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这是07年还是09年的一期。来的女孩子25岁。请来的心理专家是杨凤池教授。女孩外表较柔弱,自己陈述喜欢对同居的男朋友用暴力。
女孩:"我们同居一年多了,其间有过3到4次我用皮带抽他。本来打算结婚的,但他现在可能被我打怕了,犹豫。我也怕将来我控制不住,他受不了离开我。最近这次是因为他抽烟,我讨厌他抽烟,看到他在我们房间里抽火冒三丈,就让他把皮带解下来给我,然后我就抽他,他身上留了伤痕。"
主持人问男友:"她让你解你就解了?主动交给她?"
她男朋友坐在一株竹子后面,完全被遮住,只听到声音:"我不自己来她也是上来解,最后结果都一样。我做销售的,抽烟喝酒免不了,她规定我什么时候到家什么时候离开,不许抽烟喝酒我做不到。"
女孩:"你到底爱不爱我?"
男友:"我当然爱你..."
女孩:"你既然爱我,你又知道我讨厌你抽烟,你就要做到不抽。爱我就要做到我的要求,否则就是不爱..."
她的话被杨凤池打断:"你刚才这个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典型的儿童式思维。它的特点就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游走于2极之间,没有并存的关系,只有对立的概念。"
女孩笑了:"我以前也见过心理医生。他给我评估的结果是我心理年龄比生理年龄要小很多。"
杨凤池:”我们现在要探讨一下你这个思维方式为什么会停留在儿童阶段。你小时候挨过父母的打吗?"
女孩:"当然。有段时间还经常挨父亲打。他打我的目的是让我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不过有一次我觉得我并没做错任何事情,还是挨了打。"
杨凤池:"所以你现在有种补偿的心理。我以前没做错什么都要挨打,你现在明显错了,我打你更是合情合理。所以在你眼里,犯错误要受到惩罚,这个方式就是打。这是一个直线思维方式。就是,你知道我的规则,你同意遵守,你违反了规则,就是犯错,结果是受到惩罚。这是你从小建立起的观念。人的是非观建立是有一个成长过程的,最低一级的就是这种线性思维,考虑问题完全从后果出发,不能多角度思考。"
我看完后的感想:节目里杨凤池提到的是非观念建立发展过程,指的是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 October 25, 1927 – January 19, 1987)提出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人的道德认知分三个水平,其中每个水平有两个阶段。最低水平的那两个阶段,一是服从,二是获益。儿童处在这2个阶段。当然许多成人也停留在此。科尔伯格设计了一系列两难题目,来说明这些阶段。其中最出名的一个两难题,就是海因茨该不该偷药: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海因茨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药剂师没答应,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茨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问题的关键不是海因茨该不该偷药,而是你回答该不该偷时所展示出的逻辑思维和支持你的理由。处在最低阶段,也就是害怕惩罚,绝对服从这个阶段的人的回答是:"不该。偷东西是坏行为,会被惩罚,你也因此变成坏人。" 或者是:"该偷。东西不值那么多钱,他偷之前请示过了,所以不会被惩罚。"这2个回答明显带有非对即错的色彩。把事情简单分为好和坏,对和错。处在这个阶段的人,不能从原因出发,他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只有服从。他看不到规则是人定的,不合理的话可以修改。比这个更高一点的阶段是获益,就是:做这件事情我能得到什么甜头?这也是儿童常见的思维。我一个朋友曾非常沮丧于自己6岁的儿子,被用玩具诱惑着去打人。她觉得自己以前对儿子的是非观培养失败了。其实大可不必担忧。只要他的道德观是发展的就没问题。
回头来看偷药,处在"想要甜头"阶段的回答一般是:"不该。如果妻子一直对他不好,海因茨就没有必要自寻烦恼,冒险偷药。"或者是:"该偷。如果妻子一向对他好,海因茨就应关心妻子,为救她的命去偷药。"
这以后的阶段就不说了。我现在更关心的是,一个人为什么会停留在儿童阶段。我个人认为这和家长强化教育有关。家长用简单的好孩子,坏孩子来评价儿童,比如你抢玩具,你就是坏孩子;你考了高分,你就是好孩子。或者为让儿童建立好坏,是非,利用不恰当的诱惑和惩罚手段。
非黑即白的是非观会带给人很大的痛苦。因为他只有对立和矛盾,服从和被服从,所以找不到双赢的局面。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女孩:"我们同居一年多了,其间有过3到4次我用皮带抽他。本来打算结婚的,但他现在可能被我打怕了,犹豫。我也怕将来我控制不住,他受不了离开我。最近这次是因为他抽烟,我讨厌他抽烟,看到他在我们房间里抽火冒三丈,就让他把皮带解下来给我,然后我就抽他,他身上留了伤痕。"
主持人问男友:"她让你解你就解了?主动交给她?"
她男朋友坐在一株竹子后面,完全被遮住,只听到声音:"我不自己来她也是上来解,最后结果都一样。我做销售的,抽烟喝酒免不了,她规定我什么时候到家什么时候离开,不许抽烟喝酒我做不到。"
女孩:"你到底爱不爱我?"
男友:"我当然爱你..."
女孩:"你既然爱我,你又知道我讨厌你抽烟,你就要做到不抽。爱我就要做到我的要求,否则就是不爱..."
她的话被杨凤池打断:"你刚才这个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典型的儿童式思维。它的特点就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游走于2极之间,没有并存的关系,只有对立的概念。"
女孩笑了:"我以前也见过心理医生。他给我评估的结果是我心理年龄比生理年龄要小很多。"
杨凤池:”我们现在要探讨一下你这个思维方式为什么会停留在儿童阶段。你小时候挨过父母的打吗?"
女孩:"当然。有段时间还经常挨父亲打。他打我的目的是让我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不过有一次我觉得我并没做错任何事情,还是挨了打。"
杨凤池:"所以你现在有种补偿的心理。我以前没做错什么都要挨打,你现在明显错了,我打你更是合情合理。所以在你眼里,犯错误要受到惩罚,这个方式就是打。这是一个直线思维方式。就是,你知道我的规则,你同意遵守,你违反了规则,就是犯错,结果是受到惩罚。这是你从小建立起的观念。人的是非观建立是有一个成长过程的,最低一级的就是这种线性思维,考虑问题完全从后果出发,不能多角度思考。"
我看完后的感想:节目里杨凤池提到的是非观念建立发展过程,指的是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 October 25, 1927 – January 19, 1987)提出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人的道德认知分三个水平,其中每个水平有两个阶段。最低水平的那两个阶段,一是服从,二是获益。儿童处在这2个阶段。当然许多成人也停留在此。科尔伯格设计了一系列两难题目,来说明这些阶段。其中最出名的一个两难题,就是海因茨该不该偷药: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海因茨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药剂师没答应,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茨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问题的关键不是海因茨该不该偷药,而是你回答该不该偷时所展示出的逻辑思维和支持你的理由。处在最低阶段,也就是害怕惩罚,绝对服从这个阶段的人的回答是:"不该。偷东西是坏行为,会被惩罚,你也因此变成坏人。" 或者是:"该偷。东西不值那么多钱,他偷之前请示过了,所以不会被惩罚。"这2个回答明显带有非对即错的色彩。把事情简单分为好和坏,对和错。处在这个阶段的人,不能从原因出发,他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只有服从。他看不到规则是人定的,不合理的话可以修改。比这个更高一点的阶段是获益,就是:做这件事情我能得到什么甜头?这也是儿童常见的思维。我一个朋友曾非常沮丧于自己6岁的儿子,被用玩具诱惑着去打人。她觉得自己以前对儿子的是非观培养失败了。其实大可不必担忧。只要他的道德观是发展的就没问题。
回头来看偷药,处在"想要甜头"阶段的回答一般是:"不该。如果妻子一直对他不好,海因茨就没有必要自寻烦恼,冒险偷药。"或者是:"该偷。如果妻子一向对他好,海因茨就应关心妻子,为救她的命去偷药。"
这以后的阶段就不说了。我现在更关心的是,一个人为什么会停留在儿童阶段。我个人认为这和家长强化教育有关。家长用简单的好孩子,坏孩子来评价儿童,比如你抢玩具,你就是坏孩子;你考了高分,你就是好孩子。或者为让儿童建立好坏,是非,利用不恰当的诱惑和惩罚手段。
非黑即白的是非观会带给人很大的痛苦。因为他只有对立和矛盾,服从和被服从,所以找不到双赢的局面。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