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首先,因为受到的待遇本身就和周围的孩子是不同的。比如现在巴学院的孩子,他们的环境本来就是和一些传统园的孩子不同,家长在家里对待孩子的态度也和别的家长不同,而在将来,是所有不同环境下的孩子在一起的,孩子自然能感觉到这种不同。第二,因为从小就得到了足够的爱和尊重,所以有一种非常强的幸福感,在看到别的孩子没得到这种足够的自由和尊重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怜悯之心,比如我以前听到同学说自己被父母打了或者父母根本不尊重他们的意见的时候,我就会有一种非常幸福的感觉,因为我的父母从来不打我,责骂都很少,也很尊重我的每个意见。因为这种幸福感进而觉得其他孩子好可怜,而当时因为小,又不具备帮助他们的能力,因此这种怜悯之心后来就转化为一种优越感,觉得自己比他们幸福多了,我想这也是我后来看不起其他同学的一个原因吧,因为优越感太强了。
再说说青春期的问题,其实当时我母亲是对我做了很多引导的。比如鼓励我多多发现其他人身上的优点等,但是我发现最关键的问题是我和我当时的同学们无法交流。我发现可能是教育理念的关系,蒙氏孩子也好,HDF孩子也好,都很热爱大自然,对大自然的万事万物很感兴趣,经常对一些常人看来希奇古怪的东西赶兴趣,那是因为这些孩子有一颗对生活更敏感的心吧,比如我就是,到高中还会蹲在路边看树边新长出来的蘑菇,看蚂蚁等。而这些行为在同学们看来简直就是怪人,小学到初中还好,我有时候自己在家解剖昆虫,或者研究易经,之后给同学兴致勃勃讲自己的发现,同学们还满有兴趣,所以那个时候还不觉得孤独。后来到了高中,是全国重点,升学压力很大的。大家都忙于应付升学,对我感兴趣的东西都很不屑。甚至觉得我是个怪人,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觉得我诡异,我当时的外号就叫癫婆。而对他们赶兴趣的话题,比如那个时候流行的席娟的小说,还有追星什么的,我又没兴趣。所以和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出现了障碍,而我觉得青春期的孩子还是必须和同龄人正常交流心理才可以健康的。而我当时只能和我妈妈说那些我赶兴趣的事情,比如我当时对行为艺术赶兴趣,我妈妈为此专门查了很多资料以便能和我交流,但是只和妈妈交流是不够的,而和同学们,如果我说起行为艺术,只会让他们以为我更诡异了。就是这种不能和他们交流的状态和本来内心的优越感,让我产生鄙视他们的念头,最后导致我把自己封闭起来了。还有就是我因为成绩好,所以同学们和我交流做的最多的事就是请教学习方法或者问题,这样我的优越感就更强了。。。
这种不能和周遭同龄人交流的状态后来还直接影响到我的恋爱,对周围同龄的男孩子,我总觉得他们是愚昧的,因为中国的教育体制,所以那个时候中国很多的男生都缺少一种对生活的敏感,他们很少有人为了看见一朵美丽的花而高兴,为了吃到一个好吃的蛋糕,喝到一杯很好的咖啡而发自内心的欢跃。也很少有男生关注大自然,有除了工作学习外对其他某样事物长久的关注和研究的兴趣。而这样的男生是我一点感觉都没有的,所以我都是后来到了国外才第一次有了男朋友,且不是中国内地的男生。
看到涅磐说相信以后我们孩子的环境会比我当时好很多,我并不乐观。因为在李网,都是有相同想法的家长聚集在一起,所以无形中夸大了这个队伍的力量和阵容。但是据我接触到的很多家长来看,他们的观点和以前那种传统观点相比并没有太大改观,就拿我们小区来说吧,我所居住的小区是成都比较好的小区,居住的人也大多受过高等教育,也有较多外籍人士,但是从平时的交往中,我真的没有接触到有家长有李网这种教育意识的,可能是因为在成都,比较内陆吧,上海北京的情况也许好点。而且从带孩子上金宝贝这件事上,我发现中国教育体制下长大的家长们身上残留的问题,就是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幸福感和愉悦。比如我们小区有好几个孩子看到六月(就是我的女儿,六月出生的所以取名叫六月,呵呵。)会随着音乐起舞,大运动能力比同龄孩子强,他们就以为是去了金宝贝的结果,所以他们急急忙忙把孩子送到金宝贝,就是为了他们的孩子能和六月一样,但是我观察他们平时对孩子的教育,发现他们并不注重孩子的自由的。比如我们家六月每天出去玩,就在草地上乱爬。我们小区有个亭子,六月经常去爬那个看上去有些危险的梯子,他们看见了一边叫着看你们六月爬的多好呀,我家孩子就是不会爬。让他们把孩子放在地上和六月一起爬,他们就叫着这样不好呀,不卫生呀,不安全呀,他们出去更多的是抱着孩子只顾自己聊天的。
而他们却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去金宝贝上早教就能和六月一样会爬。在金宝贝我也遇到很多家长都是只是为了让孩子学到具体的技巧而送孩子去那里的,比如要是能学会1+1=2他们就会很高兴了。所以我觉得这批家长的孩子成长起来后可能还是比较接近我那个时候的同学们吧。而我们的孩子注定以后是要和这些孩子遭遇的,他们会不会遇到我一样的交流问题呢?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再说说青春期的问题,其实当时我母亲是对我做了很多引导的。比如鼓励我多多发现其他人身上的优点等,但是我发现最关键的问题是我和我当时的同学们无法交流。我发现可能是教育理念的关系,蒙氏孩子也好,HDF孩子也好,都很热爱大自然,对大自然的万事万物很感兴趣,经常对一些常人看来希奇古怪的东西赶兴趣,那是因为这些孩子有一颗对生活更敏感的心吧,比如我就是,到高中还会蹲在路边看树边新长出来的蘑菇,看蚂蚁等。而这些行为在同学们看来简直就是怪人,小学到初中还好,我有时候自己在家解剖昆虫,或者研究易经,之后给同学兴致勃勃讲自己的发现,同学们还满有兴趣,所以那个时候还不觉得孤独。后来到了高中,是全国重点,升学压力很大的。大家都忙于应付升学,对我感兴趣的东西都很不屑。甚至觉得我是个怪人,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觉得我诡异,我当时的外号就叫癫婆。而对他们赶兴趣的话题,比如那个时候流行的席娟的小说,还有追星什么的,我又没兴趣。所以和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出现了障碍,而我觉得青春期的孩子还是必须和同龄人正常交流心理才可以健康的。而我当时只能和我妈妈说那些我赶兴趣的事情,比如我当时对行为艺术赶兴趣,我妈妈为此专门查了很多资料以便能和我交流,但是只和妈妈交流是不够的,而和同学们,如果我说起行为艺术,只会让他们以为我更诡异了。就是这种不能和他们交流的状态和本来内心的优越感,让我产生鄙视他们的念头,最后导致我把自己封闭起来了。还有就是我因为成绩好,所以同学们和我交流做的最多的事就是请教学习方法或者问题,这样我的优越感就更强了。。。
这种不能和周遭同龄人交流的状态后来还直接影响到我的恋爱,对周围同龄的男孩子,我总觉得他们是愚昧的,因为中国的教育体制,所以那个时候中国很多的男生都缺少一种对生活的敏感,他们很少有人为了看见一朵美丽的花而高兴,为了吃到一个好吃的蛋糕,喝到一杯很好的咖啡而发自内心的欢跃。也很少有男生关注大自然,有除了工作学习外对其他某样事物长久的关注和研究的兴趣。而这样的男生是我一点感觉都没有的,所以我都是后来到了国外才第一次有了男朋友,且不是中国内地的男生。
看到涅磐说相信以后我们孩子的环境会比我当时好很多,我并不乐观。因为在李网,都是有相同想法的家长聚集在一起,所以无形中夸大了这个队伍的力量和阵容。但是据我接触到的很多家长来看,他们的观点和以前那种传统观点相比并没有太大改观,就拿我们小区来说吧,我所居住的小区是成都比较好的小区,居住的人也大多受过高等教育,也有较多外籍人士,但是从平时的交往中,我真的没有接触到有家长有李网这种教育意识的,可能是因为在成都,比较内陆吧,上海北京的情况也许好点。而且从带孩子上金宝贝这件事上,我发现中国教育体制下长大的家长们身上残留的问题,就是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幸福感和愉悦。比如我们小区有好几个孩子看到六月(就是我的女儿,六月出生的所以取名叫六月,呵呵。)会随着音乐起舞,大运动能力比同龄孩子强,他们就以为是去了金宝贝的结果,所以他们急急忙忙把孩子送到金宝贝,就是为了他们的孩子能和六月一样,但是我观察他们平时对孩子的教育,发现他们并不注重孩子的自由的。比如我们家六月每天出去玩,就在草地上乱爬。我们小区有个亭子,六月经常去爬那个看上去有些危险的梯子,他们看见了一边叫着看你们六月爬的多好呀,我家孩子就是不会爬。让他们把孩子放在地上和六月一起爬,他们就叫着这样不好呀,不卫生呀,不安全呀,他们出去更多的是抱着孩子只顾自己聊天的。
而他们却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去金宝贝上早教就能和六月一样会爬。在金宝贝我也遇到很多家长都是只是为了让孩子学到具体的技巧而送孩子去那里的,比如要是能学会1+1=2他们就会很高兴了。所以我觉得这批家长的孩子成长起来后可能还是比较接近我那个时候的同学们吧。而我们的孩子注定以后是要和这些孩子遭遇的,他们会不会遇到我一样的交流问题呢?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