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

魁省养老院涨价了

https://info.51.ca/articles/1205789?wyacs=www-homepage

魁省私人养老中心被爆费用上涨30%-50%,有些人不得不支付一年97000加币的费用,这引起了魁省人民的热烈讨论。

Carole Bédard的92岁的母亲住在CHSLD Domaine Saint-Dominique已有七年了,然而就在今年,她发现养老院的费用暴涨,自己和家人已无力负担。

去年4月,他们签订的合同是3488加币一个月,其中包括住房费用和护理费用。然而到了9月,他们被告知,由于她母亲所需要的护理增多,费用将上涨至5475加币每月。Carole和她的兄弟姐妹商量后决定平摊这多出来的费用。

然而到了今年1月,他们又被告知从4月起,她母亲的费用还要再次上涨,这次竟然涨到7448加币,相当于每年至少89000。

接到这一通知,Carole和家人相当震惊,他们对记者表示:“我母亲的存款可能只能再住一年,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办呢?”

他们的情况并非偶然,另外一个家庭对LaPresse报告了类似的情况,Françoise Chalifour的母亲每年需要支付97,440元,每月增加2,538元,新的费用将于5月生效。这家CHSLD确认了费用暴涨这一事实,并回应称:“该院179名居民中将有64人受到费用增长的影响。

养老院进一步解释称:“养老院费用暴涨部分原因是Legault政府决定将私人养老院转变为经政府批准的机构,为了符合标准,我们不得不在现在和未来提供更多的护理服务。”

养老院还大倒苦水称:“自去年10月以来,CHSLD一直面临平均每月24.5万的赤字,因此不得不将部分成本转给各位居民。”私人CHSLD费用的大幅度增长令魁省卫生和老年事务部长Sonia Bélanger大吃一惊。

Bélanger部长承认:“私人养老院如果想要获得政府补贴,其服务质量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在达到政府要求的标准后,才能获得支持,但在这个达到标准的过程中是无法获得任何拨款的。”

“因此私人养老院确实需要自付这部分的花费,但这样的费用涨幅也太惊人了,且完全不现实。”

事实上,CHSLD Domaine Saint-Dominique并不是唯一一家费用暴涨的私人养老机构。Bélanger部长不得不向魁省所有私人养老院所有者发送了“明确指示”,要求避免出现像CHSLD Domaine Saint-Dominique这样的情况发生。

但家属的担忧依旧存在,不少老人依旧面临着费用的大幅增长的压力,比如一位叫做Françoise Trudel的,她的父亲在另外一家养老院居住,费用也增加了43%。

对于Carole Bédard一家而言,他们必须考虑为她的母亲寻找新住所。Carole很无奈,她说:“我母亲很喜欢她现在的养老院,并经常告诉我们,她很幸运能够在那里结束自己的生命。离开的话她会非常难过” 。

一般来讲,一间公立或受政府援助的养老院单间费用在2079.9加币,这个费用包括了住宿,膳食,医疗护理和个人护理等等日常生活支持服务。但这类养老院的位置非常紧张,等待期很长,因此不少老人不得不选择私人养老机构。

有网友感叹道:“就这费用...卖了房子感觉也住不了几年啊!”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金秋年华 / 加拿大住养老院的开销到底有多大? 说的是那种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去的地方,需要护工照料的, 不是老人公寓
    • 如果你指的是政府养老院,老人完全不能自理你必须要另外雇人,我一个朋友每月额外花7千,自己每天下了班再赶去照顾。供你参考。
      • 谢谢! 政府的养老院还要7000, 这也太贵了。 难怪老人们都不敢早退休呢
        • 不是这个意思,政府养老院一个月只有1800左右,但是我的朋友另外每月花7千雇护工去养老院额外照顾。你不肯额外请人也行,那就是没有很好的care,一般活不久。 +2
          • 好像听说政府的养老院也是有条件的。多少钱收入以上就不能去了?
            • 有case manager 来作评估。
          • 护工一小时工资也就二三十块,怎么就花的了7000? 雇两个护工吗? 政府的养老院没有配着护工?
            • 假如25块一个小时,一天如果雇8个小时,一个月算30天就是$6000. 「 政府的养老院没有配着护工?」这个问题不知怎么回答你,你应该一点都不了解,所以我解释起来很累。 +3
              • 那直接把护工请家里来就行了,干嘛还要去养老院? 原以为去政府养老院可以省些钱 +2
                • 当然可以,子女照顾+额外请人,我在下面解释了。但是家里没有设备,有些老人照顾起来很累,甚至不可能。 +1
                  去政府养老院不是省钱,是子女想既省钱又省心,把包袱扔给政府,有些子女就是这样想的。
            • 如果通过agent机构雇有牌照护工,前两年还有$30一小时的价格,现在恐怕要$35. +1
          • 这种额外照顾的属于极特殊情况。普通的都不需要这样的服务。
            • 你说的对,普通的不需要额外雇人护理。但是不少人偏偏碰上这种“极特殊情况”。
        • 老人院平均每个老人每天只有1、2个小时care,一个护工要管十几个老人。但你额外花钱请人,护工就更不管了,腾出时间管别的老人,所以另外花钱请人也造福别的没钱请人的老人。我讲的句句实话。在加拿大最好别变老。 +2
          • 在哪都一样 +9
            • 或者你可以不去养老院,让子女724悉心照顾,Rolia上99.999%的都是这个想法。
              • 能自理让子女照顾还可行,不能自理了子女怎么照顾?就得去养老院吧?问题是得花多少钱去养老院。
                • 其实能自理的话住retirement home比较好,很享受的,但每月费用$8000+其它。不能自理的只有自己子女来照顾,或者像老农那样花钱请人,别指望老人院,那里死的快。 +1
                  • 哎!算来算去,还是钱不够。俺是65岁能退休就不错了。死得快也许是不错的结果。没钱早死早解脱 +1
                    • 不要想那么多,你的子女会悉心照顾你的。
                      • 哪个子女会悉心照顾,自己有家庭,工作,自己有上亿资产,才能硬气要求吧?
                    • 如果回国退休钱够不够?
                      • 看国内是否有医疗和房子
                        • 国内有医疗和房子。
                          • 有人监督保姆就成,也需要票子。
              • 现在还会有这样想的?要子女724悉心照顾,我不是说绝对没有, 但做父母的这样想还是有点不一般。 +3
                • 国内来的老人这么想的很多。国内人不信灵魂,不在乎生活质量,觉得好死不如赖活着,而且退休金经常比子女工资高,子女不上班照顾老人经济上也赚。
                  • 我认识或见过的人中有90多岁的人随子女乘飞机出国旅游不坐轮椅;87岁的人独自乘渡轮和公交车;70多岁的人健步如飞,比普通50多岁的人走和跑得快。这些人的生活质量算是不错的吧?
                    • 本贴说的是不能自理的。即使你说的这些90岁的坐飞机旅游是故意折腾子女,87岁的坐公交是折腾社会,生活质量不敢恭维,报复心理吧
                      • 20多岁的人也有生活不能自理的。电影《没完没了》中葛优一直在照顾成为植物人的姐姐。生活质量不敢恭维的人也有生存的愿望和权力。
                        《没完没了》Sorry Baby1999 (冯小刚作品/葛优/吴倩莲) 钱和我,你选择哪个?千禧年之前,以真心换真的爱情。
                        【欢迎订阅华语电影频道,看好电影不迷路👉 :https://bit.ly/3pOc4qK 】导演: 冯小刚编剧: 王小柱 / 白铁军主演: 葛优 / 吴倩莲 / 傅彪 / 徐帆 / 刘蓓 / 刘威 / 韩童生 / 秦焰 / 何冰 / 张涵予 / 丁志城 / 张秋芳 / 孙红雷 / 王中磊 / 卡迪琳娜类型: 剧...
      • 请问相似条件下的在中国一线城市的养老院的费用如何?
        • 花同样的钱应该比这里服务好 +2
          • 你是说还是要花同样的钱但是应该比这里(多伦多)的服务好?
            • 看什么样的养老院了,一线城市养老院从每月几千到几万人民币的都有
              • 相似条件下的。想知道说在这里退休钱不够的人,如果回国退休钱够不够?
                • 那要看你有多少钱,回国去哪里养老了
                • 我亲戚住在18线小城市,5年前老人痽在床,养老院每月5000多,他没舍得,当时老人退休金和存款比这多多了,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所有钱都是孩子的了,能不到自己做主……
                  • 国内小城市很多人的观念是送老人去老人院是不孝,所以有那个想法也不敢
                  • 18线小城市的医疗水平是不是比较差?
                    • 大城市老人自己也看不了病,得子女陪着。挂号排队各找检查交钱,都得子女带着老人跑。所以好多老人轻易不会去看病。现在的老人自己能买东西就不错了。
                      • 这就是回国退休养老的重大缺点。在加拿大和美国,老人是可以独自去看病的。
                        • 那也得看多大岁数的老人吧,还有老人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
                          • 我们这一代人老了自己去医院没问题。我们的上一代探亲过来的老人恐怕不行。话说回去,我们回国看病也不行,没医保。老人回国会有医保。
                            • 我现在想探讨一下我们这一代人在有国内医保的情况下,老了怎么办。
                              • 找个亲戚看着保姆,给钱。
                                • 是在加拿大“找个亲戚看着保姆,给钱”还是在中国“找个亲戚看着保姆,给钱”?
                                  • 这是回答你的问题,在国内,有医保,怎么办?没有人,保姆,养老院都欺负人,需要家里子女或亲戚经常看看。
                                    • 在国内和加拿大,都没有子女或亲戚经常看看。
                                      • 那还国内吧,起码没有语言问题,自己可以理论一下。
    • 人最花钱的时候就那最后几年,卖了房咋都够了,问题是都想留遗产给子女,不舍得花 +2
      • 我觉的把一辈子的钱不舍得花,最后几年花到养老院是最不划算的事情了。不如一辈子过的好一点儿,到了最后不能动了就安乐死了。就算不安乐,不享受那几年也沒什么,左右也沒什么可享受的了。不如前面过的好些 +9
        • 这也行。最怕的就是一辈子都不舍得花钱,尽想着留遗产了 +2
          • 一辈子不舍的花钱,也同时意味着孩子们从小到大都生活的比较艰苦,最后留点儿遗产有什么意思?真不如把这些钱花在孩子们成长的生活中:学点什么,带孩子们出去旅游见识一下世界 +4
        • 咱们还没有到那个岁数,嘴巴说得轻松。到那个岁数或许就改变想法了。古话,好死不如赖活。 +1
          • 还是觉得不能自理了不如安乐死,如果老年痴呆了有先兆时就立好遗嘱。 +2
        • 这么说炒房会被团灭
          • 你不肯给子女买房,还要指望将来子女悉心照顾你?
        • 不同意你的说法。花钱最多的就是最后10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 如果生活质量太差病痛太多就安乐了好了
        • 安乐死,不是你想就行 +1
    • 前面有人提到了进政府养老院的老人一般活不久,这是个关键问题。 +1
      • 那是不是就等于是安乐了?
    • 想想那种老了有心无力的感觉都可怕,要不到时候我们一起合伙养老吧,请人照顾不用多专业只要有事能照顾到就行了,总体费用低点。
      • 合伙养老有可能吗?据说中国人最喜欢内斗了。 +2
        • 没可能。都活蹦乱跳时候合伙作伴玩儿可以。一旦有病有灾了指望外人,门都沒有。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连亲生孩子都吃不消的事情,指望沒有血缘关系的人怎么可能? +3
    • 发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这类令人心堵的话题,从白天开始,整个心情就不好,一直忧郁到现在,几乎到了恐惧的地步。讨论来讨论去,仍然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基本上就是看每个人的运气和造化了。希望大家都平安。 +1
    • 魁省养老院涨价了
      https://info.51.ca/articles/1205789?wyacs=www-homepage

      魁省私人养老中心被爆费用上涨30%-50%,有些人不得不支付一年97000加币的费用,这引起了魁省人民的热烈讨论。

      Carole Bédard的92岁的母亲住在CHSLD Domaine Saint-Dominique已有七年了,然而就在今年,她发现养老院的费用暴涨,自己和家人已无力负担。

      去年4月,他们签订的合同是3488加币一个月,其中包括住房费用和护理费用。然而到了9月,他们被告知,由于她母亲所需要的护理增多,费用将上涨至5475加币每月。Carole和她的兄弟姐妹商量后决定平摊这多出来的费用。

      然而到了今年1月,他们又被告知从4月起,她母亲的费用还要再次上涨,这次竟然涨到7448加币,相当于每年至少89000。

      接到这一通知,Carole和家人相当震惊,他们对记者表示:“我母亲的存款可能只能再住一年,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办呢?”

      他们的情况并非偶然,另外一个家庭对LaPresse报告了类似的情况,Françoise Chalifour的母亲每年需要支付97,440元,每月增加2,538元,新的费用将于5月生效。这家CHSLD确认了费用暴涨这一事实,并回应称:“该院179名居民中将有64人受到费用增长的影响。

      养老院进一步解释称:“养老院费用暴涨部分原因是Legault政府决定将私人养老院转变为经政府批准的机构,为了符合标准,我们不得不在现在和未来提供更多的护理服务。”

      养老院还大倒苦水称:“自去年10月以来,CHSLD一直面临平均每月24.5万的赤字,因此不得不将部分成本转给各位居民。”私人CHSLD费用的大幅度增长令魁省卫生和老年事务部长Sonia Bélanger大吃一惊。

      Bélanger部长承认:“私人养老院如果想要获得政府补贴,其服务质量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在达到政府要求的标准后,才能获得支持,但在这个达到标准的过程中是无法获得任何拨款的。”

      “因此私人养老院确实需要自付这部分的花费,但这样的费用涨幅也太惊人了,且完全不现实。”

      事实上,CHSLD Domaine Saint-Dominique并不是唯一一家费用暴涨的私人养老机构。Bélanger部长不得不向魁省所有私人养老院所有者发送了“明确指示”,要求避免出现像CHSLD Domaine Saint-Dominique这样的情况发生。

      但家属的担忧依旧存在,不少老人依旧面临着费用的大幅增长的压力,比如一位叫做Françoise Trudel的,她的父亲在另外一家养老院居住,费用也增加了43%。

      对于Carole Bédard一家而言,他们必须考虑为她的母亲寻找新住所。Carole很无奈,她说:“我母亲很喜欢她现在的养老院,并经常告诉我们,她很幸运能够在那里结束自己的生命。离开的话她会非常难过” 。

      一般来讲,一间公立或受政府援助的养老院单间费用在2079.9加币,这个费用包括了住宿,膳食,医疗护理和个人护理等等日常生活支持服务。但这类养老院的位置非常紧张,等待期很长,因此不少老人不得不选择私人养老机构。

      有网友感叹道:“就这费用...卖了房子感觉也住不了几年啊!”

    • Too much
    • 他拟送中风父回中国:不是不孝 只是真的太累了
      来源:世界新闻网

      他拟送中风父回中国:不是不孝 只是真的太累了

        

        家中有需要长期照护的患者,对许多人而言都是重大打击。(pexels)

        「我真的撑不下去了」在芝加哥(专题)市一家按摩店打工的Mike林(28岁),今年9月准备把父亲送回中国。

        据世界新闻网报道,Mike林与送外卖的父亲在美国打拚10年,存好一笔钱,寄望实现购屋梦,万万没想到,父亲去年初突然中风,不仅拖垮了自己的健康,也让独自担起照顾责任的Mike,陷入巨大的情绪冲击与压力。

        没有家人、亲友援手,语言不通的Mike长叹一口气说,「在美国得了需要长期照护的病,不论患者或家人,都生不如死。」

        语言不通 疗养院也难安

        Mike林说,父亲有高血压、高血糖,长期吃药控制,也会不定期测量。中风前,父亲知道自己的血压与血糖都偏高,一直想找时间看医生,但打工仔都一样,总想着今天干完工作再去,就这样拖过最佳时机。

        「病发当天看他人好好的出门,没几个小时就接到医院说他病危的电话。」Mike林说,还好他父亲有伊利诺州的医疗白卡(Medicaid),所以从送医院到出院,几乎没有额外医疗费用负担,住院时因为医护人员24小时在旁,相对来说家人较为轻鬆,「但住院有天数限制,想多住也不给住。」

        三周后,医院告知Mike说,他们已没有其他方法医治他父亲,必须把他转到长照中心,不久父亲就被送到芝城北郊艾文斯顿市(Evanston)的一家疗养院。

        Mike回忆,跟着父亲入院时,一进去就有不安之感,「整个中心有浓浓的发霉、尿骚味。」疗养中心望去仅七、八名工作人员,但卧病在床患者却达20多人,入住三天,床边的服务铃却一直未安装。

        「老爸就这样连上个厕所,都得被迫忍耐几个小时。」Mike说,他不知打了多少通电话反映这些状况,也前后跑了好几次疗养院希望解决问题,但一直未改善,心疼老爸独自一人因语言不通,孤立无助,「在他住了一周后,明明知道接回来会更辛苦,我还是把他接回家了。」

        每晚流泪 后悔来到美国

        照顾行动不便的病人是一场艰钜的挑战。Mike一开始暂停工作一个月,全职照料父亲,帮老爸做饭、喂餐、把屎把尿、洗澡、理髮。

        「生活变得非常琐碎,也是从这时候开始,我觉得自己可能已罹患忧鬱症。」Mike说,每晚父亲入睡后,自己一躺在床上就会莫名流泪,会后悔来美国,如果留在家乡河北,或许就不用这么累了。

        后来听说芝加哥伊利诺大学(UIC)的医院对治疗中风病人更有经验,Mike带着父亲到UIC医院接受检查及谘询,虽然医生还是没有其他办法,但转介他们到华埠附近的圣安宁疗养院复健,「老爸在这家住了两个月,我终于可以比较安心回去工作。」

        两个月后,林父终于可以慢慢地走一小段路;不过,就在此时疗养院也告知林父必须出院了。

        虽有白卡 医疗资源有限

        孤立无援的Mike说,虽然庆幸父亲有白卡,但美国的医疗资源并非无止境提供,他也试着找过护工到家裡帮忙照顾父亲,「美国护工费用高,我的薪水几乎都不够支付。」

        天天在照顾父亲与工作间奔波,Mike说,他也想过申请家务助理,但助理的工作时间很短,其实对他们帮助有限,

        Mike说,他打听了家乡的一家医院对于治疗中风患者非常着名,「决定夏末秋初带父亲回中国,找个护工在家乡照顾老爸,起码也不用担心语言问题,也不用时刻提心吊胆老爸独自在家的安危。」

        家人、亲戚听到Mike打算把父亲送回家乡,有人支持也有人痛骂;身心俱疲的Mike说,「我不是不孝,我只是真的累了。」

      • 对这种中文媒体实在是无语,别人倒霉的事是他们媒体吸引眼球的极好素材,然后自我发挥,我已经看出文章中的很多漏洞,不知道他们洋洋洒洒写文章的时候,有没有征求当事人的意见。欺负国人老实不会打官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