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第八章
他们难以割舍的绝不是战争本身。而是留在异国土地上的青春岁月
后来我们知道,1951年夏季的负重行军,我们遭遇了朝鲜几十年不遇的暴雨和
洪水。部队到达金城以南的集结地后,足足等了一个星期,各单位的掉队人员才陆
续到齐。还有,就在我们第二阶段行军开始后,冒雨由元山向金城方向艰难开进之
际,板门店的停战谈判已暂时中止。原因是美军方面要求中朝方面对其拥有的炮火
和空中优势给予领土上的补偿,目的达不到,便以坦克和大炮发言,在东线发动了
夏季攻势。由于朝鲜人民军几个军团和志愿军部队联合予以殊死抗击,使敌人自八
月中旬开始的夏季攻势历时一月后被迫中止,同时也为我们这一批轮番上阵的新人
朝部队的开进和休整赢得了时间。
在金城以南一个名叫邹义里的村庄驻扎休整待命的时候,饥饿伴随着我们。但
是记忆中,这短暂的休整日子,却不乏轻松和欢乐。由于洪水冲毁道路桥梁,更由
于敌人飞机轰炸和远程炮火的封锁,后勤供应无法保证,我们便想办法找食物填充
肚腹。我们结伴上林间采蘑菇,挖野菜,还爬上松树摘下金黄色成熟的松果。我们
带了一些军裤,把裤腿挽个疙瘩,朝里面装松塔,直塞得鼓鼓囊囊,扛下山来,倒
在营帐外,把松籽剥出食用。那时,每人身上手上都蹭上了不少松脂,整日身上散
发出浓浓的松香味儿。几个拉二胡的乐手都趁机积攒了足够用的松香。后来后勤总
算搞到了一些粮食——是麻袋装的玉米粒儿,分给文工队几麻袋。于是我们每个人
分到几斤负责加工。我们体会了原始人石器时代的生活:我们把玉米粒提到河滩,
各自找合用的石头砸玉米粒儿:一块块平展的磨盘似的石头上,摊开了我们的口粮,
阳光照耀下,卵石砸击得碎玉米四溅,浪花和着笑语喧哗。我们手起石落,砸碎了
金黄的玉米粒也砸落了金黄的夕阳。收集起来的玉米渣被送到炊事班。当晚我们端
着搪瓷碗喝着无法煮烂的玉米粥,直喝到肚皮鼓胀。
晴好的日子,我们在山坡间密林里开辟出排练场地,在树林的遮蔽掩护下编排
节目。忽然听到防空枪响,敌机呼啸而来,炸弹轰然爆响。我们惊叫四散,顾头不
顾脚躲藏。慌乱问,看见正蹲在一处坑凹解手的王队长,在炸弹爆炸的气浪中提着
裤子蹿起,像一条受惊的驴,嚎叫着飞奔。敌机过后我们回想起方才这一幕,笑声
四起,笑疼了肚子笑出了眼泪。
我知道,如今那些志愿军老战士都会对入朝征战的岁月难以忘怀。如果他们谈
起战地生活眉飞色舞、兴奋不已甚至津津乐道,你可要心生警惕:你不要被他们那
些动容的叙述所迷惑,认为他们是在欣赏战争、把玩残酷、炫耀战争经历,他们是
一批离开打仗就活不下去的人。不是。你应该明白,他们难以割舍的,绝不是战争
本身,而是留在异国土地上的青春岁月。他们是在怀念战友、怀念青春、怀念充满
激情与梦想的年轻时代。你应该看到,尽管历经半个世纪的浪涛冲刷,青春的五彩
石依然躺在河底,在阳光照耀下显得光彩夺目。
哦,那一切是令我多么地难忘啊……
9 月中旬,我们排练一个从友军文工团学习来的小节目《一把铁锹》,内容是
讲一个朝鲜家庭,儿子上前线了,家里剩下母亲。
儿媳和小姑子三个女人,为了争着去修被美军飞机炸毁的公路,三人把铁锹藏
来藏去的故事,表现了朝鲜妇女千方百计争先支援志愿军的精神。我在节目中扮演
小姑子,演得很投入。确实,自从进入朝鲜后,一路行军过来,到处看到朝鲜妇女
和老人的白色衣裙,忙碌着抬石背土,挥镐舞锹,填平公路上一个又一个弹坑。而
且,不论他们的棚屋如何狭小,只要志愿军部队到了,总是热情地毫无怨言地为我
们腾出睡觉的地方。我们在邹义里住的一户朝鲜人家,房东是个四十多岁的寡妇,
带着一个八九岁的哑巴孩子,她把大些的房子让给我们女兵们住,自己和孩子挤在
柴房,很让我们过意不去。不过,想不到的是,我却在她家丢了一双胶鞋。
那天午后,我发现屋门外踏板上我洗净晾晒的一双黄胶鞋不见了,问同屋的姐
妹,都说没看见。春红便怀疑是房东寡妇偷了,她说这位房东聊天时有一次指着春
红脚上的胶鞋连连翘大拇指。而且朝鲜人喜欢志愿军的胶鞋我们早已知道,以前在
肃川附近宿营时,一个男队员就丢失过一双胶鞋。春红想了个主意,让我出去喊。
我跳到当院大喊:
“谁看见我的胶鞋啦!谁看见啦?”
春红和姐妹们从屋里咋咋呼呼地跑出来,围着我大声嚷嚷着:
“怎么啦怎么啦?”
“丢鞋啦?谁偷的?”
“找一找,找一找!”
这时,我注意到房东大嫂在柴房门口探了一下头,又很快缩回去了。
我们便有煞有介事地在屋外四处翻寻。房东终于憋不住劲儿了,抱着哑巴孩子
从柴屋中走出来,故作吃惊地瞪大眼睛看着我们,嘟囔着我们谁都听不懂的语言。
春红走到房东跟前。指指我,又指指我脚上的胶鞋,比划着说:
“鞋子,胶鞋,不见了……”
房东茫然地摇着头,伸手在哑巴孩子流鼻涕的上唇沟抹了一把,又在自己的布
鞋帮上蹭干净,指指自己的鞋,又指指我的鞋,嘟囔着朝鲜话,之后一个劲儿地摇
头摆手,扁平的大脸显出一副茫然。最终她抱歉地朝我们点头一笑,退回了柴房。
我们相对无奈地苦笑着。
但是这天晚上,房东大嫂给我们端来一盆煮熟的热气腾腾的土豆。我们拒绝不
要,她以肯定的口气,说着我们听不懂的朝鲜话,指着土豆,又指指她的嘴,做出
生气的样子。意思是如果我们不吃,她会生气的。放下这盆土豆,她出去了。过了
片刻,又端来一个小碗,碗里有一些盐末。这下我们欢快地叫喊起来。对于近十天
没有油盐吃的我们,一撮盐末赛过任何美味佳肴。我们剥着土豆皮,蘸着盐末,无
比香甜地大吃起来。
“秋月,你怎么不吃?”春红问道。
这时我们几个才注意到秋月没吃土豆。她只是手里拿了一个左看右看,又环视
了我们几个人一周,把那个土豆扔回到盆里。
“我也想吃它。”秋月阴着脸说,“可是我不能吃!”
“为啥嘛?这盐末又不是毒药,蘸着吃多香!”刘冬茹说。
“我以前怎么没发现?”吴静大口吞咽着,“煮土豆居然这么好吃!”
“吃!吃!”秋月起身走到门口,“你们没吃晚饭?高粱米蘸辣椒面没塞饱哇?
还要不要群众纪律啦?不拿朝鲜人民一针一线,是怎么表态的?”
“又不是白吃,”我开口道,“干嘛一本正经的,一双胶鞋换一盆土豆……”
“苦夏,你就敢肯定鞋是房东偷的?你有什么证据?你不要给中朝人民的友谊
抹黑!”
“我看呀,是房东阿妈妮没把咱们当外人!”春红自顾吃着土豆。
“对啦!”刘冬茹接口道,“一家人不分你我,吃的用的不分你我……”
秋月见没人响应她,更生气了,冲着春红嚷嚷开了:
“别人贪嘴就算了,连分队长也不讲原则性!怎么带领大家……”
“谁不讲原则?吃个土豆就是不讲原则?”春红对她说,“那我告诉你,你先
去队部批评王队长去!昨天我到队部去,见他吃高梁米饭,就的是朝鲜泡菜!一大
碗哩!你去问问他去。”
“对,去狠批王队长一回,问问他哪儿来的泡菜!”吴静跟着帮腔。
我们一齐笑起来。大伙儿早都明白,王队长跟秋月“好”上了,把王队长搬出
来,秋月就没什么话可说了。
果然,在我们的笑闹声中,秋月穿上鞋,红着脸离开了,嘴却还不服软:
“我就去问问王队长,他要是吃了泡菜,我……”
“你怎么着呀?”吴静故意问。
“那我也不吃!”秋月气昂昂地走了,把木拉门关得很响。脚步咚咚像是发出
抗议。
秋月走后,春红吩咐:
“还是给她留两个土豆吧,她回来饿了就该吃了。”
“秋月真去找王队长汇报吧?”刘冬茹有些担心。
“她呀,是跟王队长互相汇报,再加上互相拥抱!”吴静笑道。
“别瞎咧咧!”春红斥了吴静一句,“你看见人家拥抱了?”
“我还真看见了,那天黄昏,赵玉林约我出去走走,我不想去……”
“得了得了,你们两口子牛郎织女的,一路上行军你疼我我帮你的。”我打断
吴静的话,“你别说老赵了,就说秋月吧!”
“赵玉林拉我到林子里散步,”吴静说,“走着走着,赵玉林拉了我一把,停
下不走了,伸手朝前指指,我一看,哟,一棵大松树下,秋月跟王队长贴在一起,
靠着大树——”吴静停住不说了,双手做了一个合抱的姿势。
“你真看见啦?”刘冬茹问。
“看啦!看的是志愿军报(抱)呢!”
“那你跟赵玉林是什么抱呀?”春红问。
“他们是保定艺校的学生报(抱)!”我笑着打趣。
“那是没参军前,”吴静说,“现在我们是战友报(抱)。”
大家又哄笑了一阵。
晚上临睡前,我打开手电筒写日记。日记写完了,秋月还没回来。我用电筒照
一照秋月的铺位——被子叠得整整齐齐。
“你们看呀,秋月到这会儿还不回来,汇报思想怎么没完没了的。”吴静叹息
着说。
“你是想赵玉林了吧?也出去汇报思想去呀!”刘冬茹耶揄地说。
“赶明儿我得给王队长提提意见!”春红说,“怎么领导也不注意一下群众影
响。”
“快别提了,提什么意见?领导就不允许谈恋爱啦?”我对春红说,“领导岁
数大了,才急着解决个人问题呢!”
大概是春红立刻联想到翟团长和我的婚事,不言语了。半晌,又叹道,“也是,
王队长也快三十的人了,老家的媳妇是个童养媳,比他大九岁,一解放就回去离了,
早蓄谋着从文工队找个漂亮的呢……苦夏你要不是跟了翟团长,说不定王队长得把
你解决了!”
“你说什么呀!”我扑到春红身上打她,“王队长和秋月又不是一天两天了…
…我到文工队第一天,就碰见王队长教秋月拉小提琴!”
“对,王队长总夸秋月的辫子。”刘冬茹眨着大眼睛说,“他一看见秋月的大
辫子在屁股上跳,就两眼发呆。有一回说,瞧瞧秋月那两根大辫子,黑油油,多老
长哩,在屁股蛋子上甩搭甩搭的就是好看,只是打仗不合适,可她就是舍不得剪…
…”
“喂,我说咱们得审审秋月。让她招供,省得老是一本正经的,老是毗挞别人。”
春红提议。
“她爱急,真惹恼了她怎么收场?”我有些担心。
“不怕,咱们胳肢她!”刘冬茹说。
“大伙一齐上手,不怕她不服,她跟谁急去?只要咱们不急,她急不起来!”
吴静说。
“到时候听我统一号令!”春红吩咐道。
我们吹灭小油灯,各自躺下,听着屋外秋虫的唧唧呜叫,等待着秋月归来。
就在我迷迷糊糊要睡着的时候,春红从旁边捅了我一下:“来了!”
听到轻轻的脚步声,屋门口的脱鞋声,秋月蹑手蹑脚地走到门口,轻轻推开屋
门,摸着黑一点一点地走到她的被子前,但是她却没法躺下——几个人横七竖八,
大腿压着大腿。哪里有她睡觉的地方?
就在她一筹莫展之际,春红揿亮手电,一束亮光刷地照在秋月脸上。
“孙秋月同志!你这么晚才回来,有没有组织纪律性?你说,干什么去了!”
这时大家都爬起来。有人点亮了油灯。大伙儿都质问秋月,让她老实交待。
秋月支支吾吾,一会儿说解手去了。一会儿又说去散步,最后说是出去练嗓子,
背台词。
“有人可是看了‘志愿军报’(抱)了。”春红装作很严肃的样子。
“什么志愿军报?登了啥消息?”秋月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就叫志愿军抱!”吴静笑着上前,一把抱住秋月,就势按倒在炕上。
众人一哄而上,有的胳肢她,有的脱她的衣服,有的追问她,让她从实招来。
“你说,是不是跟王队长约会?”刘冬茹胳肢秋月,一边追问。
“不招,就脱她的衣裳!脱光她!”
秋月被胳肢得在炕上滚来滚去。衣裳也被大伙儿按着一件一件扒掉,最后只剩
下裤衩了,才两手抱着胸,无奈招供了,承认她是跟王队长约会了。
“哼!你不承认也没用!”刘冬茹说,“早有人看了你们的志愿军报(抱)了!”
“那你们呢?还说我!”秋月反驳道,“你们哪个不比我早?春红跟蔺副团长
算什么报?吴静跟赵玉林呢!同学抱!刘冬茹你也别嘴硬,这一路行军过来,风里
雨里的廖沙背你过河,背你爬坡,哪天你不跟廖沙粘上几回?”
“那是背我呀……”刘冬茹红着脸小声说。
“背和抱是一回事!阿廖沙跟娜塔莎,你们是俄罗斯抱!还有苦夏,你别笑,
你那是老红军抱,老革命抱!”
“算啦算啦!”春红说,“咱们这是文工队,都快成报社了,这个报那个报的!”
大伙儿又笑作一团,忘记了我们早已置身于死亡临近的前线。
直到一阵敌机飞临上空的呼啸声从屋顶掠过,我们才意识到危险的存在,连忙
吹灭油灯,静静地趴在炕上,听着屋外夜空中渐渐远去的飞机声。
夜里,大家将要睡着之际,又听到飞来一架敌机,飞得很低,就像我们头顶屋
外上空几十面低音鼓一齐敲响,震得门窗直颤。我们提心吊胆,捂着耳朵等待炸弹
的爆炸。却不料敌机超低空飞行掠过只投了一些照明弹,把我们房间的窗子映得雪
亮。远处响起一阵狗咬。
照明弹陆续熄灭后,又恢复了夜的沉寂。
第二天我们才听说,昨夜敌机超低空飞行是有特务跳伞降落,被警卫连搜山捉
到一名。据这个俘虏供认,降落的特务还有两名。
而早晨起早烧火的炊事员发现对面山上有人,于是廖沙等人便跃跃欲试,想去
抓空降特务。
也巧,正赶上王队长要我们分队上山采野菜,说是没有蔬菜要用野菜代替,野
菜含叶绿素更多,更有营养。廖沙向王队长提出,在进山里采野菜蘑菇时,注意发
现特务的行踪,遇到敌人立即抓捕。王队长同意廖沙的提议,让廖沙注意行动的隐
蔽性,挑几个打过仗的男同志去,不能让女同志去冒险。
出发前,王队长特意来到队前嘱咐我们,说:“男队员上山搜捕特务,女队员
在林子里摘蘑菇野菜,枪给打过仗的人扛,进山的人一人一枪,注意不要枪走火…
…抓到特务更好,抓不到也别耗在山上不回来。说到底,这不是咱们文工队的任务
……”
“我们女队员也要抓特务!”秋月在队列里喊了起来,“上了战场,男女都一
样!”
“一样个啥?”王队长瞪了秋月一眼,“看看你吊着两根大辫子,钻林子不挂
树上才怪呢!你跟男的能一样?”
沿小道进山的时候,有人跟我搭话,我一看,原来是范进,就是那个入朝前,
因为自己是从国民党军队被俘虏过来的“解放”兵,担心会被从入朝名单中刷下来
的那一位。他人长得挺精神,能说会唱的。由于他在连队干过,打过仗,所以廖沙
让他背了一支步枪,负责进山搜捕敌特。
“喂,苦夏同志,开个玩笑话,你都跟大团长结婚了,成了团长太太,还吃这
份苦……”
“你以为是国民党的团长太太呢?”我顶了他一句。
“你还别说,国民党团长的太太,早住小楼养起来了,就是跟队伍行动,也得
让人抬着呀!哪儿像你这样,泥里雨里的滚……”
“哎范进,我问你句话你可别生气呀——”我看了他一眼。
“问啥?尽管问。”他把步枪换了个肩。
“你咋一开始没当解放军,倒当了蒋匪兵?红的白的都分不清?是个色盲吧?”
“瞎,那会儿咱也没觉悟,当兵还不是为了混个肚子圆,闹好了谋个一官半职
的,没料想成了解放军的俘虏,又从大头兵干起……”
“那你说实话,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哪个好?”
“你这话问跟没问一样。”
“我是说待遇、薪饷啥的。”
“我跟你说个实话吧——”范进压低声音说,“国民党那边当兵好,共产党这
边当官好。”
“为啥?”我真的大惑不解。
“这里头道理可深了——在国民党那边当官,尽打败仗,不是撤职查办就是被
解放军俘虏了蹲号子;可是在咱解放军这边呢,当官,上级指挥得好,尽是胜仗,
提拔得快呀!你看解放军的师长军长们,个个才三十来岁,都年轻有为,所以说,
要讲当官,还是解放军这边好。”
“那当兵的为啥那边好呢?”
“你没打过仗,闹不明白。国民党军队里,当官的对士兵又打又骂,可一打仗,
当官的往后缩,那咱当兵的也不真卖命,找机会就脚底抹油,溜了。不行就当俘虏
呗!可解放军这边,宁死不当俘虏!打起仗来,连长都挥着枪冲在前头,当兵的不
冲能行?这么一来,士兵们战死的就更多……”
“我看你是个怕死鬼!”秋月听到了范进的话,愤怒地反驳,“为人民革命事
业而死是光荣的!范进你的看法有问题。像刘胡兰、董存瑞,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你当国民党兵活着也是反动派,早晚当炮灰!”
“对对,说得对,”范进讨好秋月道:“要不我怎么弃暗投明,到了解放军里
头。我刚才是给苦夏讲讲两边的不同之处……要说呢,当然是刘胡兰好,秋月同志
学刘胡兰,我学董存瑞……”
“别耍嘴皮子啦!”秋月说,“等一会儿,你们搜山,抓个特务回来看看。”
“对,争取抓个美国特务!”
然而,当我们女队员每人摘了一大兜子野菜蘑菇,饥肠辘辘地等他们凯旋的时
候,他们顶着正午的阳光,一个个灰头土脸地从山上下来了。他们抓的特务是一个
朝鲜妇女。王林和范进用枪押着她,回来交差。
返回文工队驻地后,王队长闻听报告兴冲冲出来审问,一见是个朝鲜女人不禁
怀疑地盯了廖沙半天。问:“这就是你们抓的特务?”
“她来历不明,不能轻易放过!”廖沙毫不含糊地说,还振振有词,“特务头
上也没写着字,是不是审审看。”
那个朝鲜妇女三十多岁,皮肤白白的,生得有些姿色。她比比划划地向王队长
解释着,朝鲜话从她嘴里流出,像是一串串没长熟的青葡萄。据廖沙的看法,这个
女人不像是这一带的朝鲜村民,“那么白净,谁知道是什么来历?”
费了半天口舌,王队长才弄懂她说的大概意思:她说自己是上图面的人,她的
阿爸吉在矿山,阿妈尼病了。再说些什么,谁也搞不懂了。于是廖沙提出送师保卫
科。
“让保卫科去审,那边有朝鲜联络员,她说什么都能弄明白。”
廖沙信心十足。
“弄明白了更给我丢人!”王队长不屑地说,“到时候师里传开了,文工队立
功心切,抓个朝鲜娘们当特务,别闹笑话啦!”
“那要真有问题,放过了也不对呀?她一个人到这山里转悠啥?”廖沙不服气。
“你们负责把她送到上图面政府去,有问题朝鲜人一查就清,没问题也算交待
了。”王队长做出了决定。
于是廖沙便带着王林把这个朝鲜女人押送到上图面。那时,朝鲜的行政区有里、
面、郡、道,里就好比中国的村,依次上推,一级比一级高。记得朝鲜叫里的地方
非常多,这个里那个里的,不过叫里的地方不一定就是小村庄,也可能是个大城镇。
好比中国的石家庄,那就不是一个村庄。
那天下午,廖沙带着王林,很有些无奈地把那个朝鲜女人送走。傍晚时二人回
来却一脸喜色。原来,虽然抓的不是空投的特务,但却让他二人交了好运。他们把
那个朝鲜女人送到上图面政府,很快弄清了她的真实身份:她叫朴京淑,是上图面
的人,公婆和孩子都被美国飞机炸死了。丈夫是人民军排长,打洛东江时牺牲了,
只剩她孤寡一人,守着公婆和孩子的坟。我们抓到她时,她是抄山路到一个矿山去
看她生病的阿妈尼,赶回来时遇到廖沙等人,把她当特务抓了。
廖沙和王林完成了押送任务,要返回文工队,但朴京淑一定要让他们到她家里
看看,大概是为了进一步证明她的身份。
“家里干干净净的。就是剩一个人,怪可怜的,唉,一大家人剩一个……”廖
沙摇头叹息着。
“可怜吗?”王队长有些怀疑,“那你们俩回来咋一脸喜气?吃人家东西了吧?”
“没有没有。”廖沙否认。“留我们吃饭,我们没吃,喝了口水……”
“喝口水乐个啥嘛?”
“有好事!”廖沙故弄玄虚的样子。
“啥好事?”
“上图面镇上有狗……”廖沙说。
“有狗咋啦?”
“有人卖狗,还不贵,七八条狗用绳子拴腰上,想买哪一条交钱解绳子就牵走。”
“嗯,这倒不错,弄条狗来——”王队长高兴了,“过些天,咱文工队总结评
比一结束,该下连队演出了。咱们炖上一锅狗肉,吃饱了再出发!”
后来我才知道,廖沙和王林遇到的好事并不只是发现有卖肉狗的,而是他俩在
朴京淑家受到了犒劳——他们吃了朝鲜苹果。并且,临走时,朴京淑还给他二人一
人带了两个。
那天晚上,刘冬茹被廖沙叫出去,返回来时,没等我们群起审问,便把两样东
西摆在炕上,令我们一个个惊羡不已。
“看,廖沙送我的——”
一个苹果,一个白色的小降落伞。红苹果陷在降落伞乳白色绸布的褶皱里,好
像早晨白云里露出了红彤彤的太阳!
在我们惊讶的目光中,刘冬茹幸福地介绍道,这降落伞是廖沙他们上山搜特务
时,从树枝上摘下来的——大概是昨夜敌机放照明弹的降落伞;苹果是他们押送那
个朝鲜妇女,到人家那里,连吃带拿。这特务抓得倒不赔……
“廖沙给了我两个苹果,让我当他的面吃了一个。”刘冬茹说,“这个你们分
着吃吧。”
我们分吃着一个苹果,把白色的降落伞布传看,用手指揉搓着乳白色的绸布,
讨论着是改成一个白色围巾还是改做衬衣更好。到过朝鲜的志愿军对美军的降落伞
都不陌生。只要头天夜里敌人打了照明弹,第二天一早准有人去捡降落伞。那又白
又软的绸布让我们女兵更为喜爱。小的可以做围巾、内衣,大的可以改成蚊帐。而
在我们文工队,最早用它当围巾的却是刘冬茹,至今我还记得她那系着白色围巾的
美丽的笑脸。
以后在朝鲜的岁月里,我们文工队的女兵差不多都得到过这种乳白色的降落伞
绸布。不只如此,在朝鲜,战士们还用打下的美军飞机残骸打制出漂亮的汤勺、筷
子,用炮弹壳制作花瓶,把缴获的燃烧弹吊燃,照亮我们夜间的舞会……人们就是
这样用灵巧的双手,把战争器材改制成日用品和工艺品,无言地抒发对美好和平生
活的向往。
虽说在金城以南休整的日子是轻松欢乐的,但也不是没有一点烦恼。譬如在总
结评比时,不少同志都受到了嘉奖,乐队还有一个同志带病行军而且没有掉队,为
此立了三等功。而我也是没有掉队的,但在评比时却遇到批评。尤其是秋月,说我
第一阶段行军是跟着翟团长骑马行军,“是团长夫人还是文工队员?”当时我心里
确实委屈:又不是我非要找翟团长结婚,怎么服从了组织上的安排倒影响自己的进
步?但是我冷静一想,毕竟自己是骑了几天马,跟别的文工队员徒步行军相比是享
受了优越条件,人家提出批评也没什么可反驳的。再说,秋月批评的也不是我一个,
她连廖沙都批,说廖沙不该评嘉奖:“他帮别人背背包,是帮的谁?他还尽背刘冬
茹呢!这说明,他帮助别人,也是有选择的!”秋月就这么毫不客气地当面锣对面
鼓。刘冬茹气得快流泪了。可廖沙不急,说:“欢迎秋月同志的批评,以后再行军,
我专背秋月同志,不过,要在王队长看不见的时候。”
廖沙的玩笑话引得我们大笑一阵,活跃了严肃过分的评比讨论会场。在笑声中,
我也把自己的小小“失意”丢在脑后,决心接受批评,在以后执行任务中努力做出
成绩。
不过我没想到的是,还是有人为我不平。评比结束的那天傍晚,我到小溪边洗
涮衣物,遇到了王林。他像是预先等了好久了,见到我后,从路边一棵大树后悄然
闪出,把我吓了一跳。
“谁?”我惊问。
“苦夏姐,是我。”王林走到我跟前。
“吓死我了,你个小和尚!”我嗔怪地骂了一句,“你跑这儿劫道呀你!”
“苦夏姐,我等你半天了……”
“今天你没评上嘉奖,别生气……谁都知道,第二阶段行军比第一阶段困难得
多,你是跟着文工队走的,滚成了泥人也没掉队……”
“唉,算啦,人家提得也有道理。谁让我骑了翟团长的马呢?”
“苦夏姐,你真是个老实人──领导让你结婚,你都同意了,可跟了翟团长还
受欺负!要不我给翟团长透个信儿,让他把文工队领导熊一顿,看谁敢欺负你!”
“你可别跟他提!我是我,他是他,各有各的工作岗位!以后我在下部队中好
好干,争取立功!”
“那个秋月,谁都敢得罪,好像是坚持原则,其实,不过是仗着王队长……”
“王林,咱不提这事了,把你的脏衣服拿来,我给你一块儿洗了。”
“不,我自己能洗。”
说到这里,王林从兜里摸出一个圆乎乎的东西,举到我脸前——是一个苹果。
“这是我给你留的,藏了几天了……”
王林把苹果送给我,好像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轻松地吁了一口气,转身跑
走了。
傍晚,我坐在水银般汩汩流淌的小溪边,吃了王林送给我的苹果。这酸甜可口、
浆汁饱满的苹果让我感到愉悦和满足。那时,满天秋夜的星斗眨着银子般闪亮的笑
眼,山林里带有松脂气味的微风徐徐刮来,温柔地包围了我的全身。我在清凉的溪
水中洗涤衣物,也洗净了我烦恼的心……
1951年10月1 日,是新中国成立两周年的国庆日。按照师政治部的统一部署,
各部队都组织人员帮助朝鲜群众收割稻子。我们师文工队也以这种方式,庆祝了国
庆节。所不同的是晚上我们文工队还参加了金化郡政府为我们部队组织的联欢晚会,
会上金化郡文工团和我们师文工队都演出了精彩的节目。
而在这之前的9 月下旬,我师各部队均已结束集结休整,接替友军部队的防御
阵地,进至金化以东和金城川以南一线阵地,且已与试探进攻的敌人几度交火。在
这种形势下,10月1 日国庆节过后几天,我们师文工队奉命组成若干小分队,准备
分头下到各团阵地执行慰问演出和战场宣传鼓动任务。
临下部队的前一天,王队长派人找后勤军需股的助理员换了些朝鲜币,交给了
分队长廖沙。廖沙这次没有叫王林同去,独自一人揣了朝鲜币,兴冲冲奔了上图面。
经过大半天时间,廖沙神态疲惫地牵回了一条同样疲惫的黄狗。赵玉林开玩笑地问
廖沙,这回有没有再次吃到苹果?廖沙却瞪眼吼了一嗓子:“开什么玩笑开?还不
赶紧杀狗!”
廖沙指挥着一帮队员把狗在一棵树上吊死,之后剥皮开膛,烧开水炖狗肉。从
老乡那里找了些青盐扔到锅里,没有生姜和花椒,廖沙就找了一块砖头,用水冲一
冲,扔到了滚开的狗肉锅里,说是可以去除狗肉的臊气。
傍晚杀的狗,天黑以后狗肉下锅。我们轮流烧火添柴,把狗肉焖了一夜。那夜
里肉香飘得很远,让路过附近的机关干部们起了疑心,他们抽动着鼻子,奇怪哪里
来的肉香。聪明的武科长虽然眼睛近视,鼻子嗅觉却无比灵敏,他径直找到文工队
队部,告诉王队长,说他还保存着一瓶老白干,是从国内带来的。王队长要他明天
上午九点半来,但是有个条件:除了带酒还得带一个人——宣传科的摄影干事。
第二天上午开饭前,武科长带着郭干事来了——后者脖子上挂着一台照相机。
王队长让通讯员通知各分队在林间空场上集合照相。
队伍站好后,王队长讲话:
“等一会儿我们吃狗肉,改善生活!明天我们要分头下部队。我们下去,是代
表师首长、师政治部,一定要处处注意影响,要不怕苦不怕死,勇于克服困难!上
了前线,免不了会有流血牺牲,因此,今天咱们文工队就要照个相,请宣传科郭干
事给咱们照个文工队的全家福!”
王队长讲罢,全体同志列队,女前男后,把武科长和王队长拥在中间照了个合
影。
全体合影照完后,王队长又提议给文工队全体女同志照一张合影。于是我们女
队员又兴高采烈地照了一张合影。最后,郭干事说,还有一张底片,给谁照?郭干
事与李春红很熟,就笑着对她说:
“春红同志,给你们几个照了吧?”
“我们几个?哪几个?”
“四朵花呀!”郭干事笑道。
“什么四朵花?”春红不明白。
“真不知道,还是装糊涂?”郭干事说,“师政治部机关都知道,文工队有春
夏秋冬四朵花——春红、苦夏、秋月和冬茹嘛!”
他这一说,我们几个同时惊叫起来——真是哎!我们自己怎么就没注意到呢?
春夏秋冬,正好到齐了!照,照!
在大家的注目下,在朝鲜秋日金色阳光的照耀下,我们四个女队员挽着胳膊照
了相——这是我们四个人惟一的一张合影。
以后,我们还打听到,文工队和师机关不光欣赏文工队的“四朵花”,还根据
我们四个人的特点,编了个“四大美”,什么“李春红的眉毛,苦夏的嘴,孙秋月
的大辫子,刘冬茹的腿”。老实说,我怀疑这是文工队的男队员编排着玩,传到机
关去的。你想,一入朝,成天冒雨行军,就算刘冬茹挽着裤腿,也是一腿的泥巴,
怎么看出她的腿比别人的美?她的腿好看,只有成天在一起排练节目的男队员知道。
而且刘冬茹一般并不裸露胳膊腿的,刚到部队时,不是洗脚时被廖沙看见还羞得直
抹眼泪吗?嗐,不说这些了。总之,我们几个女队员,几朵花,在部队比较惹人注
目就是了。要不然怎么相隔不久,便一个个“名花有主”了呢?
吃过狗肉,照了相,第二天我们要分头下部队了。我们按照划分好的小分队,
准备各自的乐器和背包,记住各自的出发路线。临别前,我们给房东的水瓮打满了
水,帮房东阿妈妮砍了几捆柴,还清扫了我们住过的房间。告别时,房东阿妈妮抱
着她的哑巴孩子送我们到路口,眼泪汪汪的。她像变戏法似的从身上衣襟里摸出几
个煮熟的鸡蛋,一人给我们一个。我们同屋几个女兵都觉得奇怪:没见她养鸡怎么
会有鸡蛋呢?吴静狡黠地一笑,说,这回你们信了吧?我早说她养着鸡——她的鸡
肯定圈在林子深处。
不管房东的鸡在何处圈养,鸡蛋在那个时候确实异常珍贵。据说师首长的小灶
都难得见到鸡蛋,何况我们文工队?
我们感激地接受了房东阿妈妮的鸡蛋,圆滚滚沉甸甸地握在手里,还能感觉到
朝鲜阿妈妮的体温。我们留恋地和房东招手告别。
“吉文衮东木①,再见——”房东抱着她的孩子,流着泪望着我们,用朝鲜话
和中国话的混合语言与我们告别。
“阿妈妮,高马斯半达②!再见——”我们也用两国混合语言与房东告别。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他们难以割舍的绝不是战争本身。而是留在异国土地上的青春岁月
后来我们知道,1951年夏季的负重行军,我们遭遇了朝鲜几十年不遇的暴雨和
洪水。部队到达金城以南的集结地后,足足等了一个星期,各单位的掉队人员才陆
续到齐。还有,就在我们第二阶段行军开始后,冒雨由元山向金城方向艰难开进之
际,板门店的停战谈判已暂时中止。原因是美军方面要求中朝方面对其拥有的炮火
和空中优势给予领土上的补偿,目的达不到,便以坦克和大炮发言,在东线发动了
夏季攻势。由于朝鲜人民军几个军团和志愿军部队联合予以殊死抗击,使敌人自八
月中旬开始的夏季攻势历时一月后被迫中止,同时也为我们这一批轮番上阵的新人
朝部队的开进和休整赢得了时间。
在金城以南一个名叫邹义里的村庄驻扎休整待命的时候,饥饿伴随着我们。但
是记忆中,这短暂的休整日子,却不乏轻松和欢乐。由于洪水冲毁道路桥梁,更由
于敌人飞机轰炸和远程炮火的封锁,后勤供应无法保证,我们便想办法找食物填充
肚腹。我们结伴上林间采蘑菇,挖野菜,还爬上松树摘下金黄色成熟的松果。我们
带了一些军裤,把裤腿挽个疙瘩,朝里面装松塔,直塞得鼓鼓囊囊,扛下山来,倒
在营帐外,把松籽剥出食用。那时,每人身上手上都蹭上了不少松脂,整日身上散
发出浓浓的松香味儿。几个拉二胡的乐手都趁机积攒了足够用的松香。后来后勤总
算搞到了一些粮食——是麻袋装的玉米粒儿,分给文工队几麻袋。于是我们每个人
分到几斤负责加工。我们体会了原始人石器时代的生活:我们把玉米粒提到河滩,
各自找合用的石头砸玉米粒儿:一块块平展的磨盘似的石头上,摊开了我们的口粮,
阳光照耀下,卵石砸击得碎玉米四溅,浪花和着笑语喧哗。我们手起石落,砸碎了
金黄的玉米粒也砸落了金黄的夕阳。收集起来的玉米渣被送到炊事班。当晚我们端
着搪瓷碗喝着无法煮烂的玉米粥,直喝到肚皮鼓胀。
晴好的日子,我们在山坡间密林里开辟出排练场地,在树林的遮蔽掩护下编排
节目。忽然听到防空枪响,敌机呼啸而来,炸弹轰然爆响。我们惊叫四散,顾头不
顾脚躲藏。慌乱问,看见正蹲在一处坑凹解手的王队长,在炸弹爆炸的气浪中提着
裤子蹿起,像一条受惊的驴,嚎叫着飞奔。敌机过后我们回想起方才这一幕,笑声
四起,笑疼了肚子笑出了眼泪。
我知道,如今那些志愿军老战士都会对入朝征战的岁月难以忘怀。如果他们谈
起战地生活眉飞色舞、兴奋不已甚至津津乐道,你可要心生警惕:你不要被他们那
些动容的叙述所迷惑,认为他们是在欣赏战争、把玩残酷、炫耀战争经历,他们是
一批离开打仗就活不下去的人。不是。你应该明白,他们难以割舍的,绝不是战争
本身,而是留在异国土地上的青春岁月。他们是在怀念战友、怀念青春、怀念充满
激情与梦想的年轻时代。你应该看到,尽管历经半个世纪的浪涛冲刷,青春的五彩
石依然躺在河底,在阳光照耀下显得光彩夺目。
哦,那一切是令我多么地难忘啊……
9 月中旬,我们排练一个从友军文工团学习来的小节目《一把铁锹》,内容是
讲一个朝鲜家庭,儿子上前线了,家里剩下母亲。
儿媳和小姑子三个女人,为了争着去修被美军飞机炸毁的公路,三人把铁锹藏
来藏去的故事,表现了朝鲜妇女千方百计争先支援志愿军的精神。我在节目中扮演
小姑子,演得很投入。确实,自从进入朝鲜后,一路行军过来,到处看到朝鲜妇女
和老人的白色衣裙,忙碌着抬石背土,挥镐舞锹,填平公路上一个又一个弹坑。而
且,不论他们的棚屋如何狭小,只要志愿军部队到了,总是热情地毫无怨言地为我
们腾出睡觉的地方。我们在邹义里住的一户朝鲜人家,房东是个四十多岁的寡妇,
带着一个八九岁的哑巴孩子,她把大些的房子让给我们女兵们住,自己和孩子挤在
柴房,很让我们过意不去。不过,想不到的是,我却在她家丢了一双胶鞋。
那天午后,我发现屋门外踏板上我洗净晾晒的一双黄胶鞋不见了,问同屋的姐
妹,都说没看见。春红便怀疑是房东寡妇偷了,她说这位房东聊天时有一次指着春
红脚上的胶鞋连连翘大拇指。而且朝鲜人喜欢志愿军的胶鞋我们早已知道,以前在
肃川附近宿营时,一个男队员就丢失过一双胶鞋。春红想了个主意,让我出去喊。
我跳到当院大喊:
“谁看见我的胶鞋啦!谁看见啦?”
春红和姐妹们从屋里咋咋呼呼地跑出来,围着我大声嚷嚷着:
“怎么啦怎么啦?”
“丢鞋啦?谁偷的?”
“找一找,找一找!”
这时,我注意到房东大嫂在柴房门口探了一下头,又很快缩回去了。
我们便有煞有介事地在屋外四处翻寻。房东终于憋不住劲儿了,抱着哑巴孩子
从柴屋中走出来,故作吃惊地瞪大眼睛看着我们,嘟囔着我们谁都听不懂的语言。
春红走到房东跟前。指指我,又指指我脚上的胶鞋,比划着说:
“鞋子,胶鞋,不见了……”
房东茫然地摇着头,伸手在哑巴孩子流鼻涕的上唇沟抹了一把,又在自己的布
鞋帮上蹭干净,指指自己的鞋,又指指我的鞋,嘟囔着朝鲜话,之后一个劲儿地摇
头摆手,扁平的大脸显出一副茫然。最终她抱歉地朝我们点头一笑,退回了柴房。
我们相对无奈地苦笑着。
但是这天晚上,房东大嫂给我们端来一盆煮熟的热气腾腾的土豆。我们拒绝不
要,她以肯定的口气,说着我们听不懂的朝鲜话,指着土豆,又指指她的嘴,做出
生气的样子。意思是如果我们不吃,她会生气的。放下这盆土豆,她出去了。过了
片刻,又端来一个小碗,碗里有一些盐末。这下我们欢快地叫喊起来。对于近十天
没有油盐吃的我们,一撮盐末赛过任何美味佳肴。我们剥着土豆皮,蘸着盐末,无
比香甜地大吃起来。
“秋月,你怎么不吃?”春红问道。
这时我们几个才注意到秋月没吃土豆。她只是手里拿了一个左看右看,又环视
了我们几个人一周,把那个土豆扔回到盆里。
“我也想吃它。”秋月阴着脸说,“可是我不能吃!”
“为啥嘛?这盐末又不是毒药,蘸着吃多香!”刘冬茹说。
“我以前怎么没发现?”吴静大口吞咽着,“煮土豆居然这么好吃!”
“吃!吃!”秋月起身走到门口,“你们没吃晚饭?高粱米蘸辣椒面没塞饱哇?
还要不要群众纪律啦?不拿朝鲜人民一针一线,是怎么表态的?”
“又不是白吃,”我开口道,“干嘛一本正经的,一双胶鞋换一盆土豆……”
“苦夏,你就敢肯定鞋是房东偷的?你有什么证据?你不要给中朝人民的友谊
抹黑!”
“我看呀,是房东阿妈妮没把咱们当外人!”春红自顾吃着土豆。
“对啦!”刘冬茹接口道,“一家人不分你我,吃的用的不分你我……”
秋月见没人响应她,更生气了,冲着春红嚷嚷开了:
“别人贪嘴就算了,连分队长也不讲原则性!怎么带领大家……”
“谁不讲原则?吃个土豆就是不讲原则?”春红对她说,“那我告诉你,你先
去队部批评王队长去!昨天我到队部去,见他吃高梁米饭,就的是朝鲜泡菜!一大
碗哩!你去问问他去。”
“对,去狠批王队长一回,问问他哪儿来的泡菜!”吴静跟着帮腔。
我们一齐笑起来。大伙儿早都明白,王队长跟秋月“好”上了,把王队长搬出
来,秋月就没什么话可说了。
果然,在我们的笑闹声中,秋月穿上鞋,红着脸离开了,嘴却还不服软:
“我就去问问王队长,他要是吃了泡菜,我……”
“你怎么着呀?”吴静故意问。
“那我也不吃!”秋月气昂昂地走了,把木拉门关得很响。脚步咚咚像是发出
抗议。
秋月走后,春红吩咐:
“还是给她留两个土豆吧,她回来饿了就该吃了。”
“秋月真去找王队长汇报吧?”刘冬茹有些担心。
“她呀,是跟王队长互相汇报,再加上互相拥抱!”吴静笑道。
“别瞎咧咧!”春红斥了吴静一句,“你看见人家拥抱了?”
“我还真看见了,那天黄昏,赵玉林约我出去走走,我不想去……”
“得了得了,你们两口子牛郎织女的,一路上行军你疼我我帮你的。”我打断
吴静的话,“你别说老赵了,就说秋月吧!”
“赵玉林拉我到林子里散步,”吴静说,“走着走着,赵玉林拉了我一把,停
下不走了,伸手朝前指指,我一看,哟,一棵大松树下,秋月跟王队长贴在一起,
靠着大树——”吴静停住不说了,双手做了一个合抱的姿势。
“你真看见啦?”刘冬茹问。
“看啦!看的是志愿军报(抱)呢!”
“那你跟赵玉林是什么抱呀?”春红问。
“他们是保定艺校的学生报(抱)!”我笑着打趣。
“那是没参军前,”吴静说,“现在我们是战友报(抱)。”
大家又哄笑了一阵。
晚上临睡前,我打开手电筒写日记。日记写完了,秋月还没回来。我用电筒照
一照秋月的铺位——被子叠得整整齐齐。
“你们看呀,秋月到这会儿还不回来,汇报思想怎么没完没了的。”吴静叹息
着说。
“你是想赵玉林了吧?也出去汇报思想去呀!”刘冬茹耶揄地说。
“赶明儿我得给王队长提提意见!”春红说,“怎么领导也不注意一下群众影
响。”
“快别提了,提什么意见?领导就不允许谈恋爱啦?”我对春红说,“领导岁
数大了,才急着解决个人问题呢!”
大概是春红立刻联想到翟团长和我的婚事,不言语了。半晌,又叹道,“也是,
王队长也快三十的人了,老家的媳妇是个童养媳,比他大九岁,一解放就回去离了,
早蓄谋着从文工队找个漂亮的呢……苦夏你要不是跟了翟团长,说不定王队长得把
你解决了!”
“你说什么呀!”我扑到春红身上打她,“王队长和秋月又不是一天两天了…
…我到文工队第一天,就碰见王队长教秋月拉小提琴!”
“对,王队长总夸秋月的辫子。”刘冬茹眨着大眼睛说,“他一看见秋月的大
辫子在屁股上跳,就两眼发呆。有一回说,瞧瞧秋月那两根大辫子,黑油油,多老
长哩,在屁股蛋子上甩搭甩搭的就是好看,只是打仗不合适,可她就是舍不得剪…
…”
“喂,我说咱们得审审秋月。让她招供,省得老是一本正经的,老是毗挞别人。”
春红提议。
“她爱急,真惹恼了她怎么收场?”我有些担心。
“不怕,咱们胳肢她!”刘冬茹说。
“大伙一齐上手,不怕她不服,她跟谁急去?只要咱们不急,她急不起来!”
吴静说。
“到时候听我统一号令!”春红吩咐道。
我们吹灭小油灯,各自躺下,听着屋外秋虫的唧唧呜叫,等待着秋月归来。
就在我迷迷糊糊要睡着的时候,春红从旁边捅了我一下:“来了!”
听到轻轻的脚步声,屋门口的脱鞋声,秋月蹑手蹑脚地走到门口,轻轻推开屋
门,摸着黑一点一点地走到她的被子前,但是她却没法躺下——几个人横七竖八,
大腿压着大腿。哪里有她睡觉的地方?
就在她一筹莫展之际,春红揿亮手电,一束亮光刷地照在秋月脸上。
“孙秋月同志!你这么晚才回来,有没有组织纪律性?你说,干什么去了!”
这时大家都爬起来。有人点亮了油灯。大伙儿都质问秋月,让她老实交待。
秋月支支吾吾,一会儿说解手去了。一会儿又说去散步,最后说是出去练嗓子,
背台词。
“有人可是看了‘志愿军报’(抱)了。”春红装作很严肃的样子。
“什么志愿军报?登了啥消息?”秋月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就叫志愿军抱!”吴静笑着上前,一把抱住秋月,就势按倒在炕上。
众人一哄而上,有的胳肢她,有的脱她的衣服,有的追问她,让她从实招来。
“你说,是不是跟王队长约会?”刘冬茹胳肢秋月,一边追问。
“不招,就脱她的衣裳!脱光她!”
秋月被胳肢得在炕上滚来滚去。衣裳也被大伙儿按着一件一件扒掉,最后只剩
下裤衩了,才两手抱着胸,无奈招供了,承认她是跟王队长约会了。
“哼!你不承认也没用!”刘冬茹说,“早有人看了你们的志愿军报(抱)了!”
“那你们呢?还说我!”秋月反驳道,“你们哪个不比我早?春红跟蔺副团长
算什么报?吴静跟赵玉林呢!同学抱!刘冬茹你也别嘴硬,这一路行军过来,风里
雨里的廖沙背你过河,背你爬坡,哪天你不跟廖沙粘上几回?”
“那是背我呀……”刘冬茹红着脸小声说。
“背和抱是一回事!阿廖沙跟娜塔莎,你们是俄罗斯抱!还有苦夏,你别笑,
你那是老红军抱,老革命抱!”
“算啦算啦!”春红说,“咱们这是文工队,都快成报社了,这个报那个报的!”
大伙儿又笑作一团,忘记了我们早已置身于死亡临近的前线。
直到一阵敌机飞临上空的呼啸声从屋顶掠过,我们才意识到危险的存在,连忙
吹灭油灯,静静地趴在炕上,听着屋外夜空中渐渐远去的飞机声。
夜里,大家将要睡着之际,又听到飞来一架敌机,飞得很低,就像我们头顶屋
外上空几十面低音鼓一齐敲响,震得门窗直颤。我们提心吊胆,捂着耳朵等待炸弹
的爆炸。却不料敌机超低空飞行掠过只投了一些照明弹,把我们房间的窗子映得雪
亮。远处响起一阵狗咬。
照明弹陆续熄灭后,又恢复了夜的沉寂。
第二天我们才听说,昨夜敌机超低空飞行是有特务跳伞降落,被警卫连搜山捉
到一名。据这个俘虏供认,降落的特务还有两名。
而早晨起早烧火的炊事员发现对面山上有人,于是廖沙等人便跃跃欲试,想去
抓空降特务。
也巧,正赶上王队长要我们分队上山采野菜,说是没有蔬菜要用野菜代替,野
菜含叶绿素更多,更有营养。廖沙向王队长提出,在进山里采野菜蘑菇时,注意发
现特务的行踪,遇到敌人立即抓捕。王队长同意廖沙的提议,让廖沙注意行动的隐
蔽性,挑几个打过仗的男同志去,不能让女同志去冒险。
出发前,王队长特意来到队前嘱咐我们,说:“男队员上山搜捕特务,女队员
在林子里摘蘑菇野菜,枪给打过仗的人扛,进山的人一人一枪,注意不要枪走火…
…抓到特务更好,抓不到也别耗在山上不回来。说到底,这不是咱们文工队的任务
……”
“我们女队员也要抓特务!”秋月在队列里喊了起来,“上了战场,男女都一
样!”
“一样个啥?”王队长瞪了秋月一眼,“看看你吊着两根大辫子,钻林子不挂
树上才怪呢!你跟男的能一样?”
沿小道进山的时候,有人跟我搭话,我一看,原来是范进,就是那个入朝前,
因为自己是从国民党军队被俘虏过来的“解放”兵,担心会被从入朝名单中刷下来
的那一位。他人长得挺精神,能说会唱的。由于他在连队干过,打过仗,所以廖沙
让他背了一支步枪,负责进山搜捕敌特。
“喂,苦夏同志,开个玩笑话,你都跟大团长结婚了,成了团长太太,还吃这
份苦……”
“你以为是国民党的团长太太呢?”我顶了他一句。
“你还别说,国民党团长的太太,早住小楼养起来了,就是跟队伍行动,也得
让人抬着呀!哪儿像你这样,泥里雨里的滚……”
“哎范进,我问你句话你可别生气呀——”我看了他一眼。
“问啥?尽管问。”他把步枪换了个肩。
“你咋一开始没当解放军,倒当了蒋匪兵?红的白的都分不清?是个色盲吧?”
“瞎,那会儿咱也没觉悟,当兵还不是为了混个肚子圆,闹好了谋个一官半职
的,没料想成了解放军的俘虏,又从大头兵干起……”
“那你说实话,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哪个好?”
“你这话问跟没问一样。”
“我是说待遇、薪饷啥的。”
“我跟你说个实话吧——”范进压低声音说,“国民党那边当兵好,共产党这
边当官好。”
“为啥?”我真的大惑不解。
“这里头道理可深了——在国民党那边当官,尽打败仗,不是撤职查办就是被
解放军俘虏了蹲号子;可是在咱解放军这边呢,当官,上级指挥得好,尽是胜仗,
提拔得快呀!你看解放军的师长军长们,个个才三十来岁,都年轻有为,所以说,
要讲当官,还是解放军这边好。”
“那当兵的为啥那边好呢?”
“你没打过仗,闹不明白。国民党军队里,当官的对士兵又打又骂,可一打仗,
当官的往后缩,那咱当兵的也不真卖命,找机会就脚底抹油,溜了。不行就当俘虏
呗!可解放军这边,宁死不当俘虏!打起仗来,连长都挥着枪冲在前头,当兵的不
冲能行?这么一来,士兵们战死的就更多……”
“我看你是个怕死鬼!”秋月听到了范进的话,愤怒地反驳,“为人民革命事
业而死是光荣的!范进你的看法有问题。像刘胡兰、董存瑞,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你当国民党兵活着也是反动派,早晚当炮灰!”
“对对,说得对,”范进讨好秋月道:“要不我怎么弃暗投明,到了解放军里
头。我刚才是给苦夏讲讲两边的不同之处……要说呢,当然是刘胡兰好,秋月同志
学刘胡兰,我学董存瑞……”
“别耍嘴皮子啦!”秋月说,“等一会儿,你们搜山,抓个特务回来看看。”
“对,争取抓个美国特务!”
然而,当我们女队员每人摘了一大兜子野菜蘑菇,饥肠辘辘地等他们凯旋的时
候,他们顶着正午的阳光,一个个灰头土脸地从山上下来了。他们抓的特务是一个
朝鲜妇女。王林和范进用枪押着她,回来交差。
返回文工队驻地后,王队长闻听报告兴冲冲出来审问,一见是个朝鲜女人不禁
怀疑地盯了廖沙半天。问:“这就是你们抓的特务?”
“她来历不明,不能轻易放过!”廖沙毫不含糊地说,还振振有词,“特务头
上也没写着字,是不是审审看。”
那个朝鲜妇女三十多岁,皮肤白白的,生得有些姿色。她比比划划地向王队长
解释着,朝鲜话从她嘴里流出,像是一串串没长熟的青葡萄。据廖沙的看法,这个
女人不像是这一带的朝鲜村民,“那么白净,谁知道是什么来历?”
费了半天口舌,王队长才弄懂她说的大概意思:她说自己是上图面的人,她的
阿爸吉在矿山,阿妈尼病了。再说些什么,谁也搞不懂了。于是廖沙提出送师保卫
科。
“让保卫科去审,那边有朝鲜联络员,她说什么都能弄明白。”
廖沙信心十足。
“弄明白了更给我丢人!”王队长不屑地说,“到时候师里传开了,文工队立
功心切,抓个朝鲜娘们当特务,别闹笑话啦!”
“那要真有问题,放过了也不对呀?她一个人到这山里转悠啥?”廖沙不服气。
“你们负责把她送到上图面政府去,有问题朝鲜人一查就清,没问题也算交待
了。”王队长做出了决定。
于是廖沙便带着王林把这个朝鲜女人押送到上图面。那时,朝鲜的行政区有里、
面、郡、道,里就好比中国的村,依次上推,一级比一级高。记得朝鲜叫里的地方
非常多,这个里那个里的,不过叫里的地方不一定就是小村庄,也可能是个大城镇。
好比中国的石家庄,那就不是一个村庄。
那天下午,廖沙带着王林,很有些无奈地把那个朝鲜女人送走。傍晚时二人回
来却一脸喜色。原来,虽然抓的不是空投的特务,但却让他二人交了好运。他们把
那个朝鲜女人送到上图面政府,很快弄清了她的真实身份:她叫朴京淑,是上图面
的人,公婆和孩子都被美国飞机炸死了。丈夫是人民军排长,打洛东江时牺牲了,
只剩她孤寡一人,守着公婆和孩子的坟。我们抓到她时,她是抄山路到一个矿山去
看她生病的阿妈尼,赶回来时遇到廖沙等人,把她当特务抓了。
廖沙和王林完成了押送任务,要返回文工队,但朴京淑一定要让他们到她家里
看看,大概是为了进一步证明她的身份。
“家里干干净净的。就是剩一个人,怪可怜的,唉,一大家人剩一个……”廖
沙摇头叹息着。
“可怜吗?”王队长有些怀疑,“那你们俩回来咋一脸喜气?吃人家东西了吧?”
“没有没有。”廖沙否认。“留我们吃饭,我们没吃,喝了口水……”
“喝口水乐个啥嘛?”
“有好事!”廖沙故弄玄虚的样子。
“啥好事?”
“上图面镇上有狗……”廖沙说。
“有狗咋啦?”
“有人卖狗,还不贵,七八条狗用绳子拴腰上,想买哪一条交钱解绳子就牵走。”
“嗯,这倒不错,弄条狗来——”王队长高兴了,“过些天,咱文工队总结评
比一结束,该下连队演出了。咱们炖上一锅狗肉,吃饱了再出发!”
后来我才知道,廖沙和王林遇到的好事并不只是发现有卖肉狗的,而是他俩在
朴京淑家受到了犒劳——他们吃了朝鲜苹果。并且,临走时,朴京淑还给他二人一
人带了两个。
那天晚上,刘冬茹被廖沙叫出去,返回来时,没等我们群起审问,便把两样东
西摆在炕上,令我们一个个惊羡不已。
“看,廖沙送我的——”
一个苹果,一个白色的小降落伞。红苹果陷在降落伞乳白色绸布的褶皱里,好
像早晨白云里露出了红彤彤的太阳!
在我们惊讶的目光中,刘冬茹幸福地介绍道,这降落伞是廖沙他们上山搜特务
时,从树枝上摘下来的——大概是昨夜敌机放照明弹的降落伞;苹果是他们押送那
个朝鲜妇女,到人家那里,连吃带拿。这特务抓得倒不赔……
“廖沙给了我两个苹果,让我当他的面吃了一个。”刘冬茹说,“这个你们分
着吃吧。”
我们分吃着一个苹果,把白色的降落伞布传看,用手指揉搓着乳白色的绸布,
讨论着是改成一个白色围巾还是改做衬衣更好。到过朝鲜的志愿军对美军的降落伞
都不陌生。只要头天夜里敌人打了照明弹,第二天一早准有人去捡降落伞。那又白
又软的绸布让我们女兵更为喜爱。小的可以做围巾、内衣,大的可以改成蚊帐。而
在我们文工队,最早用它当围巾的却是刘冬茹,至今我还记得她那系着白色围巾的
美丽的笑脸。
以后在朝鲜的岁月里,我们文工队的女兵差不多都得到过这种乳白色的降落伞
绸布。不只如此,在朝鲜,战士们还用打下的美军飞机残骸打制出漂亮的汤勺、筷
子,用炮弹壳制作花瓶,把缴获的燃烧弹吊燃,照亮我们夜间的舞会……人们就是
这样用灵巧的双手,把战争器材改制成日用品和工艺品,无言地抒发对美好和平生
活的向往。
虽说在金城以南休整的日子是轻松欢乐的,但也不是没有一点烦恼。譬如在总
结评比时,不少同志都受到了嘉奖,乐队还有一个同志带病行军而且没有掉队,为
此立了三等功。而我也是没有掉队的,但在评比时却遇到批评。尤其是秋月,说我
第一阶段行军是跟着翟团长骑马行军,“是团长夫人还是文工队员?”当时我心里
确实委屈:又不是我非要找翟团长结婚,怎么服从了组织上的安排倒影响自己的进
步?但是我冷静一想,毕竟自己是骑了几天马,跟别的文工队员徒步行军相比是享
受了优越条件,人家提出批评也没什么可反驳的。再说,秋月批评的也不是我一个,
她连廖沙都批,说廖沙不该评嘉奖:“他帮别人背背包,是帮的谁?他还尽背刘冬
茹呢!这说明,他帮助别人,也是有选择的!”秋月就这么毫不客气地当面锣对面
鼓。刘冬茹气得快流泪了。可廖沙不急,说:“欢迎秋月同志的批评,以后再行军,
我专背秋月同志,不过,要在王队长看不见的时候。”
廖沙的玩笑话引得我们大笑一阵,活跃了严肃过分的评比讨论会场。在笑声中,
我也把自己的小小“失意”丢在脑后,决心接受批评,在以后执行任务中努力做出
成绩。
不过我没想到的是,还是有人为我不平。评比结束的那天傍晚,我到小溪边洗
涮衣物,遇到了王林。他像是预先等了好久了,见到我后,从路边一棵大树后悄然
闪出,把我吓了一跳。
“谁?”我惊问。
“苦夏姐,是我。”王林走到我跟前。
“吓死我了,你个小和尚!”我嗔怪地骂了一句,“你跑这儿劫道呀你!”
“苦夏姐,我等你半天了……”
“今天你没评上嘉奖,别生气……谁都知道,第二阶段行军比第一阶段困难得
多,你是跟着文工队走的,滚成了泥人也没掉队……”
“唉,算啦,人家提得也有道理。谁让我骑了翟团长的马呢?”
“苦夏姐,你真是个老实人──领导让你结婚,你都同意了,可跟了翟团长还
受欺负!要不我给翟团长透个信儿,让他把文工队领导熊一顿,看谁敢欺负你!”
“你可别跟他提!我是我,他是他,各有各的工作岗位!以后我在下部队中好
好干,争取立功!”
“那个秋月,谁都敢得罪,好像是坚持原则,其实,不过是仗着王队长……”
“王林,咱不提这事了,把你的脏衣服拿来,我给你一块儿洗了。”
“不,我自己能洗。”
说到这里,王林从兜里摸出一个圆乎乎的东西,举到我脸前——是一个苹果。
“这是我给你留的,藏了几天了……”
王林把苹果送给我,好像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轻松地吁了一口气,转身跑
走了。
傍晚,我坐在水银般汩汩流淌的小溪边,吃了王林送给我的苹果。这酸甜可口、
浆汁饱满的苹果让我感到愉悦和满足。那时,满天秋夜的星斗眨着银子般闪亮的笑
眼,山林里带有松脂气味的微风徐徐刮来,温柔地包围了我的全身。我在清凉的溪
水中洗涤衣物,也洗净了我烦恼的心……
1951年10月1 日,是新中国成立两周年的国庆日。按照师政治部的统一部署,
各部队都组织人员帮助朝鲜群众收割稻子。我们师文工队也以这种方式,庆祝了国
庆节。所不同的是晚上我们文工队还参加了金化郡政府为我们部队组织的联欢晚会,
会上金化郡文工团和我们师文工队都演出了精彩的节目。
而在这之前的9 月下旬,我师各部队均已结束集结休整,接替友军部队的防御
阵地,进至金化以东和金城川以南一线阵地,且已与试探进攻的敌人几度交火。在
这种形势下,10月1 日国庆节过后几天,我们师文工队奉命组成若干小分队,准备
分头下到各团阵地执行慰问演出和战场宣传鼓动任务。
临下部队的前一天,王队长派人找后勤军需股的助理员换了些朝鲜币,交给了
分队长廖沙。廖沙这次没有叫王林同去,独自一人揣了朝鲜币,兴冲冲奔了上图面。
经过大半天时间,廖沙神态疲惫地牵回了一条同样疲惫的黄狗。赵玉林开玩笑地问
廖沙,这回有没有再次吃到苹果?廖沙却瞪眼吼了一嗓子:“开什么玩笑开?还不
赶紧杀狗!”
廖沙指挥着一帮队员把狗在一棵树上吊死,之后剥皮开膛,烧开水炖狗肉。从
老乡那里找了些青盐扔到锅里,没有生姜和花椒,廖沙就找了一块砖头,用水冲一
冲,扔到了滚开的狗肉锅里,说是可以去除狗肉的臊气。
傍晚杀的狗,天黑以后狗肉下锅。我们轮流烧火添柴,把狗肉焖了一夜。那夜
里肉香飘得很远,让路过附近的机关干部们起了疑心,他们抽动着鼻子,奇怪哪里
来的肉香。聪明的武科长虽然眼睛近视,鼻子嗅觉却无比灵敏,他径直找到文工队
队部,告诉王队长,说他还保存着一瓶老白干,是从国内带来的。王队长要他明天
上午九点半来,但是有个条件:除了带酒还得带一个人——宣传科的摄影干事。
第二天上午开饭前,武科长带着郭干事来了——后者脖子上挂着一台照相机。
王队长让通讯员通知各分队在林间空场上集合照相。
队伍站好后,王队长讲话:
“等一会儿我们吃狗肉,改善生活!明天我们要分头下部队。我们下去,是代
表师首长、师政治部,一定要处处注意影响,要不怕苦不怕死,勇于克服困难!上
了前线,免不了会有流血牺牲,因此,今天咱们文工队就要照个相,请宣传科郭干
事给咱们照个文工队的全家福!”
王队长讲罢,全体同志列队,女前男后,把武科长和王队长拥在中间照了个合
影。
全体合影照完后,王队长又提议给文工队全体女同志照一张合影。于是我们女
队员又兴高采烈地照了一张合影。最后,郭干事说,还有一张底片,给谁照?郭干
事与李春红很熟,就笑着对她说:
“春红同志,给你们几个照了吧?”
“我们几个?哪几个?”
“四朵花呀!”郭干事笑道。
“什么四朵花?”春红不明白。
“真不知道,还是装糊涂?”郭干事说,“师政治部机关都知道,文工队有春
夏秋冬四朵花——春红、苦夏、秋月和冬茹嘛!”
他这一说,我们几个同时惊叫起来——真是哎!我们自己怎么就没注意到呢?
春夏秋冬,正好到齐了!照,照!
在大家的注目下,在朝鲜秋日金色阳光的照耀下,我们四个女队员挽着胳膊照
了相——这是我们四个人惟一的一张合影。
以后,我们还打听到,文工队和师机关不光欣赏文工队的“四朵花”,还根据
我们四个人的特点,编了个“四大美”,什么“李春红的眉毛,苦夏的嘴,孙秋月
的大辫子,刘冬茹的腿”。老实说,我怀疑这是文工队的男队员编排着玩,传到机
关去的。你想,一入朝,成天冒雨行军,就算刘冬茹挽着裤腿,也是一腿的泥巴,
怎么看出她的腿比别人的美?她的腿好看,只有成天在一起排练节目的男队员知道。
而且刘冬茹一般并不裸露胳膊腿的,刚到部队时,不是洗脚时被廖沙看见还羞得直
抹眼泪吗?嗐,不说这些了。总之,我们几个女队员,几朵花,在部队比较惹人注
目就是了。要不然怎么相隔不久,便一个个“名花有主”了呢?
吃过狗肉,照了相,第二天我们要分头下部队了。我们按照划分好的小分队,
准备各自的乐器和背包,记住各自的出发路线。临别前,我们给房东的水瓮打满了
水,帮房东阿妈妮砍了几捆柴,还清扫了我们住过的房间。告别时,房东阿妈妮抱
着她的哑巴孩子送我们到路口,眼泪汪汪的。她像变戏法似的从身上衣襟里摸出几
个煮熟的鸡蛋,一人给我们一个。我们同屋几个女兵都觉得奇怪:没见她养鸡怎么
会有鸡蛋呢?吴静狡黠地一笑,说,这回你们信了吧?我早说她养着鸡——她的鸡
肯定圈在林子深处。
不管房东的鸡在何处圈养,鸡蛋在那个时候确实异常珍贵。据说师首长的小灶
都难得见到鸡蛋,何况我们文工队?
我们感激地接受了房东阿妈妮的鸡蛋,圆滚滚沉甸甸地握在手里,还能感觉到
朝鲜阿妈妮的体温。我们留恋地和房东招手告别。
“吉文衮东木①,再见——”房东抱着她的孩子,流着泪望着我们,用朝鲜话
和中国话的混合语言与我们告别。
“阿妈妮,高马斯半达②!再见——”我们也用两国混合语言与房东告别。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