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

自媒体都这么胡说八道不打草稿不做功课吗,援乌的也就欧盟北约+日本澳洲不到30个国家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茶话 / 和平之路 / 普京捅了马蜂窝 +4

    墙内自媒体如松文章:2月24日俄乌战争打响之后,包括美国在内几乎所有国家都认为俄罗斯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打败乌克兰,否则美国中情局就不会主动给泽连斯基提供便车(用于逃跑),俄罗斯更宣称在48小时内拿下基辅,但这场战争打到今天已经持续了约八个月,乌克兰不仅未被消灭,而且还在战场上逐渐掌握了主动权,如果目前的常规战争继续下去,俄罗斯的前途当然十分悲观。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意外的结局?

    第一,普京捅了马蜂窝。

    过去说过二战之前的世界是殖民时代,也诞生了几大殖民帝国,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沙俄、英国等,殖民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殖民帝国可以凭借自己综合实力优势摧毁其他国家的边界甚至主权,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威权体系。


    比如,英国是印度的宗主国,英国控制了印度的外交、军事、经济、边界、司法等方方面面,1858年,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被授予印度女皇称号,这标志着代表印度主权的莫卧儿王朝灭亡,英国从此就直接代表了印度的主权,印度彻底成了英国的附庸国;还比如,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83年直接将克里米亚汗国并入俄罗斯帝国的版图,为了避免汗国王室可能会卷土重来,还不远千里地将克里米亚汗国的最后一位王汗送至爱琴海上的罗德岛(见下图红点处)上令其自生自灭,目的就是要斩草除根,最终王汗被土耳其人杀害,让俄罗斯得偿所愿。

    普京捅了马蜂窝

    总之,殖民帝国时代是一种自上至下的威权体系,可以凭借综合实力的优势任意改变、摧毁其他国家的司法、边界和主权,让它国成为自己的附庸,或直接令其灭亡然后兼并其土地,这就是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过程,也是沙俄从莫斯科大公国扩张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的过程。

    二战代表着殖民时代的结束(但在很多地区还存在殖民的模式,这并不矛盾),二战之后在美英的主持下建立了不同于威权的新体系,我们一般称呼为联合国体系,在这种体系之下大国不能随意摧毁它国的边界和主权,相反必须尊重它国(主要是小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是联合国宪章的要求。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改变,如果说殖民时代是尊重(崇尚)强者的时代,联合国体制就是保护弱者(小国)的时代,这是非常显然的。

    有朋友可能要疑惑,这种尊重它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联合国体系为什么会产生?

    先看看英美的宪政体制可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什么,就是保护弱者。如果一个政党获得执政权之后,全社会不能保护作为在野党的弱者,执政党完全可以不断打击甚至摧毁在野党,令其无法夺回执政权,比如目前的美国民主党不仅把持着总统职位还掌握着两院,如果美国社会不能保护弱者(相反却崇尚强者),民主党就有条件摧毁共和党和其它所有在野党,民主党就可以长期执政下去,宪政体制就会消亡,因此保护弱者就是宪政体制的基石。生活中也一样,比如病毒大流行时期美国给居民直接发放疫情补助,但高收入家庭并不能享受,这也是保护弱者。

    保护弱者是宪政体制的基石,否则宪政体制将顷刻消亡。

    这就是联合国机制的来源。

    在尊重(崇尚)强者机制下建立的日不落帝国在殖民地的反抗浪潮下解体,源于这种机制下在殖民帝国与殖民地之间处于对抗并互相消耗的状态,当消耗到一定程度之后殖民帝国的财政、军事就会不堪重负,就只能解体。与其如此就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尊重弱者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弱者会反过来主动团结在自己(美英)的周围,让自己更加强大。

    这就是《道德经》中的辩证法,“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郊也。牝恒以靓胜牡,为其靓也,故宜为下。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则大者宜为下。”作为一个大国,尊重它国(小国)就是“为下”,大国“为下”,就可以激发出强大的力量。

    俄军入侵乌克兰之后,让美英显得很强大,这与俄罗斯的实力被高估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俄罗斯威胁了乌克兰这个弱国的生死存亡之后,让联合国中的绝大多数中、小国家都感觉到了亡国的危机,如芒刺在背,源于自己周边的大国也可以随时灭亡自己,它们内心深处的感觉是,支援乌克兰就是拯救自己,打败俄罗斯就是保护自己,其结果就是有四十多个国家集体从财政、军事上支援乌克兰,虽然一些非洲国家和新加坡这样的小国距离俄罗斯十分遥远,但也参与到援助乌克兰、制裁俄罗斯的行动中,这就让作为带头大哥的英美显得很强大。这么多国家集中在一起所激发出来的战争潜力是俄罗斯一国难以比拟的,俄罗斯逐渐失去战场主动权是自然而然的。

    所以在俄乌战争开始后,虽然本人也认为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实力完全不成对比,但本人却认为乌克兰可能会得胜,就源于今天的世界已经与以往出现了根本性的不同。当普京捅了联合国机制这个马蜂窝之后,就会遭到全世界所有中小国家的群殴,俄罗斯的结局大概率也就注定了。

    或有人说,那是因为俄罗斯的战法过于落后,还处于二战时期的水平,俄军士气低落,再加上装备技术上不如欧美,所以才落到今天的地步。在此要强调的是,即便俄军的真实实力是现在的两三倍,也难以改变结局。就因为俄军的战力十分拉胯,所以欧美现在只援助乌克兰一些中端武器,如果俄军体现出更强的战力,欧美和众多中小国家会更加切身地感觉到亡国危机,就会援助最尖端的武器,数量也会更多,甚至很多国家还会直接派出自己的国防军到乌克兰参战,源于他们必须保护自己的生存权,群殴之下俄罗斯的结局也不会比现在有多少改变。

    美英构建的这个组织是有弹性的,敌人越强,这些国家受到的威胁越大,反击的力道就越强,就像一个弹簧一样。

    普京捅了马蜂窝

    普京在中亚峰会上说,自己不后悔(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这恰恰说明他已经后悔。由于自己还在以二战之前的眼光看待今天的世界,认为强大的俄罗斯可以立即消灭弱小的乌克兰将其并入大俄罗斯之中,所以捅了联合国机制这个马蜂窝,遭到群殴之后就只能后悔。

    未来,如果还有任何国家以二战之前的眼光看待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也会得到群殴的待遇。

    第二,俄乌战争爆发之后,为什么英国第一个冲上去援助乌克兰?而且其前首相约翰逊还多次放狠话,一定要打败俄罗斯?

    如果美国说出这样的话大家可以理解,终归美国还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以英国的综合实力竟敢面对战前的世界老二说出这样的狠话,有些人的心中或许会发笑,你算那棵葱?

    战争打响不久之后,约翰逊就第一个自信地来到基辅街头,人们会认为这家伙不过是作秀罢了。

    在此要说的是,这不是作秀,英国说出的话也都是真的,这是真正的自信,它也有这样的底气。

    普京捅了马蜂窝

    现代宪政体制发源于英国,保护弱者的文化起源于英语文化,所以英国对联合国机制的理解也更为深刻。但这种机制必须有一国冲锋在前,否则就会形成群龙无首的一盘散沙。当有一国冲锋在前的时候,基于乌克兰的未来最终会关系到本国的存亡安危,各国就会跟随出击,就会击败俄罗斯。

    约翰逊知道自己的身后有源源不断的跟随者,所以他敢于冲锋在前,就拥有战胜俄罗斯的强烈自信。

    果不其然,英国冲上去之后,美国、欧洲国家和世界上的很多国家立即跟上,乌克兰战场的大局已定。

    第三,北溪管道被炸之后,为何德国对乌克兰的援助明显更加积极?

    Iris-T SLM防空系统是德国最先进的防空系统,连自己的国防军都尚未装备,但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之后德国却承诺向乌克兰援助四套,这种做法已经领先于所有国家(美英并未援助本国最先进的武器),而且第一套已经运抵乌克兰并立即在战场上建立了功勋,这与开战初期德国的态度已经是云泥之别。

    德国可能终于看清了英国老师的思维。

    英国海洋战略核心是什么?就是将自己的边境线推进到海上,最好推进到到各大陆的海岸线上。首先,这可以保证自己的本土不受到战争的伤害,经济就可以稳定增长,本国的综合实力就可以稳步上升,让本国长期处于战略优势地位;其次,本土不受战争的伤害,人民生活安定,社会安定,一个稳定的国家才有资格争雄于世界;再次,当自己拥有强大的海军、将边境线推进到海上之后,就极大地减轻了本土的陆地防卫压力,就可以减少陆军的预算,也就减轻了财政压力。我们知道战争打的就是钱粮,财政压力减轻之后就可以让自己占据战略优势地位,当然也有能力继续加大对海军的投入,建立起更大的战略优势。

    这种海洋思维也可以用于陆地。按照这样的思路,一旦乌克兰被俄罗斯占领,俄军就可以进一步威胁中欧,俄军每前进一步对英国的威胁就大了一分,相当于自己在欧洲大陆上无形的“边境线”在后撤,这肯定不符合英国的利益,所以最佳的策略就是在乌克兰打败俄罗斯,将自己在欧亚大陆上无形的“边境线”置于俄乌边界上。

    让自己的本土远离战火的威胁,永远都是最佳策略。

    既然英国执行这样的策略,东欧国家包括波罗的海三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就更愿意这样做,由于这些国家距离俄罗斯更近,受到的压力更大,让俄乌边界成为自己无形的“国境线”符合自己的利益,结果他们成了乌克兰最坚定的支持者。

    在乌克兰战争之前欧洲的地缘战略基本是哑铃型结构,从拿破仑战争开始,就是法德与俄罗斯互相制衡(当然也互相瓜分欧洲的利益),结果众多中欧、东欧小国就成了牺牲品,这就是波兰被多次瓜分的根源,源于波兰大致是德法与俄罗斯之间的中线,波兰走廊又是中西欧与东欧之间的大通道(下图,二战前的欧洲局势图),是地理战略和欧洲地缘关系决定了波兰的命运。

    普京捅了马蜂窝

    当英美坚决支持乌克兰之后,德国逐渐看清了这背后的地缘格局,自己为什么还要坚持陈旧的波兰中线哪?将乌克兰吸收进入欧盟、支持乌克兰打败了俄罗斯,将这条中线前置到俄乌边界,让自己的本土远离战火,最符合自己的国家战略;坚决支援弱国乌克兰打败俄罗斯,欧盟成员国才会心向自己,就可以提升自己在欧盟中的地位和向心力,巩固自己欧盟中老大的地位。虽然失去了北溪天然气却可以收获巨大的政治和国防利益,自己就也成为这场战争的赢家。也就是说,作为大陆型国家的德国一样可以执行英国的海洋战略思路。

    这可能就是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之后德国在援助乌克兰问题上态度转变的根源,源于它们终于不再以陈旧的眼光看待欧洲的地缘格局,开始以全新的眼光看待欧洲,开始以联合国机制看待欧洲。

    英国老师终于教会了德国人怎么思考问题。

    我们经常说,人与人之间的差是最大的,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简直就生活在不同的时空中。国家也一样,普京发动俄乌战争主动捅了马蜂窝,源于他依旧在使用二战之前的眼光看待今天的世界,他发起的是一场真正的“隔代战争”,结果只能遭到群殴,这一点都不冤;俄乌战争爆发之后英国清楚自己该怎么做,知道自己率先冲出去之后是必胜的格局,即可以极大地提升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获得更多国家的信赖,还可以获得地缘利益;德国待战争打响了半年多之后也终于看清了英国老师想的是什么,以及要达到什么样的结局,现在已经立即跟了上来;而法国的马克龙还在发愣哪。

    思想和思维方式的差别,是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根本差别,世界已经进入了21世纪,不要沉睡在殖民时代中不知觉醒。

    • 2014年普京就占了克里米亚,为何那时没有捅到马蜂窝?为何西方2014年不出手支援乌克兰?若是按文中的说法就解释不通了
      • 那时的乌军就是前苏联军,一碰击溃,俄军迅速拿下俄里米亚,西方根本没有时间反应。要说现在的乌军完全不一样了,因该不是俄乌战争才开始,军事变革从2014年就一点一点开始了,到了乌俄战争还没有完成,战争只是加速了这个过程,并给西方一次真正有限介入的机会。 +1
    • 自媒体都这么胡说八道不打草稿不做功课吗,援乌的也就欧盟北约+日本澳洲不到30个国家
      • G7经济总量占世界4.5成。援俄只是中伊朝和白俄4个国家。 +1
        • OPEC+,印度,金砖国家,这几天意前总理贝卢斯科尼晒与普京“甜蜜互动”,听着好肉麻啊,土鸡总统埃尔多安还搀着普京一起走,看着好暧昧,世界比你想象的还丰富多姿。别忘了俄罗斯以前还是G8成员呢,老川曾要把其拉回来G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