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

看到好的育儿贴子,忍不住转过来:不必一觉到天亮 ZT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不必一觉到天亮 文:小巫
《都市主妇~父母》2003年11期

编辑前言:2003年8月“成长的烦恼”栏目里曾刊登了文章《让宝宝一觉到天亮》,文章中的一些育而观点,有失准确,收到了一些妈妈的意见。为了保证文章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在此我们刊登小巫的文章,作为对原稿件的更正。我们感谢小巫,同时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能够把对我们的看法、意见或批评告诉我们。对我们来说,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最准确和正确的信息传递给我们亲爱的读者。

与很多事物一样,对育儿理念和方式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有新的发现,得出新的结论。许多原来盛行的理念和手段,现在已经过时了落伍了。我们在采纳的时候,需要鉴别,需要不断地更新。

《父母》今年8月刊发表的一篇文章《让宝宝一觉到天亮》,综合了很多国内外僵化落后的观念和手法,给读者带来不准确的信息。其中的错误有以下几点:

l 必须要宝宝一觉睡到天亮;
l 阻止母亲用爱抚手段辅助宝宝入睡,强迫宝宝自己入睡;
l 机械地训练宝宝,让他哭5分钟、10分钟、15分钟…直到不哭了;
l 把宝宝留在一间屋子里单独睡眠;
l 从4个月开始停止夜间哺乳。

我的主张是妈妈不应该为了自己的方便,不管不顾孩子的需求,不给孩子应有的爱抚,甚至不给孩子吃奶,把孩子推到一边儿去,让他自己睡觉。这其实是一种违背人性的理念和做法。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很多中外父母都受到过一个错误观念的引导和影响,就是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让宝宝一觉睡到天亮。
然而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件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一觉睡到大天亮,大人不会,婴儿更不会。每个人都是在入睡、熟睡(深度睡眠)、浅睡(REM睡眠)之间循环往复,总要醒几次。只是成年人能够自主入睡、能够自我调整再次入睡,婴儿却不能够,他们需要父母的辅助。

我们应该了解婴儿睡眠的一些科学事实:首先,婴儿的睡眠迥异于成年人的睡眠。成年人入睡快,能够马上进入深睡状态;婴儿则入睡慢,需要在父母的辅助下,经由20分钟左右的浅睡状态而后进入熟睡阶段。相信大多数父母都有这样的经验:宝宝看似睡着了,但是一放下来就会苏醒大哭。这是因为他还没有进入深度睡眠,还需要更多的哺乳、安抚、拍哄、轻摇等等。

其次,婴儿的睡眠周期也较成年人短,熟睡程度亦较成年人轻,醒来后,还是需要父母的辅助才能重返梦乡。这其实是他们的一种生存本能,便于一旦发生意外或感到不适,能够马上醒来向父母发出信号。另外,轻度睡眠也有利于婴儿大脑发育。

睡眠不是我们能够强加于宝宝身上的一种状态。把孩子放下来让他自己入睡,是不现实的。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安睡了9个月,并非出生后就可以马上脱离母体单独行动,而是同样需要母亲的怀抱,需要听到妈妈的心跳、闻到妈妈的体味、感受到妈妈肌肤的温暖,藉此获得安全感。有些小宝宝在出生后头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都更乐意在父母怀抱里睡觉,这不是什么必须更改的坏毛病,而是自然正常的需要。

比较合适的态度是创造一个适宜睡眠的环境,将睡眠逐渐导入宝宝。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宝宝安睡,更是要宝宝将睡眠看作是一件愉悦的事情,快乐地入睡,安心地睡着。

其实,医学上对婴儿睡整夜觉的定义是连续睡眠5个小时,而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8个小时以上。

掌握了科学知识,你会立刻发现,强行训练宝宝单独入睡,是多么不理智、不人道、也无法实现的愚蠢举措。得不到父母的安抚,宝宝无法入睡,大哭不已;父母不理睬宝宝渴求爱抚的信号,让宝宝在那里哭啊哭,且不说有多少父母能够做到如此忍心,这样做的直接后果——

一是给宝宝幼小的心灵留下重重的创伤:我是孤独的,爸爸妈妈是不爱我的,我呼唤他们,他们不理我。好吧,我哭也没有用,反正你们不来,我不哭了,我累了,我睡了,但是我悲伤,我愤怒,我不喜欢睡觉,我也不喜欢这个世界!

二是将父母变得冷淡漠然,对孩子的需求不再敏感,不再细心地观察孩子哭闹的具体原因,很容易忽略孩子因为生病或其他不适而发出的求救信号。

婴儿出生后头几个月里,由于生长迅猛,兼之胃口小,消化快,夜里起码要起来一次吃奶。很早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10个月大的婴儿,对于母乳的汲取也有25%是在夜间。如果早在4个月就断掉夜间的哺乳,无异于掐断了宝宝四分之一养分的来源。4个月并非添加辅食的一刀切时间,美国儿科学会在1997年更新了他们的立场,将辅食添加的推荐月份从4个月更改为6个月,并且明确阐明,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在6个月之前无需进食添加物(包括果汁),因为辅食的营养不如母乳的营养全面。而且,睡前给宝宝多吃辅食并不能有效延长他的睡眠时间,吃多了消化不良反而会让他撑的睡不着。

6个月以上的婴儿夜间醒来的原因则可能更复杂一些,比如出牙的不适,由于白天可玩儿的东西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到夜间才会感到疼得厉害,醒来吃母乳对于宝宝是减轻痛苦的最佳途径。

其他导致婴儿夜间频繁苏醒的原因包括尿片过湿,感觉要撒尿,睡衣不舒服,衣着、被褥或室温过热,吃得过饱或饥饿感,生病的不适等等。稍大一些的孩子夜间频繁醒来的原因有时与白天的活动有关,有时与情感方面的波动有关,总之孩子夜里醒来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父母细心观察,找出缘由,对症下药。

还有些孩子到晚上不愿意睡觉,或者夜间睡不安稳,是因为白天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过短,他要利用晚上来弥补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需要。

一个小孩子如何睡觉,与这个孩子本身的脾气性格有很大关联。有些孩子几个月大就能基本上安睡一夜,但大多数孩子要到两岁半甚至三岁才睡整夜觉。所以孩子夜里醒来,并不意味着做父母的失败。更不能使用任何硬性手段,强迫孩子入睡。

西尔斯医生在《亲密育儿百科》里批评在西方盛行了100多年的婴儿睡眠训练法,将其称之为“比我们培训宠物还缺少人性的训练法”。其造成的后果就是大批婴儿和成年人患上睡眠失调症,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有睡眠调整中心,来治疗这些无情训练法遗留下来的问题。

至于让孩子孤零零地留在一件屋子里单独入睡,也越来越多地遭到广大母亲和育儿专家的反对。他们极力推崇中国母亲的做法:让孩子跟着妈妈睡。这其实是一个流传于世界各地文化的古老习俗,不仅有利于哺乳的方便、有利于母婴双方的睡眠,更会增进母子感情联络与交流,增进母亲对孩子的了解以及孩子对母亲的信任感,为将来顺利而成功地教养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孩子留下终身难忘的快乐记忆。夜间同床使得婴儿得到与母亲更多的肌肤接触,对于宝宝大脑的发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促进。人类学家蒙太古就此题目曾有专著,他指出,“婴儿有着无比强烈的对于身体接触的需求。”

即使不和宝宝同床,很多父母都乐意让宝宝和自己睡一间屋子,爸爸妈妈睡大床,宝宝自己睡小床。让宝宝单独一个屋子,不利于父母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对孩子的需求做出及时的反应,甚至会增加摇篮猝死症的几率。想想看,假如宝宝一夜不在身边,你要么频繁起床去察看他,自己也睡不安稳;要么你不管他,出了问题也不知道,难道你就放得下心?

除了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之外,全世界各民族的母亲几乎都让孩子和自己同屋或者同床睡眠。但是突然间,一些中国母亲们开始盲目效仿西方人的做法,把孩子留在单独的一间屋子里,并美其名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殊不知,孩子的独立性无需这么早培养,更何况独立性也不是培养出来的。婴儿从出生到3岁,需要的不是什么独立性,而是最大程度上满足对父母的依恋。一个饥饿的人是无法肩挑重担远足旅行的,只有填饱了肚子才能够胜任其他。同样,一个依恋感没有被满足、情感精神上处于饥饿状态的儿童,也无法独立。宝宝从出生到18个月,无论你怎样爱抚、亲吻、拥抱他,都不会“惯”坏了他。对父母的依恋感得到充分的满足、安全感建立的好的孩子,会自动脱离父母,走向独立。

如果妈妈为了自己省事,逼迫孩子遵循自己的作息时间,竭尽全力让孩子一夜睡到大天亮,最终结果不仅达不到自己的期望,而且会因为厌烦孩子的起夜而情绪低落,怨天尤人。这样恶性循环,两败俱伤。

不如就接受这个事实,孩子每夜都要起来,把这化作与孩子亲密交流的良好时机。并非白天做父母,夜里就可以下岗放假了。做父母是24小时的工作。宝宝每天有50%的时间都在睡觉,这并非无所作为的消磨,而是在对于睡眠,以至对于人生,开发积极健康的态度。

协助宝宝愉快入睡的tips:
* 白天多拥抱安抚宝宝,会让宝宝更在夜晚加顺利地进入睡眠状态。
* 固定睡眠时间,孩子月龄越大,越需要固定一致的睡眠时间和睡前活动。
* 抚触按摩或洗个温水澡有助于舒缓紧张的肌肉和忙碌的大脑。
* 在妈妈乳头上吃着母乳入睡是自然入睡的最佳方式——从温暖的洗澡水到温暖的怀抱到温暖的乳头到温暖的床,一路畅通无阻。
* 父亲哄拍孩子入睡:应该让宝宝习惯跟着爸爸妈妈都能入睡。
* 宝宝即将入睡却不愿意被放下来单独睡觉,不妨和宝宝一起躺下来,让他在你的怀抱里进入酣睡状态。
* 坐在摇椅上摇着宝宝入睡,珍惜这种独特的入睡需求吧,宝宝也就在头几年需要你摇晃他,这种宝贵的时光会很快过去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家庭与子女 / 看到好的育儿贴子,忍不住转过来:不必一觉到天亮 ZT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不必一觉到天亮 文:小巫
    《都市主妇~父母》2003年11期

    编辑前言:2003年8月“成长的烦恼”栏目里曾刊登了文章《让宝宝一觉到天亮》,文章中的一些育而观点,有失准确,收到了一些妈妈的意见。为了保证文章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在此我们刊登小巫的文章,作为对原稿件的更正。我们感谢小巫,同时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能够把对我们的看法、意见或批评告诉我们。对我们来说,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最准确和正确的信息传递给我们亲爱的读者。

    与很多事物一样,对育儿理念和方式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有新的发现,得出新的结论。许多原来盛行的理念和手段,现在已经过时了落伍了。我们在采纳的时候,需要鉴别,需要不断地更新。

    《父母》今年8月刊发表的一篇文章《让宝宝一觉到天亮》,综合了很多国内外僵化落后的观念和手法,给读者带来不准确的信息。其中的错误有以下几点:

    l 必须要宝宝一觉睡到天亮;
    l 阻止母亲用爱抚手段辅助宝宝入睡,强迫宝宝自己入睡;
    l 机械地训练宝宝,让他哭5分钟、10分钟、15分钟…直到不哭了;
    l 把宝宝留在一间屋子里单独睡眠;
    l 从4个月开始停止夜间哺乳。

    我的主张是妈妈不应该为了自己的方便,不管不顾孩子的需求,不给孩子应有的爱抚,甚至不给孩子吃奶,把孩子推到一边儿去,让他自己睡觉。这其实是一种违背人性的理念和做法。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很多中外父母都受到过一个错误观念的引导和影响,就是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让宝宝一觉睡到天亮。
    然而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件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一觉睡到大天亮,大人不会,婴儿更不会。每个人都是在入睡、熟睡(深度睡眠)、浅睡(REM睡眠)之间循环往复,总要醒几次。只是成年人能够自主入睡、能够自我调整再次入睡,婴儿却不能够,他们需要父母的辅助。

    我们应该了解婴儿睡眠的一些科学事实:首先,婴儿的睡眠迥异于成年人的睡眠。成年人入睡快,能够马上进入深睡状态;婴儿则入睡慢,需要在父母的辅助下,经由20分钟左右的浅睡状态而后进入熟睡阶段。相信大多数父母都有这样的经验:宝宝看似睡着了,但是一放下来就会苏醒大哭。这是因为他还没有进入深度睡眠,还需要更多的哺乳、安抚、拍哄、轻摇等等。

    其次,婴儿的睡眠周期也较成年人短,熟睡程度亦较成年人轻,醒来后,还是需要父母的辅助才能重返梦乡。这其实是他们的一种生存本能,便于一旦发生意外或感到不适,能够马上醒来向父母发出信号。另外,轻度睡眠也有利于婴儿大脑发育。

    睡眠不是我们能够强加于宝宝身上的一种状态。把孩子放下来让他自己入睡,是不现实的。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安睡了9个月,并非出生后就可以马上脱离母体单独行动,而是同样需要母亲的怀抱,需要听到妈妈的心跳、闻到妈妈的体味、感受到妈妈肌肤的温暖,藉此获得安全感。有些小宝宝在出生后头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都更乐意在父母怀抱里睡觉,这不是什么必须更改的坏毛病,而是自然正常的需要。

    比较合适的态度是创造一个适宜睡眠的环境,将睡眠逐渐导入宝宝。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宝宝安睡,更是要宝宝将睡眠看作是一件愉悦的事情,快乐地入睡,安心地睡着。

    其实,医学上对婴儿睡整夜觉的定义是连续睡眠5个小时,而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8个小时以上。

    掌握了科学知识,你会立刻发现,强行训练宝宝单独入睡,是多么不理智、不人道、也无法实现的愚蠢举措。得不到父母的安抚,宝宝无法入睡,大哭不已;父母不理睬宝宝渴求爱抚的信号,让宝宝在那里哭啊哭,且不说有多少父母能够做到如此忍心,这样做的直接后果——

    一是给宝宝幼小的心灵留下重重的创伤:我是孤独的,爸爸妈妈是不爱我的,我呼唤他们,他们不理我。好吧,我哭也没有用,反正你们不来,我不哭了,我累了,我睡了,但是我悲伤,我愤怒,我不喜欢睡觉,我也不喜欢这个世界!

    二是将父母变得冷淡漠然,对孩子的需求不再敏感,不再细心地观察孩子哭闹的具体原因,很容易忽略孩子因为生病或其他不适而发出的求救信号。

    婴儿出生后头几个月里,由于生长迅猛,兼之胃口小,消化快,夜里起码要起来一次吃奶。很早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10个月大的婴儿,对于母乳的汲取也有25%是在夜间。如果早在4个月就断掉夜间的哺乳,无异于掐断了宝宝四分之一养分的来源。4个月并非添加辅食的一刀切时间,美国儿科学会在1997年更新了他们的立场,将辅食添加的推荐月份从4个月更改为6个月,并且明确阐明,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在6个月之前无需进食添加物(包括果汁),因为辅食的营养不如母乳的营养全面。而且,睡前给宝宝多吃辅食并不能有效延长他的睡眠时间,吃多了消化不良反而会让他撑的睡不着。

    6个月以上的婴儿夜间醒来的原因则可能更复杂一些,比如出牙的不适,由于白天可玩儿的东西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到夜间才会感到疼得厉害,醒来吃母乳对于宝宝是减轻痛苦的最佳途径。

    其他导致婴儿夜间频繁苏醒的原因包括尿片过湿,感觉要撒尿,睡衣不舒服,衣着、被褥或室温过热,吃得过饱或饥饿感,生病的不适等等。稍大一些的孩子夜间频繁醒来的原因有时与白天的活动有关,有时与情感方面的波动有关,总之孩子夜里醒来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父母细心观察,找出缘由,对症下药。

    还有些孩子到晚上不愿意睡觉,或者夜间睡不安稳,是因为白天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过短,他要利用晚上来弥补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需要。

    一个小孩子如何睡觉,与这个孩子本身的脾气性格有很大关联。有些孩子几个月大就能基本上安睡一夜,但大多数孩子要到两岁半甚至三岁才睡整夜觉。所以孩子夜里醒来,并不意味着做父母的失败。更不能使用任何硬性手段,强迫孩子入睡。

    西尔斯医生在《亲密育儿百科》里批评在西方盛行了100多年的婴儿睡眠训练法,将其称之为“比我们培训宠物还缺少人性的训练法”。其造成的后果就是大批婴儿和成年人患上睡眠失调症,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有睡眠调整中心,来治疗这些无情训练法遗留下来的问题。

    至于让孩子孤零零地留在一件屋子里单独入睡,也越来越多地遭到广大母亲和育儿专家的反对。他们极力推崇中国母亲的做法:让孩子跟着妈妈睡。这其实是一个流传于世界各地文化的古老习俗,不仅有利于哺乳的方便、有利于母婴双方的睡眠,更会增进母子感情联络与交流,增进母亲对孩子的了解以及孩子对母亲的信任感,为将来顺利而成功地教养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孩子留下终身难忘的快乐记忆。夜间同床使得婴儿得到与母亲更多的肌肤接触,对于宝宝大脑的发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促进。人类学家蒙太古就此题目曾有专著,他指出,“婴儿有着无比强烈的对于身体接触的需求。”

    即使不和宝宝同床,很多父母都乐意让宝宝和自己睡一间屋子,爸爸妈妈睡大床,宝宝自己睡小床。让宝宝单独一个屋子,不利于父母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对孩子的需求做出及时的反应,甚至会增加摇篮猝死症的几率。想想看,假如宝宝一夜不在身边,你要么频繁起床去察看他,自己也睡不安稳;要么你不管他,出了问题也不知道,难道你就放得下心?

    除了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之外,全世界各民族的母亲几乎都让孩子和自己同屋或者同床睡眠。但是突然间,一些中国母亲们开始盲目效仿西方人的做法,把孩子留在单独的一间屋子里,并美其名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殊不知,孩子的独立性无需这么早培养,更何况独立性也不是培养出来的。婴儿从出生到3岁,需要的不是什么独立性,而是最大程度上满足对父母的依恋。一个饥饿的人是无法肩挑重担远足旅行的,只有填饱了肚子才能够胜任其他。同样,一个依恋感没有被满足、情感精神上处于饥饿状态的儿童,也无法独立。宝宝从出生到18个月,无论你怎样爱抚、亲吻、拥抱他,都不会“惯”坏了他。对父母的依恋感得到充分的满足、安全感建立的好的孩子,会自动脱离父母,走向独立。

    如果妈妈为了自己省事,逼迫孩子遵循自己的作息时间,竭尽全力让孩子一夜睡到大天亮,最终结果不仅达不到自己的期望,而且会因为厌烦孩子的起夜而情绪低落,怨天尤人。这样恶性循环,两败俱伤。

    不如就接受这个事实,孩子每夜都要起来,把这化作与孩子亲密交流的良好时机。并非白天做父母,夜里就可以下岗放假了。做父母是24小时的工作。宝宝每天有50%的时间都在睡觉,这并非无所作为的消磨,而是在对于睡眠,以至对于人生,开发积极健康的态度。

    协助宝宝愉快入睡的tips:
    * 白天多拥抱安抚宝宝,会让宝宝更在夜晚加顺利地进入睡眠状态。
    * 固定睡眠时间,孩子月龄越大,越需要固定一致的睡眠时间和睡前活动。
    * 抚触按摩或洗个温水澡有助于舒缓紧张的肌肉和忙碌的大脑。
    * 在妈妈乳头上吃着母乳入睡是自然入睡的最佳方式——从温暖的洗澡水到温暖的怀抱到温暖的乳头到温暖的床,一路畅通无阻。
    * 父亲哄拍孩子入睡:应该让宝宝习惯跟着爸爸妈妈都能入睡。
    * 宝宝即将入睡却不愿意被放下来单独睡觉,不妨和宝宝一起躺下来,让他在你的怀抱里进入酣睡状态。
    * 坐在摇椅上摇着宝宝入睡,珍惜这种独特的入睡需求吧,宝宝也就在头几年需要你摇晃他,这种宝贵的时光会很快过去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Good article, thanks.
    • 同意.和孩子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就那么几年,不及时享受只怕想抱的时候都不让父母碰了.
    • 谢谢!好文章!
    • 所见略同。我一直都这样带,朋友都说我太掼他了,真正能掼他能有几年呢?
    • 不錯,我再不用為自己的行為找理由了,寵他們吧,也不過這麼幾年的光陰.我真懷念兒子小時候那軟軟的身體,三歲的他已經手長腳長抱起來不方便了.老公還在哀嘆,妹妹再大一點,家里就沒有孩子爬爬的景象拉.
      • 可不是,小孩子长得太快了,及时享受吧,一眨眼就长大了,独立了。
    • 哈哈,这篇文章终于给我们这些被人批评为惯孩子的妈妈们找到了理论根据。:)))
    • 不错!
    • 謝謝!我再不用擔心沒"訓練"好寶寶而自責了!兒子也可以"理所當然"的夜裡不斷起來吃奶了!哈哈!
    • 好, 好, 好! 让我们都和孩子继续相互宠爱着吧
      • 怎么一直没见妹妹上MSN呀? 回国行程定了吗?啥时候回来呢?
    • Thanks for sharing. 刚看过文章,昨夜儿子醒来哭闹,索性陪他开心。被孩子依恋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