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六味地黄丸属非处方药,此药源于宋代,当时的儿科专家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中收载有此方,原名地黄丸,是为小儿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所设,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解颅”病,即婴儿出生至一岁以后囟门仍迟迟不能闭合。此方原本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局限性。
解颅一病因肾精亏虚、脑髓不足所致,故当以补肾益阴、健脑生髓为治疗大法。该方以熟地黄为主要药,配以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牡丹皮共同而成。由于组方严谨、疗效显著,被后世广泛用于治疗内、妇、儿及五官等诸科疾病,称其为六味地黄丸,并一直延用至今。
六味地黄丸在中药补益剂中占有重要位置,为滋补肾阴的代表剂和基础方,被医家称为“补肾要药”。
补肾要药其华在发
中医学认为肾属五脏之一,在人体生命活动中为“先天之本”,中医学所说的“肾”,不是简单的肾脏实体,还包含了多个系统、多个器官的功能活动。无论是先天之精、后天之精还是生殖之精皆藏于肾,用其来维系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肾主水,即对人体的水液输布与排泄;肾主骨、生髓,上通于脑,即主宰骨骼的质地,及关节的活动,还包括骨髓和脑髓的充盈;肾主纳气,即将肺脏吸进的清气予以吸纳利用,以充元气;肾开窍于耳,其华在发,即维系耳的听力,头发的生长与濡润。中医所说的肾与生殖系统、泌尿系统、骨骼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以及耳朵、头发、牙齿、阴器等组织器官均有密切的关系。一旦肾出现异常(肾虚)会相应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另外肾还有肾阴、肾阳之分,肾阴指肾精等物质基础,肾阳指肾的功能活动,因此肾阴虚和肾阳虚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治法上存在根本的区别。
对肾阴虚下六味地黄方
六味地黄丸为滋补肾阴之剂,专为肾阴不足所设,肾阴虚的表现主要有: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骨蒸潮热(骨节间定时发热,犹如在蒸笼当中的感觉)或手足心热,或消渴,口燥咽干,或虚火牙痛,或虚烦少眠,舌红少苔,脉细而数。在临床中肾阴虚与肾阳虚皆有腰膝酸软之症,两者之区别在于对寒热的反应,所谓“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上面所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舌红脉数等皆为内热之证,故其证为肾阴虚,适合服用该药。肾阴虚见症颇多,往往涉及到现代医学的多项病种,如慢性肾炎、慢性咽炎、慢性牙周炎、复发性口腔溃疡、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神经衰弱、小儿佝偻病、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症病,皆可有肾阴虚的症状。上述病症凡符合中医肾阴虚症候者皆可服用六味地黄丸。另外人体出现对记忆力下降、腰背膝足疲惫、视力疲劳、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等早衰征兆时,服用六味地黄丸亦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六味地黄丸从创制到如今已有近千年,“有是证,用是药”,只有符合中医肾阴虚的诊断标准才适合服用此药。
后世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也进行了一些改进,从而衍变出一些新的药物,如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增加知母、黄柏二药,名知柏地黄丸,增强了清虚火作用,用于阴虚火旺,五心(手心、足心、及心胸部)烦热较重者;原方增加枸杞、菊花二药,名杞菊地黄丸,可用于肝肾阴虚,视力下降,两目干涩;目暗不明;原方增加麦冬、五味子二药,名麦味地黄丸,可用肺肾阴虚,咽喉不利,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原方增加当归、白芍二药,名归芍地黄丸,用于肝肾阴血不足、面色无华,头晕耳鸣,月经不调;原方增加五味子一药,名都气丸,用于肺肾两虚,少气懒言,动则气喘。
肾阳虚用六味地黄雪上加霜
同其他药物一样,服用六味地黄丸也可能会出现某些不良反应,并有一定的用药禁忌。不良反应表现为胸膈痞闷、脘腹胀满、火粘乏味、食欲下降、大便溏泄等。其原因是方中熟地黄性质过于滋腻所致,若同时服用香砂枳术丸或香砂养胃丸,可以减少或消除上述不良反应。禁忌症主要有三:一是感冒发烧、腹痛腹泻者,即使有肾阴虚之证也不宜服用,因为六味地黄丸为滋补之品,有敛邪之弊端,此间服用易致闭门留寇,必须待邪祛病愈后才可服用;二是痰多咳嗽、腹满便溏、舌苔白腻者不可服用,因这类病人属痰湿内盛,服用非旦无益,反而会加重病情;三是肾阳虚腰膝酸软、小便频、大便溏、肢冷畏寒不宜服用,因肾阳虚者当行温补肾阳之法,服用六味地黄无异于雪上加霜。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解颅一病因肾精亏虚、脑髓不足所致,故当以补肾益阴、健脑生髓为治疗大法。该方以熟地黄为主要药,配以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牡丹皮共同而成。由于组方严谨、疗效显著,被后世广泛用于治疗内、妇、儿及五官等诸科疾病,称其为六味地黄丸,并一直延用至今。
六味地黄丸在中药补益剂中占有重要位置,为滋补肾阴的代表剂和基础方,被医家称为“补肾要药”。
补肾要药其华在发
中医学认为肾属五脏之一,在人体生命活动中为“先天之本”,中医学所说的“肾”,不是简单的肾脏实体,还包含了多个系统、多个器官的功能活动。无论是先天之精、后天之精还是生殖之精皆藏于肾,用其来维系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肾主水,即对人体的水液输布与排泄;肾主骨、生髓,上通于脑,即主宰骨骼的质地,及关节的活动,还包括骨髓和脑髓的充盈;肾主纳气,即将肺脏吸进的清气予以吸纳利用,以充元气;肾开窍于耳,其华在发,即维系耳的听力,头发的生长与濡润。中医所说的肾与生殖系统、泌尿系统、骨骼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以及耳朵、头发、牙齿、阴器等组织器官均有密切的关系。一旦肾出现异常(肾虚)会相应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另外肾还有肾阴、肾阳之分,肾阴指肾精等物质基础,肾阳指肾的功能活动,因此肾阴虚和肾阳虚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治法上存在根本的区别。
对肾阴虚下六味地黄方
六味地黄丸为滋补肾阴之剂,专为肾阴不足所设,肾阴虚的表现主要有: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骨蒸潮热(骨节间定时发热,犹如在蒸笼当中的感觉)或手足心热,或消渴,口燥咽干,或虚火牙痛,或虚烦少眠,舌红少苔,脉细而数。在临床中肾阴虚与肾阳虚皆有腰膝酸软之症,两者之区别在于对寒热的反应,所谓“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上面所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舌红脉数等皆为内热之证,故其证为肾阴虚,适合服用该药。肾阴虚见症颇多,往往涉及到现代医学的多项病种,如慢性肾炎、慢性咽炎、慢性牙周炎、复发性口腔溃疡、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神经衰弱、小儿佝偻病、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症病,皆可有肾阴虚的症状。上述病症凡符合中医肾阴虚症候者皆可服用六味地黄丸。另外人体出现对记忆力下降、腰背膝足疲惫、视力疲劳、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等早衰征兆时,服用六味地黄丸亦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六味地黄丸从创制到如今已有近千年,“有是证,用是药”,只有符合中医肾阴虚的诊断标准才适合服用此药。
后世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也进行了一些改进,从而衍变出一些新的药物,如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增加知母、黄柏二药,名知柏地黄丸,增强了清虚火作用,用于阴虚火旺,五心(手心、足心、及心胸部)烦热较重者;原方增加枸杞、菊花二药,名杞菊地黄丸,可用于肝肾阴虚,视力下降,两目干涩;目暗不明;原方增加麦冬、五味子二药,名麦味地黄丸,可用肺肾阴虚,咽喉不利,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原方增加当归、白芍二药,名归芍地黄丸,用于肝肾阴血不足、面色无华,头晕耳鸣,月经不调;原方增加五味子一药,名都气丸,用于肺肾两虚,少气懒言,动则气喘。
肾阳虚用六味地黄雪上加霜
同其他药物一样,服用六味地黄丸也可能会出现某些不良反应,并有一定的用药禁忌。不良反应表现为胸膈痞闷、脘腹胀满、火粘乏味、食欲下降、大便溏泄等。其原因是方中熟地黄性质过于滋腻所致,若同时服用香砂枳术丸或香砂养胃丸,可以减少或消除上述不良反应。禁忌症主要有三:一是感冒发烧、腹痛腹泻者,即使有肾阴虚之证也不宜服用,因为六味地黄丸为滋补之品,有敛邪之弊端,此间服用易致闭门留寇,必须待邪祛病愈后才可服用;二是痰多咳嗽、腹满便溏、舌苔白腻者不可服用,因这类病人属痰湿内盛,服用非旦无益,反而会加重病情;三是肾阳虚腰膝酸软、小便频、大便溏、肢冷畏寒不宜服用,因肾阳虚者当行温补肾阳之法,服用六味地黄无异于雪上加霜。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