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姨妈是那种典型的江南美女,瓜子脸,杏眼,葱管鼻,肤似凝脂,樱桃小嘴微微翘着,仿佛一直都在对你浅笑。
姨妈比我母亲大十岁,出生在战乱年代。外公是个教书匠,也是一个进步人士,曾从江南远赴哈尔滨,我母亲就是在那里出生。几年后又因躲避追捕,携一家老小,跋涉返乡。外婆原本是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家道中落后,嫁给了外公,生了五个孩子,一起跟着外公颠沛流离。
这样的家境很难让姨妈能有一个很幸福的童年。做为家里的老大,姨妈十几岁的时候开始做工、做女佣,帮补家里的生计,直到遇到姨父。
姨父当时西南联大的高材生,也是个热血青年,曾经作为战地翻译随军转战缅甸。身高一米八的他在那时的江南显的异常英武。和姨妈一起,绝对是郎才女貌,十分登对。
没人知道他们相识相爱到结婚的细节,他们自己也从未提起。很有可能只凭媒妁之言,就造就了这一段半个世纪的婚姻。
解放后,姨父追随李四光投身到最艰苦的地质行业,为国家的地质勘探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职业的性质决定着他们夫妻聚少离多。姨妈独自担负起抚养三个子女的家庭重担,这一分就是三十年。
改革开放初期,姨父调回北京的部委工作,才和妻子儿女真正团聚。可惜团聚的日子似乎不时幸福的开始,由于分居时间太久,双方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上的差距开始暴露,加上姨父性格耿直,回京后在官场并不得意,脾气更为爆燥,所以两人之间争吵不断。姨父又开始了频繁的出差。
姨妈因为跟着姨父调到北京,不得已办了内退,儿女也都长大了,各自有自己的生活,丈夫又经常出差。那时的姨妈依然美丽可也是寂寞的,我经常被派去陪她。姨妈会很多游戏,记得拱猪就是她教给我玩的,现在想想有点奇怪,也不知道足不出户的姨妈从哪里学来这些。
姨妈是个很聪明的女人,可惜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她经常说,如果不时生在战乱年代,也许也能象她的两个妹妹(我妈妈和我小姨)那样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
再后来,姨父退休了。曾经那么英武高大,满腔热血的男子,就看着这么一点一点的被生活磨去了锐气;那时一有人去探访,他就滔滔不绝地反复讲述他一生的经历;如果没人探访,他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生活琐事仍然被摒弃在他的思想和行为之外。他和姨妈之间交流越来越少,两个人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渐渐地,他们不再争吵,变成了视而不见。
我曾经因为工作的原因,在泰国呆过一段时间。其间回国去探访二老,姨父拉着我详细询问泰缅边境的情况,反复翻看我带回来的照片,津津有味的重复着他在缅甸的作战经历。仿佛只有这些事才是值得记忆的。
。。。。。。
2005年的初冬,消息传来,86岁高龄的姨父住院了,而在他弥留之际反复呼唤的,却是姨妈的乳名和喃喃的情话。原来在他心里始终念念不忘的,不是刀光剑影的激战,也不是风餐露宿的艰辛,更不是沉浮官场的得失,而是那年,那月,那个午后,那个如花似水的江南少女,和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
家里人一直瞒着姨妈这个消息,然而十天之后,姨妈也安详地去了,事前毫无征兆。
。。。。。。
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其实他们的手从来就没有放开过。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姨妈比我母亲大十岁,出生在战乱年代。外公是个教书匠,也是一个进步人士,曾从江南远赴哈尔滨,我母亲就是在那里出生。几年后又因躲避追捕,携一家老小,跋涉返乡。外婆原本是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家道中落后,嫁给了外公,生了五个孩子,一起跟着外公颠沛流离。
这样的家境很难让姨妈能有一个很幸福的童年。做为家里的老大,姨妈十几岁的时候开始做工、做女佣,帮补家里的生计,直到遇到姨父。
姨父当时西南联大的高材生,也是个热血青年,曾经作为战地翻译随军转战缅甸。身高一米八的他在那时的江南显的异常英武。和姨妈一起,绝对是郎才女貌,十分登对。
没人知道他们相识相爱到结婚的细节,他们自己也从未提起。很有可能只凭媒妁之言,就造就了这一段半个世纪的婚姻。
解放后,姨父追随李四光投身到最艰苦的地质行业,为国家的地质勘探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职业的性质决定着他们夫妻聚少离多。姨妈独自担负起抚养三个子女的家庭重担,这一分就是三十年。
改革开放初期,姨父调回北京的部委工作,才和妻子儿女真正团聚。可惜团聚的日子似乎不时幸福的开始,由于分居时间太久,双方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上的差距开始暴露,加上姨父性格耿直,回京后在官场并不得意,脾气更为爆燥,所以两人之间争吵不断。姨父又开始了频繁的出差。
姨妈因为跟着姨父调到北京,不得已办了内退,儿女也都长大了,各自有自己的生活,丈夫又经常出差。那时的姨妈依然美丽可也是寂寞的,我经常被派去陪她。姨妈会很多游戏,记得拱猪就是她教给我玩的,现在想想有点奇怪,也不知道足不出户的姨妈从哪里学来这些。
姨妈是个很聪明的女人,可惜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她经常说,如果不时生在战乱年代,也许也能象她的两个妹妹(我妈妈和我小姨)那样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
再后来,姨父退休了。曾经那么英武高大,满腔热血的男子,就看着这么一点一点的被生活磨去了锐气;那时一有人去探访,他就滔滔不绝地反复讲述他一生的经历;如果没人探访,他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生活琐事仍然被摒弃在他的思想和行为之外。他和姨妈之间交流越来越少,两个人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渐渐地,他们不再争吵,变成了视而不见。
我曾经因为工作的原因,在泰国呆过一段时间。其间回国去探访二老,姨父拉着我详细询问泰缅边境的情况,反复翻看我带回来的照片,津津有味的重复着他在缅甸的作战经历。仿佛只有这些事才是值得记忆的。
。。。。。。
2005年的初冬,消息传来,86岁高龄的姨父住院了,而在他弥留之际反复呼唤的,却是姨妈的乳名和喃喃的情话。原来在他心里始终念念不忘的,不是刀光剑影的激战,也不是风餐露宿的艰辛,更不是沉浮官场的得失,而是那年,那月,那个午后,那个如花似水的江南少女,和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
家里人一直瞒着姨妈这个消息,然而十天之后,姨妈也安详地去了,事前毫无征兆。
。。。。。。
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其实他们的手从来就没有放开过。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