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十六、说说美能达
在135单反手动时代,美能达在日本五大厂里排名第四。如果单比镜头设计制造水平,它不如排在第五的奥林帕斯。它能够排在奥林匹斯前面,得益于入行较早、系统的整体规模和影响较大。研究一下美能达的手动器材,虽然有一些小特色,但几乎没有顶尖专业产品,镜头更少见使用高档特殊光学玻璃的设计(在这方面奥林帕斯做得更好,遑论NCP),可见那时美能达不具备与NC争夺专业市场的实力。虽然它曾“投石问路”,于1973年生产了专业标准的X-1,在当时与尼康 F2、佳能F1、托普康RE super并称四大专业相机,但影响很小。进入自动时代后,借助于屡获国际大奖的7000 AF等“7字头”机身所打造的强势,美能达下大力气陆续研发推出了一系列专业镜头,比起手动时代有脱胎换骨的进步,并成功地跻身三甲,把宾得挤到了“老四”。
正因为在手动时代美能达是日本准一流厂家,所以徕卡能够与它有一段成功的合作史,就像后来蔡司与雅西卡的联姻一样。不过成功的主要是徕卡,从R3到R7,从R 24mm/2.8到R 70-210mm/4,它不仅从美能达那里买到了合格的机身、镜头零件,从而维系了在最高档135单反领域的市场,并且从美能达那里学到日本单反相机的先进技术――美能达在历史上一贯是先进技术的创新先锋。美能达虽然没吃亏,但也未像拥趸意淫的那样得到徕卡著名的铸镜秘技。这很正常――镜头制造术是徕卡赖以与人竞争、安身立命的本钱,即使在委托肖特厂生产特殊光学玻璃时都对配方严格保密,怎么可能传授给日本人?美能达拥趸们不要继续意淫自己的镜头有“德味”了。知道徕卡曾经委托日本三流的适马公司生产R 28-70mm/3.5-4.5?适马镜头因此染上“德味”?恰恰相反,事实是那几款徕卡镜头由于采用日本零件,即使加诸徕卡的镀膜,但成像仍然缺少充足的“徕卡味”,所以多年来受到“徕卡原教旨主义者”抨击,被指为“血统不纯”,例如R 24mm/2.8被讥为“果冻”。呵呵,因此与其说某几款美能达镜头有“德味”,还不如说某几款徕卡镜头有“日味”。当然后来的徕卡R镜已经名副其实,或者至少是徕卡设计的,比如委托日本富冈光学制造的R 80-200mm/4。
回到美能达器材。美能达的整体实力虽然不足与NC展开全面的竞争,但不容小觑。它对相机自动曝光、自动测光、自动对焦和闪光等技术做出的开拓性贡献是首屈一指的,其创新精神无与伦比,并延续至今。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不细说。我有过它的9000 AF、9xi两部“9字头”专业机,虽不完美,但很优秀。不过严格地说,美能达制造的专业机身只有A-9――一部手感完美、造型强悍的专业机,品位醇厚如上等烟草,被我拿来与徕卡R8、康泰时RTS III、尼康F4一起誉为世界现代单反相机的“四大美男”。
美能达镜头的特点是普遍色彩夸张,采用圆形光圈的焦外柔和,而暗部表现大多平平。手动头里较好的有20mm/2.8、24mm/2.8 VFC、28mm/2、35mm/1.8、35mm/2.8 shift CA、58mm/1.2、85mm/1.7、85mm/2.8 Varisoft、135mm/2、200/2.8、250mm/5.6 RF、400mm/4.5 APO,24/2.8、35-70/3.5 Macro和70-210/4据说与徕卡有渊源。自动头里,专业级G头在分辨率、反差、畸变矫正等方面的测试数据都做得很好,其中80- 200mm/2.8 APO G是四大厂里最小巧的;200mm/4 macro APO G的光学设计效仿尼康(在手动微距镜头制造技术上,美能达在五大厂里最弱);业余级AF 28-135mm/4-4.5和APO 100-300mm值得大力推荐,性价比很高,业余影友不买它们似乎对不起美能达的“美意”;AF 500mm/8 RF是世界唯一的自动对焦折反镜头;著名的“虚像之王”135mm/2.8[T4.5] STF虽然不是G头,但其把玩收藏价值超过G头,是美能达镜头最独特的代表作,铁杆美粉如果不收一个,实在说不过去。
我有过的美能达单反镜头不多,值得说的只有G 28-70mm/2.8:外型像煤气罐,像质精良,味道与我的佳能EF 28-70mm/2.8 L明显不同。整体上我对美能达的兴趣不大。
补充:美能达早期曾经生产120双反相机,颇有名气。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在135单反手动时代,美能达在日本五大厂里排名第四。如果单比镜头设计制造水平,它不如排在第五的奥林帕斯。它能够排在奥林匹斯前面,得益于入行较早、系统的整体规模和影响较大。研究一下美能达的手动器材,虽然有一些小特色,但几乎没有顶尖专业产品,镜头更少见使用高档特殊光学玻璃的设计(在这方面奥林帕斯做得更好,遑论NCP),可见那时美能达不具备与NC争夺专业市场的实力。虽然它曾“投石问路”,于1973年生产了专业标准的X-1,在当时与尼康 F2、佳能F1、托普康RE super并称四大专业相机,但影响很小。进入自动时代后,借助于屡获国际大奖的7000 AF等“7字头”机身所打造的强势,美能达下大力气陆续研发推出了一系列专业镜头,比起手动时代有脱胎换骨的进步,并成功地跻身三甲,把宾得挤到了“老四”。
正因为在手动时代美能达是日本准一流厂家,所以徕卡能够与它有一段成功的合作史,就像后来蔡司与雅西卡的联姻一样。不过成功的主要是徕卡,从R3到R7,从R 24mm/2.8到R 70-210mm/4,它不仅从美能达那里买到了合格的机身、镜头零件,从而维系了在最高档135单反领域的市场,并且从美能达那里学到日本单反相机的先进技术――美能达在历史上一贯是先进技术的创新先锋。美能达虽然没吃亏,但也未像拥趸意淫的那样得到徕卡著名的铸镜秘技。这很正常――镜头制造术是徕卡赖以与人竞争、安身立命的本钱,即使在委托肖特厂生产特殊光学玻璃时都对配方严格保密,怎么可能传授给日本人?美能达拥趸们不要继续意淫自己的镜头有“德味”了。知道徕卡曾经委托日本三流的适马公司生产R 28-70mm/3.5-4.5?适马镜头因此染上“德味”?恰恰相反,事实是那几款徕卡镜头由于采用日本零件,即使加诸徕卡的镀膜,但成像仍然缺少充足的“徕卡味”,所以多年来受到“徕卡原教旨主义者”抨击,被指为“血统不纯”,例如R 24mm/2.8被讥为“果冻”。呵呵,因此与其说某几款美能达镜头有“德味”,还不如说某几款徕卡镜头有“日味”。当然后来的徕卡R镜已经名副其实,或者至少是徕卡设计的,比如委托日本富冈光学制造的R 80-200mm/4。
回到美能达器材。美能达的整体实力虽然不足与NC展开全面的竞争,但不容小觑。它对相机自动曝光、自动测光、自动对焦和闪光等技术做出的开拓性贡献是首屈一指的,其创新精神无与伦比,并延续至今。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不细说。我有过它的9000 AF、9xi两部“9字头”专业机,虽不完美,但很优秀。不过严格地说,美能达制造的专业机身只有A-9――一部手感完美、造型强悍的专业机,品位醇厚如上等烟草,被我拿来与徕卡R8、康泰时RTS III、尼康F4一起誉为世界现代单反相机的“四大美男”。
美能达镜头的特点是普遍色彩夸张,采用圆形光圈的焦外柔和,而暗部表现大多平平。手动头里较好的有20mm/2.8、24mm/2.8 VFC、28mm/2、35mm/1.8、35mm/2.8 shift CA、58mm/1.2、85mm/1.7、85mm/2.8 Varisoft、135mm/2、200/2.8、250mm/5.6 RF、400mm/4.5 APO,24/2.8、35-70/3.5 Macro和70-210/4据说与徕卡有渊源。自动头里,专业级G头在分辨率、反差、畸变矫正等方面的测试数据都做得很好,其中80- 200mm/2.8 APO G是四大厂里最小巧的;200mm/4 macro APO G的光学设计效仿尼康(在手动微距镜头制造技术上,美能达在五大厂里最弱);业余级AF 28-135mm/4-4.5和APO 100-300mm值得大力推荐,性价比很高,业余影友不买它们似乎对不起美能达的“美意”;AF 500mm/8 RF是世界唯一的自动对焦折反镜头;著名的“虚像之王”135mm/2.8[T4.5] STF虽然不是G头,但其把玩收藏价值超过G头,是美能达镜头最独特的代表作,铁杆美粉如果不收一个,实在说不过去。
我有过的美能达单反镜头不多,值得说的只有G 28-70mm/2.8:外型像煤气罐,像质精良,味道与我的佳能EF 28-70mm/2.8 L明显不同。整体上我对美能达的兴趣不大。
补充:美能达早期曾经生产120双反相机,颇有名气。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