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

指挥家富特文格勒——把德意志音乐镶进历史之墙(转贴)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指挥家富特文格勒——把德意志音乐镶进历史之墙(转贴)
新浪福特温格勒去世50周年纪念文章。

指挥家富特文格勒——把德意志音乐镶进历史之墙


作者 曹立群


转载自新浪娱乐

  1954年11月30日,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却有一个伟人逝去,一个浮士德式的人物富特
文格勒,带着他对德国文化的挚爱与悔恨走完了生命的最后历程。50年后的今天,所有热
爱他的人纪念他,绝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指挥家、作曲家、音乐家,而是因为他是那个时
代的代表。几个世纪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用某个人的名字来描述一段历史,包括音乐的
历史;他们的名字成了特定时期、特殊的艺术风格的代名词。德国作曲家欣德米特说:“
富特文格勒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十年,成为德国文化的形象,是他使德国文化重新站
立起来。”其实在战争期间,不也是他顽强地独立支撑着风雨飘摇中的德国文化么?如果
没有人在纳粹的统治下发出一点纯粹的声音,恐怕整个德国文化就会土崩瓦解。那样的话
,那些被炸毁的德国各大城市的歌剧院、音乐厅、博物馆乃至教堂,就不仅仅是物质的废
墟,而且也是精神的瓦砾了。



  一、神圣的仪式

  让我们的怀念之旅从巴赫开始吧。

  巴赫的《管弦乐组曲》有无数指挥家演录过多种版本,但只有在聆听富特文格勒的录
音后,才有一种历史画面感。尤其是《第三组曲》的第三乐章,仿佛展现出一幅回忆历史
盛大场面的巨幅画卷。1830年,门德尔松用钢琴演奏这段旋律时,老年的歌德向年轻的门
德尔松描述说,乐章的开头“如此豪华庄严,人们仿佛看到一群显贵人物循阶而下。”只
有富特文格勒能够处理出这样的效果。巴赫的旋律,门德尔松的钢琴演奏,歌德的高贵而
华丽的想像,以及富特文格勒雍容大气的诠释,其间200多年的文化承传显示着德意志文
化的生生不息。

  聆听富特文格勒阐释的德奥作曲家的作品,常常让人想起艺术史家温克尔曼评论古希
腊艺术的那句名言:伟大的静穆。20世纪有那么多伟大的指挥家,可为什么圈内圈外的音
乐家、艺术家、爱好者有着久久挥之不去的富特文格勒情结?是因为我们这个年代再也不
会产生那样的人物了,上帝再也不会赐给人类如此优秀的造物:母亲是多才的画家,父亲
是希腊瓶画权威、慕尼黑大学的教授,年轻时代的富特文格勒曾随父亲去希腊和意大利发
怀古之思,在他的成长教育中,不仅有音乐的研习和操练(这一点许多家庭都办得到),而
且有考古学家和艺术史学家的耳提面命。这样的艺术氛围使得成年的富特文格勒获益匪浅
,当他站在指挥台上翻开巴赫贝多芬的总谱时,往往比别人看得更深更远,他的思想、眼
神和手臂传达给每个乐队队员的已经不仅仅是音符和节奏。诚如二战后一直为富特文格勒
洗刷所谓战争罪名而四处奔走的梅纽因所说:“富特文格勒也许是让我们追溯到印度、古
希腊传统的最后一位阐述者。我们经常说,现在没有神圣的东西了,但我相信,还有神圣
的音乐。每次演出贝多芬、勃拉姆斯或是巴赫的作品,富特文格勒都完成了一个神圣的仪
式。” 梅纽因说这番话时,离富特文格勒去世还有四个月,显然这不是溢美之辞,而是
由衷的肺腑之言。当今的音乐世界,神圣的仪式与神圣之人的确是渐行渐远了。

  二、责问的背后

  当俾斯麦的铁血十字架变成希特勒的铁蹄在践踏整个欧洲的时候,许多德国的文学艺
术家都选择了流亡,尽管他们也眷恋德意志文化。当时乃至战后,像托马斯·曼和布鲁诺
·瓦尔特这些流亡作家艺术家反复在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富特文格勒要留在德国?他比其
他人更有机会留在国外,完全可以成为反法西斯的领袖人物。其实富特文格勒也非常犹豫
,甚至非常绝望,关键的时候,是勋伯格给他鼓足了勇气。1933年,时任柏林普鲁士艺术
研究院作曲系主任的勋伯格,在纳粹上台后,被迫辞职去法国避难。富特文格勒在巴黎遇
到了勋伯格夫妇,是勋伯格要他回到德国,去创造伟大的音乐。“这是你的职责,也是真
正的德国人民所需要的。”于是,富特文格勒开始了一场艰苦的文化保卫战。在战后他写
到:“德国绝不是纳粹分子的德国,而只是被纳粹分子统治的德国……为德意志民族精神
而斗争,只能在这里进行。”

  然而历史记录很随意地忽略了富特文格勒与勋伯格的巴黎谈话,战后,几乎所有谴责
富特文格勒的人都念念不忘发生在1937年那个著名的夏天的论辩。不止一个人目睹了在萨
尔兹堡音乐节上,托斯卡尼尼和富特文格勒的历史性的争辩,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托
斯卡尼尼的结论斩钉截铁:只要在第三帝国当指挥就是纳粹分子,艺术与音乐是当权者的
工具。富特文格勒的反驳同样是掷地有声:伟大的音乐能够与纳粹主义对抗,音乐属于另
外一个世界,它与政治无关。半个多世纪以来,这段公案始终没有最后了断,但至少有一
点富特文格勒是站不住脚的,那就是他的艺术纯粹论。就像萨义德所指出的那样:“到处
都是政治,我们无法遁入纯粹的艺术和思想的领域,因而也无法遁入超然无私的客观性。
”(《知识分子论》,三联书店版,第24页)富特文格勒的高尚意图或者说是政治上的幼稚
,被纳粹当局所利用已是不争的事实(戈培尔知道,音乐是富特文格勒的生命,不给他队
员和观众,他就成了没有教堂的牧师,为了音乐,他妥协了),他为纳粹政治的花招付出
了沉重的代价。

  然而,人们忽视了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富特文格勒选择留在德国,通过音乐坚守了德
意志文化传统。正像他在1946年底向法庭做最后的陈述所说的那样,他在德国面临重大危
机的时刻,想到的是自己的责任。

  富特文格勒维护的是德国另一个形象和传统。1790年的前后,当普鲁士的建筑师朗汉
斯借鉴古希腊柱廊式的风格、设计并重建了柏林的勃兰登堡门这件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杰
作的同时,魏玛发生了一场重大的文化变革。在歌德的推动下,魏玛成了普鲁士以外德意
志的又一个中心,一个知识与精神的中心。这里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在这个作
家、诗人与哲学家的队伍里,我们见到了一个光辉灿烂的群像:前面是莱辛和歌德,紧随
其后的是席勒、赫尔德、诺瓦利斯、黑格尔、费希特、施莱尔马赫和施莱格尔兄弟……。
在富特文格勒的作曲和指挥艺术生涯中,他所依据的恰恰是这样一个得意志文化传统。难
能可贵的是,他用他的指挥艺术,把从巴赫、贝多芬到布鲁克纳的德国音乐经典也融入到
这个传统中来,在他的指挥艺术中,我们找到了德国音乐文化传统的一个历史坐标。

  三、谁在穿过勃兰登堡门?

  托马斯·曼曾为自己的写作定下了一个双重的任务:说明自己的时代,同时也说明自
己的生活。其实,一个作曲家指挥家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中也背负着这样的双重任务。第一
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纳粹掌权之前,柏林称的上是世界文化的一个中心,本雅明曾经在《柏
林日记》中记录过难以忘怀的美好时光。幼年的他跟随祖母去看《威廉·退尔》《温莎的
风流娘们》等歌剧,一个个热闹而欢乐的夜晚,大雪覆盖下的柏林在汽车的灯光里向一个
少年展现:“歌剧使这个城市突然泛出异样的光”,“雾气很重的夜晚,灯光闪烁着巨大
的光环”。在本雅明的回忆中,柏林之夜的文化生活静谧而神秘。1922年,富特文格勒来
柏林接掌柏林爱乐乐团,赶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时代。30年代的柏林向全世界敞开了大门,
勃兰登堡门前每天车水马龙,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从四面八方云集到这里。1930年,五大指
挥家齐聚柏林:他们是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布鲁诺·瓦尔特、埃里克·克莱伯与克
伦佩勒,颗粒粗糙的图片记录了这个音乐史上伟大的瞬间。那是柏林古典音乐的春天,是
所有音乐人节日的庆典。富特文格勒以超凡的人格魅力和对音乐卓越的理解力,为柏林爱
乐带来了荣誉,也为自己卓尔不群的指挥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许多与他共事多年的乐
队队员永远缅怀与富特文格勒在一起的那些岁月。如果不是纳粹统治的12年彻底摧毁了德
国与德国文化,富特文格勒将会开创一个绝无仅有的古典音乐的繁华时代。

  还是那座勃兰登堡门,但过往的却不再是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也不再是热爱音乐的柏
林人。当纳粹士兵举着火把疯狂涌过勃兰登堡门时,德国开始走上了毁灭之路。

  四、希望之园与避难之所

  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富特文格勒有过妥协与屈辱,因为战后的责问声音不断,所以
那些事情差不多是尽人皆知的。在这里,还是让我们了解一下他为维护德国文化所进行的
艰苦不懈的斗争:1934年,对纳粹禁演欣德米特的《画家马蒂斯》进行严正干预,在报纸
上公开声明自己的立场,并愤然辞去一切公职;1935年,在重返柏林爱乐指挥的冬赈义演
会上,当所有的人用右手向希特勒行纳粹礼时,只有他一人右手执指挥棒,并在多年后的
许多音乐会场合,拒绝指挥纳粹党党歌,至少在柏林,人们知道他没有投降;在维也纳的
一次音乐会上,他坚持在取下纳粹党党旗后才能演出;1939年以后,纳粹当局多次企图让
富特文格勒赴被占领国家演出,均遭到他的抵制;他还尽自己的一切可能,去搭救因种族
问题和其他原因遭受迫害的音乐家包括犹太音乐家;由于他的努力,柏林爱乐乐团的成员
在战争期间没有一个服兵役的。要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随时都会使自己陷于极度的危险
之中。1930年至1950年在柏林爱乐担任首席的沃尔夫说,现在的人们很难想像富特文格勒
是如何公开发表反对纳粹的政治言论的,每一个言辞都有可能要他的命。事实上,沃尔夫
所言绝非危言耸听。从1933年起,希姆莱就为富特文格勒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档案,在一份
备忘录中,希姆莱写到:“不管某个犹太人有多么坏,富特文格勒都要帮他一把。”(《
富特文格勒的指挥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第51页。)这个杀人魔王不止一次地要求希
特勒把富特文格勒送进集中营。

  然而上述种种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对德国音乐文化的责任和坚守。正是这
种责任和坚守,让德国历史上最黑暗时期的人民还有一线生的希望。曾经受到纳粹政权压
制的德国戏剧界名人巴尔洛格在盟军审讯富特文格勒时作证说,富特文格勒是(德国的)人
们认为活下去的理由之一,“既然还能听到富特文格勒的音乐会,我们就不至于完全绝望
。”(同上书,第54页。)显然,富特文格勒已经成为纳粹德国时期绝无仅有的正义的精神
象征,他和他所指挥的音乐的存在,象征着德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并没有完全坍塌,他给黑
暗中的人带来一丝光明的希望。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在希特勒的恐怖统治下,人们最需要
、最渴望听到贝多芬的音乐。

  由此我想到音乐的力量。肖斯塔科维奇说,音乐是人类最后的希望之园和最终的避难
之所。在这个意义上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同的时间与空间里,无论是另一种专制
主义高压之下的肖斯塔科维奇,还是身陷集中营的法国作曲家梅西安和德国指挥家齐佩尔
,以及黑暗德国之下的富特文格勒,他们实际上在履行一个看似不同而实际相似的使命:
支撑人们的信念,拯救人们的灵魂。在苏联,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在抗击法西斯
的同时,也暗中反抗了另一种极权,它使人民重新获得了悲伤的权利;在西里西亚集中营
,梅西安创作了《世界末日四重奏》,在50分钟的演奏中,每一个被囚禁者都经历了一次
生命的洗礼;在慕尼黑附近的达豪集中营,七拼八凑的“齐佩尔乐队”所举行的“厕所音
乐会”,使很多从未听到过古典音乐的人找到了生命的尊严;而在德国,富特文格勒指挥
的贝多芬的交响曲同样有着拯救普通德国人灵魂的意义,每当这些音乐响起的时候,巴赫
和贝多芬的同胞们的心中,便回唤起生存下去的勇气。尽管这些作曲家和指挥家,在历史
的不同时刻的所作所为,有着完全不同的政治背景,然而无论是在道德的水准、人生的价
值以及音乐的质量上,都没有高下优劣之分,他们都应该赢得人们的敬佩和赞赏。

  五、艺术标准与人格标准

  然而,还是有正义之士不肯放过富特文格勒和纳粹的合作,尽管他并没有出卖良心,
或许也并没有比某些艺术家妥协得更多,那么苛责所为何来?再来看看萨义德是怎么说的
:“在黑暗时代,知识分子经常被同一民族的成员指望挺身代表、陈诉、见证那个民族的
苦难。” 萨义德套用王尔德的话说,杰出的知识分子总是与自己时代具有象征的关系,
在公众意识中,他们代表成就、名声、荣誉。反过来,人们在批评一个社群的恶行时,杰
出的知识分子也经常成为众矢之的。富特文格勒的境况正是这样。在很多人的眼中,他就
是贝多芬的化身,这样一个头顶光环的公众人物怎么能够在希特勒53岁的生日音乐会上指
挥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怎么能够和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刽子手同唱“欢乐颂”?然而,
明眼人一定能够看出其中的委曲,在如此这般屈辱的妥协中,富特文格勒在不得已而为之
中仍然有他的坚持,希特勒对贝多芬的利用作法完全是对德国精神的扭曲,而富特文格勒
心中的贝多芬才是德意志灵魂的最高表达。无法洗刷被希特勒所利用这样一个事实,但分
清纳粹头子与艺术家心中的不同的贝多芬形象也是必须的。弗丽德琳·瓦格纳说,富特文
格勒之所以遭遇两难境地,就在于“在国内被看做是一名反纳粹分子而受到歧视,而在国
外则被谴责为纳粹分子。”同样都拒绝指挥纳粹党党歌,托斯卡尼尼的行为历来为人称颂
,但富特文格勒这样做却是理所当然;富特文格勒拒绝赴被占领国家指挥演出,而其他指
挥家如卡尔·伯姆、克纳佩茨布施和克劳斯则表现得相当合作,他们的妥协却并不为人指
摘。原因很简单,作为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德国音乐文化的传播者、阐释者,人们对富特文
格勒的要求是“最高级”的,他们不允许在他身上有任何污点,惟恐这些污点会损害大师
的光芒。富特文格勒在确立了德国古典音乐诠释最高水准的同时,无形中也确立了最高的
人格标准。这一点恐怕连富特文格勒自己也估计不足。必须承认,作为战前德国文化界的
代表人物,他并没有做到萨义德所说的,“从更宽广的人类范围来理解特定的种族或民族
所蒙受的苦难”,没能站在世界反法西斯的立场上去面对纳粹的暴行和人类的灾难。他妥
协过,让步过,而且这也让他痛悔过,但他始终没有超越道德的底线。须知“越界”是逃
脱不掉历史的惩罚的。荷兰指挥家门格尔贝格因战时与纳粹合作,曾经到德国指挥过音乐
会,战后遭到终生不能在荷兰演出的禁令,只好流亡瑞士6年,客死海外。维也纳歌剧院
指挥赖希魏因则由于参加了纳粹党而受到审判,最后在良知的谴责下自杀身亡。

  艺术家们以不同的方式见证了那个时代,同时也见证了自己的生命轨迹。

  六、战时与战后的录音

  回到有关指挥的话题。富特文格勒之所以与其他指挥家不同,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他
身上“有着同贝多芬、勃拉姆斯、布鲁克纳、瓦格纳同样伟大的精神火花。”正因为如此
,我们在他的指挥艺术中才能感受到“宏伟感与意念的崇高”(美国音乐评论家勋伯格语)
,那是“笼罩一切的旷达感”(梅纽因语)。富特文格勒用来评价布鲁克纳的话恰好用来说
明他自己所追求的境界:“在幸福世界中高高地自由飞翔,摆脱人间的苦恼——在没有感
伤、没有顾虑的情况下完成使命。”至于其他有关指挥技巧的话题,诸如敏锐的结构统一
意识,自由发挥的即兴意识,游移不定的打拍子的方式等,留给指挥家们去探讨吧。值得
庆幸的是,在崇拜他的指挥家的行列中始终能看到梅塔、巴伦伯伊姆和阿什肯纳吉等后来
者的身影。

  还有一个没有答案的话题,我在多次听过富特文格勒战时和战后的唱片时,发现了一
个带有共性的现象:在对同一部作品的激情、深度和力度的对比中,战时尤其是1942至
1945年的录音与战后这些年的录音有很大的差异:战时的解释速度偏快,感情更为激越,
像1944年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录制的贝多芬第三交响曲雄伟壮丽、意气风发,可以与之媲美
的还有1943年根据同一场音乐会录制的贝多芬第四、第五交响曲,而1942年的贝多芬第九
交响曲更堪称是他最高录音成就的代表之一;同样,1944年的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让人感
到“风暴骤起,群山当前”(阿杜安的形容);同年10月,富特文格勒两次演出布鲁克纳第
九交响曲,阴惨的谐谑曲“几乎有寒风刺骨的感觉”。而战后演出或录制的相同曲目大都
放慢了速度,减退了热情,剩下的只有结构的平稳和气息的宽广,最后几年的诠释更带有
晦暗与神秘色彩。代表性的有1952年的贝多芬第三、1954年的贝多芬第五、1949年的布鲁
克纳第八交响曲等。其中的原因恐怕并不简单,不是在本文中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但
这些战时与战后对同一作品的不同表达,为我们了解富特文格勒的指挥艺术提供了更大的
空间。如果说其他指挥家在演出录制音乐作品的变化,除了对作品的不断理解外,还基于
他们自己的生老病死(指死亡的威胁),那么富特文格勒留给我们的则是德意志文化在他全
部苦难历程的心路变迁,是那个黑暗时代的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我们应该感谢富特文格
勒,是他把德意志的音乐镶进了历史之墙。

  最后引述三位了解、敬重他的人所说的话来结束这篇祭文。

  “他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而为人也很诚实。在德国最糟糕的日子里,他保护过弱者
,帮助过无依无靠的人。我的颂词是对一个具有非凡素质的人而讲的,今天我们已经很少
见到这种人了。”(比彻姆)

  “对美的基本真理的深刻信仰,促使他懂得如何把音乐的体验转化成信仰的忏悔。”
(欣德米特)

  “他的音乐闪耀着人性……他喜欢大自然有关的一切而不重视物质,这些素质也存在
于他的唱片之中。……通过唱片,他将继续发言和影响其他人。”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指挥家富特文格勒——把德意志音乐镶进历史之墙(转贴)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指挥家富特文格勒——把德意志音乐镶进历史之墙(转贴)
    新浪福特温格勒去世50周年纪念文章。

    指挥家富特文格勒——把德意志音乐镶进历史之墙


    作者 曹立群


    转载自新浪娱乐

      1954年11月30日,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却有一个伟人逝去,一个浮士德式的人物富特
    文格勒,带着他对德国文化的挚爱与悔恨走完了生命的最后历程。50年后的今天,所有热
    爱他的人纪念他,绝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指挥家、作曲家、音乐家,而是因为他是那个时
    代的代表。几个世纪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用某个人的名字来描述一段历史,包括音乐的
    历史;他们的名字成了特定时期、特殊的艺术风格的代名词。德国作曲家欣德米特说:“
    富特文格勒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十年,成为德国文化的形象,是他使德国文化重新站
    立起来。”其实在战争期间,不也是他顽强地独立支撑着风雨飘摇中的德国文化么?如果
    没有人在纳粹的统治下发出一点纯粹的声音,恐怕整个德国文化就会土崩瓦解。那样的话
    ,那些被炸毁的德国各大城市的歌剧院、音乐厅、博物馆乃至教堂,就不仅仅是物质的废
    墟,而且也是精神的瓦砾了。



      一、神圣的仪式

      让我们的怀念之旅从巴赫开始吧。

      巴赫的《管弦乐组曲》有无数指挥家演录过多种版本,但只有在聆听富特文格勒的录
    音后,才有一种历史画面感。尤其是《第三组曲》的第三乐章,仿佛展现出一幅回忆历史
    盛大场面的巨幅画卷。1830年,门德尔松用钢琴演奏这段旋律时,老年的歌德向年轻的门
    德尔松描述说,乐章的开头“如此豪华庄严,人们仿佛看到一群显贵人物循阶而下。”只
    有富特文格勒能够处理出这样的效果。巴赫的旋律,门德尔松的钢琴演奏,歌德的高贵而
    华丽的想像,以及富特文格勒雍容大气的诠释,其间200多年的文化承传显示着德意志文
    化的生生不息。

      聆听富特文格勒阐释的德奥作曲家的作品,常常让人想起艺术史家温克尔曼评论古希
    腊艺术的那句名言:伟大的静穆。20世纪有那么多伟大的指挥家,可为什么圈内圈外的音
    乐家、艺术家、爱好者有着久久挥之不去的富特文格勒情结?是因为我们这个年代再也不
    会产生那样的人物了,上帝再也不会赐给人类如此优秀的造物:母亲是多才的画家,父亲
    是希腊瓶画权威、慕尼黑大学的教授,年轻时代的富特文格勒曾随父亲去希腊和意大利发
    怀古之思,在他的成长教育中,不仅有音乐的研习和操练(这一点许多家庭都办得到),而
    且有考古学家和艺术史学家的耳提面命。这样的艺术氛围使得成年的富特文格勒获益匪浅
    ,当他站在指挥台上翻开巴赫贝多芬的总谱时,往往比别人看得更深更远,他的思想、眼
    神和手臂传达给每个乐队队员的已经不仅仅是音符和节奏。诚如二战后一直为富特文格勒
    洗刷所谓战争罪名而四处奔走的梅纽因所说:“富特文格勒也许是让我们追溯到印度、古
    希腊传统的最后一位阐述者。我们经常说,现在没有神圣的东西了,但我相信,还有神圣
    的音乐。每次演出贝多芬、勃拉姆斯或是巴赫的作品,富特文格勒都完成了一个神圣的仪
    式。” 梅纽因说这番话时,离富特文格勒去世还有四个月,显然这不是溢美之辞,而是
    由衷的肺腑之言。当今的音乐世界,神圣的仪式与神圣之人的确是渐行渐远了。

      二、责问的背后

      当俾斯麦的铁血十字架变成希特勒的铁蹄在践踏整个欧洲的时候,许多德国的文学艺
    术家都选择了流亡,尽管他们也眷恋德意志文化。当时乃至战后,像托马斯·曼和布鲁诺
    ·瓦尔特这些流亡作家艺术家反复在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富特文格勒要留在德国?他比其
    他人更有机会留在国外,完全可以成为反法西斯的领袖人物。其实富特文格勒也非常犹豫
    ,甚至非常绝望,关键的时候,是勋伯格给他鼓足了勇气。1933年,时任柏林普鲁士艺术
    研究院作曲系主任的勋伯格,在纳粹上台后,被迫辞职去法国避难。富特文格勒在巴黎遇
    到了勋伯格夫妇,是勋伯格要他回到德国,去创造伟大的音乐。“这是你的职责,也是真
    正的德国人民所需要的。”于是,富特文格勒开始了一场艰苦的文化保卫战。在战后他写
    到:“德国绝不是纳粹分子的德国,而只是被纳粹分子统治的德国……为德意志民族精神
    而斗争,只能在这里进行。”

      然而历史记录很随意地忽略了富特文格勒与勋伯格的巴黎谈话,战后,几乎所有谴责
    富特文格勒的人都念念不忘发生在1937年那个著名的夏天的论辩。不止一个人目睹了在萨
    尔兹堡音乐节上,托斯卡尼尼和富特文格勒的历史性的争辩,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托
    斯卡尼尼的结论斩钉截铁:只要在第三帝国当指挥就是纳粹分子,艺术与音乐是当权者的
    工具。富特文格勒的反驳同样是掷地有声:伟大的音乐能够与纳粹主义对抗,音乐属于另
    外一个世界,它与政治无关。半个多世纪以来,这段公案始终没有最后了断,但至少有一
    点富特文格勒是站不住脚的,那就是他的艺术纯粹论。就像萨义德所指出的那样:“到处
    都是政治,我们无法遁入纯粹的艺术和思想的领域,因而也无法遁入超然无私的客观性。
    ”(《知识分子论》,三联书店版,第24页)富特文格勒的高尚意图或者说是政治上的幼稚
    ,被纳粹当局所利用已是不争的事实(戈培尔知道,音乐是富特文格勒的生命,不给他队
    员和观众,他就成了没有教堂的牧师,为了音乐,他妥协了),他为纳粹政治的花招付出
    了沉重的代价。

      然而,人们忽视了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富特文格勒选择留在德国,通过音乐坚守了德
    意志文化传统。正像他在1946年底向法庭做最后的陈述所说的那样,他在德国面临重大危
    机的时刻,想到的是自己的责任。

      富特文格勒维护的是德国另一个形象和传统。1790年的前后,当普鲁士的建筑师朗汉
    斯借鉴古希腊柱廊式的风格、设计并重建了柏林的勃兰登堡门这件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杰
    作的同时,魏玛发生了一场重大的文化变革。在歌德的推动下,魏玛成了普鲁士以外德意
    志的又一个中心,一个知识与精神的中心。这里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在这个作
    家、诗人与哲学家的队伍里,我们见到了一个光辉灿烂的群像:前面是莱辛和歌德,紧随
    其后的是席勒、赫尔德、诺瓦利斯、黑格尔、费希特、施莱尔马赫和施莱格尔兄弟……。
    在富特文格勒的作曲和指挥艺术生涯中,他所依据的恰恰是这样一个得意志文化传统。难
    能可贵的是,他用他的指挥艺术,把从巴赫、贝多芬到布鲁克纳的德国音乐经典也融入到
    这个传统中来,在他的指挥艺术中,我们找到了德国音乐文化传统的一个历史坐标。

      三、谁在穿过勃兰登堡门?

      托马斯·曼曾为自己的写作定下了一个双重的任务:说明自己的时代,同时也说明自
    己的生活。其实,一个作曲家指挥家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中也背负着这样的双重任务。第一
    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纳粹掌权之前,柏林称的上是世界文化的一个中心,本雅明曾经在《柏
    林日记》中记录过难以忘怀的美好时光。幼年的他跟随祖母去看《威廉·退尔》《温莎的
    风流娘们》等歌剧,一个个热闹而欢乐的夜晚,大雪覆盖下的柏林在汽车的灯光里向一个
    少年展现:“歌剧使这个城市突然泛出异样的光”,“雾气很重的夜晚,灯光闪烁着巨大
    的光环”。在本雅明的回忆中,柏林之夜的文化生活静谧而神秘。1922年,富特文格勒来
    柏林接掌柏林爱乐乐团,赶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时代。30年代的柏林向全世界敞开了大门,
    勃兰登堡门前每天车水马龙,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从四面八方云集到这里。1930年,五大指
    挥家齐聚柏林:他们是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布鲁诺·瓦尔特、埃里克·克莱伯与克
    伦佩勒,颗粒粗糙的图片记录了这个音乐史上伟大的瞬间。那是柏林古典音乐的春天,是
    所有音乐人节日的庆典。富特文格勒以超凡的人格魅力和对音乐卓越的理解力,为柏林爱
    乐带来了荣誉,也为自己卓尔不群的指挥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许多与他共事多年的乐
    队队员永远缅怀与富特文格勒在一起的那些岁月。如果不是纳粹统治的12年彻底摧毁了德
    国与德国文化,富特文格勒将会开创一个绝无仅有的古典音乐的繁华时代。

      还是那座勃兰登堡门,但过往的却不再是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也不再是热爱音乐的柏
    林人。当纳粹士兵举着火把疯狂涌过勃兰登堡门时,德国开始走上了毁灭之路。

      四、希望之园与避难之所

      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富特文格勒有过妥协与屈辱,因为战后的责问声音不断,所以
    那些事情差不多是尽人皆知的。在这里,还是让我们了解一下他为维护德国文化所进行的
    艰苦不懈的斗争:1934年,对纳粹禁演欣德米特的《画家马蒂斯》进行严正干预,在报纸
    上公开声明自己的立场,并愤然辞去一切公职;1935年,在重返柏林爱乐指挥的冬赈义演
    会上,当所有的人用右手向希特勒行纳粹礼时,只有他一人右手执指挥棒,并在多年后的
    许多音乐会场合,拒绝指挥纳粹党党歌,至少在柏林,人们知道他没有投降;在维也纳的
    一次音乐会上,他坚持在取下纳粹党党旗后才能演出;1939年以后,纳粹当局多次企图让
    富特文格勒赴被占领国家演出,均遭到他的抵制;他还尽自己的一切可能,去搭救因种族
    问题和其他原因遭受迫害的音乐家包括犹太音乐家;由于他的努力,柏林爱乐乐团的成员
    在战争期间没有一个服兵役的。要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随时都会使自己陷于极度的危险
    之中。1930年至1950年在柏林爱乐担任首席的沃尔夫说,现在的人们很难想像富特文格勒
    是如何公开发表反对纳粹的政治言论的,每一个言辞都有可能要他的命。事实上,沃尔夫
    所言绝非危言耸听。从1933年起,希姆莱就为富特文格勒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档案,在一份
    备忘录中,希姆莱写到:“不管某个犹太人有多么坏,富特文格勒都要帮他一把。”(《
    富特文格勒的指挥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第51页。)这个杀人魔王不止一次地要求希
    特勒把富特文格勒送进集中营。

      然而上述种种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对德国音乐文化的责任和坚守。正是这
    种责任和坚守,让德国历史上最黑暗时期的人民还有一线生的希望。曾经受到纳粹政权压
    制的德国戏剧界名人巴尔洛格在盟军审讯富特文格勒时作证说,富特文格勒是(德国的)人
    们认为活下去的理由之一,“既然还能听到富特文格勒的音乐会,我们就不至于完全绝望
    。”(同上书,第54页。)显然,富特文格勒已经成为纳粹德国时期绝无仅有的正义的精神
    象征,他和他所指挥的音乐的存在,象征着德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并没有完全坍塌,他给黑
    暗中的人带来一丝光明的希望。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在希特勒的恐怖统治下,人们最需要
    、最渴望听到贝多芬的音乐。

      由此我想到音乐的力量。肖斯塔科维奇说,音乐是人类最后的希望之园和最终的避难
    之所。在这个意义上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同的时间与空间里,无论是另一种专制
    主义高压之下的肖斯塔科维奇,还是身陷集中营的法国作曲家梅西安和德国指挥家齐佩尔
    ,以及黑暗德国之下的富特文格勒,他们实际上在履行一个看似不同而实际相似的使命:
    支撑人们的信念,拯救人们的灵魂。在苏联,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在抗击法西斯
    的同时,也暗中反抗了另一种极权,它使人民重新获得了悲伤的权利;在西里西亚集中营
    ,梅西安创作了《世界末日四重奏》,在50分钟的演奏中,每一个被囚禁者都经历了一次
    生命的洗礼;在慕尼黑附近的达豪集中营,七拼八凑的“齐佩尔乐队”所举行的“厕所音
    乐会”,使很多从未听到过古典音乐的人找到了生命的尊严;而在德国,富特文格勒指挥
    的贝多芬的交响曲同样有着拯救普通德国人灵魂的意义,每当这些音乐响起的时候,巴赫
    和贝多芬的同胞们的心中,便回唤起生存下去的勇气。尽管这些作曲家和指挥家,在历史
    的不同时刻的所作所为,有着完全不同的政治背景,然而无论是在道德的水准、人生的价
    值以及音乐的质量上,都没有高下优劣之分,他们都应该赢得人们的敬佩和赞赏。

      五、艺术标准与人格标准

      然而,还是有正义之士不肯放过富特文格勒和纳粹的合作,尽管他并没有出卖良心,
    或许也并没有比某些艺术家妥协得更多,那么苛责所为何来?再来看看萨义德是怎么说的
    :“在黑暗时代,知识分子经常被同一民族的成员指望挺身代表、陈诉、见证那个民族的
    苦难。” 萨义德套用王尔德的话说,杰出的知识分子总是与自己时代具有象征的关系,
    在公众意识中,他们代表成就、名声、荣誉。反过来,人们在批评一个社群的恶行时,杰
    出的知识分子也经常成为众矢之的。富特文格勒的境况正是这样。在很多人的眼中,他就
    是贝多芬的化身,这样一个头顶光环的公众人物怎么能够在希特勒53岁的生日音乐会上指
    挥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怎么能够和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刽子手同唱“欢乐颂”?然而,
    明眼人一定能够看出其中的委曲,在如此这般屈辱的妥协中,富特文格勒在不得已而为之
    中仍然有他的坚持,希特勒对贝多芬的利用作法完全是对德国精神的扭曲,而富特文格勒
    心中的贝多芬才是德意志灵魂的最高表达。无法洗刷被希特勒所利用这样一个事实,但分
    清纳粹头子与艺术家心中的不同的贝多芬形象也是必须的。弗丽德琳·瓦格纳说,富特文
    格勒之所以遭遇两难境地,就在于“在国内被看做是一名反纳粹分子而受到歧视,而在国
    外则被谴责为纳粹分子。”同样都拒绝指挥纳粹党党歌,托斯卡尼尼的行为历来为人称颂
    ,但富特文格勒这样做却是理所当然;富特文格勒拒绝赴被占领国家指挥演出,而其他指
    挥家如卡尔·伯姆、克纳佩茨布施和克劳斯则表现得相当合作,他们的妥协却并不为人指
    摘。原因很简单,作为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德国音乐文化的传播者、阐释者,人们对富特文
    格勒的要求是“最高级”的,他们不允许在他身上有任何污点,惟恐这些污点会损害大师
    的光芒。富特文格勒在确立了德国古典音乐诠释最高水准的同时,无形中也确立了最高的
    人格标准。这一点恐怕连富特文格勒自己也估计不足。必须承认,作为战前德国文化界的
    代表人物,他并没有做到萨义德所说的,“从更宽广的人类范围来理解特定的种族或民族
    所蒙受的苦难”,没能站在世界反法西斯的立场上去面对纳粹的暴行和人类的灾难。他妥
    协过,让步过,而且这也让他痛悔过,但他始终没有超越道德的底线。须知“越界”是逃
    脱不掉历史的惩罚的。荷兰指挥家门格尔贝格因战时与纳粹合作,曾经到德国指挥过音乐
    会,战后遭到终生不能在荷兰演出的禁令,只好流亡瑞士6年,客死海外。维也纳歌剧院
    指挥赖希魏因则由于参加了纳粹党而受到审判,最后在良知的谴责下自杀身亡。

      艺术家们以不同的方式见证了那个时代,同时也见证了自己的生命轨迹。

      六、战时与战后的录音

      回到有关指挥的话题。富特文格勒之所以与其他指挥家不同,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他
    身上“有着同贝多芬、勃拉姆斯、布鲁克纳、瓦格纳同样伟大的精神火花。”正因为如此
    ,我们在他的指挥艺术中才能感受到“宏伟感与意念的崇高”(美国音乐评论家勋伯格语)
    ,那是“笼罩一切的旷达感”(梅纽因语)。富特文格勒用来评价布鲁克纳的话恰好用来说
    明他自己所追求的境界:“在幸福世界中高高地自由飞翔,摆脱人间的苦恼——在没有感
    伤、没有顾虑的情况下完成使命。”至于其他有关指挥技巧的话题,诸如敏锐的结构统一
    意识,自由发挥的即兴意识,游移不定的打拍子的方式等,留给指挥家们去探讨吧。值得
    庆幸的是,在崇拜他的指挥家的行列中始终能看到梅塔、巴伦伯伊姆和阿什肯纳吉等后来
    者的身影。

      还有一个没有答案的话题,我在多次听过富特文格勒战时和战后的唱片时,发现了一
    个带有共性的现象:在对同一部作品的激情、深度和力度的对比中,战时尤其是1942至
    1945年的录音与战后这些年的录音有很大的差异:战时的解释速度偏快,感情更为激越,
    像1944年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录制的贝多芬第三交响曲雄伟壮丽、意气风发,可以与之媲美
    的还有1943年根据同一场音乐会录制的贝多芬第四、第五交响曲,而1942年的贝多芬第九
    交响曲更堪称是他最高录音成就的代表之一;同样,1944年的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让人感
    到“风暴骤起,群山当前”(阿杜安的形容);同年10月,富特文格勒两次演出布鲁克纳第
    九交响曲,阴惨的谐谑曲“几乎有寒风刺骨的感觉”。而战后演出或录制的相同曲目大都
    放慢了速度,减退了热情,剩下的只有结构的平稳和气息的宽广,最后几年的诠释更带有
    晦暗与神秘色彩。代表性的有1952年的贝多芬第三、1954年的贝多芬第五、1949年的布鲁
    克纳第八交响曲等。其中的原因恐怕并不简单,不是在本文中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但
    这些战时与战后对同一作品的不同表达,为我们了解富特文格勒的指挥艺术提供了更大的
    空间。如果说其他指挥家在演出录制音乐作品的变化,除了对作品的不断理解外,还基于
    他们自己的生老病死(指死亡的威胁),那么富特文格勒留给我们的则是德意志文化在他全
    部苦难历程的心路变迁,是那个黑暗时代的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我们应该感谢富特文格
    勒,是他把德意志的音乐镶进了历史之墙。

      最后引述三位了解、敬重他的人所说的话来结束这篇祭文。

      “他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而为人也很诚实。在德国最糟糕的日子里,他保护过弱者
    ,帮助过无依无靠的人。我的颂词是对一个具有非凡素质的人而讲的,今天我们已经很少
    见到这种人了。”(比彻姆)

      “对美的基本真理的深刻信仰,促使他懂得如何把音乐的体验转化成信仰的忏悔。”
    (欣德米特)

      “他的音乐闪耀着人性……他喜欢大自然有关的一切而不重视物质,这些素质也存在
    于他的唱片之中。……通过唱片,他将继续发言和影响其他人。”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多谢好文
    • Excellent article about an excellent musician! thanks.
    • 为富特文格勒的辩护有些苍白和一相情愿;富特文格勒为纳粹工作过又经历改朝换代,不可避免的会说些违心的话,今天很难去辨别和追究;但不管怎样,他是个伟大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