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一场战争的最终结局,不是看某一次局部战争的胜败,要看的是双方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布局,战争主动权和战略控制力,战争组织动员能力和战争后备力量,武器装备和补充能力,以及基本的国力和军力等等,总之要立体分析。
01
双方战略目标和战略布局对比
对乌克兰来说,自2014年开始,在美国的操控下,其战略目标就是加入北约。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必须先解决乌东俄语地区的反对力量,同时防止俄罗斯干预其战略目标的实现。这就是为什么乌克兰政府自2014年开始在乌东地区展开大规模军事布置,把最有战斗力的纳粹营放在乌东,并对乌东俄族人展开大规模种族清洗的原因。
乌克兰认为只要守住乌东,能抵挡住俄罗斯对乌东的入侵就是胜利,所以其战略重心一直放在乌东。
对俄罗斯来说,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把乌克兰作为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缓冲地带,就是其战略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对乌克兰进行去军事化,去纳粹化,让乌克兰变成一个永久中立国才行。
俄罗斯很清楚,即使实现不了上述目标,至少也要将乌东作为战略缓冲地带,同时尽可能多地掌控黑海沿岸的制海权。这就是为什么俄罗斯要首先在2014年先拿下克里米亚再说的原因,也是俄罗斯启动“特别军事行动”后,表面上佯攻基辅,实际上把主战场放在乌东的原因。
只要控制了乌东,俄罗斯的战略目标就实现了大半。占领乌东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后面再慢慢跟乌克兰、北约和美国死耗,耗到最终有一方坚持不下去就是谈判出结果的时候。
从2014年开始,双方其实已经在乌东地区打了8年代理人战争。俄罗斯很清楚,战争的对方绝不是乌克兰,而是美国和北约。普京最终敢于发动对乌战争,当然是经过了8年的精心策划与准备。其战略目标和战略布局非常清晰。
相比之下,乌克兰尽管从2014年开始在乌东地区一直是主动战略布局,但自2022年俄乌开战那一刻起,一下子就从主动变成了被动。在俄罗斯第一轮对乌克兰进行全面的海陆空打击之时,乌方显然没有摸清楚俄方的战略意图,以为是要打基辅,所以就打响了所谓基辅保卫战,反而导致乌东兵力空虚。在俄军强大的攻势和对基辅的包围之下,为避免亡国,泽连斯基一度决定与俄罗斯谈判妥协,接受俄方的“两去一不准”条件。
俄罗斯在基辅虚晃一枪后,迅速以和谈名义撤军。俄罗斯当然知道美国不会同意乌克兰和谈,所以迅速集中兵力在乌东攻城掠地。战争的方式之所以不是什么闪电战或美国式狂轰乱炸,反而是步步为营的巷战,就是要对乌东每一寸土地实施完全意义的事实占领,不留任何乌方的军事力量存在。
可以说,直到几乎整个乌东被俄军占领,乌克兰、北约和美国才彻底反应过来,明白了俄罗斯的战略安排,但一切都晚了,乌东已经被俄罗斯控制。
双方战略目标和战略布局谁高谁下,如果说到今天还看不明白,就是不只是军事白痴,也是常识的白痴。
02
战争主动权和战略控制力对比
在占领乌东之前,俄罗斯始终是主动进攻方。在基本占领乌东之后,俄军开始修建长达一千多公里的防御工事,从进攻转身防守。
整个乌东战争,最主要的战斗集中在马里乌波尔和巴赫穆特两地。打马里乌波尔是为了消灭乌军主力纳粹营。在取得了马里乌波尔的胜利之后,俄军并没有急着解放乌东全境,而是在巴赫穆特开打持久的消耗战,一打就是半年多。半年多的巴赫穆特“绞肉战”,俄军以损失1万多瓦格纳兵力的代价消耗了三十多万乌军兵力。
可以说,马里乌波尔战争基本实行了去纳粹化目标,而巴赫穆特战争则基本实现了去军事化目标,至少是实现了一大半。战前乌军70万兵力,到巴赤穆特打下来,乌军兵力消耗过半,武器装备则基本上被消耗干净,包括大量的北约援助。
纵观整个乌东战场,可以说俄军始终按部就班在按其战略布局和战略意图稳扎稳打,步步推进,最终基本实现了预定目标。反观乌克兰,则是处处被动,尽管不停在喊反攻,但除了局部的战场胜利,始终不能改变整个战场的被动局面。最终结局是不仅丢失了乌东大片河山,更是付出了几十万的惨重伤亡。
从明确意义上讲,乌克兰已经毫无战争主动权和战略控制力可言。如果不是美国和北约坚持要打下去,乌克兰可能早就投降谈判了。
03
战争组织动员能力和战争后备力量对比
俄乌之间本就是力量不对称的战争,无论是经济和军事实力,还是人口基数和可战斗兵力,双方根本不在一个可比较的层面上。
迄今为止,俄罗斯并未对乌克兰正式宣战,也没有进行过全面的战争动员。尽管俄罗斯进行了两次征兵,目前兵力已经达到150万的规模,但真正投入到战场的俄罗斯正规军非常有限,总共不到20万人,而且一直都没有开到最残酷的一线战场。乌东最残酷的两个战场,打马里乌波尔的是车臣武装,打巴赫穆特的是瓦格纳私人武装。
俄罗斯为什么不动用俄军正规部队呢?
这就是俄罗斯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布局决定的,也是其组织动员能力和战争后备力量决定的。俄罗斯非常清楚,他是在同美国和北约作战,而且随着战场情况的变化,随时都有美国和北约亲自下场参战的可能。只要俄军从主动变成被动,美国和北约下场的时机就会到来。所以,俄罗斯正规军只能作为面对美国和北约的总预备队。
俄罗斯在白俄罗斯驻军约20万,并且开始在那里布置战术和战略核武器,这就是准备打世界大战的战略准备和布局。
一年多的战争打下来,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俄罗斯的组织动员能力和战争后备力量之强。经济上,俄罗斯越打越强,GDP从战前的全球第13位飙升至全球第8位,贸易收入和财政收入双双大幅增长,货币也避免了大幅贬值的风险。有钱有资源,又有生产力能保证开足马力生产武器,年产坦克1500辆,为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后备基础。刚刚的消息说,即使在战争的背景下,俄罗斯仍然用20架武装直升机给中国抵债4.4亿美元,还引起美国疯狂指责。美国指责就说明那武装直升机是值钱的,我们在汶川地震时见识过俄罗斯超大直升机对吧,可见俄罗斯武器装备并不是靠吹的。
反观乌克兰,GDP直接被腰斩,土地丢失20%(如果计算领海,乌克兰丢失的国土面积已经达30%),人口减半。尽管经过了11轮征兵,但可战斗兵力已近枯竭,连妇女儿童和70岁老人都上了战场。国内基础设施和军事设施基本被摧毁殆尽。尤其是在战争背景下,乌克兰为取得美国和北约援助,已经将剩下领土的60%转让给了西方粮食集团,租期长达百年。可以说,乌克兰已经从人口、领土、基础设施、实际生产力等方面变得一穷二白,事实上已经亡国了。
对比战争组织动员能力和战争后备力量,双方根本就是天壤之别。光靠美国和北约援助的万国牌武器,这仗还怎么打下去呢?
04
武器装备和补充能力
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军事强国,这并不靠吹,从此次以一对整个北约的战争看,人家还真就是牛掰得不行。要能源有能源,要资源有资源,要库存有库存,要产能有产能,所以俄罗斯才希望打持久的消耗战,不只是想拖垮乌克兰,更是想拖垮北约。
俄罗斯不仅有核武,更有高超音速导弹,常规武器就更不用说了。战争打了一年多,美国和北约援助的武器也够多了,一会是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毒剌导弹,一会是被吹得神乎其神美制无人机,一会是被吹得神乎其神的美国榴弹炮,一会是被吹得神乎其神的豹式坦克,一会是被吹得神乎其神的爱国者防空系统,有用么,改变战争局面没有啊?
前段时间还在吹爱国者击落全部俄罗斯导弹,现在还提不?之所以不提,是因为全被俄罗斯摧毁了对不对?前段时间吹豹式坦克也很凶,在刚刚过去一周的所谓乌克兰“大反攻”中,已经有8辆豹式坦克被摧毁。如果没有记错,德国承诺的一期40辆豹式坦克中,目前只提供了8辆,这无疑意味着所有豹式坦克已经全部报销了。下图是网传的豹式坦克尸体,这应该是造不了假的。
没有武器生产能力,只靠援助万国牌武器,严重的伤亡又决定了大部分士兵是新兵,他们如何能操作万国牌武器啊?
所以你看到的残酷现实是,有多少次反攻就会有多少次失败,有多次士兵上战场就会有多少伤亡。如今的乌克兰甚至连伤兵救治的能力都没有,大量的伤兵都被送往波兰和德国等地治疗。网上也晒出了许多在波兰和德国的乌方伤兵,而且多数是外籍雇佣兵,真正的乌克兰士兵恐怕还享受不到送往西方救治的待遇,只能在乌克兰等死。
加上俄罗斯对乌方武器库一次又一次的精准打击,可以说北约能送多少就摧毁多少,所以乌军武器装备消耗之速度异常惊人。一年多的战争打下来,乌克兰已经消耗了北约援助的2000多亿美元,超过了乌克兰GDP总量。
装备差,又不能及时补充,兵源不足且几乎都是新兵蛋子。就这样,每当有北约援助过来就高喊“大反攻”,然后就是死人,失地。然后再要援助,再高喊“大反攻”,然后再如此恶性循环下去,直到战死最后一个乌克兰人?
刚在推上看到一个英国人发的推文,标题是《交易的艺术》,推文内容是:“现在是2025年,美国总统是川普,战争结束了,泽连斯基在医院里戒毒,乌东已经彻底变成俄罗斯领土,乌西以1美元卖给了贝莱德,美国退出了北约并加入了金砖国家行列,欧盟已宣告破产。”这英国人固然是调侃,但所言很切合实际。战争真打到2025年,这恐怕几乎就是必然结局,战争最终拼资源人口和生产力。
高喊乌克兰必胜者是缺乏基本判断力的,只从价值观出发去喊可怜的口号,完全不做全面的战争分析。我不是军迷,也不懂战争,但知道基本常识。写此文就是想对战争做个立体分析的样板,让你们学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