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

神童原来是"玩"出来的!! 玩电脑游戏可以熟悉北大物理系开设的电脑课 ------- 我这个后悔当初呀!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万维读者网】曾被踢出学校、因听不懂数学而逃课的一名贪玩女孩,在父亲的另类教育下,不但考进北大并艳压群芳获选北京高校「阳光女孩」,毕业后更为美国八大名校争相取录。这位来自湖南长沙的传奇女孩陈元,日前在美国哈佛大学礼堂演讲妙语连珠,博得现场师生和来宾的赞赏喝采。
香港东方日报报道,陈元一九八○年出生于长沙一个教师家庭,成长历程充满传奇色彩:两岁就成为当地闻名的小神童,上小学时却被老师认定为「差生」而被迫转学,初中时曾因听不懂数学而逃课,十七岁却走进了北大;一九九九年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二○○○年获北京高校「新千年阳光女孩」总冠军;去年七月本科毕业即被哈佛、普林斯顿等八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为研究生。

阳光女孩陈元的生命中有太多的奇迹,但在奇迹之外,她只是一个贪玩好动的普通女孩,迷恋电子游戏、卡通、金庸以及小虎队。她的父亲说:「我不要甚么神童或天才,我要我的孩子快乐!快乐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玩!」

在父亲的「纵容」之下,陈元看《三国演义》,继而迷恋武侠小说,和爸爸一起挑灯夜读金庸;足球、集邮、漫画,什么好玩她就玩甚么。当周末别的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埋头课本时,陈元却随爸妈四处游山玩水。在所有的玩乐中,陈元玩得最疯狂的是电脑游戏,父女俩比赛过关斩将,玩得昏天黑地。直到上了大学,陈元觉得北大物理系开设的电脑课「没意思」,因为内容她早就熟悉了,这时候她才明白,这么多年来爸爸领她玩游戏其实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

去年八月三日,陈元离家赴美到哈佛大学攻读天体物理学博士。之所以最终选择哈佛,除了她认为这里提供的条件和环境较佳之外,还因为哈佛是一所富有人文精神的综合大学。临行前,爸妈给她打点的行装是:《笑傲江湖》、动画片VCD、游戏软件……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生活杂事 / 神童原来是"玩"出来的!! 玩电脑游戏可以熟悉北大物理系开设的电脑课 ------- 我这个后悔当初呀!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万维读者网】曾被踢出学校、因听不懂数学而逃课的一名贪玩女孩,在父亲的另类教育下,不但考进北大并艳压群芳获选北京高校「阳光女孩」,毕业后更为美国八大名校争相取录。这位来自湖南长沙的传奇女孩陈元,日前在美国哈佛大学礼堂演讲妙语连珠,博得现场师生和来宾的赞赏喝采。
    香港东方日报报道,陈元一九八○年出生于长沙一个教师家庭,成长历程充满传奇色彩:两岁就成为当地闻名的小神童,上小学时却被老师认定为「差生」而被迫转学,初中时曾因听不懂数学而逃课,十七岁却走进了北大;一九九九年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二○○○年获北京高校「新千年阳光女孩」总冠军;去年七月本科毕业即被哈佛、普林斯顿等八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为研究生。

    阳光女孩陈元的生命中有太多的奇迹,但在奇迹之外,她只是一个贪玩好动的普通女孩,迷恋电子游戏、卡通、金庸以及小虎队。她的父亲说:「我不要甚么神童或天才,我要我的孩子快乐!快乐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玩!」

    在父亲的「纵容」之下,陈元看《三国演义》,继而迷恋武侠小说,和爸爸一起挑灯夜读金庸;足球、集邮、漫画,什么好玩她就玩甚么。当周末别的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埋头课本时,陈元却随爸妈四处游山玩水。在所有的玩乐中,陈元玩得最疯狂的是电脑游戏,父女俩比赛过关斩将,玩得昏天黑地。直到上了大学,陈元觉得北大物理系开设的电脑课「没意思」,因为内容她早就熟悉了,这时候她才明白,这么多年来爸爸领她玩游戏其实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

    去年八月三日,陈元离家赴美到哈佛大学攻读天体物理学博士。之所以最终选择哈佛,除了她认为这里提供的条件和环境较佳之外,还因为哈佛是一所富有人文精神的综合大学。临行前,爸妈给她打点的行装是:《笑傲江湖》、动画片VCD、游戏软件……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晕倒,呕吐得晕过去!幸好没上计算鸡系,否则。。。
    • 方圆500里内没有一张整牛皮!中国原来造神造六七十岁的,现在造神十六七岁,下个十年,是六七岁的,哈佛将开设DAYCARE接收中国来的小博士.这些笔杆子们啊~
    • 寓教于乐的典范,她爸爸应该获诺贝尔儿童培养学金奖。
    • 完了, 俺再一次吐血倒地. 牛人啊.
    • 攻读“天体”物理学博士,恐怕只有这句是真的
      • 受饺子毒害啊!EGG现在肯定计划去那个海滩,并准备长焦镜头和他的宝贝数码相机,创作 欲望高涨!嘿嘿
        • 嘿嘿, 俺也那个啥的高涨.
        • 哈哈, 捉摸了半天才反应过来...
    • 惭愧呀, 原来我限制儿子玩游戏是堵住了孩子通往哈怫的路啊, 悔恨交加.
    • "天体"物理学,呵呵, 我喜欢
    • she's better than most of chlidren indeed, but I don't think it is impossible. of course the newspaper exaggerates the fact.
    • 不管记者如何乱写,她能考取哈佛研究生,我很佩服她。她比我们大多数人都强。如果哈佛是可以混进去的,我们就不用在这里列加拿大最差学校的名单了。
      • totally agree
      • 前提是确有次人
        • 对头. 就象前一段吹的那个在牛津本科没读完就把老外吓的让她读博士的为国争光的小姑娘, 后来查下来是咱中国人在骗自己玩呢.
      • 没错。这篇报道去年就见过,虽然有些夸张。但如果是假的,凭咱们中国人翻箱倒柜的功夫,早把她揪出来乐。
    • 早几年红警火的时候不会红警就通不过面式!
    • 真能吹,有没有这个人还是回事呢.
      当年在科大见过不少神人,就不必提那少年班了,良莠不齐.就说成年人吧速算家史丰收,手指一掰算的确实快,但那是他多年熟能生巧.大学数学他根本学不进去,学校专给他配了老师结果有争端不欢而散. 还有当年报纸上报道的观星星养植物的人才,根本适应不了正规大学教育. 许多当地报纸吹捧的才子才女,走近一看普通人一个. 至少没有吹的那么神.
    • 长篇报道--轻轻松松上哈佛!不是背单词!为了下一代移民加拿大艰苦奋斗的同志请立刻回国拜陈爸爸为师才是正途!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陈元的经历很普通也很顺利。21岁的她,走过小学、中学,走入北京大学。今年8月3日,从北京飞往美国,到哈佛大学攻读天体物理学博士。她的生活简单得像一张白纸,什么都没来得及发生呢!

        吸引我的,是陈元爸爸陈小放记录的一份简历:

        陈元1岁11个月被评为长沙市健美儿童;小学一年级因被老师认定为差生被迫转学;初二因听不懂数学而逃课;高三获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女生特别奖并保送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北京大学《红楼梦》研究会会员、校园网BBS版主。电子游戏高手。漫画迷、三国迷、金庸迷……

        而另外一个方面,陈元在家里几乎不做家务,连她自己也说“我的房间像狗窝”;在大学里她被同学们评为“另类”,原因是她事无巨细都要向家里汇报;刚上大学时连怎么到邮局寄信都不会,甚至有一次买3个苹果竟花了15块钱,其中还有一个是烂的……

        反差真够大。

        2001年初,陈元申请到美国去攻读天体物理学博士。结果8所顶尖大学都寄来了录取通知书:哈佛、耶鲁、麻省理工、普林斯顿、佐治亚理工、柏克莱、哥伦比亚和伊利诺斯州立大学。这些学校不但答应提供全额奖学金,有的还寄来往返机票,邀请陈元先去学校考察。

        “8个常青藤名校都录取了?太牛了!”一些人感叹。

        “两方面反差太大了吧!”另一些说,“总不致于连邮信都不会,出国怎么生活?”

        “不爱劳动、不会劳动的人能说是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吗?她所接受的教育观念真是匪夷所思。”一位教育界人士质疑。

        在陈元离开北京前,我见到了这个女孩儿和他的父亲。在两次长谈后,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颗父亲的心在女儿成长过程中的影响。

        “陈元是个普通孩子,不进行早慧教育,不进超常班”

        “陈元从小就是个聪明的孩子,但我从来没想让她成为神童。”陈小放张口就说。

        陈元的家庭可谓书香门第。爷爷于194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解放后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任教务处主任,担任过湖南省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他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并且一直是长沙诗社的负责人,对中国古典诗词有较高的修养;奶奶1943年毕业于四川北碚国立重庆师范学校,担任过小学的教导主任和语文教师,解放后在长沙市一中担任过学生生活指导老师,多年在图书馆工作;姑姑是长沙市一中的英语教师;爸爸是老三届,在三十多岁时完成电子技术的本科学业,下海经商前,在长沙市电子职工大学做教导主任。

        “因为爷爷奶奶的关系,元元在两三岁的时候就可以用英语进行对话了。有一次她在图书馆玩,碰到一个参观的老外,人家跟她说‘How do you do’,她也说‘How do you do’,然后还说了句‘Welcome to China’,那个外国人高兴极了,说中国小孩子真了不起。”

        “这是让很多家长自豪的事呀!”我感叹。

        “当然!”陈小放说,“会说两句英文,背几首诗词,当然不是什么坏事。我担心的是,一味地灌输这些东西会带来负面影响。”

        我不太明白。

        陈小放解释道:“今后她和其他孩子一起学习的时候,一看,这些知识她都学过了,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玩去了!再回过头又发现人家已经学得很多,自己追不上了,很可能就没有了自信心;或者她全都会,老师和其他同学对她另眼相看,结果让孩子对自己产生过高的评价,觉得我很了不起呀,我比别人都强呀,这样可能会耽误其他方面的发展。”

        陈小放说他曾看过一篇报道:有个孩子上学时连续跳级,因数学成绩格外优秀被大学破格录取,但进入大学以后,其他科目都成绩平平,而且缺乏基本的生存能力,不会与人交往,最后不得已又回到中学。

        “我想让陈元更广泛地接触世界,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主动地学习,这样才可能长久,有发展。我不希望陈元因为一点点过人的表现就被认为是神童,更不希望这个观点影响她自己。陈元就是个正常的孩子,我要让她正常地成长。”

        这个观点被陈小放在家庭会议里提出来。爷爷奶奶和姑姑停止了对陈元的英语和古文教育。从那时起,陈元的主要任务就是:玩!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寻找乐趣和动力。

        “两所重点中学,究竟上哪一个,让全家犯了难”

        陈元从小学升初中时,因参加全国华罗庚数学竞赛,得了全国三等奖和长沙市二等奖,被长沙市一中录取。同时,她也参加了湖南师大附中超常班的选拔考试,在一千多个考生中考进了前40名,取得了升入附中的资格。

        一中是湖南省的重点学校。每年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考试,一中都是竞争最激烈的一所。一中老师的家,通常也都是门庭若市,要求辅导的人络绎不绝。

        附中超常班毕业的学生一般都会升入重点大学的少年班,有的学生的事迹还登过报纸,上过电视,被誉为神童、天才。而且超常班的学生可以不参加中考,这是很有诱惑的。

        两所重点中学,究竟上哪一个,让全家犯了难。

        为了做选择,陈小放征求爷爷奶奶的意见,征求亲戚朋友的意见,还同陈元的妈妈一道按设定的时间,一连几天,早上从家里出发,坐公共汽车到两所学校去,仔细计算路上需要的时间,不同路线汽车的拥挤程度,想找到一个最佳的上学方案。

        但得知一个情况后,陈小放一秒钟之内就做出了选择。附中超常班不分初高中,通常用四年或五年一口气学完中学的全部课程。陈元本来上学就早,这样算下来,到她上大学时只有15岁,而她周围可能都是19、20岁的同学。和比自己大那么多的孩子在一起学习、生活能适应吗?用那么短的时间学完别人6年的课程,会快乐吗?

        不会!家里都赞成放弃上超常班的机会。

        “人的年龄不同,快乐也会不同。10岁的时候应该有10岁时候的快乐,20岁的时候应该有20岁时候的快乐。这种天赋的快乐,无论任何理由都不能被剥夺。我不想让陈元过早地经历一些事情,我只要让她正常地成长。”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得快乐了,健康了,他的未来就会是光明的”

        “我知道陈元有很多爱好,但几乎都是……”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用了这个词:“不太‘入流’的,怎么没想过让她学学钢琴、舞蹈之类的呢?”

        陈小放说:“我们也想过让她学钢琴。但我曾在一个朋友家里看到一个孩子练手风琴,做爸爸的拿着尺子在一旁看着,哪个手指错了就打,打得很准,两个人都哭丧着脸。当时我就想,要是陈元学钢琴也变成这个样子,家长和孩子都是很痛苦的。”

        反复考虑,家里决定先买个电子琴让陈元学,如果陈元喜欢,再向钢琴发展。几个月的学习下来,陈元没有表现出兴趣,这项计划就放弃了。

        陈小放喜欢集邮,他也很想让陈元学。他觉得邮票有很多故事,还能学到知识,也不像学钢琴那么累。可陈元毫无兴趣,把本来很珍贵的四方联撕成单张,把好邮票揉成一团然后扯烂……

        陈小放说:“孩子喜欢的和大人想的相差太远了。所以我们不能用自己的脑袋代替孩子思考。孩子不感兴趣的,就不要勉强;感兴趣的,就要积极引导和帮助。我认识一个孩子,喜欢看漫画书,自己画得也很好,但学习不好,他家里就对他不管不问。其实完全可以引导他在画画上发展呀。一个小兴趣发展下去,很可能就会做出大事来。”

        “可是有很多家长确实是希望通过钢琴呀绘画呀类似的特长,为孩子的将来多铺设一条路。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宁愿在孩子小时候狠点心。”我说。

        “是这样的!比如说朗朗,现在是很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他不就是小时候被他爸爸打出来的吗?他爸爸也信奉这样的原则。”陈小放没有点头赞成,也没直言反对,“可是我不太一样。对我来讲,孩子的快乐和健康是最重要的,我们家对元元也没有那么高的期望,我也没有给她设计过未来。我总相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得快乐了,健康了,他的未来就会是光明的。”

        陈元从6岁开始就迷上了电子游戏。冒险岛,魂斗罗,沙罗曼蛇,七宝奇谋,明星志愿,侠客英雄传,仙剑奇缘,古墓丽影……常常为了游戏当中的一处难关,她会苦思冥想,不厌其烦。

        “这不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吗?”我问,“几乎全国的学生家长,都把电子游戏当成第一大天敌。”

        “至少在我们家里没有。”陈元自信地说,“我和爸爸总是一起玩,互相比赛。他们从没阻止过我,所以我也知道不应该辜负这种信任,认真完成作业,按时上床睡觉。你想呀,别的同学们根本不能玩,而我可以每天玩,从这点上我也得好好表现,珍惜这种机会吧!”

        因为电脑游戏,他们家的电脑拆了又装,装了又拆,从286到386、486、奔腾……陈元不仅成了电子游戏的高手,对电脑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他们家是长沙市最早上网的用户之一。到北大报到的时候,她是寝室里6个女生当中惟一带电脑上学的。在这一点上,陈元非常“时尚”。

        “你知道吗?有个老师对我说,陈元连用计算器都是有指法的,所以比别人要快!”陈小放有点得意。

        看看陈元其他“左道旁门”的爱好:看动画片,看漫画书,读金庸武侠。据她自己说,最迷漫画书的时候,最起码一天租两本,周末租6本,就是参加奥赛国家集训队时也不例外。学校门口租书的小店甚至已经不向她收取押金了。而金庸,是在陈元高二时陈小放介绍让她开始读的,当时陈元因为有读金庸的特权而在班里骄傲了很长一段时间。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家长要使劲反对孩子们玩呢?”

        “动画片、漫画、打游戏,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可是,我觉得陈元能够有机会玩这些东西是因为她的成绩不错。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般甚至不太好,家长就不会舍得让他做这么多‘副业’!”

        “所以,家长更要给予他们玩的机会。”陈小放接道,“陈元的兴趣爱好跟同龄的孩子没有什么两样,这些兴趣的共同特点不是别的,就是好玩。好不好玩是核心的问题。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家长要使劲反对孩子们玩呢?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孩子仅仅因为一种兴趣就会损害到学业呢?为什么所有的这些兴趣和爱好在陈元身上,却一律表现为一种良性的、收获不断的状况呢?”

        陈小放的经验是,从小事出发,把每一件小事都认真做好,做到最好,就可能做出大事来。特别是从兴趣出发,尊重、鼓励和发展孩子的兴趣,才可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否则再聪明的孩子,也很难展现出才华来。

        陈小放的观念有效地影响了陈元。她是个理科学生,但也参加征文比赛,还连续两届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作文比赛一等奖;大学时她最喜欢的一门选修课是《庄子》,兴趣源自中学时看的蔡志忠的漫画;得过校游泳比赛女子蛙泳的第二名;临近毕业,还参加了“首都大学生形象代表,新千年阳光女孩”的评选并一举中的……

        大三时,陈元给爸爸写信说,觉得时间太多,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好。陈小放咨询了朋友,认真想了几天,给陈元定了一个目标:考取MCSE。

        MCSE即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获得这一认证的证书,意味着持有者具有较高层次的微软操作系统和相关产品的知识,是全世界普遍认可的计算机资格证书,也是许多大公司录用人员、提升职务、提高薪金的依据。2000年,全世界得到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证书的总人数也不过3万多人。

        陈元打算试试。从那时起,除了正常的上课和活动,周末陈元就到中科院软件所参加相关培训。有了通过电子游戏得到的电脑知识,加上学校里的计算机教育课程,还有陈元从网上查找和下载的相关题目和资料,两个月后,陈元顺利通过了MCSE所需的6门课程的考试。

        这时陈元19岁。据说,她是中国最年轻的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

        先后两次采访,陈小放说得最多的是:“我觉得我是在和陈元一起学习。她的兴趣也引发了我的兴趣,她的成长就是我的学习过程。我们一起读金庸,一起讨论三国、红楼。一直到她上了大学,我还是很习惯每周去书店给她买书或者软件。要是她说,这是本好书,或者这个软件肯定很好,我就很高兴;要是她说,这本书没有意思,我就很沮丧。我们互相影响,而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很愉快的。”

        “一所学校,一个老师,都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

        任何人都不会无往不胜。

        离开幼儿园,陈元入小学。奶奶几次去接陈元,都看到她孤零零一个人站在教室外面。一问,原来是在罚站。几次询问,家里才晓得,罚站是因为陈元太“笨”。

        “陈元同班的同学大多上过学前班,一年级的内容都学过了,所以老师就把进度加快了。可像陈元这种没进过学前班的孩子就吃亏了。她听不懂,就有压力,有压力就紧张,更听不懂了。”陈小放说着说着眉头就皱起来了,“陈元只是一时不适应小学课程罢了。这样就让她罚站,小孩子还怎么继续上课学习?!”

        于是,陈元转学了。

        转到新的学校,陈元一开始还是跟不上,但新的班主任老师每天单独给陈元辅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鼓励她,每天帮她补课。

        “陈元的新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作文,不会的汉字就用拼音,虽然这样的作文写出来卷面上又是拼音又是汉字,显得不大好看,但效果不错,小孩子觉得自己已经会‘作文’了。元元的班主任老师还特意安排她当小老师。这可不是因为她学得最好,而是她比别人迟来了两个月,本来是最差的,最差的都能学好,其他同学没有理由学不好。这对其他小朋友是个激励,也使陈元信心大增,到一年级第二学期,她已经算不错的学生了。”

        陈小放不无感慨地说,“要是当初没有下决心让陈元转学,或者做家长的粗心一点,没有注意到孩子面临的困境,听任她自己慢慢地适应,陈元后来会是什么样子,实在很难说。所以,有的时候,一所学校,一个老师,都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

        “那么初中时逃课又是怎么回事?”

        陈元自己说,初二时,因为几何和物理怎么也学不好,几乎对学习丧失了兴趣。

        “我还记得第一次物理小测验,我只得了40几分,在全班倒数第三。那时候和几个要好的女同学都觉得很苦闷,也不好意思和家里说。但我逃的是每周末的奥赛班,每次都按时出门,到我一个好朋友家里去玩,再按时回家。”她不时用眼睛瞄坐在一旁的爸爸,“过了很久我才告诉他们的。”

        陈小放接过话头,“孩子在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和高一时,都会因为学习课程的变化遇到一些困难。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让他们学会怎么去面对和克服。她的物理成绩考多少我可不知道,但我确实从她的表现中感觉她有了困难。我就想,该怎么帮她呢,因为批评肯定是不对的。我买了很多参考书,几何的,物理的,自己先看,想她会在哪些问题上不明白,然后再选出一些适合她的题目让她去做。”

        那时候,陈元已经习惯每天晚上把不懂的题目放在爸爸枕头边,等爸爸回家后帮她解答,第二天早上再到自己的书桌上找爸爸的答案和布置的练习。

        “这不会让她有依赖心理吗?不会做的题目,找爸爸就可以了。”我问。

        “我想,解决一两道题目是小事情。我希望能从我的解答和我为她选择的练习中,让她学会学习的能力,比如如何举一反三,如何寻找困难中的突破口,以及如何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一两次考试的成绩并不代表什么,如果她获得了这种能力,将来的困难就无需我们来为她分担了。事实上,陈元也是这样理解我对她的帮助的。”

        两年后,陈元已经是奥林匹克物理竞赛的“种子选手”了。而爸爸对陈元的信心培养也随后见到了正果:陈元过关斩将,冲到最后一关,只是因为实验中一个小小的差错没能入选国家队,失去了参加世界大赛的机会。

        从中科大集训地返回长沙后,周围的人都很担心她的情绪。陈元的一篇日记使大家都放心了。

        其中一段是这样的:

        尽管如此,我还是带着优异的成绩与惟一女生的骄傲踏入了国家集训队。从此,独处单间的我,是不是也就少了一分投入,多了一分放纵?我在一次实验中翻了船,虽然后面几次都考得很好,可终究与国家队失之交臂。在离别科大前的晚上,我望着远处的灯光,独自坐在宿舍的楼梯口,泪流满面。我心里有悔有恨,恨自己放纵,恨自己不珍惜曾经的努力,恨自己无能。我的泪留在那个美丽的校园里了。

        忘记吧!我对自己说,一切都过去了,不如忘记。我的梦不该在这个小城结束,我将把梦带到燕园去圆。然而,我怎忍心把这份遗憾留给我的母校?

        我毕竟是问心有愧的!

        母校。对不起了,请再原谅你的孩子这一次吧。这份罪过,我会在大学中补偿的。

        陈小放说:“如果说真有什么东西比金牌更有价值,我觉得就是陈元的这种态度。”———承认失败,自省,同时面向未来。

        “学习也是一种劳动,吃苦只是形式,我们更看重精神追求”

        1998年《中国青年报》曾报道:有位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集训的选手,母亲千里迢迢地跑到集训地,租了房子,为参赛的孩子作保姆。

        陈小放很痛快地承认:这说的就是陈元。因为前前后后只有她一个,是妈妈特地请假去陪训的。

        “我听说陈元在家里是几乎不做家务的,你们也允许她不做,这对她个人的发展有好处吗?”

        对此,陈小放有番自己的理论:“似乎很多人都认为,这样的孩子生活能力差,同时就会引申到这个孩子的学习能力是不是也会很差。实际上,这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话题。一个人生活能力差就是生活能力差,这也许会,也许不会对他的学习产生影响。而且,可以看一下其他代表国家的队伍,比如国家足球队,他们都是成年人了,训练比赛还不是有一班人马在后面管后勤,队员只要把球踢好就行了。道理是相同的。

        “当时陈元妈妈去照顾她,因为她在队里最小,只有她一个女孩子,而且原来安排她和其他女大学生住在一起。要知道,奥赛的培训是很辛苦的,对时间、休息、伙食很多方面的要求很高。一个16岁的女孩子,怎么让家长放得下心呢?我的一个朋友就说,如果是我的女儿,我也会去照顾她,管别人说什么呢!”

        “可是,全面发展的定义是‘德智体美劳’,如果陈元在劳动方面的能力很差,还能说是全面发展吗?”

        陈小放说:“我认为学生的学习就是劳动,而且比大人要辛苦,6点多就要起来,一直到晚上10点多才睡觉。这比有些大人喝喝茶看看报纸的工作要辛苦多了。现在对于学生的教育只提出要‘减负’,但却没承认这也是一种劳动。我觉得这是不对的。”

        “难道您认为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吗?”

        陈元在一边坐不住了:“说我不热爱家务劳动,我可以承认。说我自理能力差,我的房间像狗窝,那是以前的事情。上大学后我自己收拾床,同学们都说我收拾得干净;说我不热爱公益劳动,上高中的时候我是团支书,我们班的公益劳动都是我组织的。我觉得这可以说是我的缺点,但这不应该成为我品质中的一个缺点。”

        “我听说你上大学期间打过的电话卡有将近1米高,而且事无巨细地向家里汇报和请示,在生活上这么不成熟,对你的出国难道没有影响吗?”

        “我已经在大学期间学会了独立生活。经常给家里打电话只是我的习惯,在和家里人交流的过程中我得到很多快乐,而不是我真的需要他们的帮助。其他同学给自己同学打电话的电话卡也是一大堆,这和我没有什么区别。

        “我承认刚上大学时非常不适应,但是过一段时间我就适应了而且适应得很好。我觉得这就和小孩子的早慧教育差不多,教一个小孩子3岁开始背唐诗,另一个5岁开始背,可能到6岁的时候他们的水平是一样的。我觉得我现在和其他同学一样能干,一个人生活没出现过很多问题。”

        “你曾经花15块钱买3个苹果,其中还有一个是烂的?”

        “是啊!”陈元坦然承认:“但如果我没有这种经历,可能我就不会有这么深刻的教训,知道以后买东西要货比三家要砍价什么的。”

        陈小放说:“现在的情况不比从前了,洗衣服有洗衣机,做饭有微波炉啊什么的,这些东西很快就可以学会。陈元只是个普通的孩子,不可能什么缺点都没有。”

        “那么人生就不需要一些必要的磨炼吗?”我追问。

        “你是指吃苦吗?我觉得自己还是可以吃苦的,”陈元说,“比如北京这两年很热,可我从小是吹空调长大的。我们宿舍很小,住6个人,还有电脑,夏天热得难以忍受。可是在这种情况下我能复习能考试还能写论文。今年我办出国手续时天气也很热,我每天坐公共汽车跑好几个小时,几个月下来人黑了也瘦了,但我也承受下来了。还有,有的时候都快考试了,老师才告诉你有本很重要的参考书,就要赶快去借,借不到就得复印,全部都是英文的,就得熬夜把它看完,第二天一早就得去考试,根本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我觉得这也是吃苦,但我并没有退缩。”

        我和陈元就这是不是“真正的吃苦精神”争论起来。

        陈小放给我们俩解了围:“苦是各种各样的。我们年轻时上山下乡没有足够的粮食吃,那很苦。现在的人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压力,是另一种苦。我相信一个人有精神上的信仰,就可以忍受和抵御生活上的困境。”

        “你们是不是认为,如果孩子能在文化学习中养成这些品质,就可以替代在劳动和艰苦环境中所培养出来的东西?”我还有些不甘心。

        “我觉得磨炼有很多种,不一定要刻意追求某种形式。关键是在生活中要带着挑战心,有信心。比如陈元当年奋斗了那么长时间,最终没能进国家队参加国际比赛,这种挫折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已经很严酷了。我们觉得这是最大的苦,也是对她成长最有利的苦。”

        “可不可以认为,你们的家庭还是比较富裕的,所以会有这样的态度。”

        “我们的家境也只算中等,而且也是从穷日子走过来的。我们只是想让孩子把精力花在更宏观的地方,没必要去在意一些小事情。在金钱问题上,我们的要求还很严格,比如别的孩子小时候都有零花钱,但元元从来没有过。所以,她可能到现在也没有‘钱’的概念。”

        “就是说,其实你们不是放任她过奢侈的生活,只是不想让她在这些事情上费太多心思?”

        “对!抛开打电话、生活水平之类的事不谈,我们家有一项其他家庭现在很少做的事:通信。从元元到中科大参加奥赛集训到现在,我们家来往的信件可以出本不错的书了。我们都认为,打电话,发E-MAIL绝对替代不了信件中人的情感和精神交流,而这些,才是我们真正看重的。

        “一个人有了高尚道德的精神境界,艰难贫困或安稳富裕的生活都只是一种形式,而不能决定他发展的方向。”

        陈小放和陈元的故事,被一位作家写成书,书的内容很平实,甚至还有不少对“陈氏教育法”的置疑。可惜书名太“俗”了:《轻轻松松上哈佛》。陈小放父女肯定更喜欢“快快乐乐”这个词儿……(本报记者江菲)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MCSE即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是全世界普遍认可的计算机资格证书,也是许多大公司录用人员、提升职务、提高薪金的依据.晕倒,我的老板还不知道我有这个证呢,现在就去要加薪去
        • 我是真不敢说我有 MCSE,怕被 lay off.
    • 新千年阳光女孩最后5名选手,包括陈元,附照片.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四年前,她轻轻松松被保送上了北大,四年后,她又轻轻松松进了哈佛,学费、生活费全免,她在很多竞赛中脱颖而出,却不曾参加过任何一场“决定命运”的考试。

        2001年8月3日,21岁的湖南女孩陈元从北京飞往美国,即将开始她在哈佛大学五年的天文物理博士之旅。陈元是北京大学物理系97级本科生,2000年底,她在北大邮局将十份留学申请资料发往美国,两个月后,她陆续收到了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8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些学校无一例外地提出了学费、生活费全免的优厚条件,甚至寄来往返机票,欢迎陈元到学校参观后再作选择。6月底,陈元终于决定:到哈佛大学攻读天文物理博士。


        “我□是全面地展示了我自己”


        陈元说,她当时并没有想到自己会这么幸运,和其他申请的同学相比,她的成绩并不是最突出的,她的TOEFL考了643分,GRE考了2220分,均不是最高的,不过,她准备了一份详实的自荐材料,包括她的荣誉证书和发表的作品。“我参加的社会活动比较多,也许,是这一点打动了他们。”


        面对那份光辉的自荐材料,谁也不能不惊叹:1996年,第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并女生成绩最佳奖;1997年8月,被保送北大物理系;1998年,获北大“佳能特等奖学金”(北大最高奖);英语四、六级考试均为物理系最高分;在北大数学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中分获二等奖;两次参加《中国日报》“英语作文有奖大赛”,均获一等奖;2000年1月,在北大、清华等18所高校联合举办的“新千年阳光女孩”评选中获得冠军;2000年6月,获得了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MCSE证书。如此卓越的成绩,怎不令8所海外名校竞相争取?


        “嬉笑怒骂皆成正果”


        陈元是典型的属猴的女生,爱动、爱闹、对新鲜事物十分好奇,为此,小时候没少惹祸。还好,她有一个深谙孩子心理的父亲,对陈元的“与众不同”从不责备,总是尽量尊重陈元的兴趣,巧妙加以引导。这样,陈元从漫画中熟读了“三国”、“红楼”,在电子游戏室中熟悉了电脑——用她爸爸的话说,是“从嬉笑怒骂中‘修成正果’了”!陈元是北大“《红楼梦》研究会”的会员,被人誉为“古典文学”才女,她在文章中表现的对漫画、对明史人物的见解,让许多北大文科生也感到汗颜。她在电子游戏中练就的本领,让她成为“网络高手”,不仅担任北大BBS漫画版的版主,还在网上举行的“新千年阳光女孩”评选中力压群芳,一举夺魁。她对天文物理的偏爱,对英语的兴趣,亦与这些旁人看来似乎不经的淘气游戏不无关系。“各种事情都是融会贯通的,没有必要刻意压抑自己的兴趣爱好。”陈元这样解释。


        北大与哈佛一脉相通


        陈元报的十所学校全是世界顶尖级大学,哈佛□是其中之一。“其实,当初申请时,我并无太大把握。”有人认为太冒险,但她决绝地说:“我不是为出国而出国,如果仅仅为了能出去而随随便便挑一个学校,我想我会后悔的。”所以,她毅然报了最好的学校。


        若论观察设备,柏克莱大学最好;若论理论研究,普林斯顿更强,但陈元最终选择哈佛,是因为她认为哈佛大学的氛围比较多元,更加人文化,“这一点有些像北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眷念,使陈元不希望自己仅仅□是一个研究天文物理的学者,她希望能在自己的研究中融入更多的人文气息。“我不知道我的最终定位是不是做研究,但我还是会回中国的。”


        成功来自良好的氛围


        陈元觉得自己最幸运的就是能够就读于北大,身边有许多人同行,信息来源也很广,所以,陈元将自己的成功归于周围的良好氛围:“就像在一个运行很快的传送带上,我走得也许并不快,但还是到了许多人前面。这是‘传送带’的功劳。”


        问起在强手如林的哈佛是否会感到压力很大,陈元笑著摇了摇头,她说,并非每一个研究天文物理的人都非拿诺贝尔奖不可,她希望自己能学到其它的更多东西,而不是强求这些。


        采访中,陈家父女谈到了庄子。陈元写过一些解读庄子的文章,字里行间透著年轻的智慧。父亲的顺其自然、循序渐进,女儿的率性而为、心平气和,这些也许为陈元保持一份恬淡提供了心理基础。在飞往哈佛的途中,陈元因此而逍遥。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嘿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