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特约评论员 万磊
最近,新闻集团旗下的社交网站MySpace与俄罗斯移动运营商MTS将联手面向MTS用户推出一个移动社交网络平台,这无疑是SNS在社会应用上又一次拓展。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不是一个新概念,但随着各种各样开源SNS代码的涌现,各路人马或携巨资开疆拓土或小本投入权作创业试验。
众所周知,人气才是互联网的王道,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气”,也就是社会关系。SNS在一定程度上刚好是社会关系在网络上的映射。现实中的社会关系错综复杂,而且会形成聚合度松紧不一的各类群体,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属于多个群体(如各种协会),而SNS网站则往往是对某种类型群体的“模拟”。如校友类SNS,最出名的是Facebook,着重于模拟人的校友圈子,在成功模拟之后,开始以此为基础向社会其他类型群体扩张。这种扩张的步骤在于首先选定一个足够大规模基数的圈子,然后向同语种人群扩张,最终发展中多语种(如Facebook推出中文网站)。
反观国内的SNS网站,更多地还处于起步阶段,也就是选定某类人群进行拓展的阶段。网民决定加入某个网站,可能仅仅是因为一句邀请,要长期待在某个网站,一定是因为这个网站为之提供了某种有形的或无形的“利益”。如果SNS网站所提供的社会关系达不到加入者所预期的交往效果,如商务网站仅仅沉湎于以内部活动加强凝聚力,而会员通过网站所建立的虚拟的“社会关系”不能回返映射到现实层面,那这样的社会关系开拓无疑落于虚空,最终将导致失败。而校友类网站真正所提供的,可能是一个恋爱场所,这正是学生期的网民的需求所在,但当学生毕业,校友类网站就会成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毕业以后的学生会寻找新的SNS,正如低年龄阶段的网民工作以后就从QQ转入到MSN一样。
这样看,SNS网站似乎前景不妙,因为其虚拟的社会关系转入现实的概率太小,网民通过在SNS上投入的用来拓展社会关系的精力更多地是被浪费,投入与所得的不成比例最终将导致网民在早期对SNS网站的新鲜感消失之后寻找新的注意目标。因此,我建议SNS网站不妨做一个测试,也就是“现实程度”,该数据等于某网民在SNS网站上与其直接连接的见过面的好友数除以其总直接连接的好友数,其基础假设是“网友见面”这一行为等价于网民虚拟社会关系的“现实化”。然后分析整个网站上所有网民的社会关系的“现实程度”的分布,如果大多数网民的“现实程度”都很小,那么这个网站的社会关系的真实程度就很低,那意味着网民们在此网站上长期扩展的可能性也会很低。当然,还有其他参数可以衡量SNS网站的现实程度,如网民在SNS网站上对其所有朋友的平均月发信总数除以其直接连接的朋友总数,该数据可能衡量网民将虚拟的社会关系“现实化”的概率。因为发信越频繁,说明交往程度越深,其“见面”的可能性就越大。在整理这些数据并严格分析之后,我们就能比较容易地估测网民整体对某个SNS网站的忠诚程度,该网站的前途也就可以确定。
反过来看,要挖掘SNS的前途,提高网民见面的机会,如组织大小规模不同主题的聚会可能是一个突破点。至少,网民会觉得,这很“现实”。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最近,新闻集团旗下的社交网站MySpace与俄罗斯移动运营商MTS将联手面向MTS用户推出一个移动社交网络平台,这无疑是SNS在社会应用上又一次拓展。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不是一个新概念,但随着各种各样开源SNS代码的涌现,各路人马或携巨资开疆拓土或小本投入权作创业试验。
众所周知,人气才是互联网的王道,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气”,也就是社会关系。SNS在一定程度上刚好是社会关系在网络上的映射。现实中的社会关系错综复杂,而且会形成聚合度松紧不一的各类群体,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属于多个群体(如各种协会),而SNS网站则往往是对某种类型群体的“模拟”。如校友类SNS,最出名的是Facebook,着重于模拟人的校友圈子,在成功模拟之后,开始以此为基础向社会其他类型群体扩张。这种扩张的步骤在于首先选定一个足够大规模基数的圈子,然后向同语种人群扩张,最终发展中多语种(如Facebook推出中文网站)。
反观国内的SNS网站,更多地还处于起步阶段,也就是选定某类人群进行拓展的阶段。网民决定加入某个网站,可能仅仅是因为一句邀请,要长期待在某个网站,一定是因为这个网站为之提供了某种有形的或无形的“利益”。如果SNS网站所提供的社会关系达不到加入者所预期的交往效果,如商务网站仅仅沉湎于以内部活动加强凝聚力,而会员通过网站所建立的虚拟的“社会关系”不能回返映射到现实层面,那这样的社会关系开拓无疑落于虚空,最终将导致失败。而校友类网站真正所提供的,可能是一个恋爱场所,这正是学生期的网民的需求所在,但当学生毕业,校友类网站就会成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毕业以后的学生会寻找新的SNS,正如低年龄阶段的网民工作以后就从QQ转入到MSN一样。
这样看,SNS网站似乎前景不妙,因为其虚拟的社会关系转入现实的概率太小,网民通过在SNS上投入的用来拓展社会关系的精力更多地是被浪费,投入与所得的不成比例最终将导致网民在早期对SNS网站的新鲜感消失之后寻找新的注意目标。因此,我建议SNS网站不妨做一个测试,也就是“现实程度”,该数据等于某网民在SNS网站上与其直接连接的见过面的好友数除以其总直接连接的好友数,其基础假设是“网友见面”这一行为等价于网民虚拟社会关系的“现实化”。然后分析整个网站上所有网民的社会关系的“现实程度”的分布,如果大多数网民的“现实程度”都很小,那么这个网站的社会关系的真实程度就很低,那意味着网民们在此网站上长期扩展的可能性也会很低。当然,还有其他参数可以衡量SNS网站的现实程度,如网民在SNS网站上对其所有朋友的平均月发信总数除以其直接连接的朋友总数,该数据可能衡量网民将虚拟的社会关系“现实化”的概率。因为发信越频繁,说明交往程度越深,其“见面”的可能性就越大。在整理这些数据并严格分析之后,我们就能比较容易地估测网民整体对某个SNS网站的忠诚程度,该网站的前途也就可以确定。
反过来看,要挖掘SNS的前途,提高网民见面的机会,如组织大小规模不同主题的聚会可能是一个突破点。至少,网民会觉得,这很“现实”。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