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opic has been archived. It cannot be replied.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为什么有些中国乐手那么夸张?俺听过中国乐手的演奏非常有限,也许这个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林昭亮的西贝柳丝小提琴协奏曲,瞎夸张, 简直把小提琴当二胡拉了。同一作品,海菲兹的演奏让我联想到黑色的精灵,在北极的冰雪中自由而顽强地飞翔。林昭亮的演奏,则让我联想到祥林嫂在哭泣。
朗朗的我没有听过,但他是以肢体动作夸张闻名的。
大多数中国人都很含蓄(太含蓄了),为什么这些中国乐手那么夸张?
-hubeir(Hubeir);
2006-3-15
{354}
(#2841234@0)
-
问得好?我也不懂
-pipibug(皮皮巴格golf);
2006-3-15
(#2841239@0)
-
受西式教育,特别是美式教育的结果。音乐趋向于表面化,浮夸,表现幅度和力度大,讲究自由发挥,比如伯恩斯坦。西欧和北欧都是这样,和中欧东欧的严谨缜密的风格和学究派作风呈鲜明对比。个人观点。
-lifesucks(Raff Sachs);
2006-3-15
{10}
(#2841272@0)
-
这种音乐的再现手法适合于一些非常个人化的作品,比如马勒的交响曲,肖邦和李斯特的钢琴音乐,还有瓦格纳极富煽动性的歌剧。 但对于精于结构和纯作曲技法的高度理性的作品,比如巴赫和贝多芬,就不一定合适了。
-lifesucks(Raff Sachs);
2006-3-15
(#2841275@0)
-
所以你看朗郎到目前为止,也只是弹一些晚期浪漫主义和俄罗斯民族主义的作品,因为听这些音乐不需要用大脑,有感情的动物都能明白。
-lifesucks(Raff Sachs);
2006-3-15
(#2841278@0)
-
你喜欢的古尔德怎解?
-pipibug(皮皮巴格golf);
2006-3-15
(#2841289@0)
-
我并不是古尔德的粉丝,只不过碰巧有他的一本书,没事才翻译了几篇,纯粹是解闷,也是给人解闷看的。 古尔德应该是那种更看重作品音乐性的演奏家,音乐内在价值(intrinsic musical merit)对他来说比外在效果更重要。
-lifesucks(Raff Sachs);
2006-3-15
(#2841300@0)
-
你忽悠了我....伤心ing....
-pipibug(皮皮巴格golf);
2006-3-15
(#2841384@0)
-
哇赛,都半年了您才明白过味儿来,看来我这个忽悠太成功了~~
-lifesucks(Raff Sachs);
2006-3-15
(#2841821@0)
-
你说的不就是古典与浪漫的区别吗? 另外跟地域不一定有关吧, 东欧出身的李斯特, 索尔第都很火爆, 德国的富特文格勒也讲究自由发挥, 而意大利人托斯卡尼尼却正好相反
-klassische(老音乐迷);
2006-3-15
(#2841542@0)
-
演奏者都是用自己的方式来解读前人的作品,说不定乐手当时的mood,只有用这种夸张的形式,才能表现出他们的理解力。。。
-noproblem(大可以);
2006-3-15
(#2841376@0)
-
为什么坚决反共的共和党人尼可松去了中国反到得到美中双方的认同? 一个道理
-klassische(老音乐迷);
2006-3-15
(#2841554@0)
-
胆怯地问一声: 您不是在糊油俺吧?
-hubeir(Hubeir);
2006-3-15
(#2841762@0)
-
找不到答案时候的最佳对策就是忽悠~~~由于stereotype, 西方人通常认为中国人过于含蓄, 无法表达西方音乐中的情绪. 夸张是得到接受的一个办法, 也是一个表现的方法. 一个意大利人表现出热情, 人们会不觉得特别, 因为意"都"比较有热情. 而当一个中国人表现出热情时, 观众就会想他真的是充满了热情. 就象尼可松去中国时, 美国人真的相信他是为了美国的利益. 如果让一个偏左的民主党人去中国, 美国人就会怀疑他的动机了.
-klassische(老音乐迷);
2006-3-15
{353}
(#2841787@0)
-
被您这么一忽悠, 俺似乎有点明白了...
-hubeir(Hubeir);
2006-3-15
(#2841801@0)
-
因为他们还停留在表现自我的阶段,不会让音乐本身来说话
-canatto(加拿豆);
2006-3-15
(#2841610@0)
-
像霍罗维兹这样的老家伙一向喜欢夸张, 他既让音乐说话,又让自己说话,实在高人
-njzy("王朔");
2006-3-16
(#2844002@0)
-
是都在说话, 不过基本听不到音乐
-klassische(老音乐迷);
2006-3-16
(#2844054@0)
-
嘟!霍罗维兹是我的偶像。听霍罗维兹是既听到音乐,又听到心间,时间,和空间。
-eglispa(一呵呵);
2006-3-16
(#2844067@0)
-
难怪你喜欢LangLang的......... ;)
-klassische(老音乐迷);
2006-3-16
(#2844075@0)
-
中国乐手肯定没有外国的夸张,不过,夸张点也好看,否则不用去现场,听CD好了。另外,夸张说明一点:技巧上绝对过关了。
-expertune(伪劣);
2006-3-15
(#2841759@0)
-
另外,夸张说明一点:技巧上绝对过关了。这个绝.
-pipibug(皮皮巴格golf);
2006-3-16
(#2842536@0)
-
同意你说的"中国乐手肯定没有外国的夸张", 看郑京和的马步, 那一个中国的做得出来?;-)
-njzy("王朔");
2006-3-16
(#2844041@0)
-
想起来了, 曾经在FM96.3 听过朗朗的柴可夫司机, 音乐本身好象并不夸张.
-hubeir(Hubeir);
2006-3-15
(#2841769@0)
-
朗朗弹得不算夸张, 但太散漫, 开始也必将慢.
-klassische(老音乐迷);
2006-3-15
(#2841791@0)
-
窃以为, lang lang是形散神不散, 漫漫于手指之间, 浪浪于激扬之上,自XXXX之后的难的之才~
-njzy("王朔");
2006-3-16
(#2844033@0)
-
其实, 俺并不是一味反对夸张. 富特文格勒指挥舒伯特的 "未完成", 把那种无法遣怀的忧伤夸张到极致, 俺听了只有感动的分. 可是林昭亮的西贝柳丝, 夸张得不是地方.
-hubeir(Hubeir);
2006-3-15
(#2841789@0)
-
林昭亮,嘿嘿, 别提他呀,他上台心里就紧张的要命, 所以控制情绪就不得要领
-njzy("王朔");
2006-3-16
(#2844025@0)