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是我和他爸爸一起送他进去的,爸爸拿着一箱开学用的用品,我牵着他的小手,一起迈进了他人生的另一个阶段. 我为了儿子的这一天等待了很久,也担心了很久。脑海里想过千万钟可能, 他找不到亲人在身边怎么办? 他不吃西餐怎么办? 他尿了怎么办? 他会不会被小朋友欺负? 他摔了怎么办? 老师会不会给足够的attention? 不骗人地说, 我昨晚一晚上做梦都是儿子在学校里找不到妈妈在哭的样子.
我是绝对有条件把他留在家里到4岁到6岁都没有问题的, 而且双方老人都很愿意过来帮我忙. 但是我是送学校派的坚决拥护者, 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 送他出去, 给他一个相对稳定的集体环境, 让他知道什么是服从命令, 让他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玩具), 让受过专业教育的人来教他做人做事, 好过每天让他在家里重复那堆玩具, 习惯每个人都迁就他, 每天都和不同的玩伴玩同一堆沙子. 送出去, 病是必然,哭也是必然,但是生命就是在这些必然中循环不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走下去。
当然, 话还是那句: 不同的孩子, 不同的家庭, 不同的考虑. 没有不对的母亲. 选择了送, 就要坚强, 要相信老师, 相信孩子. 希望我回头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没有后悔.
我是绝对有条件把他留在家里到4岁到6岁都没有问题的, 而且双方老人都很愿意过来帮我忙. 但是我是送学校派的坚决拥护者, 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 送他出去, 给他一个相对稳定的集体环境, 让他知道什么是服从命令, 让他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玩具), 让受过专业教育的人来教他做人做事, 好过每天让他在家里重复那堆玩具, 习惯每个人都迁就他, 每天都和不同的玩伴玩同一堆沙子. 送出去, 病是必然,哭也是必然,但是生命就是在这些必然中循环不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走下去。
当然, 话还是那句: 不同的孩子, 不同的家庭, 不同的考虑. 没有不对的母亲. 选择了送, 就要坚强, 要相信老师, 相信孩子. 希望我回头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没有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