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老实说,关注古典音乐应该是从贝多芬开始的了。不过也就是那个年代我也从来没有放弃其他类型的音乐。比如摇滚、乡村、爵士等等,时不时地来上一段。渐渐的由于对历史的兴趣,对古典音乐的关心更多了一些。一段时间里更是觉得贝多芬的某些类型的作品更有感染力。……我不知道各位是否有这样的感受,就是对音乐家及其作品喜好的阶段性和循环性。渐渐的开始远离了贝多芬,不过前些年开始又开始回到了贝多芬的身上。不过关注的作品却不一样了,说得明白一些的话,原来喜欢的大作品,除了协奏曲之外几乎不太听了。这些年的贝多芬更多的是室内乐、器乐独奏等小规模的作品了。这样一来的话,我倒觉得即便是贝多芬,即便是贝多芬同一时代的作品,按照不同类别的作品其作品风格就完全不一样。这就有些像一个人的性格多面性一样了。交响曲作品的话,更多的被人联想到贝多芬那五是不可处于抗争、搏斗的形象(即便如此,交响曲作品中的作品之间也存在着完全不相容的性格,这里就不多说了),不过他的两个作品群的情况就不是这样的了。
用三根支柱来形容贝多芬的交响曲作品群、钢琴奏鸣曲作品群和弦乐四重奏作品群的说法不尽全面,不过我们不妨来粗看一下这三根柱子。交响曲作品的话,更多的是在大型的音乐厅,并考虑有市民们聆听的具有更多社会性的作品。作品的性格自然或多或少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的文化内涵的,当然也少不了政治上的某种倾向性。既然出自贝多芬之手,作品中反映出贝多芬的某一个性格侧面也不难理解了。不过纳粹也好、列宁也罢,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了,起码贝多芬不知道也不会考虑他们写作那些作品的。有一个问题是贝多芬的作品,即便是交响曲作品有没有可能被后人们无形之间概念化了,我觉得这也是可能的。这涉及到音乐演绎的历史问题(可归类到音乐社会学的范畴),不但是贝多芬的作品,即便是贝多芬留给我们现代人的人生像,我也觉得在某种程度的被概念化的了。概念化就是一种类似摄影一样的处理,概念化了的贝多芬及其作品就像是有色彩偏差的彩色照片,可能是色温偏高、偏低等等,以至于后来的那些政治家们对其的利用和谋求对自身的粉饰行为。
钢琴奏鸣曲作品群,更多的是反映了作为具有职业钢琴家水平和创新作曲家风貌的一个作品群。同时,贝多芬本人的人生情感在不同时期的作品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我觉得这个作品群中的贝多芬形象可能更加个人化一些,少了许多交响曲作品中的社会性,多了一些贝多芬个人的情感(如他的多次的单相思恋爱等等)。另外,贝多芬的先锋性还在于作品对键盘乐器的先半拍的性能要求(要求更广音域的键盘乐器)。这也是钢琴乐器历史上少见的事情,影响钢琴乐器发展的几位著名的音乐家中,贝多芬无疑就在其中。除此之外,贝多芬整套奏鸣曲的创作本身就是一套作曲上不断创新的结晶,特别是中期、后期作品群,这一点也是相当显眼的。如果这一点用一个力学上运动加速度来形容的话,从中期的奏鸣曲作品群到最后三部作间的作品结构、方法等的革新“运动加速度”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当然纵横其人生的钢琴奏鸣曲作品也或多或少的反映了贝多芬各个时期的人生像和他的情感。 [ 相约加拿大:枫下论坛 www.rolia.net/forum ]
弦乐四重奏作品群的特点就是抽象。那是为多个音乐素养相当高的,具有相当高的演奏水准的音乐爱好者们小圈子的作品。这一点正好和他的交响曲作品完全相反。作品的技术含量及音乐的构成内部的发展、展开,整个和声系统都是相当复杂的,当然不是照顾普通听众的作品。当然,这也是贝多芬最有技术和艺术价值的一个作品块。毫无疑问,这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套作品……
贝多芬的性格应该是怎样的,我想对贝多芬作品的了解(哪怕就是上面说的三根支柱类作品的话),会有一个似乎模糊不清的形象出来。和他的人生境遇也有关系,既有性急的一面,也有持之以恒的一面。后者是针对他三个支柱产品的有序发展和循序渐进的整体而言的。而前者的话,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就会有许多突兀的表现上感受到(我对此的戏言是贝多芬耍性子了:))。……
< r o l i a. n e t >
贝多芬作品对后人的影响太大了,这种影响自然也有正负。所谓的负,更多的来自于对贝多芬的概念化处理。作为文学来说的话是一回事儿,不过从音乐史的角度来看,像罗曼·罗兰等的著述确实起到了一些将贝多芬及其作品概念化的作用,我虽然也非常喜欢罗曼·罗兰的那些著述,不过其负面的效果也是让人遗憾的事情。不单如此,贝多芬作品演绎上的概念化更令人担心,特别是现在大家人手一张“月光”、“命运”唱片的年代,某一本评论杂志给某个媒体的评价,美其名曰标准演绎之类的,那才是让人绝望的很。好像离开了这样的演绎就不成为贝多芬作品了似的。我倒觉得贝多芬诸多的作品具有相当大的拓展空间,也就是作品本身能够包容更多风格的演绎。还有一点,贝多芬作曲的风格、作品的结构,包括其和声处理习惯等都不应该是标准,贝多芬的作品也仅仅是各个年代、地域千千万万作曲家作品的一部分,即便是贝多芬同时代的作曲家们也有采用不同方法作曲的音乐家,应该尽量避免自然不自然的将其他作曲家和他们的作品与概念中的贝多芬及其作品作比较。况且那也是没有意义的比较……
看到各位谈论贝多芬,也想参合进来。呵呵,有问题请各位给与斧正。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用三根支柱来形容贝多芬的交响曲作品群、钢琴奏鸣曲作品群和弦乐四重奏作品群的说法不尽全面,不过我们不妨来粗看一下这三根柱子。交响曲作品的话,更多的是在大型的音乐厅,并考虑有市民们聆听的具有更多社会性的作品。作品的性格自然或多或少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的文化内涵的,当然也少不了政治上的某种倾向性。既然出自贝多芬之手,作品中反映出贝多芬的某一个性格侧面也不难理解了。不过纳粹也好、列宁也罢,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了,起码贝多芬不知道也不会考虑他们写作那些作品的。有一个问题是贝多芬的作品,即便是交响曲作品有没有可能被后人们无形之间概念化了,我觉得这也是可能的。这涉及到音乐演绎的历史问题(可归类到音乐社会学的范畴),不但是贝多芬的作品,即便是贝多芬留给我们现代人的人生像,我也觉得在某种程度的被概念化的了。概念化就是一种类似摄影一样的处理,概念化了的贝多芬及其作品就像是有色彩偏差的彩色照片,可能是色温偏高、偏低等等,以至于后来的那些政治家们对其的利用和谋求对自身的粉饰行为。
钢琴奏鸣曲作品群,更多的是反映了作为具有职业钢琴家水平和创新作曲家风貌的一个作品群。同时,贝多芬本人的人生情感在不同时期的作品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我觉得这个作品群中的贝多芬形象可能更加个人化一些,少了许多交响曲作品中的社会性,多了一些贝多芬个人的情感(如他的多次的单相思恋爱等等)。另外,贝多芬的先锋性还在于作品对键盘乐器的先半拍的性能要求(要求更广音域的键盘乐器)。这也是钢琴乐器历史上少见的事情,影响钢琴乐器发展的几位著名的音乐家中,贝多芬无疑就在其中。除此之外,贝多芬整套奏鸣曲的创作本身就是一套作曲上不断创新的结晶,特别是中期、后期作品群,这一点也是相当显眼的。如果这一点用一个力学上运动加速度来形容的话,从中期的奏鸣曲作品群到最后三部作间的作品结构、方法等的革新“运动加速度”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当然纵横其人生的钢琴奏鸣曲作品也或多或少的反映了贝多芬各个时期的人生像和他的情感。 [ 相约加拿大:枫下论坛 www.rolia.net/forum ]
弦乐四重奏作品群的特点就是抽象。那是为多个音乐素养相当高的,具有相当高的演奏水准的音乐爱好者们小圈子的作品。这一点正好和他的交响曲作品完全相反。作品的技术含量及音乐的构成内部的发展、展开,整个和声系统都是相当复杂的,当然不是照顾普通听众的作品。当然,这也是贝多芬最有技术和艺术价值的一个作品块。毫无疑问,这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套作品……
贝多芬的性格应该是怎样的,我想对贝多芬作品的了解(哪怕就是上面说的三根支柱类作品的话),会有一个似乎模糊不清的形象出来。和他的人生境遇也有关系,既有性急的一面,也有持之以恒的一面。后者是针对他三个支柱产品的有序发展和循序渐进的整体而言的。而前者的话,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就会有许多突兀的表现上感受到(我对此的戏言是贝多芬耍性子了:))。……
< r o l i a. n e t >
贝多芬作品对后人的影响太大了,这种影响自然也有正负。所谓的负,更多的来自于对贝多芬的概念化处理。作为文学来说的话是一回事儿,不过从音乐史的角度来看,像罗曼·罗兰等的著述确实起到了一些将贝多芬及其作品概念化的作用,我虽然也非常喜欢罗曼·罗兰的那些著述,不过其负面的效果也是让人遗憾的事情。不单如此,贝多芬作品演绎上的概念化更令人担心,特别是现在大家人手一张“月光”、“命运”唱片的年代,某一本评论杂志给某个媒体的评价,美其名曰标准演绎之类的,那才是让人绝望的很。好像离开了这样的演绎就不成为贝多芬作品了似的。我倒觉得贝多芬诸多的作品具有相当大的拓展空间,也就是作品本身能够包容更多风格的演绎。还有一点,贝多芬作曲的风格、作品的结构,包括其和声处理习惯等都不应该是标准,贝多芬的作品也仅仅是各个年代、地域千千万万作曲家作品的一部分,即便是贝多芬同时代的作曲家们也有采用不同方法作曲的音乐家,应该尽量避免自然不自然的将其他作曲家和他们的作品与概念中的贝多芬及其作品作比较。况且那也是没有意义的比较……
看到各位谈论贝多芬,也想参合进来。呵呵,有问题请各位给与斧正。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