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莉莉·玛琳》
1989 年在北京德国电影周看过导演法斯宾德的电影《莉莉·玛琳》Lili Marlene ,讲的是战争与和平,以好听的歌曲"莉莉·玛琳"贯穿全片。
"莉莉·玛琳"是一首在二战时广泛流行的情歌,经由女歌手拉拉·安德森 Lale Andersen演唱,迅速流行于德国,被纳粹军方作为激励士兵作战的歌曲。不久,这首歌冲破了同盟国和协约国的界限,飘响在硝烟弥漫的二次大战战场上空。从北非沙漠到欧洲森林,双方士兵都会准时地把收音机去倾听这首温柔幽怨的歌。
歌中唱道:
曾经在雄伟的兵营的大门旁, 我和她双双站在一个天窗边。
当时我们腼腆地互相说再见, 现在却已只剩那个天窗依旧。
最爱的,莉莉·玛琳, 最爱的,莉莉·玛琳。
各处都能看见我们俩的身影, 我们俩的歌声似乎依旧飘荡。
但何时所有的人才会再看见, 我们又能相会在那个天窗边?
最爱的,莉莉·玛琳, 最爱的,莉莉·玛琳!
在门外岗哨边你吹起了口哨, 我跑到三天不见你的天窗边。
虽然我们只能互相挥手再见, 可我坚信和你的爱将会永远。
只和你,莉莉·玛琳, 只和你,莉莉·玛琳。
你那熟悉而轻柔的步履声声, 我几乎白天晚上都渴望听到。
现在我却偶然知道要上前线, 上帝才知能否再站在天窗边。
只和你,莉莉·玛琳, 只和你,莉莉·玛琳。
无论在地球上哪个寂静角落, 我都希望梦中拥有你爱的唇。
当雾色早已将一切淡淡笼罩, 我依旧还静静站立在天窗边。
只和你,莉莉·玛琳, 只和你,莉莉·玛琳!”
歌曲的故事还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初。 1915年4月的柏林,一个大雾弥漫的夜晚,一名被征召到德军前线的汉堡诗人、年轻的军官学校学生汉斯·莱普正在一个兵营外站岗,路上的街灯在浓雾中闪烁。上岗之前,莱普刚刚离开一个叫莉莉的漂亮姑娘。此刻,他正思念着心上人,路灯下走来了海蓝色眼睛的美丽姑娘玛琳,她与莱普是在一家艺术画廊相识的。玛琳挥手向莱普致意,正在这时,巡岗的军官走了过来,莱普只得眼巴巴地望着玛琳消失在浓雾中。夜里,莱普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海里徜徉着莉莉和玛琳的身影,于是,他写下一首用她们的名字组合起来的诗。诗的原名为“提灯下的女孩”),后来出版时改为《年轻哨兵的歌》。诗中讲述的是一名战士在营房外的灯光下与心上人莉莉·玛琳告别的故事。战士渴望着爱情,但军号已经吹响,恋人只能依依不舍地分离,他不禁在想:走上战场的我,命运将会怎样?我的灵魂还能像现在这样拥抱她吗?
被送到俄国前线的莱普再没能见到莉莉和玛琳。大约20年后,他将《年轻哨兵的歌》收入自己的一本诗集,作曲家诺贝特·舒尔策看到了这首诗后为它谱了曲,并改名为《莉莉·玛琳》。舒尔策把歌曲送给男高音歌唱家拜恩,希望他能演唱,但拜恩以“太简单”为由谢绝了。舒尔策又将它送给在夜总会演唱的女歌手拉拉·安德森,她充满激情的嗓音正好适合这首歌。1939年,一家唱片公司灌制了安德森的演唱,但由于二战的爆发,唱片仅卖出700张。在此后的两年里,《莉莉·玛琳》一直默默无闻。
德军侵占巴尔干后,在贝尔格莱德开设了广播电台,向部署在巴尔干和北非的德军广播。然而,经过一次次轰炸,幸存的唱片寥寥无几,电台主任四处寻找能够播放的唱片。在一个地下室里,一名战士发现了一堆落满灰尘的旧唱片,其中就有安德森演唱的《莉莉·玛琳》。1941年8月18日晚,贝尔格莱德电台首次播出《莉莉·玛琳》,成千上万的德军士兵立即被它迷住了,许多人纷纷写信要求重播。
歌曲有一种超越国界的力量。可以说,“莉莉·玛琳”是历史上第一首流行歌曲,它以16 种语言传遍全世界,唱片发行量在高达近200万张。这首歌受欢迎的程度,可以从一位英军士兵的家信里略见一斑; “当夜幕降临北非的沙漠,我们将坦克围成一圈,围着一台收音机,收音机里传来一位女歌手温柔的歌声,我一点也听不懂她唱的是什么,但它似乎深深渗透到我们的内心。在距我们不远的地方,德军士兵也在收听同一首歌曲,分享着我们的孤独与渴望。
电影《莉莉·玛琳》讲的是:德国女歌手维莉,与一位瑞士犹太男子、地下抵抗组织成员罗伯特相恋。因为种种原因,她无法随爱人前往瑞士,只好在酒吧以唱歌谋生。她演唱了"莉莉·玛琳",而之后录制的唱片让她一夜成名。很快,"莉莉·玛琳"流行于思乡的德国官兵内部。于是,维莉从昔日默默无闻的酒吧歌手,一跃成为了德国军中的传奇──“莉莉”。而与她暂别的恋人罗伯特却无法理解爱人会为屠杀他的犹太同胞的纳粹演唱。
最终,莉莉也被感动,参与了地下抵抗组织的行动。当听说罗伯特在回国的路上被捕,她甚至选择了自杀来了结。而抵抗组织趁机制造了她被纳粹“处死”的流言,造成了万千热爱莉莉的德军士兵的骚动。此时,“莉莉·玛琳”已经流行于整个二战时期的欧洲战场,尽管“莉莉·玛琳”从被追捧到被指责造成军心涣散,但是,纳粹军方为了稳定军心,不得不以释放罗伯特为诱饵,威迫虚弱的她再次演唱这首歌,以此向德国士兵辟谣,证明莉莉还活着。
那一次演唱是莉莉最成功的一次,整个欧洲的战壕都通过电台同时播放着她的歌声。那一刻,她的歌并不是激励德国士兵作战的歌曲,而是对战场上两个阵营所有士兵的安慰。她无力改变现状,她只是一个歌手;战场上的普通士兵也无力结束战争,他们只有在歌声中寻求片刻的宁静, 然后去奔赴战场,面对死亡。
同样是战争题材,法国电影《最后一班地铁》也发生在二战期间,一群被占区的剧院工作者们在战争的阴影下仍然追求着艺术。片中也带着一些道德的思考:在战时是该浴血奋战,还是随遇而安?
一直以来,人们对战争时期该何去何从作不断的思考:是否只有战争的发起者才应该承担历史责任?是否杀人的士兵只是在尽军人遵守命令的天职?是否与当局合作的科学家只是在尽科学研究的本分?是否狂热支持战争的国人们只是出于爱国情怀?作为一位导演,法斯宾德也与许多德国知识分子一样进行反思。透过这部电影,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莉莉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吗?他从一种人文主义的角度出发,并没有给出答案。
战争结束了,告别了那段困惑的岁月之后,莉莉迫不及待地来到瑞士。那时的罗伯特已经是剧场一位著名的指挥家,并且已婚。目睹这些,莉莉只能选择黯然离去。不过,从莉莉急匆匆的离去脚步,莉莉不会被击垮的,而她留下的“莉莉·玛琳”,仍然会被久久地传唱。
歌曲“莉莉·玛琳”的另一个著名演唱者是德裔美国演员兼歌手:玛琳·黛德丽(Marlene Dietrich,1901-1992),是唯一一个可以与葛丽泰·嘉宝分庭抗礼的女演员。1999年,他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9名。
在炮弹肆虐、血流成河的战争中,“莉莉·玛琳”之所以能够超越国界、经久流传,正是因为它传达了人们渴望和平、温柔和安宁的心声。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1989 年在北京德国电影周看过导演法斯宾德的电影《莉莉·玛琳》Lili Marlene ,讲的是战争与和平,以好听的歌曲"莉莉·玛琳"贯穿全片。
"莉莉·玛琳"是一首在二战时广泛流行的情歌,经由女歌手拉拉·安德森 Lale Andersen演唱,迅速流行于德国,被纳粹军方作为激励士兵作战的歌曲。不久,这首歌冲破了同盟国和协约国的界限,飘响在硝烟弥漫的二次大战战场上空。从北非沙漠到欧洲森林,双方士兵都会准时地把收音机去倾听这首温柔幽怨的歌。
歌中唱道:
曾经在雄伟的兵营的大门旁, 我和她双双站在一个天窗边。
当时我们腼腆地互相说再见, 现在却已只剩那个天窗依旧。
最爱的,莉莉·玛琳, 最爱的,莉莉·玛琳。
各处都能看见我们俩的身影, 我们俩的歌声似乎依旧飘荡。
但何时所有的人才会再看见, 我们又能相会在那个天窗边?
最爱的,莉莉·玛琳, 最爱的,莉莉·玛琳!
在门外岗哨边你吹起了口哨, 我跑到三天不见你的天窗边。
虽然我们只能互相挥手再见, 可我坚信和你的爱将会永远。
只和你,莉莉·玛琳, 只和你,莉莉·玛琳。
你那熟悉而轻柔的步履声声, 我几乎白天晚上都渴望听到。
现在我却偶然知道要上前线, 上帝才知能否再站在天窗边。
只和你,莉莉·玛琳, 只和你,莉莉·玛琳。
无论在地球上哪个寂静角落, 我都希望梦中拥有你爱的唇。
当雾色早已将一切淡淡笼罩, 我依旧还静静站立在天窗边。
只和你,莉莉·玛琳, 只和你,莉莉·玛琳!”
歌曲的故事还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初。 1915年4月的柏林,一个大雾弥漫的夜晚,一名被征召到德军前线的汉堡诗人、年轻的军官学校学生汉斯·莱普正在一个兵营外站岗,路上的街灯在浓雾中闪烁。上岗之前,莱普刚刚离开一个叫莉莉的漂亮姑娘。此刻,他正思念着心上人,路灯下走来了海蓝色眼睛的美丽姑娘玛琳,她与莱普是在一家艺术画廊相识的。玛琳挥手向莱普致意,正在这时,巡岗的军官走了过来,莱普只得眼巴巴地望着玛琳消失在浓雾中。夜里,莱普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海里徜徉着莉莉和玛琳的身影,于是,他写下一首用她们的名字组合起来的诗。诗的原名为“提灯下的女孩”),后来出版时改为《年轻哨兵的歌》。诗中讲述的是一名战士在营房外的灯光下与心上人莉莉·玛琳告别的故事。战士渴望着爱情,但军号已经吹响,恋人只能依依不舍地分离,他不禁在想:走上战场的我,命运将会怎样?我的灵魂还能像现在这样拥抱她吗?
被送到俄国前线的莱普再没能见到莉莉和玛琳。大约20年后,他将《年轻哨兵的歌》收入自己的一本诗集,作曲家诺贝特·舒尔策看到了这首诗后为它谱了曲,并改名为《莉莉·玛琳》。舒尔策把歌曲送给男高音歌唱家拜恩,希望他能演唱,但拜恩以“太简单”为由谢绝了。舒尔策又将它送给在夜总会演唱的女歌手拉拉·安德森,她充满激情的嗓音正好适合这首歌。1939年,一家唱片公司灌制了安德森的演唱,但由于二战的爆发,唱片仅卖出700张。在此后的两年里,《莉莉·玛琳》一直默默无闻。
德军侵占巴尔干后,在贝尔格莱德开设了广播电台,向部署在巴尔干和北非的德军广播。然而,经过一次次轰炸,幸存的唱片寥寥无几,电台主任四处寻找能够播放的唱片。在一个地下室里,一名战士发现了一堆落满灰尘的旧唱片,其中就有安德森演唱的《莉莉·玛琳》。1941年8月18日晚,贝尔格莱德电台首次播出《莉莉·玛琳》,成千上万的德军士兵立即被它迷住了,许多人纷纷写信要求重播。
歌曲有一种超越国界的力量。可以说,“莉莉·玛琳”是历史上第一首流行歌曲,它以16 种语言传遍全世界,唱片发行量在高达近200万张。这首歌受欢迎的程度,可以从一位英军士兵的家信里略见一斑; “当夜幕降临北非的沙漠,我们将坦克围成一圈,围着一台收音机,收音机里传来一位女歌手温柔的歌声,我一点也听不懂她唱的是什么,但它似乎深深渗透到我们的内心。在距我们不远的地方,德军士兵也在收听同一首歌曲,分享着我们的孤独与渴望。
电影《莉莉·玛琳》讲的是:德国女歌手维莉,与一位瑞士犹太男子、地下抵抗组织成员罗伯特相恋。因为种种原因,她无法随爱人前往瑞士,只好在酒吧以唱歌谋生。她演唱了"莉莉·玛琳",而之后录制的唱片让她一夜成名。很快,"莉莉·玛琳"流行于思乡的德国官兵内部。于是,维莉从昔日默默无闻的酒吧歌手,一跃成为了德国军中的传奇──“莉莉”。而与她暂别的恋人罗伯特却无法理解爱人会为屠杀他的犹太同胞的纳粹演唱。
最终,莉莉也被感动,参与了地下抵抗组织的行动。当听说罗伯特在回国的路上被捕,她甚至选择了自杀来了结。而抵抗组织趁机制造了她被纳粹“处死”的流言,造成了万千热爱莉莉的德军士兵的骚动。此时,“莉莉·玛琳”已经流行于整个二战时期的欧洲战场,尽管“莉莉·玛琳”从被追捧到被指责造成军心涣散,但是,纳粹军方为了稳定军心,不得不以释放罗伯特为诱饵,威迫虚弱的她再次演唱这首歌,以此向德国士兵辟谣,证明莉莉还活着。
那一次演唱是莉莉最成功的一次,整个欧洲的战壕都通过电台同时播放着她的歌声。那一刻,她的歌并不是激励德国士兵作战的歌曲,而是对战场上两个阵营所有士兵的安慰。她无力改变现状,她只是一个歌手;战场上的普通士兵也无力结束战争,他们只有在歌声中寻求片刻的宁静, 然后去奔赴战场,面对死亡。
同样是战争题材,法国电影《最后一班地铁》也发生在二战期间,一群被占区的剧院工作者们在战争的阴影下仍然追求着艺术。片中也带着一些道德的思考:在战时是该浴血奋战,还是随遇而安?
一直以来,人们对战争时期该何去何从作不断的思考:是否只有战争的发起者才应该承担历史责任?是否杀人的士兵只是在尽军人遵守命令的天职?是否与当局合作的科学家只是在尽科学研究的本分?是否狂热支持战争的国人们只是出于爱国情怀?作为一位导演,法斯宾德也与许多德国知识分子一样进行反思。透过这部电影,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莉莉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吗?他从一种人文主义的角度出发,并没有给出答案。
战争结束了,告别了那段困惑的岁月之后,莉莉迫不及待地来到瑞士。那时的罗伯特已经是剧场一位著名的指挥家,并且已婚。目睹这些,莉莉只能选择黯然离去。不过,从莉莉急匆匆的离去脚步,莉莉不会被击垮的,而她留下的“莉莉·玛琳”,仍然会被久久地传唱。
歌曲“莉莉·玛琳”的另一个著名演唱者是德裔美国演员兼歌手:玛琳·黛德丽(Marlene Dietrich,1901-1992),是唯一一个可以与葛丽泰·嘉宝分庭抗礼的女演员。1999年,他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9名。
在炮弹肆虐、血流成河的战争中,“莉莉·玛琳”之所以能够超越国界、经久流传,正是因为它传达了人们渴望和平、温柔和安宁的心声。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