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

矫情的问题和更矫情的回答

面对困境,我也想过放弃,就这样过下去,每天俭省一点,克制一点,不要想太多,也可以啊。时光如梭,一转眼都会过去。但是,还是不甘心啊,我得做点什么,不试过怎么知道就不行呢。

最大的问题是,我到底想要什么。说实话,我只清楚地知道,当时的生活状态不是想要的,但是具体我想要什么很含混。公司几乎每年来1到2轮结构重组,我作为基层经理,实干能干性价比一流,倒是没有担心过会失去工作,只是对跟着大浪顺从度过那些冲击感到很厌倦了。我的职业角色,我的家庭角色,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尽量兼顾,我太清楚自己不是个纯家庭型的人,没法想象没有自己的职业身份的生活。贪婪的人都想要。无数个通勤路上的静静思索,最后得出的结论也是个大概其,我想要对自己人生有更好的掌控感,我想说了算,不想总是处在被决定的那一方。

有人可能会说,这样的说法是不是太虚了,不如直接一点,就是想要多一点钱,发个财爆个富什么的嘛。:)是的,金钱的重要性不需要再强调,钱可以解决绝大部分生活的烦恼,但是我觉得它应该是掌控人生这个目标的一个副产品,把它视为终极目标会不会对人的种种矫情需求太轻视了,那就还是坚持把看不到摸不着的掌控感作为不反悔的答案吧。

我希望有兴趣点开内容的读者,到这时候还没被这可怕的无病呻吟吓跑。我保证后面就要开始不讲虚的了。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钱财税务 / 不知不觉已经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年人了。是否可以从容地审视自己, +3
    过上年轻时候理想中的生活吗?到了这个年龄,可以坦然地谈论庸俗的钱财问题了吗?或者说,是否已拥有足够的资产及以此而来的安全感?这些问题我在自问,也希望可以和同龄人一起探讨。后面我会陆续写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经历,一方面是给自己的一个纪录总结,另一方面其中若能对其他人有微小的启发之处,也是无形之善吧。
    • 越年轻对未来越抱有希望,即使兜里没有钱也很安心也有信心,越老越担心钱不够花的,因为身体再走下坡路 +1
    • 我认为绝大部分中年华人,包括在这里出没的rolian,都已经有150%的安全感。之所以还在算计,无非是为了下一代,下下一代,下下下一代。没办法,谁让我们是华人呢。 +2
      • 差不多,按照大虾的每年取8%永远取不净理论。 +2
    • 始于中年之困

      我最初感受到中年的困扰,大约是在35岁之后。

      我是女性,到35岁左右,移民已近十年,一切都还算顺畅,前面若干年努力之下,拿到了专业资格,找到一份在大企业的专业工作,再顺利升到经理。在30岁之后的几年,还生了两个健康可爱的孩子。房子也在多伦多的房价变得高不可攀之前买到了。家里的另一半也从事专业工作。外人看来,这是一个典型的双职工中产家庭,走在正常的轨道上。

      然而,一边工作一边育儿的辛劳日复一日,职场上升通道似乎不再开启,每天都疲惫不堪,生活平淡又乏善可陈,连发朋友圈的亮点恐怕都要刻意找一找。家庭收入不算低,可是每个月紧巴巴并没有多少余钱,每年度假安排都要细细盘算才能成行。退休还早,计算一下退休后的退休金似乎也没什么可以期待的。

      被困住的感觉,真是太糟糕了,而且还无法言说,因为说出来真的也没啥好抱怨的,已经足够幸运和被眷顾了,再抱怨只会让人觉得不知足和不懂感恩。

      • 看上去像是中年危机,估计钱不够是原因之一。静待下文。 +1
      •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心无力……
      • 解药: Lottery
        • 概率太小,所謂錢不多的第二次納稅。 +1
      • 不是你一个,除非祖上有矿,大家都一样。整个社会对年轻一代越来越不友好,比你年轻的压力更大,所以不婚丁克也越来越多。 +1
    • 買些基金吧,做些長期投資。 +1
    • 感觉是理财产品/保险产品 软文 +12
      • 嗯,托儿们也与时共进了。 +2
        • 警惕性真高啊
          • 新注册ID就发这种文章,太明显的广告了 +1
            • 要是老 ID 怕爆私呢?
              • 没看见啥隐私信息
    • 在加拿大不用烦心这么多吧?来这里就是因为养老这里最好。想着早点退休,多活几岁,别为子女考虑了
    • 我不记得我 35 岁时候是什么样了。现在回想肯定不如你。我就问你一个问题:what do you want? 家庭,后代都有了,你到底想要什么?有了最终目的,剩下的就是寻找办法了,就像道证明题一样。多大个事。 +2
      • 我38才来加拿大,她就是太顺 了。我怎么感觉,读了开头,就知结尾呢 +1
        • 也不是太顺了,如果是真实地话就是缺少目标和方向,又没有财务自由,往上的空间一眼就可以看到。
        • 前面所谓的顺,背后的真实意味一句话带过,因为跟本文无关,那些挣扎也是不足为人道。人生没有容易的版本,中年人都懂。
          • 好,等着听你讲故事,中年了,停下来想一想shi对的
    • 大家圣诞快乐!我不卖任何东西。:)我是个很认真的人,趁着放假后面会一点点讲讲故事。
    • 矫情的问题和更矫情的回答 +1

      面对困境,我也想过放弃,就这样过下去,每天俭省一点,克制一点,不要想太多,也可以啊。时光如梭,一转眼都会过去。但是,还是不甘心啊,我得做点什么,不试过怎么知道就不行呢。

      最大的问题是,我到底想要什么。说实话,我只清楚地知道,当时的生活状态不是想要的,但是具体我想要什么很含混。公司几乎每年来1到2轮结构重组,我作为基层经理,实干能干性价比一流,倒是没有担心过会失去工作,只是对跟着大浪顺从度过那些冲击感到很厌倦了。我的职业角色,我的家庭角色,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尽量兼顾,我太清楚自己不是个纯家庭型的人,没法想象没有自己的职业身份的生活。贪婪的人都想要。无数个通勤路上的静静思索,最后得出的结论也是个大概其,我想要对自己人生有更好的掌控感,我想说了算,不想总是处在被决定的那一方。

      有人可能会说,这样的说法是不是太虚了,不如直接一点,就是想要多一点钱,发个财爆个富什么的嘛。:)是的,金钱的重要性不需要再强调,钱可以解决绝大部分生活的烦恼,但是我觉得它应该是掌控人生这个目标的一个副产品,把它视为终极目标会不会对人的种种矫情需求太轻视了,那就还是坚持把看不到摸不着的掌控感作为不反悔的答案吧。

      我希望有兴趣点开内容的读者,到这时候还没被这可怕的无病呻吟吓跑。我保证后面就要开始不讲虚的了。

      • ok
    • 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试试知足常乐的法子?其实直说想成为富人也是人的生活工作的目标。
    • 解题的选项

      正如前面小C说的,"有了最终目的,剩下的就是寻找办法了,就像道证明题一样。多大个事。" 简直不要太正确,素未谋面的小C一定是位睿智的中年美少女!还有朋友说,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也没错。那就直接来看看搞钱有什么选项吧。Lottery的选项先排除了,虽然在加拿大中彩票不用交税是重大利好,奈何我很有自知之明,连free ticket都中不到的人就不做这个大奖梦啦。

      (1)最大化劳务收入:
      从事技术类工作的人士,经过了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和职业专长资格水平等,劳力资本的积累已经相当可观。以平均7-8%的年回报率计算,如果拿到的薪水是7-8万,相当于你已经存了一份价值100万的劳力资本本金。
      在这个等式里面,三个数值,不妨把100万的劳力资本本金视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常量。到了快40岁,该读的书都已读完,该考的证书也已考完。当然可以再提升本领,但是很难质变了。再脱产深造,有家有口也不现实。7-8%的回报率是中间常态,但是工作市场从来就不是完全一致的,作为打工人士,应该尽量去找市场上同等职位付薪水最慷慨的雇主。屈就不可以长期,假如某个职位薪酬不是很理想,出于其他原因接受了,那么在其他原因的因素清除以后,就应该离开了。另一方面,还是要尽快跨越职位等级,进入到高级别的管理职位序列,工资收入和福利都会跨越式的增长。 个人认为,劳力资本的年回报率至少要提高到12%-15%及以上,越高越好。
      这条路往上迈不容易。上面动动嘴皮的几句话,每一句要去实践,恐怕都要脱几层皮,煎熬无数。 如果一个人已经努力到可以拿到7-8万的年薪工作,不完全开心和满意,但你要他完全放弃全职工作,直接去追求其他搞钱方向,实在是强人所难。价值100万的劳力资本本金,积累到了可以算是青年时期的一层成就,给了中年人第一层底气。怎么放弃?放不下啊,没法断舍离啊。

      (2)个人经商创业的可能性:
      -- 有没有独家专利、技术和产品?
      -- 有没有可能从事国际贸易的渠道,把加拿大美国的产品往中国搬,把中国的产品往中国搬;
      -- 对门槛低的小生意有没有兴趣?
      -- 个人的专业服务类生意,是否有合适的技能(会计、摄影、烘培、收纳整理、教育咨询等)可以开启第二职业?
      -- 有没有众筹供养类的偶像之路可走,有没有引以为傲的天赋可以换取注意力,写文章,拍视频,做直播都属于这一类。
      -- 其他请补充

      (3)去最靠近财富的地方找钱:
      --(A)房产
      --(B)股市
      写到这段老生常谈,我都忍不住要苦笑了,毫无新意啊,而且我也觉得今晚有点写不动了,择日继续吧。:-)

      • 做#2成功的例子不是没有可比较少见,相对可行的只有房产和股市。
    • 没想过要ENJOY LIFE? +1
    • 娓娓道来好文笔, 期待继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