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纳粹党,即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又稱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勞工黨,簡稱國社黨,通稱納粹黨;德文: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NSDAP;英文:National Socialist German Workers Party,通稱Nazi Party)是20世紀前半葉威瑪共和國时代的一個德國政黨,前身是德意志勞工黨(德文:Deutsche Arbeiterpartei,縮寫:DAP),後由阿道夫•希特拉領導,在德国议会大选中获胜,党魁希特勒于1933年出任德國總理。威瑪共和國时代结束,进入希特拉獨裁的納粹黨時代,俗稱「納粹德國」或「第三帝國」。1945年5月,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並由盟國占領後,盟國管制理事會(Allied Control Council)第2號法令將納粹黨解散並宣布其為非法。
「納粹」的稱呼來自德語的「Nazi」,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t」的簡寫。
目录
[隐藏]
• 1 歷史
o 1.1 大事记
o 1.2 戰前政策 1933-1939
 1.2.1 統一勢力
 1.2.2 經濟政策
o 1.3 选举结果
• 2 國家社會主義
o 2.1 种族問題
o 2.2 党卫队
• 3 参见
• 4 外部連結
[编辑] 歷史
納粹黨原本只是德國的一個小政黨。但自從希特勒入黨以來,黨務蒸蒸日上,納粹黨屢次勝出選举。自1933年威瑪共和國衰落之后,纳粹党成为纳粹德国的主要政治势力,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之后它被宣布为非法,它的领导者被逮捕并在纽伦堡审判上被宣判犯有危害人类罪。
[编辑] 大事记
• 啤酒館政變 (提高了希特拉在黨內的地位,希特拉在牢獄中撰寫了《我的奮鬥》)
• 魏玛共和国 (包括致使希特勒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的事件)
• 一体化 (纳粹建立独裁的合法手段)
• 纳粹德国的种族政策 (歧视政策的历史)
• 國會縱火案 (削弱共產黨勢力)
• 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战 (军事事件为中心)
[编辑] 戰前政策 1933-1939
参见:納粹德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巨額賠款使魏玛共和国之民主共和政府無法負擔,之後遭遇的經濟大蕭條和未能解決失業、其他社會問題(如共產黨的暴動),使許多德國人轉向支持右翼,希特勒之納粹黨則屬極右翼中之一支。希特勒承諾減少失業人口及對經濟、文化和軍事進行改革。在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第二任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為德国总理。
[编辑] 統一勢力
在1933年2月27日,国会纵火案後,希特勒立即公佈「國家及人民保護令」,廢止公民自由權,是為德國踏入極權主義的第一步。
1933年9月1日,[希特勒]在纽伦堡召开的纳粹党代表大会上首度使用「第三帝國」指稱他所统治下、「國祚千年」的德国。
德国历史系列
古代
日耳曼人时期
民族大迁徙
法兰克人时期
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
中世纪的德意志
加洛林王朝
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帝国
东法兰克王国
德意志王国
神圣罗马帝国(第一帝国)
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建立
莱茵联邦
德意志邦联
德意志1848年革命
北德意志邦联
德意志统一
德意志帝国时期
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
一战时期的德意志帝国
德国十一月革命
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
大德意志帝国(第三帝国)
二战时期的大德意志帝国
分裂与重新统一
盟军占领 + 前东部领土
战后德国人流放和逃亡
联邦德国 + 民主德国
两德统一
现今的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专题史
军事史
殖民史
疆域史
历史年表
语言史
本模板: 查看 • 討論 • 編輯 • 歷史
在1934年8月2日,保罗•冯•兴登堡死後,希特勒順理成章地控制德國,廢除总统制,成為德國元首,並派出100,000 名間諜,監察國內的評論家及異見者。
1939年7月10日,宣傳部長戈培爾正式宣佈废弃使用,改以「大德意志帝國」(Großdeutsche Reich)取代。详见德国历史。
希特勒其後奪取立法權,一一鏟除反對勢力,再成立第三帝國。
當時,德國總體經濟因納粹黨的戰爭經濟計畫的而得到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但許多黨外政治對手、尤其是共產主義者和一些社會主義者,被送去集中營,據估計,在納粹最初統治的時間裏,就有成千上萬政治受害者死去或失蹤。
二战末期,根据希特勒遗嘱,北部战区司令邓尼茨海军元帅任总统,宣传部长戈培尔为总理。但戈培尔在希特勒自杀身亡后随即自杀,很快邓尼茨向盟军投降。第三帝国時代終结。
[编辑] 經濟政策
經濟大蕭條時,失業人口激增,失業率高達40%,Hjalmar Schacht 領導時,起草了一項新經濟政策。因於當時工會是共產主義者與共產黨容易控制之地帶,以及納粹黨的反共意識形態,新經濟政策之其中一項即廢除工會和實施嚴密的薪水控制。
希特勒另一方面又重新建軍及進行大型工程(高速公路便是此時發明的),短時間內,失業人口大幅下降。(由六百萬減至二百萬)
[编辑] 选举结果
日期 百万票 席位
1928年5月20日
0.81 2.6%
1930年9月14日
6.41 18.3%
1932年7月31日
13.7 37.3%
1932年11月6日
11.74 33.1%
1933年3月5日
17.28 43.9%
[编辑] 國家社會主義
参见:納粹主義
國家社會主義一般又稱作納粹主義, 「納粹」(Nazi)是德語「國家社會主義者」(Nationalsozialist)的簡稱,原意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NSDAP,簡稱國社黨)的黨員與擁護者。今天在歐洲(特別是在德國)則泛指一般極右法西斯主義者。
纳粹德国(阿道夫•希特勒)與军国主义的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和法西斯主義的義大利(本尼托•墨索里尼)结成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同盟集团,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策动者。
[编辑] 种族問題
纳粹政权的特点是政治上控制社会的一切方面——(一体化,Gleichschaltung),以追求种族(雅利安人,北欧白种人)、社会和文化的“纯净”。纳粹党通过迫害其认定為不纯的事物来达到目的,特别针对少数人群如犹太人、吉普赛人、同性恋者和政治敌人。这一时期的政治反对派,参见德国抵抗运动。
这种迫害在政权的最后几年中达到了高峰。大约六百万犹太人、一千万斯拉夫人及各种各样的其他人被有组织地杀害。这种种族灭绝的罪行在英语中称为Holocaust(意为“大屠杀”),在希伯来语中称为Shoah,纳粹委婉的在德语中称其为“最终解决方案”(Endlösung,一般稱殺死犹太人叫“最终解决”)。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納粹」的稱呼來自德語的「Nazi」,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t」的簡寫。
目录
[隐藏]
• 1 歷史
o 1.1 大事记
o 1.2 戰前政策 1933-1939
 1.2.1 統一勢力
 1.2.2 經濟政策
o 1.3 选举结果
• 2 國家社會主義
o 2.1 种族問題
o 2.2 党卫队
• 3 参见
• 4 外部連結
[编辑] 歷史
納粹黨原本只是德國的一個小政黨。但自從希特勒入黨以來,黨務蒸蒸日上,納粹黨屢次勝出選举。自1933年威瑪共和國衰落之后,纳粹党成为纳粹德国的主要政治势力,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之后它被宣布为非法,它的领导者被逮捕并在纽伦堡审判上被宣判犯有危害人类罪。
[编辑] 大事记
• 啤酒館政變 (提高了希特拉在黨內的地位,希特拉在牢獄中撰寫了《我的奮鬥》)
• 魏玛共和国 (包括致使希特勒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的事件)
• 一体化 (纳粹建立独裁的合法手段)
• 纳粹德国的种族政策 (歧视政策的历史)
• 國會縱火案 (削弱共產黨勢力)
• 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战 (军事事件为中心)
[编辑] 戰前政策 1933-1939
参见:納粹德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巨額賠款使魏玛共和国之民主共和政府無法負擔,之後遭遇的經濟大蕭條和未能解決失業、其他社會問題(如共產黨的暴動),使許多德國人轉向支持右翼,希特勒之納粹黨則屬極右翼中之一支。希特勒承諾減少失業人口及對經濟、文化和軍事進行改革。在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第二任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為德国总理。
[编辑] 統一勢力
在1933年2月27日,国会纵火案後,希特勒立即公佈「國家及人民保護令」,廢止公民自由權,是為德國踏入極權主義的第一步。
1933年9月1日,[希特勒]在纽伦堡召开的纳粹党代表大会上首度使用「第三帝國」指稱他所统治下、「國祚千年」的德国。
德国历史系列
古代
日耳曼人时期
民族大迁徙
法兰克人时期
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
中世纪的德意志
加洛林王朝
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帝国
东法兰克王国
德意志王国
神圣罗马帝国(第一帝国)
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建立
莱茵联邦
德意志邦联
德意志1848年革命
北德意志邦联
德意志统一
德意志帝国时期
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
一战时期的德意志帝国
德国十一月革命
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
大德意志帝国(第三帝国)
二战时期的大德意志帝国
分裂与重新统一
盟军占领 + 前东部领土
战后德国人流放和逃亡
联邦德国 + 民主德国
两德统一
现今的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专题史
军事史
殖民史
疆域史
历史年表
语言史
本模板: 查看 • 討論 • 編輯 • 歷史
在1934年8月2日,保罗•冯•兴登堡死後,希特勒順理成章地控制德國,廢除总统制,成為德國元首,並派出100,000 名間諜,監察國內的評論家及異見者。
1939年7月10日,宣傳部長戈培爾正式宣佈废弃使用,改以「大德意志帝國」(Großdeutsche Reich)取代。详见德国历史。
希特勒其後奪取立法權,一一鏟除反對勢力,再成立第三帝國。
當時,德國總體經濟因納粹黨的戰爭經濟計畫的而得到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但許多黨外政治對手、尤其是共產主義者和一些社會主義者,被送去集中營,據估計,在納粹最初統治的時間裏,就有成千上萬政治受害者死去或失蹤。
二战末期,根据希特勒遗嘱,北部战区司令邓尼茨海军元帅任总统,宣传部长戈培尔为总理。但戈培尔在希特勒自杀身亡后随即自杀,很快邓尼茨向盟军投降。第三帝国時代終结。
[编辑] 經濟政策
經濟大蕭條時,失業人口激增,失業率高達40%,Hjalmar Schacht 領導時,起草了一項新經濟政策。因於當時工會是共產主義者與共產黨容易控制之地帶,以及納粹黨的反共意識形態,新經濟政策之其中一項即廢除工會和實施嚴密的薪水控制。
希特勒另一方面又重新建軍及進行大型工程(高速公路便是此時發明的),短時間內,失業人口大幅下降。(由六百萬減至二百萬)
[编辑] 选举结果
日期 百万票 席位
1928年5月20日
0.81 2.6%
1930年9月14日
6.41 18.3%
1932年7月31日
13.7 37.3%
1932年11月6日
11.74 33.1%
1933年3月5日
17.28 43.9%
[编辑] 國家社會主義
参见:納粹主義
國家社會主義一般又稱作納粹主義, 「納粹」(Nazi)是德語「國家社會主義者」(Nationalsozialist)的簡稱,原意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NSDAP,簡稱國社黨)的黨員與擁護者。今天在歐洲(特別是在德國)則泛指一般極右法西斯主義者。
纳粹德国(阿道夫•希特勒)與军国主义的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和法西斯主義的義大利(本尼托•墨索里尼)结成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同盟集团,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策动者。
[编辑] 种族問題
纳粹政权的特点是政治上控制社会的一切方面——(一体化,Gleichschaltung),以追求种族(雅利安人,北欧白种人)、社会和文化的“纯净”。纳粹党通过迫害其认定為不纯的事物来达到目的,特别针对少数人群如犹太人、吉普赛人、同性恋者和政治敌人。这一时期的政治反对派,参见德国抵抗运动。
这种迫害在政权的最后几年中达到了高峰。大约六百万犹太人、一千万斯拉夫人及各种各样的其他人被有组织地杀害。这种种族灭绝的罪行在英语中称为Holocaust(意为“大屠杀”),在希伯来语中称为Shoah,纳粹委婉的在德语中称其为“最终解决方案”(Endlösung,一般稱殺死犹太人叫“最终解决”)。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