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十五、说说宾得
Pentax,国内译为潘太克斯,香港译为宾得,更简洁。
宾得公司整体实力不弱于NC,但主要精力放在120系统上。在日本135手动单反相机时代,它排名第三。但在135单反相机发展之初、M42罗口系统流行时,宾得是日本单反相机第一厂,风头甚劲,其对单反相机的技术贡献(如测光、反光镜、镜头镀膜等)和在业界的影响力,都不是NC能比的。后来尼康、佳能、美能达、托普康等从与德国旁轴相机进行的绝望竞争里转向出来,集中精力投入单反领域、相继推出更先进的卡口机身时,宾得却未能审时度势、顺应潮流,导致逐渐失去市场。虽然1975年终于改为卡口,但为时已晚,难现昔日辉煌了。正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宾得手动相机体积小巧,工艺精细,非常美观。历史上宾得只制造了一部135专业相机LX,这证明它不太重视135市场。但这部LX的综合水准甚至连尼康的工程师都承认稍胜F3,这证明它的实力很强。这一点令宾得135相机的拥趸很无奈,大多只能寄情于非专业的KX、MX、Super A、Z-1(P)和MZ-S。
说说宾得镜头。很多使用日本器材的影友喜欢把自己镜头的成像特点往“德味”上靠,比如美能达的拥趸因美能达与徕卡有过合作而认为美头有德味,尼康的拥趸因尼康早期与蔡司有联系而认为尼头有德味,都挺无聊的。按照这种想当然的推理,也许适马和雅西卡镜头的德味更浓,哈哈。
但宾得的镜头确是日本五大厂中最有德味的,根据是看实际成像:宾得镜头清晰度高,反差中等,层次丰富,色彩真实,通透自然,网络论坛有评语曰:真水无香。在日本镜头圈子里比较,这四个字还算准确。而完全当得起这四个字的,是德国施奈德。
宾得拥趸都知道宾得的名镜集中在星镜族和Limited镜族,其实不尽于此:M42系的王牌是SMC Takumar 15mm/3.5和20mm/4.5;K系时期是一个高峰,15/3.5 Asph、18/3.5、20/4、28/2、28/3.5 Shift、35/2、50/1.2、85/1.8、135/2.5、200/2.5都是名镜,用料扎实,手感优异,分辨率出众;M系时期有M 35mm/1.4,只量产了6支,M* 300mm/4是宾得第一支135专业镜头;追星族迷恋的A* 135mm/1.8和A* 200mm/4 macro是世界最佳,A 100mm/2.8 macro是当时五大原厂里唯一的f/2.8 1:1中焦微距镜头;F 50mm/1.4是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f/1.4标头,而F* 250-600mm/5.6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自动变焦“大炮”;独一无二的广角柔焦镜FA 28mm/2.8 Soft,FA* 28-70mm/2.8是四大厂同规格里体积最小的,而80-200mm/2.8分辨率最高、同一性最好……在K系时期,宾得还试制过极夸张的 20mm/1.4和300mm/2,但未量产,也许成本太高了?
关于Limited镜头,据说宾得在设计时未追求优异的仪器测试数据,而追求优异的实拍眼感,理由是像差最小、测试数据最好的镜头不一定是成像最舒服的。从三支Limited镜头的实拍照片看,宾得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很了不起。
宾得一直是我最喜欢的日本相机品牌。我接触最早的日本单反相机就是宾得K1000,后来有KX、ME super、P 50、Z 20、Z-1P、LX,原厂头有过SMC Takumar 135mm/2.5、K 24/3.5、K 28/2、K 30/2.8、K 135/2.5、K 200/2.5、M* 300/4、A 35/2、A 50/2.8 macro、A* 85/1.4、A 35-105mm/3.5、F 50/1.4和FA 43mm/1.9 Limited。Takumar镜头色调微暖,手感不差于徕卡。K系镜头基本都是精品,是宾得135相机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其中K 28/2是与Contax四大神镜之一的28/2共同开发的,结构完全一致。A系镜头是宾得手动头里色彩最好的,35/2暗部表现优秀,50/2.8 macro采用浮动镜片结构,35-105mm/3.5是当时难得的光圈恒定。F 50/1.4分辨率一如传说之高。
专业的*镜和limited镜更不用多说。
我曾写过一篇文字《桃园三结义》,来比喻我的宾得最佳手动组合:
刘备:K 28mm f/2
K系镜头是宾德PK卡口最老的系列;刘备论年龄也是三兄弟的老大
K 28/2结构与contax 四大神镜之一的28/2完全一致;刘皇叔同样有贵族血缘,乃是汉室宗亲。
28mm镜头视角宽广,进可人文,退可风景;刘备同样胸怀天下,能屈能伸,是真正的大人物。
K 28/2具备星头的素质,却因彼时宾家尚无军衔制而未列星班;刘备能与曹阿瞒煮酒论英雄,是令一代枭雄最忌惮的两个领袖级人物之一,却因文不及卧龙风雏、武不及关羽张飞而被后世轻视,比起他的两个被后人神化的结拜弟弟,名头是逊色不少。
关羽:A* 85/1.4
A* 85/1.4在宾家A系几大将星里,排名最靠前,用途最广泛,可人像,可风景,可纪实,光径最大最亮,综合素质虽不敢攀Contax 85/1.2或Leica 80/1.4,但可算日本人像镜最佳;关公同样是五虎上将之首,能文能武,用勇有谋,仪表堂堂,忠肝义胆,青龙偃月刀明晃晃寒湛湛光鉴日月,虽然文不及诸葛、武不及吕布,但综合素质确是三国第一人,无怪后世敬之为神。
张飞:M* 300mm f/4
300mm镜头用途狭窄,此如张飞之惟善悍战;M* 300/4形状颀长,比之K 28/2 A* 85/1.4,此如张飞之丈八蛇矛;最近对焦距离长达4m,微距功能匮乏,想俯察品类之细是不可能了,此如张飞之粗犷豪迈;像质优异,结实耐用,此如张飞之武艺精湛,勇冠三军。
诸葛亮:LX
能把刘关张联系到一起成就大业的,惟有诸葛孔明,三国时的四大谋士--诸葛亮、庞统、周瑜、司马懿中,孔明居首;能把K 28/2 A* 85/1.4 M* 300/4联系到一起扫摄天下,最合适的是LX,如果把庞统比作四大专业135手动单反相机里最短命的OM 4T、把周瑜比作最俊逸的NF-1、把司马懿比作最老辣的F3,那么无疑诸葛亮就是最优秀的LX!
二手的宾得好镜太难买了,尤其在中国,是“狼多肉少”。
可能这就是我对宾得相机念念不忘的根源。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Pentax,国内译为潘太克斯,香港译为宾得,更简洁。
宾得公司整体实力不弱于NC,但主要精力放在120系统上。在日本135手动单反相机时代,它排名第三。但在135单反相机发展之初、M42罗口系统流行时,宾得是日本单反相机第一厂,风头甚劲,其对单反相机的技术贡献(如测光、反光镜、镜头镀膜等)和在业界的影响力,都不是NC能比的。后来尼康、佳能、美能达、托普康等从与德国旁轴相机进行的绝望竞争里转向出来,集中精力投入单反领域、相继推出更先进的卡口机身时,宾得却未能审时度势、顺应潮流,导致逐渐失去市场。虽然1975年终于改为卡口,但为时已晚,难现昔日辉煌了。正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宾得手动相机体积小巧,工艺精细,非常美观。历史上宾得只制造了一部135专业相机LX,这证明它不太重视135市场。但这部LX的综合水准甚至连尼康的工程师都承认稍胜F3,这证明它的实力很强。这一点令宾得135相机的拥趸很无奈,大多只能寄情于非专业的KX、MX、Super A、Z-1(P)和MZ-S。
说说宾得镜头。很多使用日本器材的影友喜欢把自己镜头的成像特点往“德味”上靠,比如美能达的拥趸因美能达与徕卡有过合作而认为美头有德味,尼康的拥趸因尼康早期与蔡司有联系而认为尼头有德味,都挺无聊的。按照这种想当然的推理,也许适马和雅西卡镜头的德味更浓,哈哈。
但宾得的镜头确是日本五大厂中最有德味的,根据是看实际成像:宾得镜头清晰度高,反差中等,层次丰富,色彩真实,通透自然,网络论坛有评语曰:真水无香。在日本镜头圈子里比较,这四个字还算准确。而完全当得起这四个字的,是德国施奈德。
宾得拥趸都知道宾得的名镜集中在星镜族和Limited镜族,其实不尽于此:M42系的王牌是SMC Takumar 15mm/3.5和20mm/4.5;K系时期是一个高峰,15/3.5 Asph、18/3.5、20/4、28/2、28/3.5 Shift、35/2、50/1.2、85/1.8、135/2.5、200/2.5都是名镜,用料扎实,手感优异,分辨率出众;M系时期有M 35mm/1.4,只量产了6支,M* 300mm/4是宾得第一支135专业镜头;追星族迷恋的A* 135mm/1.8和A* 200mm/4 macro是世界最佳,A 100mm/2.8 macro是当时五大原厂里唯一的f/2.8 1:1中焦微距镜头;F 50mm/1.4是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f/1.4标头,而F* 250-600mm/5.6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自动变焦“大炮”;独一无二的广角柔焦镜FA 28mm/2.8 Soft,FA* 28-70mm/2.8是四大厂同规格里体积最小的,而80-200mm/2.8分辨率最高、同一性最好……在K系时期,宾得还试制过极夸张的 20mm/1.4和300mm/2,但未量产,也许成本太高了?
关于Limited镜头,据说宾得在设计时未追求优异的仪器测试数据,而追求优异的实拍眼感,理由是像差最小、测试数据最好的镜头不一定是成像最舒服的。从三支Limited镜头的实拍照片看,宾得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很了不起。
宾得一直是我最喜欢的日本相机品牌。我接触最早的日本单反相机就是宾得K1000,后来有KX、ME super、P 50、Z 20、Z-1P、LX,原厂头有过SMC Takumar 135mm/2.5、K 24/3.5、K 28/2、K 30/2.8、K 135/2.5、K 200/2.5、M* 300/4、A 35/2、A 50/2.8 macro、A* 85/1.4、A 35-105mm/3.5、F 50/1.4和FA 43mm/1.9 Limited。Takumar镜头色调微暖,手感不差于徕卡。K系镜头基本都是精品,是宾得135相机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其中K 28/2是与Contax四大神镜之一的28/2共同开发的,结构完全一致。A系镜头是宾得手动头里色彩最好的,35/2暗部表现优秀,50/2.8 macro采用浮动镜片结构,35-105mm/3.5是当时难得的光圈恒定。F 50/1.4分辨率一如传说之高。
专业的*镜和limited镜更不用多说。
我曾写过一篇文字《桃园三结义》,来比喻我的宾得最佳手动组合:
刘备:K 28mm f/2
K系镜头是宾德PK卡口最老的系列;刘备论年龄也是三兄弟的老大
K 28/2结构与contax 四大神镜之一的28/2完全一致;刘皇叔同样有贵族血缘,乃是汉室宗亲。
28mm镜头视角宽广,进可人文,退可风景;刘备同样胸怀天下,能屈能伸,是真正的大人物。
K 28/2具备星头的素质,却因彼时宾家尚无军衔制而未列星班;刘备能与曹阿瞒煮酒论英雄,是令一代枭雄最忌惮的两个领袖级人物之一,却因文不及卧龙风雏、武不及关羽张飞而被后世轻视,比起他的两个被后人神化的结拜弟弟,名头是逊色不少。
关羽:A* 85/1.4
A* 85/1.4在宾家A系几大将星里,排名最靠前,用途最广泛,可人像,可风景,可纪实,光径最大最亮,综合素质虽不敢攀Contax 85/1.2或Leica 80/1.4,但可算日本人像镜最佳;关公同样是五虎上将之首,能文能武,用勇有谋,仪表堂堂,忠肝义胆,青龙偃月刀明晃晃寒湛湛光鉴日月,虽然文不及诸葛、武不及吕布,但综合素质确是三国第一人,无怪后世敬之为神。
张飞:M* 300mm f/4
300mm镜头用途狭窄,此如张飞之惟善悍战;M* 300/4形状颀长,比之K 28/2 A* 85/1.4,此如张飞之丈八蛇矛;最近对焦距离长达4m,微距功能匮乏,想俯察品类之细是不可能了,此如张飞之粗犷豪迈;像质优异,结实耐用,此如张飞之武艺精湛,勇冠三军。
诸葛亮:LX
能把刘关张联系到一起成就大业的,惟有诸葛孔明,三国时的四大谋士--诸葛亮、庞统、周瑜、司马懿中,孔明居首;能把K 28/2 A* 85/1.4 M* 300/4联系到一起扫摄天下,最合适的是LX,如果把庞统比作四大专业135手动单反相机里最短命的OM 4T、把周瑜比作最俊逸的NF-1、把司马懿比作最老辣的F3,那么无疑诸葛亮就是最优秀的LX!
二手的宾得好镜太难买了,尤其在中国,是“狼多肉少”。
可能这就是我对宾得相机念念不忘的根源。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