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我要稍稍平静一下。 刚刚看过这个电影。 心绪极度恶劣。 不是电影不好, 是电影太好了。
我想从两个角度来说这个电影。 一方面, 是就我本人看过的, 给我相同感受的三部日本电影作类似风格的比较; 另一方面, 就相同题材, 但绝对不同风格的比较。 这两个方面最终, 统一在一个词---------绝望。
一, 同样的白雪, 同样的凄美。 《情书》,《铁道员》, 《失乐园》。
这三部日本电影, 无论从画面, 音乐, 编导的程度上, 都淋漓尽致的体现了日本电影的特色, 从川端康成的〈雪国〉, 〈伊豆的舞女〉一脉相成的唯美风格。
〈情书〉, 一个少年人的爱情故事,
〈铁道员〉, 一个探讨人生的悲剧故事,
〈失乐园〉, 一个成年男女的爱情故事。
每个故事,都是极端的绝望, 极度的感伤。
向一颗晶莹剔透的玉石, 砰然落地, 碎成千片万点。 永远也回不来了。
曾经极度美丽的东西, 人生中的灿烂和美好, 都随着时间的流逝, 不在了, 不再了!
简单的哭泣, 伤感, 显然是不合适的。 这里, 每个导演都在演绎自己对人生的感受。 对于这一点, 我会在下文中再次阐述。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流年〉, 多么巧妙的设计。 借书卡背面的少女画像, 这最后一幕, 给〈情书〉这部电影一个真正煽情的结尾。
我们都曾回忆过自己的似水流年。 中学, 大学, 美好的回忆。 想起这些, 能不伤感么?
但是, 仅仅伤感, 我们也就误读了岩井俊的本意。 导演给了我们希望, 当博子在雪地上对着藤井树最后攀过的山大声呼喊, 你好么? 与此同时, 另一个藤井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也在对同一个藤井树呼唤, 你好么?
生命在这里不是得到延续了么? 无论如何, 一个灵魂,曾经存在过, 爱过, 思念过。 两个面目一模一样的女人, 都得到了各自生命中的再生: 博子会忘记以前的阴影, 开始新的爱情生活; 女藤井树逃出了父亲死亡的阴影, 从新健康的活着。
是呀, 活着, 才是人生终极的意义。
而〈铁道员〉中的高仓健演的铁道员, 〈失乐园〉中在雪地中双双服毒的爱情男女,给人太绝望太绝望的感触。 人生, 真的如此灰色么?
我不知道, 〈情书〉究竟是超脱了, 还是堕落了。
二, 同样的似水流年, 不同的解刨。
我不得不提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来对比岩井俊的〈情书〉。
正因为相差太大, 而题材相同。 这样的对比, 自己认为很有力度。
姜文对少年时代怀着太多的留恋, 或者叫迷恋。 但他毕竟是我认为中国最棒的导演。 整个故事流畅, 画面始终有一种野的力量。 其实, 马小军最后在泳池中孤独的漂浮, 同样, 也是绝望。
杨德昌是三个人中最冷静的, 慢慢的, 一点一点的解刨。 只有在小四一刀一刀捅向小明的时候, 悲剧最大的力才释放出来。 这种绝望, 是一种发自心底的痛苦和孤独。
相反, 岩井俊却过于迷恋这个故事。 优美, 舒缓, 象乍暖还寒的春风, 一点点渗到你的骨子里。 倒有些女性的风格。 而中山美穗, 一人分演两角, 都是女人化至极。
我同样的喜欢这五部电影。
而因为本身的成长的缘故。 偏爱〈阳光灿烂的日子〉。
可是, 为什么这五部不同的故事, 不同的导演, 不同年代作出来的电影,
都让我感觉彻骨的绝望呢?
2002.05.19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我想从两个角度来说这个电影。 一方面, 是就我本人看过的, 给我相同感受的三部日本电影作类似风格的比较; 另一方面, 就相同题材, 但绝对不同风格的比较。 这两个方面最终, 统一在一个词---------绝望。
一, 同样的白雪, 同样的凄美。 《情书》,《铁道员》, 《失乐园》。
这三部日本电影, 无论从画面, 音乐, 编导的程度上, 都淋漓尽致的体现了日本电影的特色, 从川端康成的〈雪国〉, 〈伊豆的舞女〉一脉相成的唯美风格。
〈情书〉, 一个少年人的爱情故事,
〈铁道员〉, 一个探讨人生的悲剧故事,
〈失乐园〉, 一个成年男女的爱情故事。
每个故事,都是极端的绝望, 极度的感伤。
向一颗晶莹剔透的玉石, 砰然落地, 碎成千片万点。 永远也回不来了。
曾经极度美丽的东西, 人生中的灿烂和美好, 都随着时间的流逝, 不在了, 不再了!
简单的哭泣, 伤感, 显然是不合适的。 这里, 每个导演都在演绎自己对人生的感受。 对于这一点, 我会在下文中再次阐述。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流年〉, 多么巧妙的设计。 借书卡背面的少女画像, 这最后一幕, 给〈情书〉这部电影一个真正煽情的结尾。
我们都曾回忆过自己的似水流年。 中学, 大学, 美好的回忆。 想起这些, 能不伤感么?
但是, 仅仅伤感, 我们也就误读了岩井俊的本意。 导演给了我们希望, 当博子在雪地上对着藤井树最后攀过的山大声呼喊, 你好么? 与此同时, 另一个藤井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也在对同一个藤井树呼唤, 你好么?
生命在这里不是得到延续了么? 无论如何, 一个灵魂,曾经存在过, 爱过, 思念过。 两个面目一模一样的女人, 都得到了各自生命中的再生: 博子会忘记以前的阴影, 开始新的爱情生活; 女藤井树逃出了父亲死亡的阴影, 从新健康的活着。
是呀, 活着, 才是人生终极的意义。
而〈铁道员〉中的高仓健演的铁道员, 〈失乐园〉中在雪地中双双服毒的爱情男女,给人太绝望太绝望的感触。 人生, 真的如此灰色么?
我不知道, 〈情书〉究竟是超脱了, 还是堕落了。
二, 同样的似水流年, 不同的解刨。
我不得不提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来对比岩井俊的〈情书〉。
正因为相差太大, 而题材相同。 这样的对比, 自己认为很有力度。
姜文对少年时代怀着太多的留恋, 或者叫迷恋。 但他毕竟是我认为中国最棒的导演。 整个故事流畅, 画面始终有一种野的力量。 其实, 马小军最后在泳池中孤独的漂浮, 同样, 也是绝望。
杨德昌是三个人中最冷静的, 慢慢的, 一点一点的解刨。 只有在小四一刀一刀捅向小明的时候, 悲剧最大的力才释放出来。 这种绝望, 是一种发自心底的痛苦和孤独。
相反, 岩井俊却过于迷恋这个故事。 优美, 舒缓, 象乍暖还寒的春风, 一点点渗到你的骨子里。 倒有些女性的风格。 而中山美穗, 一人分演两角, 都是女人化至极。
我同样的喜欢这五部电影。
而因为本身的成长的缘故。 偏爱〈阳光灿烂的日子〉。
可是, 为什么这五部不同的故事, 不同的导演, 不同年代作出来的电影,
都让我感觉彻骨的绝望呢?
2002.05.19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