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opic has been archived. It cannot be replied.
-
工作学习 / 科技杂谈 / 20年了,为什么CPU主频停滞不前?
-apache_tomcat(小明);
2021-12-27
{227}
(#14220387@0)
+1
-
超过5g发热太大,
-googlebot(bot);
2021-12-27
(#14220454@0)
+2
-
这个刚上大学就知道,电脑速度的瓶颈顺序是网络速度,硬盘,内存,CPU,以前的方向是按瓶颈的由高到低顺序改善,以后的方向是PC会消失,因为网速会大幅提高,硬盘,内存,CPU都会是在云端
-keysi(K.S);
2021-12-27
(#14220502@0)
+2
-
呵呵,这是给非码工还是非科班码农科普的?
-see1see(Isee);
2021-12-27
(#14220524@0)
+1
-
马工不需要知道频率的事吧
-froncois2005(nnb);
2021-12-27
(#14220546@0)
-
科班的话应该知道
-keysi(K.S);
2021-12-27
(#14220549@0)
+2
-
科班马工需要学习硬件知识?
-froncois2005(nnb);
2021-12-27
(#14220563@0)
-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Architecture
-keysi(K.S);
2021-12-27
(#14220582@0)
+1
-
《计算机原理》及相关的内设外设、电子实验课等等都涉及硬件知识的吧?过去的计算机专业没现在那么细分,软硬件都得学,比如模拟和数字电路,否则底层的东西不容易理解。现在软硬分工细了,对行业的知识基础可能还没过去的宽呢...
-see1see(Isee);
2021-12-27
(#14220587@0)
+1
-
我理解的科班马工是来自软件专业(CS), 我严重怀疑现在CS 学你说的这些。如果有CS 科班的家长欢迎打脸。
-froncois2005(nnb);
2021-12-28
(#14220645@0)
-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vicky2005(孩子她爹);
2021-12-28
{275}
(#14220986@0)
+1
-
UBC的CS本科只有两门必修课,软件工程和算法。其它都是专业选修课,选够一定数量就可以毕业。
-youbet(🍑);
2021-12-28
(#14221078@0)
-
cpsc 121 - models of computation, 这个是必修课,会讲到上面提到的
-keysi(K.S);
2021-12-28
(#14221142@0)
+1
-
学还是有学的,只是宽窄深浅程度有所不同,不同时代也有不同的侧重。现在的CS对硬件知识要求不高了,而过去的电脑专业在网络方面也没学多少东西,因为不像现在网络已成主流平台,很多老码工是后来随应用发展才补的课....
-see1see(Isee);
2021-12-28
(#14221091@0)
-
电子或自控类专业如EE若转码工,其硬件基础一般都比纯码工甚至科班的都深广,在一些应用领域玩得如鱼得水的大拿,有不少就是这类专业转行的而非科班码工....
-see1see(Isee);
2021-12-28
(#14221040@0)
-
既然忽悠到了指令和流水线,就该提提精简指令集和复杂指令集,它们对性能的影响,以及通信产品/手机为啥RISC占了压倒优势
-w4b(w4b);
2021-12-27
(#14220551@0)
-
这个貌似不难理解,手机体积/空间小,CUP一般干的活多数是轻量级或相对单一的计算处理任务,自然是RISC更适合,而PC/手提要做更多更复杂的heavy duty,又有可扩空间,CUP块头可以大点,CISC便成为主流...
-see1see(Isee);
2021-12-28
(#14220620@0)
+1
-
这个观念被apple颠覆了,apple的m1单线程超过intel,功耗是intel的1/4,以后将是arm的世界,
-googlebot(bot);
2021-12-28
(#14220641@0)
+1
-
《浪潮之巅》一书中提到过精简指令集 和复杂指令集之争
-apache_tomcat(小明);
2021-12-28
{1596}
(#14222796@0)
-
这本书的第6章『奔腾的芯:英特尔公司』里的“指令集之争”:
-see1see(Isee);
2021-12-28
{389}
(#14222867@0)
-
我觉得并不是主频提不上去,而是多核实现起来更容易,成本更低。
-averagejoe(小疯小浪);
2021-12-27
(#14220554@0)
-
这么想,WiFi收发频率在2.4G和5Ghz,在这个频率上,辐射效应远大于导线传导效应,CPU在5Ghz工作,集成电路向外辐射的能量,不仅让信号衰减,增加功耗,而且干扰相邻电路,设计中减小和控制分布效应叫 Signal Integrity,即信号完整性设计,花很多精力,所以到了这个频率,确实到了门槛
-w4b(w4b);
2021-12-27
{26}
(#14220570@0)
-
除了成本外,集成度与频率高到一定程度,可靠及稳定性可能也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see1see(Isee);
2021-12-28
(#14220601@0)
-
软件厂商按core 收钱,太聪明了。core 的增加可以提高多任务的throughput 但却不能提高单进程的性能, 比如Oracle Database的一个store procedure, 想用parallel processing 却不一定是最好的query plan
-walkthrough(nil);
2021-12-27
(#14220561@0)
-
intel在奔腾时期搞过,主频超过4g,半导体发热剧增,只能放弃,
-googlebot(bot);
2021-12-28
(#14220640@0)
+1
-
这是给小孩的科普。现在的CPU讲究的是计算能力和耗电比或者计算能力和空间及耗电比。总的来说是少耗电少占地方多计算,无论是手机还是显卡还是supercomputer。在实验室看到过频率到8-10G的CPU, 问题是大半电力变成热,使得提高频率没有意义。
-projects(pj);
2021-12-28
(#14220649@0)
+3
-
按原有做法已经快到尽头了,要突破瓶颈,只能改换套路,比如电子改量子、结构体系甚至软件设计/运行的模式等等都有可能需要新的思维....
-see1see(Isee);
2021-12-28
(#14221064@0)
+1
-
已經到了物理極限呀。碳基,石墨基可能是下一個。
-888www888(HHH);
2022-1-5
{26}
(#14244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