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Twenty-five Years as a Recording Artist: Gould in Conversation with Ulla Colgrass
背景:1980年前后CBS为古尔德出版了一套25周年纪念专辑,囊括了多年来因为种种原因未曾公开过的录音,其中就有与德国女高音施瓦茨科普夫(Elisabeth Schwarzkopf)合作录制的理查·施特劳斯的歌曲《Ophelia Lieder》,作品67号。 尽管在访谈中古尔德毫无保留的表达了自己对施瓦茨科普夫的赏识,但他隐讳了一些当时的内情。 在与施瓦茨科普夫的合作中,艺术家之间产生了分歧和摩擦,最后录音计划被女高音的丈夫、EMI著名制作人瓦尔特·李格(Walter Legge)强行中断。 这样一来,原计划打算录制的七首施特劳斯歌曲除《Ophelia Lieder》外全部搁浅。 录音师回忆到,《Ophelia Lieder》的前三首进行的非常顺利,但问题出在第四首《Heimliche Aufforderung》。 因为这首歌要求的音域非常高,施瓦茨科普夫在高音区略显吃力,所以李格要求古尔德在伴奏中将音高降低半音。 虽然古尔德遵从了此要求,但这件事无疑暴露了施瓦茨科普夫的弱点,女高音为此感到不安。 在下一首歌《Morgen》中,古尔德完全以自己的方式弹奏了这首歌绵长的前奏,没有踏板,在所有和弦的地方都用琶音,以至于李格在控制室惊呼“这个人疯了!” 第二天李格带着妻子退出了录音计划。 1982年,古尔德去世不久,施瓦茨科普夫回忆此次合作时说:“他不是一个真正的伴奏者(accompanist) …… 他可以轻易的成为一名指挥 …… 音乐对他来说只是创作发挥的手段,这种方式用在巴赫上灵验,但它不适合施特劳斯。” 下面与古尔德的访谈发生在1980年前后,采访者Ulla Colgrass是Music Magazine的主编(现已停刊)。 以下古尔德简称G,Colgrass简称C。
C:你在CBS的录音事业是以那个历史性的《歌德堡变奏曲》开始的。当时是经过你的说服,他们才同意录这部作品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G:他们以委婉友好的态度提出的反对意见,我认为是有道理的。 我当时22岁,提出用于
首张专辑的《歌德堡变奏曲》是一部属于兰多夫斯卡(Landowska)那一辈人的作品。他们认为新人起步用小一点的作品更合适。
C:后来他们很快意识到了这次录音的重要意义?
G:我想是吧。这次录音完成的很顺利。 值得强调的是,我们二十五年来很少出现过曲目选择上的分歧,即便是有,双方也是以最友善的态度对待的。
C:这么说录音的曲目选择比我想象中要灵活得多。有时某些作品是临时穿插进去的。这些都是你自己决定的吗?
G:一般都是。他们不会干涉我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我能和CBS保持这么多年的关系。我觉得这种关系非常独特。
C:在你和其他艺术家的合作中也是如此吗?
G:嗯,一般我不喜欢和别人合作,但CBS经常会推荐一些合作人选,然后让我决定yes或no。 你知道,我在这一行里算是资深人士 — 只有塞尔金(Rudolf Serkin)和斯特恩(Isaac Stern)的资历比我深,这让我感到自己像一名长者。J 有时一个录音计划被取消,而多年后又被重新拾起。 我在六十年代的一些录音一直被封存着,除非是出现在特别专辑中,否则可能永无出头之日,因为那时的录音水准很难达到现在的要求。 不过在CBS我们经常有时间跨越很大的长期计划,比如录制巴赫的全部重要作品,在这种大的计划之下我们可以自由尝试。
C:你曾有过一些著名的合作者,这些合作是完全建立在音乐上呢,还是有一些个人性格的因素?
G:我想人的性格首先要合得来。我有过一个施特劳斯《Ophelia Lieder》的录音,由施瓦茨科普夫演唱。那是一次非比寻常的合作。至于它为什么会在15年之后才发行,这里我就不想说了。我之前从未与施瓦茨科普夫合作过,她也从来没有唱过这些歌曲。 因为她在大都会歌剧院的工作很忙,所以当时我们没有时间排练。我们几乎是把第一次试录作为我们的排练。从一开始,我就感到一丝凉意顺着脊椎向上蹿 — 你知道,那种不管我们的自由速度多么离经叛道,两个人的思想却能合而为一的感觉。 其实那次还录了别的歌曲,但我不能谈这些……
C:你不但演奏,而且有时还参与唱片的剪辑和制作。这种在职责上的扩展是你自己要求的吗?
G:我并没有要求这样,只是渐渐地做了起来,当时我也没有拒绝。在六十年代中期,我开始关注后期制作的一系列工作,发现这个步骤不够严谨 — 我并不想批评制作人员,问题主要出在我身上。 1964年以前,当我还是舞台演奏家时,我几乎没有时间关注试录和插入段落这些具体的事宜,对一个演奏家这也是很正常的。因此我发现,很多那个时候的录音虽然富有活力,但听起来都很不舒服。 我从音乐会中解脱出来之后,就开始将所有的录音进行一次预编辑(pre-edit)。 就在那时,我发现了录音剪辑的潜能,渐渐地在怎样充分利用录音室时间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 施瓦茨科普夫曾告诉我她每小时在录音室最多只录三分钟的音乐,这在我听起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当时我每小时录大约六到七分钟的音乐。后来我每小时所完成的音乐减少到两分钟以下,也就是说我现在的速度比施瓦茨科普夫还慢。 并不是因为我反复不停的试录,实际上一个八小时的工作日程里,我真正坐在钢琴前的时间可能只有一个小时。在八小时里能录成一个小时的音乐是很少见的。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控制室里,反复试听,准确的找出最合适的切入点,用插入段落掩盖不满意的地方。这个步骤我用一个可以计算到百分之一秒的电子秒表协助完成。我很高兴的说,与以前大比重的失败率相比,现在我很少有失败的录音了。 我在录音室就像电影制作者在放映室一样,用电影术语讲,所有的工作样片都要经过我的审核。
C:一个导演曾告诉我,他可以预见到最终结果会很完美。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G:不一定。总会有一些技术上的瑕疵。
C:通过在器材上调试可以让录音成果更接近完美吗?
G:哦,当然可以,你可以做各种各样的调试。我给你讲一个器材调试的例子,肯定会让你兴奋。这实际上发生在最近完成的贝多芬奏鸣曲的录音里,但我不会告诉你它出现在哪儿,读者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找。在这个录音里,我用了两架钢琴,其中一首奏鸣曲的前三个乐章用同一架钢琴弹奏,录于1976年;而末乐章我用了另一架钢琴,录于1979年。两架不同的钢琴在音质上的区别,会造成乐曲中间出现音场巨大的变化,我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事先做了一些试验,将两部钢琴调到同一频率。但是我们认为这还不够好,于是租了一部视频均衡器,上面的按钮和管风琴的一样多,通过这个仪器我们将第二部钢琴变成了第一部钢琴,没人察觉到音质上有丝毫变化。
C:你每次都和同一组工作人员录音吗?
G:不一定。我有一组技术人员,他们只要有空就会和我工作。通常在一个录音项目中,我会让一两个人自始至终跟随我,这样他对整个项目有一个清晰的脉络。
C:与舞台演奏家比较,你如何定义录音演奏家呢?
G:这个问题有难度,不过我可以试着回答它,因为我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指舞台演奏家)。 我觉得对舞台演奏家来说,与演奏整体(totality)相比,应该更加强调单独的时刻、瞬间(individual moment)的发挥。 这听上去可能有些矛盾,因为忠实于舞台的演奏家会告诉你他们牺牲了单独的瞬间,以保全演奏的整体(的完美)。 他们会告诉你,他们从乐曲的第一个音开始,将这种魔法维系到最后一个音,就算漏弹了几个音符也没关系,因为他们成功的达成了一种沟通于舞台和观众之间的特殊的氛围。 而我根本不相信这些。我自己开过很多场音乐会,我知道一个人真正能达到的,是将精神倾注到每一个单独的瞬间,然后将这些瞬间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看上去连贯的整体。 无论怎样,我自己从未感受过那种与观众间的默契,我的感觉正好相反 — 观众的出现对我是一种妨碍,而我真正想做的是 — 在那一刻能够说“这段不好,我们重来一次。” 但你知道不可能那样做,尽管心里总有一个声音敦促你“就在此刻说出来!” 显然我从没那样做。(笑) 真正的录音艺术家是一个真正明白录音的价值和含义的人,是一个注重整体的人。对他来说,从哪里开始都无关紧要,他可以从作品中间乐章的中间部分开始,向任意一个方向进行,就像螃蟹可以左右横移一样。 一个录音艺术家的标志就是,他能够从作品的任何一个环节入手,然后说“这种处理手法只适合于这个录音。”
C:你认为录音和现场音乐有同样的美学上的效果吗?
G:不,而且我不认为它们应该是同样的。我觉得录出来的音乐 — 原谅我这么说 — 应该有类似镇静剂的效果;不像在现场音乐会得到的那种肉麻的快感。 我觉得录音应该创造一个演奏者和聆听者一对一的关系 — 一种即时、直接的关系(immediacy)。 当麦克风只有六英尺远的时候,钢琴的声音无需大到直抵观众席最后一排,如同演员在电影中念台词和在剧院里念台词之间的区别。但很多人适应不了这种变化。
C:对大多数演奏家来说,退出舞台表演就像剪断胎儿的脐带……
G:我曾经有过一个警句帮助我渡过那段音乐会生涯。那是在1958年的柏林,我当时极度的郁闷,并不是因为要和卡拉扬合作,而是因为要在全欧进行一次长达三个月的巡回演出,这种无间歇的演出活动我以前从未做过。 当时脑海中有一个声音对自己说“谁说过这是件愉快的事?”(笑) 就是这句话成为了我的警句格言。 演出本身并不是件愉快的事,因此六年之后割断这条脐带也没有感到格外的痛苦。 我在31岁停止公开演出,那时感到自己终于从这种无意义的活动中摆脱出来,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C:你有没有问过自己是否能通过录音而舒适的过一辈子?
G:当时我还不能肯定。现在日本、德国等地的广大市场在那时还没有发展到今天的地步。 但我当时认为这件事可行。况且,如果我要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创造音乐的话,这是唯一的路。 我真的看不到在那个没有创意的环境里(指音乐会)能有什么发展。
C:你和指挥家们的关系如何?
G:我和指挥们没有太多坏的经历,相反有很多愉快的经历。不过在说这些之前,我要坦白自己基本上不喜欢演奏协奏曲。在传统浪漫主义协奏曲里,存在着一种独奏者和乐队之间的对立性、竞争性,这种竞争性对我是陌生的。我不相信任何形式的竞技,而协奏曲是比喻意义上最具竞争性的音乐。 在我可以用手指数出的几次不愉快的经历里,我举一个例子,那就是与乔治·塞尔(George Szell)的合作 — 你可以说是我说的。 他是位杰出的指挥,但我们的合作是一个严重缺乏化学反应的经典例子。 与他完全相反的是卡拉扬,一个极富魅力的人,梦想中的合作者 — 这可能听起来很怪,因为他常被形容成可怕的人。
未完待续
翻译:Lifesucks
2005-06-16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背景:1980年前后CBS为古尔德出版了一套25周年纪念专辑,囊括了多年来因为种种原因未曾公开过的录音,其中就有与德国女高音施瓦茨科普夫(Elisabeth Schwarzkopf)合作录制的理查·施特劳斯的歌曲《Ophelia Lieder》,作品67号。 尽管在访谈中古尔德毫无保留的表达了自己对施瓦茨科普夫的赏识,但他隐讳了一些当时的内情。 在与施瓦茨科普夫的合作中,艺术家之间产生了分歧和摩擦,最后录音计划被女高音的丈夫、EMI著名制作人瓦尔特·李格(Walter Legge)强行中断。 这样一来,原计划打算录制的七首施特劳斯歌曲除《Ophelia Lieder》外全部搁浅。 录音师回忆到,《Ophelia Lieder》的前三首进行的非常顺利,但问题出在第四首《Heimliche Aufforderung》。 因为这首歌要求的音域非常高,施瓦茨科普夫在高音区略显吃力,所以李格要求古尔德在伴奏中将音高降低半音。 虽然古尔德遵从了此要求,但这件事无疑暴露了施瓦茨科普夫的弱点,女高音为此感到不安。 在下一首歌《Morgen》中,古尔德完全以自己的方式弹奏了这首歌绵长的前奏,没有踏板,在所有和弦的地方都用琶音,以至于李格在控制室惊呼“这个人疯了!” 第二天李格带着妻子退出了录音计划。 1982年,古尔德去世不久,施瓦茨科普夫回忆此次合作时说:“他不是一个真正的伴奏者(accompanist) …… 他可以轻易的成为一名指挥 …… 音乐对他来说只是创作发挥的手段,这种方式用在巴赫上灵验,但它不适合施特劳斯。” 下面与古尔德的访谈发生在1980年前后,采访者Ulla Colgrass是Music Magazine的主编(现已停刊)。 以下古尔德简称G,Colgrass简称C。
C:你在CBS的录音事业是以那个历史性的《歌德堡变奏曲》开始的。当时是经过你的说服,他们才同意录这部作品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G:他们以委婉友好的态度提出的反对意见,我认为是有道理的。 我当时22岁,提出用于
首张专辑的《歌德堡变奏曲》是一部属于兰多夫斯卡(Landowska)那一辈人的作品。他们认为新人起步用小一点的作品更合适。
C:后来他们很快意识到了这次录音的重要意义?
G:我想是吧。这次录音完成的很顺利。 值得强调的是,我们二十五年来很少出现过曲目选择上的分歧,即便是有,双方也是以最友善的态度对待的。
C:这么说录音的曲目选择比我想象中要灵活得多。有时某些作品是临时穿插进去的。这些都是你自己决定的吗?
G:一般都是。他们不会干涉我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我能和CBS保持这么多年的关系。我觉得这种关系非常独特。
C:在你和其他艺术家的合作中也是如此吗?
G:嗯,一般我不喜欢和别人合作,但CBS经常会推荐一些合作人选,然后让我决定yes或no。 你知道,我在这一行里算是资深人士 — 只有塞尔金(Rudolf Serkin)和斯特恩(Isaac Stern)的资历比我深,这让我感到自己像一名长者。J 有时一个录音计划被取消,而多年后又被重新拾起。 我在六十年代的一些录音一直被封存着,除非是出现在特别专辑中,否则可能永无出头之日,因为那时的录音水准很难达到现在的要求。 不过在CBS我们经常有时间跨越很大的长期计划,比如录制巴赫的全部重要作品,在这种大的计划之下我们可以自由尝试。
C:你曾有过一些著名的合作者,这些合作是完全建立在音乐上呢,还是有一些个人性格的因素?
G:我想人的性格首先要合得来。我有过一个施特劳斯《Ophelia Lieder》的录音,由施瓦茨科普夫演唱。那是一次非比寻常的合作。至于它为什么会在15年之后才发行,这里我就不想说了。我之前从未与施瓦茨科普夫合作过,她也从来没有唱过这些歌曲。 因为她在大都会歌剧院的工作很忙,所以当时我们没有时间排练。我们几乎是把第一次试录作为我们的排练。从一开始,我就感到一丝凉意顺着脊椎向上蹿 — 你知道,那种不管我们的自由速度多么离经叛道,两个人的思想却能合而为一的感觉。 其实那次还录了别的歌曲,但我不能谈这些……
C:你不但演奏,而且有时还参与唱片的剪辑和制作。这种在职责上的扩展是你自己要求的吗?
G:我并没有要求这样,只是渐渐地做了起来,当时我也没有拒绝。在六十年代中期,我开始关注后期制作的一系列工作,发现这个步骤不够严谨 — 我并不想批评制作人员,问题主要出在我身上。 1964年以前,当我还是舞台演奏家时,我几乎没有时间关注试录和插入段落这些具体的事宜,对一个演奏家这也是很正常的。因此我发现,很多那个时候的录音虽然富有活力,但听起来都很不舒服。 我从音乐会中解脱出来之后,就开始将所有的录音进行一次预编辑(pre-edit)。 就在那时,我发现了录音剪辑的潜能,渐渐地在怎样充分利用录音室时间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 施瓦茨科普夫曾告诉我她每小时在录音室最多只录三分钟的音乐,这在我听起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当时我每小时录大约六到七分钟的音乐。后来我每小时所完成的音乐减少到两分钟以下,也就是说我现在的速度比施瓦茨科普夫还慢。 并不是因为我反复不停的试录,实际上一个八小时的工作日程里,我真正坐在钢琴前的时间可能只有一个小时。在八小时里能录成一个小时的音乐是很少见的。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控制室里,反复试听,准确的找出最合适的切入点,用插入段落掩盖不满意的地方。这个步骤我用一个可以计算到百分之一秒的电子秒表协助完成。我很高兴的说,与以前大比重的失败率相比,现在我很少有失败的录音了。 我在录音室就像电影制作者在放映室一样,用电影术语讲,所有的工作样片都要经过我的审核。
C:一个导演曾告诉我,他可以预见到最终结果会很完美。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G:不一定。总会有一些技术上的瑕疵。
C:通过在器材上调试可以让录音成果更接近完美吗?
G:哦,当然可以,你可以做各种各样的调试。我给你讲一个器材调试的例子,肯定会让你兴奋。这实际上发生在最近完成的贝多芬奏鸣曲的录音里,但我不会告诉你它出现在哪儿,读者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找。在这个录音里,我用了两架钢琴,其中一首奏鸣曲的前三个乐章用同一架钢琴弹奏,录于1976年;而末乐章我用了另一架钢琴,录于1979年。两架不同的钢琴在音质上的区别,会造成乐曲中间出现音场巨大的变化,我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事先做了一些试验,将两部钢琴调到同一频率。但是我们认为这还不够好,于是租了一部视频均衡器,上面的按钮和管风琴的一样多,通过这个仪器我们将第二部钢琴变成了第一部钢琴,没人察觉到音质上有丝毫变化。
C:你每次都和同一组工作人员录音吗?
G:不一定。我有一组技术人员,他们只要有空就会和我工作。通常在一个录音项目中,我会让一两个人自始至终跟随我,这样他对整个项目有一个清晰的脉络。
C:与舞台演奏家比较,你如何定义录音演奏家呢?
G:这个问题有难度,不过我可以试着回答它,因为我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指舞台演奏家)。 我觉得对舞台演奏家来说,与演奏整体(totality)相比,应该更加强调单独的时刻、瞬间(individual moment)的发挥。 这听上去可能有些矛盾,因为忠实于舞台的演奏家会告诉你他们牺牲了单独的瞬间,以保全演奏的整体(的完美)。 他们会告诉你,他们从乐曲的第一个音开始,将这种魔法维系到最后一个音,就算漏弹了几个音符也没关系,因为他们成功的达成了一种沟通于舞台和观众之间的特殊的氛围。 而我根本不相信这些。我自己开过很多场音乐会,我知道一个人真正能达到的,是将精神倾注到每一个单独的瞬间,然后将这些瞬间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看上去连贯的整体。 无论怎样,我自己从未感受过那种与观众间的默契,我的感觉正好相反 — 观众的出现对我是一种妨碍,而我真正想做的是 — 在那一刻能够说“这段不好,我们重来一次。” 但你知道不可能那样做,尽管心里总有一个声音敦促你“就在此刻说出来!” 显然我从没那样做。(笑) 真正的录音艺术家是一个真正明白录音的价值和含义的人,是一个注重整体的人。对他来说,从哪里开始都无关紧要,他可以从作品中间乐章的中间部分开始,向任意一个方向进行,就像螃蟹可以左右横移一样。 一个录音艺术家的标志就是,他能够从作品的任何一个环节入手,然后说“这种处理手法只适合于这个录音。”
C:你认为录音和现场音乐有同样的美学上的效果吗?
G:不,而且我不认为它们应该是同样的。我觉得录出来的音乐 — 原谅我这么说 — 应该有类似镇静剂的效果;不像在现场音乐会得到的那种肉麻的快感。 我觉得录音应该创造一个演奏者和聆听者一对一的关系 — 一种即时、直接的关系(immediacy)。 当麦克风只有六英尺远的时候,钢琴的声音无需大到直抵观众席最后一排,如同演员在电影中念台词和在剧院里念台词之间的区别。但很多人适应不了这种变化。
C:对大多数演奏家来说,退出舞台表演就像剪断胎儿的脐带……
G:我曾经有过一个警句帮助我渡过那段音乐会生涯。那是在1958年的柏林,我当时极度的郁闷,并不是因为要和卡拉扬合作,而是因为要在全欧进行一次长达三个月的巡回演出,这种无间歇的演出活动我以前从未做过。 当时脑海中有一个声音对自己说“谁说过这是件愉快的事?”(笑) 就是这句话成为了我的警句格言。 演出本身并不是件愉快的事,因此六年之后割断这条脐带也没有感到格外的痛苦。 我在31岁停止公开演出,那时感到自己终于从这种无意义的活动中摆脱出来,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C:你有没有问过自己是否能通过录音而舒适的过一辈子?
G:当时我还不能肯定。现在日本、德国等地的广大市场在那时还没有发展到今天的地步。 但我当时认为这件事可行。况且,如果我要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创造音乐的话,这是唯一的路。 我真的看不到在那个没有创意的环境里(指音乐会)能有什么发展。
C:你和指挥家们的关系如何?
G:我和指挥们没有太多坏的经历,相反有很多愉快的经历。不过在说这些之前,我要坦白自己基本上不喜欢演奏协奏曲。在传统浪漫主义协奏曲里,存在着一种独奏者和乐队之间的对立性、竞争性,这种竞争性对我是陌生的。我不相信任何形式的竞技,而协奏曲是比喻意义上最具竞争性的音乐。 在我可以用手指数出的几次不愉快的经历里,我举一个例子,那就是与乔治·塞尔(George Szell)的合作 — 你可以说是我说的。 他是位杰出的指挥,但我们的合作是一个严重缺乏化学反应的经典例子。 与他完全相反的是卡拉扬,一个极富魅力的人,梦想中的合作者 — 这可能听起来很怪,因为他常被形容成可怕的人。
未完待续
翻译:Lifesucks
2005-06-16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