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

从刘老根到二手玫瑰--送给东北同乡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从刘老根到二手玫瑰
----送给东北同乡

刘老根: 赵本山导演并主演之电视连续剧。现已完成第二部。
二手玫瑰:来自黑龙江的一支摇滚乐队。乐队风格:成功的将二人转与摇滚乐融合在一起,注重现场表演。主唱梁龙,来自齐齐哈尔,现场演出以女性扮相出场。乐队成立于1999年,2002年开始在北京小有名气,曾和崔建同台演出于北京CD CAFÉ酒吧,并随崔建参加2002年漓江雪山音乐节,2002被特邀参加瑞士雪山音乐节,2003年发行首张同名专辑,同年获中国第三届音乐风云榜四项提名奖:最佳摇滚专辑,最佳摇滚单曲,最佳摇滚乐队,最佳摇滚新人。最终获得最佳摇滚新人奖。被誉为:中国最妖娆的摇滚乐队。

周六,组织了一次不太成功的校友聚会,总算完成了一件心事。周日下午,一个名字跳到我的脑海里:二手玫瑰,最近一年来在国内非常火的一支摇滚乐队。上网在GOOGLE一查,竟有18700条链接。随便翻了几篇乐评和新闻,然后下载了他们的第一张,也是唯一一张专辑,刻成CD. (注:并非我刻意侵犯他们的版权。他们的专辑在国内只卖20元,不过我在多伦多。下次回国的时候一定买一张,算是对他们的支持)

第一次听到二手玫瑰的名字是在我来加拿大之前的冬天。99年12月或2000年1月,在我的家乡,大庆,举办了第二届大庆摇滚音乐节,参加的除了本地的乐队,还邀请了哈尔滨的几支乐队,和齐齐哈尔的一支乐队,就是二手玫瑰。

我带着弟弟还有表弟一起去了音乐会现场。这实在是一场让我难忘的摇滚音乐会:组织,场地,灯光,音响,还有乐队的水平,无不是糟糕至极,除了观众的热情。演出当中,乐队之间又发生矛盾,几支乐队临时退出,真正上台的外地乐队只有二手玫瑰。大庆本地的几支乐队的风格,如果勉强算是风格的话,都无一例外是朋克(PUNK),而且都缺乏实际演出的经验,作品极不成熟,有的作品好像是临时赶出来的。现场听到的只是吉他疯狂的走音和主唱声嘶力竭的嘶吼,歌词,编曲,技术和配合都一无是处。苦忍了一个小时,我准备退场了。(注:我是一名摇滚乐迷,当时我对欧美摇滚乐作品的收藏非常丰富,我在交通台做主持人的同学做欧美音乐节目的时候,经常向我来借磁带,我还做嘉宾主持过一次欧美摇滚乐专题节目。同时我也是中国摇滚乐最忠实的支持者之一,我对中国摇滚乐作品的粗糙抱着相当宽容的态度,但是,当天的演出已经糟糕到我超出我容忍的限度。)

这时,二手玫瑰出场了。主场梁龙的出场相当惊艳:他一身电影里19世纪英国女管家的服装,披肩长发,浓妆艳抹。台下一个哥们儿大喊:“你是老爷们儿还是老娘们儿?”他微笑着回答:“爷们儿。“ 他们一共演奏了四个作品。当时的感觉是:他们的作品很成熟,演出经验比较丰富,节奏控制得不错,编曲和配器都下过功夫,吉他的SOLO也还可以。还有一个矮个子小伙子的唢呐和笙给我的印象很深。其中一首作品还有一大段鬼子进村的音乐当作噱头,效果意外的好,不过他们的专辑李没有收入这首歌。他们另外的特点,也是我当时认为的缺点,就是:歌词很俗,而且刻意的运用东北话的口语,曲子相对来说有点儿单调,而且都有二人转的味道。

受了二手玫瑰的鼓舞,我又坚持了一个小时,然后和我的两个弟弟去吃火锅了。我们聊起刚才的演出,我对他们的评价是:水平不错,但是他们很可能会成为一支夜总会或酒吧乐队。我当时判断的依据是:他们的作品有一些新意,如民间乐器,唢呐和笙,的应用,采用一些二人转的唱腔。但这并不是创新,民间乐器和民乐在中国摇滚界用得很多了,崔建的小号,古筝,何勇在《钟鼓楼》里的三弦儿,轮回在《烽火扬州路》里的古筝,窦维悠扬的笛声总是他作品里最出彩儿的地方,唐朝在《梦回唐朝》里采用京剧的念白,在《太阳》中有一大段新疆风格的吉他SOLO. 而且当时我认为二手玫瑰东北口语化的歌词很俗,而且二人转风格的唱腔,这些都很难被除东北以外的地区所接受。虽然那天二手玫瑰的确让我很激动,但当时的我也很难完全接受他们,因为当时我认为二人转很庸俗,东北话也很土。(注:这的确是我当时的想法。)

2002年的夏天,第二次看到他们的名字是在一则新闻里:崔建在北京CD CAFÉ酒吧作专场演出,二手玫瑰作嘉宾演出(其实就是垫场)。这则新闻又让我激动了一下,虽让是在酒吧,虽然是垫场,可毕竟是给崔健哪。然后陆陆续续有看了一些新闻,就是文章开头里的那些。但一直没有再听一次的欲望。这次不知为什么突然心动了。

周一周二上班的路上,我把二手玫瑰的CD听了两遍,发现他们的歌词东北味儿还是那么重,甚至更俗了,曲子也更像二人转了。比如第一手歌第一句就是用标准的二人转唱腔唱到:“大哥你玩儿摇滚,到底有啥用啊?“(会二人转的朋友,在关好门窗后,大声唱一遍就知道效果了)可是我发现我已经可以接受他们了,甚至有点喜欢他们了。他们的风格没有变,是我变了吗?我静下来想了一会儿,发现的确是我变了,是《刘老根》改变了我。

我一直不喜欢二人转,我觉得二人转很俗。我喜欢赵本山的小品,但我喜欢他的电视剧,我觉得很土。

2002年夏天,我的朋友G.M担心我在WATERLOO的业余生活比较单调,就借给我一套《刘老根》的VCD。我并不想看,可我没有推辞,因为我的室友G.F和Q.Y也是东北人,他们说过很想看。可我们都没有VCD机,G.F和Q.Y甚至连电脑都没有,只好用我的电脑看。第一,二集是我陪他们看,从第三集开始,我已经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其实《刘老根》的故事情节很老套,但是他们的表演就是一个字,好。赵本山是中国最好的演员之一,我记得姜文这么说过,范伟,高秀敏,李静也是。他们的表演让我感到很亲切,看到他们就像看到我在东北农村的舅舅,舅妈一样。

《刘老根》里有很多二人转的表演的戏。一开始我担心二人转用多了会把整部戏给毁了,可是我越看下去越发现二人转不是用得太多了,而是根本不可缺少的。二人转对于东北人,特别是东北农村里的人来说,就像快板儿和西河大鼓对于天津人,西皮二簧对于老北京人,秦腔对于陕西人,坠子对于河南人,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看了老翟头唱的《雷劈刘一》,我的眼泪都快掉出来了。

看完《刘老根》,我告诉自己:二人转并不庸俗,不过是三流的二人转演员刻意把二人转庸俗化了,用“粉词儿“和暧昧的表演把二人转给糟踏了,就像样板戏和电声乐队把京剧艺术糟踏了一样,就像晚会相声把相声艺术糟踏了一样。东北话并不土,就像广东话一样,只是一种方言。二人转,东北话和黑土地就是东北文化的代表。

《刘老根》的续集我没敢看,因为第一集给我的印象太好了。二手玫瑰的CD我还会听第三遍,不过不是今天,现在我的CD里放的是ROLLING STONE.

2003年7月30日于多伦多
同一天,为SARS而举办的摇滚音乐节在多伦多举行,45万乐迷参加,WOODSTOCK也不过如此。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从刘老根到二手玫瑰--送给东北同乡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从刘老根到二手玫瑰
    ----送给东北同乡

    刘老根: 赵本山导演并主演之电视连续剧。现已完成第二部。
    二手玫瑰:来自黑龙江的一支摇滚乐队。乐队风格:成功的将二人转与摇滚乐融合在一起,注重现场表演。主唱梁龙,来自齐齐哈尔,现场演出以女性扮相出场。乐队成立于1999年,2002年开始在北京小有名气,曾和崔建同台演出于北京CD CAFÉ酒吧,并随崔建参加2002年漓江雪山音乐节,2002被特邀参加瑞士雪山音乐节,2003年发行首张同名专辑,同年获中国第三届音乐风云榜四项提名奖:最佳摇滚专辑,最佳摇滚单曲,最佳摇滚乐队,最佳摇滚新人。最终获得最佳摇滚新人奖。被誉为:中国最妖娆的摇滚乐队。

    周六,组织了一次不太成功的校友聚会,总算完成了一件心事。周日下午,一个名字跳到我的脑海里:二手玫瑰,最近一年来在国内非常火的一支摇滚乐队。上网在GOOGLE一查,竟有18700条链接。随便翻了几篇乐评和新闻,然后下载了他们的第一张,也是唯一一张专辑,刻成CD. (注:并非我刻意侵犯他们的版权。他们的专辑在国内只卖20元,不过我在多伦多。下次回国的时候一定买一张,算是对他们的支持)

    第一次听到二手玫瑰的名字是在我来加拿大之前的冬天。99年12月或2000年1月,在我的家乡,大庆,举办了第二届大庆摇滚音乐节,参加的除了本地的乐队,还邀请了哈尔滨的几支乐队,和齐齐哈尔的一支乐队,就是二手玫瑰。

    我带着弟弟还有表弟一起去了音乐会现场。这实在是一场让我难忘的摇滚音乐会:组织,场地,灯光,音响,还有乐队的水平,无不是糟糕至极,除了观众的热情。演出当中,乐队之间又发生矛盾,几支乐队临时退出,真正上台的外地乐队只有二手玫瑰。大庆本地的几支乐队的风格,如果勉强算是风格的话,都无一例外是朋克(PUNK),而且都缺乏实际演出的经验,作品极不成熟,有的作品好像是临时赶出来的。现场听到的只是吉他疯狂的走音和主唱声嘶力竭的嘶吼,歌词,编曲,技术和配合都一无是处。苦忍了一个小时,我准备退场了。(注:我是一名摇滚乐迷,当时我对欧美摇滚乐作品的收藏非常丰富,我在交通台做主持人的同学做欧美音乐节目的时候,经常向我来借磁带,我还做嘉宾主持过一次欧美摇滚乐专题节目。同时我也是中国摇滚乐最忠实的支持者之一,我对中国摇滚乐作品的粗糙抱着相当宽容的态度,但是,当天的演出已经糟糕到我超出我容忍的限度。)

    这时,二手玫瑰出场了。主场梁龙的出场相当惊艳:他一身电影里19世纪英国女管家的服装,披肩长发,浓妆艳抹。台下一个哥们儿大喊:“你是老爷们儿还是老娘们儿?”他微笑着回答:“爷们儿。“ 他们一共演奏了四个作品。当时的感觉是:他们的作品很成熟,演出经验比较丰富,节奏控制得不错,编曲和配器都下过功夫,吉他的SOLO也还可以。还有一个矮个子小伙子的唢呐和笙给我的印象很深。其中一首作品还有一大段鬼子进村的音乐当作噱头,效果意外的好,不过他们的专辑李没有收入这首歌。他们另外的特点,也是我当时认为的缺点,就是:歌词很俗,而且刻意的运用东北话的口语,曲子相对来说有点儿单调,而且都有二人转的味道。

    受了二手玫瑰的鼓舞,我又坚持了一个小时,然后和我的两个弟弟去吃火锅了。我们聊起刚才的演出,我对他们的评价是:水平不错,但是他们很可能会成为一支夜总会或酒吧乐队。我当时判断的依据是:他们的作品有一些新意,如民间乐器,唢呐和笙,的应用,采用一些二人转的唱腔。但这并不是创新,民间乐器和民乐在中国摇滚界用得很多了,崔建的小号,古筝,何勇在《钟鼓楼》里的三弦儿,轮回在《烽火扬州路》里的古筝,窦维悠扬的笛声总是他作品里最出彩儿的地方,唐朝在《梦回唐朝》里采用京剧的念白,在《太阳》中有一大段新疆风格的吉他SOLO. 而且当时我认为二手玫瑰东北口语化的歌词很俗,而且二人转风格的唱腔,这些都很难被除东北以外的地区所接受。虽然那天二手玫瑰的确让我很激动,但当时的我也很难完全接受他们,因为当时我认为二人转很庸俗,东北话也很土。(注:这的确是我当时的想法。)

    2002年的夏天,第二次看到他们的名字是在一则新闻里:崔建在北京CD CAFÉ酒吧作专场演出,二手玫瑰作嘉宾演出(其实就是垫场)。这则新闻又让我激动了一下,虽让是在酒吧,虽然是垫场,可毕竟是给崔健哪。然后陆陆续续有看了一些新闻,就是文章开头里的那些。但一直没有再听一次的欲望。这次不知为什么突然心动了。

    周一周二上班的路上,我把二手玫瑰的CD听了两遍,发现他们的歌词东北味儿还是那么重,甚至更俗了,曲子也更像二人转了。比如第一手歌第一句就是用标准的二人转唱腔唱到:“大哥你玩儿摇滚,到底有啥用啊?“(会二人转的朋友,在关好门窗后,大声唱一遍就知道效果了)可是我发现我已经可以接受他们了,甚至有点喜欢他们了。他们的风格没有变,是我变了吗?我静下来想了一会儿,发现的确是我变了,是《刘老根》改变了我。

    我一直不喜欢二人转,我觉得二人转很俗。我喜欢赵本山的小品,但我喜欢他的电视剧,我觉得很土。

    2002年夏天,我的朋友G.M担心我在WATERLOO的业余生活比较单调,就借给我一套《刘老根》的VCD。我并不想看,可我没有推辞,因为我的室友G.F和Q.Y也是东北人,他们说过很想看。可我们都没有VCD机,G.F和Q.Y甚至连电脑都没有,只好用我的电脑看。第一,二集是我陪他们看,从第三集开始,我已经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其实《刘老根》的故事情节很老套,但是他们的表演就是一个字,好。赵本山是中国最好的演员之一,我记得姜文这么说过,范伟,高秀敏,李静也是。他们的表演让我感到很亲切,看到他们就像看到我在东北农村的舅舅,舅妈一样。

    《刘老根》里有很多二人转的表演的戏。一开始我担心二人转用多了会把整部戏给毁了,可是我越看下去越发现二人转不是用得太多了,而是根本不可缺少的。二人转对于东北人,特别是东北农村里的人来说,就像快板儿和西河大鼓对于天津人,西皮二簧对于老北京人,秦腔对于陕西人,坠子对于河南人,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看了老翟头唱的《雷劈刘一》,我的眼泪都快掉出来了。

    看完《刘老根》,我告诉自己:二人转并不庸俗,不过是三流的二人转演员刻意把二人转庸俗化了,用“粉词儿“和暧昧的表演把二人转给糟踏了,就像样板戏和电声乐队把京剧艺术糟踏了一样,就像晚会相声把相声艺术糟踏了一样。东北话并不土,就像广东话一样,只是一种方言。二人转,东北话和黑土地就是东北文化的代表。

    《刘老根》的续集我没敢看,因为第一集给我的印象太好了。二手玫瑰的CD我还会听第三遍,不过不是今天,现在我的CD里放的是ROLLING STONE.

    2003年7月30日于多伦多
    同一天,为SARS而举办的摇滚音乐节在多伦多举行,45万乐迷参加,WOODSTOCK也不过如此。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不错. 第一次听说他们.
    • 摇滚盛会
      Hi dangdang99, 我是看了论坛中你的文章后才发现,你已经给我EMAIL了一份。写的的却不错。上午打电话时忘记问你了,多伦多的摇滚盛会,你去了吗?我的UserID,用的是St.Catharine,Ontario, Canada 的首字母,不说你也知道我了。
      • 那天是周三,我很想去,不过要上班。你知道我请假的后果,代价太大了。
    • 不能苟同. 我坚决反对将大众文化称为艺术. 二人转与摇滚的结合更是滑稽和畸形的. 二人转根本达不道摇滚音乐给人带来的震撼和清醒. 本人喜欢BEYOND 和早期崔健, 唐朝,黑豹的作品. 尤其BEYOND. 现在的国内还有摇滚吗?
      这里的音乐给人一种净化耳音的感觉. 以前喜欢看TVO的音乐节目(12:00),不错
      • 关于摇滚:国内的摇滚只剩下怀旧了。老崔有点江郎才进了,窦维不务正业,唐朝一贯的低调,零点根本不算摇滚,剩下的只有浮躁。
      • 关于艺术:话题太大,不敢妄谈。希望增加自身艺术修养的朋友可以读一些傅雷的作品。最近于大世界购得《傅雷作品集》,正在拜读,稍候会有书评送给大家。
      • 关于大众文化和艺术:艺术家,老百姓,还有半瓶醋(比如我)的看法都是不同的。1954年3月,傅雷先生和朱梅馥女士给傅聪的两封信中,谈到对川剧和民间戏剧的评价,可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