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

斯宾若莎《神学政治论---序》读后感,回statstar(tiger)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这是你的引文:
http://rolia.net/f/post.php?f=0&b=60&c=6050&tno=712247&pno=6536619&

说老实话,我实在不打算花太多时间,去阅读这部几乎让我崩溃的书,另外的原因就是,该书已经经过了三百多年的历史变迁,其局限性与历史进步性已广为世人所共识。更重要的原因是,三百多年来,无数古圣先贤已经对此书做过无数的讨论与阐诉,我只须把公认的理解,当做自己需要的结论即可,而没有必要再去逐字逐句地“参悟”,就象如果我想看电视,完全可以去超市买一台回来,全无必要自己再去造一批晶体管、集成电路板……

但是,既然你一直坚持不懈地从此书的序中引一些你认为支持你观点的引言,那么我们就花点时间看看斯宾若莎在这篇序中,表达了什么观点。不知你有没有感觉,我的语言方式已经颇有斯宾若莎的“风格”了,真累。

人的思想不可能脱离其所处的时代,以我有限的历史和基督教知识,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与本书有关的历史(以下引自维基百科相应词条):
中世纪:约476年-1453年。
“罗马教皇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建立了教皇国,并且伪造了《君士坦丁赠礼》文件,声称当年君士坦丁大帝把罗马城,拉特兰宫等地交给了教皇。教会统治非常严厉,并且控制了西欧的文化教育。教士不能结婚,主张禁欲,要求人们将一切献给上帝才能死后上天堂,另一方面圣职买卖现象又很严重。宣扬三位一体、原罪说等经院哲学,严格控制科学思想的传播,并设立宗教裁判所惩罚异端,学校教育也都是为了服务于神学。在教皇格里高利一世(590年-604年)时期,古罗马图书馆也被付之一炬。
另外為了對抗中東地區的伊斯蘭教國家,並復天主教聖地之一的耶路撒冷,教皇发起了八次十字军东征,此舉對後來歐洲與伊斯蘭世界的發展造成了影響。”

简单地归纳一下可以说,中世纪是宗教对世俗的“禁锢”。

文艺复兴:14世纪至17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在学术研究中使用人文主义(英语:Renaissance humanism)的方法,并在艺术创作中追寻现实主义和人类的情感。”
“总而言之,文艺复兴可被视为学者们研究和改善俗世的一次尝试,他们通过复兴古典时代思想和创新思考方式来推动变革。”

简单地归纳一下可以说,文艺复兴时期是世俗对宗教的“挣脱”。

宗教改革:是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
“中古世紀的人民主要的心靈依靠都是宗教,對於外在的教會禮規非常重視。”
“人民對教會的要求日漸升高,但是教會卻一項也無法完成,迫使人民轉向其他神秘宗教以安撫自己的心靈。”
“虽然宗教改革派进行改革的初衷只是反对罗马天主教会,但是这场改革无形中给欧洲带来了自由、宽容的新气息,从最初对不同信仰的包容到后来对不同政见的包容,这场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进步。”

简单地归纳一下可以说,宗教改革是宗教与世俗的“分离”。

好了,了解了历史,我们再来回头看《神学政治论》,该书著于1655-1670年,正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后期,从1670~1676年间,各种宗教会议对该书及作者共发出30多次谴责。书被查抄、烧毁、禁止销售和再版。

很显然,当时的教会对这本书的观点是不认可的。那么,我们来看看这是为什么呢?再次申明,我并未通读全书,仅是从其序言中管窥一豹。

我们先来大略地分一下段:
“人若是能用成规来控制所处的环境……总是为大众所深喜的。”
此段主要是说“迷信”,“迷信是由恐惧而生,由恐惧维系和助长的。”、“迷信只能为希望、憎恨、忿怒、与欺骗所维系。”、“迷信完全出于强烈情绪的变迁,而不是来自理智。”

“自来轻躁没有定见可以招致可怕的战争与革命……就会与争辩有截然的分别了。”
此段主要是说,专制政治利用大众因恐惧而生的迷信,来统治人民。“对乱民最有左右力量的是迷信”、“并且用教条以蔽塞人心,使人没有用清醒的头脑来考量的余地,连怀疑都是不可能的。”、“专制政治的秘诀主要是欺骗人民,用宗教的美丽的外衣来套在用以压倒民众的畏惧的外面”

“那么,我们幸而生于共和国中……不过我先要说一说我何以会写这本书。”
此段主要是说,民众完全可以有思想自由而“于社会的治安没有妨害”。

“我常怪自夸信从耶教的人,以仁慈、欣悦、和平、节用、博爱炫于众,竟怀忿争吵,天天彼此憎恨。这倒是衡量他们信仰宗教最好的标准。……理论的学说则不能让我们心服。”
此段主要批判(贬义)了教会的作为,“如果认为这些人才有上帝所赐给的光明,这是多么可怕的荒唐!”
再插播一点历史,自文艺复兴以来,随着人类认识的觉醒,越来越显明《圣经》中的描述与人类知识的不符,但是由于对《圣经》的解释权只掌握在教会手中,所以教会开始试图寻找能够自圆其说的方法,甚至强调理解《圣经》应从喻义而非字面含义来理解。这种现象目前仍在继续,比如你就强调过巴别塔高度的“喻义”。

“其次我研究了……哪个也不能说是哪个的附庸。”
这段应该是此序言的核心部分,作者认为,对《圣经》的理解是每个人都能利用“普通的知识”做到的,不是所谓“预言家”的专利,用现在的话就是说:别忽悠了!

“不但如此……社会也蒙其害。”
此段的意思是,对世俗的统治,应交给“国家与行政当局”,而不应再由教会把持,即“政教分离”。

“在讨论以上诸点以后……忠义和道德完全不相违背。”
此段的核心为:“让人人自由思想说他心中的话,这是统治者保留这种权利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最好的办法。”不要忘了,此书的书名是《神学政治论》,作者在最后几章所论述的是政治。

段分完了,该总结中心思想了:
人会迷信,而专制政治利用人的迷信来奴役人民;教会的作为是可笑的;人人都应有思想自由,完全不必为教会所忽悠;政教应分离,世俗的统治应交给共和国政府去办。

所以,读书不能脱离成书的时代背景,更不能忽略书中针对的对象。本书的对象是政教合一的专制政治,抗议他们禁锢了自由的思想,而不是已经把自由思想当做“公理”的现代社会。我以前举过例子,一杯50度的水,它比冰热,比开水冷。对应此书,教会是冰,现代社会是开水。更无庸置疑的是:历史是不会倒退的!

我知道,即使我码了这么多字,对你的认识也是没有任何触动的,这是因为你的思维方式决定的。我甚至可以打赌,你不会认真读完这些文字的。换言之,这篇文字的目标读者不是你,我前面说过,回复你只是为了不给那些藐视科学的人(们)留下口实,让不明真相的人(们)知道,不是谁喊得多,谁就掌握了真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斯宾若莎《神学政治论---序》读后感,回statstar(tiger)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这是你的引文:
    http://rolia.net/f/post.php?f=0&b=60&c=6050&tno=712247&pno=6536619&

    说老实话,我实在不打算花太多时间,去阅读这部几乎让我崩溃的书,另外的原因就是,该书已经经过了三百多年的历史变迁,其局限性与历史进步性已广为世人所共识。更重要的原因是,三百多年来,无数古圣先贤已经对此书做过无数的讨论与阐诉,我只须把公认的理解,当做自己需要的结论即可,而没有必要再去逐字逐句地“参悟”,就象如果我想看电视,完全可以去超市买一台回来,全无必要自己再去造一批晶体管、集成电路板……

    但是,既然你一直坚持不懈地从此书的序中引一些你认为支持你观点的引言,那么我们就花点时间看看斯宾若莎在这篇序中,表达了什么观点。不知你有没有感觉,我的语言方式已经颇有斯宾若莎的“风格”了,真累。

    人的思想不可能脱离其所处的时代,以我有限的历史和基督教知识,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与本书有关的历史(以下引自维基百科相应词条):
    中世纪:约476年-1453年。
    “罗马教皇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建立了教皇国,并且伪造了《君士坦丁赠礼》文件,声称当年君士坦丁大帝把罗马城,拉特兰宫等地交给了教皇。教会统治非常严厉,并且控制了西欧的文化教育。教士不能结婚,主张禁欲,要求人们将一切献给上帝才能死后上天堂,另一方面圣职买卖现象又很严重。宣扬三位一体、原罪说等经院哲学,严格控制科学思想的传播,并设立宗教裁判所惩罚异端,学校教育也都是为了服务于神学。在教皇格里高利一世(590年-604年)时期,古罗马图书馆也被付之一炬。
    另外為了對抗中東地區的伊斯蘭教國家,並復天主教聖地之一的耶路撒冷,教皇发起了八次十字军东征,此舉對後來歐洲與伊斯蘭世界的發展造成了影響。”

    简单地归纳一下可以说,中世纪是宗教对世俗的“禁锢”。

    文艺复兴:14世纪至17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在学术研究中使用人文主义(英语:Renaissance humanism)的方法,并在艺术创作中追寻现实主义和人类的情感。”
    “总而言之,文艺复兴可被视为学者们研究和改善俗世的一次尝试,他们通过复兴古典时代思想和创新思考方式来推动变革。”

    简单地归纳一下可以说,文艺复兴时期是世俗对宗教的“挣脱”。

    宗教改革:是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
    “中古世紀的人民主要的心靈依靠都是宗教,對於外在的教會禮規非常重視。”
    “人民對教會的要求日漸升高,但是教會卻一項也無法完成,迫使人民轉向其他神秘宗教以安撫自己的心靈。”
    “虽然宗教改革派进行改革的初衷只是反对罗马天主教会,但是这场改革无形中给欧洲带来了自由、宽容的新气息,从最初对不同信仰的包容到后来对不同政见的包容,这场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进步。”

    简单地归纳一下可以说,宗教改革是宗教与世俗的“分离”。

    好了,了解了历史,我们再来回头看《神学政治论》,该书著于1655-1670年,正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后期,从1670~1676年间,各种宗教会议对该书及作者共发出30多次谴责。书被查抄、烧毁、禁止销售和再版。

    很显然,当时的教会对这本书的观点是不认可的。那么,我们来看看这是为什么呢?再次申明,我并未通读全书,仅是从其序言中管窥一豹。

    我们先来大略地分一下段:
    “人若是能用成规来控制所处的环境……总是为大众所深喜的。”
    此段主要是说“迷信”,“迷信是由恐惧而生,由恐惧维系和助长的。”、“迷信只能为希望、憎恨、忿怒、与欺骗所维系。”、“迷信完全出于强烈情绪的变迁,而不是来自理智。”

    “自来轻躁没有定见可以招致可怕的战争与革命……就会与争辩有截然的分别了。”
    此段主要是说,专制政治利用大众因恐惧而生的迷信,来统治人民。“对乱民最有左右力量的是迷信”、“并且用教条以蔽塞人心,使人没有用清醒的头脑来考量的余地,连怀疑都是不可能的。”、“专制政治的秘诀主要是欺骗人民,用宗教的美丽的外衣来套在用以压倒民众的畏惧的外面”

    “那么,我们幸而生于共和国中……不过我先要说一说我何以会写这本书。”
    此段主要是说,民众完全可以有思想自由而“于社会的治安没有妨害”。

    “我常怪自夸信从耶教的人,以仁慈、欣悦、和平、节用、博爱炫于众,竟怀忿争吵,天天彼此憎恨。这倒是衡量他们信仰宗教最好的标准。……理论的学说则不能让我们心服。”
    此段主要批判(贬义)了教会的作为,“如果认为这些人才有上帝所赐给的光明,这是多么可怕的荒唐!”
    再插播一点历史,自文艺复兴以来,随着人类认识的觉醒,越来越显明《圣经》中的描述与人类知识的不符,但是由于对《圣经》的解释权只掌握在教会手中,所以教会开始试图寻找能够自圆其说的方法,甚至强调理解《圣经》应从喻义而非字面含义来理解。这种现象目前仍在继续,比如你就强调过巴别塔高度的“喻义”。

    “其次我研究了……哪个也不能说是哪个的附庸。”
    这段应该是此序言的核心部分,作者认为,对《圣经》的理解是每个人都能利用“普通的知识”做到的,不是所谓“预言家”的专利,用现在的话就是说:别忽悠了!

    “不但如此……社会也蒙其害。”
    此段的意思是,对世俗的统治,应交给“国家与行政当局”,而不应再由教会把持,即“政教分离”。

    “在讨论以上诸点以后……忠义和道德完全不相违背。”
    此段的核心为:“让人人自由思想说他心中的话,这是统治者保留这种权利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最好的办法。”不要忘了,此书的书名是《神学政治论》,作者在最后几章所论述的是政治。

    段分完了,该总结中心思想了:
    人会迷信,而专制政治利用人的迷信来奴役人民;教会的作为是可笑的;人人都应有思想自由,完全不必为教会所忽悠;政教应分离,世俗的统治应交给共和国政府去办。

    所以,读书不能脱离成书的时代背景,更不能忽略书中针对的对象。本书的对象是政教合一的专制政治,抗议他们禁锢了自由的思想,而不是已经把自由思想当做“公理”的现代社会。我以前举过例子,一杯50度的水,它比冰热,比开水冷。对应此书,教会是冰,现代社会是开水。更无庸置疑的是:历史是不会倒退的!

    我知道,即使我码了这么多字,对你的认识也是没有任何触动的,这是因为你的思维方式决定的。我甚至可以打赌,你不会认真读完这些文字的。换言之,这篇文字的目标读者不是你,我前面说过,回复你只是为了不给那些藐视科学的人(们)留下口实,让不明真相的人(们)知道,不是谁喊得多,谁就掌握了真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再给你转一篇由Mennonite Brethren教徒写的,关于此书的文章,作为表兄弟,你可能会更看一点。
      • 第14章信仰、信神的定义,信仰的基础,信仰与哲学永远分了手------“、、、没有一个异教的人没有一段经文。圣书不是一个人写的,也不是为一个时期的人写的,而是出自脾气不同的许多著者的手笔,写作的时期自首至尾几乎亘两千年,还许比这更要长些。”
        • 所以自相矛盾的地方很多,后代不断根据实际情况更新解释,与时俱进。
          一会上帝帮以色列人打败所有的敌人,抢到流着牛奶和蜜的一块中东土地,一会又不许杀人,对待敌人像朋友。
          6天造宇宙万物世界其实是60亿年

          一会含含糊糊,一会又言之凿凿,很搞,搞得很多人晕晕的,唬起人还一愣愣的。
    • 我读完了。发现你俩说的不是一事儿。
      当今中国有信仰的少,信教的多,神棍更多。要拨云见日得慢慢来,改造社会土壤很重要。

      BTW,你做啥的呀,咋这门有时候天天码这么多字。
      • 多谢厨子捧场。我们说的当然不是一回事,横看成岭侧成峰,我只是不喜欢他自认为“严谨”的治学态度,被人抓住了低级错误,不反思,反倒是不停地用谬误证明谬误,从汪洋大海中找稻草。BTW,这两天不太忙,齐王看rolia晚会去了,不听竽,所以我有空。
    • 没看过这本书,不知道你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我总体认为,神学和科学并不矛盾,没必要因为这个而否定那个。我是有神论者,但我不会迷信地认为我找到好工作是因为上帝的功劳,也不会把进化论看作反宗教。同时我也知道,宗教可以被用作工具。
      • 多谢捧场。
      • 神学和科学最好不要放在一起比,完全不同的思路。
        • 我也觉得是这样。但是,无论科学还是宗教,都要研究哲学问题,在这个时候,两者会不可避免的相遇。所谓大道归一,如果不扣教条,你会发现科学和神学是统一的。
          • 哲学家有三种:有神论者,无神论者,不可知论者.每种后面都有长长一串名字.科学靠理性演绎,宗教靠信仰.上帝存在与否是没法求证的,因为名题本身已超出理性的有限范围.
    • 这个应该给加精!
    • 还以为你有什么新发现呢:). 我早就说过科学和上帝之信仰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不要开口闭口就用‘科学’的棍子打人。我要说的是,你对科学的了解还在启蒙阶段。我引用斯宾若莎的《神学政治论》是想解释他是一位自然神论者,在这点上,爱因斯坦与他持有相同的信仰。关于
      斯宾若莎写《神学政治论》的目的,是为了支持自己的政论来解释圣经,以便说明他的政论是不违背上帝信仰的。同时,也提供了一种阅读圣经的方法,与帕斯卡尔的阅读法相对应。斯宾若莎的《神学政治论》影响了资本主义政体的形成。而帕斯卡尔的《思想录》启蒙了法国的人文思想。还是多读点东西吧,别老为一个面子编辑码字 :)
      • 爱因斯坦本人不信“人格化”的神,认为那是孩子的游戏。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爱因斯坦出身犹太家庭,上天主教小学,20多岁因科学成名,他信仰的宇宙奥妙最终的原因,从这个角度上讲,他是自然神论者

        这里是爱因斯坦关于神学的观点,也有原话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bert_Einstein%27s_religious_views

        Disbelief in a personal god
        ====================
        Einstein also stated: "I have repeatedly said that in my opinion the idea of a personal God is a childlike one. You may call me an agnostic, but I do not share the crusading spirit of the professional atheist whose fervor is mostly due to a painful act of liberation from the fetters of religious indoctrination received in youth. I prefer an attitude of humility corresponding to the weakness of our intellectual understanding of nature and of our own being." He also said in a conversation with Hubertus, Prince of Löwenstein-Wertheim-Freudenberg, "In view of such harmony in the cosmos which I, with my limited human mind, am able to recognize, there are yet people who say there is no God. But what really makes me angry is that they quote me for the support of such views."[3]

        Repeated attempts by the press to present Albert Einstein as a religious man provoked the following statement:[4]

        It was, of course, a lie what you read about my religious convictions, a lie which is being systematically repeated. I do not believe in a personal God and I have never denied this but have expressed it clearly. If something is in me which can be called religious then it is the unbounded admiration for the structure of the world so far as our science can reveal it.
        In his 1949 book The World as I See It, he wrote: "A knowledge of the existence of something we cannot penetrate, of the manifestations of the profoundest reason and the most radiant beauty, which are only accessible to our reason in their most elementary forms—it is this knowledge and this emotion that constitute the truly religious attitude; in this sense, and in this alone, I am a deeply religious man."[5]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IT 南郭的高论:1.宗教与科学对世界认识的方法是水火不容,不可能共存的。2.教会对科学家的迫害我就不再强调了。 -xbhydx(IT 南郭); 2.23 14:51 (#6525155@0) reply more
      • IT 南郭的高论:1.不能证明世上有一个超越万物的存在。2.更不能证明即使有这个超越万物的存在,而它就是你说的那个“上帝”。这样,您的问题就可以简化成:世间万事都是由一个“不可知”决定的,所以我们就没有必要去探索了。这就是我常说的:信仰宗教会让人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xbhydx(IT 南郭); 2.23 13:48 (#6525001@0) reply more

        那我给您举一个反例:牛顿。他老人家对科学的贡献,比如万有引力、微积分,基本上都是30岁以前的成果。晚年牛爵士热衷于炼金术啊,证明上帝存在啊什么的,结果您当然是知道的。当然,您如果说,牛顿年轻时的成果,都是上帝“神示”的话,我就不说什么了。 -xbhydx(IT 南郭); 2.23 14:18 (#6525073@0) reply more (够科学的,逻辑的 :)


        南郭啊,说话要地道啊 :)
    • 这个帖子是被转过来的,可能管理员看到了“读后感”觉得是与读书有关的。后续的讨论我希望还是回科技坛那边吧。
      • 我的那“序”贴也是被传过来的 :)
    • 我以为,以科学地态度阅读是对著作者的尊重,批判地接受又是作者的期望。关于斯宾若莎的《神学政治论》,我想引用他的一些话:“我承认,有一些渎神的人,宗教在他们是一种负担,他们根据我所说的话去随意做有罪的事,并且,没有任何理由,只是由于他们情欲的主使、、、”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第十二章 论神律的真正的本原,为什么称《圣经》为神圣的,为什么称之为《圣经》。为什么因为里面是上帝的话,传到我们,没有讹误
      1、我承认,有一些渎神的人,宗教在他们是一种负担,他们根据我所说的话去随意做有罪的事,并且,没有任何理由,只是由于他们情欲的主使,断定《圣经》中处处是错的,是假造的,所以其权威等于零。但是对这样的人是帮不上忙的,因为成语说得好,话任凭说得多对,也会歪曲成不对。那些放纵情欲的人随便可以找个借口,古时那些有《圣经》原本,有圣约匮的人,甚至他们里面预言家与使徒们本人也不比现在的人更好一些。人类的本性,(犹太人与非犹太人),从来一直是一样的,历来德性是极其少见的。
      2、这样说来,只要是《圣经》感动人类使之虔敬上帝,《圣经》就是不可冒犯的,其中的话就是神圣的。但是,如果《圣经》完全为人所忽略(犹太人从前就是忽略《圣经》),就变成了只是纸和墨,变为俗用或败坏了。可是,虽然《圣经》这样被败坏或毁伤,我们不可以说上帝的经典也有这样的遭遇,否则,我们就类乎犹太人,他们说上帝的殿宇的圣堂毁于火了。耶利米关于律法是对我们这样说的,因为他这样责备他那时候不敬神的人:“为什么你说我们是主人,我们有主的律法?真是白白给了人了,律法师们的笔白白地”(用了),就是说,你说你掌握《圣经》,你有上帝的律法,是错误的;因为还没有使它发生效力。

      3、这种用法主要之来源是预言家对于上帝的观念普通是把上帝看做是立法者。这我们在第四章中已经说过了。这样说来,《圣经》之称为上帝的经典有三个原因:因为《圣经》教人以真正的宗教,上帝是这真正的宗教的永恒的创始者;因为《圣经》叙述将来事情的预言,好像这些预言是上帝的命令;因为大致说来《圣经》的原来的著者,不是借他们的普通的天然的才能以窥见事物,而是借他们所特有的一种力量以窥见事物,并且按照上帝所说的把这些事物公之于人。

      4、我只是主张,只有因为有意义,话才能称为是神圣的,《圣经》里面的意思传到我们现在,是没有舛误的,虽然原来的字句比我们所想像的或许常有变动。我前面已经说过,这种变动丝毫无损于《圣经》的神性,因为,《圣经》若是用不同的字句或语言来写,其为神圣的仍然是一样的。在这种意义之下神律传到我们现在是没有舛误的。这样说是不容争辩的。根据《圣经》本书,我们毫无困难毫无含混地可以知道其主要的箴言是:最要紧的是要爱上帝,爱邻人如自己、、、、
      因为这块奠基石是完整无缺的,我们不得不承认一定依赖这块基石的别的段也是如此。那些段也是基本的,例如,上帝存在,他预见一切事情,他是万能的,由于他的命令好人兴旺恶人落空,最后还有,我们的拯救完全要靠他的恩惠。
      这些是《圣经》通盘清清楚楚地教人的教义,《圣经》也非这样教人不可,否则,所有其余的就是空洞没有根据的;对于别的道德信条我们也是一样地确信,那些道德信条分明是建筑在这个普遍的基础之上的,例如,维持正义,帮助弱者,不杀人,不羡慕人的财货,等等。

      5、所以,我们可以断定,《圣经》所教的神律传到我们现在是没有讹误的。除此以外,有几件事实我们可以确信是忠实地传下来的。例如,希伯来史里主要的事情,这些事情是任何人都很熟悉的。从前犹太人惯常用诗来歌咏他们的国家的古代史。关于基督的生平与所受的苦难的主要事实经过全罗马帝国也是立刻传到外国。所以几乎不能相信历代所传下来的福音故事的梗概与原来所承受的故事不同,除非差不多每人都这样相信,我们想这是不会的。
      <本文发表于: 相约加拿大:枫下论坛 www.rolia.net/forum >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宗教和科学历史上并存了这么久,冲突不是没有。但是基本上共存是没有问题的,不是非一即二,两者解决的是人类社会不同领域的问题。对于某些心胸狭隘的只有机械科学思维的人,真的是没啥好说的。恩,狭隘和机械,这就是我看某人贴的感觉。
    • 上次看到你关于宇宙的文章。感觉你是很喜欢思考的一个人。很有哲学思维的天分。有机会我和你谈谈欧洲中世纪,罗马,圣经的读书体会。。。。另外:美国国务卿赖斯是这方面的高手,这个女人不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