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工程师和他的复兴梦——记梁志立先生
2008-05-22 23:32
1 初识梁志立
我是1996年知道梁志立的,原因是在一份印制电路板专业刊物上读到过一篇他的文章,叫《印制电路板大生产的技术和管理》,详细论及中国印制电路工业的现状,并深入分析和讨论了印制电路板大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此文虽为一篇纯学术论文,但语言却琅琅上口,平白如话,读来一点都不生涩。就连我这个受专业训练不多的人,都读得如痴如醉,爱不释手。
我大为佩服,将此文整篇抄下,工作之余,只要得空,便会翻开读读,几到脱口成诵的地步。
后来我又得知,国家九五规划中,电子元件协会的“发展方针”,全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的“战略目标”,都跟他提的相似,更是佩服的不得了。
1998年,我们公司开始接做国外订单。初期,质量状况一塌糊涂,于是公司老总将产品送给梁先生,请他诊断。不久,他连同产品,寄回一张便签,上面写满了意见。老总非常重视,特意给每个部门主管复印了一张,我也第一次见到了梁工的手迹。
他的字很小,清秀俊朗,流畅飘逸,很有特点。仔细看,似有为了节省纸张,特意将字挤了一挤的感觉。
1999年初,公司有幸请到他来讲课。那是我第一次见他真人。一个很和蔼的老头,清清瘦瘦的,精神矍铄,平易近人,书生气十足。
他的课一如他的论文,严谨翔实,浅显易懂,而且有趣。一些艰涩的技术问题,经他用平实的语言一解释,再举个鲜活的例子,三言两语就表达清楚了。听课的人无不佩服。
他讲课时,我帮忙擦白板,所以有机会近距离看了一下讲稿。讲稿上的字,如当初所见那张便签,密密麻麻的。更让我惊讶的是,这些讲稿竟然写在一叠废纸的背面!
讲完课后,是提问时间。大家踊跃发言,我也提了几个不着边际的问题。他毫无不屑表情,一律认真对待,仔细回答。
2000年初,我回甘肃老家。过完春节,正准备启程,接到公司电话,说是让我不用回深圳,直飞上海参加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和美国、日本、欧洲等同行业协会举办的国际展会和研讨会。
刚到酒店,我的老上司老刘便兴冲冲进来,告诉我,梁先生也来了,并告诉我一个更为意外的消息:梁先生即将到我们公司任总工!
我异常兴奋。
吃完饭,我们一起去拜访梁工。梁工正在跟行业的几位专家聊天,于是一一给我们作了介绍。
那是我们第一次跟那么多专家在一起。听他们聊天,收获确实不少。而且这种机会,殊为难得。我就曾亲眼见过,一家公司的总工,见到梁先生他们后,激动得双手颤抖,结结巴巴说:“我曾经在××年写过一封信向您求教××问题,不知道您还记得不?”而今,我却与他同处一室,几次怀疑自己是在做梦,使劲揉眼睛。
第二天,梁先生做报告,题目是《中国PCB发展20年》,听者云集,座无虚席。需要说明的是:PCB是Printed circuit blard(印制电路板)的英文缩写。
2 与他朝夕相处
回到深圳后不久,梁先生便来上班。
公司很多人都慕名拜访他。而我,则无须刻意,因为他就是我的上司,我差不多每天都要去见他,向他汇报和讨论工作上的问题。
他让我们叫他梁工。
初时,我很拘谨,不知该如何措辞,如何与他相处。
久了,就放松了。
梁工其实是个很随和的人,修养非常好,知识很渊博。与他相处近三年,我从没见过他发脾气。他虽然是全国知名的专家,但却从不专断。只要有不同意见,他总会耐心听取,并坐下来,摆事实,讲道理,直到我们理解并接受。当然,他不见得总是对的,偶尔也会出错,每逢这时,他会爽快接受,并感谢我们告诉他。
我并没有像追星一样去崇拜梁工,但我却因能与这样一位国内知名的重量级专家一起工作而倍感幸运。
有人说,近距离无偶像。但我与梁工相处越久,却越喜欢他。后来,更因接触到他在工作之外的点点滴滴,越发佩服和尊敬他。
当时他的夫人、儿女都在海外,所以国内就他一人。他在广州有房子,有时会回去,开开窗,透透气,交交管理费、电费、水费、煤气费什么的。
有一个周日,我从外面回来,正好碰到梁工也从小镇上坐公共汽车回来。我大为好奇,问他:“梁工,怎么不叫司机送您出去?” 他答:“周末了,他们也需要休息。这么几步路,我自己坐车就搞掂了。”并掏出一个小本本给我看:“我出去打探了打探,从坪山(我们公司所处的小镇)到广州没有直达车,要到龙岗转车,可以直达。以后我就走这个路线。”我大为惊奇:“梁工,您自己坐公共汽车去广州?公司不给您派车?”他说:“周末大家都要回家,车很紧张。反正我坐车顺路,就不用额外占车了。”
我听了愤愤不平,那些职位比他低很多的家伙们,一出门就要车跟在屁股上,耀武扬威的,而他职位那么高,又是快60岁的人了,近200公里远的路,还要自己搭公车?!真是岂有此理!
最后倒是他转过来劝我要释怀。
还记得有一次,我跟梁工出差去华为。派车的人说:“就一辆小车了,采购经理也说要出去。”我说:“那自然是我们用了,难道要梁工坐货车去?”不料梁工正好下来,听到了,说:“我们就坐货车去吧!采购紧急,小车还是给他们坐。”
结果华为不允许货车进大门。我们只好在离大门口老远的位置下车,步行进去。深圳7月的太阳,热到毒辣,等到走入华为大厅,我们两人浑身已经被汗浸透了。我一边替老人家心痛,一边责怪自己:要是争多一句,坐小车来,老人家就不必如此受罪了。
周末,我们偶尔会聚餐,也请梁工去。
工厂在乡下,没什么像样的餐馆。他也不嫌弃。很多次,甚至是他做东,请我们吃饭。
有时候,碰到郁闷的事,我们还会发发牢骚,唠唠不满。梁工总是倾听之,笑应之,疏导之,宽慰之。我们都把他当做慈祥的长辈,可信赖的伙伴,一个可以敞开心扉朋友。在他面前,我们毋须虚伪,也不必遮挡。跟他聊天,我们从没有过被秋后算帐、揪小辫子的顾虑和担忧。
节假日的时候,我们还曾在一起唱卡拉OK。梁工唱的是《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后来,这首歌变成了梁工的保留曲目,只要聚会,或者有唱歌节目,我们一定起哄,让他老人家来一曲。
梁工还有很多幽默、笑话和顺口溜。
我还记得,有一年夏天,公司经理级别以上的人全部齐聚深圳龙岗一个度假村,一天半开会开管理会议,半天休闲,个别交换意见,晚上则是聚在一起唱卡拉OK。我们一致要求梁工出节目。梁工毫不畏惧,接过麦克风便来了一段顺口溜:“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上坑多地不平,世上官多不太平。”惹得众人捧腹大笑。
3非常时期的梁工
梁工刚来的时候,正是公司的非常时期。
那时候,公司的市场策略调整,正由内销型转向外销型。我们缺乏外单和大生产的技术、管理经验,出口到欧洲的产品,屡被退货,公司也屡造索赔,日子过的非常痛苦。其时,我负责品质部,几乎所有的部门都指责品质部门做得不好。我顶着从业以来所面临得最大压力,每日都在紧张和恐惧中度过。
梁工并未按照大家的思路走,也没有像很多所谓的“强人”一样,大烧三把火。而是从源头开始梳理,在每日的会议上反复强调“产品是设计和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应该搞前期控制,而不是后期把关。要做稳定一致的产量,稳定一致的质量,必须抓系统管理。”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点点滴滴,做深做细。”
他更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培训和教育上。
他整理了很多教材,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给管理和技术人员不断上课培训。甚至,他还伏案翻译了一些原材料的使用说明书,发给我们看。
他的观点是:我们只有吃透最基础的东西,了解了客户的需求和愿望,做出的产品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订单才能源源不断。客户满意了,订单自然就会有了。
他还发出了倡议,说:“我们从现在开始,每个人选定一个目前公司质量上的一个难题,思考、观察、分析,花一周时间重点攻克解决,先解燃眉之急。如果从中发现重大得问题和有价值的课题,立成项,深入研究,总结,写成论文,这样不但能解决实际问题,也会不断提高我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些“见过市面”的人很不屑,觉得梁工也不过尔尔,私下颇多抨击和不满。
但变化真的出现了。
管理人员们开始逐渐变得不那么忙,不再每天到处“救火”了。技术人员们不再每天人浮于事,无所事事,而是天天泡在生产线上,观察,记录数据,有时候在饭堂里,还能听到他们之间的争论和争吵,一打听,原来不过是为一个数字的对错而已。更神奇的是,还不到半年的时间,我们出口欧洲的产品不再被退货了,甚至那家最难缠的客户,在年底还送了礼品来,把我们评为他们的最佳供应商。
几个月后,从无写论文传统的技术、管理部门,哗啦啦,一下子竟然交出了几十篇论文。
梁工一一过目,每篇都给出中肯的意见,指导大家修改和改进。
秋天的时候,他邀请印制电路板行业的另一位老专家,也是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刊物《印制电路信息》杂志的主编林金堵教授来讲课,并向他推荐了大家的论文。
林教授一看之下,爱不释手,回去时,挑走了近一半的论文。其后不久,这些论文便陆续在刊物上发表了。
同行业的工厂看到专业杂志上刊登我们公司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多篇论文,纷纷打电话来讨教。
更有一些同行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想到我们公司来,与梁工一起工作、学习。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梁工还受邀多次到一些知名的企业,给他们的研发、技术人员们讲课,研讨国内外客户反馈的研发、生产、管理上碰到的一些难题。
基于他在行业中的口碑,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公司还与我们合作,开发了好些有技术含量、有制作难度的新产品。
其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梁工主持的一些项目,陆续转入量产,尤其是一些特种产品,走在了国内同行业的前头,赢得了国内和国际市场,形成了这家公司有技术含量的特色产品。
4 秘密武器
无论是工作之中,还是工作之外,梁工都能轻松应付,游刃有余。
我觉得很好奇,有次请教他。
他笑笑,说:“好像也没有什么秘诀。如果非要找找……嗯,我有三个笔记本,一个是用来记工作的;一个是用来记录随时冒出来的灵感,或者我听到的对我有感悟或触动我的话;还有一个专门用来摘录报纸杂志上的名言、典故、信念、管理理念等,以备有时参加聚会时,被突然袭击,应付出个节目。”
难怪他无论走到哪里,随身都携带着一个黑色的敞口小提包。原来那里藏着他的“秘密武器”——三个笔记本呢!
后来,我果然见识到了他“秘密武器”的厉害!
我们每天都要开会。会上有命令,也有争论,有时候有人会承诺,或者争辩等等。时间一长,可能说话的人就忘了。每当此时,梁工就会翻出笔记本来,说某月某日几点的会议上,谁谁谁答应了什么,或者谁谁谁说了什么。听的人哑口无言,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每次开会,负责做会议记录的女孩,更是视梁工的笔记本为宝典。因为每次她一走神,或者理解不到位,错漏了的,总是拿梁工的笔记本来订正。如果哪天梁工出差不在,她就会很紧张,坐卧不宁。
而我们,也会常常用到梁工的笔记本。
有次,我跟计划部经理为一个问题理解不一致,吵个不休。最后两人一致决定去找梁工,请梁工翻笔记本,替我们裁决。
梁工与行业的一些老专家如林金堵、王恒义、祝大同等先生是好友,他也常常会动用这些资源,请他们来我们工厂讲课。这些老专家,都跟梁工很相似。他们平易近人,很容易相处,没有什么架子,而且都有学者的风度和书生气的味道。
每次这些专家来讲课,梁工都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讲、记录。讲座结束时,他还会总结、点评一番。
有次他请林金堵教授教授来公司,连续讲了5个晚上的课。期间,他就记下了林教授很多的“名言”,例如,林教授说过三个“平常”:“人老了,要以平常人的心态,干平常人的事,过平常人的生活。”
晚上吃饭,他跟林教授斗嘴,说他的某句“名言”很好,某句就不苟同。林教授不承认自己说过他不苟同的“名言”。梁工立即拿过自己那个黑色小包,掏出他的“秘密武器”,翻开来,跟林教授说:×月×日,第×堂课,你说的。你还说了××和×ד名言”。林教授不得不认输。
看着两个“老顽童”在席间嬉闹,大家也跟着畅怀大笑。
5 学无止境
听说梁工大学学的是俄语,参加工作几年后才自学英语,竟然学到了能自己对话的程度。有一年,他更是独自一人游历欧美多国。我曾向他求证,他说是真的。他还告诉我,他学英语,听坏了数十上百盘磁带和几个录音机。这让我这个视英语为洪水猛兽的后生晚辈惭愧了好久。
虽然他已是耳顺之年,但他的思想和知识却绝不古董,总能跟上潮流。比如,2000年他就能用电脑,会用google查资料,能收发邮件。他回E-mail,都是自己动手,用的还是五笔打字法!
他还常常带来一些新鲜观念和词汇。比如“抓好三本:人本、成本、资本”,“用好脑袋(创新),管好口袋(财务)”,我都是先从他那里听来,感兴趣才去找MBA教材看的。
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推进行业的进步。行业协会每年都会组织一些国际技术论坛或技术研讨会或全国学术年会,梁工都会积极参加,参与审批论文,还会发表他的技术文章。他常到一些技术培训班讲课。他和行业的其他专家一起参与编写过多本介绍PCB工艺技术和最新技术的专业书籍。他还写了不少文章,谈他的相关实践国际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的体会。
而在工厂,他也一直没有脱离过生产现场。
有次,生产线上出了问题,工艺部没日没夜地做实验,他也参与实验,并记录和观察每个实验样片。直到找到问题根源,将问题彻底解决。在总结会议上,陪着我们熬了好几个夜的梁工,累的实在不行了,竟然睡着了。
有一年,我们产线更换一种新药水,供应商来讲课, 他也跟我们一起去听课。供应商上讲台一看,梁工坐在下面,赶紧跑下来,说:“梁工,我们都是您教会的,怎么敢给您讲?” 梁工说:“你们这几年经历的多,一直在生产一线,经验比我多了嘛!没事没事,你们讲吧!”课间,我仔细观察梁工,他记得果然很仔细,完了,还提了好多问题,直到得到满意的答案,才离开。
偶尔闲下来的时候,梁工也会与我们一起交流,谈谈写论文的心得。有次,他谈到了那篇《印制电路板大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的构思和成文过程:
“当时改革开放不长,我们行业当中多为小作坊式的生产,大生产的实践经验不够,把产品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尤为欠缺。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经受了不少国内外大客户的骂声,鞭打声,我从中悟出了很多生产和技术管理的体会。后来,结合在不同行业会议上跟多家公司的老总接触、交换意见,参阅国内外好公司的管理资料、数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想法逐渐成熟。这篇文章,便是这样慢慢总结出来的。”
他的“好学”,不仅仅拘泥于专业领域,还渗透到了方方面面。
有次,我去他宿舍,看到他正在认真读《南方周末》。我说:“梁工,你也看《南方周末》啊?”“经常看。我正在学习这篇文章的写法呢!”他一边摊开报纸,一边对我讲:“你看,他是这样组织材料的,这样设置结构的,这样运用语言的。我们也可以学习他这样的写法。这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式。”
我先是惊讶,继而惊叹。
难怪他老人家永不落伍。
6 家国兴梦
有一年冬天,我们在东莞清溪一个度假村开管理会议。席间,来自香港和欧洲市场部的经理与我们争论了起来,话题是关于一种技术含量低,利润又不大的产品要不要上。我们的观点是不上,香港和海外的几个,则是力主要上。一位香港经理说:“你们大陆,不就是人力成本低吗?”
梁工一听,坐不住了,充分论证,据理力争,说出为何不上的理由,直到无人可驳。
会后吃饭,我跟梁工一桌。提起来会议上香港经理的话,梁工大为不爽:“什么叫你们大陆?香港人不是中国人吗?”
那次,似乎伤他很深,数年后见到他,谈起来,他仍记忆犹新。
梁工的子女都在国外工作。但梁工却在广州买了两套房子,每月都准时去付月供。有次,我跟梁工开玩笑:“您老人还炒房啊?”“不。我这两栋房子是买给儿子女儿的。他们不回来,就先空着。叶落总是要归根的,相信有一天,他们会回来的。”
梁工还关注着中国的印制电路板民营企业。
在一起工作的时候,他很少谈及过去。我在离开原公司后,与别人谈及,才知道,数十年来,他曾经向很多家中国民营企业伸出过援手。这些公司横跨印制电路板业的上下游,地理位置分布在全国各地。我见过几家公司的老总,谈起来梁工,都心存感激。
有一家行业里很出名的检测设备公司,他们的产品远销欧美各国,在国内外都很有名气。而这家公司的创意,以及当初的技术,都是梁工的。那时候对他们这行不懂,是梁工无私倾囊相授的。他们的产品出来后,梁工又帮忙使用,从包装到技术规格,都给出了很多专业的意见和建议。甚至连广告如何做,应该注意哪些细节,梁工都给出过详细的建议。而所有这一切,梁工从未收取过分文。
类似的故事,我不止一次听到过。最近碰到一位旧同事,自己创业当老板了,据说公司刚刚度过难关,去年的利润相当不俗。谈起来,他的开场白是:“若没有梁工无私的帮助,便没有这家公司,也没有现在的我……”讲到这里,竟然语带哽咽,几不能言。
在这个唯利是图的年代,若非亲闻目睹,这些话,断难相信。
而他更是为这个行业培养了很多人才。现在好多工厂的老总、总工,很多都是当年他从生产线的普工中发现,并提携起来的。
2003年,在征得梁工的同意后,我将梁工的几篇论文打出来,张贴到了印制电路板专业技术网站上。一时应者云集,热闹非凡。有人专门上来留言,向梁工致敬,说自己在梁工的论文中得到了很多的知识和养分;有人是专门来签到,报告自己在哪家厂,从事什么职业,并追述曾经受过梁工提携和点化的往事。而很多人,更是将信件直接发到了我的邮箱里,嘱我向梁工转达他们的关心和问候。
今年10月,梁工与同行业一些专家在深圳开会。有天晚上,我宴请他们,我向他们自我介绍:“我是梁工的学生!”不料所有的人都异口同声地说:“我们都是梁工的学生!”
其实,数十年来,梁工心中一直存有深深的民族复兴梦。在10年前,他谈及中国印制电路板产业,就信心十足,认为不出10年,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第一。那时,大多数人都不信。1999年,他在第一给我们讲课时,我们又提出过相同的问题,我们也不信。但他老人家的回答却斩钉截铁。
2006年,中国印制电路板产业总值超过美日,位列全球第一。而据全球专家预测,未来几年,中国还将仍以每年约13%左右的速度成长。算起来,这时间,据梁工当初预测中国PCB产业10年内全球第一,正好10年。
7 慈父贤夫
梁工刚到深圳工作的时候,他的大女儿已经在英国读完博士,进入了加拿大政府机关工作。而他的小儿子,正在英国读硕士。
工作之余,一起聊天,梁工时常会谈起这对儿女。
他除了谈及儿女们成长历程中的点点滴滴,还向我们转述过儿子调侃他的话:“爸爸,你看你多成功:你是个本科生,土大学生,却培养出来了一对洋大学生。”
谈话间,得意、自豪与幸福之情,洋溢在他的脸上。
前年冬天,我与女友去他们家看他。他太太正好从加拿大回来。于是我们也有幸见到了他太太。
他太太跟他一样,也是位非常和蔼可亲的人。
我们在他们家,从上午一直呆到了晚上,聊了很多很多话题。
他太太谈及他,用一句话概括:“我这一生很幸福,因为我没有嫁错人,有个好丈夫!”
听完他们的故事,我们也有同样的感慨。
梁工出生在广西一个贫穷的乡村,父亲死得早,母亲操劳过度病重去世,是他哥哥、姐姐带大的。高中毕业,他考上北航。第一次进京,他是穿着土布鞋,挑着行李去的。扁坦被大学接待站收走了。
大学五年,他没添过新衣,没回过一次家。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广州。他太太是北京人,大学毕业后也分到广州。他和他太太一起被送到东北一个部队农场接受工农兵再教育,两年后重回广州,他和他太太恋爱了。
那时,广东同全国一样,生活是艰苦的,粮、油、煤、布、糖都要票,定量供应。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还没有自已的房子,一家三口住一间房。早上5点多,梁工便起床,骑自行车去肉菜市场,先在肉店门口放一块石头当是排队的记号,再去买菜,然后折回到卖肉的地方,凭肉票割几两肉,接着骑车到单位食堂买早点,早上紧张得就像打仗似的。
如此生活,持续了多年,直到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之后,梁工便敏锐地捕捉到了机会,毫不犹豫地丢下国营单位的铁饭碗,去了合资企业。他所在的公司经营的很成功,曾是这个行业的标兵和楷模,也是中国较早向国外出口印刷电路板的企业。整整10年,他们都一直走在这个行业的最前列。
而他,也正是在这段时间,积累了点钱,在广州买下了自己的房子,儿女也陆续大学毕业,获得国外大学全额奖学金,留学深造。
谈到这一切,梁工颇为感慨,说:“过去从来没有想到过,有朝一日,我竟然能在广东有自己的房子!”他太太接过话头,调侃道:“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农民!”梁工回击:“你还不照样看上了我!”他太太笑了,梁工也笑了,爽朗的笑声中,洋溢着他俩的幸福!
8 人间滋味
梁工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各种滋味都要尝尝。”
他所谓的“尝滋味”,当然不是去吃美食,而是指尝试和挑战新工作、学新东西。
他自己就是一个喜欢“尝滋味”的人。
大学毕业后,梁工被分配到了一家国家级的研究所,负责PCB项目的研发工作,一干便是18年。后来,他觉得仅仅在研究所搞点科研产品,不过瘾,离真正的大规模生产太远,于是在80年代中期,主动请缨,去了合资公司。他参与了这家公司所有谈判与筹建过程。公司建成后,他留任总工。这家公司是国内印制电路板业最早的合资公司之一。
10年后,梁工觉得港资和台资企业是中国印刷电路板业的一股新“生力军”,这些公司的现场管理水平和成本控制水平,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必要参与其中,亲自体验一番。于是,他离开原公司,去了一家港资公司任总工。
后来,本土民营企业渐渐成长了上来,开始从港台和外资公司嘴里争市场,他便离开了港资公司,去了一家民营企业任总工。
我们都笑他:“人家的三步曲是先民营、再独资、再外资,您老人家正好相反。”
他笑言:“总工总工,总是打工嘛!到哪里还不一样!”
但我知道,在他心里,滋味其实还是不一样的。
我曾听说,他收藏有中国建国以来所有的印刷电路板专业技术出版物,包括报纸、杂志、学术专著和书籍,他的书房,简直就是一个印刷电路板书籍方面的“图书馆”。他说:“那是以前。现在出网络这么发达,出版技术这么先进,哪还能收藏得及?再说,印刷电路板技术日新月异,旧书刊收来也没有什么实际用处,只不过当一个爱好,一种乐趣而已。”
他的“图书馆”,我无缘得见,但他收藏了二三十年的钱币,我倒是见过。厚厚几大册,数千枚世界各国的钱币,每册都缀得手痛。师母对我们笑说:“哪天他不在,我拿去买菜。”他说:“卖菜的才不会要呢。”
他还喜欢古典音乐,收藏有很多古典音乐CD。梁工说:“工作之余,听听古典音乐,是一种享受。”
我以前以为,像梁工这样的人,一定是个工作狂。除了工作和专业,生活应该很乏味。孰料一接触才发现,他的生活,远比我想像的丰富多彩的多。
梁工说:“人啊,不能只剩下工作。那只占你生命的三分之一,另外的三分之二,是更丰富多彩的东西,有更多的滋味……”
是的,人生是应该多尝点各种滋味。梁工就不断尝试着各种滋味,乐此不疲。
这不,59岁那年,他要学车,想尝尝自已开车的滋味了。按他的说法是:“这几年坐车太苦了,穿梭在珠三角,常被‘卖猪仔’,被割破提包,被抢钱,被抢手机,每年都要发生好几次。”
我们都以为他是说说而已。不料他竟真跑去学开车了,并还郑重其事地去考驾照。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一次就过了!
不久,他去番禺开会,我跟女友去酒店看他。聊天到深夜,我们起身告辞。他突然说:“我送你们回去吧?”我们很惊愕。他说:“我是自己开车来的。走,下去看看我的车。”
我们一起下楼。
他将车从停车场开出来,是一辆崭新的“马自达”。他执意要载我们俩回去。路上,他虽然开得很慢,但很稳,几乎感觉不到颠簸,一点都不像是个新手。
梁工在车上跟我们说:“有时候在高速公路上,我一个人会开到110公里。我偶尔也会尝尝风驰电掣的滋味。”
9 永远的良师
一起工作三年,梁工对我的帮助,主要是工作方面。
他对我更大的帮助,则是在我离开原公司之后。
2002年底,我走到了人生到十字路口上。是去是留?得多失多?我真得颇为踌躇,难以取舍。
最后,我决定去请教一下梁工。
梁工并没有草率给我一个答案,也没有打“去留各所有得失”的太极,而是与我促膝长谈好几晚,帮我认真分析,总结得失。他认为,年轻人,该闯还是要闯的,不要死守一隅,不求进步。
我到新公司后,仍与他保持着联系。每遇挫折或重大难题,必会打电话求教于他。而他,从不应付,总是很认真地帮我分析解答。有时候,他正在开会,出差,或者赶路,不方便通话,便会在得空时,打电话回来。有一次,他在上海主持行业会议,我正好遇到了一些难题,他老人家竟然在会议间隙,用手机给我打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
06年5月,我到蛇口后,他第一个打电话来。在电话中,他语重心长,谆谆教导,嘱咐我:以后要从事商务了,要注意穿着,打扮,要学习怎样与人打交道;要注意言谈,举止,社交场上的点点滴滴;要塑造好自己的形象,给对方一个好印象……
10月初,我需要一些资料,上网查,正好看见梁工刚刚在一家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一篇此方面的论文。于是我打电话给他,看看能不能请他传真一份给我。
梁工爽快答应,立即传了过来。
后来,他担心传真不清楚,又叫助手扫描了一遍,用e-mail发给我。
几周后,他托人捎来一个包裹,我打开一看:里面有那份论文的复印件。有一幅他亲笔题写的横幅“难得糊涂”,下书一行小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郑板桥句。丙戊中秋。”落款“志立。”还有一本书,是他与另外两位专家合著的新作《现代印制电路先进技术》,扉页封面题写:“赠李发文先生留存:友谊天长地久。”落款“梁志立”。
(发表于《良友》第五辑《行走的梦想》,2008年4月文汇出版社出版发行)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2008-05-22 23:32
1 初识梁志立
我是1996年知道梁志立的,原因是在一份印制电路板专业刊物上读到过一篇他的文章,叫《印制电路板大生产的技术和管理》,详细论及中国印制电路工业的现状,并深入分析和讨论了印制电路板大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此文虽为一篇纯学术论文,但语言却琅琅上口,平白如话,读来一点都不生涩。就连我这个受专业训练不多的人,都读得如痴如醉,爱不释手。
我大为佩服,将此文整篇抄下,工作之余,只要得空,便会翻开读读,几到脱口成诵的地步。
后来我又得知,国家九五规划中,电子元件协会的“发展方针”,全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的“战略目标”,都跟他提的相似,更是佩服的不得了。
1998年,我们公司开始接做国外订单。初期,质量状况一塌糊涂,于是公司老总将产品送给梁先生,请他诊断。不久,他连同产品,寄回一张便签,上面写满了意见。老总非常重视,特意给每个部门主管复印了一张,我也第一次见到了梁工的手迹。
他的字很小,清秀俊朗,流畅飘逸,很有特点。仔细看,似有为了节省纸张,特意将字挤了一挤的感觉。
1999年初,公司有幸请到他来讲课。那是我第一次见他真人。一个很和蔼的老头,清清瘦瘦的,精神矍铄,平易近人,书生气十足。
他的课一如他的论文,严谨翔实,浅显易懂,而且有趣。一些艰涩的技术问题,经他用平实的语言一解释,再举个鲜活的例子,三言两语就表达清楚了。听课的人无不佩服。
他讲课时,我帮忙擦白板,所以有机会近距离看了一下讲稿。讲稿上的字,如当初所见那张便签,密密麻麻的。更让我惊讶的是,这些讲稿竟然写在一叠废纸的背面!
讲完课后,是提问时间。大家踊跃发言,我也提了几个不着边际的问题。他毫无不屑表情,一律认真对待,仔细回答。
2000年初,我回甘肃老家。过完春节,正准备启程,接到公司电话,说是让我不用回深圳,直飞上海参加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和美国、日本、欧洲等同行业协会举办的国际展会和研讨会。
刚到酒店,我的老上司老刘便兴冲冲进来,告诉我,梁先生也来了,并告诉我一个更为意外的消息:梁先生即将到我们公司任总工!
我异常兴奋。
吃完饭,我们一起去拜访梁工。梁工正在跟行业的几位专家聊天,于是一一给我们作了介绍。
那是我们第一次跟那么多专家在一起。听他们聊天,收获确实不少。而且这种机会,殊为难得。我就曾亲眼见过,一家公司的总工,见到梁先生他们后,激动得双手颤抖,结结巴巴说:“我曾经在××年写过一封信向您求教××问题,不知道您还记得不?”而今,我却与他同处一室,几次怀疑自己是在做梦,使劲揉眼睛。
第二天,梁先生做报告,题目是《中国PCB发展20年》,听者云集,座无虚席。需要说明的是:PCB是Printed circuit blard(印制电路板)的英文缩写。
2 与他朝夕相处
回到深圳后不久,梁先生便来上班。
公司很多人都慕名拜访他。而我,则无须刻意,因为他就是我的上司,我差不多每天都要去见他,向他汇报和讨论工作上的问题。
他让我们叫他梁工。
初时,我很拘谨,不知该如何措辞,如何与他相处。
久了,就放松了。
梁工其实是个很随和的人,修养非常好,知识很渊博。与他相处近三年,我从没见过他发脾气。他虽然是全国知名的专家,但却从不专断。只要有不同意见,他总会耐心听取,并坐下来,摆事实,讲道理,直到我们理解并接受。当然,他不见得总是对的,偶尔也会出错,每逢这时,他会爽快接受,并感谢我们告诉他。
我并没有像追星一样去崇拜梁工,但我却因能与这样一位国内知名的重量级专家一起工作而倍感幸运。
有人说,近距离无偶像。但我与梁工相处越久,却越喜欢他。后来,更因接触到他在工作之外的点点滴滴,越发佩服和尊敬他。
当时他的夫人、儿女都在海外,所以国内就他一人。他在广州有房子,有时会回去,开开窗,透透气,交交管理费、电费、水费、煤气费什么的。
有一个周日,我从外面回来,正好碰到梁工也从小镇上坐公共汽车回来。我大为好奇,问他:“梁工,怎么不叫司机送您出去?” 他答:“周末了,他们也需要休息。这么几步路,我自己坐车就搞掂了。”并掏出一个小本本给我看:“我出去打探了打探,从坪山(我们公司所处的小镇)到广州没有直达车,要到龙岗转车,可以直达。以后我就走这个路线。”我大为惊奇:“梁工,您自己坐公共汽车去广州?公司不给您派车?”他说:“周末大家都要回家,车很紧张。反正我坐车顺路,就不用额外占车了。”
我听了愤愤不平,那些职位比他低很多的家伙们,一出门就要车跟在屁股上,耀武扬威的,而他职位那么高,又是快60岁的人了,近200公里远的路,还要自己搭公车?!真是岂有此理!
最后倒是他转过来劝我要释怀。
还记得有一次,我跟梁工出差去华为。派车的人说:“就一辆小车了,采购经理也说要出去。”我说:“那自然是我们用了,难道要梁工坐货车去?”不料梁工正好下来,听到了,说:“我们就坐货车去吧!采购紧急,小车还是给他们坐。”
结果华为不允许货车进大门。我们只好在离大门口老远的位置下车,步行进去。深圳7月的太阳,热到毒辣,等到走入华为大厅,我们两人浑身已经被汗浸透了。我一边替老人家心痛,一边责怪自己:要是争多一句,坐小车来,老人家就不必如此受罪了。
周末,我们偶尔会聚餐,也请梁工去。
工厂在乡下,没什么像样的餐馆。他也不嫌弃。很多次,甚至是他做东,请我们吃饭。
有时候,碰到郁闷的事,我们还会发发牢骚,唠唠不满。梁工总是倾听之,笑应之,疏导之,宽慰之。我们都把他当做慈祥的长辈,可信赖的伙伴,一个可以敞开心扉朋友。在他面前,我们毋须虚伪,也不必遮挡。跟他聊天,我们从没有过被秋后算帐、揪小辫子的顾虑和担忧。
节假日的时候,我们还曾在一起唱卡拉OK。梁工唱的是《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后来,这首歌变成了梁工的保留曲目,只要聚会,或者有唱歌节目,我们一定起哄,让他老人家来一曲。
梁工还有很多幽默、笑话和顺口溜。
我还记得,有一年夏天,公司经理级别以上的人全部齐聚深圳龙岗一个度假村,一天半开会开管理会议,半天休闲,个别交换意见,晚上则是聚在一起唱卡拉OK。我们一致要求梁工出节目。梁工毫不畏惧,接过麦克风便来了一段顺口溜:“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上坑多地不平,世上官多不太平。”惹得众人捧腹大笑。
3非常时期的梁工
梁工刚来的时候,正是公司的非常时期。
那时候,公司的市场策略调整,正由内销型转向外销型。我们缺乏外单和大生产的技术、管理经验,出口到欧洲的产品,屡被退货,公司也屡造索赔,日子过的非常痛苦。其时,我负责品质部,几乎所有的部门都指责品质部门做得不好。我顶着从业以来所面临得最大压力,每日都在紧张和恐惧中度过。
梁工并未按照大家的思路走,也没有像很多所谓的“强人”一样,大烧三把火。而是从源头开始梳理,在每日的会议上反复强调“产品是设计和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应该搞前期控制,而不是后期把关。要做稳定一致的产量,稳定一致的质量,必须抓系统管理。”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点点滴滴,做深做细。”
他更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培训和教育上。
他整理了很多教材,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给管理和技术人员不断上课培训。甚至,他还伏案翻译了一些原材料的使用说明书,发给我们看。
他的观点是:我们只有吃透最基础的东西,了解了客户的需求和愿望,做出的产品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订单才能源源不断。客户满意了,订单自然就会有了。
他还发出了倡议,说:“我们从现在开始,每个人选定一个目前公司质量上的一个难题,思考、观察、分析,花一周时间重点攻克解决,先解燃眉之急。如果从中发现重大得问题和有价值的课题,立成项,深入研究,总结,写成论文,这样不但能解决实际问题,也会不断提高我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些“见过市面”的人很不屑,觉得梁工也不过尔尔,私下颇多抨击和不满。
但变化真的出现了。
管理人员们开始逐渐变得不那么忙,不再每天到处“救火”了。技术人员们不再每天人浮于事,无所事事,而是天天泡在生产线上,观察,记录数据,有时候在饭堂里,还能听到他们之间的争论和争吵,一打听,原来不过是为一个数字的对错而已。更神奇的是,还不到半年的时间,我们出口欧洲的产品不再被退货了,甚至那家最难缠的客户,在年底还送了礼品来,把我们评为他们的最佳供应商。
几个月后,从无写论文传统的技术、管理部门,哗啦啦,一下子竟然交出了几十篇论文。
梁工一一过目,每篇都给出中肯的意见,指导大家修改和改进。
秋天的时候,他邀请印制电路板行业的另一位老专家,也是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刊物《印制电路信息》杂志的主编林金堵教授来讲课,并向他推荐了大家的论文。
林教授一看之下,爱不释手,回去时,挑走了近一半的论文。其后不久,这些论文便陆续在刊物上发表了。
同行业的工厂看到专业杂志上刊登我们公司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多篇论文,纷纷打电话来讨教。
更有一些同行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想到我们公司来,与梁工一起工作、学习。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梁工还受邀多次到一些知名的企业,给他们的研发、技术人员们讲课,研讨国内外客户反馈的研发、生产、管理上碰到的一些难题。
基于他在行业中的口碑,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公司还与我们合作,开发了好些有技术含量、有制作难度的新产品。
其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梁工主持的一些项目,陆续转入量产,尤其是一些特种产品,走在了国内同行业的前头,赢得了国内和国际市场,形成了这家公司有技术含量的特色产品。
4 秘密武器
无论是工作之中,还是工作之外,梁工都能轻松应付,游刃有余。
我觉得很好奇,有次请教他。
他笑笑,说:“好像也没有什么秘诀。如果非要找找……嗯,我有三个笔记本,一个是用来记工作的;一个是用来记录随时冒出来的灵感,或者我听到的对我有感悟或触动我的话;还有一个专门用来摘录报纸杂志上的名言、典故、信念、管理理念等,以备有时参加聚会时,被突然袭击,应付出个节目。”
难怪他无论走到哪里,随身都携带着一个黑色的敞口小提包。原来那里藏着他的“秘密武器”——三个笔记本呢!
后来,我果然见识到了他“秘密武器”的厉害!
我们每天都要开会。会上有命令,也有争论,有时候有人会承诺,或者争辩等等。时间一长,可能说话的人就忘了。每当此时,梁工就会翻出笔记本来,说某月某日几点的会议上,谁谁谁答应了什么,或者谁谁谁说了什么。听的人哑口无言,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每次开会,负责做会议记录的女孩,更是视梁工的笔记本为宝典。因为每次她一走神,或者理解不到位,错漏了的,总是拿梁工的笔记本来订正。如果哪天梁工出差不在,她就会很紧张,坐卧不宁。
而我们,也会常常用到梁工的笔记本。
有次,我跟计划部经理为一个问题理解不一致,吵个不休。最后两人一致决定去找梁工,请梁工翻笔记本,替我们裁决。
梁工与行业的一些老专家如林金堵、王恒义、祝大同等先生是好友,他也常常会动用这些资源,请他们来我们工厂讲课。这些老专家,都跟梁工很相似。他们平易近人,很容易相处,没有什么架子,而且都有学者的风度和书生气的味道。
每次这些专家来讲课,梁工都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讲、记录。讲座结束时,他还会总结、点评一番。
有次他请林金堵教授教授来公司,连续讲了5个晚上的课。期间,他就记下了林教授很多的“名言”,例如,林教授说过三个“平常”:“人老了,要以平常人的心态,干平常人的事,过平常人的生活。”
晚上吃饭,他跟林教授斗嘴,说他的某句“名言”很好,某句就不苟同。林教授不承认自己说过他不苟同的“名言”。梁工立即拿过自己那个黑色小包,掏出他的“秘密武器”,翻开来,跟林教授说:×月×日,第×堂课,你说的。你还说了××和×ד名言”。林教授不得不认输。
看着两个“老顽童”在席间嬉闹,大家也跟着畅怀大笑。
5 学无止境
听说梁工大学学的是俄语,参加工作几年后才自学英语,竟然学到了能自己对话的程度。有一年,他更是独自一人游历欧美多国。我曾向他求证,他说是真的。他还告诉我,他学英语,听坏了数十上百盘磁带和几个录音机。这让我这个视英语为洪水猛兽的后生晚辈惭愧了好久。
虽然他已是耳顺之年,但他的思想和知识却绝不古董,总能跟上潮流。比如,2000年他就能用电脑,会用google查资料,能收发邮件。他回E-mail,都是自己动手,用的还是五笔打字法!
他还常常带来一些新鲜观念和词汇。比如“抓好三本:人本、成本、资本”,“用好脑袋(创新),管好口袋(财务)”,我都是先从他那里听来,感兴趣才去找MBA教材看的。
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推进行业的进步。行业协会每年都会组织一些国际技术论坛或技术研讨会或全国学术年会,梁工都会积极参加,参与审批论文,还会发表他的技术文章。他常到一些技术培训班讲课。他和行业的其他专家一起参与编写过多本介绍PCB工艺技术和最新技术的专业书籍。他还写了不少文章,谈他的相关实践国际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的体会。
而在工厂,他也一直没有脱离过生产现场。
有次,生产线上出了问题,工艺部没日没夜地做实验,他也参与实验,并记录和观察每个实验样片。直到找到问题根源,将问题彻底解决。在总结会议上,陪着我们熬了好几个夜的梁工,累的实在不行了,竟然睡着了。
有一年,我们产线更换一种新药水,供应商来讲课, 他也跟我们一起去听课。供应商上讲台一看,梁工坐在下面,赶紧跑下来,说:“梁工,我们都是您教会的,怎么敢给您讲?” 梁工说:“你们这几年经历的多,一直在生产一线,经验比我多了嘛!没事没事,你们讲吧!”课间,我仔细观察梁工,他记得果然很仔细,完了,还提了好多问题,直到得到满意的答案,才离开。
偶尔闲下来的时候,梁工也会与我们一起交流,谈谈写论文的心得。有次,他谈到了那篇《印制电路板大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的构思和成文过程:
“当时改革开放不长,我们行业当中多为小作坊式的生产,大生产的实践经验不够,把产品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尤为欠缺。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经受了不少国内外大客户的骂声,鞭打声,我从中悟出了很多生产和技术管理的体会。后来,结合在不同行业会议上跟多家公司的老总接触、交换意见,参阅国内外好公司的管理资料、数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想法逐渐成熟。这篇文章,便是这样慢慢总结出来的。”
他的“好学”,不仅仅拘泥于专业领域,还渗透到了方方面面。
有次,我去他宿舍,看到他正在认真读《南方周末》。我说:“梁工,你也看《南方周末》啊?”“经常看。我正在学习这篇文章的写法呢!”他一边摊开报纸,一边对我讲:“你看,他是这样组织材料的,这样设置结构的,这样运用语言的。我们也可以学习他这样的写法。这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式。”
我先是惊讶,继而惊叹。
难怪他老人家永不落伍。
6 家国兴梦
有一年冬天,我们在东莞清溪一个度假村开管理会议。席间,来自香港和欧洲市场部的经理与我们争论了起来,话题是关于一种技术含量低,利润又不大的产品要不要上。我们的观点是不上,香港和海外的几个,则是力主要上。一位香港经理说:“你们大陆,不就是人力成本低吗?”
梁工一听,坐不住了,充分论证,据理力争,说出为何不上的理由,直到无人可驳。
会后吃饭,我跟梁工一桌。提起来会议上香港经理的话,梁工大为不爽:“什么叫你们大陆?香港人不是中国人吗?”
那次,似乎伤他很深,数年后见到他,谈起来,他仍记忆犹新。
梁工的子女都在国外工作。但梁工却在广州买了两套房子,每月都准时去付月供。有次,我跟梁工开玩笑:“您老人还炒房啊?”“不。我这两栋房子是买给儿子女儿的。他们不回来,就先空着。叶落总是要归根的,相信有一天,他们会回来的。”
梁工还关注着中国的印制电路板民营企业。
在一起工作的时候,他很少谈及过去。我在离开原公司后,与别人谈及,才知道,数十年来,他曾经向很多家中国民营企业伸出过援手。这些公司横跨印制电路板业的上下游,地理位置分布在全国各地。我见过几家公司的老总,谈起来梁工,都心存感激。
有一家行业里很出名的检测设备公司,他们的产品远销欧美各国,在国内外都很有名气。而这家公司的创意,以及当初的技术,都是梁工的。那时候对他们这行不懂,是梁工无私倾囊相授的。他们的产品出来后,梁工又帮忙使用,从包装到技术规格,都给出了很多专业的意见和建议。甚至连广告如何做,应该注意哪些细节,梁工都给出过详细的建议。而所有这一切,梁工从未收取过分文。
类似的故事,我不止一次听到过。最近碰到一位旧同事,自己创业当老板了,据说公司刚刚度过难关,去年的利润相当不俗。谈起来,他的开场白是:“若没有梁工无私的帮助,便没有这家公司,也没有现在的我……”讲到这里,竟然语带哽咽,几不能言。
在这个唯利是图的年代,若非亲闻目睹,这些话,断难相信。
而他更是为这个行业培养了很多人才。现在好多工厂的老总、总工,很多都是当年他从生产线的普工中发现,并提携起来的。
2003年,在征得梁工的同意后,我将梁工的几篇论文打出来,张贴到了印制电路板专业技术网站上。一时应者云集,热闹非凡。有人专门上来留言,向梁工致敬,说自己在梁工的论文中得到了很多的知识和养分;有人是专门来签到,报告自己在哪家厂,从事什么职业,并追述曾经受过梁工提携和点化的往事。而很多人,更是将信件直接发到了我的邮箱里,嘱我向梁工转达他们的关心和问候。
今年10月,梁工与同行业一些专家在深圳开会。有天晚上,我宴请他们,我向他们自我介绍:“我是梁工的学生!”不料所有的人都异口同声地说:“我们都是梁工的学生!”
其实,数十年来,梁工心中一直存有深深的民族复兴梦。在10年前,他谈及中国印制电路板产业,就信心十足,认为不出10年,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第一。那时,大多数人都不信。1999年,他在第一给我们讲课时,我们又提出过相同的问题,我们也不信。但他老人家的回答却斩钉截铁。
2006年,中国印制电路板产业总值超过美日,位列全球第一。而据全球专家预测,未来几年,中国还将仍以每年约13%左右的速度成长。算起来,这时间,据梁工当初预测中国PCB产业10年内全球第一,正好10年。
7 慈父贤夫
梁工刚到深圳工作的时候,他的大女儿已经在英国读完博士,进入了加拿大政府机关工作。而他的小儿子,正在英国读硕士。
工作之余,一起聊天,梁工时常会谈起这对儿女。
他除了谈及儿女们成长历程中的点点滴滴,还向我们转述过儿子调侃他的话:“爸爸,你看你多成功:你是个本科生,土大学生,却培养出来了一对洋大学生。”
谈话间,得意、自豪与幸福之情,洋溢在他的脸上。
前年冬天,我与女友去他们家看他。他太太正好从加拿大回来。于是我们也有幸见到了他太太。
他太太跟他一样,也是位非常和蔼可亲的人。
我们在他们家,从上午一直呆到了晚上,聊了很多很多话题。
他太太谈及他,用一句话概括:“我这一生很幸福,因为我没有嫁错人,有个好丈夫!”
听完他们的故事,我们也有同样的感慨。
梁工出生在广西一个贫穷的乡村,父亲死得早,母亲操劳过度病重去世,是他哥哥、姐姐带大的。高中毕业,他考上北航。第一次进京,他是穿着土布鞋,挑着行李去的。扁坦被大学接待站收走了。
大学五年,他没添过新衣,没回过一次家。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广州。他太太是北京人,大学毕业后也分到广州。他和他太太一起被送到东北一个部队农场接受工农兵再教育,两年后重回广州,他和他太太恋爱了。
那时,广东同全国一样,生活是艰苦的,粮、油、煤、布、糖都要票,定量供应。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还没有自已的房子,一家三口住一间房。早上5点多,梁工便起床,骑自行车去肉菜市场,先在肉店门口放一块石头当是排队的记号,再去买菜,然后折回到卖肉的地方,凭肉票割几两肉,接着骑车到单位食堂买早点,早上紧张得就像打仗似的。
如此生活,持续了多年,直到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之后,梁工便敏锐地捕捉到了机会,毫不犹豫地丢下国营单位的铁饭碗,去了合资企业。他所在的公司经营的很成功,曾是这个行业的标兵和楷模,也是中国较早向国外出口印刷电路板的企业。整整10年,他们都一直走在这个行业的最前列。
而他,也正是在这段时间,积累了点钱,在广州买下了自己的房子,儿女也陆续大学毕业,获得国外大学全额奖学金,留学深造。
谈到这一切,梁工颇为感慨,说:“过去从来没有想到过,有朝一日,我竟然能在广东有自己的房子!”他太太接过话头,调侃道:“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农民!”梁工回击:“你还不照样看上了我!”他太太笑了,梁工也笑了,爽朗的笑声中,洋溢着他俩的幸福!
8 人间滋味
梁工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各种滋味都要尝尝。”
他所谓的“尝滋味”,当然不是去吃美食,而是指尝试和挑战新工作、学新东西。
他自己就是一个喜欢“尝滋味”的人。
大学毕业后,梁工被分配到了一家国家级的研究所,负责PCB项目的研发工作,一干便是18年。后来,他觉得仅仅在研究所搞点科研产品,不过瘾,离真正的大规模生产太远,于是在80年代中期,主动请缨,去了合资公司。他参与了这家公司所有谈判与筹建过程。公司建成后,他留任总工。这家公司是国内印制电路板业最早的合资公司之一。
10年后,梁工觉得港资和台资企业是中国印刷电路板业的一股新“生力军”,这些公司的现场管理水平和成本控制水平,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必要参与其中,亲自体验一番。于是,他离开原公司,去了一家港资公司任总工。
后来,本土民营企业渐渐成长了上来,开始从港台和外资公司嘴里争市场,他便离开了港资公司,去了一家民营企业任总工。
我们都笑他:“人家的三步曲是先民营、再独资、再外资,您老人家正好相反。”
他笑言:“总工总工,总是打工嘛!到哪里还不一样!”
但我知道,在他心里,滋味其实还是不一样的。
我曾听说,他收藏有中国建国以来所有的印刷电路板专业技术出版物,包括报纸、杂志、学术专著和书籍,他的书房,简直就是一个印刷电路板书籍方面的“图书馆”。他说:“那是以前。现在出网络这么发达,出版技术这么先进,哪还能收藏得及?再说,印刷电路板技术日新月异,旧书刊收来也没有什么实际用处,只不过当一个爱好,一种乐趣而已。”
他的“图书馆”,我无缘得见,但他收藏了二三十年的钱币,我倒是见过。厚厚几大册,数千枚世界各国的钱币,每册都缀得手痛。师母对我们笑说:“哪天他不在,我拿去买菜。”他说:“卖菜的才不会要呢。”
他还喜欢古典音乐,收藏有很多古典音乐CD。梁工说:“工作之余,听听古典音乐,是一种享受。”
我以前以为,像梁工这样的人,一定是个工作狂。除了工作和专业,生活应该很乏味。孰料一接触才发现,他的生活,远比我想像的丰富多彩的多。
梁工说:“人啊,不能只剩下工作。那只占你生命的三分之一,另外的三分之二,是更丰富多彩的东西,有更多的滋味……”
是的,人生是应该多尝点各种滋味。梁工就不断尝试着各种滋味,乐此不疲。
这不,59岁那年,他要学车,想尝尝自已开车的滋味了。按他的说法是:“这几年坐车太苦了,穿梭在珠三角,常被‘卖猪仔’,被割破提包,被抢钱,被抢手机,每年都要发生好几次。”
我们都以为他是说说而已。不料他竟真跑去学开车了,并还郑重其事地去考驾照。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一次就过了!
不久,他去番禺开会,我跟女友去酒店看他。聊天到深夜,我们起身告辞。他突然说:“我送你们回去吧?”我们很惊愕。他说:“我是自己开车来的。走,下去看看我的车。”
我们一起下楼。
他将车从停车场开出来,是一辆崭新的“马自达”。他执意要载我们俩回去。路上,他虽然开得很慢,但很稳,几乎感觉不到颠簸,一点都不像是个新手。
梁工在车上跟我们说:“有时候在高速公路上,我一个人会开到110公里。我偶尔也会尝尝风驰电掣的滋味。”
9 永远的良师
一起工作三年,梁工对我的帮助,主要是工作方面。
他对我更大的帮助,则是在我离开原公司之后。
2002年底,我走到了人生到十字路口上。是去是留?得多失多?我真得颇为踌躇,难以取舍。
最后,我决定去请教一下梁工。
梁工并没有草率给我一个答案,也没有打“去留各所有得失”的太极,而是与我促膝长谈好几晚,帮我认真分析,总结得失。他认为,年轻人,该闯还是要闯的,不要死守一隅,不求进步。
我到新公司后,仍与他保持着联系。每遇挫折或重大难题,必会打电话求教于他。而他,从不应付,总是很认真地帮我分析解答。有时候,他正在开会,出差,或者赶路,不方便通话,便会在得空时,打电话回来。有一次,他在上海主持行业会议,我正好遇到了一些难题,他老人家竟然在会议间隙,用手机给我打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
06年5月,我到蛇口后,他第一个打电话来。在电话中,他语重心长,谆谆教导,嘱咐我:以后要从事商务了,要注意穿着,打扮,要学习怎样与人打交道;要注意言谈,举止,社交场上的点点滴滴;要塑造好自己的形象,给对方一个好印象……
10月初,我需要一些资料,上网查,正好看见梁工刚刚在一家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一篇此方面的论文。于是我打电话给他,看看能不能请他传真一份给我。
梁工爽快答应,立即传了过来。
后来,他担心传真不清楚,又叫助手扫描了一遍,用e-mail发给我。
几周后,他托人捎来一个包裹,我打开一看:里面有那份论文的复印件。有一幅他亲笔题写的横幅“难得糊涂”,下书一行小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郑板桥句。丙戊中秋。”落款“志立。”还有一本书,是他与另外两位专家合著的新作《现代印制电路先进技术》,扉页封面题写:“赠李发文先生留存:友谊天长地久。”落款“梁志立”。
(发表于《良友》第五辑《行走的梦想》,2008年4月文汇出版社出版发行)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