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

(2)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东京,永田町,这是日本政治中枢所在地。国会议事堂、议员会馆、自民党的总部等,皆云集于此。对野田毅的采访就约定在日本众议员第一会馆。

野田毅是日本现任众议员,也是日本资深政治家。上世纪90年代初,野田毅就任宫泽喜一内阁的经济企划厅长官。在他接任这一职务的时候,日本地价和股价出现了暴跌,一个神话般的泡沫开始破灭。

  进入众议员会馆的程序相当简便,记者只需要填写一份表格,登记个人信息,然后把表格交给一楼大厅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在与野田毅的秘书确认后,对我们说了一个“请”。随后,经过一道安检门,记者进入了众议员的办公区。

  在电梯里,一张写有众议员姓名和办公室号码的名单贴在醒目位置。每间办公室的门上,都写着一位众议员的名字,那些在电视上经常出现的名字就在眼前。

  日本议员们的办公室不大,一内一外,外面是秘书们办公的,两间加起来也就四十平方米左右。野田毅的办公室摆设简单,一台老式的电视机,一套布艺沙发和一张茶几,数目众多的书籍和报刊、材料散见于四处。那张胡锦涛会见野田毅的大照片,以及笔锋遒劲的“博雅”二字,提醒着来访者,这间办公室的主人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渊源。

  10月底的一个下午,在泡沫散去之后,野田毅向本报记者讲述了那段“礼崩乐坏”的岁月。泡沫经济破灭对日本社会心理的伤害,让野田毅更感痛心。经济可以迅速重建,但人与人之间的互信重建,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人与人之间是如此,国与国之间,何尝不是如此?

  在推动中日互信重建方面,野田毅先生付出了很大心血。他把自己比作是“疾风中的劲草”,虽然倍感孤独,却坚持在疾风中不断前行。

  关于泡沫破灭:我只是觉得它很异常,但没想到这是泡沫经济开始破灭的现象

  广州日报:野田毅先生,我们先把目光转回到10多年前。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开始破灭。第二年11月,您进入宫泽喜一内阁,担任国务大臣、经济企划厅长官。泡沫经济破灭,对您带来了什么冲击?

  野田毅:我当时是经济企划厅长官,那是泡沫经济最厉害的时候。前任者把这个职位交给我时,我觉得很棘手,怎么办呢?能跌到什么程度,还要跌到什么时候?我当时不是很清楚,我也一直分析不出来。但是我知道,泡沫经济的最高峰已经过去。

  对我来说,那是人生中第一次经历的事情。对于它发展的方向,我当时非常想知道,但无从分析。特别是金融界,形势非常严峻。对于战后的日本来说,这也是第一次遇到。从那时候起,有很多恶性循环出现了,一件事情坏了,引起其他事情发生连锁反应。这些就是我当时感受最深的。

  广州日报:在当时的情况下,日本内阁是否意识到泡沫经济开始破灭?

  野田毅:土地价格的上升和下跌很紊乱,我只是觉得它很异常,但没想到这是泡沫经济开始破灭的现象。有些公司,每年非常努力勤奋地工作,结果它每年挣得的纯利润远远跟不上土地价格上涨的步伐。费了一年的心血,还不如什么都不做。这很冤枉,也是很异常的现象。

  当时地价下跌,谁也没法预料它会跌到什么时候,也不知道采取什么办法,最后,实体经济和银行受到了最大的冲击。由于地价暴跌,那些向经营房地产相关产业的企业大量贷款的商业银行陷入严重困境,这就产生了另一个恶性循环,很多银行没办法生存下来,只好破产或合并。

  银行的不良债权越积越多,能够提供给企业的贷款越来越少。不能获得银行贷款,对所有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都是一大打击。就这样,恶性循环似乎无限地扩展。在那种形势下,整个经济的恶性循环已经出现。泡沫破灭之后,企业的雇员也就变得过剩,裁员随后开始。而恰逢那个时候,整个世界经济正处在激烈竞争的阶段,泡沫经济破灭,对日本来说,是一段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危险期。

  关于应对措施:无论我们怎么使劲,都不知道该从何处用力

  广州日报:面对股价、地价的暴跌,日本内阁出台了哪些应对措施?

  野田毅:我们作出很多努力,制定了很多计划,希望阻止恶性循环,但效果不是很好。直接的政策和对策是没有的,因为第一次碰到,不知道该怎么控制这种局面,也不知道什么政策合适。所以,政府只是采取了一些小的措施。

  持续到现在的措施是,降低银行利率,促使人们把钱拿出来用。这样一来,有利于减缓中小企业的资金困境。减免对土地所有者的课税,使之便于买卖,容易流通。

  广州日报:有人认为,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罪魁祸首是日元升值。您认为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野田毅:它发生的原因,其中一点就是流动性过剩。尽管经济层面资金充裕,但银行信贷投放的冲动较强。在地价上涨和股价上涨的吸引下,大量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吹起了泡沫。

  金融界的失误,也是一个原因。由于美国给了很大压力,日本金融自由化,不断开放金融市场。这造成境外资金加速流入,并推动地价、股价上扬的速度进一步加快。而这些情况,和现在的中国很相像,流动性过剩已成为中国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对日本来说,当初股市很快下跌,并没有感受到很大冲击,但股市的下跌引发了土地价格的暴跌。股价和地价双双暴跌,整个经济也就呈现出一种泡沫破灭的状态。

  关于衰退的十年:日本一些很优秀的传统,跟泡沫一样被毁掉了

  广州日报:我们注意到,上世纪90年代,日本内阁更换非常频繁。政局的不稳定与泡沫经济的破灭是不是有很大的关联?

  野田毅:它们之间是有关联的。为什么呢?因为社会的风气也跟着在变。一些有名的企业,有很多年的历史,也因为泡沫经济的破灭而倒闭,但它本身并没有做不应该做的事或坏事,相反,它们一直在为国家作贡献。

  在这些企业的手上,拿着大量的土地。银行上门逼债,最后,即便它变卖了企业的所有家当、所有资产,依然还不清债务。

  除了对经济的消极影响,人和人之间所有的信赖关系都没有了。这一打击不亚于经济的衰退。社会上一些更坏的现象出现,比如犯罪率上升,造假现象增加等等。企业开始裁减雇员,减少设备,千方百计使成本降到最低程度。比如,有人为企业工作了10多年,最后却被裁掉了;把房屋卖掉,员工就没了宿舍。就这样,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整个社会的人情都失去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发生了变化。

  无论是政治界、经济界,还是普通的老百姓,人心惶惶,大家都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好像没有活路了一样,非常难熬。“我怎么能够活下来”,这成为人们最关注的,只要使自己能活下来,我什么都做。社会风气沦落到了这种程度,犯罪率自然上升。人们变成以自我为中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出现了像小泉纯一郎这样的人。

  广州日报:影响是非常负面的?

  野田毅:非常负面的影响。人们的想法是:为了生存下去,我没办法考虑到你,现在我自己都是顾得了今天顾不上明天的状况,我跟你只能是利益的关系。所以,日本一些很优秀的传统,跟泡沫一样被毁掉了。

  关于中国:我心里真的不愿意中国步日本的后尘

  广州日报:您觉得中国会不会走上泡沫经济之路?

  野田毅:我心里真的不愿意中国步日本的后尘,为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国是个大国,会对其他国家带来很大影响。我从心里这样希望。

  广州日报:您觉得日本的教训,对中国能提供什么借鉴?

  野田毅:首先,要阻止过剩流动性现象的继续发生,我认为这是应该首先注意的问题。此外,金融政策很重要,外汇买卖、流通也要控制,总的货币量和总需求之间的比例要把握好平衡。金融机构要制定一个很好的调节平衡措施。

  当然,可能有人会觉得,用柔软的有弹性的政策来处理,没有使用强硬政策的效果来得快,但要是做得过激,也不符合现在发展的趋势,效果不一定好。要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把它控制在某种程度上,不要使它变成泡沫经济。

  广州日报: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长期处在低迷状态,经历了所谓的“失去的10年”,而中国经济则开始了高速增长。也就是在那种情况下,“中国威胁论”在日本开始流行,您觉得这是否只是一种巧合?

  野田毅:日本经济走下坡路,形势很糟,而中国经济处在上升阶段。不只是数字上的差距,日本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只有把自己的一部分工厂转移到中国,因为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日本低很多。这样,日本的失业者迅速增加。此外,日本企业在中国制造的产品,返销回日本,价格便宜很多,日本国内的商品也就卖不出去,随之而来的,就是又有更多的日本中小企业倒闭。这也是一种恶性循环。

  从另一个角度上讲,现在日本经济的逐步恢复,跟中国的发展不无关系。虽然有些企业情况很糟甚至倒闭,但有些日本企业选择到中国去发展。它们依靠中国便宜的劳动力价格,广阔的市场,摆脱困境,重新发展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发展,挽救了很多的日本企业。

  关于中日关系:我祈愿福田执政的时间能长一点,这样回暖就快一点

  广州日报:从历史上看,中国和日本还没有出现过两国在同一个时期繁荣和强大的景象。您觉得,将来在两个国家同时繁荣强大的背景下,中日两国怎么才可以和平共处?

  野田毅:在共同繁荣的情况下,日本人已经逐渐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对日本不是威胁,而是起到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是好事情。像现在这样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影响着整个世界经济的状态,这在历史上没有出现过,这也是当前这个时代的特点。一个国家进步所带来的推动作用是有限的,而两个国家或者几个国家能够合成一股强大的力量,给世界带来积极的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要好好地把握,把中国的泡沫控制在一个合适的程度,这是我最希望中国政府做的。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我们将从心里感激,因为中国强大的力量给日本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中国这一步走不好,会给所有国家带来很多影响。

  广州日报:经过去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破冰之旅”,以及中国总理温家宝的“融冰之旅”,您觉得当前的中日关系是不是在逐渐回暖?

  野田毅:我认为还不能完全乐观,还有许多具体的难题,这在政府间以及民间都存在。两国政府之间的融冰已经做到了,现在福田首相上台执政后,将促使双方关系更加回暖,我现在祈愿福田执政的时间能长一点,这样回暖就快一点,持续的时间久一些,这是我心里的祝愿。

  除了政府之间,民间的交流也非常重要,这能够推动政府间的交往。因为政治只是局部的领域,它活动的舞台必须有民意基础。

  广州日报:您觉得中日关系发展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是诸如靖国神社之类的具体问题吗?

  野田毅:从政治角度上讲,靖国神社问题、钓鱼岛问题、中国台湾问题等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障碍。有异议的时候,主张不同的时候,不要感情用事。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无论如何,一定不要在感情线上跑得过激,特别是双方的政府,应该开诚布公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同时也听听对方的意见,设身处地为对方想一想。

  关于自己:我一直在逆风中,以抵抗者的形象出现

  广州日报:您长期推动中日友好,并为此付出大量心血。但在小泉执政时期,在日本有这样一种气氛,谁要是提“日中友好”,谁就会被扣上“亲华派”之类的帽子。对此,您是否感到孤立?

  野田毅:我一直都被说成是“亲华派”,我觉得很孤独,被大家孤立。即使在我自己的党内,我一直在逆风中,以抵抗者的形象出现。在小泉看来,我就是一个反抗者。我就像是疾风中的劲草,在疾风中不断前行。

  广州日报:在日本的国会中,像您这样积极推动中日友好的年轻议员多不多呢?

  野田毅:很少。

  广州日报:他们是不是更多地把中国视为竞争对手?您如何评价这些年轻议员?

  野田毅:是这样。这些年轻议员被小泉视为将来提倡小泉式论调的后辈,是顺风草,但现在是福田执政,福田风吹过来,他们该怎么倒呢?我想他们会一点一点变过来,我希望他们借着这股风,慢慢把自己的方向变一下。

  东京见闻录

  从“钱比车多”到“车比钱多”

  听说记者是从中国来日本采访泡沫经济的,出租车司机田中先生随即就打开了话匣子。在泡沫经济时期,出租车生意红火的程度让他感慨不已,那时候钱比车多,一年挣1000万日元非常容易。“那时候,有钱人遍地都是,经常有人塞一大堆钱过来,坐出租车去300公里之外的名古屋。”田中说。

  但时过境迁,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出租车司机的收入也像地价和股价那样,一个劲地往下跌。“现在是车比钱多,在东京都地区有5万辆Taxi,生意很不好做。”说起现在的境况,田中司机颇感无奈。据记者了解,“日本出租车协会联盟”东京分会有个统计,日本出租车司机平均每年能够挣到340万日元,约24万元人民币,比日本所有工人的平均工资低38.8%。

  东京的出租车起价660日元,基础里程之后是每两公里660日元。田中告诉记者,他开车时,碰到的很多乘客都是中国人。他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好,到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肯定会越来越多,而中国游客的富裕程度也让他感到吃惊。一些中国游客购物途中,会让他的车停在商店门口等着,甚至一等就是很长时间。计价器不断跳动的车费,让他倍感心疼。

  细心的田中司机还发现,这些中国游客对“Made in Japan”的产品似乎情有独钟。田中觉得这没有必要。他自己购物时,还是喜欢买“Made in China”的产品。在他看来,“Made in China”的产品,其质量和“Made in Japan”的产品是一样的,而且价格便宜不少。

  在日本,记者发现人们上下班主要靠搭乘地铁、公交车、轻轨等,开私家车上班的人很少。事实上,日本城市平均每两人就拥有一辆车,在农村则几乎是平均每人一辆,但私家车一个月里有20天是在睡觉,因为在日本停车费很贵,100日元只能停15分钟。

  田中司机很想知道,记者来日本后,有没有碰到感觉很吃惊的事情。记者觉得似乎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并没有什么出乎意料之事,于是如实相告。田中司机听闻后,不由感叹:“看来两个国家真的是没有什么差距了。”

  看到记者对出租车里安装的GPS系统的方便实用赞不绝口时,田中告诉我们:“北京的出租车马上也要安装了,在2008年奥运会前全部安装完毕。”虽然从没有到过中国,但田中对中国的关注和熟悉,让我们大吃一惊。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茶话 / 政治经济 / 日本泡沫经济启示录(ZT)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10月底,深秋的东京已经很有些凉意。走在忙碌的东京街头,随便哪一个日本人都可以给你讲一段泡沫经济的故事。

    年轻的出租车司机会感慨地说,如果赶上泡沫经济年代开车就好了,那时候动不动就会有人拿出大把钱来,要求从东京打的到名古屋(大约300公里),东京的出租车司机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1000万日元。但现在是钱少车多,出租车的生意大不如前了。言语间满是对泡沫时代的向往。

    在地铁老工作人员的记忆中,JR中央线在泡沫破裂的20世纪90年代,似乎成了破产者自杀的最热门地点,只要一报告JR中央线紧急停运,那肯定又有人卧轨自杀了。所以你可以看到,东京的地铁都安装了半高的屏蔽门,其最初的安装目的是为了防范自杀的人。

    今天的大学毕业生会告诉你:80年代有一种说法叫“割青麦”,就是公司在学生快毕业的时候就把他订下来,然后以进修的名义送到夏威夷去,因为怕被其它企业抢走。而一进公司的时候,老板就拿出10万日元说“今天不用上班了,你拿着钱去银座买衣服。”市道曾经是如此地景气。

    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吹起的这一个泡沫,是人类经济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个。在泡沫破裂后的15年间,日本都在为这个泡沫还债:经济萧条、政局动荡、犯罪率上升。

    “1993年的时候,日本人用了22年的时间,终于使人均GDP从世界第18位,达到了世界第一;但到现在,又经过了14年时间,日本的人均GDP从第一回到了第18。”东京电视台著名的经济评论家莫邦富告诉本报记者。


    泡沫

    那是一个迷乱的年代。在日本的街头巷尾充斥着“炼金术”之类的大众读物,“理财技巧”成为全民流行语,一半以上的日本人都持有股票

    东京银座,全球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三越百货门口那一对石狮子,冷眼看着经济的潮起潮落。

    1989 年,泡沫经济的最高峰,石狮子眼前的银座四丁目的地价,是每坪(3.3平方米)1.2亿日元。东京的另一个地标——东京帝国广场,广场下面一平方英里土地的价格,居然比整个加利福尼亚的土地价值还高,一个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日本正沉浸在一个“地价不倒”的神话中。“把东京的地皮全部卖掉就可以买下美国,然后再把美国土地出租给美国人住。”莫邦富说,“在当时的日本报纸上这样的言论经常可以看到,并且被大部分日本人接受并引以为豪。”

    据日本国土厅公布的调查统计数据,80年代中期,随着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行业,日本地价开始疯狂飙升。自1985年起,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横滨和神户六大城市的土地价格每年以两位数上升,1987年住宅用地价格竟上升了 30.7%,商业用地则跳升了46.8%。1990年,六大城市中心的地价指数比1985年上涨了约90%。在东京都市圈,从1986年开始,出现了几乎是垂直式的地价上涨,高峰期1990年的地价大约是1983年的2.5倍。

    随着地价暴涨,城市住宅价格也开始水涨船高。一般来说,劳动者仅靠工资收入所能购入住宅的价格限度应是年收入的5倍左右。在1990年,东京都市圈的住宅价格与年收入之比已经超过了10倍,在核心地区更是达到了近20倍的水平。即使在大阪都市圈,这个比值也超过了7倍。

    除了地价,股市正创造着另一个“不败”的神话。日本证券公司的老板骑着火箭在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出现。1989年末,日经平均股价高达38915.87 日元,相当于1984年的3.68倍。1989年末最后一天更是创下接近4万日元的历史最高。当时,日本股市的市盈率高达80倍(其时,美国、英国、中国香港的市盈率为25~30倍)。但人们并没有预计到危机,“当时,日本曾经有40个经济学家对前景预测,没有一个人认为会出现经济危机,都对将来表示乐观。”山一证券前副社长北川文章向记者回忆起当年的市场。主掌日本经济的大藏省也发表了预测:平均股价不久将升至6万~8万日元。日本举国欢腾。

    那是一个迷乱的年代。在日本的街头巷尾充斥着“炼金术”之类的大众读物,“理财技巧”成为全民流行语,一半以上的日本人都持有股票,一向以高储蓄率和节俭出名的日本人在银座排着队买LV的包。这种现象在日本是前所未有的,因为从明治维新后的殖产兴业时代开始,日本一直有一种基本倾向:重视实业、轻视虚业。所谓“虚业”主要指投机,尤其是股票市场上的投机。日本人把炒股的人称为“株屋”,就是“炒家”,一直没有什么好印象。老百姓的钱财主要是存在银行、保险公司和邮局。在“股市不败”和“地价不倒” 的泡沫经济时期,老百姓纷纷把存在银行里的钱拿到了股市,“你不买股票,你就是笨蛋,一年的投资回报就有 100%。”莫邦富说。“银行拿着大把的钱来劝你买地,地价在不断上涨,而利息又接近于零。如果从银行借入资金来购买土地的话,肯定会因土地升值而大赚一笔。买了土地,银行又会以这块土地为担保,去买别的土地,如此循环反复。”邱永汉告诉记者,邱永汉在日本被称为“赚钱之神”,是一个历经日本几十年的经济风云而不倒的投资家。

    日本的资本家四面出击。1989年,在夏威夷,可以建高尔夫球场的山谷只有一个还在美国人手中,其它全部被日本人买了。最有代表性的是东京亿万富翁横井英树,他购买了伦敦郊外的泰姆公园、英国南部的朱比特山以及苏格兰久负盛名的标志性建筑——格莱乃普城堡和西班牙巴塞罗那郊区的菲尔格拉宫殿。1991年,还以4000万美元将被视为纽约心脏与灵魂的帝国大厦收于麾下。

    哈佛教授傅高义在惊呼《JAPANISNO.1》,日本人接着高呼《日本可以说不》,在这个狭小的岛国上,一亿人都沉浸在全球经济迄今为止最大的一个泡沫之中。

    破裂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曾经回忆,他在东京的表哥在泡沫经济前夕,用5亿日元买了一套房子,结果到1990年中期,只值1亿日元

    格林斯潘说:“不到泡沫破裂人们便无法断定它是不是泡沫。”

    1990年市场交易的第一天为转折点,日经股价落入了地狱。自那时候开始,日本股票市场陷入长达十多年的熊市之中。直到今天,日经指数仍然在1.7万日元的位置振荡。

    紧接着是地产。许多日本人还清楚地记得,1990年9月,日本国营广播电视台NHK连续5个晚上在黄金时段播放了有关土地问题的特别节目,指出地价是可以下跌的,并提出应让日本的地价下降一半,同时主张进行土地税制的改革,限制房地产融资。这一节目像颗重磅炸弹,其巨大的舆论冲击力揭开了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序幕。以这一节目的播出为转折点,日本的地价自二战结束以来第一次开始急速下跌。

    1991年,巨大的地产泡沫自东京开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土地和房屋根本卖不出去,陆续竣工的楼房没有住户,空房到处都是。房地产价格狂跌,当年,六大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就下降了15%~20%。据 2005年日本国土交通省发表的地价统计数据,日本全国的平均地价连续14年呈下跌趋势。与1991 年相比,住宅地价已经下跌了46%,基本回到了地产泡沫产生前1985年的水平;商业用地下跌了约70%,为1974年以来的最低点。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曾经回忆,他在东京的表哥在泡沫经济前夕,用5亿日元买了一套房子,结果到1990年中期,只值1亿日元。

    当日本政府意识到泡沫的严重性时,他们采取了强硬的挤泡沫手法。首先提高银行利率,进行宏观调控。自1989年5月始,日本央行3次上调贴现率。1990 年8月,为防止海湾战争带来的油价上涨的冲击,日本银行将贴现率从4.25%一次性上调到6.0%。在短短的一年零三个月里加息3.5个百分点,可见其力度之大。

    其次是从财政政策上入手。 1990年3月,大藏省在政府税制调查会中设置了土地税制小委员会,探讨对土地税制的强化问题。10月,确定了以设立地价税为支柱的土地税制的改革方向,并制定了《土地基本法》,次年4月开始征收地价税。1990年12月,土地政策审议会决定要拉低地价,正式开始挤压泡沫。

    事后的统计表明,日本因股市和房地产暴跌而造成的损失达6万亿美元。破产者开始大量涌现。经济的萧条直接漫延到了政治和社会领域,并且直抵民族文化的根基。日本的电视节目曾经流行对90年代的首相进行排序的游戏,十多年的政治动荡、内阁走马灯似的变换,连日本人都说不清90年代日本到底出了多少个首相。日本即便在二战后极度困难的时候,都没有出现如此混乱的政治局面。

    在日本国会议员,曾在宫泽喜一内阁任经济企划厅长官的野田毅看来,用“礼崩乐坏”来形容泡沫经济破裂对日本社会的影响一点也不为过。在这一点上,作家宫崎骏的眼光无疑更加敏锐。

    在宫崎骏的《千与千寻》里,主人公是1990年出生的独生女千寻。宫崎骏从孩子的视角出发,讲着日本社会的故事:泡沫经济破产后的长期不景气,旧有社会体制的难以改革,国民对政府内阁的强烈不信任感,这些都是成人的麻烦;而在孩子的世界里,学校道德败坏,校园暴力不断,少年犯罪更是司空见惯的黑暗。怎样找一把钥匙打开光明之门,在宫崎骏的故事里,千寻最终激发出身体里全部的潜能,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冒险。但野田毅认为,“日本社会再也回不到以前那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利益主导了一切。”


    中国

    谁都不能否认中国目前经济的表象与日本当年的相似性:人民币升值、股市上涨和楼价的疯涨

    在长达十五年的萧条之后,2005年开始,日本经济终于进入“景气恢复”之中。一些从泡沫创痛中走出的日本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就是世界经济版图上的下一个泡沫。人民币升值、股市上涨和楼价的疯涨,这一系列似曾相识的现象,让经济学家们更加热切地将今天的中国经济与当年的日本经济进行类比分析。

    “中国已经清清楚楚进入了泡沫经济,完全没有错。”有着日本的格林斯潘之称的榊原英资一连向本报记者强调了三遍。

    谁都不能否认中国目前经济的表象与日本当年的相似性。首先,导致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被视为日本泡沫经济的起点。1985年9月,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等五个发达国家的财政部长及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决定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兑主要货币有序地下跌,以增加美国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

    在“广场协定”达成前一天的东京汇市上,1美元=242日元,而到了1985年底,美元就已跌破了200日元的大关。到1988年年初,美元甚至跌到了1 美元=128日元的水平,在短短不到两年半的时间里日元升值了将近一倍。日元升值预期极大地刺激了境外资金大规模地流入,推动房价及股市持续、大幅上涨。今天人民币正在逐步升值之中,邱永汉认为,人民币最终升值的目标将是“1: 5”。

    其次,流动性过剩,这一经济学的专业词汇在今年成为了中国老百姓熟悉的词汇。为了防止日元升值带来经济萧条,日本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策政策。由于担心日元升值将提高日本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导致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下降,日本政府提出了内需主导经济增长的政策,开始放松国内的金融管制。日本中央银行连续 5次下调利率,利率水平由1985年的5%降至1987年3月以后的2.5%,在当时为日本历史上最低。相关数据显示, 1987~1990年间,日本货币供应量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0%,远超出其名义GDP的增长率。

    第三,在本币升值的背后,中国和日本都面临着同样的压力,就是与美国的贸易摩擦,拥有大量的国际贸易顺差。中国商务部最新的预计显示,2007年全年中国贸易顺差将达到2500亿美元,这还是在中国政府不断减少出口退税政策,大力压制出口后的数字。

    第四,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中国也同当年的日本一样出现了地价和股市的大幅上升,并相互促进。在土地神话盛行的泡沫经济时期,日本的投资者们把目光投向了企业拥有的土地资产,也就是说着眼于企业资产的隐含利益,评价股价时着眼于地价上涨的风气盛行。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过去拥有较多地产的企业,即使现在其本行收益为零,也会由于地价上涨而增加每股股票的收益,其股价因此而上涨。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的钢铁和重化学工业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本已被看作夕阳产业,此时却由于其拥有的地产而成了香饽饽,股价急剧上涨。这一股市投资的小小细节似乎也能在今天的中国股市中找到大量的案例。

    “问题有两个,人民币升值要掌握在什么程度;对于现在的进入了泡沫经济的阶段怎么控制好程度。这两个问题,如果解决好就可以顺利地通过泡沫困难的时代。”榊原英资认为。

    警惕

    在最前沿的金融学研究中,日本泡沫经济被解读成一场“货币战争”。中国正着手避免资产泡沫风险

    虽然对于日本经济界“中国已经步入泡沫经济”的论断并不为大多数中国经济学家认同,但经济学家们一致的观点是,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值得中国警惕,中国应避免步日本的后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给《拯救日本——泡沫崩溃后的银行危机与华尔街行动》写了书评,对于英国金融时报驻东京的记者吉莲·泰特写的这本书,他感慨地说:对于中国读者来说,阅读这本书,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松下来的休闲活动。让我们不能轻松下来的,是这本书的主题——银行重组,让熟悉中国银行界的读者不能不产生切肤之痛,许多段落,如果把文章中的主人公更换成一位中国银行家的名字,原来关于日本银行界的叙述几乎可以不用作大的调整就可以基本适用于中国。

    对于泡沫经济最大的土壤——日本金融体系和银行运行机制的反思,也许是对中国最可宝贵的经验。

    “中国已经意识到日本金融危机的原因,并已经开始着手规避资产泡沫可能积累的风险。如果不犯日本当年的错误,中国可能创造应对近代以资产泡沫为特征的经济危机的最新模式。”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说。

    在最前沿的金融学研究中,日本泡沫经济被解读成一场“货币战争”。

    “假设我是美国财团,我也清楚地预期到日元升值,假设我在1983年,用100亿美元兑换成24000亿日元,进入日本市场,购买日本股票和房地产,日本经济的蓬勃导致股市和房地产发疯一样地上涨,1985年日元开始升值,到1988年初,股市和房地产假设我已经赚到了一倍(5年才翻一倍是最低假设),那就是 48000亿日元。这时,日元升值到1:120。我把日本的房地产和股票在一年中抛售完,然后兑换回美元,那么,就是400亿美元。在5年时间中,我净赚 300亿美元。”这是一个网友假设的最简易的“货币战争形态”。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2)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东京,永田町,这是日本政治中枢所在地。国会议事堂、议员会馆、自民党的总部等,皆云集于此。对野田毅的采访就约定在日本众议员第一会馆。

      野田毅是日本现任众议员,也是日本资深政治家。上世纪90年代初,野田毅就任宫泽喜一内阁的经济企划厅长官。在他接任这一职务的时候,日本地价和股价出现了暴跌,一个神话般的泡沫开始破灭。

        进入众议员会馆的程序相当简便,记者只需要填写一份表格,登记个人信息,然后把表格交给一楼大厅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在与野田毅的秘书确认后,对我们说了一个“请”。随后,经过一道安检门,记者进入了众议员的办公区。

        在电梯里,一张写有众议员姓名和办公室号码的名单贴在醒目位置。每间办公室的门上,都写着一位众议员的名字,那些在电视上经常出现的名字就在眼前。

        日本议员们的办公室不大,一内一外,外面是秘书们办公的,两间加起来也就四十平方米左右。野田毅的办公室摆设简单,一台老式的电视机,一套布艺沙发和一张茶几,数目众多的书籍和报刊、材料散见于四处。那张胡锦涛会见野田毅的大照片,以及笔锋遒劲的“博雅”二字,提醒着来访者,这间办公室的主人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渊源。

        10月底的一个下午,在泡沫散去之后,野田毅向本报记者讲述了那段“礼崩乐坏”的岁月。泡沫经济破灭对日本社会心理的伤害,让野田毅更感痛心。经济可以迅速重建,但人与人之间的互信重建,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人与人之间是如此,国与国之间,何尝不是如此?

        在推动中日互信重建方面,野田毅先生付出了很大心血。他把自己比作是“疾风中的劲草”,虽然倍感孤独,却坚持在疾风中不断前行。

        关于泡沫破灭:我只是觉得它很异常,但没想到这是泡沫经济开始破灭的现象

        广州日报:野田毅先生,我们先把目光转回到10多年前。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开始破灭。第二年11月,您进入宫泽喜一内阁,担任国务大臣、经济企划厅长官。泡沫经济破灭,对您带来了什么冲击?

        野田毅:我当时是经济企划厅长官,那是泡沫经济最厉害的时候。前任者把这个职位交给我时,我觉得很棘手,怎么办呢?能跌到什么程度,还要跌到什么时候?我当时不是很清楚,我也一直分析不出来。但是我知道,泡沫经济的最高峰已经过去。

        对我来说,那是人生中第一次经历的事情。对于它发展的方向,我当时非常想知道,但无从分析。特别是金融界,形势非常严峻。对于战后的日本来说,这也是第一次遇到。从那时候起,有很多恶性循环出现了,一件事情坏了,引起其他事情发生连锁反应。这些就是我当时感受最深的。

        广州日报:在当时的情况下,日本内阁是否意识到泡沫经济开始破灭?

        野田毅:土地价格的上升和下跌很紊乱,我只是觉得它很异常,但没想到这是泡沫经济开始破灭的现象。有些公司,每年非常努力勤奋地工作,结果它每年挣得的纯利润远远跟不上土地价格上涨的步伐。费了一年的心血,还不如什么都不做。这很冤枉,也是很异常的现象。

        当时地价下跌,谁也没法预料它会跌到什么时候,也不知道采取什么办法,最后,实体经济和银行受到了最大的冲击。由于地价暴跌,那些向经营房地产相关产业的企业大量贷款的商业银行陷入严重困境,这就产生了另一个恶性循环,很多银行没办法生存下来,只好破产或合并。

        银行的不良债权越积越多,能够提供给企业的贷款越来越少。不能获得银行贷款,对所有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都是一大打击。就这样,恶性循环似乎无限地扩展。在那种形势下,整个经济的恶性循环已经出现。泡沫破灭之后,企业的雇员也就变得过剩,裁员随后开始。而恰逢那个时候,整个世界经济正处在激烈竞争的阶段,泡沫经济破灭,对日本来说,是一段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危险期。

        关于应对措施:无论我们怎么使劲,都不知道该从何处用力

        广州日报:面对股价、地价的暴跌,日本内阁出台了哪些应对措施?

        野田毅:我们作出很多努力,制定了很多计划,希望阻止恶性循环,但效果不是很好。直接的政策和对策是没有的,因为第一次碰到,不知道该怎么控制这种局面,也不知道什么政策合适。所以,政府只是采取了一些小的措施。

        持续到现在的措施是,降低银行利率,促使人们把钱拿出来用。这样一来,有利于减缓中小企业的资金困境。减免对土地所有者的课税,使之便于买卖,容易流通。

        广州日报:有人认为,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罪魁祸首是日元升值。您认为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野田毅:它发生的原因,其中一点就是流动性过剩。尽管经济层面资金充裕,但银行信贷投放的冲动较强。在地价上涨和股价上涨的吸引下,大量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吹起了泡沫。

        金融界的失误,也是一个原因。由于美国给了很大压力,日本金融自由化,不断开放金融市场。这造成境外资金加速流入,并推动地价、股价上扬的速度进一步加快。而这些情况,和现在的中国很相像,流动性过剩已成为中国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对日本来说,当初股市很快下跌,并没有感受到很大冲击,但股市的下跌引发了土地价格的暴跌。股价和地价双双暴跌,整个经济也就呈现出一种泡沫破灭的状态。

        关于衰退的十年:日本一些很优秀的传统,跟泡沫一样被毁掉了

        广州日报:我们注意到,上世纪90年代,日本内阁更换非常频繁。政局的不稳定与泡沫经济的破灭是不是有很大的关联?

        野田毅:它们之间是有关联的。为什么呢?因为社会的风气也跟着在变。一些有名的企业,有很多年的历史,也因为泡沫经济的破灭而倒闭,但它本身并没有做不应该做的事或坏事,相反,它们一直在为国家作贡献。

        在这些企业的手上,拿着大量的土地。银行上门逼债,最后,即便它变卖了企业的所有家当、所有资产,依然还不清债务。

        除了对经济的消极影响,人和人之间所有的信赖关系都没有了。这一打击不亚于经济的衰退。社会上一些更坏的现象出现,比如犯罪率上升,造假现象增加等等。企业开始裁减雇员,减少设备,千方百计使成本降到最低程度。比如,有人为企业工作了10多年,最后却被裁掉了;把房屋卖掉,员工就没了宿舍。就这样,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整个社会的人情都失去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发生了变化。

        无论是政治界、经济界,还是普通的老百姓,人心惶惶,大家都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好像没有活路了一样,非常难熬。“我怎么能够活下来”,这成为人们最关注的,只要使自己能活下来,我什么都做。社会风气沦落到了这种程度,犯罪率自然上升。人们变成以自我为中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出现了像小泉纯一郎这样的人。

        广州日报:影响是非常负面的?

        野田毅:非常负面的影响。人们的想法是:为了生存下去,我没办法考虑到你,现在我自己都是顾得了今天顾不上明天的状况,我跟你只能是利益的关系。所以,日本一些很优秀的传统,跟泡沫一样被毁掉了。

        关于中国:我心里真的不愿意中国步日本的后尘

        广州日报:您觉得中国会不会走上泡沫经济之路?

        野田毅:我心里真的不愿意中国步日本的后尘,为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国是个大国,会对其他国家带来很大影响。我从心里这样希望。

        广州日报:您觉得日本的教训,对中国能提供什么借鉴?

        野田毅:首先,要阻止过剩流动性现象的继续发生,我认为这是应该首先注意的问题。此外,金融政策很重要,外汇买卖、流通也要控制,总的货币量和总需求之间的比例要把握好平衡。金融机构要制定一个很好的调节平衡措施。

        当然,可能有人会觉得,用柔软的有弹性的政策来处理,没有使用强硬政策的效果来得快,但要是做得过激,也不符合现在发展的趋势,效果不一定好。要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把它控制在某种程度上,不要使它变成泡沫经济。

        广州日报: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长期处在低迷状态,经历了所谓的“失去的10年”,而中国经济则开始了高速增长。也就是在那种情况下,“中国威胁论”在日本开始流行,您觉得这是否只是一种巧合?

        野田毅:日本经济走下坡路,形势很糟,而中国经济处在上升阶段。不只是数字上的差距,日本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只有把自己的一部分工厂转移到中国,因为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日本低很多。这样,日本的失业者迅速增加。此外,日本企业在中国制造的产品,返销回日本,价格便宜很多,日本国内的商品也就卖不出去,随之而来的,就是又有更多的日本中小企业倒闭。这也是一种恶性循环。

        从另一个角度上讲,现在日本经济的逐步恢复,跟中国的发展不无关系。虽然有些企业情况很糟甚至倒闭,但有些日本企业选择到中国去发展。它们依靠中国便宜的劳动力价格,广阔的市场,摆脱困境,重新发展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发展,挽救了很多的日本企业。

        关于中日关系:我祈愿福田执政的时间能长一点,这样回暖就快一点

        广州日报:从历史上看,中国和日本还没有出现过两国在同一个时期繁荣和强大的景象。您觉得,将来在两个国家同时繁荣强大的背景下,中日两国怎么才可以和平共处?

        野田毅:在共同繁荣的情况下,日本人已经逐渐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对日本不是威胁,而是起到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是好事情。像现在这样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影响着整个世界经济的状态,这在历史上没有出现过,这也是当前这个时代的特点。一个国家进步所带来的推动作用是有限的,而两个国家或者几个国家能够合成一股强大的力量,给世界带来积极的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要好好地把握,把中国的泡沫控制在一个合适的程度,这是我最希望中国政府做的。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我们将从心里感激,因为中国强大的力量给日本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中国这一步走不好,会给所有国家带来很多影响。

        广州日报:经过去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破冰之旅”,以及中国总理温家宝的“融冰之旅”,您觉得当前的中日关系是不是在逐渐回暖?

        野田毅:我认为还不能完全乐观,还有许多具体的难题,这在政府间以及民间都存在。两国政府之间的融冰已经做到了,现在福田首相上台执政后,将促使双方关系更加回暖,我现在祈愿福田执政的时间能长一点,这样回暖就快一点,持续的时间久一些,这是我心里的祝愿。

        除了政府之间,民间的交流也非常重要,这能够推动政府间的交往。因为政治只是局部的领域,它活动的舞台必须有民意基础。

        广州日报:您觉得中日关系发展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是诸如靖国神社之类的具体问题吗?

        野田毅:从政治角度上讲,靖国神社问题、钓鱼岛问题、中国台湾问题等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障碍。有异议的时候,主张不同的时候,不要感情用事。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无论如何,一定不要在感情线上跑得过激,特别是双方的政府,应该开诚布公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同时也听听对方的意见,设身处地为对方想一想。

        关于自己:我一直在逆风中,以抵抗者的形象出现

        广州日报:您长期推动中日友好,并为此付出大量心血。但在小泉执政时期,在日本有这样一种气氛,谁要是提“日中友好”,谁就会被扣上“亲华派”之类的帽子。对此,您是否感到孤立?

        野田毅:我一直都被说成是“亲华派”,我觉得很孤独,被大家孤立。即使在我自己的党内,我一直在逆风中,以抵抗者的形象出现。在小泉看来,我就是一个反抗者。我就像是疾风中的劲草,在疾风中不断前行。

        广州日报:在日本的国会中,像您这样积极推动中日友好的年轻议员多不多呢?

        野田毅:很少。

        广州日报:他们是不是更多地把中国视为竞争对手?您如何评价这些年轻议员?

        野田毅:是这样。这些年轻议员被小泉视为将来提倡小泉式论调的后辈,是顺风草,但现在是福田执政,福田风吹过来,他们该怎么倒呢?我想他们会一点一点变过来,我希望他们借着这股风,慢慢把自己的方向变一下。

        东京见闻录

        从“钱比车多”到“车比钱多”

        听说记者是从中国来日本采访泡沫经济的,出租车司机田中先生随即就打开了话匣子。在泡沫经济时期,出租车生意红火的程度让他感慨不已,那时候钱比车多,一年挣1000万日元非常容易。“那时候,有钱人遍地都是,经常有人塞一大堆钱过来,坐出租车去300公里之外的名古屋。”田中说。

        但时过境迁,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出租车司机的收入也像地价和股价那样,一个劲地往下跌。“现在是车比钱多,在东京都地区有5万辆Taxi,生意很不好做。”说起现在的境况,田中司机颇感无奈。据记者了解,“日本出租车协会联盟”东京分会有个统计,日本出租车司机平均每年能够挣到340万日元,约24万元人民币,比日本所有工人的平均工资低38.8%。

        东京的出租车起价660日元,基础里程之后是每两公里660日元。田中告诉记者,他开车时,碰到的很多乘客都是中国人。他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好,到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肯定会越来越多,而中国游客的富裕程度也让他感到吃惊。一些中国游客购物途中,会让他的车停在商店门口等着,甚至一等就是很长时间。计价器不断跳动的车费,让他倍感心疼。

        细心的田中司机还发现,这些中国游客对“Made in Japan”的产品似乎情有独钟。田中觉得这没有必要。他自己购物时,还是喜欢买“Made in China”的产品。在他看来,“Made in China”的产品,其质量和“Made in Japan”的产品是一样的,而且价格便宜不少。

        在日本,记者发现人们上下班主要靠搭乘地铁、公交车、轻轨等,开私家车上班的人很少。事实上,日本城市平均每两人就拥有一辆车,在农村则几乎是平均每人一辆,但私家车一个月里有20天是在睡觉,因为在日本停车费很贵,100日元只能停15分钟。

        田中司机很想知道,记者来日本后,有没有碰到感觉很吃惊的事情。记者觉得似乎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并没有什么出乎意料之事,于是如实相告。田中司机听闻后,不由感叹:“看来两个国家真的是没有什么差距了。”

        看到记者对出租车里安装的GPS系统的方便实用赞不绝口时,田中告诉我们:“北京的出租车马上也要安装了,在2008年奥运会前全部安装完毕。”虽然从没有到过中国,但田中对中国的关注和熟悉,让我们大吃一惊。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好, 请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