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在二十世纪的歌唱家中,要数“最伟大”男高音当然非卡鲁索莫属,女高音就得让卡拉丝独占花魁了。卡拉丝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歌唱上,她凭着自己天赋的歌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不懈的努力,征服了欧美各大歌剧院,登上了世界歌剧皇后的宝座。身后,既留下了一个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奋斗故事,也留下了一串让后人唏嘘的爱情咏叹。
玛丽亚·卡拉丝(Maria Callas),1923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希腊移民家庭。少年时随母亲回国,考进雅典音乐学院,18岁时在雅典歌剧院正式登台,饰演普契尼《托斯卡》中的女主角“托斯卡”。随后又在该剧院出演了《低地》《乡村骑士》、《诺玛》等歌剧,算是在乐坛上崭露头角。
1945年卡拉丝回到纽约,她本想在一大都会一展身手,却不料被拒之门外。一怒之下,只得转去意大利发展了。也难怪,这时的卡拉丝还是只身材胖乎乎的丑小鸭呢。
1947年卡拉丝迎来了转机,这一年她遇到了著名的歌剧指挥赛拉芬(Tllio Serafin)和后来成为她丈夫的梅内吉尼。塞拉芬是位很传统的歌剧指挥,他演出时遵崇首席女高音为中心的原则,处处带领乐队烘托歌手,绝不会让乐队与歌手争辉。这种审美理念与现代歌剧指挥迥异奇趣。在塞拉芬的悉心配合下,当年卡拉丝在维罗纳剧院以一出彭奇埃利的歌剧《乔康达》一举成名。以后卡拉丝不少成功的演出和录音都是与塞拉芬合作的,即使是颠峰时期也不例外。其中在EMl录下的《诺玛》、《拉美摩尔的露西亚》更是经典中的经典。
两年后,卡拉丝与意大利人梅内吉尼结婚。梅内吉尼是位工业界巨子,并兼任卡拉丝的经纪,在他的协调和辅助下,卡拉丝的名望急剧飚升,1951年她首次在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成功地演出了威尔弟的《西西里晚祷》,这是她在意大利取得最大的胜利,次年演出的《诺玛》更让观众为之倾倒。随后几年,卡拉丝不断穿梭于欧美乐坛,并演出了许多新剧目。其中包括《清教徒》、《游唱诗人》、《阿依达》、《土尔其人在意大利》等。1956年卡拉丝终于一尝初愿登上了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舞台,一曲《诺玛》使观众如痴如醉,谢幕达十多次。紧接着的《托斯卡》、《拉美摩尔的露西亚》等也大受欢迎,而在伦敦皇家歌剧院演出时也获得了同样狂热的欢呼,卡拉丝终于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进入了她演艺生涯的黄金时代。掌声和喝采声随着她的歌声响彻了各大歌剧院,鲜花和笑脸将她四处拥簇,正如日后她对人说的“从没有过一个宁静的夜晚”。
但是显赫的名声、如日中天的事业并不能冲淡感情生活上的孤寂。卡拉丝的首任丈夫梅内吉尼是个大商人,虽在帮助卡拉丝登上歌剧之后的过程中功不可没,但同时也使卡拉丝几乎变成了唱歌机器。他不让卡拉丝要孩子,竭力维护歌剧天后的神话。在这场婚姻中,卡拉丝实际上并没有得到一个正常女人所需要的爱情与家庭,而只有不停地工作,排练和演出;只有观众狂热的欢呼、喝采以及这以后担心从峰顶上掉下来的恐惧。
功成名就仍无法摆脱卡拉丝内心对真正爱情的渴望,因此当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出现在她面前时,卡拉丝很快就堕入了情网。虽然这位奥纳西斯是个不爱歌剧只爱追求名女人的花花公子,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全情投入。与奥纳西斯一起九年的纸醉金迷时光让卡拉丝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生活的乐趣,也逐渐荒废了她曾经深爱并为之奋斗的艺术。当卡拉丝从峰顶上逐渐滑落、光华逐渐退去时,奥纳西斯又移情别恋,迷上了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遗孀杰奎琳,酿成了卡拉丝被无情抛弃的悲剧。两人分手后,卡拉丝的歌艺更是每况愈下,最终不得已退出舞台。一代歌后的收场竟是在孤寂中郁郁死去,时年才54岁。场景颇似她生前闪亮的角色“茶花女”。
卡拉丝的歌唱艺术成就极高,对乐坛的贡献甚大。她发掘了一批已被人们遗忘了的古老剧目,让贝里尼的《诺玛》、《清教徒》、《海盗》、唐尼采弟的《卢克雷齐娅·波尔贾》、凯鲁比尼的《美狄亚》等一批当时尘封已久的19世纪美声学派歌剧重放光彩。这些一度鲜为人知的歌剧经她成功的演唱后,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其次是卡拉丝在歌剧表演中善于将声音融进角色里,丰富了歌剧的表现力和戏剧性。在意大利古老的美产歌剧中十分讲究唱腔的纯正圆润,为追求技巧的完美有时甚至宁可牺牲角色的戏剧表演而凸出纯粹的美声,把歌唱变为纯音乐。卡拉丝虽然也是美声派的歌唱家,所选戏码也注重围绕首席女高音为中心,但她扮演起角色来就与这种审美理念回异其趣。卡拉丝表演起歌剧来完全把自己代入角色之中,一招一式都用心揣摩,为表现特定的角色和剧情她甚至不惜将自己的声音夸张到变形。在《茶花女》中她为表现女主角微奥列塔垂死时的情形,唱出了一种病态的福音就是一个著名的范例。其他如刚烈的“托斯卡”、不羁的“卡门”、勇于担当的“诺玛“、疯狂的“露西亚”还有历尽风尘的“茶花女”等无不一一赋予鲜明的个性。因此,卡拉丝的声音不是最好的、技巧也不是最完美的,但她塑造出来的角色却可说是最丰满的。
卡拉丝一生饰演过的歌剧有百多部,在EMI唱片公司留下了二十多部全剧的正式录音,一些非正式的现场录音则难以计数。其中以贝里尼的《诺玛》、普契尼的《托斯卡》和比才的《卡门》等几部最为著名《托斯卡》是首席女高音的必争之地,因此数十年来的录音可谓独领群雌。有人甚至说,“托斯卡”这个角色简直就是普契尼为卡拉丝度身订做的,虽然普契尼去世时卡拉丝尚未出生,这个形容却仍然十分贴切。卡拉丝不但有宽厚的音色、嘹亮的音量,更重要的是她非常恰当地表现出角色的强烈戏剧性。如在那首著名的“为艺术、为爱情”中,卡拉丝将爱恨交织的情感展示得琳漓尽致,让其他演唱者望尘莫及。她刚中带柔、浑厚而纤细的声音,富于张力的演唱都在这部歌剧的录音里有很充分的体现。卡拉丝在EMl曾两次录下这部歌剧,其中以50年代和萨巴塔指挥采兰斯卡拉歌剧院合作的单声道录音较为杰出。《诺玛》是卡拉丝另一部最受欢迎的剧目,在EMl也留下了两个录音。该剧与《梦游女》、《清教徒》合称为贝里尼的三大代表作,也是意大利传统美声歌剧的杰出典范。这类戏码与卡拉丝的演唱风格颇为吻合,再加上塞拉芬的悉心扶持,果然有超人的水准。60年的那套立体声录音是在同剧录音中最出色的。以卡拉丝为首的阵容十分辉煌充实,科莱里的男高音、露德维希的女中音都各具雄厚实力,这样的搭配很容易取得势均力敌的平衡效果。从第一幕的“圣洁女神”开始,卡拉丝便以浓烈的歌声紧紧地抓住了听众的注意力,是个自始至终都能引人入胜的录音。虽然卡拉丝从末在舞台上演出过《卡门》,但却留下了一款录音室录音。“卡门”这个角色通常由女中音演唱,卡拉丝声音中那强劲的力度与非凡的魅力更彻底地表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野性美,也展露出她独特的宽广音域,是个别具一格的《卡门》。
此外,卡拉丝演唱歌剧的著名录音还有:贝里尼的《清教徒》、《梦游女》、凯鲁比尼的《美狄亚》、唐尼采蒂的《拉美摩尔的露西亚》、彭奇埃利的《乔康达》、威尔弟的《阿依达》、《茶花女》等。要全面了解卡拉丝的歌唱艺术当然非要听齐她的全套歌剧不可,但对生活节奏紧凑的我们无疑太过奢侈,因此取精选在是个好办法。历年来唱片公司也出了不少精选集来方便乐迷,最近推出两张一套名为《玛丽亚·卡拉丝》的精选碟更囊括了她的全部著名录音,包括歌剧和独唱音乐会,是张非常超值的精选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玛丽亚·卡拉丝(Maria Callas),1923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希腊移民家庭。少年时随母亲回国,考进雅典音乐学院,18岁时在雅典歌剧院正式登台,饰演普契尼《托斯卡》中的女主角“托斯卡”。随后又在该剧院出演了《低地》《乡村骑士》、《诺玛》等歌剧,算是在乐坛上崭露头角。
1945年卡拉丝回到纽约,她本想在一大都会一展身手,却不料被拒之门外。一怒之下,只得转去意大利发展了。也难怪,这时的卡拉丝还是只身材胖乎乎的丑小鸭呢。
1947年卡拉丝迎来了转机,这一年她遇到了著名的歌剧指挥赛拉芬(Tllio Serafin)和后来成为她丈夫的梅内吉尼。塞拉芬是位很传统的歌剧指挥,他演出时遵崇首席女高音为中心的原则,处处带领乐队烘托歌手,绝不会让乐队与歌手争辉。这种审美理念与现代歌剧指挥迥异奇趣。在塞拉芬的悉心配合下,当年卡拉丝在维罗纳剧院以一出彭奇埃利的歌剧《乔康达》一举成名。以后卡拉丝不少成功的演出和录音都是与塞拉芬合作的,即使是颠峰时期也不例外。其中在EMl录下的《诺玛》、《拉美摩尔的露西亚》更是经典中的经典。
两年后,卡拉丝与意大利人梅内吉尼结婚。梅内吉尼是位工业界巨子,并兼任卡拉丝的经纪,在他的协调和辅助下,卡拉丝的名望急剧飚升,1951年她首次在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成功地演出了威尔弟的《西西里晚祷》,这是她在意大利取得最大的胜利,次年演出的《诺玛》更让观众为之倾倒。随后几年,卡拉丝不断穿梭于欧美乐坛,并演出了许多新剧目。其中包括《清教徒》、《游唱诗人》、《阿依达》、《土尔其人在意大利》等。1956年卡拉丝终于一尝初愿登上了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舞台,一曲《诺玛》使观众如痴如醉,谢幕达十多次。紧接着的《托斯卡》、《拉美摩尔的露西亚》等也大受欢迎,而在伦敦皇家歌剧院演出时也获得了同样狂热的欢呼,卡拉丝终于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进入了她演艺生涯的黄金时代。掌声和喝采声随着她的歌声响彻了各大歌剧院,鲜花和笑脸将她四处拥簇,正如日后她对人说的“从没有过一个宁静的夜晚”。
但是显赫的名声、如日中天的事业并不能冲淡感情生活上的孤寂。卡拉丝的首任丈夫梅内吉尼是个大商人,虽在帮助卡拉丝登上歌剧之后的过程中功不可没,但同时也使卡拉丝几乎变成了唱歌机器。他不让卡拉丝要孩子,竭力维护歌剧天后的神话。在这场婚姻中,卡拉丝实际上并没有得到一个正常女人所需要的爱情与家庭,而只有不停地工作,排练和演出;只有观众狂热的欢呼、喝采以及这以后担心从峰顶上掉下来的恐惧。
功成名就仍无法摆脱卡拉丝内心对真正爱情的渴望,因此当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出现在她面前时,卡拉丝很快就堕入了情网。虽然这位奥纳西斯是个不爱歌剧只爱追求名女人的花花公子,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全情投入。与奥纳西斯一起九年的纸醉金迷时光让卡拉丝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生活的乐趣,也逐渐荒废了她曾经深爱并为之奋斗的艺术。当卡拉丝从峰顶上逐渐滑落、光华逐渐退去时,奥纳西斯又移情别恋,迷上了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遗孀杰奎琳,酿成了卡拉丝被无情抛弃的悲剧。两人分手后,卡拉丝的歌艺更是每况愈下,最终不得已退出舞台。一代歌后的收场竟是在孤寂中郁郁死去,时年才54岁。场景颇似她生前闪亮的角色“茶花女”。
卡拉丝的歌唱艺术成就极高,对乐坛的贡献甚大。她发掘了一批已被人们遗忘了的古老剧目,让贝里尼的《诺玛》、《清教徒》、《海盗》、唐尼采弟的《卢克雷齐娅·波尔贾》、凯鲁比尼的《美狄亚》等一批当时尘封已久的19世纪美声学派歌剧重放光彩。这些一度鲜为人知的歌剧经她成功的演唱后,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其次是卡拉丝在歌剧表演中善于将声音融进角色里,丰富了歌剧的表现力和戏剧性。在意大利古老的美产歌剧中十分讲究唱腔的纯正圆润,为追求技巧的完美有时甚至宁可牺牲角色的戏剧表演而凸出纯粹的美声,把歌唱变为纯音乐。卡拉丝虽然也是美声派的歌唱家,所选戏码也注重围绕首席女高音为中心,但她扮演起角色来就与这种审美理念回异其趣。卡拉丝表演起歌剧来完全把自己代入角色之中,一招一式都用心揣摩,为表现特定的角色和剧情她甚至不惜将自己的声音夸张到变形。在《茶花女》中她为表现女主角微奥列塔垂死时的情形,唱出了一种病态的福音就是一个著名的范例。其他如刚烈的“托斯卡”、不羁的“卡门”、勇于担当的“诺玛“、疯狂的“露西亚”还有历尽风尘的“茶花女”等无不一一赋予鲜明的个性。因此,卡拉丝的声音不是最好的、技巧也不是最完美的,但她塑造出来的角色却可说是最丰满的。
卡拉丝一生饰演过的歌剧有百多部,在EMI唱片公司留下了二十多部全剧的正式录音,一些非正式的现场录音则难以计数。其中以贝里尼的《诺玛》、普契尼的《托斯卡》和比才的《卡门》等几部最为著名《托斯卡》是首席女高音的必争之地,因此数十年来的录音可谓独领群雌。有人甚至说,“托斯卡”这个角色简直就是普契尼为卡拉丝度身订做的,虽然普契尼去世时卡拉丝尚未出生,这个形容却仍然十分贴切。卡拉丝不但有宽厚的音色、嘹亮的音量,更重要的是她非常恰当地表现出角色的强烈戏剧性。如在那首著名的“为艺术、为爱情”中,卡拉丝将爱恨交织的情感展示得琳漓尽致,让其他演唱者望尘莫及。她刚中带柔、浑厚而纤细的声音,富于张力的演唱都在这部歌剧的录音里有很充分的体现。卡拉丝在EMl曾两次录下这部歌剧,其中以50年代和萨巴塔指挥采兰斯卡拉歌剧院合作的单声道录音较为杰出。《诺玛》是卡拉丝另一部最受欢迎的剧目,在EMl也留下了两个录音。该剧与《梦游女》、《清教徒》合称为贝里尼的三大代表作,也是意大利传统美声歌剧的杰出典范。这类戏码与卡拉丝的演唱风格颇为吻合,再加上塞拉芬的悉心扶持,果然有超人的水准。60年的那套立体声录音是在同剧录音中最出色的。以卡拉丝为首的阵容十分辉煌充实,科莱里的男高音、露德维希的女中音都各具雄厚实力,这样的搭配很容易取得势均力敌的平衡效果。从第一幕的“圣洁女神”开始,卡拉丝便以浓烈的歌声紧紧地抓住了听众的注意力,是个自始至终都能引人入胜的录音。虽然卡拉丝从末在舞台上演出过《卡门》,但却留下了一款录音室录音。“卡门”这个角色通常由女中音演唱,卡拉丝声音中那强劲的力度与非凡的魅力更彻底地表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野性美,也展露出她独特的宽广音域,是个别具一格的《卡门》。
此外,卡拉丝演唱歌剧的著名录音还有:贝里尼的《清教徒》、《梦游女》、凯鲁比尼的《美狄亚》、唐尼采蒂的《拉美摩尔的露西亚》、彭奇埃利的《乔康达》、威尔弟的《阿依达》、《茶花女》等。要全面了解卡拉丝的歌唱艺术当然非要听齐她的全套歌剧不可,但对生活节奏紧凑的我们无疑太过奢侈,因此取精选在是个好办法。历年来唱片公司也出了不少精选集来方便乐迷,最近推出两张一套名为《玛丽亚·卡拉丝》的精选碟更囊括了她的全部著名录音,包括歌剧和独唱音乐会,是张非常超值的精选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