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这我自己的看法和经历。我比较一下早送(1岁)和晚送(>2.5)的优劣。前提是,妈妈是尽职尽责的,daycare是高质量的。另外,妈妈也不是无可奈何的留在家里,因为找不到工作,也不是因为家里断粮,别无选择的送走。
早送的缺点。第一就是爱生病。但我没遇到。我孩子只生过一场大病,还不是因为daycare造成的。然后有过几次不明原因的发烧,不到24小时就好了。我送的是home,孩子少又相对固定,这可能是原因之一。但我这个daycare有个大缺点,足以吓跑许多家长。阿姨每天早8点,晚3点,要带着这4,5个孩子,走路去旁边的小学接送2个大孩子。在冬天是相当难过的。但我没有把这个放在心上。我给她穿的足够厚。她没有因为这个病过。假如妈妈对这点很在意,那么晚送的确好很多。
第二个被普遍认为的缺点是孩子不会说话,受了委屈没法让人知道所以容易被忽视。这个嘛...要具体分析。如果你的目的是引起看护人的关注,你知道当他们关注你的需求后,能采取某种行动而满足孩子的需求,那么,不会说话的孩子更有优势。因为他会哭。1岁的孩子是不会考虑他的需求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他有了需求,他就要表现出来。反而是大孩子在提要求前会有所顾虑。1岁的孩子也不会婉转,从没见过一个1岁的孩子一脸忧郁,或是坐着默默的流泪。他们的哭喊很直接。看护人一定能知道他们要什么。
但是,知道了孩子有需求,但不去理睬,是另一回事。此时大孩子就有明显的优势了。1岁的孩子除了哭就没别的本事,看护人不管只能干瞪眼。大孩子可不一样,首先大孩子的需求已经不是生理需求了,渴了饿了这些要求他自己已经知道如何满足自己,高质量的看护者也不会让他们冻着饿着。他们大多是心理需求,比如和另一个小朋友争执起来,期望大人保护他,或公平处理。假如孩子不敢跑到看护人面前,理直气壮的提出要求,那是不正常的,说明他对这个看护人没有建立起信心。不过,有些大孩子就是面对妈妈,也做不到这一点,因为他对妈妈也没有信心。假如他以前的要求常被拒绝,他在提要求时就顾虑重重。不管怎样,帮助孩子对他的看护人建立信心,让这个人在孩子心中产生安全感是很必要的。如果妈妈都对她不够信任,孩子自然能感觉到。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会说话了就会诉求了,那可不一定。人的情感是很难用语言描述出来,大人在他情绪拨动时,你让他用语言描述心情,都很难,2岁多的孩子几乎不可能。所以,最常见的是你看到孩子不高兴,但你问他,他不说。让你干着急。更多的是你看不到,因为他在daycare里,等回家他忘了,或是不愿表现给你看。此时我觉得那些回家就哭,或是在daycare里遇到不公平就打人的孩子,更令人庆幸,虽然他表现的令人无法接受,但你至少知道并引起重视。
总之我觉得语言不是一个优势,也不是值得顾虑的问题。孩子在2岁时会说话,但如果这之前的2年他对妈妈没建立起安全感,他受了什么委屈不愿让你知道,那会说话也没用处。另一方面,如果他什么都愿意让你知道,那他总有办法。尽管这个办法不好。
晚送的缺点。第一,孩子以前长期在家容易形成什么都是我的,不愿和别人share。这可不一定。即使早送的,也不一定很容易的就养成了这个品格。有时正好相反,送出去和别的小朋友相处,反而使他更不愿share了。如果他曾大方过,可带来的结果是某个玩具从此再也见不着了,可能下次就表现的很小气。
另一个缺点。孩子不容易适应集体生活,比早送的。比如睡午觉。这个的确是难题。我觉得妈妈得考虑一下,可能妈妈觉得孩子太小,才2岁就要强迫他适应是很残忍,大了就好的多。但实际上4岁上JK,遇到个人习惯必须服从集体时,你还是觉得他小,还是很残忍。
晚送或不送daycare的妈妈,最容易产生的消极影响,是给予孩子他承受不了的爱。另外,对孩子的教育抓的紧,认为我都这样陪在你身边了,你应该做的更好。还有,妈妈会夸大daycare的不利方面,在心理上形成自我暗示,让自己的这个选择(留孩子在家自己看着)变的理所当然。我觉得妈妈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在家陪他,到底是孩子的需要,还是大人的情感需要。一些妈妈认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把他送出去,不利于他建立安全感。这个话很笼统。孩子的安全感是指,至少有一个大人,在他成长过程中给予他所需要的爱,使得他在和这个人相处时没有顾虑。这个大人不一定是妈妈,也有可能是亲戚,朋友,只要他在孩子需要时能让他依赖上。普遍认为妈妈最合适,因为他整个成长过程,最有可能长期在他身边的就是妈妈。
把孩子每天送给别人几个小时,不意味他会对所有大人都失去信任。有的妈妈想,孩子成长那么重要,我把他送走,我就见不到他成长的每一步,在他走路摔倒时我没能陪在他身边多么遗憾。可是妈妈并没有miss掉任何事情啊。只要你不是常年累月的离开他。我们给予孩子的,是不是比他需要的更多?他是不是需要你这样的高度重视?大家常听到的话,是我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宽容,理解...可不是越多越好。大于他要的,孩子倒不一定会被惯坏,只要你严格约束,但一定会对其他人,产生不切实际的需求。比如,当他长大后,会理直气壮的对他配偶说,我妈能为我放弃工作,放弃爱好,你能吗?我妈能为我认真研究厨艺,你呢?我妈在我生病时能发自内心的心疼我,照顾我,你能吗?
早送孩子的妈妈,最容易产生的消极情绪是内疚。尤其当孩子生病或是在某些方面比其他孩子欠缺时。妈妈会想我要是当初在家陪他,他爸要是能多挣钱让我在家,他就不会是现在这样。斯波特育儿经上说,那些小时候在父母的抱怨中长大的父母,最容易对他的孩子产生内疚感。因为她不自信,对于她给孩子安排的生活表示怀疑。
我以后有时间,想说说我孩子daycare的老师,在哪些方面做的比我强。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早送的缺点。第一就是爱生病。但我没遇到。我孩子只生过一场大病,还不是因为daycare造成的。然后有过几次不明原因的发烧,不到24小时就好了。我送的是home,孩子少又相对固定,这可能是原因之一。但我这个daycare有个大缺点,足以吓跑许多家长。阿姨每天早8点,晚3点,要带着这4,5个孩子,走路去旁边的小学接送2个大孩子。在冬天是相当难过的。但我没有把这个放在心上。我给她穿的足够厚。她没有因为这个病过。假如妈妈对这点很在意,那么晚送的确好很多。
第二个被普遍认为的缺点是孩子不会说话,受了委屈没法让人知道所以容易被忽视。这个嘛...要具体分析。如果你的目的是引起看护人的关注,你知道当他们关注你的需求后,能采取某种行动而满足孩子的需求,那么,不会说话的孩子更有优势。因为他会哭。1岁的孩子是不会考虑他的需求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他有了需求,他就要表现出来。反而是大孩子在提要求前会有所顾虑。1岁的孩子也不会婉转,从没见过一个1岁的孩子一脸忧郁,或是坐着默默的流泪。他们的哭喊很直接。看护人一定能知道他们要什么。
但是,知道了孩子有需求,但不去理睬,是另一回事。此时大孩子就有明显的优势了。1岁的孩子除了哭就没别的本事,看护人不管只能干瞪眼。大孩子可不一样,首先大孩子的需求已经不是生理需求了,渴了饿了这些要求他自己已经知道如何满足自己,高质量的看护者也不会让他们冻着饿着。他们大多是心理需求,比如和另一个小朋友争执起来,期望大人保护他,或公平处理。假如孩子不敢跑到看护人面前,理直气壮的提出要求,那是不正常的,说明他对这个看护人没有建立起信心。不过,有些大孩子就是面对妈妈,也做不到这一点,因为他对妈妈也没有信心。假如他以前的要求常被拒绝,他在提要求时就顾虑重重。不管怎样,帮助孩子对他的看护人建立信心,让这个人在孩子心中产生安全感是很必要的。如果妈妈都对她不够信任,孩子自然能感觉到。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会说话了就会诉求了,那可不一定。人的情感是很难用语言描述出来,大人在他情绪拨动时,你让他用语言描述心情,都很难,2岁多的孩子几乎不可能。所以,最常见的是你看到孩子不高兴,但你问他,他不说。让你干着急。更多的是你看不到,因为他在daycare里,等回家他忘了,或是不愿表现给你看。此时我觉得那些回家就哭,或是在daycare里遇到不公平就打人的孩子,更令人庆幸,虽然他表现的令人无法接受,但你至少知道并引起重视。
总之我觉得语言不是一个优势,也不是值得顾虑的问题。孩子在2岁时会说话,但如果这之前的2年他对妈妈没建立起安全感,他受了什么委屈不愿让你知道,那会说话也没用处。另一方面,如果他什么都愿意让你知道,那他总有办法。尽管这个办法不好。
晚送的缺点。第一,孩子以前长期在家容易形成什么都是我的,不愿和别人share。这可不一定。即使早送的,也不一定很容易的就养成了这个品格。有时正好相反,送出去和别的小朋友相处,反而使他更不愿share了。如果他曾大方过,可带来的结果是某个玩具从此再也见不着了,可能下次就表现的很小气。
另一个缺点。孩子不容易适应集体生活,比早送的。比如睡午觉。这个的确是难题。我觉得妈妈得考虑一下,可能妈妈觉得孩子太小,才2岁就要强迫他适应是很残忍,大了就好的多。但实际上4岁上JK,遇到个人习惯必须服从集体时,你还是觉得他小,还是很残忍。
晚送或不送daycare的妈妈,最容易产生的消极影响,是给予孩子他承受不了的爱。另外,对孩子的教育抓的紧,认为我都这样陪在你身边了,你应该做的更好。还有,妈妈会夸大daycare的不利方面,在心理上形成自我暗示,让自己的这个选择(留孩子在家自己看着)变的理所当然。我觉得妈妈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在家陪他,到底是孩子的需要,还是大人的情感需要。一些妈妈认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把他送出去,不利于他建立安全感。这个话很笼统。孩子的安全感是指,至少有一个大人,在他成长过程中给予他所需要的爱,使得他在和这个人相处时没有顾虑。这个大人不一定是妈妈,也有可能是亲戚,朋友,只要他在孩子需要时能让他依赖上。普遍认为妈妈最合适,因为他整个成长过程,最有可能长期在他身边的就是妈妈。
把孩子每天送给别人几个小时,不意味他会对所有大人都失去信任。有的妈妈想,孩子成长那么重要,我把他送走,我就见不到他成长的每一步,在他走路摔倒时我没能陪在他身边多么遗憾。可是妈妈并没有miss掉任何事情啊。只要你不是常年累月的离开他。我们给予孩子的,是不是比他需要的更多?他是不是需要你这样的高度重视?大家常听到的话,是我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宽容,理解...可不是越多越好。大于他要的,孩子倒不一定会被惯坏,只要你严格约束,但一定会对其他人,产生不切实际的需求。比如,当他长大后,会理直气壮的对他配偶说,我妈能为我放弃工作,放弃爱好,你能吗?我妈能为我认真研究厨艺,你呢?我妈在我生病时能发自内心的心疼我,照顾我,你能吗?
早送孩子的妈妈,最容易产生的消极情绪是内疚。尤其当孩子生病或是在某些方面比其他孩子欠缺时。妈妈会想我要是当初在家陪他,他爸要是能多挣钱让我在家,他就不会是现在这样。斯波特育儿经上说,那些小时候在父母的抱怨中长大的父母,最容易对他的孩子产生内疚感。因为她不自信,对于她给孩子安排的生活表示怀疑。
我以后有时间,想说说我孩子daycare的老师,在哪些方面做的比我强。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