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

第二砖

象楼上的几位一样, 我非常羡慕和钦佩朔爷的文笔. 关于门德尔松与李斯特的评价我也很有同感.
但我完全不能同意关于瓦格纳的评价. "瓦格纳音乐中对神话和史诗狂热的铺陈和鼓吹,这音乐表现方式革命性推动,但是多有形式大于内容的嫌疑,,,,,"

瓦格纳是借古讽今, 用音乐戏剧来讨论国家, 个人与财富的关系. 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表现形式的范畴. 如果仅仅是音乐形式的创新, 他的影响是很难走出音乐之外. 但二十世纪的诗歌, 电影, 绘画及哲学无不受到他的影响, 这么深远广泛的影响是来自于他的思想而不是形式.

我可能太当真了, 也许朔爷只是为了写出三个排比句, 临时不加思索地把瓦格纳与另外两个人放到一起了. :)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回复老迷的话题:也谈勃拉姆斯(1)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勃拉姆斯和绝对音乐是我感兴趣的话题。 这两天回来的特晚,出去的又特早,根本没机会回帖。现在就老迷接二连三发起的疑问聊聊我所知道

    的,纯属一己之言,不值一驳,各位权当解闷了。

    十九世纪下半叶主宰乐坛的一个重要争论话题,便是贝多芬之后音乐应往哪个方向发展。由于贝多芬永久性的打破了由海顿莫扎特等人奠定的

    古典主义作曲理念,并开创了给与艺术家更大情感发挥空间的浪漫乐派之先河,音乐史由此进入了一个特殊时期,有无数的可能和发展方向,

    同时产生了多种多样的音乐体裁。在这种态势下音乐家里就出现了两大派系,把当时欧洲乐坛乃至整个艺术界搅得沸沸扬扬。 其一是以柏辽兹

    、李斯特和瓦格纳为代表的提倡标题音乐的一派,与其对立的就是以舒曼夫妇、勃拉姆斯、约阿西姆等人倡导的坚持“纯音乐”的一派。

    由于贝多芬在交响曲创作上所作出的巨大突破使交响曲这个体裁似乎没有再往下发展的余地了,于是李斯特便提出交响音乐应当另辟一片天地

    ,李斯特的十几首交响诗便是他在这个方向所作出努力。因为交响诗这个东西既然称为“诗”,就不必遵从古典奏鸣曲式的条条框框,这样写

    作起来难度大大降低,而这正好符合了贝多芬之后众多作曲家的意愿,毕竟在贝多芬之后再想写出超越前人的交响曲来可谓难如登天。 李斯特

    的这一想法早在19世纪30年代就被法国的柏辽兹验证了,后者的《幻想交响曲》便是最早的标题交响曲之一,而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另一方

    面,瓦格纳则在歌剧领域里彻底推翻了由18世纪以来沿袭的歌剧创作方法,这一点老迷比我清楚。 为什么李斯特一派认为他们才是贝多芬真正

    的香火传人呢? 他们认为,标题音乐这个东西早就被贝多芬用在他的交响曲中了,如《田园》《英雄》《月光曲》等等,所以贝多芬之后标题

    音乐理应成为音乐创作的正统延续;而且在《第九交响曲》中贝多芬加进了人声,瓦格纳认为贝多芬这一做法为后世指明了道路,那便是以人

    声入乐将成为后世音乐的发展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另一位乐坛名人严厉驳斥了李斯特一派的观点,称李斯特的交响诗为“toilet paper music”,不值一文。此人便是乐坛前辈

    ,作曲家评论家教育家舒曼。舒曼和门德尔松都提倡严格继承古典作曲技法,延续继承交响曲奏鸣曲室内乐等前人创造出的音乐体裁,而瓦格

    纳把这类音乐成为“绝对音乐”(absolute music)。 六月荷说门德尔松的音乐非常浪漫,我觉得浪漫是他音乐的气质和感情,其实门德尔松

    是一位相当传统相当古典的作曲家,他的交响曲和室内乐都有着古典的结构上的简洁美,典雅和精炼。Anyway,面对标题音乐的大行其道,舒

    曼深知自己的功力有限,不足以继承发扬古典主义这一重任,所以急需找到一位能够挥舞古典大旗的人物,以便在他死后可以接替他。此时约

    阿西姆把年仅二十岁的勃拉姆斯介绍给了舒曼,通过那次历史性的会晤,舒曼在勃拉姆斯的奏鸣曲中听出了隐藏在其中的庞大的交响结构,称

    它们是隐藏着的交响曲,于是舒曼收留了勃拉姆斯,把家中的藏书和乐谱供他学习参考,勃拉姆斯与舒曼家长达四十多年的友情就是这样开始

    的。舒曼死时对勃拉姆斯寄予了厚望,勃拉姆斯就是承担着巨大的嘱托,夹带着对前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开始了他的宿命之路的。

    为什么他终生未娶?真的是为了克拉拉吗?他和克拉拉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故事?众所周知,勃拉姆斯曾一度与阿加莎订婚,但由于第一钢协

    的失败给了他沉重打击,他毫无理由的临时决定解除婚约,这也是他生命中一次很大的打击。勃拉姆斯和克拉拉也曾有过严重的感情危机,主

    要是因为在舒曼遗稿的处理问题上意见不一,另外还有克拉拉过渡投入演出而忽视家里的孩子的原因,两人闹得很僵,甚至曾出现过一段时间

    互不往来的情况。两人重归旧好时,勃拉姆斯给克拉拉的信中夹着一段悠扬的旋律,这便是第一交响曲末乐章的圆号旋律。勃拉姆斯对个人隐

    私极其注意,甚至到了一种怪癖的地步,在晚年他几乎把自己写过并收到过的所有私人信件都焚烧了,这就给后世的传记作者和史学研究构成

    了极大的难题。所以我们现在所认识的勃拉姆斯其人,只不过是从仅存的信件和他人的回忆录等资料中勾勒复原的这么一个人,这离真实的作

    曲家有多大距离,我们不得而知。所以先前提到的那几个问题,我想几乎是不可能回答的了,很多我们只能臆测,结合音乐了解作曲家。好在

    音乐是不会说谎的。

    一口气写了这么多,还是没点到老迷说的正题上。明天再续吧。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我在这里胡乱抛砖两天, 终于引出玉了. 等待续文.
      • Some Rumours about Brahms
        Here are some rumours about Brahms:

        that he is a typical middle-class gentelman with a miserable mask;

        that his music is like sweet fruit but with hard and bitter core;

        and Tchakaikovsky felt sick with his music and fell sleep in front of this "miserable gentleman" when hearing his music;

        Nevertheless, I love this poor muscal pedant and his second movement of violin concerto is my long lasting favor.
    • 谁说勃拉姆斯是坚持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人?
      我们的lifesucks同学是坚持古典主义及纯音乐的又一人
    • 走过, 路过,差点错过, 老迷的帖子未有时间参加讨论,甚未遗憾, 这里一并胡言乱语一下: 我看勃拉姆斯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诚然, 勃拉姆斯,既没有莫扎特式的传奇,也没有贝多芬个性;
      他的作品丰富,晦涩而多有动人之处,必有解释才可入门,
      坚守古典主义传统, 却又高举浪漫主义大旗,.....

      十九世纪以后,在贝多芬之后, 浪漫主义音乐终于获得闪亮登场的机会。从音乐技法的变化到整个音乐思想和音乐体系,一系列的广泛和深刻的激越的波澜壮阔,,, 欧洲音乐文化被新德意志乐派几乎一统天下....

      人们因为眩目骇俗的音乐色彩而热中于李斯特钢琴、柏辽兹的管弦乐、
      因为诗画般的音乐境界而钟情于肖邦、
      因为庞大的音乐织体和狂热的音乐理想而疯狂于瓦格纳……,

      所有这一切亮丽缤纷都只是展现了浪漫主义音乐蓬勃新型的形式,它的本质则在于不可估量地扩大了音乐的表达能力(尼采语)”,这话表明整个浪漫主义音乐对那个时代的音乐新天地巨大拓展, 尽管他们沿着老贝的大道一路春风,但是他们从贝多芬那里继承的却只是一种热情动力和艺术方式罢了,

      比如门德尔松,以才华领悟到的古典主义,但是却只能把它作为装饰和陈设, 在欣赏他的精雅时,有多少人真正被感动过?
      李斯特热情地宣扬音乐作品中文学式的标题对人们想象力的激发、表现奇幻梦境, 有多少展现人类精神伟大思维?
      瓦格纳音乐中对神话和史诗狂热的铺陈和鼓吹,这音乐表现方式革命性推动,但是多有形式大于内容的嫌疑,,,,,

      所以, 勃拉姆斯面对的是"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他所做的是"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勃拉姆斯的音乐,贝多芬那里继承的更多的是对命运思考的主题,是一种对生命本原的深深自省,,
      听勃拉姆斯的音乐最让人感动的,是心底涌出的对命运的理解,
      勃拉姆斯的音乐中,命运不再需要抗争, 但依旧无比威严
      勃拉姆斯的音乐用一种更谦逊的哲思在感知和表现人类与命运、与天地万物的关系
      勃拉姆斯的音乐不仅需要耳朵, 更需要心灵,,
      勃拉姆斯的魅力也就在引导着我们沿着贝多芬的道理, 对自己心灵的体验而渐渐那些贝多芬还没有来得及仔细品味的辉煌中有着无限的人性理性的境界。
      说他用浪漫主义深化了古典主义主题, 这是他的最大的贡献, 基本如此.



      格里格说勃拉姆斯像希腊神殿一样,我理解是GRIRG说brahms的音乐更多的是人类的智慧, 理性,和对生命的认知,我也同意这个说法.

      其实也没有回答老迷的问题, ,,,,

      顺便推荐一下BRAHMS的几个作品

      第二交响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第三钢琴奏鸣曲(Op5)
      第二钢琴四重奏(Op.26)
      第三钢琴四重奏(Op.60)
      第二钢琴协奏曲(Op.83)
      第三十号钢琴奏鸣曲(Op.109)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感性文笔,理性分析
        顺便推荐一下BRAHMS的作品 : 第四交响曲
        • 有请夏生细言观点!
      • “他用浪漫主义深化了古典主义主题”,说得好~ 很羡慕文章作者能够把理解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这需要一定的文字修养。
        挑下错儿,第三十号奏鸣曲是贝多芬的,勃拉姆斯只写过两首钢琴四重奏。
      • 巨同意:“勃拉姆斯的音乐用一种更谦逊的哲思在感知和表现人类与命运、与天地万物的关系 勃拉姆斯的音乐不仅需要耳朵, 更需要心灵。”这看法跟我的一样啊!!!
      • 第二砖
        象楼上的几位一样, 我非常羡慕和钦佩朔爷的文笔. 关于门德尔松与李斯特的评价我也很有同感.
        但我完全不能同意关于瓦格纳的评价. "瓦格纳音乐中对神话和史诗狂热的铺陈和鼓吹,这音乐表现方式革命性推动,但是多有形式大于内容的嫌疑,,,,,"

        瓦格纳是借古讽今, 用音乐戏剧来讨论国家, 个人与财富的关系. 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表现形式的范畴. 如果仅仅是音乐形式的创新, 他的影响是很难走出音乐之外. 但二十世纪的诗歌, 电影, 绘画及哲学无不受到他的影响, 这么深远广泛的影响是来自于他的思想而不是形式.

        我可能太当真了, 也许朔爷只是为了写出三个排比句, 临时不加思索地把瓦格纳与另外两个人放到一起了. :)
        • 完全同意朔爷关于瓦格纳的评价 "瓦格纳音乐中对神话和史诗狂热的铺陈和鼓吹,这音乐表现方式革命性推动,但是多有形式大于内容的嫌疑,,,,,",基于本人对瓦格纳的一点点感性印象。就当我没说好了。
          • 我就是忍着不说偷着笑
            • 别笑, 严肃点!
          • 很欣赏您的拒忽悠能力, 二十世纪的一大堆音乐家, 艺术家, 作家, 哲学家都被老瓦给忽悠了, 而你没有感觉就是没有感觉.
      • 所谓有哲思是不是就是他的思想你不能完全领会,却好象又明白了什么的那种感觉?; )
        勃拉姆斯的音乐少有鲜明的陈述,经常是模糊的界线,朦胧的色调,通过似乎可以无限展开的动机发展,把人带向不可知的宇宙深处。我一向认为他的音乐是伟大的,富有启示性的,深不可测的,同时又是那样的温暖,细致,充满人性。但他的音乐里也总有那么一种沉郁气质,这种气质可能很迷人,但听多了就想听听单纯明朗令人愉悦的东西,换换心情。

        我想勃拉姆斯应该是个family man, 你看他心智健全,感情专一,据说喜欢挣钱却不喜花钱,绝对是个当丈夫的好材料,可惜呀。。。
        • 大叔分析的有道理~~~
    • 我看勃拉姆斯
      • 第三砖
        说伯拉姆斯是古典主义最后一人太绝对. 萧斯塔科维奇, 巴托克, 还有早期的斯特拉文司机都是古典主义的继承人----他们, 还有普罗科菲叶夫, 通常被称为新古典主义作曲家.
        • 还你第二砖:
          萧斯塔科维奇, 巴托克, 还有早期的斯特拉文司机,普罗科菲叶夫 等,是浪漫主义-民族乐派的,新古典主义跟巴、莫的古典完全是两码事!笑话!
          • http://en.wikipedia.org/wiki/Neoclassical_music
    • 也谈勃拉姆斯(2)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谢谢各位捧场。现在再从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说起。先要提到彪罗(Hans von Bulow)这个人,他是当时著名的指挥家,瓦格纳的死党,非常

      有分量的人物。但自从瓦格纳以非常规方式作了李斯特的女婿以后,彪罗便成为了音乐史上第一个“忍者神龟”(被偶像戴了绿帽子,一忍就

      是半辈子) 两人自此反目,彪罗渐渐疏远瓦格纳。翻过头来再说勃拉姆斯。自从舒曼死后,这小伙子在传统音乐的创作道路上可谓不遗余力,

      我说的传统音乐也就是他所继承的古典主义音乐创作手法和理念。 但勃拉姆斯毕竟不是莫扎特那样的天生之神人,他追寻继承前人足迹的过程

      是非常艰辛的,而且压力很大,怎样在贝多芬之后写出成功的交响曲这是一个paramount的挑战。勃拉姆斯曾对友人说过:“你们不知道,身后

      传来巨人的脚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段话很有名,它反映出了勃拉姆斯当时的心理,他承受的是舒曼的嘱托和来自前人留下的丰碑这两

      方面的巨大压力,在这个夹缝中前行的。也加上他本人性格方面的原因,使得他对自己的每一步都格外小心,每一个作品都经过他自己的审评

      ,他认为不合格、有辱其名的作品都被一一烧毁,这之中有多少优秀的作品就这样消失了,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流传下来的作品

      都无一例外的成为了今天classical repertoire的支柱曲目,很多都堪称古典音乐中永恒的精品! 发完感慨,再回到话题上,勃拉姆斯在写第

      一部交响曲之前做了十几年的试验和努力,其间在很多体裁上都有作品出版,比如室内乐领域,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就是一次失败的尝试所得

      来的产物。通过在这些小型体裁上的训练,勃拉姆斯渐渐摸到了门路,掌握了奏鸣曲式创作在结构上的要领和各种乐器的性质(为配器方面打

      下基础),他的《海顿变奏曲》便是在交响音乐领域的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 第一交响曲的酝酿长达十多年,所以当它最后完成时,标志着勃

      拉姆斯的生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再往深处想,则是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 失魂落魄的彪罗这时把注意力渐渐转向勃拉姆斯,于是第一

      交响曲诞生之时他便惊世骇俗的把它标榜为“贝多芬第十”,更把其间第四乐章的主题成为勃拉姆斯的“欢乐颂”。其实我个人感觉,彪罗这

      里大有炒作之嫌,那个第四乐章我听了这么多年,也没感觉到它的主部主题的旋律和“欢乐颂”有太多相像之处,我想可能是在精神上贴近吧

      (模糊的说辞),或许是低音走势或其他技术方面的相像,可能只有行内人才说得清。另外,马勒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开始,四支圆号吹出的

      霸气十足的旋律,便是引用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的这个主题,只不过被invert了,各位可以仔细听听,很有意思。 至于彪罗所说的德国三B,

      我还是很赞成的,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这三个人代表着德国音乐艺术在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达到的三个顶峰,很大程度上他们的音乐包

      含了他们那个时代之精神(the embodiment of the spirit of the ages)。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关于勃拉姆斯、布鲁克纳和彪罗,我讲个真实的故事:
        1881年初的某个夜晚,布鲁克纳的第四交响曲与彪罗的交响诗曲同台演出,布鲁克纳的作品获得满堂喝彩,相比之下彪罗的作品反应冷淡。音乐会结束后,彪罗讽刺布鲁克纳说:“你那是德国音乐吗?”布鲁克纳天生木讷,还以为是对方称赞他,听了非常高兴!

        后来,彪罗长期撰文极力吹捧勃拉姆斯,而严厉批评甚至责骂布鲁克纳。布鲁克纳有一次进谒皇帝,当皇帝问他有何要求时,他说:“汉斯(即彪罗)老是批评我的事,皇上能否请他闭嘴呢?”

        呵呵……
      • 第四砖
        也许, 伯拉姆斯的音乐embodied了 比他所处的时代更伟大, 更具人性的精神, 但他的音乐绝没有代表那个年代的精神, far from it.
    • 勃拉姆斯的生活不完全是很糟糕的,他与小约翰.斯特劳斯是挚友,很欣赏其才华,他应邀在斯特劳斯的名曲“蓝色多瑙河”公演时的乐谱上签名,写了如下感叹的话来说明他对“蓝色多瑙河”的喜爱:Alas, not by Johannes Brahms...
    • 俺还是那句话: 勃拉姆斯匠气太重,灵气不足. 嘿嘿, 砸吧 ;-)
      他可以弄出很繁复的结构, 却没有足够的乐思来充实. 精益求精, 反复修改的背后是灵感的缺乏. 他的什么"贝多芬第十"炒做成分居多, 其实他的四首交响曲, 没有一首达到贝多芬3,5,6,9的成就.

      他的小协, 达到了贝多芬的成就, 但钢协2仍无法企及贝多芬的"皇帝". 他真正超越前人的作品,是他的"German Requiem", 由于打破了前人(包括贝多芬的"Missa Solemnis")用拉丁文写作的传统, 改用德语, 顺应了当时的德国全面崛起的需要,算是真正的突破.

      外行之见, 欢迎批判.
      • 砸!哈哈 说说德意志安魂曲~~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如果只是打破了拉丁文唱词的传统,那德意志安魂曲远不会有它现在这样崇高的地位。以德文演唱的宗教音乐早在17世纪就由海因里希·许茨(Heinrich Schutz)创作过,之后的巴赫更是有用德文演唱的二百多首康塔塔曲,所以勃拉姆斯的安魂曲在唱词上并不是破天荒头一遭。 使其成为经典的原因很多,我也说不出全部,但除了唱词外,勃拉姆斯这部作品是从精神上更富于人性的,他没有用传统的基督教安魂曲唱词,而是自己从圣经的章节中选择编辑的唱词。值得注意的是,通篇文字没有一处提到耶稣这个名字,大家有心的话可以找找,没有jesus或christ。当时指挥家Hans Richter曾与勃拉姆斯谈过这个问题,希望他能把耶稣基督写进去,但勃拉姆斯拒绝了,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I could have replaced the word German with Human”。 也就是说,勃拉姆斯并不想把这部安魂曲局限于宗教的范围里,而是想跨出的宗教的界限,将缅怀逝者安慰生者这样一种诉求上升到整个全人类的高度,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啊! 因此,德意志安魂曲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作曲家的安魂曲,可以说是in a class of its own。

        至于您对他其他作品的评价,我没啥可说的,个人好恶不同罢了。 大家都是谈感觉,没啥对错,更谈不上内行外行之说。 值得讨论的也就是理性知识方面,感性的东西是互相分享的。 我就喜欢第二钢协远胜于贝多芬第五~~~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第五砖
          找不到了, 该洗了睡了. ;)
    • 呵呵, 一日不来, 玉堆成山了. 刚听了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Christoph Donanyi) 和 Emanuel Ax 演奏的Brahms 第一钢协回来, 有话要说, 有砖要砸......
      • Emanuel Ax 感觉如何? 听过他的CD,好像
        没感觉
        • 比较reserve----不过弹伯拉姆斯的正好. 当时我在想, 如果让小泽指挥, 朗朗来弹伯拉姆斯的, 一定是别有一番味道, 也许能把伯拉姆斯拼命隐蔽的东西挖出拉?
          • 毛主席保证: 他两绝对挖不出来;勃拉姆斯的情感绝对不在大线条的肆意挥洒之中. 而是在理性织体下的深情抒发; :-))
            • 就他的第一钢协而言. 要出门了, 回来在仔细回.
              • ?
          • '比较reserve----不过弹伯拉姆斯的正好", 喂!老大!勃拉姆斯创作形式保守谁说要演奏保守啦! 上周贴的klemperers and kleiber 的勃拉姆斯可都是激情演绎; (注意: klemperers是客观而不是保守的指挥家)
            • 2968786
            • #2968786
    • 第一砖: 楼主好象把古典与纯音乐(absolute music) 混淆了. 勋伯格的一些音乐可以说是纯音乐, 但肯定不是古典主义的音乐, 尽管他自称是继承了莫扎特的传统.
      • 还你一砖:
        勋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是一类,怎么可能跟莫扎特混为一谈!笑话!
        • 可能是笑话, 但与莫扎特的关系你可以去看看勋伯格自己写的东西.
      • LZ的纯音乐好像是对应标题音乐
        • 如果讲纯音乐, 伯拉姆斯就不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了.
          • No, he wasn't alone. did i say that?
            There were many composers in his vein. But he was the leading one.
    • 其实Clara一点都不漂亮,有照片为证(为了保护大家心中的美好象形就不贴了)又拖了众多的油瓶,看来年轻的勃拉姆斯爱上Clara,真是看上了她的才华。不好意思,俺又开始8卦了。。。
      • I want to see it!
        • clara schumann
          • Not this one, this was in her 20's I have another one which was 30-40's, better to be avoided。。。
            • I have seen one of her photos taken in her 70s. hehe
    • 老迷还没有正式作出回复呢(除了调侃以外),缺乏敬业精神啊~~~~
      • 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砸了你两砖, 你尽然说我砸得不够专业?
      • 言归正传, 回到伯拉姆斯为何坚持古典主义的作曲方法的问题
        你的解释是因为舒曼提倡严格继承古典作曲技法,并把这个重任放在了伯拉姆斯的肩上. 我想这是一个误解. 舒曼当时提倡的是纯音乐, 不是古典主义. 和瓦格纳一样, 舒曼也感到古典主义的音乐创作已被贝多芬推到了不可逾越的顶峰, 未来的音乐只有靠新的方式才能得到发展, 但他又不认同Liszt 和Wagner的标题音乐, 所以他把希望寄托在伯拉姆斯身上, 当时在<新音乐>杂志上关于伯拉姆斯的文章是希望伯拉姆斯是未来"新音乐"的创造者. 他没有预料到的是, 伯拉姆斯并没有创造出"新音乐", 而是花了毕生的精力去完善"旧"的古典主义音乐.-------有一点值得提到的是, 虽然舒曼对Liszt的音乐不以为然, 但他在交响乐中所采用的cyclic form (既同一个主题在不同的乐章中反复不断地变化, 发展)与Liszt的交响诗的创作方式却是惊人地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