜀国大有益者。可惜诸葛亮已经听不进去了。即使按照隆中对的战略意图,地拥荆、益二州,天下有变,则荆州兵出于宛、洛,川兵出祁山,天下可定。但荆州已失,况天下并无大变,若强行北伐,不得其时矣。司马懿务求自保,也是这个道理,只要边界相安无事,又没有什么重大变故,就不要想着把对方灭掉,大家都省心点,其实这正是孙子兵法所说的“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范蠡曰:“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这些都说明了诸葛亮北伐不得其时。但诸葛亮还有一条忧虑,他怕自己没世之后,蜀国没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的人才,所以要在他有生之年,完成夙愿。可以想象他的精神压力有多大,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我觉得自从刘备死后,他的生活就一直处在高压、忧闷、繁忙和孤独之中,容易变得急于求成。如果他放宽心,养身体,多活个十几年,耐心等待机会,如果他不急于北伐,而是往南开拓疆界,也许。。。
      也许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并非不识天数,只是他的追求太执著而已。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之十三 三国演义诗评 (!)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其一
      诗曰: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安得快人如翼德,尽诛世上负心人。
      评曰:这第一句看似老生常谈,却是大真理。关羽温酒斩华雄时,只是个马弓手,袁术因此受到精神刺激。孔融骂袁术是“冢中枯骨”,骂的好!用白话讲就是:“你已经死了!”袁术的逻辑在今天得到了极致的发挥:某处长在位时,琴棋书画,绝伦超群;文体理工,无所不通。可退休以后找别人下棋,昔日的手下败将们个个都把他的大龙吃得一粒不剩。这种情形在三国时代是不可能出现的。那时候,吃饭全靠真本事。战场上真刀真枪,稍有不济,项上人头便被对手割去领功请赏。纵观中国历史,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在乱世,人才是卖方市场,只要有才,不怕没人征用你,除非你自己不愿意。而在治世,人才是买方市场,想当官得会拉关系、走后门,要么去考八股,有没有真本领倒在其次,君不见“无谋何进作三公”。这个人才规律有一个典型例子,就是黄忠。黄忠五十岁之前基本上属于治世,无人赏识,后来荆州一乱,他才出头。这首诗出现在第一回,乱世刚刚揭幕,人才机制尚未转型,所以刘关张不免抱怨怀才不遇,但到了后来,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可翼德是个急性子,没想那么多,看到鸟人负心就气不打一处来,人快、口快,但是他的刀更快——没有人知道他的刀是啥模样,白光一闪,未等你看清,他的刀已经入鞘!
      其二
      诗曰: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评曰:三国谋略可用于现代商务,此为一例。政府采购之投标人请熟读此诗。为力求通俗易懂,略作修改如下:
      经理妙算托妙龄,不谈科技只谈情。业务攻关徒费力,合同落在桑拿厅。
      其三
      诗曰:辽东传有管宁楼,人去楼空名独留。笑杀子鱼贪富贵,岂如白帽自风流。
      评曰:古时地大物博,人烟稀少。有超世脱俗者、愤世嫉俗者、看破红尘者皆可归隐江湖,寓意山水。如今天下名楼官占尽,世上无山不姓公,休说归隐,就是出家当和尚尼姑,也要开证明。你有户口,有籍贯,不能随意迁移,再说每寸山林皆属国家所有,不容插足,你想归隐山林,那是痴人做梦。正是:首阳高士俱往矣,如今白帽难风流。想起学生时代有一幅对联:有空常洗澡,无事多睡觉。姑且也算是一种隐。
      其四
      诗曰: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昭然垂万古,不止冠三分。
      评曰:关公生时威震华夏,靠的是真本事,死后能历代加封,罗贯中的笔力功不可没。可见历史并非不可涂鸦。不过,关羽的品格委实值得赞扬。曹操为了收服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封侯赐爵送美女,如此厚待,换成某些人,早就以身相许,恨不得舔曹操的屁股了,哪里还去管刘备死活。因此,讲关羽千秋义名,并不过分。我认为关羽的义内容健康,干干净净,在现代及未来,都有值得宣扬的积极意义。
      其五
      诗曰: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评曰:诸葛亮之骂王朗,通篇不带一个脏字,愣是把王朗给骂死了,厉害!不过也说明王朗这个人脸皮薄,道德天良未灭,廉耻之心尚存。王朗不能算是奸臣,那是站在诸葛亮的立场。我敢断定,王朗这个人绝不是贪官、赃官、恶官。此类官们心黑皮厚,哪有可能被骂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心理素质不断提高,尤其是现代政客们,拼的就是一身千夫所指、有病不死的好本事。你就是把生殖器安在嘴上,操他祖宗十八代,只怕也是徒劳。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之十四 天才孙策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孙策,字伯符。名字不俗,相貌也不错。三国志说他“美姿颜”,因此决非国字脸、浓眉大眼阔嘴的刚毅形象,大抵是眉清目秀、风采飞扬。
      如此英俊的孙郎,性格也讨人喜欢:“好笑语”,会说话,幽默风趣;“性阔达听受”,雍容大度,从善如流,不会耍大腕脾气。
      仅凭这一些,已足以倾红颜之芳心,树青春之偶像。
      不过还没完。最重要的,孙策是个天才:军事天才。
      天才与人才是要区分的。
      一般来讲,军事人才往往出现在乱世。在和平年代,能当上骠骑大将军的,通常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但很可能是饭桶,说不准是个嫖妓大将军。而那些潜在的军事人才也不知道在哪里,可能在摆地摊做一些小买卖,或在衙门里充个捕快。实际上也因为和平年代刀枪入库,你就是韩信再世,也空有一身武略,谁知道你是谁啊。同样的道理,战争年代也可能埋没了经济学家数学家,那在三国时代只能帮曹操记一记粮草明细账的,保不住曹丞相还要找你借人头一用。因此,每个时代都会有生不逢时的歹命人。象我们这些三国迷,多少有些恨不早生千年,驰骋中原,一展胸中磊块,当然啦,也有可能临阵授首,成全了关羽那厮。
      俗云乱世出英雄,主要指军事人才。至于军事天才,则如翰海明珠,不知所出。故霍去病生为治世之皇亲,而孙策却托身乱世之将门。既是军事天才,那就是说无师自通,天生会打仗,最好是文盲,但决不能是流氓。关羽天天抱着左传,乃至挑灯夜读;张良在桥上捡到兵书,回家研读后才开窍;曹操识字最多,暗地里背诵孙子兵法。如此这般皆没有资格入选。因此霍去病不读兵书,读了还有副作用。这种人就可以算天才了。
      孙策十八岁从父出征,二十六岁遇刺身亡,前后不足九年,大小数十战,横扫江东,奠定了东吴基业。他既是执政君主,要清理国事,又是统帅,要指挥诸将三军,同时他自己也亲力亲为,冲锋陷阵。这么些吃力而要命的事,到了孙策手里却游刃有余,可他只有二十左右岁啊,此诚非天才不能为也。相比之下,曹操则长于智略,短于果敢,他在官渡之战前还在打退堂鼓。刘备有智而迟,与陈宫和俺一样毛病,并倚重经验积累。周瑜、陆逊则运筹有余,而锋芒不足。
      三国志里说孙策“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这是王霸气度。又说孙策“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而军令整肃,百姓怀之。”这是说孙策治军有方而且骁勇善战。所以许贡拿他比作项羽,阿瞒就直呼他野兽了。
      野兽是什么?野兽代表了猛锐和速度,那是天生的,再加上天生的智略,这就是孙策用以克敌制胜的“三个代表”。以“三个代表”精神用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兵力不足的劣势,尤其在创业初期。实践证明,凡是在战争中自觉运用“三个代表”的,都能取得胜利;反之,凡是没有以“三个代表”为指导的,都以失败告终。孙策在战争中亲身体会到了“三个代表”的无穷魅力。我翻看了《孙子兵法》,我觉得有必要把孙策的“三个代表”光辉理论写进《孙子兵法》,使《孙子兵法》的思想与时俱进,更臻完善。哦哦,对不起,扯远了。再说孙策打仗,大都是速战速决,打起仗来干脆利索,没有任何拖泥带水,抛开人道主义不讲,这种战争简直成了艺术。陈寿夸孙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诚有是哉。最令我欣赏的是庐江一战,堪称孙策用兵的典型战例。袁术旧部渡江投奔孙策,却为庐江太守刘勋所截。孙策恨得直咬牙,但他“伪与勋好”,能忍。听说上缭富裕,他写信与刘勋,恳切地劝他攻取上缭。这是要调虎离山。刘勋果然中计,出兵攻打上缭。孙策探知,连夜领一千轻骑,疾驰奔袭庐江,时速九十公里,并于拂晓拔下城池。刘勋无家可归,只好带了几个亲信逃跑了。这是多么轻快的一战啊,如空中一道电光闪过,复归于平静!
      三国志说孙坚、孙策是孙武子之后,很难说是经过了严格考证,估计是要为天才找一个来头,提高可信度。因为天才经常不为世俗所理解,也不见得为苍天所容,往往早早的就收了去。是以自古天才短命。非短命者可称英才、奇才、怪才、蠢才,惟不可称天才。霍去病卒年仅二十四春秋。因此孙策也只活到二十六岁,以彻底证明他是不折不扣的天才。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之十五 浪子姜维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姜维字伯约,其人凉州上士,天水异才。对于姜维的素质,我基本上不持异议。前不久有个帖子议及姜维,我说没有女人会喜欢姜维,其实是从现代泛功利主义出发,结果招致一些女网友的强烈批评,使我深感欣慰,到底古风未绝,淑女犹存。
      如果不是诸葛亮,姜维可能就是碌碌小有作为,不失做一个成功的普通人。其实姜维仕魏或降蜀都没有什么关系,只要他老母能跟他一起,那么无论在魏在蜀,他都可以有家的归宿感。尤其像他这样的孝子,高堂健在,多少是好。这是人的精神寄托的一半。另一半就是所谓的功名,或者说得更宽一些,叫理想。姜维入蜀,遂与母相失,因此他的精神寄托只剩下了一半。当然,姜维降蜀也是形势所迫,出于无奈。此后他再没有母亲的消息,不知死活。这种生离之痛苦有甚于死别。也许老母还活着,却不能见面;或者无人赡养,饥寒病痛;或许老母因为姜维降蜀受到牵连,自杀或被魏朝赐死也说不定;或者有幸善终,但终于何时,葬于何地,无从得知。作为儿子,生不能见母之面,死不能葬母以礼,人何以堪?后来姜维屡屡兵犯魏境,打的旗号是“灭魏兴汉”,其实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他的潜意识里有“打回老家”的强烈愿望。如果真的能打回老家,一可衣锦还乡,尽洗前辱,二可寻老母下落,三可成就功名。如此可以实现他人生的完整价值。这不能不说是姜维为什么玩众黩旅、伐魏不倦的深刻原因。这也是他可以解脱精神枷锁的唯一有效手段。除了姜维以外,蜀国其他的将领都没有这么坚定的信念,因为他们没有姜维这样的遭遇,当然也很难理解姜维那种无时不在的隐隐失落感,他们大多对姜维出兵伐魏不苟同。只有降蜀的夏侯霸,成了姜维的得力助手,在伐魏之事上,两人可谓同病相怜,情投意合。
      离家、失母、去国,而且都是被动行为,姜维焉能处之释然?夫故土之情,人皆有之,譬之现代,有些地方因为工业开发,平山填河,很多美丽的村庄就此消失,代之以厂房烟囱,对于外出游子来说,故乡之形业已消失,此时维系故乡情感的最主要线索便是父母,次兄弟姐妹。设若时间推移,父母逝世,故乡情结残存弱缕,倘土葬再改为火葬,祖坟也没了,那时情结便名存实亡。姜维没有剪断故土之根,是因为对老母尚怀希冀。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母的音信更加杳茫,变得不可能。故土之根渐断,精神寄托唯有系于功名。
      姜维的心理漂泊固然可以因为蜀国君臣的知遇而减轻,但决不会消失,实际上我认为姜维一直不能摆脱这抹阴影,甚至影响了他的临阵发挥。三国志说姜维本人“羁旅托国,常怀危惧”,外人则讥讽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这些都说明了姜维在蜀国的心理处境,其实是水面浮萍。所以,郤正论姜维:“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姜维为什么不在乎金银美女享乐,对他来说,寻求精神解脱远比物质享受来得重要。他尽可以沉湎酒色,以此自解,但他自负才武,岂肯放弃。在最后时刻,姜维没有选择格斗而死,而是选择了自刎,这种结束方式决不是没有涵义的。
      姜维是什么样的人才,说实在的我不是很关心。但诸葛亮对姜维的判断显然不够准确。在这一点上,刘备是绝对的强项。诸葛亮说:“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这里说姜维“思虑精密”,未必尽然。三国志评语是:姜维明断不周,终致陨毙。看看,两者观点相反。事实上,思虑精密是诸葛亮所欣赏的,但并不是姜维的特长。姜维是胆大如卵的人,于心细上先天不足。诸葛一生唯谨慎,其作战风格不太适合姜维。诸葛亮欲将平生绝学传授于姜维,如果姜维能取长补短,自是好事。但如果不能对武侯绝学有选择地吸收,形成个人风格,很可能会误入歧途,自身系统不统一。我估计后来姜维用兵胜少败多,与此不无关系。当然,费祎每次裁制姜维,最多只给万把号人,想打胜仗谈何容易。与邓艾对阵,姜维就没有赢过。苦命的姜维,邓艾简直就是他的克星。如果你一定要问我三国里最讨厌谁,那一定是这个结结巴巴、没心没肺的邓仕载。是他破坏了姜维的全蜀之功,将姜维的悲剧进行到底!
      呵,伯约,男儿漂泊的心情……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之十六 人生好比一出戏(!)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第一出 三笑

      赤壁火光。杀声震地。
      阿瞒领着一帮文臣武将,纵马加鞭,望彝陵方向而逃。
      走至五更,回望火光渐远,阿瞒心稍定,问曰:“此是何处?”左右曰:“此是乌林之西,宜都之北。”阿瞒见树木丛杂,山川险峻,乃于马上仰面大笑不止。诸将不解。阿瞒曰:“吾不笑别人,单笑周瑜无谋,诸葛少智。若是吾用兵,预先在这里伏下一军,如之奈何?”说犹未了,两边鼓声震响,火光竟天而起,惊得阿瞒几乎坠马。刺斜里一彪军杀出,大叫:“赵子龙在此等候多时!”阿瞒教徐晃和张郃双敌赵云,自己冒烟突火而去。子龙不赶,只顾抢夺旗帜。阿瞒得脱。
      天色微明,黑云罩地。忽然大雨倾盆,湿透衣甲。行至葫芦口,军皆饥馁,马亦困乏,多有倒于路者。阿瞒教暂歇,就山边拣干处埋锅作饭,割马肉烧吃。尽皆脱去湿衣,于风头吹晒;马皆摘鞍野放,咽咬草根。阿瞒坐于疏林之下,仰面大笑。众官问曰:“适才丞相笑周瑜、诸葛亮无谋,引惹出赵云来,折了许多人马。如今为何又笑?”阿瞒道:“吾笑周瑜、诸葛亮毕竟智谋不足。若是我用兵,就这个去处,也埋伏一枝军马,以逸待劳;我等纵逃得性命,也不免重伤。彼见不到此,我是以笑之。”正说间,前后军一齐发喊,阿瞒大惊,弃甲上马。众军多有不及收马者。早见四下火烟布合,山口一军摆开,为首乃张飞,横矛立马,大叫:“操贼走哪里去!”众皆胆寒。许禇、张辽、徐晃三人上前围攻。两边军马混战。阿瞒拔马走脱,诸将各自脱身。
      奔逃来至叉路口,阿瞒教勒兵投华容道小路。山僻道窄,一路泥泞。诸军疲乏,焦头烂额,衣甲全湿。时值隆冬严寒之时,其苦何可胜言。阿瞒催速行。众将曰:“马尽乏矣,只好少歇。”阿瞒曰:“赶到荆州将息未迟。”行及数里之处,地势渐趋平坦。阿瞒环顾左右,此乃用兵之所也,遂扬鞭抬头,正欲笑,突闻人呼:“丞相!”其音低沉,阿瞒循声一看,原来是程昱。阿瞒目视之,程昱却不言语。阿瞒以为听错,于是再次仰面朝天,刚要发笑,又闻人呼:“丞相。”笑遂不得出。阿瞒大怒,分明是程昱之声。他是故意打岔不让孤笑。定是前者孤两次笑出赵云与张飞来,其心有余悸。想到这里,阿瞒坚定地抬起头,甩了个响鞭,放声大笑......

      第二出 喊物

      渭水。渭桥。
      疾风劲草。战旗猎猎。
      阿瞒扬鞭催马。身后是漫山遍野的西凉兵,像蚂蚁一样爬过来。
      没想到西凉兵如此凶悍。我军抵挡不住,如今孤真正是孤身逃命。
      只听得背后喊声震天:“长髯者是曹操!”
      阿瞒听了一惊,急忙拔出倚天剑,我把胡须割断!胡须还会长嘛。他把断髯往后一撒。
      马蹄声疾。
      不久,后面喊声又起:“穿红袍的是曹操!”
      阿瞒一听慌了神,急中生智:我把红袍扔掉,他们不就认不出我吗。可惜了这红袍,是西域进贡的,上次儿子曹彰找我讨,我都没舍得给。算了,不就一件红袍吗?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脱了,让他们抢去吧!
      马蹄声疾。
      不久,那讨厌的喊声又响起:“穿金铠的是曹操!”
      阿瞒明白了:一件红袍不够啊,那么多人。不过这金铠十分沉重,脱掉也好,减轻负担,马儿跑得快,他们就追不上我了。去吧!
      马蹄声疾。
      不久,西凉兵又改口了:“穿锦衣的是曹操!”
      阿瞒一听,呜哇,这件锦衣是我御寒的宝贝啊,此时此刻寒风飕飕,这不成心要冻死我吗?不过冻死总比落在马超手里强,给吧!
      ......
      如此,喊啥来啥,西凉兵越喊越起劲。阿瞒把能脱的都脱了,倚天剑也给喊走了。现在,阿瞒赤条条,浑身上下只剩一件青色短裤。寒风刺骨,他把身子伏在马脖上,脑袋一片空洞。
      须臾,那该死的声音又再次响起:“穿裤衩的是曹操!”
      天啊,可恶、卑鄙、下流、野蛮、愚昧、落后、贫穷、贪婪的西凉兵!他们连裤衩都不放过!可怜我曹阿瞒一世豪雄,晚节不保......
      不,不行,这次我坚决不脱。
      阿瞒狠狠地抽了一鞭。
      马蹄声疾。
      俄顷,那浊噪的声音再次在群山之间响起,灌进阿瞒的耳朵——不,是钻进他的心:
      “穿裤衩的是曹操!”
      这充斥天地的喊声将阿瞒包围起来,令人窒息。
      阿瞒犹豫了。
      还能熬多久啊......
      正在危急关头,许褚一马杀到:“主公休慌,许褚在此。”

      第三出 捉刀

      第三出因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紧急通知,暂停播出。何时开禁,拭目以待。
      观众朋友,再见!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之十七 荀正舞刀(!!)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荀正,有名无字,不知何许人也。我觉得他是罗贯中杜撰的一个人,更准确地讲,他是罗贯中概括出来的这块广袤土地上从古至今一群人的代表,所以有没有字并无碍。相信很多人还不知道荀正是什么人,就像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一样。所以我必须先告诉你,翻开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大约在后半回:
      却说袁术闻说刘备上表,欲吞其州县,乃大怒曰:“汝乃织席编履之夫,今辄占据大郡,与诸侯同列,吾正欲伐汝,汝却反欲图我,深为可恨!”乃使上将纪灵起兵十万,杀奔徐州。两军会于盱眙。玄德兵少,依山傍水下寨。那纪灵乃山东人,使一口三尖刀,重五十斤。是日引兵出阵,大骂:“刘备村夫,安敢侵吾境界!”玄德道:“吾奉天子诏,以讨不臣。汝今敢来相拒,罪不容诛!”纪灵大怒,拍马舞刀,直取玄德。关公大喝道:“匹夫休得逞强!”出马与纪灵大战。一连三十合,不分胜负。纪灵大叫少歇,关公便拔马回阵,立于阵前候之。纪灵却遣副将荀正出马。关公曰:“只教纪灵来,与他决个雌雄!”荀正曰:“汝乃无名小将,非纪将军对手!”关公大怒,直取荀正,交马一合,砍荀正于马下。纪灵大败,退守淮阴河口,不敢交战。
      在三国演义里,象这样的内容实在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不是罗贯中先知先觉,就是我爱钻牛角尖。纪灵能舞得动五十斤的三尖刀,看来并非等闲之辈。能与关公对杀三十回合,武功似应不赖。但与关公相比,还是略逊一筹。不过他的脑袋好像并没有坏,他还懂得叫“暂停”,善于利用比赛规则。估计他心里已经明白,三十回合已是极限,不能再战。于是,他派出了副将荀正。当关公要求纪灵出战时,荀正回答说:“汝乃无名小将,非纪将军对手!”
      现在,我们要认真想一下,荀正为什么敢这样回答。再怎么讲,那时关公已经小有名气。单凭相貌看,这个赤面长须的家伙算得上威风凛凛,绝非善辈。荀正已经观看了纪灵与关公的比赛,至少可以认为关公与纪灵武艺相当。但荀正敢出战,有两点原因:一是命令,二是有信心。虽然说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但如果荀正畏惧关公,又不敢违令,是硬着头皮出战,估计他不会讲“汝乃无名小将,非纪将军对手”这种话。因为这种话甚至谈不上是给自己打气,倒是有阿谀讨好之嫌。因此,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荀正很有信心。我们要想一想,他的信心从哪里来?从天上来?不可能!荀正是纪灵的部下,相互之间总是有所了解,包括武艺高低,可能还切磋过。但这种切磋一般不会是真格的,弄不好还互相谦让和互相吹捧。但是无论如何,荀正应该不至于会认为自己胜过纪灵,一来因为纪灵的刀重,二来纪灵已经是上将了。因此,在纪灵对关公不能取胜的情况下,要说荀正对自己的武力充满信心,看来不能成立。事实上,根据最后的结局分析,荀正的武艺还不如纪灵。
      鉴于以上的分析,我不得不大胆推断,那就是:纪灵肯定跟荀正说了什么。最大的可能性是,纪灵对荀正说:“要不你去打一阵。丫这个关羽其实不咋的,凭你的武艺,绝对没事,弄不好能劈了他,回去还不提正职?”原话不会是这样,意思即如此。关羽的刀比纪灵的三尖刀重很多,纪灵心里不会不清楚,但显然他没有对荀正说实话,直接导致了荀正思想准备不足。不然,决斗才一回合!可怜荀正死得冤啊!
      说到这里,我应该可以发挥了。本来这是个好题目,之所以迟迟未落笔,是因为可发挥的方向太多。比如,“论关公面前舞大刀的出处”(风俗系硕士论文),写“荀母倚闾而望”长篇叙事诗(文学系教授评职称作品),“一将功成万骨枯”(历史系博士论文),等等,我本来还想研究一下纪灵是不是突然下肚不爽才叫暂停的。如此种种切入点,俯拾皆是。偏偏我却想起了非典,我想起了在非典发生初期,领导们在电视上对老百姓讲话大都是这样的:
      “非典并不可怕,大家完全没必要恐慌。要相信党和政府。目前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在中国大陆社会稳定、人们生活工作持续正常。在此,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到中国来工作、生活、开会,包括旅游,都是安全的。诸位出门,戴口罩、不戴口罩,我相信都是安全的。今天大家敢来参加记者招待会,说明北京还是安全的嘛。……”可怜……死得冤啊!
      不过话说回来,死的也就是一些荀正嘛。关羽刀下不知毙过多少。所以讲,荀正有没有名字并不重要,他只是一大群平头的代号而已。我不知道把这两件事扯到一块儿是不是有点牵强附会了。管他的,反正我是这么想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对了,是转贴
      • up
        • 再up
    • 还没看完,先喊个好。
    • 俺有本岳麓的,被歪批得一塌糊涂;俺还带来了袖珍的三国和水浒,不知有几位是这样?
      • 岳麓的书可是好书. 当年我们把里边的空白都用WPS,小7号字体打印出来.
        • 袖珍文库非常好,版好、纸张也好,印得跟毛选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