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欣赏《欢乐颂》,不能不听其感人至深的第3乐章慢板;欣赏第3乐章,不能不听德国著名指挥家富特文格勒,空前绝后的演绎。
以前我听第9交响曲,只听得进第4乐章的合唱,因为这部分最熟悉,最热闹。直到我听了富特文格勒在1951年拜罗依特音乐节上指挥的版本,那种感受,真的是触及灵魂、刻骨铭心。它具有哲学般的深刻,宗教般的崇高,史诗般的睿智,慈父般的深情,山河般的壮美。聆听这一乐章,我体会到贝多芬“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的豪迈与孤独。它既是贝多芬个人的人生体验,也是一个民族、甚至全人类的奋斗与回顾。有了第3乐章的铺垫,第4乐章的升华与合唱才顺理成章。我从此真正爱上《欢乐颂》。
这种体会,不只我一个人独有。后来读了许多乐迷的文章,都有类似感受。富特文格勒指挥贝多芬第9交响曲,有3个版本的录音最著名,分别是1942年3月指挥柏林爱乐、1951年7月拜罗依特音乐节、1954年8月洛桑音乐节的录音,都是现场实况录音。它们确实名不虚传,各有千秋,体现了大师对贝多芬音乐的不断探索和实验,如1942年版的1、2乐章,1954年版的1、4乐章,我认为都比拜罗依特版要好。但是,最感人至深的第3慢板乐章,则首推拜罗依特版。
拜罗依特版《欢乐颂》是我的第1张古典音乐CD,这既是我的幸运,也是我的不幸。幸运,是因为我没走弯路,直接就听到了我最喜欢的演绎,并从此爱上贝多芬交响曲、爱上古典音乐;不幸,是直接就到了最高潮,少了“mu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后来再听托斯卡尼尼、卡拉扬(63年版)、克伦佩勒、瓦尔特、索尔第的录音,都觉得不过尔尔,不能打动我。但每次聆听富特文格勒的3个版本,都会有新的体会,新的感动。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以前我听第9交响曲,只听得进第4乐章的合唱,因为这部分最熟悉,最热闹。直到我听了富特文格勒在1951年拜罗依特音乐节上指挥的版本,那种感受,真的是触及灵魂、刻骨铭心。它具有哲学般的深刻,宗教般的崇高,史诗般的睿智,慈父般的深情,山河般的壮美。聆听这一乐章,我体会到贝多芬“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的豪迈与孤独。它既是贝多芬个人的人生体验,也是一个民族、甚至全人类的奋斗与回顾。有了第3乐章的铺垫,第4乐章的升华与合唱才顺理成章。我从此真正爱上《欢乐颂》。
这种体会,不只我一个人独有。后来读了许多乐迷的文章,都有类似感受。富特文格勒指挥贝多芬第9交响曲,有3个版本的录音最著名,分别是1942年3月指挥柏林爱乐、1951年7月拜罗依特音乐节、1954年8月洛桑音乐节的录音,都是现场实况录音。它们确实名不虚传,各有千秋,体现了大师对贝多芬音乐的不断探索和实验,如1942年版的1、2乐章,1954年版的1、4乐章,我认为都比拜罗依特版要好。但是,最感人至深的第3慢板乐章,则首推拜罗依特版。
拜罗依特版《欢乐颂》是我的第1张古典音乐CD,这既是我的幸运,也是我的不幸。幸运,是因为我没走弯路,直接就听到了我最喜欢的演绎,并从此爱上贝多芬交响曲、爱上古典音乐;不幸,是直接就到了最高潮,少了“mu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后来再听托斯卡尼尼、卡拉扬(63年版)、克伦佩勒、瓦尔特、索尔第的录音,都觉得不过尔尔,不能打动我。但每次聆听富特文格勒的3个版本,都会有新的体会,新的感动。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