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汉字是拼意文字》
学会了几千个常用汉字是否就能理解由这些汉字组成的词(包括不断产生的无数新词)?这个问题国内一直存在争论。最典型的要数最近郭致平先生和周有光先生的争论。郭致平说:“基本上,汉语的每一个字均是一个词素,因此由词素组合而成的合成词,就可由单词的词义获得直接的理解。”周有光则说:“在7000个现代汉字中,2000多个是可以独立成词的词字;4000多个是不能独立成词的词素字。不论单音节词还是多音节词,极大多数不能认识了汉字就知道了词义。部首只有极少数有表意功能,大多数没有表意功能。只要认识几千个汉字就能读懂中文的说法,早已证明不是事实。”(注1)我赞成郭致平的观点。周有光的观点则显得太笼统,缺乏理论分析和事实依据。目前赞成汉字词有可理解性的人都能举许多例子来支持这个观点,反对的人也能举出不少例子来驳斥这个观点。综观这些观点,似乎都缺乏量化的分析和理论的深入探讨,难以服人。
所谓量化的分析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所有的由常用汉字(约3000多个)组成的词选出,找出那些词是可以类推识记的,如“猪肉、牛肉、羊肉”等,那些词不能简单类推,但可以从前后文的逻辑意义上推测出词,如“火柴、柴火”等;那些词不能类推,如“花红、天麻、马虎”等。通过统计学分析,我们就可大致了解汉字词的情况。这是静态的分析。动态的分析是从实际使用的各类报刊文章、科技书籍中统计出可类推的词,不可类推的词的使用频率,从而可以看出中国人阅读报刊、科普读物、科技文章的可理解程度。
另一个量化的分析是找出不同年龄组的人分别进行新词理解测试,阅读理解测试,阅读速度测试。这种测试最好是跨国、跨文种的,才能看得出中国人阅读汉字文章是否比外国人阅读本国拼音文字文章的理解率高。
尹斌庸先生曾作过一些量化的统计(注2),但他的取例似乎还不足以反映汉字词的实际情况。动态的分析好象还没有人作过。近年来有人曾进行过跨文化的研究,中美儿童学习语文的测查结果表明:中国儿童的识字、阅读水平高于同年龄、同年级的美国儿童(注3)。但据说有人对这样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儿童学习父母的期望值也高,美国儿童大量时间都消耗在看电视上。等等。
要作好量化的分析工作,首先要有理论的指导,例如为什么人能类推新词?那些词能类推?那些不能类推?这些问题都要搞清楚。下面仅谈谈我对汉字词特点的一些认识,不对的地方还望斧正。
一、 词的产生过程: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
1、偶然性是指人类最初赋予不同的物质、概念以不同的音节组合是偶然的,随意的。如中国称之为“水”的物质,英国人称之为water。在一个群体中大家都这么说,这个词就这么定下来了,这类词多数是单纯词。
2、必然性是指人类的词汇量累积到一定的数量后,就要受到人的认识和记忆心理规律的制约,合符事理、可以类推的词结构就会被固定下来,不合事理逻辑的词结构就会被淘汰。如现代的许多科技术语,“激光”取代了“莱塞”,“话筒”取代了“麦克风”,就是这种规律起作用的例子。现代汉语中出现大量的类推仿词,如仿“文盲、色盲”造出“科盲、法盲”:仿“儒家、法家”,造出“作家、歌唱家、书法家”;仿“打手、凶手”造出“射手、水手、枪手”等等。这种按类推规律造出的词也便于人们按类推规律认识单词,这类词就比较容易“望词而知义”。人们容易记住,也就乐于使用,这样的词结构便能在词汇系统中稳固下来。这类的词多数是合成词。形声字也有很多可以类推,这是因为形声字的构造也是有规律的。
二、 人类掌握单词的心理规律
人学习单词也有两个过程,一个是机械记忆过程,一个个表示某个特定概念的词的发音或字形,作为一个个条件反射信号,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反复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便能将这特定的声音或字形与特定的概念结合起来,从而记住某个词在某个特定的语境中的词义。儿童初学语言和文字一般都是这个过程。单纯词一般都靠机械记忆方法记忆。
另一个是逻辑识记过程。正常人都有逻辑思维能力,一个训练有素并善于概括和分析的人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单词后,他碰到新词就会对相同构词规律的新词汇进行和类推识记。人类对自然界的物质的认识无不表现为分析、比较和类推的思维过程上。例如人们对大部份的物质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金属具有可伸展性、导电性的特性,于是要判断某种物质是否具金属,只要看它是否有可延性和导电性。同样,一个中国人经过比较后发现,凡是词尾有一个“鸟”字的词,一般都是表示某一种鸟的词,当他看到一个新词,如“鸵鸟”、“蜂鸟”时,他就会推测出,这词表示的东西属于鸟类。人的这一识记的心理特点表明,单词构造如能反映客观世界的一定规律性,逻辑性,就比较容易让人“望词知义”。
三、 汉字词是“拼意文字”,与拼音文字相比,拼音文字可以“见词知音”,拼意文字能“望词知意”。
人类最初使用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但是后来大部份的象形文字都走上了拼音化,唯独汉字没有走上拼音的道路,并能一直沿用下来,有效地为现代中国人服务,原因何在呢?
众所周知,人类早期接触的事物不多,需要词汇量不多,用少量的象形符号就可满足记录的需要,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人类对事物的命名就会产生许多矛盾。世界上的物质数以亿万计,如何用有限的符号来表达这无限的事物和概念确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难题。这一矛盾最终迫使人类早期的象形文字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
一条是拼音化道路,即将人类的发音分析成音素,用少量的字母来表示这些音素,即可拼成人类所能发出的各种音节,组成各种所需要的词。
一条是走上意素化的拼意道路,将各种概念高度概括成为语素进而拼成各种所需要的单词,汉字走这条路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意符拼字阶段,将人类所认识的事物进行分类、概括,用意符来表示,意符和声符结合而造成数量众多的形声字。早期的汉字基本是一种表词文字,即一个汉字表示一个单词,这种造字(词)法的缺点是符号数量多,同音词多,汉字发展到康熙年代,字数已多达5万,在一个小方格内要容纳5万多个形体各异的字形,字形总的趋势就会繁化,当然少部份常用字还是简化的,但大部份非常用字要繁化,以便增加字与字之间的区别性特征。要掌握这5万个字的确不容易。
汉字词发展的第二阶段是词素拼词阶段,即是将两个以上表示一定意义的汉字组合起来构成新词。这种组合并非是随意的,无章可循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例如表示物质称谓的词,一般是表示类属的中心字放在后面,如带鱼、黄鱼、沙丁鱼、黄牛、水牛,杨树、柳树、槐树等等。这样的词,即使是头一次碰到的新词,我们也能大致知道是属于那一类的动、植物。这一阶段的汉字实际上已发展成一种表词素文字,表面上看汉字的形体两千年来没有变化,以致有些专家将汉字归为与圣书字、丁头字、辽金夏文字并列的古典文字。实际上与第一阶段相比,第二阶段的汉字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巨大变化:第一阶段的汉字是表词文字,第二阶段的汉字是表词素文字。这一变化使得现代汉字常用字的字数大大减少。统计表明,现代汉语的3650个常用汉字的复盖率可达文章总字数的99%以上。常用字数减少后,字体的简化才成为可能。学习的难度也会大大降低。
为什么说词素拼词文字能做到“见词知意”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弄清楚人为什么只要学会几万个单词,就能看懂无数句由这些单词组合成的句子。我们知道,人学会理解句子,并不是要每个同类句型的句子都要学习才能理解的,只要他掌握了一定的语法的句型,他就可掌握任何由已知单词组成的这类句子。例如一个小孩只要学会“玩具在桌子上”,他就会理解或甚至造出“变型金钢在椅子上”之类的句子。主要原因是人有逻辑思维能力。一种能被人理解的语言本身的语法和句型都是有规律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同样的道理,由于汉字构词规则也有一定的规律性,而汉字本身又是有意义的,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及构词规律后,自然也就能看懂由这些汉字组成的新词。
有些学者可以宣传拼音文字有“见字知音”的优点,却不承认汉字词有“望词知意”的优点,其实拼音文字之所以可以见字知音,是因为拼音文字拼音有规律性,汉字词能见词知意,也是因为汉字词也有拼意规律可循。拼音规律例外太多的拼音文字,其见字知音的成功率也低,学习英语要靠国际音标注音就是这个道理。汉字“拼意”的规律也有例外的情况,所以也有些汉字词不能望词知意,要靠词典“注义”(注明义项)。这种例外的例子不是很多的,我们不能因为有例外就否认汉字词有望词知意的特点,正如不能因为英文拼音有例外而否认英文拼音有见字知音的特点一样。
四、 词义理解的程度问题
目前大家对汉字词是否有见词知意的讨论,还涉及到新词义理解的程度问题,有必要探讨一下。对于同一个词,不同经历、不同专业的人的理解的深浅程度是不同的,例如“沙丁鱼”这个词,对于动物学家特别是鱼类学专家来说,他会很清楚地知道这种鱼的形状如何,产于何地,生活习性如何,而一般人看到这个词,虽然能够望词知意,知道是一种鱼,其它就一无所知,尽管这样,这对于我们阅读一般小说和科普文章就足够了。试设想一下,知道是一种鱼,也就是说已经能够从成千上万的物种的可能性缩小到一个可能,这难道对阅读不是很有帮助吗?更何况在阅读中还有前后文可供推测呢。
汉字词可以望词知意的优点,我直到成年以后学英文和汉语拼音之前就一直享受着而毫无查觉,真所谓身在福中不知福。从小学到参加工作,我看过许多报刊、小说,碰到过许多新词根本就没有翻什么词典,居然也能看懂了,只是偶尔碰到一些生僻字才查字典。我认为只要学会几千个汉字就可以看书报了,就象学会了发音就会讲话一样自然。我学了英文和汉语拼音后,看到商标、广告上的汉语拼音,常常试着测测自己是否拼得对,可是往往拼是拼对了,却不知是何商品,看了对照的汉字后才恍然大悟。如有一次我看到一食品盒上用汉语拼音写着yang jiang jiang chi 的字样,拼了半天不知所云,看了汉字“阳江姜鼓”后,才明白是广东阳江产的“姜鼓”。“姜鼓”这个词我是第一次看到,可是我还是猜对它是一种调味品。类似的例子是很多的,例如尹斌庸先生就提到过他看不懂汉语拼音shanxianggui,却能看得懂汉字词“散香龟”的事例。原因是汉字同音字很多,有些音节有多达一百多个汉字,用汉语拼音来拼写汉语,每个音节就有多达上百个义项,很难猜出新词的词义。汉字则每个字的义项并不多,较容易猜测新词词义。
学习英文的情况也差不多。我经过几年的艰苦学习,每天记背单词,自以为已掌握了几千个单词了,可以借助词典随意地看书读报了。然而遗憾得很,除简缩本(压缩生词数量的读本)可以读得比较惬意外,长篇小说根本无法读下去,不是因为文法不懂,而是生词太多了,频频查词典会使你兴趣索然。英文单词大多是单纯词,同类物质在词面毫无联系,或无明显联系,只能一个个死记,别无他法。随手翻开一本收有8万个英文单词的《新英汉词典》,内有的汉字词大部份都能看懂,而相应的英文,你能记住其中的十分之一就算不得了了。
柴门霍夫(世界语的创始人)在《国际语理想的本质和前途》中指出了英、法等自然语文在语法、构词法、拼音等方面的缺点后,指出:“一切自然语,活着的或已死的,都难学得要命,即使学个一知半解,也只对于占有大量空闲时间和生活优裕的人才有可能。”
柴门霍夫这里所指的自然语文应该说是指印欧语文,在他的这一著作中没有提到汉语汉字,而他创造的Esperanto(世界语)在构词的表现方面却有许多与汉字的构词法不某而合。关于世界语的构词法优点,他有一段论述很值得一读:
“世界语的容易性并非仅止于此。当达到只需要学单词的程度时,即使在这方面也会遇到极大的简化。譬如说,这个语言的规律性本身就使学单词事半功倍,因为知道了一个名词的形式,不必学也会知道它的形容词、副词、动词等形式。在一切自然语里,对于言语的每一部份的极其大量的表现法都有着单独的词(如:parler, oral, verbament)(注:即法语的“言语、口语、口头语)。取得了完全的、不受限制的、把所有的词同一切前置词和别的词结合的权利,就能使您从背诵大量单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这些词在自然语里只因某种原因不准许这种或那种词的合成,而必须有自己单独的词根。除了世界语具有的这些天然的造词的方便外,还可以在里面找到独特的所谓人为的减轻单词学习负担的手段。例如接头词“mal-”表示给与词根直接相反的意义,如:“bona”(好的)—“malbona”(坏的),于是懂得了“mola(软的)、varma(热的)、larga(宽的)、supre(在上边)、ami(爱)、estimi(尊敬)”等词,就能用已认识的接头词“mal-”造成malmola(硬的)、malvarma(冷的)、mallarga(窄的)、malsupre(在下边)、malami(恨)、malestimi(蔑视)等词;结尾词“in-”表示阴性,如patro(父亲)patrino(母亲),于是知道了“frato(兄弟)、onklo(伯父)fianco(未婚夫)、bovo(公牛)、koko(公鸡)”等词,就不必学fratino(姐妹)、onklino(伯母)、fiancino(未婚妻)、bovino(母牛)、kokino(母鸡)等词了,接尾词“-il”表示工具,如:“tranci”(切)-“trancilo”(刀),于是,知道了“kombi(梳)、tondi(剪)、pafi(射击)、sonorilo(响)、plugi(耕)”等词,就学会了“kombilo(梳子)、tondilo(剪子)、pafilo(枪)、sonorilo(铃)、plugilo(犁)”等等词了。此外还有许多这种可使这个语言的词典大缩小的小成份。”(注5)
世界语和汉字词构词法的共同点,从以上引文不难看出,就是规律性和逻辑性。另一个共同点就是合成词多。这就是世界语和汉字的部分词为什么能“望词知意”的原因所在。
五、 什么说汉字构词有科学性
我们知道,世界上的物质数以亿万计,用口语或文字来表达这么多概念并不难,理论上说,只要O和1两个符号就可表示这无穷的概念,用26个拉丁字母来表示就更加易如反掌。但要做到让人容易学会和和记住这无穷的单词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做到这一点,关键的一条是词结构能较如实地反映大自然中无数物质的分类规律。世界上的物质虽然很繁杂,但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比如从物种上说,可分为植物和动物两大类,动物又可分为哺乳动物、鸟类、鱼类、昆虫类、爬行动物类等几大类;植物又可分为木本、草本、真菌等类。矿物可分为金属类和非金属类等等。研究汉字词,汉字词如果说不是全部,至少大部分代分类的规律。这就使我们看到一个汉字词,至少也能知道这个词是属于那一类的。下面我从英汉词典中选出几个生僻词,请大家自测一下,看看是否能猜出汉字词的大概词义,再对照一下英文词,看是否也能猜出词义:
羽衣plumage 、 斑岩pophyry、 燕鸥turn 、巨嘴鸟toucan、 乳脂糖toffee、 高胆红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 分类学taxology、 坦赞铁路TAZARA、 战术弹导导弹TBM
六、 挖掘汉字词的优点,为世界语文建设作贡献
汉字词汇系统是我国对世界作出的一大杰出贡献,安子介先生誉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看到了这一点。法国学者汪德迈先生在提到汉字表述现代科学术语的方便时说:“任何汉字的读者,即使他没有受过任何专门训练而无西方科学技术方面的素养,在第一次遇到大肠杆菌、热力学、对数、无影灯、无抵押、光合成等术语时都可以发现这些术语与寄生虫、物理、数学等的关系。”(注6)作为中国人,我们除了感到自豪外,还有义务研究汉字词,挖掘汉字词的优点,同时也应该正视它的缺点,使其更趋完善。相信将来如果会出现一种新的世界通用语文的话,它必然也会在汉字词汇系统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篇我关于世界通用语文的新设想。这个设想的精髓就是吸收汉字词结构的优点,同时也吸收各国语文的优点,特别是拼音文字的优点结合成的拼音-意音文字。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心和研究这个问题。
注:1、郭致平、周有光的文章分别发表在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63、64期。
2、参阅尹斌庸的《汉字习得效率研究》,载于《语文建设通讯》第38期。
3、参阅张拱贵的《对方块汉字的再认识》,载于《汉字文化》1989年创刊号。
4、5、摘自乌努尔:《国际语理想的本质和实质》(乌努尔是柴门霍夫的笔名)。
6、摘自梅越的《读〈新汉文化圈〉》,载于《汉字文化1994年第4期。
本文作者:吕观雄
电子邮箱:guanxiongcn@yahoo.com.cn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学会了几千个常用汉字是否就能理解由这些汉字组成的词(包括不断产生的无数新词)?这个问题国内一直存在争论。最典型的要数最近郭致平先生和周有光先生的争论。郭致平说:“基本上,汉语的每一个字均是一个词素,因此由词素组合而成的合成词,就可由单词的词义获得直接的理解。”周有光则说:“在7000个现代汉字中,2000多个是可以独立成词的词字;4000多个是不能独立成词的词素字。不论单音节词还是多音节词,极大多数不能认识了汉字就知道了词义。部首只有极少数有表意功能,大多数没有表意功能。只要认识几千个汉字就能读懂中文的说法,早已证明不是事实。”(注1)我赞成郭致平的观点。周有光的观点则显得太笼统,缺乏理论分析和事实依据。目前赞成汉字词有可理解性的人都能举许多例子来支持这个观点,反对的人也能举出不少例子来驳斥这个观点。综观这些观点,似乎都缺乏量化的分析和理论的深入探讨,难以服人。
所谓量化的分析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所有的由常用汉字(约3000多个)组成的词选出,找出那些词是可以类推识记的,如“猪肉、牛肉、羊肉”等,那些词不能简单类推,但可以从前后文的逻辑意义上推测出词,如“火柴、柴火”等;那些词不能类推,如“花红、天麻、马虎”等。通过统计学分析,我们就可大致了解汉字词的情况。这是静态的分析。动态的分析是从实际使用的各类报刊文章、科技书籍中统计出可类推的词,不可类推的词的使用频率,从而可以看出中国人阅读报刊、科普读物、科技文章的可理解程度。
另一个量化的分析是找出不同年龄组的人分别进行新词理解测试,阅读理解测试,阅读速度测试。这种测试最好是跨国、跨文种的,才能看得出中国人阅读汉字文章是否比外国人阅读本国拼音文字文章的理解率高。
尹斌庸先生曾作过一些量化的统计(注2),但他的取例似乎还不足以反映汉字词的实际情况。动态的分析好象还没有人作过。近年来有人曾进行过跨文化的研究,中美儿童学习语文的测查结果表明:中国儿童的识字、阅读水平高于同年龄、同年级的美国儿童(注3)。但据说有人对这样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儿童学习父母的期望值也高,美国儿童大量时间都消耗在看电视上。等等。
要作好量化的分析工作,首先要有理论的指导,例如为什么人能类推新词?那些词能类推?那些不能类推?这些问题都要搞清楚。下面仅谈谈我对汉字词特点的一些认识,不对的地方还望斧正。
一、 词的产生过程: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
1、偶然性是指人类最初赋予不同的物质、概念以不同的音节组合是偶然的,随意的。如中国称之为“水”的物质,英国人称之为water。在一个群体中大家都这么说,这个词就这么定下来了,这类词多数是单纯词。
2、必然性是指人类的词汇量累积到一定的数量后,就要受到人的认识和记忆心理规律的制约,合符事理、可以类推的词结构就会被固定下来,不合事理逻辑的词结构就会被淘汰。如现代的许多科技术语,“激光”取代了“莱塞”,“话筒”取代了“麦克风”,就是这种规律起作用的例子。现代汉语中出现大量的类推仿词,如仿“文盲、色盲”造出“科盲、法盲”:仿“儒家、法家”,造出“作家、歌唱家、书法家”;仿“打手、凶手”造出“射手、水手、枪手”等等。这种按类推规律造出的词也便于人们按类推规律认识单词,这类词就比较容易“望词而知义”。人们容易记住,也就乐于使用,这样的词结构便能在词汇系统中稳固下来。这类的词多数是合成词。形声字也有很多可以类推,这是因为形声字的构造也是有规律的。
二、 人类掌握单词的心理规律
人学习单词也有两个过程,一个是机械记忆过程,一个个表示某个特定概念的词的发音或字形,作为一个个条件反射信号,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反复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便能将这特定的声音或字形与特定的概念结合起来,从而记住某个词在某个特定的语境中的词义。儿童初学语言和文字一般都是这个过程。单纯词一般都靠机械记忆方法记忆。
另一个是逻辑识记过程。正常人都有逻辑思维能力,一个训练有素并善于概括和分析的人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单词后,他碰到新词就会对相同构词规律的新词汇进行和类推识记。人类对自然界的物质的认识无不表现为分析、比较和类推的思维过程上。例如人们对大部份的物质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金属具有可伸展性、导电性的特性,于是要判断某种物质是否具金属,只要看它是否有可延性和导电性。同样,一个中国人经过比较后发现,凡是词尾有一个“鸟”字的词,一般都是表示某一种鸟的词,当他看到一个新词,如“鸵鸟”、“蜂鸟”时,他就会推测出,这词表示的东西属于鸟类。人的这一识记的心理特点表明,单词构造如能反映客观世界的一定规律性,逻辑性,就比较容易让人“望词知义”。
三、 汉字词是“拼意文字”,与拼音文字相比,拼音文字可以“见词知音”,拼意文字能“望词知意”。
人类最初使用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但是后来大部份的象形文字都走上了拼音化,唯独汉字没有走上拼音的道路,并能一直沿用下来,有效地为现代中国人服务,原因何在呢?
众所周知,人类早期接触的事物不多,需要词汇量不多,用少量的象形符号就可满足记录的需要,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人类对事物的命名就会产生许多矛盾。世界上的物质数以亿万计,如何用有限的符号来表达这无限的事物和概念确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难题。这一矛盾最终迫使人类早期的象形文字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
一条是拼音化道路,即将人类的发音分析成音素,用少量的字母来表示这些音素,即可拼成人类所能发出的各种音节,组成各种所需要的词。
一条是走上意素化的拼意道路,将各种概念高度概括成为语素进而拼成各种所需要的单词,汉字走这条路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意符拼字阶段,将人类所认识的事物进行分类、概括,用意符来表示,意符和声符结合而造成数量众多的形声字。早期的汉字基本是一种表词文字,即一个汉字表示一个单词,这种造字(词)法的缺点是符号数量多,同音词多,汉字发展到康熙年代,字数已多达5万,在一个小方格内要容纳5万多个形体各异的字形,字形总的趋势就会繁化,当然少部份常用字还是简化的,但大部份非常用字要繁化,以便增加字与字之间的区别性特征。要掌握这5万个字的确不容易。
汉字词发展的第二阶段是词素拼词阶段,即是将两个以上表示一定意义的汉字组合起来构成新词。这种组合并非是随意的,无章可循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例如表示物质称谓的词,一般是表示类属的中心字放在后面,如带鱼、黄鱼、沙丁鱼、黄牛、水牛,杨树、柳树、槐树等等。这样的词,即使是头一次碰到的新词,我们也能大致知道是属于那一类的动、植物。这一阶段的汉字实际上已发展成一种表词素文字,表面上看汉字的形体两千年来没有变化,以致有些专家将汉字归为与圣书字、丁头字、辽金夏文字并列的古典文字。实际上与第一阶段相比,第二阶段的汉字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巨大变化:第一阶段的汉字是表词文字,第二阶段的汉字是表词素文字。这一变化使得现代汉字常用字的字数大大减少。统计表明,现代汉语的3650个常用汉字的复盖率可达文章总字数的99%以上。常用字数减少后,字体的简化才成为可能。学习的难度也会大大降低。
为什么说词素拼词文字能做到“见词知意”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弄清楚人为什么只要学会几万个单词,就能看懂无数句由这些单词组合成的句子。我们知道,人学会理解句子,并不是要每个同类句型的句子都要学习才能理解的,只要他掌握了一定的语法的句型,他就可掌握任何由已知单词组成的这类句子。例如一个小孩只要学会“玩具在桌子上”,他就会理解或甚至造出“变型金钢在椅子上”之类的句子。主要原因是人有逻辑思维能力。一种能被人理解的语言本身的语法和句型都是有规律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同样的道理,由于汉字构词规则也有一定的规律性,而汉字本身又是有意义的,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及构词规律后,自然也就能看懂由这些汉字组成的新词。
有些学者可以宣传拼音文字有“见字知音”的优点,却不承认汉字词有“望词知意”的优点,其实拼音文字之所以可以见字知音,是因为拼音文字拼音有规律性,汉字词能见词知意,也是因为汉字词也有拼意规律可循。拼音规律例外太多的拼音文字,其见字知音的成功率也低,学习英语要靠国际音标注音就是这个道理。汉字“拼意”的规律也有例外的情况,所以也有些汉字词不能望词知意,要靠词典“注义”(注明义项)。这种例外的例子不是很多的,我们不能因为有例外就否认汉字词有望词知意的特点,正如不能因为英文拼音有例外而否认英文拼音有见字知音的特点一样。
四、 词义理解的程度问题
目前大家对汉字词是否有见词知意的讨论,还涉及到新词义理解的程度问题,有必要探讨一下。对于同一个词,不同经历、不同专业的人的理解的深浅程度是不同的,例如“沙丁鱼”这个词,对于动物学家特别是鱼类学专家来说,他会很清楚地知道这种鱼的形状如何,产于何地,生活习性如何,而一般人看到这个词,虽然能够望词知意,知道是一种鱼,其它就一无所知,尽管这样,这对于我们阅读一般小说和科普文章就足够了。试设想一下,知道是一种鱼,也就是说已经能够从成千上万的物种的可能性缩小到一个可能,这难道对阅读不是很有帮助吗?更何况在阅读中还有前后文可供推测呢。
汉字词可以望词知意的优点,我直到成年以后学英文和汉语拼音之前就一直享受着而毫无查觉,真所谓身在福中不知福。从小学到参加工作,我看过许多报刊、小说,碰到过许多新词根本就没有翻什么词典,居然也能看懂了,只是偶尔碰到一些生僻字才查字典。我认为只要学会几千个汉字就可以看书报了,就象学会了发音就会讲话一样自然。我学了英文和汉语拼音后,看到商标、广告上的汉语拼音,常常试着测测自己是否拼得对,可是往往拼是拼对了,却不知是何商品,看了对照的汉字后才恍然大悟。如有一次我看到一食品盒上用汉语拼音写着yang jiang jiang chi 的字样,拼了半天不知所云,看了汉字“阳江姜鼓”后,才明白是广东阳江产的“姜鼓”。“姜鼓”这个词我是第一次看到,可是我还是猜对它是一种调味品。类似的例子是很多的,例如尹斌庸先生就提到过他看不懂汉语拼音shanxianggui,却能看得懂汉字词“散香龟”的事例。原因是汉字同音字很多,有些音节有多达一百多个汉字,用汉语拼音来拼写汉语,每个音节就有多达上百个义项,很难猜出新词的词义。汉字则每个字的义项并不多,较容易猜测新词词义。
学习英文的情况也差不多。我经过几年的艰苦学习,每天记背单词,自以为已掌握了几千个单词了,可以借助词典随意地看书读报了。然而遗憾得很,除简缩本(压缩生词数量的读本)可以读得比较惬意外,长篇小说根本无法读下去,不是因为文法不懂,而是生词太多了,频频查词典会使你兴趣索然。英文单词大多是单纯词,同类物质在词面毫无联系,或无明显联系,只能一个个死记,别无他法。随手翻开一本收有8万个英文单词的《新英汉词典》,内有的汉字词大部份都能看懂,而相应的英文,你能记住其中的十分之一就算不得了了。
柴门霍夫(世界语的创始人)在《国际语理想的本质和前途》中指出了英、法等自然语文在语法、构词法、拼音等方面的缺点后,指出:“一切自然语,活着的或已死的,都难学得要命,即使学个一知半解,也只对于占有大量空闲时间和生活优裕的人才有可能。”
柴门霍夫这里所指的自然语文应该说是指印欧语文,在他的这一著作中没有提到汉语汉字,而他创造的Esperanto(世界语)在构词的表现方面却有许多与汉字的构词法不某而合。关于世界语的构词法优点,他有一段论述很值得一读:
“世界语的容易性并非仅止于此。当达到只需要学单词的程度时,即使在这方面也会遇到极大的简化。譬如说,这个语言的规律性本身就使学单词事半功倍,因为知道了一个名词的形式,不必学也会知道它的形容词、副词、动词等形式。在一切自然语里,对于言语的每一部份的极其大量的表现法都有着单独的词(如:parler, oral, verbament)(注:即法语的“言语、口语、口头语)。取得了完全的、不受限制的、把所有的词同一切前置词和别的词结合的权利,就能使您从背诵大量单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这些词在自然语里只因某种原因不准许这种或那种词的合成,而必须有自己单独的词根。除了世界语具有的这些天然的造词的方便外,还可以在里面找到独特的所谓人为的减轻单词学习负担的手段。例如接头词“mal-”表示给与词根直接相反的意义,如:“bona”(好的)—“malbona”(坏的),于是懂得了“mola(软的)、varma(热的)、larga(宽的)、supre(在上边)、ami(爱)、estimi(尊敬)”等词,就能用已认识的接头词“mal-”造成malmola(硬的)、malvarma(冷的)、mallarga(窄的)、malsupre(在下边)、malami(恨)、malestimi(蔑视)等词;结尾词“in-”表示阴性,如patro(父亲)patrino(母亲),于是知道了“frato(兄弟)、onklo(伯父)fianco(未婚夫)、bovo(公牛)、koko(公鸡)”等词,就不必学fratino(姐妹)、onklino(伯母)、fiancino(未婚妻)、bovino(母牛)、kokino(母鸡)等词了,接尾词“-il”表示工具,如:“tranci”(切)-“trancilo”(刀),于是,知道了“kombi(梳)、tondi(剪)、pafi(射击)、sonorilo(响)、plugi(耕)”等词,就学会了“kombilo(梳子)、tondilo(剪子)、pafilo(枪)、sonorilo(铃)、plugilo(犁)”等等词了。此外还有许多这种可使这个语言的词典大缩小的小成份。”(注5)
世界语和汉字词构词法的共同点,从以上引文不难看出,就是规律性和逻辑性。另一个共同点就是合成词多。这就是世界语和汉字的部分词为什么能“望词知意”的原因所在。
五、 什么说汉字构词有科学性
我们知道,世界上的物质数以亿万计,用口语或文字来表达这么多概念并不难,理论上说,只要O和1两个符号就可表示这无穷的概念,用26个拉丁字母来表示就更加易如反掌。但要做到让人容易学会和和记住这无穷的单词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做到这一点,关键的一条是词结构能较如实地反映大自然中无数物质的分类规律。世界上的物质虽然很繁杂,但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比如从物种上说,可分为植物和动物两大类,动物又可分为哺乳动物、鸟类、鱼类、昆虫类、爬行动物类等几大类;植物又可分为木本、草本、真菌等类。矿物可分为金属类和非金属类等等。研究汉字词,汉字词如果说不是全部,至少大部分代分类的规律。这就使我们看到一个汉字词,至少也能知道这个词是属于那一类的。下面我从英汉词典中选出几个生僻词,请大家自测一下,看看是否能猜出汉字词的大概词义,再对照一下英文词,看是否也能猜出词义:
羽衣plumage 、 斑岩pophyry、 燕鸥turn 、巨嘴鸟toucan、 乳脂糖toffee、 高胆红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 分类学taxology、 坦赞铁路TAZARA、 战术弹导导弹TBM
六、 挖掘汉字词的优点,为世界语文建设作贡献
汉字词汇系统是我国对世界作出的一大杰出贡献,安子介先生誉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看到了这一点。法国学者汪德迈先生在提到汉字表述现代科学术语的方便时说:“任何汉字的读者,即使他没有受过任何专门训练而无西方科学技术方面的素养,在第一次遇到大肠杆菌、热力学、对数、无影灯、无抵押、光合成等术语时都可以发现这些术语与寄生虫、物理、数学等的关系。”(注6)作为中国人,我们除了感到自豪外,还有义务研究汉字词,挖掘汉字词的优点,同时也应该正视它的缺点,使其更趋完善。相信将来如果会出现一种新的世界通用语文的话,它必然也会在汉字词汇系统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篇我关于世界通用语文的新设想。这个设想的精髓就是吸收汉字词结构的优点,同时也吸收各国语文的优点,特别是拼音文字的优点结合成的拼音-意音文字。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心和研究这个问题。
注:1、郭致平、周有光的文章分别发表在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63、64期。
2、参阅尹斌庸的《汉字习得效率研究》,载于《语文建设通讯》第38期。
3、参阅张拱贵的《对方块汉字的再认识》,载于《汉字文化》1989年创刊号。
4、5、摘自乌努尔:《国际语理想的本质和实质》(乌努尔是柴门霍夫的笔名)。
6、摘自梅越的《读〈新汉文化圈〉》,载于《汉字文化1994年第4期。
本文作者:吕观雄
电子邮箱:guanxiongcn@yahoo.com.cn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