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今年是萧邦逝世150年,全世界都在纪念这位钢琴诗人。这不,清华5月19日就有一场音乐会,由周广仁教授师生讲解、演奏萧邦的24首前奏曲和大提琴奏鸣曲,可能也是这两部伟大作品在清华的首演吧。我东拼西凑,收拾出一点东西,权当送给从未听过萧邦的新朋友的见面礼:
从他乡来的河流呀,
你的波涛为何这么阴郁幽暗?
是有些地方的河堤决裂了吗?
还是积雪已融?
积雪在山顶未化,
河堤上百花盛开,
但是,就在那儿,在我的春天,
有一位哭泣的母亲。
她曾经有七个女儿,
她也埋葬了七个女儿,
七个躺在花园中的女儿,
面向着东方。
现在,她在问候她们的魂魄,
问孩子们是否舒适,
冲刷她们坟旁的河水,
唱出哀怨的曲调。
——Stefan Witwicki《The Sad Stream》
钢琴诗人肖邦39岁便告别人间的肖邦,几乎将一生中全部心血都用在钢琴作品的创作上。3部奏鸣曲,6部兼顾钢琴与乐队的作品,4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4首即兴曲,26首前奏曲,27首练习曲,21首夜曲,19首圆舞曲,10首波罗乃兹,55首玛祖卡,一些零散的钢琴独奏小品,加上为数不多的室内乐和艺术歌曲,构成了肖邦作品的全 部。或“大江东去”,或“小桥流水”,或牧童山歌,或英雄传奇,肖邦的笔下抒情诗、叙事诗、田园诗不拘一格,却又独树一帜。诗人肖邦,以琴代笔,写尽眼中所见、心中所思、梦中所忆。
诗人和他的祖国
肖邦的大部分作品是在祖国波兰遭俄国占据,肖邦流亡巴黎时所作。在他离开波兰的时刻,友人用银杯盛满了祖国的泥土,送与这年轻的流亡者一生相伴。当华沙爆发反抗俄国统治者的革命后,肖邦按捺不住激动之情,想以病弱之躯回国参战。但友人最终以“波兰更需要作为音乐家的肖邦,将波兰人民的声音传遍欧洲”说服了他,使他中途而返,不久即作《革命》练习曲。肖邦临终的时候,知道残暴的俄国总督不会允许他下葬在波兰,就委托亲友将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在肖邦死后多年,他的音乐仍充满点石成金的魔力,尤其对无数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波兰人来说,肖邦的音乐更是自由解放的象征。
肖邦和密茨凯维支
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弱的肖邦在巴黎越来越不愿做公开演奏,而为他人演奏则只限于名流荟萃的艺术沙龙。但也有例外,那就是肖邦很少拒绝为同胞演奏。波兰大诗人密茨凯维支则是肖邦最倾慕的听众之一。在密茨凯维支于1834年发表的爱国叙事诗《塔杜施先生》里,他描绘出波兰的山河、民风与神气,她的过去与现 在。对于那些在俄国统治下的波兰人民而言,这首诗让他们回想起那些曾经拥有过但几乎已忘怀的自由气息;而对于肖邦这种流亡者而言,这首诗则唤起了一种气氛,是对信心的指引,深深融入肖邦音乐的脉动和灵魂深处。肖邦的四首伟大的叙事曲,就是从密茨凯维支的其它叙事诗中得到灵感的。其中第一叙事曲是最 为激动人心的英雄史诗,在19世纪人们叫它“波兰叙事曲”。
肖邦与乔治桑
肖邦和乔治桑并非一见钟情,原因显而易见——男式长裤、雪茄和关于桑夫人的种种传言令肖邦望而却步。然而,肖邦渐渐地发现,和乔治桑在一起的时候,他可以尽情倾诉内心深处的那些情感。在后来的岁月中,乔治桑之于肖邦,就如同克拉拉之于舒曼,或梅克夫人之于柴可夫斯基,不仅在生活上无私地关心呵护,而且在精神上给予长久的支持鼓舞。这些艺术舞台幕后的不朽女性,无一不是因其非凡的心智而使其外貌显得无关紧要的女子。歌德把他一生的经验概括为几句诗,作为《浮士德》的终曲:“一切逝去的,不过是象征。……永恒之女性,引领我们上升!”
肖邦和舒曼
1832年,后来成为舒曼妻子的克拉拉在莱比锡首演了肖邦的不朽名作——变奏曲《把你的手伸给我》,将肖邦介绍给德国听众。舒曼正是听了肖邦此曲后向全欧洲大声宣告:“先生们,脱帽致敬吧,在你们面前的是一位天才!”之后,在舒曼的钢琴套曲《狂欢节》中,出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肖邦素描(第12首)。1835 年9月,在莱比锡肖邦和舒曼首次相遇。舒曼把肖邦评价为“我们时代最勇敢、最值得骄傲的富有诗意的人物”。在肖邦的音乐中,舒曼听到的不只是诗意的想象,还听到了一位艺术战士的愤怒而骄傲的挑战声,他感慨地说:“如果北方的专制君王知道在肖邦的作品里,在他的玛祖卡舞曲质朴的曲调里隐藏着多么可怕的 敌人,一定会禁止音乐。肖邦的作品乃是用鲜花遮掩起来的大炮。”
傅聪和肖邦
肖邦音乐中的波兰魂,幻化成一种独特的表达,将有界限的国家和无界限的人类均视为一家。正因如此,不仅与肖邦血脉相连的斯拉夫人、法国人热爱他,全欧洲都热爱他,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人民都能接受并且热爱肖邦。大概是由于这两个国家自19世纪以来都历尽艰辛痛苦,一个中国人演奏的肖邦竟曾成为波兰人心目 中的最佳诠释。他,就是著名学者傅雷的爱子傅聪。那是在1955年华沙的第五届肖邦比赛上,初出茅庐的傅聪不仅荣获第三名,而且得到了“玛祖卡”特别奖。在此之前,这一荣誉从未被非波兰人获得过。“热烈的、慷慨激昂的气质,悲壮的情感,异乎寻常的精致、微妙的色觉,还有最难得的一点,就是少有的细腻、高雅的意境。——一个中国人创造了真正的玛祖卡的表达方式!”这是当年一位大钢琴家作为评委时的评语。
《小狗》圆舞曲
传说这是一只乔治桑的小狗,在它和自己的尾巴逗趣的时候,肖邦谱下这首欢快活泼的作品。
《革命》练习曲
当华沙又一次陷落在俄国人的手中,肖邦的好友因为革命失败而遇难的时候,肖邦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作品。悲痛使他更为坚强。
《雨滴》前奏曲
一位年轻的母亲为小宝贝讲述了一个故事,希望能哄他入睡。故事曲折动人,却有可怕的情节,母亲讲着讲着不觉恍惚于其中……故事讲完了,母亲也从半梦中醒来,发现小宝贝已经安然入睡了。
《送葬》前奏曲
曲谱上只有短短的三行,表达“一颗丹心的哀痛”却已无须再多。肖邦最天才、凝练的笔法。
电影《一曲难忘》
由于我国领导人的大力支持,电影《一曲难忘》近日在大学校园中广为播放,影片所承担的爱国主义教育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影片中肖邦的美妙旋律随处可闻,编剧虚构出来的肖邦、李斯特邂逅的一幕也充满了戏剧性。然而,好莱坞式的“改编”毕竟值得商榷,比如是不是一定要把乔治桑塑造得那样冷艳绝情,才能衬托出肖邦的一腔爱国热血?
1810——浪漫主义群星谱
在欧洲音乐史上,1685和1810是两个特别值得记忆的年份。1685年,诞生了三位巴洛克时期的巨匠——J.S.巴赫、亨德尔和D.斯卡拉蒂(键盘乐大师);而1810年前后,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李斯特接踵而来。20多年后,他们的天才思想互相启发、交融、摩擦、碰撞,终于使欧洲音乐艺术进入前所未有的、激动人心的高潮——浪漫主义时期。
音乐创作的完整过程
音乐创作的完整过程分为三个步骤:作曲家谱曲、演奏家诠释、欣赏者赏鉴。事实上大部分悦耳的旋律、动人的节奏、美妙的和声织体来自作曲家,因为这些曲谱上写得很明确;但是只有对作品(甚至,曲谱)充分熟悉之后,才能知道演绎者的二度创作到底是锦上添花,还是曲解原意。属于演绎者相对自由的表现空间的是:音色、自由节奏(Rubato)、各声部的控制、乐句的呼吸等等。
在黑暗中聆听
音乐之美常在于瞬间,一双训练有素的耳朵怎样才能更好地捕捉到那些妙不可言的“音乐瞬间”?尝试着在夜晚的黑暗中欣赏吧,排除了视觉下意识而强有力的干扰,直接倾听自己的心声。
音乐会的基本礼仪
无论是着装整洁,还是音乐进行时要保持沉默,都同属于一条原则:那就是尊重艺术家的劳动,尊重其他听众的欣赏习惯.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从他乡来的河流呀,
你的波涛为何这么阴郁幽暗?
是有些地方的河堤决裂了吗?
还是积雪已融?
积雪在山顶未化,
河堤上百花盛开,
但是,就在那儿,在我的春天,
有一位哭泣的母亲。
她曾经有七个女儿,
她也埋葬了七个女儿,
七个躺在花园中的女儿,
面向着东方。
现在,她在问候她们的魂魄,
问孩子们是否舒适,
冲刷她们坟旁的河水,
唱出哀怨的曲调。
——Stefan Witwicki《The Sad Stream》
钢琴诗人肖邦39岁便告别人间的肖邦,几乎将一生中全部心血都用在钢琴作品的创作上。3部奏鸣曲,6部兼顾钢琴与乐队的作品,4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4首即兴曲,26首前奏曲,27首练习曲,21首夜曲,19首圆舞曲,10首波罗乃兹,55首玛祖卡,一些零散的钢琴独奏小品,加上为数不多的室内乐和艺术歌曲,构成了肖邦作品的全 部。或“大江东去”,或“小桥流水”,或牧童山歌,或英雄传奇,肖邦的笔下抒情诗、叙事诗、田园诗不拘一格,却又独树一帜。诗人肖邦,以琴代笔,写尽眼中所见、心中所思、梦中所忆。
诗人和他的祖国
肖邦的大部分作品是在祖国波兰遭俄国占据,肖邦流亡巴黎时所作。在他离开波兰的时刻,友人用银杯盛满了祖国的泥土,送与这年轻的流亡者一生相伴。当华沙爆发反抗俄国统治者的革命后,肖邦按捺不住激动之情,想以病弱之躯回国参战。但友人最终以“波兰更需要作为音乐家的肖邦,将波兰人民的声音传遍欧洲”说服了他,使他中途而返,不久即作《革命》练习曲。肖邦临终的时候,知道残暴的俄国总督不会允许他下葬在波兰,就委托亲友将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在肖邦死后多年,他的音乐仍充满点石成金的魔力,尤其对无数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波兰人来说,肖邦的音乐更是自由解放的象征。
肖邦和密茨凯维支
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弱的肖邦在巴黎越来越不愿做公开演奏,而为他人演奏则只限于名流荟萃的艺术沙龙。但也有例外,那就是肖邦很少拒绝为同胞演奏。波兰大诗人密茨凯维支则是肖邦最倾慕的听众之一。在密茨凯维支于1834年发表的爱国叙事诗《塔杜施先生》里,他描绘出波兰的山河、民风与神气,她的过去与现 在。对于那些在俄国统治下的波兰人民而言,这首诗让他们回想起那些曾经拥有过但几乎已忘怀的自由气息;而对于肖邦这种流亡者而言,这首诗则唤起了一种气氛,是对信心的指引,深深融入肖邦音乐的脉动和灵魂深处。肖邦的四首伟大的叙事曲,就是从密茨凯维支的其它叙事诗中得到灵感的。其中第一叙事曲是最 为激动人心的英雄史诗,在19世纪人们叫它“波兰叙事曲”。
肖邦与乔治桑
肖邦和乔治桑并非一见钟情,原因显而易见——男式长裤、雪茄和关于桑夫人的种种传言令肖邦望而却步。然而,肖邦渐渐地发现,和乔治桑在一起的时候,他可以尽情倾诉内心深处的那些情感。在后来的岁月中,乔治桑之于肖邦,就如同克拉拉之于舒曼,或梅克夫人之于柴可夫斯基,不仅在生活上无私地关心呵护,而且在精神上给予长久的支持鼓舞。这些艺术舞台幕后的不朽女性,无一不是因其非凡的心智而使其外貌显得无关紧要的女子。歌德把他一生的经验概括为几句诗,作为《浮士德》的终曲:“一切逝去的,不过是象征。……永恒之女性,引领我们上升!”
肖邦和舒曼
1832年,后来成为舒曼妻子的克拉拉在莱比锡首演了肖邦的不朽名作——变奏曲《把你的手伸给我》,将肖邦介绍给德国听众。舒曼正是听了肖邦此曲后向全欧洲大声宣告:“先生们,脱帽致敬吧,在你们面前的是一位天才!”之后,在舒曼的钢琴套曲《狂欢节》中,出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肖邦素描(第12首)。1835 年9月,在莱比锡肖邦和舒曼首次相遇。舒曼把肖邦评价为“我们时代最勇敢、最值得骄傲的富有诗意的人物”。在肖邦的音乐中,舒曼听到的不只是诗意的想象,还听到了一位艺术战士的愤怒而骄傲的挑战声,他感慨地说:“如果北方的专制君王知道在肖邦的作品里,在他的玛祖卡舞曲质朴的曲调里隐藏着多么可怕的 敌人,一定会禁止音乐。肖邦的作品乃是用鲜花遮掩起来的大炮。”
傅聪和肖邦
肖邦音乐中的波兰魂,幻化成一种独特的表达,将有界限的国家和无界限的人类均视为一家。正因如此,不仅与肖邦血脉相连的斯拉夫人、法国人热爱他,全欧洲都热爱他,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人民都能接受并且热爱肖邦。大概是由于这两个国家自19世纪以来都历尽艰辛痛苦,一个中国人演奏的肖邦竟曾成为波兰人心目 中的最佳诠释。他,就是著名学者傅雷的爱子傅聪。那是在1955年华沙的第五届肖邦比赛上,初出茅庐的傅聪不仅荣获第三名,而且得到了“玛祖卡”特别奖。在此之前,这一荣誉从未被非波兰人获得过。“热烈的、慷慨激昂的气质,悲壮的情感,异乎寻常的精致、微妙的色觉,还有最难得的一点,就是少有的细腻、高雅的意境。——一个中国人创造了真正的玛祖卡的表达方式!”这是当年一位大钢琴家作为评委时的评语。
《小狗》圆舞曲
传说这是一只乔治桑的小狗,在它和自己的尾巴逗趣的时候,肖邦谱下这首欢快活泼的作品。
《革命》练习曲
当华沙又一次陷落在俄国人的手中,肖邦的好友因为革命失败而遇难的时候,肖邦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作品。悲痛使他更为坚强。
《雨滴》前奏曲
一位年轻的母亲为小宝贝讲述了一个故事,希望能哄他入睡。故事曲折动人,却有可怕的情节,母亲讲着讲着不觉恍惚于其中……故事讲完了,母亲也从半梦中醒来,发现小宝贝已经安然入睡了。
《送葬》前奏曲
曲谱上只有短短的三行,表达“一颗丹心的哀痛”却已无须再多。肖邦最天才、凝练的笔法。
电影《一曲难忘》
由于我国领导人的大力支持,电影《一曲难忘》近日在大学校园中广为播放,影片所承担的爱国主义教育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影片中肖邦的美妙旋律随处可闻,编剧虚构出来的肖邦、李斯特邂逅的一幕也充满了戏剧性。然而,好莱坞式的“改编”毕竟值得商榷,比如是不是一定要把乔治桑塑造得那样冷艳绝情,才能衬托出肖邦的一腔爱国热血?
1810——浪漫主义群星谱
在欧洲音乐史上,1685和1810是两个特别值得记忆的年份。1685年,诞生了三位巴洛克时期的巨匠——J.S.巴赫、亨德尔和D.斯卡拉蒂(键盘乐大师);而1810年前后,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李斯特接踵而来。20多年后,他们的天才思想互相启发、交融、摩擦、碰撞,终于使欧洲音乐艺术进入前所未有的、激动人心的高潮——浪漫主义时期。
音乐创作的完整过程
音乐创作的完整过程分为三个步骤:作曲家谱曲、演奏家诠释、欣赏者赏鉴。事实上大部分悦耳的旋律、动人的节奏、美妙的和声织体来自作曲家,因为这些曲谱上写得很明确;但是只有对作品(甚至,曲谱)充分熟悉之后,才能知道演绎者的二度创作到底是锦上添花,还是曲解原意。属于演绎者相对自由的表现空间的是:音色、自由节奏(Rubato)、各声部的控制、乐句的呼吸等等。
在黑暗中聆听
音乐之美常在于瞬间,一双训练有素的耳朵怎样才能更好地捕捉到那些妙不可言的“音乐瞬间”?尝试着在夜晚的黑暗中欣赏吧,排除了视觉下意识而强有力的干扰,直接倾听自己的心声。
音乐会的基本礼仪
无论是着装整洁,还是音乐进行时要保持沉默,都同属于一条原则:那就是尊重艺术家的劳动,尊重其他听众的欣赏习惯.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