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死亡、夜以及马勒的《第九交响曲》(文/贾晓伟)
对于一颗敏感的心而言,命运的风不改方向地吹着。马勒从少年时代已看到了一张浮动而起的命运巨大、隐形的面容。他在19岁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可爱的大地,你什么时候怀抱了这片荒凉之地?啊,永恒的母亲,请收留一颗孤独不宁的心吧,”“地平线处处是淡蓝色,永无尽头!永远,永远……”从记述马勒的生活资料得知,马勒几乎从少年或更早就已进入了对生命的沉思之境中。不安的酵母潜藏在马勒的血液里。时空、大地以及个人在其中的位置、形象,这些对20世纪极为重要的文化命题,在一位19世纪末面色苍白的少年身上过早降临了。
1907年,几桩突如其来的不幸事件降临在离死亡不远的马勒身上:被歌剧院解雇、挚爱的长女夭折、已诊断出了不能治愈的心脏病。这一系列打击与其说是意外来临,不如说是天意所致。亲情的瞬间疏离、疾病以及个人道遇上的不平恰把马勒推到了一片荒漠上,意欲把马勒与人世的所有维系斩断,让“死亡”、“夜”更为急促地登场。马勒作于1909至1910年的第九交响曲已让马勒全部放下了交响曲式对他的冕绊,他在对人世的挣脱中,来到了一个自我再度生成与塑造的神秘区域里——在这里,“死亡”、“夜”尖利刺耳的声音恰与超然在它们之外的欢欣、舞蹈一同到来了。
按照爱·唐斯的说法,“无论就其形式、速度与调性关系”,第九交响曲的四个乐章“用的都不是传统笔法。第一和最后乐章是缓慢的。中间加入了两个快速乐章。各乐章的调性都不相同:D大调、C大调、A小调,而末乐章则运用了远关系的降D调。”马勒在首末两个乐章倾入了极大的心力,是整部作品的重心所在,中间两个乐章像是快速嵌入的、使交响曲呈现出了一个独特的结构。马勒在一、四乐章充满自我倾诉色彩的旋律中,创造了一个自我的变形的面容。 当“死亡” 、“夜”在召唤马勒那张心脏病人的面孔时,他从时空深处举起了少年沉浸于爱意的脸庞。就我的感觉,马勒在这部作品中有着双重头颅——一重是被死神攫住的,他说起“告别”;一重是变形的少年的,它说起“来临”。马勒是在不顾一切地隐身的一位少年,与一位生命的女郎在一片林泽中相会,他要在百感交集的时刻把恋情的絮语完成。在马勒病倒前六个月,阿班·贝格获准研读第一乐章的总谱,他在一封信中说,这个乐章表现了马勒“对人世的异常热爱,表现他多么渴望在世间平静地生活,渴望享受大自然的深邃奥秘——在死亡到来之前,因为死神的降临是无可抗拒的。整个乐章渗透了死亡的征兆。它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尘世的一切理想都以它而告终……”但我感觉最深的仍是马勒转入乐曲主题之后秘密幽会般的沉浸与喜悦,一种在死亡之中突然清醒过来的新生感,旋律破碎般的优美恰把这种短暂的心醉神迷传达得淋漓尽致。
在第一乐章的草稿旁边,马勒用文字标下了“逝去的青春年华”与“离散的爱”这样的词句。他的门生布鲁诺·瓦尔特认为,第一乐章是“徘徊在离别的悲哀和对天国光辉的遐想”,是“独一无二的”。这里所说的“遐想”,正是马勒关于青春与破碎的爱的一份冥思——马勒从死亡呛人的气味中嗅见了那些从天际高高飞来的花粉。马勒对自己的“放任”与“沉溺”也正在于此,即使“死亡”、“夜”以巨大延伸的力量逼近,几乎要掐分算秒,把尖利的指尖搭在马勒身上——他还是作为林中的少年,在充满春雾的夜泽旁,说着与他的遭遇无关的轻歌曼语——更重要的是,在马勒的幻觉中,大约瞥见了夭折的女儿的影子,这个影子在问起往事,并以亲情的方式与马勒深爱的一位幻美女郎的影子叠合为一——这是消亡的声音擦响在耳边的时刻,恰像俄尔浦斯不听神的戒令,只任那个回首所见的影子蜷曲、消失,从而形成了巨大的空洞。
作品的第二、第三乐章被分别认为是一出圆舞曲与一个怪诞的幽默的组合——它可以说是马勒的内省章节,一种对自身沉浸于幻美之中的深深的嘲弄与愤怒。第二乐章奏出的主题具有乡村兰德勒舞曲的特征,是由单簧管与大管奏出的,它延展了第一乐章的主题,却已标明从幻觉来到了现实之中。这两个与“遐想”无关的乐章迅速带过,在对位与急板中穿越,终于回到了第四乐章旋律徐缓的王国中。布鲁诺·瓦尔特在《古斯塔夫·马勒》一书中写道,这个乐章从小提琴开始,宛如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吸收系统,把其它乐声汇入这个系统里,终于消失在无尽回响的寂静中,恰如在“蔚蓝的天空中”消失一样。瓦尔特所言,更多是从“告别”的层面上理解,我在这里倾向于勋伯格对整部作品的评价。勋伯格说,在整部作品中马勒传达的是完全主观的感觉,“看起来,仿佛它还有一位隐藏起来的作者,此人把马勒仅当作一个传声筒加以利用而已”。勋伯格所指大约正是那个隐形在马勒身后的化身——在末乐章所传达的不仅是瓦尔特所讲的“告别”,其中深深的沉浸不去的情愫是与第一乐章一致的。马勒在等着那个隐形者的到来,又目送它的消逝——正是青春、破碎的爱拼出的一张少年苏醒在夜空前的画像与面容,最后被夜遮没,宛若从没有来临一般。
勋伯格、阿班·贝格等后来的作曲家对第九交响曲推祟备至,正在于马勒所传达出的是为未来时代与人们聆听的声音。勋伯格对马勒生前遭受的误解愤愤不平。但马勒,却对自己个性所决定的命运早在预想之中了。他少年时代就对自己分析过:我的个性像“我的牢狱一样”,由个性所致,从而最终与所处的时代擦身而过。
但一颗深挚的灵魂,它若不能在时代中谋取自己准确的位置,便在另一个时空巨大的体系中安置自身。马勒说过“我的时代还没到来”。他从未像贝多芬创造出了与时代气息紧密相关的大建筑群。他仅是倾向自我——时代在马勒身上只是索要.只是威逼。但索要与威逼又能怎样呢?青春与爱凋零了,但她可以重现;亲信的骨肉消隐了。却能在另一个契约中前来,而且已经与一位变形的少年做了一番夜空下的舞蹈。马勒不曾为时代造像,他所完成的“自我”.他所触到的那个深邃的“实在”,已经具备了这个时代所有灵魂的基本特征了。马勒在这部交响曲中并未逾越与个体有关的爱、美与死亡的主题——他为时代,做出了关于这三个词汇的所有见证。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对于一颗敏感的心而言,命运的风不改方向地吹着。马勒从少年时代已看到了一张浮动而起的命运巨大、隐形的面容。他在19岁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可爱的大地,你什么时候怀抱了这片荒凉之地?啊,永恒的母亲,请收留一颗孤独不宁的心吧,”“地平线处处是淡蓝色,永无尽头!永远,永远……”从记述马勒的生活资料得知,马勒几乎从少年或更早就已进入了对生命的沉思之境中。不安的酵母潜藏在马勒的血液里。时空、大地以及个人在其中的位置、形象,这些对20世纪极为重要的文化命题,在一位19世纪末面色苍白的少年身上过早降临了。
1907年,几桩突如其来的不幸事件降临在离死亡不远的马勒身上:被歌剧院解雇、挚爱的长女夭折、已诊断出了不能治愈的心脏病。这一系列打击与其说是意外来临,不如说是天意所致。亲情的瞬间疏离、疾病以及个人道遇上的不平恰把马勒推到了一片荒漠上,意欲把马勒与人世的所有维系斩断,让“死亡”、“夜”更为急促地登场。马勒作于1909至1910年的第九交响曲已让马勒全部放下了交响曲式对他的冕绊,他在对人世的挣脱中,来到了一个自我再度生成与塑造的神秘区域里——在这里,“死亡”、“夜”尖利刺耳的声音恰与超然在它们之外的欢欣、舞蹈一同到来了。
按照爱·唐斯的说法,“无论就其形式、速度与调性关系”,第九交响曲的四个乐章“用的都不是传统笔法。第一和最后乐章是缓慢的。中间加入了两个快速乐章。各乐章的调性都不相同:D大调、C大调、A小调,而末乐章则运用了远关系的降D调。”马勒在首末两个乐章倾入了极大的心力,是整部作品的重心所在,中间两个乐章像是快速嵌入的、使交响曲呈现出了一个独特的结构。马勒在一、四乐章充满自我倾诉色彩的旋律中,创造了一个自我的变形的面容。 当“死亡” 、“夜”在召唤马勒那张心脏病人的面孔时,他从时空深处举起了少年沉浸于爱意的脸庞。就我的感觉,马勒在这部作品中有着双重头颅——一重是被死神攫住的,他说起“告别”;一重是变形的少年的,它说起“来临”。马勒是在不顾一切地隐身的一位少年,与一位生命的女郎在一片林泽中相会,他要在百感交集的时刻把恋情的絮语完成。在马勒病倒前六个月,阿班·贝格获准研读第一乐章的总谱,他在一封信中说,这个乐章表现了马勒“对人世的异常热爱,表现他多么渴望在世间平静地生活,渴望享受大自然的深邃奥秘——在死亡到来之前,因为死神的降临是无可抗拒的。整个乐章渗透了死亡的征兆。它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尘世的一切理想都以它而告终……”但我感觉最深的仍是马勒转入乐曲主题之后秘密幽会般的沉浸与喜悦,一种在死亡之中突然清醒过来的新生感,旋律破碎般的优美恰把这种短暂的心醉神迷传达得淋漓尽致。
在第一乐章的草稿旁边,马勒用文字标下了“逝去的青春年华”与“离散的爱”这样的词句。他的门生布鲁诺·瓦尔特认为,第一乐章是“徘徊在离别的悲哀和对天国光辉的遐想”,是“独一无二的”。这里所说的“遐想”,正是马勒关于青春与破碎的爱的一份冥思——马勒从死亡呛人的气味中嗅见了那些从天际高高飞来的花粉。马勒对自己的“放任”与“沉溺”也正在于此,即使“死亡”、“夜”以巨大延伸的力量逼近,几乎要掐分算秒,把尖利的指尖搭在马勒身上——他还是作为林中的少年,在充满春雾的夜泽旁,说着与他的遭遇无关的轻歌曼语——更重要的是,在马勒的幻觉中,大约瞥见了夭折的女儿的影子,这个影子在问起往事,并以亲情的方式与马勒深爱的一位幻美女郎的影子叠合为一——这是消亡的声音擦响在耳边的时刻,恰像俄尔浦斯不听神的戒令,只任那个回首所见的影子蜷曲、消失,从而形成了巨大的空洞。
作品的第二、第三乐章被分别认为是一出圆舞曲与一个怪诞的幽默的组合——它可以说是马勒的内省章节,一种对自身沉浸于幻美之中的深深的嘲弄与愤怒。第二乐章奏出的主题具有乡村兰德勒舞曲的特征,是由单簧管与大管奏出的,它延展了第一乐章的主题,却已标明从幻觉来到了现实之中。这两个与“遐想”无关的乐章迅速带过,在对位与急板中穿越,终于回到了第四乐章旋律徐缓的王国中。布鲁诺·瓦尔特在《古斯塔夫·马勒》一书中写道,这个乐章从小提琴开始,宛如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吸收系统,把其它乐声汇入这个系统里,终于消失在无尽回响的寂静中,恰如在“蔚蓝的天空中”消失一样。瓦尔特所言,更多是从“告别”的层面上理解,我在这里倾向于勋伯格对整部作品的评价。勋伯格说,在整部作品中马勒传达的是完全主观的感觉,“看起来,仿佛它还有一位隐藏起来的作者,此人把马勒仅当作一个传声筒加以利用而已”。勋伯格所指大约正是那个隐形在马勒身后的化身——在末乐章所传达的不仅是瓦尔特所讲的“告别”,其中深深的沉浸不去的情愫是与第一乐章一致的。马勒在等着那个隐形者的到来,又目送它的消逝——正是青春、破碎的爱拼出的一张少年苏醒在夜空前的画像与面容,最后被夜遮没,宛若从没有来临一般。
勋伯格、阿班·贝格等后来的作曲家对第九交响曲推祟备至,正在于马勒所传达出的是为未来时代与人们聆听的声音。勋伯格对马勒生前遭受的误解愤愤不平。但马勒,却对自己个性所决定的命运早在预想之中了。他少年时代就对自己分析过:我的个性像“我的牢狱一样”,由个性所致,从而最终与所处的时代擦身而过。
但一颗深挚的灵魂,它若不能在时代中谋取自己准确的位置,便在另一个时空巨大的体系中安置自身。马勒说过“我的时代还没到来”。他从未像贝多芬创造出了与时代气息紧密相关的大建筑群。他仅是倾向自我——时代在马勒身上只是索要.只是威逼。但索要与威逼又能怎样呢?青春与爱凋零了,但她可以重现;亲信的骨肉消隐了。却能在另一个契约中前来,而且已经与一位变形的少年做了一番夜空下的舞蹈。马勒不曾为时代造像,他所完成的“自我”.他所触到的那个深邃的“实在”,已经具备了这个时代所有灵魂的基本特征了。马勒在这部交响曲中并未逾越与个体有关的爱、美与死亡的主题——他为时代,做出了关于这三个词汇的所有见证。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