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一千零一页(十一)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同上


赶飞车
从前,从镇到县城只有二角五分钱的车费,那时要从荷包里摸出这点钱是很不容易的,况且公共汽车每天也只有两三班,有钱也很难等。所以,好些人都赶飞车:见到公路上停靠的车,便苦苦在那里等候,见到司机后说尽好话,有一半的成功,要是司机不同意的话,趁汽车启动那一瞬间冒险爬上去。
就闹过这么一个笑话。说的是一个人看见一辆货车停在公路边上,他在旁边等了一会儿,司机来了,上前求道:
“师傅,我赶一趟车吧,”
司机不同意:“走哟……”
他认为是司机带他走,于是便朝车箱后面奔,正准备上车时,司机吼他:“爬哟……”
他又误会了司机:“我会爬的。”
于是,他便迅速爬上了车,司机又吼道:“滚哟……”
他还是误会司机:“您放心,我捏稳车箱,不会滚的。”
司机指着他发怒:“下来……”
他更误会司机:“不下来坐驾驶室,上面满可以的。”
司机气得咬牙切齿:“你不下来,我不停车……”
他笑道:“我巴不得你不停车,要不,我咋到县城呢?”
司机冲进驾驶室开着车走了。结果,到县城他果真没有停车,一直到离县城几十公里外的山王场才停下来。这个人下车后,没有怨司机,又步行几十公里返回县城,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还没有到达目的地,虽然已筋皮力尽,但是还在为免费乘车而自豪。
虽然这是一个笑话,但是足以看出现在好多了,赶飞车早已成为过去,随心所欲乘车,花好几十块钱打的,还要开空调……想着过去那些人,站着乘车也觉得幸福。

回 报
张女士对儿子冬冬说:“尽剩些小的荔枝,大的呢?”
冬冬说:“大的我选了。”
“你选来干什么?”
“留着我吃。”
“从小就私心,跟谁学的?”
“跟你学的,那天奶奶来,你不是尽把小苹果放在桌上吗?”
“傻孩子,我是想把大的留着你吃呀。”
“我也是,把大的留着我儿子吃。”
“这……”张女士无话可说,只好转到别的话题上,“好啦,去卖瓶醋回来吧。”
“没钱。”
“昨天才给你五块,都花完啦?”
“没花……不去!”
“为啥?”
“那天爷爷病了来我家,明明你荷包里有一百块钱,还说没有哩,我只有五块钱,说‘没有’很正常。”
张女士正在下不了台的时候,冬冬他奶奶来了,走得满头大汗,张女士忙热情地让老人坐下,急忙给她打扇,这回动了真格的。
晚上,碰上停电,电风扇转不了,天气热得难受。这时,冬冬找了一把扇子,坐在张女士旁边给她打扇,看着可爱的儿子,自言自语地说:
“现在我才真正知道什么是‘回报’。”


极 端
有人把“走极端”和“创新”混为一谈。两者也有相似之处,那就是别俱一格。两者最大的区别:前者没有基础,没有本体;后者有基础的,是本体的改进和组合。
创新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很高,走极端则是没有相应素质时的一种乱干行为。上面说提高全民素质,哑巴、疯子也要请到学校读书;上面说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那么就一点家庭作业也不布置;上面要求推行教学新理念,那么就把学生组织起来团聚在几张桌子旁像宴会一样的活跃;上面说退耕还林,土坎荒着也要把沃土栽上树子;上面说要重视调查研究,办公室无人值班全下基层去;新闻说有禽流感,无病的家禽也不吃了;丈夫丢了两百块钱,妻子说他什么都不行……现实生活中,走极端的事例多得很,这不足为奇,具有中国特色。因为从总体上讲,中国人的总体素质偏低,很多人没有水平从实际出发,靠走极端明哲保身和突出自已。把走极端变成创新,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工程。
但是,并非所有素质不高人的人都会走极端,还要看你有没有丰富的经验,把你的经验和别人的经验加以提炼,还很有可能找到创新的路子。
所以,要克服走极端,使自己成为发展中的人,一靠用科学武装头脑;二靠经验的升华……还有好多,大家可以去探索。


教子有方
这期六年级有个学生许平,在半期的时候,觉得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结果得了急性肝炎,需隔离治疗,于是,他被迫休学在家。
期末考试很关键,它的升学考试,决定上哪所初中。我们都为许平惋惜:他的成绩虽然不怎么样,但是失去了升学的机会,很可惜。
我怕他家里人悲伤,决定家访。他妈林姨把我迎进屋,笑着说:
“许平的病基本上好了,这一次要参加升学考试。”
我很担心:“他耽搁了这么久,恐怕……”
“没问题……”林姨胸有成竹地说,“功课,我给他补了。”
我不相信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村妇女能完成教学任务,也不好再说啥,随便拿桌上的作业本翻了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手好字,比他在学校的时候,完全两样。这时,我怀疑是否是许平写的:
“这字是……”
“许平写的。”
“进步真快呀。”
“一般……每天坚持,时刻注意。就说写字吧,叫他写三遍,第一遍‘仿’;第二遍‘想’;第三遍‘记’。通过三遍完成音形义的掌握和越写越好的任务,你说对不对?”
“很对!”我佩服道。
她还讲了数学教法给我听,都很科学,首先指导学习行为和方法,那是成功的。结果,许平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一初中。
这时,老师们很激动,夸林姨“教子有方”。


龙头企业
过去,镇上有三大龙头企业。
绸长——丝厂——农民栽桑养蚕;羽绒厂——农民养禽;肉联厂——农民养猪。看样子是很成功的宏观可持续发展举措,但是,不久就解体了,在运转的也是名存实亡。
先说丝绸厂吧,最初,政府很重视,大力发展栽桑养蚕,免费给农民良种桑树条,派专人为农户义务嫁接,大遍大遍的桑林茂盛起来,养蚕大户出现了很多。这时,农民偿到了甜头,纷纷退耕还林。两年后,蚕种假了,三眠就出现许多亮头蚕,茧的质量下降,收购价压低,后来干脆舍近求远,到外地去收购蚕茧。结果,农民得不到实惠,没过两年就把大部分桑林毁了,双方吃亏:农民土地瘦化;丝厂成本增加,于是逐渐走向衰亡。
又说羽绒厂吧,先也发展了许多养鸭大户,不知是饲料还是品种的原因,养鸭总不能成大气候,到头来这些大户都消失了,羽绒厂被迫到外省去收购羽毛,结果负债上千万。
再说肉联厂吧,农民需要猪粪搞生产,再加上好几个大的养殖基地,应该说肉联厂很有发展前境。但是,肉联厂的肉外调不出去,说是质量不过关,不久就倒闭了,摆个烂摊子给政府,真可惜。
由此可见,无论初衷如何英明正确,一暴十寒让其自生自灭,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跟不上的话,最终只会走向破产。
一项新举措,不光是吼得凶,关键是要注意中间环节,尤其是出了问题后如何解决。就如游泳,高喊:游泳有利健康!然后组织大批人马风风火火下水,非出问题不可!这项活动要得到发展,事先应该教游泳技术、准备救生设备、出现意外后如何救治……这些才是最关键的环节。要不,淹死一些人后,哪个都不敢再去游泳了。
好多人都会说这句话:“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生产力”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名词,一些当领导的,你能解释吗?如果不能的话,说明你很差,还得“充电”,要不,还会有事业栽倒在你手里。
“龙头企业”,这个名词不吉祥,要改!“龙”从头到尾越来越细,这是大家都不希望的。


“残 酷”
楼下小杨家请我去做客。
他们是一个很普通的单职工家庭,儿子才八岁,经济是不够宽裕的。我到他家刚坐下的时候,小杨给他儿子兴兴两块钱,叫他去买两斤苹果回来。
我说:“苹果一块多钱一斤,买两斤苹果两块钱不够啊。”
说完,我摸两块钱给兴兴,他摇着头跑了。
一个多钟头后,还不见兴兴回来,我催小杨:“去找找儿子吧,怕出问题的。”
小杨胸有成竹:“不会的,他很会买东西,家里的日用品都是他卖。”
又过了很久,兴兴回来了,他累得满头大汗,还不住在我们面前表功:“我跑了好多家摊子,终于买到了,……阿姨真过硬,好难讲价哟。”
小杨怕我不信,还称了一下那袋苹果,居然两斤多一两。我有点不赞成小杨的做法:
“孩子还小,你这样……太残酷了吧。”
小杨笑道:“正因为他小,所以要这样……让他适应‘残酷’吧。”
我由衷地点点头,感到特别欣慰,因为,这还是教育行家之外的一个普通家庭呀!


“明智”夫妻
王女士的丈夫出意外死了,赔偿了二十万元,很多人都替她伤心。她丈夫下葬后两天,王女士就喜笑颜开的,有些人不理解:
“你不为失去老公悲伤?”
王女士笑着说:“悲伤啥?二十万元,他一辈子也找不到这么多钱。”
还有一位李先生,他妻子出车祸死了,不少人都为他失去漂亮妻子难过。他妻子刚火化,李先生一点悲伤也没有了,还悄声对他的朋友说:
“赔了十万元呀,比她白活着强多了。”
增广中有一句:“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千真万确!
人人都说“一日夫妻百日恩”,不错,有些人的“恩”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珍爱自己的生命吧,因为,你死后最心爱的人还在算计你。
当然,这种“明智”,毕竟是少数。


榜 样
大家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因为这样,榜样的日子也不好过。
学校领导为了推行“六认真”工作,深入细致地歌颂吴老师的“六认真”工作做得扎实,结果,很多人会后不但对领导有反感,而且跟吴老师也有隔阂:
“难道我们的工作是他一个人干的?离了他这个摊子就完蛋?……”
一连串的牢骚。
后来大家都知道,吴老师的教案也是抄的,只不过比大家工整而已。结果,干部与群众之间、群众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化,“六认真”工作越搞越糟。
看来榜样还假不得。
稍不注意,真榜样也很被动。
两妯娌,大嫂为人公道,教敬父母,是远近闻名的大好人;二嫂自私自立,视父母为包袱,也是不少人知道的。就在一次餐桌上,老母当着众人的面,竭力歌颂大嫂,把她说得十全十美。其实老母的目的是用这种方式来教育二嫂,结果,起了相反的作用。到头来,不但婆媳关系更加紧张,而且两妯娌的矛盾也激化到难解难分的地步。终于,这个家庭和谐气氛越来越看不见了。
不假,勿炮制假榜样,让真榜样的光辉释放,要在适当的场合,还得自然些、随意些。
随心所欲地歌功颂德,是会伤人的。


不攻自破
从前有个武林大师,他的徒弟们也闻名天下,不少已是绝世高手。
一天,有个武功绝顶的东洋高手要和大师比武。其实,大师已看破红尘,早就废了武功,徒弟们都劝他放弃比武,大师不同意:
“比就比吧,我的气势还在。”
比武那天,东洋人带着双剑,雄赳赳地提炼着气功。大师没有力气,坐在蒲团上,手掌合在胸前,紧闭双眼,盘着双腿,端坐挺胸,紧锁双眉……一系列若无其事的神态。徒弟们躲在一旁为他捏一把汗。东洋武师不断打量这个奇怪的高手,一时不敢出招。大师多次发出龙钟般的声音:你先出招吧!结果,东洋人不知大师是什么高招,含首作揖,退却了。
大师这种以气度凌人的招式,很多生意老板也学会了。他们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总是气度超人,得到了对方不少好处。一个快倒闭的公司,要去签一笔致命的合同,非得现钱交易,但他们负债累累,哪有现款交易啊,于是想了个办法,去社会上请了一个又高又大很有气质的人去冒充财物厂长。他到别人面前一站,一句话也没说,就把合同签了。结果,这笔合同挽救了这个公司的命运,终于起死回生,后来成为昌盛的企业。
不攻自破的例子还有很多。当然,我所说的“不攻自破”不是耍华头,而是要有非凡的气质,只要具备了这个本领,处世的难度要小得多。



一个老头进一家很热闹的餐馆,他在角落里找了一个坐位,朝店员喊道:
“半斤米饭,一盘素菜……”
他这样喊了好多次,结果得到的回答是:“不慌……”
确实,店员们忙过不停,他们都去应酬那些收入可观的大群体,哪顾得上你这个薄利的老头?
这个老头没有生气,他理解店员,没有再喊了,静静地坐着等候。两三个钟头后,老头居然伏在桌上睡着了,当他醒来的时候,店里没有什么顾客。这时,店主给他端来一大碗饭、一盘回锅肉和一盆肉片汤。老头慌了:
“我……我不要这些高档的菜。”
店老板笑着说:“吃吧,我办招待,不要你花钱。”
老头不敢动筷子。
店老板又说:“对不起,你等久了,你很在乎我这店子,以后常来,不需要你掏钱。”
老头饱餐了一顿,满意地走了。


电脑疯子
有人给我讲过一个电脑疯子,他对电脑达到如痴如醉的地步,还用专业术语在儿子面前卖弄。
他叫儿子做家作:“快开机!”
要儿子写字:“稳准点击鼠标、敲键盘。”
要儿子看书:“快打开多媒体。”
儿子记不住东西时:“内存不够。”
儿子反应迟缓时:“快清理无用的程序!”
儿子对问题无反应时:“又死机啦?”
儿子乱做作业时:“CPU出了问题。”
儿子书写差时:“刷新率得提高。”
儿子读书声音不洪亮时:“声卡有问题。”
儿子画画不标准时:“得换显卡。”
儿子难记东西时:“你的硬盘空间不小啊。”
儿子饥饿的时候:“嗯,电源不能出问题。”
儿子累得愁眉苦脸的:“显示器不对头。”
他不住给儿子鼓劲:“有我这块主板,你怕什么?”
……
他的儿子很小,一点电脑基础也没有,不知道他在胡说什么。其实,他很有学问,但在儿子面前根本得不到承认,只能得到一个打胡乱说的疯子印象——冤枉!
生活中有这样的人,爱在外行面前卖弄专业术语,虽然他们没有电脑疯子说得那样典型,但是不专业的人对他们的评价并不比电脑疯子好。


父母心
我们学校的高老师,平时爱说爱笑,都觉得他平易近人。最近,他花了好几千块钱装修房子,经济骤然紧张起来,在学校连荤菜也不吃了。多半也是这个原因,他不爱说话了,经常愁眉苦脸的,好像满腹有说不完的苦衷。我们开导他,说欠的债慢慢还,他总是摇头,后来才知道他大学毕业的女儿离开了原来的厂,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
我们知道这个情况后,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总是找些别的话题让他开心。结果,他始终高兴不起来,没事的时候就扒在桌上,最反常的动作是看手机,又不打,一会儿工夫就摸出来看好几次。我问他:
“是不是没有话费?我给你五十元去充值吧。”
“还有五块多钱……”他酸楚着说,“家里留着两百块钱,怕女儿找工作不够用。”
他这五块钱话费是不够打的,省着发短信息,原来他经常摸手机出来看,就是想看到女儿的好消息。
一天,他放了学马上很快往家跑,我们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原来,他的手机没电了,急于回家充电,生怕漏掉一则珍贵的短信息。回家后,他守在手机旁,一点事也不想做。
我们劝他:“不要想那么多,还是顺其自然吧。”
他说:“‘顺其自然’,好说不好受啊,我都是很想得开的人,现在不知咋的,总为孩子失落而揪心,稍不注意就冒出‘前功尽弃’的感觉来。孩子独自在外,她能自己走路吗?这些问题不得不考虑啊。”
“可怜天下父母心”,原来都是这样。
这样的心,持续得太久、太久!


工业票
我的凉鞋后帮破了,准备拿到小摊上去补,妻子很生气:
“一双凉鞋值几个钱?买一双吧,你是教书的,鞋子都打补丁成何体统?”
我说:“不很烂,补一下挺好的,不会影向我的形象。”
她不肯,把我手中的凉鞋甩在了垃圾筐里。
我没有生气,心平气和地给她讲了从前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文革后期,我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那时以闹革命为主,经常跑出去参加政治活动。有一天,我在街上看见有一个人穿着凉鞋,我们这群打赤脚的孩子围着从不同角度欣赏,还差点得了围攻造反派的罪名。回家我给妈妈讲起这件事的时候,她和全家人商量,最后决定给我买一双凉鞋。结果,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共凑了五块四角钱,让我去买。第二天我到街上的时候,天还没有亮,百货公司门前已排着长队,多数是买凉鞋的。不料,还没有到我的轮次,就说凉鞋卖完了。第二天、第三天都是这样。第四天,终于有我那一份,望着货价上漂亮的凉鞋,我连忙递出四块二角钱。售货员看了一下,推开我的手说:“工业票呢?”我说:“什么工业票?我没有。”售货员似乎很生气:“走开!”结果,我只好站在旁边,这时才发现,那些来买凉鞋的人,果真拿着一张二指宽的工业票。回到家里,我向妈妈诉说了买鞋的经过,她便去向队长讨要工业票。队长说:“工业票的数量有限,是按贫下中农分发的,你们是右派家庭,肯定没有。”后来,我只好慢慢等,等到不要工业票的时候。一年多过去了,依然使用工业票,我便打消了穿凉鞋的念头。一天,妈妈从街上回来,把一双崭新的凉鞋放在我面前,我欣喜若狂:“妈妈,你怎么买到的?”妈妈笑着说:“黑市……不用工业票,价钱贵一倍。”后来我才知道,妈妈买这双黑市凉鞋的钱全是借的,最后卖了一背篓麦子才把账还了,结果,我们好几个月都没有吃成麦粑,更说不上吃面了……
说到这里,妻子的眼眶湿润了。她不声不响从床底下搜了好多烂凉鞋装在口袋里,连同我那一双,提起出了门,转身对我说:
“我补鞋去!”


光明正大
强强是个很“糊涂”的孩子,经常背着大人把家里的钱物往外拿,他妈妈为这事很苦恼。
这天,小强出门书包里胀鼓鼓的,他妈妈亲切地喊道:
“强强,你书包里装的啥东西?”
强强很为难,呆了一阵说:“苹果。”
“给谁?”
“好朋友,他们经常给我东西吃。”
他妈妈过来抚摸着强强的头,热情地说:“你做得对,但是,做事要光明正大,正确的,妈妈会支持你。”
他妈过来打开书包,把里面的小苹果全捡出来,进屋去选了些又大又红的苹果放在书包里,说:
“给别人的东西,要优质……”
经过几次类似的事情后,强强变了。一次,学校一个女生得了绝症,全校师生都要捐款,强强回家同母亲商量,他妈很惊讶,因为换气表花了三百多块,家里的零用还得等发工资。小强得知这个情况后说:
“那就缓一阵再交吧,我去给老师说清楚。”
“不,不能拖后腿,去给邻居王奶奶借吧。”
“算了,王奶奶的经济也不宽裕,我去想办法。”
一个星期后,强强对他妈妈说:“钱我捐了,二十块钱!”
“哪里来的钱?”
“放学后我去捡饮料瓶,星期天卖报纸,你看,还剩两块钱哩,这个星期你不给菜钱了。”
他妈妈很高兴,没想到引导孩子光明正大会带来这样大的变化。


过 细
今年6月24日,有两个我过去教过的学生到我到,要我在网上给他们查一下今年高考的分数。
这两个学生都姓李,我叫他们大李和小李。在查分前,我给他们开了个玩笑,我说:小李的分更定比大李高。大李和小李对我这个玩笑都有异议,查分的结果,验证了我的断言:大李考了550分,上了二本;小李考了590分,上了一本。这时,他们两都要我说估分的依据。
其实,我的依据仅是凭他们过去的表现。大李和小李在学习上都不错,很多情况下,大李做深难度的题比小李更敏捷,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对一般的、简单的问题很马虎,不愿意去做,总觉得干这些重复的事是浪费时间;小李不同,他对每一个细小的问题,都要尽职尽责去做,保质保量,做到锦上添花。记得有一次,我训练他们写日记,大李很狂,认为自己一般记叙文都写得很好,写日记这样平常的事纯粹多余,所以只写了个日期、天气便完事;小李不同,他的日记是长篇大作,把一天最动人的事写了,还谈了自己的看法,由于修改比较多,反复抄了两遍后才交给我,那字迹简直像书法一样。他们两这样的事还有很多。
这时,我看到这两个成长的孩子,总得说两句:“做什么事情都要过细,粗心是学习的大敌。尽职尽责做好平凡的事,是成功的基础,也是一种美德。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具有‘粗中有细’的品行。”
他们点着头,默默地吟诵着:“过细……粗中有细……”


豪 爽
人人都说高老大豪爽,今天他又坐在牌桌上了。
对方和牌了,狂叫道:“三翻……”
高老大不露声色,把六十四块钱甘心情愿汇过去,还说:“你的运气真好!”
正在这时,他的儿子来了:“爸爸,给我五块钱买字典!”
高老大瞪了儿子一眼,把桌上的一叠钱收起来放在荷包里,吼道:“快滚!”
儿子被吓跑了,一会儿又来:“爸爸,给一块钱,妈妈说买一袋盐巴。”
高老大给了儿子一巴掌。
儿子哭着走了,再也没有来找他的麻烦。
……
嘿嘿,如此豪爽!



荷 伞
六月中旬的一天,我出远门回家,中午的时候,烈日当顶,晒得我头昏眼花。
当我路过一个荷塘边时,种耦人从对面走来,把他手中的茶盅递给我:
“喝吧,看样子你又热又累,到树荫下歇一会儿再赶路吧。”
我喝了两口茶,看已正午十二点过,于是说:“时间不早了,多谢你的关心。”
我说完,转身走了,没走多远,他追上来,手里拿着一片很大的荷叶说:
“顶上它吧,现在日照很烈,容易晒坏身子的。”
我谢了他,顶着荷伞赶路,确实凉快多了。这时我想,现在正是耦生长旺盛季节,一片子将来就是一条耦,多可惜呀!决定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感谢这们素不相识的种耦人。
时间过得真快,冬季的一天,我在菜市上看见了这位种耦人,他正在守着一大担耦叫卖。我过去招呼他,他也认得我,两人寒暄了一阵,便谈起他给我荷伞这一件事。我看他生意冷清,决定给他买一点耦,并且以最高的价钱来表示他过去对我关心的酬谢。菜市上认识我的人很多,我开了这个头,他的生意好起来,一担耦不一会儿全部高价售出。他揣着可观的一笔收入,硬要拉我到小餐馆吃饭,我谢绝了,他说:
“今天我多卖了好多钱,应该办你的招待。”
我说:“这是你应该得的,善有善报嘛。”
他始终没有犟赢我,只好朝着我笑。


家 风
我们班上有个叫李小伟的学生,长期不完成作业,最近越来越不像话,居然动不动就打人骂人,我决定非去家访一次不可。
我和李小伟到他家的时候,一派狼藉,桌上的饭碗还摆着,地上垃圾很厚一层,脏鞋子、臭袜子遍地都是,墙角还有一堆馊臭的脏衣服……我对李小伟说:
“你去叫爸爸、妈妈吧,我打扫卫生。”
李小伟摇头说:“不,我得洗衣服,呆会儿要挨打。”
于是,我只好依从他。他洗衣服的时候,我便打扫卫生,到处是脏、乱、差,忙到黄昏也不见起色。天已黑尽后,他爸爸妈妈终于回来了,一前一后谈得开心:
“我自摸了五个三翻,哈哈哈……”
“我和了六个青一色,嘻嘻嘻……”
……
他们见到我后,不够热情。他爸开口就指责语文老师的好多“罪状”,然后又说学校的“过错”,最后谈到“读书无用”。幸亏我是数学老师,要不也一并挨骂。见到这种情景,我没有什么好说的,转身想走,他爸拉住我:
“陪我喝一会儿酒吧。”
我只好奉陪,一陪就是两三个钟头。在这种情景下,我傻了,插不上话题,他边喝酒边抽烟,屋子里让人窒息。这哪里是人生存的地方,我没有道谢便冲出了门,身后还传来恶狠狠的声音:
“大娃,给老子拿酒来!”
家风啊,我在呼唤你,救救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吧,我个人无能为力,只好呼吁。


价 值
“价值”这个词很多人都知道它的意思,其实,还有一部分人理解不够全面。
实际上,“价值”包含着两层意思,即价值和使用价值。比方说吧,你是一个大学生,这是你的价值,你能胜任工作,这是你的使用价值。如果你不能胜任,价值就没有了。又如空气,它没有价值,不需要用钱买,但有使用价值,每个人都需要它。所以,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现在这们通常所说的价值观,就是指使用价值。比方说吧,一个人花了几百块钱,买了一身很漂亮的衣服穿着,人人羡慕,如果不穿衣服,把等值的几百块钱贴在身上,那就很难看了。再如,一个人出意外死了,赔偿了十万元,很多人都会想,宁肯不要这十万元,让他活下来该多好啊。不难看出,使用价值比价值使重要,更有实在意义。
一个人的使用价值是能力和作用的体现,当他没有使用价值了,活着就是多余的。有人会说,一个享度晚年的老年人,他不能工作了,就没有使用价值,难道活着是多余的?回答不是!因为,他虽然不能工作,但他的慈祥会给后代带来温暖、他的言行会给后代产生激励、他的长寿会给家庭带来圆满……总之,他活着不是多余的,总会觉得没有他就少了许多,空虚了许多,这就是老人的使用价值。
所以,我们每时每刻,不要抱着价值沾沾自喜,要为使用价值的大小担忧。当空气最好,没有价值,使用价值大得惊人!


教孩子“勇敢”
万女士的儿子齐齐回家告状:“妈妈,江三骂我……”
万女士很生气:“他骂你?你就不晓得骂他?从小要‘勇敢’,我教你几招:他骂你死,你骂他亡;他骂你妈,你骂他娘……就这样。”
齐齐照他妈说的办,结果同学关系越来越紧张,经常与人斗殴,常常哭鼻子回家,他妈很气愤:“哭什么?你打不赢也得咬他一口呀,不‘勇敢’别人是会老欺负你的。”
后来,齐齐经常咬人,但还是有吃亏的时候,只不过没有回家哭了。这时万女士夸他:“现在你很‘勇敢’,妈妈放心了,你一定要坚持。”
齐齐受到他妈的鼓励后,决心自觉“勇敢”起来,为了不吃亏,他准备了凶器在书包里,随时准备攻击对方。终于有一天,他给了对方致命一刀……
他真“勇敢”,敢做别人想都不敢的事!
这是县城里发生的一个真实故事,万女士面对法庭才开始清醒。


精 简
过去,一位不认字的老头去县城房管局补办《土地使用证》,他好不容易找到了房管局大楼,兴致勃勃地往上登,找了好久,终于看见有间办公室里有个工作人员在看报,他站在门口问道:
“请问是在这里办证吗?”
那人头也没抬:“在那边……”
老头又找了几间办公室,见有一间有个工作人员在打游戏,他站在门口问道:
“请问是在这里办证吗?”
那人回答:“不是……”
老头又找了几间办公室,见有一间办公室里有个女同志在打毛线,他站在门口问道:
“请回是在这里办证吗?”
女同志没有看他:“不……”
老头又找了几间办公室,见有一间办公室里有个女同志在逗小孩玩,他站在门口问道:
“请问是在这里办证吗?”
对方没有回答。
老人最后找了几间办公室,连人影也有了,只好下楼。
当他走在大街上的时候,心里倒觉得舒服,因为他悟出了个道理:工作人员的回答从三个字精简到零,最后连人都被精简掉了,总有那么一天,吃饭穿衣会精简到不花钱的!
——他正为这天早日到来而乐着。



警 示
小时候,我做了一件最尴尬的事。
生产队种了花生,队长在花生种籽里面拌了剧毒农药,说是防狗去刨,其实,他是怕这群在饥饿中煎熬的孩子去抠吃。
当时,我不知道这个情况。中午放学后,便耍起小聪明来,独自一人绕道去山顶上的花生地,偷偷抠了好多花生种吃。回家的时候,肚子痛得厉害,妈妈误认为是蛔虫作祟,忙拿尖角糖(一种甜的驱虫药)给我吃,我只好对妈妈说实话。妈妈听后急坏了,忙把我送进医院,经过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这件事弄得我哭笑不得,家里人也有口难言。
我的健康全恢复以后,始终担心爸爸妈妈会责怪我,回家后老是担不起头,时刻准备着挨长辈的训斥。但是,父母亲总是一如既往对我,对偷吃花生种的事之字未提,看得出对我比以前更关爱,这时心情才渐渐平静下来。
一天我放学回家,妈妈送了我一个礼物,那是一只全部用花生壳拼成的小麻雀,很精制,活灵活现的,我很喜欢,一直把它放在床边的柜子上。妈妈还经常来给它打扫灰尘。我见妈妈这样爱惜它,所以一直把它珍藏下来,直到我参加工作后,那只小麻雀都还在。
在这期间,每当我看见这只小麻雀的时候,总会想起偷吃花生种那一件事,它时刻警示着我,再也没有偷东西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难道当年妈妈给我的小麻雀也是为了警示我?我带着这个疑问去问妈妈,她只是笑了笑。


空 气
一个很穷的人和一个很富的人一起爬山,富翁总是掉队,穷人在半山腰的一块大石头上等着他,两人坐下来谈。穷人问富人:
“现在是你富有还是我富有?”
富人不服气,摸出一把钞票边晃动边喘息说:“你看看……当然数我哟!”
穷人笑道:“未必……我有爬山的足够力气,你有吗?”
富人无言可答。
穷人深呼息后说:“你抓钱得行,我‘抓’空气得行,不信,我们两比吧。”
富人不服气:“比就比吧。”
于是,他两便迅速往山上跑,才一小段路程,富人就累倒了。穷人把他扶起来说道:
“空气到处都有,你都不会‘抓’,现在你肺里的空气没有我多吧,哪个能承认你拥有?”
后来,富人依然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终究得了肥胖引起的绝症。这时候,穷人去看他,他喘着微弱的呼息说道:
“我现在知道什么是拥有,大家都拥有的空气我都越来越得不到,真穷酸。”
穷人幽默道:“那就把你的钞票往鼻子里捅吧。”
富人狠狠盯了穷人一眼,连一点“抓”空气的本领也没有了。
穷人依然享受着大自然给他的空气,健康地活着。他还有点秀才的味道,居然说:
“拥有自己最需要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富有。”


没什么感觉
昨晚,楼下公路边出了一启车祸,车毁人亡。
开车的是镇白水站的站长江洪,他喝醉了酒后,晚上十点过独自驾车去县城兜风,不料撞在了修车店门前一辆撑起车箱待修的大货车下,车身变成了铁块,众人把他拉出来,在送往县医院途中死亡。
我也认识江洪,他是我的学生,初中毕业后,凭他老爸是镇长这层关系进了白水站,很快当上了站长。这些年,我和他没有交往,因为他的地位远远比我高,光是镇上就有两套房子。
其实,江洪死亡的消息我也是第二天才听说的。早晨起来,我爱在阳台喝茶,看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和那些有说有笑赶场的人们,一点也看不出发生了悲剧的迹象,因为,一切都是那样的平静和自在。十点过,妻子买菜回来才告诉了噩耗,这时我才大吃一惊,为这条不该去的生命惋惜,又想到当时如果不凭他爸的关系进白水站的话,这个悲剧就不会发生,这个“不该”付出的代价太惨痛了。
这时,我心里很不平静,依然站在阳台上朝下观望,那些车辆,那些人流,周围的一切,依旧如故,一点惊恐的气氛也没有,或许有些还不知道镇上少了个大人物。
但是,这一点可以肯定,天地这么大,人多么多,多一个人少一个人是不显眼的,去不该去的地方,顶多换来一些人茶余饭罢的谈资。
珍惜自己吧,你的存不存在不会影响大家的。
现在,休闲的人照样休闲,劳作的人照依然劳作,没什么感觉。


牵挂
我说是父母对子女的牵挂。
子女出生后,父母盼着健康成人,只有一件衣服,留给孩子;只有一个馒头,留给孩子;只有几块钱去看病,忍着留给孩子;只有一个微笑,留给孩子……不久,孩了上小学了,拆妈妈的衣裳缝书包;雨天打着赤脚背孩子去上学;烈日当空拿着草帽等在校门口;每天可口的饭菜给孩子留在桌上……孩子进中学了,妈妈背着行李送孩子时校门;早早把学费给孩子存着;星期天盼着孩子回家打牙祭;租房陪过孩子高中三年……孩子考上了大学,走亲访友去银行凑钱;守在电话机旁等候孩子的回音;把寄回来的一张张照片看了又看;寄去家乡的土产让孩子品尝;千叮咛万嘱咐注意身体;节假日站在村口望着孩子归来的方向……大学毕业后,牵挂并没有减少:找到合适的工作没有?工资多少?找的对象满不满意?新家庭和谐不?小孩子出生后长得咋样?家庭有矛盾没有?买了房子欠多少债?全家人的身体好吗?孩子的学习怎样……周而复始,又牵挂着孩子的孩子。
这种无休止的牵挂,有时带来欢笑——除非你安居乐业;有时带来悲伤——除非你贫穷潦倒。
年轻人,给父母一个欢笑的牵挂吧,因为,你已经成为或许既将成为父母,新的牵挂在等着你,还有你的孩子……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Modif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